最新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提纲 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模板14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提纲篇一
关于xx工业发展环境的调查
家工业企业,考察了xx、xx、xx等地的发展环境,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xx工业发展环境的基本评价
(一)xx发展软、硬环境的评价。我们通过走访座谈的形式征求了xx集团、xx建材、xx水泥公司、xx电器、xx酒店、xx化工、xx药业、xx酒店、xx丝厂、xx丝厂、xx建司、xx建司和xx伟业这13户企业的意见,他们对xx发展软环境综合得分为59.12分(其中:政策环境75分、法制环境70.64分、生活环境58.4分、舆论环境69.83分、经营环境56.42分、服务环境55.22分、人力资源状况56.72分、产业环境47.33分、政务环境56.22分),构成软环境的各项指标评分基本上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他们对xx投资硬环境的总体评分为41.9分,低于对投资软环境的评价。其中,基础设施53.88分;城市供水、供电64.65分;邮电通信74.13分;生态环境48.31分;城建规划46.64分。影响投资的硬环境因素主要是生态环境与城建规划。
(二)对政策环境的评价。政策宽松但落实困难。政策环境比较宽松表现为制订并出台了一批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如《xx鼓励外来投资若干优惠政策规定》(x府发[2001]x号)、《中共xx委、xx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的决定》(xx委发[2003]x号)、《中共xx委、xx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xx委发[2003]x号)等,较好地改善了政策环境。政策落实难表现为:
1、有的政策有失公平。如(x府发[2001]x号第九章第三十三条、第八章的第二十七条、二十八条、二十九条、三十条、三十一条对外来企业有明晰的服务保障条款,而在xx委发[2003]x号和xx委发[2003]x号文中,对本地工业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明显缺少这样的服务保障条款。企业人士普遍认为,这种厚此薄彼的政策,显失公平。
2、有的政策不可行。如xx人民政府《xx鼓励外来投资若干优惠政策规定》(x府发[2001]x号)第六章第二十三条“外来投资企业除证照工本费以外,其保持着所有涉及《xx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中的收费项目,一律按国家规定收费标准减半收取),在执行中,直管部门、交通部门等收费,主要是上缴xx和中央,在实际操作中无法执行;又如x委、x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的决定》(xx委发[2003]x号)第十四条:“土地优惠政策:工业建设用地经xx政府批准,不收各类行政性规费,免收土地出让金、土地管理费……”,在执行中,相当部分权限在x里,直管部门难以按此办理。国家土地政策改变后,没有及时跟进相应的优惠政策。又如免税问题,x里要求税务部门执行减免税政策,国税的减免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办到)。
3、减免费政策不落实。如x委、x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的决定》(xx委发[2003]x号)第十六条规定“新办工业企业和政府确定的困难企业3年内不收各类行政性规费,经营性收费由x财政、物价部门本着按下限或从优的原则,审定收费单位的收费标准”,这些政策涉及物价、卫生、房管、审计、环保、城建、公安、林业、劳动、人事、技监等多个部门的各种收费,执行起来,难度相当大。
4、有的政策打折扣。如x委、x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的决定》(xx委发[2003]x号)十二条规定:“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由财政出资1000万元,划拨国有资产500万元作为资本金,为中小企业发展建立专门的融资通道”,同文十三条财政扶持政策规定:“建立工业发展资金,由xx财政每年预安排200万元作为支持工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专项用于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贷款贴息……”。这些政策因财政无力,均打折扣。
(三)对政务环境的评价。服务良好但效率不高。服务良好表现为:
1、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确立了服务窗口;
3、工作作风有所转变、服务态度改善。效率不高表现为:
1、以行政审批大厅为代表的服务窗口“规范、高效、便民”的目的没达到。行政审批大厅反映:有的单位按规定应纳入大厅的审批件却不纳入仍在单位接件审批(如今年上半年:有的单位部门在厅外接件审批达6—200件次),并对政府行政审批大厅的通报不理不睬;不少部门不愿意放权,设在大厅的工作人员是“小萝卜头”——当家作不了主,只起到收件、送件的作用,拍板定夺还需要送回单位领导说了才算;审批效率不高(除工商、质监两个部门与审批大厅直接联网、直接审批外,其他的单位部门都没有与行政审批大厅联网)的突出表现为“办事两头跑”。
2、服务体制不顺:目前xx所存的工业企业都属非公有制企业,究竟谁是其“娘(婆)家”不明,个私办在商委、个协在工商、维权在工商联、工业企业在经委、服务协调在统战部,行业管理和服务的问题没归口。
3、“暗箱操作”仍存在,有的部门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项公开了,可对一些实质性的环节、程序、内容等却不公开、不承诺。
4、服务力度不够。有的企业认为:政府对有的部门政令不畅、办事效率不高、“弯栓人”的事件处理不到位;协商处理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关系缺乏权威性。
5、服务能力不强:一些部门的领导干部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如指导、咨询、策划等)显得力不从心,分析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做不到与时俱进。有的企业老板(xxx、xxx等)说:“xx的环境不宽松,办事不爽,我们只有外出另谋发展。”(x到甘肃、x到广西)。
2、各类评比多,企业负担重;
3、检查多,企业频于接待;
4、行业协会(分会)多,不得不参加多家协会,缴纳会费、年检费外,还得参与协会的会议、活动、赞助等。
(五)对法制环境的评价。治安良好但依法办事难。企业反映自身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有保障。但办证程序复杂,收费养人、养人收费的现象普遍;属地管理体制制约依法公正裁;地方保护主义、单位保护主义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法工作。
二、问题的原因
从客观方面上讲,xx是山区和贫困地区,工业基础差,贫血又缺氧,发展先天就不足。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和客观社会的发展性,导致现行政策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太适应的状况,现行政策受当时种种环境(诸如思想、观念、体制、科技)局限或制约,使政策滞后于现行生产生活管理,科学民主决策的机制和程序还没有完全形成,对政令不通、阻碍发展的人和事缺乏约束机制和可供具体操作的惩处条款。
从主观方面讲,人的整体素质不高的缘故。
(一)思想不够解放。一是有的部门、有的领导天天讲解放思想,但工作中仍用陈旧观念或计划框框指导工作;认识上没有到位,服务意识不强,对改善环境口是心非的人不少;关系错位,单位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是颠倒了的主仆关系,“你来找我办事是你求我”;二是制定政策时,习惯用上面的条条款款来约束自己的思维,习惯按领导意图制订政策,不敢大胆创新,束手束足,畏首畏尾,对先进地区的政策、措施、办法不敢借鉴,怕冒风险,把“稳”行事。(二)结合实际较差。在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中,没有真正去领会和把握上级政策的实质和精髓,没有把政策条款、精神实质与当地发展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习惯照本宣科,求得一时的稳妥平安,不考虑持续发展。
(三)科学论证不足。在制订调整政策时,缺乏充分的调查论证、充分的酝酿讨论,没有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作用,在没有充分协商一致、科学民主决策的情况下,应付形势所需;在制订或调整政策时,在决策某一重大问题时,往往习惯于解燃眉之急,以眼前利益为重,小打小闹,敲敲补补,依事论事解决问题,而忽略在发展战略上的定位和所起到的长远作用。
(四)部门利益优先。有的部门往往把本部门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不以大局为重,不以长远利益为重,不以群众利益为重。符合本单位、本部门和个人利益的政策,就及时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不符合本单位、本部门和个人利益的政策,就采取拖、等、看、抵、赖、软拖硬抗,变着戏法,绕道而行。
(五)服务观念淡薄。有的执法管理人员习惯于居高临下,照本宣科,以罚代法,以罚代管的执法管理,缺少真心实意、贴近企业、贴近群众的指导、帮助、服务。领导联系企业制度有的流于形式,有的没有深入企业去指导、帮扶,使企业在发展中很不踏实;相当的部门只重检查处罚,忽略或不愿去指导服务,进而缺乏对执法犯法、违纪执法的具体可操作的严格的约束机制和条款;由此导致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的现象发生。
三、建议
(一)修订完善相关政策,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1、对我xx近年出台的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清理,能够兑现的保留;对暂时不能兑现的进行专题研究,作出修正;修改完善相关政策。
2、慎重出台政策。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坚持调研后决策,到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中去反复征求意见,以公示的方式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为科学论证、民主决策打好基础,不再出台这样那样的不切合我xx实际、可操作性不强的“翻版”、“盗版”文件。
(二)突出整改重点,优化政务环境
1、建设政务“超市”,畅通绿色通道。(1)结合《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和xx实际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项目,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环节和审批事项;(2)、解决授权问题,将部门审批权限全部集中收归到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所有进入大厅的行政审批办证和收费,全部在大厅办理,不得搞大厅外循环和厅外办理,确保企业办事“进一家门办成、盖一次章办好、交规定费办完、按承诺日办结”;(3)、解决部门与行政审批大厅的联网问题,实施“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要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制度,一门受理、一路审批、一次办结;(4)、要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职能,规范服务,着重从提高审批效率、增加透明度的角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改革,实行“五公开”(即公开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和收费标准);(5)、让中介机构进入了行政审批服务大厅。
2、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做到了“五个到位”:一是“减量”到位(做到了“三个一律”:凡是上级明令取消的一律取消,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凡是部门自立项目一律取消。一个部门有多项审批收费事项的,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减少盖章个数);二是“进厅”到位(所有审批部门和收费单位全部进厅办理所有内外资项目的审批手续,在审批大厅设立了服务台、咨询处、廉政监督处和信息发布平台,实行“一门受理、统筹协调、规范审批、限时办结”的一站式并联办公;三是授权大厅对进厅人员的管理,大厅管理为主,做到工作在大厅,考核在大厅;xx领导定期到大厅现场办公;把大厅建成服务群众的“民心厅”、招商引资的“窗口厅”和遏制腐败的“阳光厅”)。三是“提速”到位(通过实行“四制”[备案审核制,委托审批制,办结限时、超时默认制,统一收费、票款分离制]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四是“监管”到位(对已经公布取消的审批和收费项目,进行经常性检查,防止反弹;对明取消暗保留、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坚决予以纠正,对问题严重的坚决追究部门领导的责任)。五是“服务”到位(实行了前期项目“四专”责任制[专门机构、专门人员、专门经费、专门车辆],在建项目“四位一体捆绑责任制”[领导、银行、主管部门、企业法人]重点大项目领导领办全程服务责任制,努力为客商和建设单位提供“高效、便捷、周到、一流”的服务)。
3、公开政务。打造有限政府、规范政府、透明政府、诚信政府。一是要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要把政务公开范围从村、乡(镇)扩大到xx级行政机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单位也要实行办事公开制度;二要进一步丰富公开内容。凡是直接涉及企业发展的事项,政府职能范围内应向社会公开的事项,特别是管理服务方面的事项都应列入政务公开内容;三要进一步拓展公开渠道,除采取设置政务公开栏、群众意见箱、“回音壁”等公开形式外,还应结合政府上网工程,开辟政务公开栏、“xx(局)长信箱”,实行网上公开。政府要组织各种形式举行银企恳谈会、发展座谈会,加强双方的沟通;把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和困难的现场办公会议,多开到企业生产发展的第一现场。
4、规范对所有企业的收费。建议物价部门牵头,每年初列出对企业的行政性和服务性收费清单,指导企业运用物价部门政府网站或者行政审批大厅的电脑直接查询收费清单,印发收费项目小册子,多种形式向企业宣传现阶段收费依据和标准,推广向企业发放收费证办法,标明本向企业收费项目,企业按实填写交费情况。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要建立的制度如:
3、坚持执纪执法部门干部派驻企业制度;
4、定期检查制度、检查企业许可制度等;
5、企业投诉制度;
6、xx政府及有关单位部门“领导接待日”制度;
7、严格具体的量化的考核奖惩制度;
8、建立政府与企业(不分内外企业)直通车制度等。
(四)要学习借鉴兄弟区xx的经验,营造良好环境
毗邻地区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如xx的整治八大环境(即思想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舆论环境、治安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企业发展环境)、建设七大工程(即对外开放形象工程、园区形象建设工程、交通网络建设工程、城市形象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和十五个方面的整治工作;涪陵的“重点企业无小事”、“外来企业无小事”的理念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现场办公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铜梁的清理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从源头整治发展环境等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环境
3、运用组织调整的方式和选贤任能的机制,科学合理地配置工业管理干部;建立健全干部交流机制;加大引进、教育和培养工业经济人才的力度,优化人才结构。
(六)加强领导和监督检查
xx委、xx政府领导要高度重视工业发展环境面临的问题,多为企业排忧解难办实事,把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的联合办公会议开到企业生产第一线。纪检监察机关和纠风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特别是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影响经济环境的敏感问题开展督促检查,对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并做好责任追究工作。对xx委、xx政府确定的重点企业要建立挂钩联系制度,从企业中聘请信息员,随时了解企业对投资环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严肃查处国家公务人员“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及时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提纲篇二
发展问题不仅是世界主题,而且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主题,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搜集的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希望你喜欢!
一、我县经济发展环境的现状
调查中,企业家、客商对我县的经济发展环境总体评价很好的占68﹪;比较好的占32﹪。与其它兄弟县(市)相比,认为好的占46﹪;略好的占33.33﹪;不知道的占20.67﹪。认为近三年我县经济发展环境有明显改善的占81.25﹪;有改善的占18.75﹪。认为政府部门服务意识很强的占40﹪;较强的占60﹪。认为行政部门执法检查时的工作态度很好的占40﹪;较好的占46.67﹪;一般的占13.33﹪。认为行政部门行政审批程序复杂的占6.67﹪;简单的占13.33﹪;一般的占80﹪。认为行政部门在行政审批中存在乱收费或不按规定项目和标准收费的占6.67﹪;没有的占73.33﹪;不知道的占20﹪。认为行政执法部门存在多头检查、频繁检查和只有收费、检查、处罚时才见到人占6.67﹪。总体说,目前我县经济发展环境总体情况良好,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1、领导重视层次高,推进力度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列入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多次召开会议,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明确了工作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时间步骤,保证措施和要达到的目标。调整充实了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成员,层层落实了目标责任,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组织体系,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法制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纪检监察机关加大了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今年以来,全县共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案件38件,处分46人。法院加大了执法和审判工作力度,对涉及经济犯罪的案件做到了从快从速处理。公安部门加大了“扫黑除恶”和对经济案件的侦破力度,有效地震慑了犯罪,规范了行政执法人员行为,维护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工商、税务、交通、城建等行政执法部门也都从本部门职能出发,制定了多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受到企业、群众好评。
3、服务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全县各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社会服务部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及评议机关股室工作,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和行业形象。进一步加大了行政审批改革力度,规范了审批行为,减少了审批环节,普遍实行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还强化了对服务中心大厅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行了行政机关审批事项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全县在各行业开展了治乱减负工作,对企业加大了扶持力度,对域外企业实行零干扰、免打扰。县委还下派了一批年轻的后备干部到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县人大、政协、纪检委深入开展了对行政执法的评议监督工作。通过评议,对执法部门形成了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促进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4、政策环境进一步放宽,对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助推作用。全县结合实际制定有利于企业和外商生产经营的优惠政策文件;清理废止了制约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制定了《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若干规定》、《上饶县整治和优化投资环境十不准》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迈出了较大步伐。制定了《上饶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极大地增强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我县的经济发展环境虽然有了较大的改善和变化,但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尚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行政服务中心功能不健全。行政服务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一些部门总是找种种理由不愿进驻中心。有些部门即使进了人,但审批许可事项又未进,有的部门即使进了项目,也是大头在单位,小头在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只起到咨询作用。多数审批办证服务仍然存在“两头跑”现象,对设置在中心的窗口没有做到完全授权审批,致使办事效率低。有客商和群众说,行政服务中心不仅没有成为一个服务平台,反而成了一道办事的门槛。
二是少数部门作风不够扎实,执法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本次调查的19个单位中,有企业反映环保、工商、卫生3个单位工作作风差;国土办事效率低;环保、卫生、交警3个单位服务态度差。有些行政职能部门轻管理、轻服务,存有较严重的以罚代管,只罚不帮的现象,错误地认为管理就是处罚,服务就是收费,导致管理职能弱化和执法目的扭曲。有的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文明执法意识不强。有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言行粗鲁,该办的事顶着不办,可办可不办的事拖着不办,可这么办可那么办的事卡着不办。有的部门队伍建设抓得不力,对职工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导致一些工作人员素质差,不懂政策,不熟业务,甚至违法违纪。
针对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立足县情,狠抓当前,着眼长远,摆正局部和整体、管理和服务、监督和扶持的关系,进一步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重点应抓好以下工作:
1、主抓领导,确保政令畅通。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环境如何,关键在领导。因此,各级领导要把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心研究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办检查,狠抓工作落实。特别是经济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和条条部门的领导,要进一步深化对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从放宽经济发展环境会影响部门、条条发展的误区中走出来,舍小家,顾大家,切实做到放水养鱼,真正树立起“发展是硬道理,改善环境是前提、是关键”的思想,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具体要求,锛住总体目标,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任务。
2、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确立大开放大发展的意识,既要让外商进得来,更要留得住,要舍弃部门利益,谋求全局利益,竭尽全力扶持外商发展。各级机关干部要树立新的服务理念,变“企业要我服务”为“我要为企业服务”,大力推进服务环境建设,真正强化围墙理念、树立“五办”作风、“三先”理念。特别是执法部门的干部更要树立执法就是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帮助企业纠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3、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建立高效的政务平台。要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优化环境作为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加以推进,改革现行的较为分散的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体制,实行行政许可“两个集中”,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审批体制。各部门应将权力下放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将所有审批、办证、收费等事项全部集中在窗口办理,充分授权给窗口,解决窗口事权责统一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努力打造阳光、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行全程代办制,各招商引资单位将所引入企业的资料准备齐全后,交行政服务中心,由行政服务中心全程代办,既节省了行政成本,又提高了办事效率。
4、改革行政收费体制,规范收费行为。全面推行联合收费和统一收费制度,对各项行政收费和行政处罚均实行联审联收,彻底消除自由裁量权,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行政收费环境。对涉及招商引资企业的收费项目要进行认真的清理、整顿、规范管理,对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予以取缔,下决心克服现行收费过多过滥的弊端,坚决杜绝有些部门在为企业服务巧立名目收费,严格禁止有关单位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保护企业合法的经济利益不受侵害。要建立执法部门联合执法制度,减少到企业检查的次数,避免交叉、重复检查现象,减轻企业负担,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
5、健全行政监督体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建立起以纪律检查委员会为核心的创优经济发展环境统一监督系统,形成有效配合、协同并进的运行机制,把上饶县的投资环境、政务环境的各个环节置于强有力的监督之下,确保各项政务活动严格地在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范围内运行;各级党政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组织力量深入基层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亲临一线,解决具体问题;要加大对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和整顿力度,依法取缔市场垄断、地方保护等不正当竞争,严厉打击诈骗、制假售假、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纪检、监察部门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要一查到底,严肃追究;要继续深入扎实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及机关科股室工作,进一步改进评议方法,完善评议程序,严肃评议纪律,严格利用好评议结果。
6、强化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和业务素质。一要加大对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不经过业务技能培训的,不能安排上岗。二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精简机构,精简人员。对一些经济杠杆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要着力解决职能交叉、重叠的问题,要砍掉那些为安排子女就业、送人情而设置的机构和岗位,实行全员竞争上岗、择优录用。三要加强对干部的业务考核,建立健全约束激励机制,全面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献身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经过业务考核达不到要求的,要从执法岗位上撤下来。
为了解全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发展中创造的成功经验,从根本上解决林业体制机制不顺等突出问题,把林业产业推向全面科学发展阶段,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县委办师办通〔20xx〕54号文件精神,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局对全县林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特报告如下:
一、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山地面积占91.2%,是××省重点林区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多年来,林业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要求,围绕构建“绿色××,富裕××,和谐××”这一主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目的,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多项生态建设工程为支撑,从增加林业贡献率着手,严格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实施了速生丰产林、世行贷款造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一批生态建设工程,森林资源持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明显加强;深化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态效益、产业效益、林农效益凸现;打造了全省重要的木材生产、加工和交易基地,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结构渐趋合理,林业产业建设迈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241.9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417.45万亩的57.9%,其中有林地面积196.99万亩,灌木林地面积27.76万亩,疏林地面积6.52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0.66万亩。森林覆盖率5从1978年的20.1%增至20xx年的53.8%,活立木总蓄积量533.82万立方米,20xx年林业产值突破了2亿元,20xx年力争超过3亿元。
(一)第一产业稳步发展。林木培育业在林改、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场建设驱动下,全县群众造林积极性高涨,以杉木、川滇桤木为主速生丰产林发展迅速。目前有速生丰产林93万亩,其中杉木30万亩、华山松20万亩、桉树15万亩、川滇桤木等速生商品林28万余亩。20xx年建设10万亩以杉木、川滇桤木为主速生丰产林,实现100万亩以上速生商品林基地建设目标;经济林树种结构渐趋合理。核桃、板栗、油茶等特色经济林从20xx年的2.57万亩增至20xx年的10.39万亩,产量89.18万吨,20xx年继续建设核桃10万亩、油茶1000亩;绿化苗木事业发展加快。育苗面积从20xx年的213亩增至20xx年的3375亩,年产绿化苗木及花卉2120余万株(盆)。特别是以“滇东木莲”为品牌的绿化苗木基地初具规模。
(二)第二产业初具规模。全县共有林产品加工企业45家,20xx年生产锯材12931 m3,实现产值2564万元;生产细木工板10961 m3,实现产值2849万元,20xx年预计实现产值8000余万元。
(三)第三产业逐步壮大。菌子山、凤凰谷具有较好的景观优势和森林旅游资源,20xx年接待游客27.9万人次,涉林产值7027万元。
二、基本做法与典型经验。
(一)突出重点,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林产业发展。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结构科学、质量优良的各类森林覆盖,才能发挥生态系统整体防护功能,才能构筑良好的森林生态屏障;建设林木利用率高、产品增值效益明显、产业链条长、符合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企业,才能较好的联结带动农户增收,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因此,建立符合县情、林情的发展思路与制定科学的产业建设规划,走有序、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现代林业发展的精髓。我县根据区位、气候等优势,确立了速生丰产林基地、特色经济林基地、绿化苗木基地和深加工基地等系列基地建设规划,并始终不一的坚持,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作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明确责任,严格落实,建立起有效的考核机制。我们实行各级领导干部任期林业产业目标责任制,签定责任状,将林产业成绩作为政绩考核重要内容,每年按制定的考核奖惩办法,严格考核并兑现奖惩。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强化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三)调整结构,靠山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焕发出群众空前的造林、营林、护林热情,投资发展商品林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热门”;木材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场整体功能进一步完善,推动了林业服务体系、经营体系、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和流转体系的建设,加速了林产业结构升级和良性循环发展,使林业收入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事实证明,林业既能显现生态、社会效益,又能很好发挥经济效益,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一、发展现状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更是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提升产业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在推动我市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
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销售收入122.8亿元,其中电信传输和信息内容服务业78.8亿元,软件业44亿元。信息传输服务业方面,固定电话用户(含公用电话和小灵通)发展到113万户(城市电话户数73万户,农村电话户数40万户),移动电话户数为357万户,农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数为35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软件服务业发展迅猛,全市聚集了我省近90%的软件企业,合肥市软件企业实现的软件销售收入占全省软件收入的85%;作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我市共有1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实现产值近10亿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三个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其中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经省政府批准,是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园区、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
围绕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目前,我市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发展到1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其中国家级5个,在孵企业600家,转化科技成果900余项;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初步建成,促成产学研交易项目47个,交易额4900万元;“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展览规模28000平米,参展项目5000多个,219个自主创新合作项目签约,总投资988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一带”(高新技术产业带)、“三区”(高新区、经开区、蜀山区)、“多园”的空间布局。
(二)政府牵头,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引领行业发展
由于信息资源、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的配置上存在多头管理、部门分割、重复建设、资源分散等问题,为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往往需要政府出面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立共享平台。
1、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整合信息服务业资源
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电子政务建设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政务是我市信息化的切入点,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龙头。目前,我市已基本建成满足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框架。统一电子政务专网、统一政务处理平台、统一机房、统一管理机构“四统一”的合肥建设模式成效明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政务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大进展。覆盖全市的电子政务专网,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互联”目标,纵向实现了市、县(区)、乡镇(街道)的互连互通,横向实现同级单位之间的受控互访。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入,以“中国·合肥”门户网站为龙头,以县区、市直部门101个子网站群为支撑,重点突出政务公开、在线办事,“12345市长热线”、“114阳光政务”、“数字电视”等信息资源都得到了有效整合,通过税务、社保、公安、土地、文化、教育等近百个各类政务应用系统,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联系办理税务、社保、医保、土地、教育等公共事务,鼠标一点就能实现咨询、求助,提出意见和建议。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得到了有效共享,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建设,降低了建设成本。
2、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切实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初步建成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并投入运行,“中心”具有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文献信息、科技创新合作、专业技术、投融资等七大服务功能。“中心”坚持政府主导、省市共建、资源共享、创新服务的原则及公益性运作模式,在集聚各类科技资源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辐射能力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为国家专利技术(合肥)展示交易中心。
“中心”汇集了科技成果1485项,仪器设备1176台(套),技术需求1503项,备案专利1610项,重点企业571家,知名专家2053人以及与合肥支柱产业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等科技资源,实现了“找文献、找仪器、找项目、找资金、找政策、找专家、解难题”的“一站式”科技服务功能。至底,“中心”为企业提供的成果和专利推介、交易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科技合作服务、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科技文献查新和检索、推介服务以及科技咨询、培训、辅导等服务累计近10万人次,其中70%以上为企业用户。
3、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近几年,我市陆续出台了《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实施细则》、《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等指导性文件,明确了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并在服务外包、科技企业孵化器、中介服务等领域给予税收、租金、土地、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上国家和省发布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以及即将出台的《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xx)》,在我市已初步形成促进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对发达地区城市而言,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的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机构不佳,效益不高,速度不快,人才匮乏的问题仍较为突出,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总量偏小,发展速度不快,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们调研了国内几个城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和同比增长,成都市为427亿元、同比增长38%,大连市为306亿元、同比增长42.3%,厦门市为145亿元、同比增长31.8%,而我市为122.8元,同比增长24.6%。与成都、大连和厦门市相比,无论是总量和增速,我市均明显偏低,且增速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人均信息资源占有率方面,我市与其它城市也相距甚远,信息服务业产值低、行业资金投入小、人员投入和经营规模不大,虽然涌现出科大讯飞、科大恒星等一批优秀软件企业,但与东软、浪潮、联想等企业相比,产值相差很大,缺乏竞争力,缺少技术较为先进、管理水平较高、生存能力较强,具有行业领先作用的龙头软件企业。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存在规模小、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管理公司、科技人才公司、产权交易公司等要素类专业服务机构比重偏低。很多企业每年要申请数十件甚至更多专利,而全市专利代理机构只有十余家,专利申请时间过长,给企业权益保护带来不便,也影响了专利代理机构的信誉。由于科技风险的投资和退出机制没有形成,以及发展环境、自身管理水平等因素,合肥地区风险投资公司发展缓慢,全市共有8家风投公司,可八年后,数量不增反降,目前仅有7家尚在运营,7家的注册资金总额还抵不上发达地区1家风投公司的规模,这显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旺盛的市场需求,也严重制约了我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二)资源共享存在障碍,有待进一步整合
由于缺乏长远的统筹规划,信息产品和服务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以及行政条块分割和行业利益的存在,造成信息语言和技术不兼容,信息多口采集、重复输入以及多头使用和维护,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部门与部门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信息难以交流与共享的现象仍然存在,从而阻碍了信息服务业发展。
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刚处于起步阶段。“中心”资源体系还不够完善,与科技资源丰富的高校院所、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尚未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资源分类不够清晰,科技服务机构入驻较少,缺乏个性化专项服务,社会各界对中心的作用和功能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宣传推广力度还有待大力提高。
(三)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涉及教育、劳动、财政、税收等广泛领域。目前,各级政府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但还没形成有效的政策体系,关于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扶持措施有待进一步细化,已有的政策有些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设资金总量不足,吸引投资不够,投入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市信息化工作以电子政务为突破口,市级信息化专项资金主要投入到市直机关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效益局限性较大,低水平重复建设未能杜绝,对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少,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科技服务业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市部分科技中介机构隶属于政府职能部门,属财政差额或全额拨款单位,其行为往往带有浓厚的部门行政色彩,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行为,他们凭借先天优势掌握着大量科技资源,挤占了民营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空间。同时,我市大多数科技中介机构经营行为单一、孵化类较多、条块分割严重、业务交流合作积极性不高,渠道不畅。经济资源、人才资源和知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先进技术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限制了科技中介机构的业务扩展和组织发展,使之难以完成高质量的多功能服务。这些充分说明我市科技服务行业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和有效的调控手段,制度建设缺少总体框架设计和有效执行环节的安排。
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提纲篇三
近年来,民营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地位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截止目前,**区民营经济主体40831户(数据截止20xx年底,下同),比20xx年增加18432户(详见下表),注册资本金达85亿元,比20xx年增加45。5亿元。个体工商户33441户,比20xx年增加13237户。实现增加值93。2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39。8%,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一)综合素质提高,支柱作用突出。一是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民营经济的经营领域由以商贸、餐饮、交通、建筑等产业为主逐步扩展到工业、房地产、旅游、咨询、计算机应用服务、金融保险等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教育等行业延伸,占二、三产业比重继续攀升。二是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全区共有民营企业6390家,比20xx年增加4195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45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6%。年产值上亿元企业达63个,比20xx年增加57个。三是名牌越来越多。品牌创建取得新突破,20xx年新增注册商标220件,增长30%,有5件商标被认定为“重庆市著名商标”、13件商标被认定为“重庆市知名商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活力不断增强,带动效应显著。20xx年,民营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xx年民营企业出口总额达6200万美元,比20xx年增长10倍,占全区出口总额的85%。五金汽摩产业带动效应明显,全区五金产业总产值达20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0%。
(三)缓解就业矛盾,繁荣农村经济。一是有效缓解就业矛盾。20xx年,全区城镇登记下岗职工数为1726人,其中:民营企业安置下岗职工数达1675人,占97%;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5万人左右。二是大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20xx年**区拥有国家级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家,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7家,区级龙头企业90家。三是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16。1万余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26。4%,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45。3%。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502元,从本地民营经济成分中获得的收入占本地劳务收入的48。7%。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营规模偏小。民营企业“星星多,月亮少”,资本1000万元到5000万元的`102户,5000万元到1亿元的20户,亿元以上的9户,均低于周边的江津、合川和永川。民营企业(不含微企)和微型企业户均注册资金分别为141。3万元、218。5万元和7。6万元,在邻近区县中排名都较为靠后。二是企业数量相对较少。截止目前,全区民营企业6390家,仅占全市总户数的4。2‰。三是品牌效益低。虽有鑫业船舶件、水暧管件、通达铁路配件、电工刨刀等几个品牌远销国内外,但其品牌效应都不明显,缺乏真正引领市场的全球、全国著名品牌。
(二)主要制约因素
1。思想观念迟滞,民营经济发展氛围不浓。一是对民营经济发展缺乏正确认识和有效指导。不能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业务水平较低,不能有效引导企业健康发展。二是对民营经济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存在着“轻视”、“歧视”、“仇视”心理,影响企业发展的人为因素较多。三是民营企业开拓进取意识不强,“小富即安、小胜即满”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2。服务与政策不到位,民间投资积极性不高。民营经济能否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执行和措施落实力度的大小。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及《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区政府出台了落实市委市政府“1+6”和“十个一批”等文件,全面实行“五放开一取消”,税收减免,推行“绿卡”和规范政务管理,整治“三乱”,对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实行的“1+1”扶持等系列政策,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门服务不到位。对民营经济的服务重视更多地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扶持帮助少,具体措施少,政策落实不到位。实际工作中没能很好地为民间投资做好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市场准入和资源配置不公现象依然存在。民营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平等待遇。民营企业进入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还比较困难。三是科技服务平台偏少,企业自主创新缺乏有力支撑。科技服务平台大多集中在五金汽摩产业,其它产业基本没有建立科技服务平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技术资源整合共享程度还远远不够。民营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研发经费不足、研发能力低下,在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上,得不到支持和保障,制约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
3。自身素质不高,民营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综合素质不高,整体形象欠佳。一是经营管理不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许多民营企业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致使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二是缺乏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企业高端人才严重缺乏。部分企业主认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只是劳动力的雇佣关系,而没有从思想上真正去重视人才和他们的人格尊严,损失了大量“千里马”。三是民营企业信誉度不高。大多数民营企业不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很少缴纳“三险”,尤其是建筑类的民营企业,拖欠、克扣农民工的工资时有发生。四是无序竞争、资源浪费严重。受短期利益驱动,民营企业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下的功夫较少,仍有仿冒别人开发出来的新产品、相互压低价格现象发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五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核心竞争力偏弱。在产品研发上投入不足、功夫不够,无核心技术支撑,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不多,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严重,生存空间狭小,抗风险能力弱。
(一)建立健全区级领导协调机制。建议政府促成各镇街建立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民营经济工作会议或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议,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解决建设用地、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生活服务等实际问题。
(二)强化后续帮扶力度。多形式、多层次抓好创业培训和后续培训。对民营企业实施重点帮扶,采取“商会带动和大企业带动”的双带动方式开展帮扶活动。积极搭建民营市场主体融资服务平台。通过组织召开对接会、融资信息发布会等形式,促进银企交流合作。为金融机构提供民营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动产抵押、股权出质登记等信息查询服务,向金融机构推荐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信用度高的民营市场主体。
(三)加强民营市场主体商标品牌培育。加大商标宣传培训力度,增强民营市场主体商标品牌意识,鼓励进行商标注册和商标运用。加大民营市场主体著名商标认定和驰名商标推荐力度。支持注册地理标志,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知名度。加强产业集群商标品牌培育基地建设,引导民营市场主体集聚发展,形成产业规模和优势。
(四)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和区域执法协作网络优势,加大对民营市场主体字号名称、产品特有包装装潢、注册商标和商业秘密的保护力度,维护民营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合法经营。
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提纲篇四
为进一步了解百色市铝工业发展情况,根据办公室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安排,3月17日至18日,在陆永儒副秘书长的带领下,我们三人调研组到德保靖西那坡等三县对铝工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铝工业发展总体情况
(一)德保县铝工业发展现状
德保县铝工业主要依托广西华银铝,该公司自xx年6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两条生产线已产出近10万吨氢氧化铝。据预测,今年6月底前将实现年产160万吨氧化铝全线贯通投产,年销售收入将达到41.6亿元。同时,华银铝德保生活区一期工程、石灰厂、钢球厂、华银铝外部供电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广西华银铝进厂专线铁路、物流园、编织袋厂等氧化铝配套项目进展顺利。
铝工业发展目标:力争到2010年建成年产320万吨氧化铝、50万吨电解铝、20万吨铝材加工等一批铝工业企业,进而加快铝产业链的形成。建成年产12万吨烧碱、20万吨pvc联合企业、50万吨石灰厂、8万吨碳素和编织袋、钢球、乙炔、耐温、物流等氧化铝配套项目以及铝材、铝制品、氧化铝应用产品等初具规模的企业。
(二)靖西县铝工业发展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靖西铝加工及配套项目是xx年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新开工的重大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为年产氧化铝240万吨、电解铝32万吨、铝塑板144万平方米、铝合金棒20万吨、汽车轮毂200万套、铝板带箔6万吨,碳素50万吨、石灰30万吨,总装机容量46.5万千瓦热电厂。工程计划总投资168亿元,预计可实现利税50亿元。
2、项目建设进度
公司220千伏同塔双回路送电线路工程基础工程完成,已为铝工业基地送电。2010年3月18日,总装机容量46.5万千瓦热电厂1号机组并网发电。年产3万吨氟化盐项目也已开工建设。目前,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达70多亿元,各项工作按计划进展顺利。
(三)那坡县铝工业项目情况
1、铝工业项目情况
(1)那坡县铝土矿资源概况
那坡县铝土矿矿区主要分布于东北部的城厢镇、龙合乡和坡荷乡,产地15处,总面积约182.81平方公里,预计远景储量达1亿吨以上。
(2)铝工业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为加快推进铝工业项目建设步伐,该县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通过积极争取,得到了区、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设项目已被列入百色市“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列入广西“十一·五”工业化规划;二是在已完成全县堆积矿储量详查的基础上,加紧推进全县沉积型铝土矿详查工作,力争尽快摸清全县铝土矿总储量;三是在认真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选址、征地、供电供水方案,还就供水、供煤和改善大交通,目前,自治区交通厅已同意将该路段建设项目到广西“十一五”规划,同意将百大至平孟口岸的二级公路进行立项建设。自治有关部门也已决定对桂西地区(那坡县、靖西县、德保县)的工业用水进行勘测和设计,现已委托广西水利设计院进行设计,该县已完成工业用水调查摸底和数据收集工作。四是加强与越南邻县的沟通合作。通过多次会晤交流,现已和越南高平省通农县签订了联合办矿意向;同时,口岸升格的各项准备工作也正有序进行,目前,平孟口岸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得到进一步完善,口岸建设规划已基本完成,准备组织专家评审,力争明年上半年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口岸升格后,将成为中国与越南经济贸易来往以及从越南进口铝矿的重要通道和铝材加工品出口东盟国家的重要连接点。五是通过加强联系、沟通和项目推介工作,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的客商前来那坡进行项目考察和投资洽谈,先后与山东信发铝电集团、山东鲁能集团、四川其亚公司、广东联泰集团、宜昌长江铝业公司、美国新世纪集团、上海世贸集团进行洽谈,并诚邀这些投资商到那坡进行实地考察、协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六是正在加快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七是正在加快引进铝工业项目的配套项目工作,为今后形成完整的铝产业链、产业集群打基础;八是投入260万元完成了永乐园区河堤防洪工程和桥梁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九是完成了工业发展总体规划,特别是突出以铝为主的工业园区详细性规划,已于去年十一月通过评审。
2、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完善项目区的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跟踪联系和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尽快做好那坡县至云南省富宁县(高邦)高速公路、田东至那坡铁路、百大至平孟口岸二级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为那坡铝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同时,尽快完善工业园区的详规,多方筹集资金投入工业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提供便利条件。此外,做好各个候选厂址供水工程项目的筹建工作,确保项目一旦落地,供水工程的建设工作能提前启动。
(2)加强与云南方面的沟通联系,促使用电、供煤问题尽快落实
在双方已签订供煤合作意向书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协商,争取在近期内与云南文山州签订正式的供煤合同;同时,加快本县境内的电网升级和改造,向矿区和厂区架设输电线路,进一步加强与文山电力公司的对接商洽,确保铝工业项目的用电。
(3)加强向上级请示汇报,加快项目申报立项工作步伐
积极主动向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争取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加快对那坡境内的矿产资源进行详查和工业勘探,加快项目申报立项。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能源供应紧张。随着铝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力不足已成为制约以上三县铝工业发展的“瓶颈”。
(二)中铝分公司将陪烧炉的建设分包给其他公司,但由于一些关系理顺不好,陪烧炉至今尚未建好,从而影响德保县氧化铝的生产。
(三)那坡县发展铝工业存在以下困难:
1、项目用地征地难。由于项目用地预审手续要逐级上报审批,特别对用地地类控制严格,没有超常规操作根本无法完成项目用地审批。
2、项目报批难。项目报批也要逐级上报审批,特别是铝工业项目是国家控制类产业,那坡铝项目建设迫切希望得到区、市及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3、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项目自身缺乏投入,抑滞了项目的开展。
三、几点建议
厂,该项目建设规模年产120万吨氧化铝,日用水量为7.84万m3,岜蒙水库也是该厂唯一的供水水源。若德保、靖西两县氧化铝厂同时生产,水资源将无法保证德保、靖西铝工业的用水需要。随着氧化铝产业链的拉长,鉴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建议由市组织有关部门对氧化铝项目生产用水寻找新的水源点建设水源工程。同时,加大对水源项目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使工程早日完工投入使用,解决广西华银氧化铝厂及信发氧化铝厂的生产用水。
(二)田东至德保铁路项目已于xx年年1月23日启动。目前,德保段征地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由于资金不到位等因素,整个工程建设进展缓慢。为切实提高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快百色市铝工业基地发展步伐,建议市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加快推进田东至德保铁路项目建设。
(三)目前,广西华银氧化铝一期工程已有两条生产线投入生产,产出氢氧化铝10万吨。今年6月底前将实现年产160万吨氧化铝全线贯通投产,为进一步推动德保乃至全市铝工业基地发展步伐,建议尽快实施百色至龙邦高速公路。
(四)为拉长铝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建议市领导协调华银铝尽快上电解铝项目及下游产品。
(五)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大对那坡铝工业项目支持力度,积极协调自治区和市有关部门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陆永儒麻艳萍 莫维铭
二0一0年四月二十四日
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提纲篇五
序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在中华大地上蔓延开来,城镇化率从建国的到10%增长至如今的64.72%。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到如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城市在国家发展中担任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从小生活的江苏省无锡市位于太湖之滨,苏南地区,北临长江,与靖江市隔江相望,东邻苏州,西接常州,紧挨着上海都市圈,自我出生时就赶上了新世纪发展的快车道,跟上了上海这座巨型都市的发展,自新世纪起发展至今虽然也面临过挑战,但是依然是砥砺前行。在我儿时的印象中,城市中依然有农田存在,而如今回去一眼望去只剩下了无尽的高楼和车了。
经济发展
无锡以邓小平南巡谈话、中共十四大精神以及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强大动力,积极呼应浦东开发开放进而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岸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打破“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思想束缚,着力调整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结构,全面实行对外开放。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实现了加速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993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1995年突破2000美元,1999年突破3000美元,2003年突破5000美元。至2005年三次产业比重达1.7:60.5:37.8,工业企业数达4563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970.1亿元,利税总额达482.2亿元。随着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不断提高,所有制结构逐步优化,以及各种类型外资企业的蓬勃兴起,以纺织、机械、冶金等产业为代表的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无锡工业发展的速度、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是无锡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引进外资在此之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时间来到当下,自从进入新世纪,无锡市提出了争取在2015年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一时期以创新为动力,结构调整为主线,先后实现了工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升级,与此同时加大了科技投入,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无锡市作为全国首个提出物联网概念的城市,目前国内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也坐落在国家超算中心(无锡)。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无锡一直都是紧跟上海,位列全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第二。初二的时候也极其幸运地在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建设过程中参观过。神威太湖之光自此也永远铭记于心了。内部的科研人员还很关心我的学习,着实让我印象深刻。从遍布农田的城市到如今全国gdp排名
第1
3位,无锡这20年的经济发展成果一步一个脚印,从传统人力密集型产业到高新技术产业,成果丰富。人民生活水平
共同富裕也称普遍富裕,锡城在这方面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于去年蝉联全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幸福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最笃实感受,也是美丽宜居城市最有力的印证。2020年无锡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64714元,全国排名第十,同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处于同一水准,恩格尔系数27.1%虽然较上年水准有所上升,原因自然是因为疫情影响,相较去年同期涨幅0.5个百分点,总体仍处于20%-30%的富足区域。依据2021无锡市统计年鉴2020年居民家庭年可支配收入为57589元,家庭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66.31辆.农村人口年可支配收入也达到了35750元,农村家庭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也有65.6辆。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总体都在100左右,商品价格趋于稳定。总的来说的确不愧于锡城荣获的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作为东部城市领头羊队伍中的一员,人民生活水准在平均上以及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经过这20余年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已经逐渐向好。人民的各方面需求都得到了满足,锡城同样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户籍人口505.9万,常住人口746.4万。城镇失业率稳持在2%的低水平状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支出结余都较为充足,但是由于老龄化进程的快速加快,未来必定会出现养老保险的短缺,就目前而言暂时是充足的。就我个人感受而言,“九五“之后自我出生始生活的确更加舒适了,从食物的丰富到住房条件的优化,对如今的生活满足还是比较高的,家里维持着两辆私家车两套住房的情况,确实是赶上了无锡快速发展的好时代。
城市建设医疗与卫生
相比起附近城市的城市道路建设,我会更偏爱故乡的道路建设,先抛去学术界诟病的大道浪费资源的理论,无锡的城市道路建设重点就是宽阔,平坦,尤其是濒临太湖之滨的蠡湖附近的太湖大道,与蠡湖风景的融合让我开车在路上感受到了城市的美,外加建设在蠡园开发区的国家集成电路中心,自然与城市的融合尽收眼底。惠山隧道不会出现拥挤的感觉,双向四车道的设计使得驾驶体验直线上升,即使是再小的岔道也拥有双向双车道。绿化率也达到了惊人的43.4%,在无锡驾驶确实能让人心情愉悦。四条城市轨道交通覆盖了市区大部分的重要区域,倘若不想开车,公共交通的便利甚至可以从一座城市坐去周边的城市。城际高铁的班次跟公交车班次类似,每10分钟就有一班前往周边城市的城际高铁。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也都较为人性化,相比一些我去过的城市确实会好很多,市政工程对人感受的考虑会更多一些。全市截至2020年共2952所卫生机构,全市共50486张床位,每千人拥有床位数6.91还有进步空间。
总结
无锡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部分,一直能紧跟着上海苏州的脚步,前两年因为高架事件与全国文明城市失之交臂,但是这座城市的办事效率,宜居程度,包容程度都是全国领先的。作为市场经济改革的先锋,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工业经济大发展,实现了历史大跨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安居乐业。
家乡发展调研报告
发展调研报告
家乡调研报告
镇 发展 调研报告
农贸市场发展调研报告(精品推荐)
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提纲篇六
20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85亿元,同比增长10.1%;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9.75亿元,同比增长9.2%;2015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21亿元,同比增长8.3%;从以上可以看出,生产总值增幅趋缓,经济发展趋向稳定发展。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可比价增幅2013年3.6%,2014年4.2%,2015年上半年4.5%,增幅逐年增长,农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第二产业可比价增幅2013年12.2%,2014年10.2%,2015年上半年11%,增幅先降后升,工业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第三产业可比价增幅2013年10.1%,2014年10.3%,2015年上半年4.8%,增幅先升后降,波动较大,不容乐观。
(一)
1、夏粮生产丰产丰收。
根据全县小麦实产全面统计结果来看,今年全县夏粮播种面积为86.69万亩,同比增长2.0%;单产528.3公斤,同比增长0.59%。总产45.8万吨,同比增长2.6%。实现粮食产量十三连增。
2、畜禽产品售价波动严重,影响效益提升。
生猪价格经过去年的持续回落,从今年三月中下旬开始恢复上涨,目前生猪出栏价格为13.69元/公斤,同比增长1.78%。猪肉价格为22.80元/公斤,仔猪价格为21.55元/公斤,环比上涨1.17%,同比增长27.36%。仔猪价格伴随着生猪价格继续上涨。
第二季度鸡蛋价格持续下降,目前为7.19元/公斤,同比下降31.39%,环比回落1.24%,鸡苗价格为2.53元/只,同比回落17.05%,环比下降了1.56%。鸡苗价格没有稳住,养殖户对于养殖前景仍然缺乏必要的信心。肉鸡价格为8.29元/公斤,同比回落15.50%,环比下降2.15%。牛羊肉价格延续跌势,双双回落。牛肉价格57.05公斤/公斤,同比降低1.23%,环比回落0.47%;羊肉价格为61.51元/公斤,同比回落1.30%,环比下降0.68%,2015年5月份家禽养殖将至近几年最低点。
3、种植业效益稳定
相对于畜禽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种植业由于国家粮食收购保护价等原因,种植效益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住户监测显示:每亩土地小麦和玉米均按亩产500公斤计算,每年毛收入约为2360元,支出方面:种子80元、化肥560元、农药140元、机耕机收165元、水电费93元、人工155元、其他52元等总计约为1245元,亩均收入为1115元,再加上小麦直补125元,每亩净收入为1240元。由于农资价格近几年一直处于涨跌不一的状态,农民种植粮食作物收入也相对稳定。
4、林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全县优质果园面积达27.26万亩,果品总产量可达到30.74万吨,建成了鲁西最大的万亩大棚水果和万亩大樱桃生产基地,是鲁西北最大的果品生产基地。已形成了以苹果、梨为龙头,进而拉动桃、杏、葡萄、山楂、枣及特种名优果品为主导的果品大家庭全面发展的格局。从栽植特点上看,当前xx县的果树种植已从传统种植,逐步走向陆地栽培、保护地栽培、名优水果栽植相结合的生产模式。目前,xx县已逐步实现一个林果产业带,即以沙河地带为中心,外延辐射十个乡镇的果品生产带,年改接和新植一万亩新果园、壮大七大果品生产基地的林果生产总体目标。林果亩均效益约为6000元,相对于大田作物效益要高出许多,所以深受农户欢迎。
5、设施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全县共有各类大棚5.4万个,设施占地面积7.38万亩。形成了以斜店乡、烟庄街道为主的黄瓜蔬菜、兰沃乡、东古城的林果、贾镇的瓜果、店子镇的灵芝等特色种植基地,在拉动农民人均收入方面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调研情况看,一个1.5亩的冬暖式大棚每年可为农户带来2-3万元的纯收入,效益远超粮食种植。
。
1、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当前工业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2013年、2014年、2015年上半年的工业总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6.17%、15.92%、7.72%;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03%、12.93%、9.04%;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1.87%、5.1%、1.24%;利税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1.29%、7.93%、1.40%。近三年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呈下降趋势,反映当前工业生产增长放缓,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
2、部分重点行业生产形势稳中向好。虽然近三年来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但部分重点行业生产形势出现稳中向好的势态,比如交通设施制造业,通过调研,进入4月份以来xx县交通设施行业迎来销售旺季。xx县大部分交通设施制造企业订单已排到年底,订单充足,生产形势良好。国家由于加大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的开发,带动了交通设施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负责人预测未来两年内交通设施行业的市场行情都很好。xx县是全国交通设施制造的基地,据了解xx县交通设施制造业主要产品(如护栏板)占全国份额的30%。xx县交通设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扭转xx县工业生产放缓的趋势。
3、出口型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呈稳步增长态势。这种情况表现在钢材加工企业。出口业务给企业经营提供了较多的利润,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汽车等下游行业需求放缓,且国内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国内钢铁价格比国际上低,因此国内板材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优势。再有人民币的贬值也对出口企业形成利好。如xx县冠洲集团镀锌板、彩涂板13年出口量129855吨,14年出口量164785吨,15上半年出口量85867吨,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4、经济总量规模持续扩张,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2014年、2015年上半年全县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为239家、270家、287家,2015年比2013年增加了48家。2013年、201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872.47、997.63亿元,总量上提升明显。
5、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唱响主角。xx县大力实施工业带动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发展思路,发挥集群优势,突出产业特色,着力培植壮大精品钢板产业集群,取得显著成效。经过几年的发展,精品钢板产业集群已成为xx县最大的特色产业发展集群,区域面积85平方公里。目前,该集群内有企业142户,骨干企业主要有冠洲集团、中天复合材料、众冠钢板、通亚交通等。该集群拥有省级品牌2个、省著名商标2个,公共服务平台14个。以冠洲集团为龙头,加强产业延伸,重点发展汽车板、家电板、镀锡板、取向硅钢板等高端产品。截止2014年底,该集群主要产品产量:钢板971.5万吨、高速护栏板121.9万吨,占国内市场比重10%。
6、工业节能成效明显。近年来,xx县通过逐步加强各项用能管理,挖掘内在节能潜力,紧紧围绕节能降耗的目标要求,控制高能耗行业过快增长,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设备。在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的同时,单位产值能耗稳中有降,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其中煤炭消费呈现下降趋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不断上升,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2014年规上工业企业煤消费量比2013年减少4.6%。
今年上半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3.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6亿元;较去年增加48.2%,服务业地税收入15243万元,占地税收入的58.51%,同比增长-2.21%。
1、道路运输:今年,全县新增货运企业11家,货运企业达到116家。1-6月新增货运车辆1354辆,全县营运车辆总数达到7888辆,货运量达到796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112569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9.5%、10.05%。
2、房地产业:截止到2015年7月份xx县共有联网直报房地产企业20家,比2013年的15家和2014年的17家分别增长了33.33%、17.65%;截止到2015年7月份房地产企业占地面积为35亩,较2013年的20亩,2014年的24亩分别增长75%、45.83%,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办公条件有所差距,大部分都是租赁或合用的办公地点;截止到2015年7月份房地产企业增加值为45900万元,2014年为89500万元,2013年为84300万元;截止到2015年7月份房地产企业税收合计为4285.1万元,2014年为7147万元,2013年为5073万元,地税占到总税收的96%以上;截止到2015年7月份房地产企能源消费量为0.014万吨标准煤,2014年为0.23万吨标准煤,2013年为0.24万吨标准煤。
3、旅游业:今年,成功举办第十届梨园文化观光周等活动,接待游客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00万元。抓住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加快拓展市场空间,规划建设“梨园大世界”,进一步提升中华第一梨园景区品质。
4、批零住餐
批零行业整体平稳,经营情况不乐观。xx县城区内的几个大卖场经营基本平稳,商品零售额未出现大的波动,但人们消费欲望不高,除日常消费以外,对耐用商品、高端商品、奢侈品消费不足。受价格及市场行情的影响,目前煤炭已下降到今年最低水平,部分煤炭批发企业的现状是只要少赔钱或者不赔钱就出货,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受国际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钢材价格持续低迷,钢材企业也是勉强维持经营。
住餐行业整体趋于回暖,年内有望好转。部分住餐企业逐渐适应了政策影响,积极谋求转型,推出平民化、大众化的就餐消费,加上一些婚宴、生日宴和亲朋好友宴请数量的增加,客流量逐渐增加,企业经营状况得到了改善,接下来的几个月有望得到好转。
1、重工业占比较大。2013年、2014年、2015年上半年重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66%、67%、69%。重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重占73.9%,工业结构层次仍然偏低。同时高耗能行业虽然得到有效调整,但所占比重仍然偏高。
2、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逐年减少,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2013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1家,2014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家,2015年上半年xx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仅有3家,比去年大幅减少,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
3、中小企业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缺乏流动资金。个别生产形势较好的交通设施企业也存在流动资金缺乏的现象,如有充足的流动资金企业的生产销售能进一步提高。据了解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惜贷,贷款手续复杂,存在上浮利率的情况,造成企业财务费用高。二是2014年以来企业受担保圈的影响较大。担保圈中有一家企业贷款不能按期归还,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其他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和影响,即便是没有经营问题的企业,也会因联保而被冻结账户,导致资金困难,甚至资金链断裂。
4、土地资源紧缺。企业发展、转型升级、招商引资都需要土地,随着xx县工业企业户数的增多,可用土地面积逐步减少,用地成本不断提高。尤其是工业园区企业投资项目受制于征地难、用地贵,土地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
1、目前房地产企业。截止7月份房地产企业投资4.83亿元,增幅11.39%;房屋施工面积85.85万平方米,增幅13.78%(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7.39万平方米,同比-71.49%);销售面积9.5万平方米,同比-20.14%,从环比数据来看6月份销售面积为8.4万平方米,环比增13.1%;从环比和调研中发现目前楼盘销售处于平稳态势,看房询价的有所增加;资金短缺等问题仍然存在,截止目前全县联网直报房地产企业共有26个楼盘项目,其中五星金桂园项目由于资金问题处于停工状态;冠玉星湖湾项目由于市场销售低迷及资金问题开工较为缓慢,只完成了验槽工作;还有些项目已经开工,由于手续不完备还无法纳入到统计范围内,比如民生的冠洲印象等项目。
2、限额以上批零住餐行业存在的问题
企业布局有城乡发展不平衡,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待优化。截止到2015年上半年,xx县共有34家批零企业,5家住餐企业,共计39家。这39家企业中接近20家企业位于县城城区或者城乡结合部,19家位于乡镇驻地,城乡之间的企业布局存在较大差距。各乡镇之间的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个数也是参差不齐,多的乡镇能达到3-4家,如清泉、崇文、柳林镇,有的乡镇如梁堂镇、贾镇、万善乡至今还没有一家限上企业,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目前现有的限额以上企业大部分位于县城繁华地段或乡镇政府驻地,企业在地域分布上偏于集中,有待优化。
企业个数偏少,规模偏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效应。目前全市共有662家限上批零企业,xx县有34家,仅占5.1%,共有99家限上住餐企业,xx县有5家,仅占5.0%,与全市其他兄弟县相比,xx县的限额以上企业数量偏少。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划分,目前xx县的39家限上企业中有9家被划为中型企业,25家为小型企业,5家为微型企业,缺乏大型企业。并且这些限上企业经营模式单一,规模较小,难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企业经营的商品档次较低,经营粗放,品种雷同,名优产品不足。企业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相关设施不配套,只能满足较低层次的购物、就餐、娱乐需求,已不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休闲、以及商务活动等多方面的消费需求。反映当前消费时尚和潮流的综合性购物广场、星级酒店、大型超市和休闲娱乐场所还很少,难以满足消费者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调查发现,有的企业基本没有建立规范的统计台账,没有专门的统计人员;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历、年龄跨度较大,综合素质整体偏低;管理者对市场形势把握不准,经营理念滞后,营销手段不够,营销措施不力,缺乏精细化管理,从而制约了批零住餐企业的发展。
电子商务对xx县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分流严重。目前电子商务风生水起,对传统实体店商家造成一定的冲击,而实体店短时间内难以完成转型。xx县限上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的等原因再向电商转型方面有很大欠缺,三联家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家电零售的企业,随着电子商务日渐兴起,它的家电零售面临挑战,部分顾客对电商的青睐程度高于实体店,虽然该企业有自己的电商平台,但由于一些技术和营销方面的限制,搞得不是很好。
。
货运品种单一,行业依赖度高。一是随着国家治理污染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煤炭需求量大幅下降,山西省很多煤矿从年初到现在一直就处于停产状态,煤炭出货量不高,特别是今年五六月份这种现象更加突出。二是钢铁、房地产等行业整体不景气,货运需求减少。而xx县的道路运输行业市场主要在山西省,并且以运输煤炭、钢材为主。受上述两大因素影响,xx县的道路运输行业出现了整体性不景气的现象。
行业运行不规范,企业同业竞争激烈。近几年来,道路运输企业和运营车辆持续增加,道路运输市场逐渐趋于饱合,供求矛盾日益凸显,同行业间竞争加剧。竞争加剧最明显的后果就是运费下降,运费虽然降下来了,但是货车司机的工资却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日均300元左右)。去年五、六月份运费价格大致在220元/吨,而今年同期运费价格是190/吨左右,运费价格降幅为13.6%。企业收入下降,但是各项费用和开支却没有减少,造成企业利润降低,经营步履维艰。
道路运输企业订单大幅减少,原有长期固定大客户消失蒸发。按往年的情况,一般规模比较大的运输企业都拥有一定固定的大客户,引用一句企业老板的话就是“活不用愁,就怕没车。”去年同期的情况是企业因为订单多现有车辆满足不了,而去租借别人的车辆。今年却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车辆的运行都处于维持费用状态,几乎没什么利润;一些经常需要维修的老车,甚至处于亏损状态;还有一部分车辆由于订单减少甚至长时间没有订单而处于停运状态。
运营车辆骤减。报废车辆与新购置投入运营车辆存有时间差,新车不能及时投入运营,也会影响道路运输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甚至会使单个企业的效益明显下滑。
1、加强对全县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密切关注工业经济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健全完善经济运行监测和预警预测体系。认真组织开展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及时反映经济运行动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防范和化解运行中的风险,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2、做好新增企业的申报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督促有关单位对xx县新投产企业和成长的企业进行摸底,对达到规模标准并且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加以指导申报,对接近规上标准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其次,在规模以上企业申报过程中,提高企业上报材料质量,减少出错率。
3、在贷款融资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有些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行情还不好,流动资金的缺乏对这些企业来说是雪上加霜。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在银行贷款方面,降低企业的财务费用,给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将能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4、要切实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努力研发市场竞争力强的高端产品,向功能化、差异化产品发展,开拓高端市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传统产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一要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改进产品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二要加大科技和品牌投入力度,推动企业向产业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走高品质、高端产品、精品化路线,努力开拓高端市场,只要有好的产品就不怕没有市场。三要通过不断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延长产品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措施来消化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的因素,拓展企业的利润空间。
1、有序开工房地产项目,对于保持房地产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一是要督促已供地、已开工项目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如期竣工投入使用,保障商品住宅有效需求;二是着力打造新区,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商业设施、工业厂房、办公用房、公共设施、商品住宅等,适度开发高档精品楼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商业用房的需求。
2、继续培育好房地产的有效供应和有效需求。保证房地产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其重要作用,重视有效供应和有效需求。坚持住房市场化的方向,大力发展普通商品住房,使更多的人买得起房子。
3、要加强房地产行业管理,严格市场准入机制,加强监督,把好工程质量、促使房地产企业诚信经营、承诺兑现。建立健全房地产信息系统,建立不良经营行为公示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1、加大对批零住餐企业扶植力度,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使企业迅速膨胀规模,尽快成长为限额以上企业,积极扶持几家在批零住餐领域内有影响的企业成长为域内的龙头企业,带动xx县批零住餐行业整体发展。
2、积极排查和纳入够标准的企业为限上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要有所突破,将限上企业个数纳入对乡镇的年终考核之中,督促各乡镇积极申报限上企业。特别是对于目前还没有限上企业的乡镇,要加大排查力度,尽快将符合标准的企业纳进来。
3、优化企业布局,提升企业经营水平,在商品质量、档次和服务标准上下功夫,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引导限上企业向乡镇延伸,均衡商业网点布局,方便乡村居民消费。
4、创优经营模式,打造特色品牌。企业经营者应充分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在激烈的竞争中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将很难立足。这需要企业自练内功,找准主业发展方向,走“专、精、特、新”经营创业之道,特别是住宿餐饮企业要运用积极的营销手段,开展包括低价套餐、积分折扣、团购优惠等形式多样的打折促销活动,以实惠价格薄利多销吸引顾客消费,以量补价,拓宽利润空间。
5、积极引导企业搭建电商平台,开展电商服务,依托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平台进行经营,拓展销售渠道。
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提纲篇七
20xx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6.9亿件,同比增长26%,收入完成196亿元,同比增长23%。到2020年,中国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l 1972亿元,并将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而随着中国物流市场的全面开放,中国快递业正迎来最佳的发展时期。中国邮政一家。独霸天下”的国内快递行业格局的打破,国外快递企业大举扩张,我国快递业出现了国营、外资、民营等多经济主体、多运输方式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外国“列强”资金雄厚,硬件条件优越,品牌优势显著;国营“巨头”网络完善,背景深厚;而民营快递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是这场竞争中的生力军。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民营快递企业如何在这场实力相差悬殊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研结果
各种成本的不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依托廉价劳动力发展,同质化导致“低价”恶性竞争正在为民营快递业带来生死挑战。中国快递咨询网预计,20xx年民营快递企业的数量将减少30%以上。民营快递企业具有它独特韵运营方式和自身不足,总体而言有利有弊。特点如下:1.八成公司注册资金低八成民营快递公司注册资本不足50万元i公司规模不足,小到2。3人,大到几百人至上千人。在民营快递业中,北有宅急送,中有申通,南有顺丰,再加上圆通、韵达,在民营企业中居前五位。在国内市场上,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仍然是ems,即使在中国国际快递市场,ems也居于前三位之列。信誉上ems的安全性较高,投递的速度较慢,民营快递则相反。成本费用方面,ems的成本费用较高,民营快递的成本费用较低。2.民营快递公司运营形式简单民营快递公司运营分为自营和加盟两种形式,自营的所有网点由公司统一出资、统一招聘、统一管理,自营快递公司对下属网点的控制力强,代表有ems、顺丰和宅急送。加盟式的每个网点都是独立的,和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使用同一个品牌,自负盈亏,采取这种模式的主要有申通、圆通,中通等。
3、民营快递的社会形象欠佳国内民营快递的从业人员在30万左右。在从业人员中,有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下岗工人,有待业人员。工作人员特别是业务员,总体特点如下:一、人员素质较低;二、是服务不规范;三、是举止不文明。许多写字楼挂出这样的牌子:快递不得入内;有的写字楼让快递从后门进,避免快递从前门进影响单位的形象。4.民营快递公司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淡薄由于这个行业利润较大,投资较小,.见效快,相对于其它行业,操作上技术含量不高,只需实务经验,市场需求又大,比较容易进入这个市场。另外,国内快递公司特别是民营快递普遍存在着唯“钱”是图,急功近利或经营上的短期行为;操作不规范、交通工具落后,通讯工具简单以及没有系统的管理“软件”等现象。因此投错件,发错件,损坏件,丢件,不能按时投递,服务态度差,快件中经常有危险品,包装简陋和快递公司间的相互报复等现象屡见不鲜。有的民营快递公司月丢件率高达2%一5%。5.服务网点不完善民企快递的服务网点不够健全,没有拓展业务规模,对于公司在偏远不发达地区发展没有考虑完善,而是通通挤向大城市。没有战略性规划公司将来整体化提高,做大。他们中的大部分企业的主营业务是以陆路运输为主的国内快递业务。再加上快递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市场还不成熟,导致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改进措施
价格水平享受不同于其它快递公司的服务。目前中国快递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民营快递企业为宅急送和深圳顺丰速运公司。当它们刚起家时,也是不知名的小企业,但它们十分注重品牌的经营,在短短几年之内,就成为民营快递企业中的佼佼者。当然品牌树立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整合资源,寻找自己的优势所在,如在速度或售后服务方面形成独有的品牌,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和品牌,在众多类似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逐渐做大做强,否则就会面临新一轮洗牌的危险。2.提升员工素质众所周知,快递业的准入门槛并不高,民企如申通许多从业人员都是初中毕业学历。
为了推动“xxx试点”和两年提速发展,促进xxx县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xxx对全县xx个乡镇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县地处xx西北部,东经xx,北纬xx′之间,属于高寒山区,是xxx省的交通要道,境内有xxx和xxx国道。全县##个乡(镇)都通公路及都架通电网。其西北部、南部分别与xxx的xx县接壤,东北、东南与本省xx为邻,总面积xx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xx%。境内中部为高原丘陵,地势平坦开阔,四周地形破碎,沟谷深峻,最高海拔xx米,最低海拔为xx米,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环境宜人,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是xx省三大中药材区域之一,以得天独厚的环境和中药材资源丰富而著称。随着国家中药材现代产业化的发展和全国中药材现代化第x个基地省的建设,我县中药材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xx个乡镇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生存繁衍提供了较好自然空间,适宜种植多种中药材。
二、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特点
1、近两年发展较快,出现了一些新的产区
1
我县有良好的中药材种植传统和基础,中药材生产主要分布在具有传统种植的乡镇,如xx镇种植的鱼腥草、百合、半夏;xx乡种植的党参;xx乡种植的半夏、天麻;xx镇种植的xxx、板兰根;xx种植的续断等,这些地方中药材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农民有一定的种植经验。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市场需求加快,近两年面积不断增加,出现了一些新的基地。
2、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乡镇或基地
我县种植中药材的地方较多,相对分散,但随着中医药市场的拉动,逐步形成了xx等在万亩以上的乡镇,具有了一定规模和影响,通过xxx和相关部门的组织培训,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
3、立足当地实际,形成多种生产运营模式
我县中药材生产传统上主要以农民个体种植,小商贩收购为主。随着xxx公司等的参与,各地立足当地,因地制宜,纷纷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仅去年就成立了xxx多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同时,正在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大户+农户等多种生产运营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
植品种有20种以上,同时也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品种。
5、中药材种植效益高,发展势头良好
中药材种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每亩年产值在xxx—xxx元之间,个别效益在万元以上。因此,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很高,公司也正在积极参与。大部分乡镇政府因势利导,制定政策,加快发展。
6、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目前,我县中药材生产有了一定规模,但产业化水平不高,而从技术、认识、效益、政策、规模等方面和趋势来看,正处于一个规模发展的初级阶段,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三、我县中药材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中药材生产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
虽然我县中药材发展趋势良好,但是中药材生产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如品种资源潜力、地理交通环境潜力、科技潜力等,如何把这些潜力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效益是重要问题。
2、技术水平不高,规范化生产严重不足
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政府引导作用还未完全发挥
、政府近年来对中药材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但一时还未能发挥出较强的的引导作用,在生产指导、技术服务、行业监管等方面力度不够,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投入不足,从而造成了农民生产上的盲目性以及销售上的无序性。
5、企业带动力不强
虽然现在有xxx公司等参与我县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但在品种、收购、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缺陷,没有形成严格的中药材种植品种指导、产中监督、规范收购等机制,而且生产加工能力滞后,科研开发能力有限,带动力差,因此造成了农民信息不灵,种植品种不对路,种植技术差,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上得不到有效保障,种植规模小、效益差、抗风险能力弱,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6、销售环节薄弱
农民最担心的核心问题是销售环节薄弱。xxx在销售环节上,仅靠小商贩收购,价格不稳定,风险值大。农户希望政府引导,药业公司参与。农户与药业公司签订合同,实行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
四、推动xxx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
1、提高认识,明确中药材生产在xxx的地位和意义 随着国际化发展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天然药物发展潜力巨大。从国际国内市场及国家的配套政策来看,中药材产业正处在良好的发展时期,作为源头的中药材生产也遇到难得的发展机遇。xxx中药材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现代的社会资源优势,中药材发展理应为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提高农民收入、为喀斯特试点县建设做出贡献。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县中药材生产确实为农民增收、地方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农民发展中药材的积极性高,我县中药材产业完全能够发展壮大起来,逐步成为我县的重要特色支柱产业。
2、加强领导,积极营造中药材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明确责任、理顺关系、协调管理,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加强与企业合作,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通过合作,企业根据自身所需要的品种和数量,制定中药材种植规程和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向农民发放适宜的种苗,与农民签订中药材种植收购合同。对农民实行风险保护机制(高于市场价按市场价收购,低于市场价按设定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并指导(培训)农民有计划地进行中药材种植,提升我县中药材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加快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4、多管齐下,多方筹措资金,为生产开发中药材提供充足的财力保证
产业发展资金。二是努力争取金融贷款,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对农业生产扶持的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对外宣传,大胆走出去引进来,吸引外来资金注入,加快产业发展。
5、努力发展道地中药材,打造优势中药材品种
我县中药材资源丰富,应选准市场前景好的道地中药材,重点研究和开发,发展规模形成产量优势,提高水平形成品质优势,加强宣传形成品牌优势。因此,政府和科技应重视这个问题,研究政策和对策。
6、引导规范化种植,产业化生产
逐步推进gap认证。引导和鼓励中药材种植企业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的要求,开展规范化种植,标准化采收加工、贮存,切实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增强我县的中药材在省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7、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扩大政策宣传面,在舆-论宣传方面予以正确引导,宣传到位,使企业或农民能够及时获得信息,吃透政策,充分调动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加强宣传包装,大力宣传优良品种和优质产品,树立我县中药材品牌和龙头产品。
一个发展中的关键时期,为“xxx试点”和两年提速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来推动。xxx相信,中药材产业必将为“xxx试点”和两年提速发展做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提纲篇八
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赶超式发展:为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农业的传统优势,彰显产业特色,推进农业产业化,再创农业大市新优势,在对近年来全市农业产业化特别是粮食、竹木、家禽、中药材、油茶、生猪、肉牛、苎麻、果业、有机农业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现就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赶超式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据统计,20xx年底,我市拥有各类产业化组织512个,比20xx年增加173个;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达34.8亿元,同比增加18.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同比增加132亿元;产业化经营吸纳和安置农村劳动力10.7万人。
(一)龙头企业不断壮大。20xx年,全市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2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66家,范围涉及种养加、购销、运输、市场流通等领域。全市127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为32.2亿元,销售收入134.9亿元,税后利润5.6亿元,出口创汇7326万美元,带动农户56万户,占全市总农户数56%,通过产业化经营增收47717万元,户平增收852元。今年通过重新认定和申报晋级,目前我市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宜丰猕猴桃酒业有限公司、仁和集团、罗宾公司、高安维尔宝食品有限公司)、省级龙头企业44家、市级龙头企业70家。
(二)区域特色日趋明显。我市形成了一批布局相对集中的区域特色产业:一是以上高金农米业、丰城恒天、高安维尔宝为主的粮食加工和转化产业;二是以樟树仁和集团、天齐堂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产业;三是以丰城华英、圣迪乐为主的禽业加工产业;四是以罗宾公司、奉新康达、靖安邓氏园林、铜鼓金仁为主的木竹加工产业;五是以青龙高科、万华科技为主的油茶加工产业。此外,万载、铜鼓逐步形成了有机农业产业带;靖安已建成全省唯一的“中国椪柑之乡”;高安成为全省最大的肉牛产业区;上高、袁州区继续保持传统苎麻产业带;全市年出栏生猪460万头,是全省最大的生猪产业基地。
(三)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我市各级积极规范农产品行业协会、商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截止20xx年5月,全市通过兼并、重组和调整,经注册登记和有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57个。入股成员总数15551人,注册资金总额10883.83万元,被带动的农户普遍比一般农户增收30%以上。全市有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列入了国家级示范点(铜鼓众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高安上湖蔬菜专业合作社),樟树西堡生猪等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列入了省级示范点。
(四)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全市农业产业争创品牌取得实效,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农业“三品”基地监测面积扩大到111.65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13.26万亩,产品42个;绿色食品基地面积79.13万亩,产品48个;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19.26万亩,产品30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个(樟树仁和、四特酒)、中国名牌产品2个(樟树玉珠大米、春丝面条)、江西省著名商标24个、省名牌产品1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上高圣牛大米)、江西名牌农产品19个、获绿色a级认证12个、绿色aa级认证2个。樟树是全市创品牌最多的县市。
(五)科技创新取得突破。丰城的江西恒天实业有限公司是江南以大米为原料规模最大的生物糖浆企业,通过与南昌大学共同研究开发了蛋白肽,去年蛋白粉出口数量5500吨,其产品蛋白含量居国内同行业之首,深受国外客商青睐,产品全部销往韩国、加拿大和欧盟等国家;奉新的江西康达竹制品集团有限公司有五项产品技术获得国家专利,目前该厂的竹地板实现了产品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全覆盖,并远销日本、欧美等国家。
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部分产业已走在全省前列。但与各地发展势头相比,与农业现代化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期望相比,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总体上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不强,缺少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龙头企业与基地联系不紧密,有的产业有龙头没基地,有的产业有基地没龙头,龙头与基地间的联系比较松散;三是地域分割比较普遍,画地为牢,各自为“龙”,没有整合资源和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四是以市场为主导的运作机制和以政府为引导的协调机制还不健全,市场的拉动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五是领导重视程度有差异,有的认为对财政贡献小,不愿花大的精力抓。
(一)制定求真务实的规划。针对我市的实际情况,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规划论证,做到中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使规划科学化、目标具体化、布局区域化、生产基地化,产业发展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规划要瞄准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制定赶超式发展目标,提出操作性强的工作举措。规划一经科学论证,就要坚定不移地抓好落实,不能因领导班子的变动而变动。
(二)健全和创新两项机制。一是要创新以市场为主体的运作机制。要强化用市场化的理念抓农业,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产业化的的观念。农业产业化要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带动,农产品基地推动,品牌促动,简言之即在市场这个无形之手的操作下形成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联结机制,不由政府包办代替。二是创新政府为引导的协调机制。要充实和加强市、县两级农业产业化工作机构。其职能主要是制定规划,包装项目,疏通融资、争资渠道,搞好服务,通过市场手段去调节和引导产业做大做强。
(三)紧扣三个关键环节。扶强做大农业产业有许多工作要做,但主要应抓住以下三个关键,即龙头舞起来,基地大起来,品牌响起来,产业才可能兴起来。
做强龙头。要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整合资源要素,通过外引内联、联强联大,促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推进优势农产品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企业集中向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农业产业化的“联合舰队”。
做大基地。要把基地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的“第一车间”来抓。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优势农产品基地,围绕资源引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
做响品牌。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和创新区域性广告模式,积极参与省内外、国内外各种展示、展销、推介、博览平台,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加大品牌扶持力度。认真贯彻《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春市质量振兴实施意见的通知》(宜府发20xx年11号),坚决兑现名牌产品奖励政策,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创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
(四)强化四项工作举措。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进龙头企业。全市各地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的意见,把农业产业项目提升到与工业产业项目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储备项目,做好筛选包装工作,大力推介招商。要制定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定农业产业项目除享受工业产业项目的优惠政策外,还要在税收、土地、信贷、出口、财政扶持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要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招大项目,引大产业,用大项目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赶超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强力推进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产业化的'联结机制。全面落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村组干部、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农技人员、机关干部发起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好市、县、乡三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体系。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引导专业合作社,通过为龙头企业服务和为基地、农民服务,建立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合力加大投入,提供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市、县两级政府每年要在财政预算中切块安排扶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并按照同级财政增长比率逐年增加。要用活用足国家中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政策,全面贯彻落实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关政策,善于借鉴外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特殊政策,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要将农业综合开发、林业、扶贫、发改委以及“一村一品”等可用于农业产业化的资金,与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捆绑使用,建立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入协调机制,并充分利用好我市农金担保中心的作用,为龙头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要加强银企沟通与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增加信贷资金投放。要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特别是要鼓励机关干部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基地或者直接参股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力度,强化服务落到实处。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普遍存在站散、线断、网破的现状,农业技术服务功能不完善,与做大做强种养业基地的需要极不相称。各地要高度重视和完善这一工作,否则,技术服务将成为一句空话,基地建设无从谈起。
(五)主抓五大优势产业。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赶超式发展,再创农业大市新优势,关键要选准、选好潜力大的优势产业,进行重点突破。我们在通过对全市农业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位置和影响力、产业成长空间、以及发展县域经济和壮大市本级等因素的分析比较认为,要紧紧抓住大宗农产品做文章,应重点抓好粮食、竹木、家禽、中药材、油茶5大优势产业。
1、粮食产业。我市是传统的粮食主产区和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10个县市区中有8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20xx年粮食播种面积达878.7万亩,粮食总产351.91万吨,有粮食加工企业485家。粮食产业呈现种植面积大、加工基础好、龙头企业发展快的产业化格局,出现了以上高金农米业集团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创立了圣牛、汇银、华敏、碧云、玉珠等众多市场前景好的优质米品牌,带动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粮食种植基地快速发展,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链条。随着国际市场粮价的暴涨和国家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安全性、健康性,粮食产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万载有机稻、丰城富硒稻开发势头强劲,粮食种植与加工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商机。要在两条国道带和平原、丘陵山区重点布局,形成以绿色大米为主体,有机大米和富硒大米为特色的粮食产业发展格局,使之成为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农业大产业。
2、竹木产业。我市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竹木主产区。全市年耗材200立方米以上木材加工企业951家,年耗毛竹1万根以上企业234家,形成了以罗宾公司为龙头的木材加工产业和以飞宇集团、康达、奋发、欧风为龙头的毛竹加工产业。要以强力推进“全民造杨”为抓手,狠抓木材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家具、门窗等深加工,实现做大木材产业和保护生态的“双赢”;毛竹系列开发过去创造了乡镇企业的辉煌,要加大毛竹基地建设,积极应对今年冰冻灾害对产业发展的冲击,加强毛竹精深加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毛竹产业就一定会在赶超式发展中,重振昔日的雄风,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的生力军。
3、家禽产业。我市家禽产业规模大,产业链密集,关联度高。仅丰城就有规模家禽养殖户11000多户,家禽饲养量3480万羽,家禽综合产值12.6亿元,形成了以华英禽业为龙头的肉鸭产业,以圣迪乐为龙头的蛋鸡产业,以禽蛋批发市场为龙头的蛋鸭、肉鹅产业,以元隆、华阳公司为龙头的羽绒加工产业。此外,丰城正在大力发展富硒家禽业,建设年孵化能力1500万羽富硒种鸭基地和年养殖40万羽的自动化富硒蛋鸡养殖小区,完善药湖、清丰山溪及赣江流域水禽养殖基地,实现家禽饲养5000万羽。要以丰城禽业为核心,充分利用赣抚平原水域养殖和规模养殖的优势,大力打造江南最大的家禽产业基地。
4、中药材产业。我市有中药材种植的条件和传统。樟树市种植与加工中药材历史悠久,中药材产业基础厚实,药业“板块经济”已初具规模,有中药材加工企业近百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中药材种植面积17.3万亩,联系农户8900户,年产值24.7亿元,樟树药交会和中药材专业市场是闻名海内外的专业市场。有樟树福城医药园、袁州医药园为依托,樟树药交会、樟树中药材市场为平台,仁和集团、济民可信等企业为龙头,樟树、袁州、万载、丰城等地生产为基地,全市中药材产业一定会有突破性发展。
5、油茶产业。油茶是我市传统产品和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全国著名的“油茶之乡”。该产业群众种植基础好,自然资源丰富,全市适宜种植油茶地达500万亩,现有油茶林188万亩,年产茶油近800万公斤。在粗放型管理条件下,亩产只有3-5公斤,但丰城高产优质油茶示范基地亩产可达50-70公斤,产业发展潜力非常大。要进一步加大低产油茶林改造力度,稳定和扩大优质油茶生产基地,推广高产优质油茶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做大做强青龙高科、万华科技、丰城御润坊等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我市油茶产业就一定会异军突起,成为赶超式发展的亮点和增长点。
在重点抓好5大优势产业的同时,另外5大特色产业也要做大做强。这就是生猪产业关键要引进大型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肉牛产业主要提高养殖科技含量,扩大养殖规模;苎麻产业重点建设生产基地,开发高端产品;果业产业椪柑重点打造原产地鲜果品牌,猕猴桃重点创新产品;有机农业是农产品发展方向,要按规模化、专业化、集群化、超市化、品牌化的要求搞好土地有机转换,逐步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
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提纲篇九
为全面了解全区非公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环境和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xx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从20xx年4月16日开始,在区人大副主任、工商联主席冯春娥、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屈光明的带领下对各基层商会及企业进行了近1个月的走访调研,走访非公企业36家,调研对象涉及化工、贸易、副食品批发、建材装修、家具、五金、制造业、房地产、餐饮等行业企业会员,听取了企业负责人的汇报,发放了调查问卷,召开了座谈会,就企业基本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企业党建等方面进行了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x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非公经济发展,围绕“打造雁城商都、建设石鼓新城”经济发展方针,从加强引导、优化环境、提升服务等方面入手,立足区位、资源两个优势,优化软、硬两个环境,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从政策、环境、体制等方面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进我区非公经济发展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不论是非公企业个数、个体工商户户数,实现产值、上缴税金都有呈快速增长。xx年全区非公经济上交税金6.5亿元,约占全区税收的50%,非公经济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非公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1、非公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华源、五一、中湘、永兴四大专业市场为核心的建材、副食品、五金、家居等行业的商贸物流业、以共创集团、耀江实业、雅仕林等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香江百货、中环餐饮、漂亮宝贝等为代表的服务业,以及以领军现代农业、荣盛农业科技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业企业。特别是近几年引进的中亿汽贸、崇盛国际中心、华耀城等已建成或在建的项目,更是为我区非公经济发展增添的强劲的动力。
2、非公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非公企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财政增长、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华源、五一、中湘、永兴等专业市场,孕育了3000多户创业者,安置了3万余人就业,带动了数十家物流企业的发展。新澧化工、荣盛科技、领军现代等企业为两乡安置闲散劳动力2千多人。极大的缓解了社会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同时,随着非公经济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自觉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积极回报社会、造福人民的光彩事业。近几年,非公企业通过向公益事业捐款、救助贫困家庭、定点帮扶、救灾等方式多次为社会奉献爱心。如仅去年一年,区工商联的会员企业捐款就达300万余元。
3、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为全力推进民营企业发展,xx区委、区政府建立了一系列政策机制。相继出台了《xx区鼓励投资兴办生产型工业企业、大型商业网点和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办法》、《xx区招商引资工作奖励办法》、《xx区区级干部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交朋友制度》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不准》等一批政策文件,有效支持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全区连续几年开展优化经济环境与政风行风测评活动,监测各职能部门的行政效能情况。宽松的环境,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氛围,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
4、非公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从调研情况来看,全区非公经济整体还是有所增长,但较同期相比,非公经济已经进入发展趋缓、平稳下滑的阶段。一是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有些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由于市场需求萎缩,订单不足,产品库存增加,资金回笼受阻。如新澧化工主要是生产元明粉,按理说一季度是元明粉销售的`旺季,而今年却一反常态,市场需求不旺,订单与价格均有所下降,建衡化工、力弘化工等企业均反应开工产能不足60%;二是因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压缩了本来就微薄的部分企业利润;三是宏观政策制约了部分需求。由于国家多项调控措施的实施,针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进一步加强,部分投资性、改善性需求受到压制,还有今年以来厉行节约、光盘行动等因素,使一些房地产、高档餐饮业和服务业受到影响。
1、融资渠道不够通畅。融资难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有的企业有好的项目因缺乏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不足不能按时上马或满负荷生产。有些企业因战线拉得太长,摊子铺得过大,资金需求量巨大且过于分散,企业流动资金出现断裂。据调查,全区有45%左右的非公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虽然国家放宽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金融机构也加大了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但许多小微企业因规模较小,内部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且不动产等可抵押的担保物较少,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支持。我区贷款担保机构缺乏,融资渠道单一,民间借贷利息高,不规范,造成小微企业贷款难度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土地资源紧缺。土地问题是制约许多实体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全区的非公经济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对土地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现在全区的用地指标非常紧。例如华源与中湘机电市场的许多经营户均反映,市场没有一个独立的够规模的仓库,各经营户都是分散在周边地区租用临时仓库,非常不方便,增加了运营成本,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还有的经营户反映现在经营成本逐年增加,单靠门店销售利润很微薄,企业要发展需要转型,最希望的是能拥有前店后厂,而土地是关键,例如天正输配电设备有限公司,近几年经营状况越来越好,由单一的销售延深到产品的加工制作,但因没有合适的场地建厂房,只能占用门店进行加工,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车立方市场的负责人反应,现在商用车的销售情况非常好,但是亟需完善配套的售后服务。现在全区的商用车(货车)维修服务站都是一些分散经营的规模较小的企业,因投入不够而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维修厂都是租地经营,随时面临搬迁的可能,所以经营者不能敢过大投入。而全区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可支配用地更是少之又少,许多企业不得不将迁往其它地区另谋发展。
3、企业管理人才稀缺。由于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等多方面原因影响,本土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又很难引进,致使企业高层次管理人才稀缺。许多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知识,停留在家族式管理模式,用人机制不活,用人唯亲,管理上常常力不从心,企业管理较为混乱,生产管理无规章,财务管理不规范,营销管理无网格,人事管理不到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4、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在走访中企业主均反应xx区的经济发展环境较其它区相比较好,政府为企业的服务意识较强,服务也比较到位。但认为部分职能部门观念转变不到位,重罚轻管现象还时有发生,个别行政职能部门有时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问题,少数基层执法部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索、拿、卡、要的现象。有的企业周边环境恶劣,治安状况不好,农民或居民借机滋事阻工,致使企业花钱息事,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和企业家的精神负担。
5、企业党建力量还比较薄弱。一是党组织覆盖面不广。这几年,在区委组织部和基层党组织及党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区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覆盖面得到了拓宽,但仍有相当一部分非公企业没有党员或只有个别党员,年轻员工、优秀员工入党积极性不高,党员结构老化,党的新鲜血液难以补充。此次走访的36家企业中,有党员的占41%,其中建立党组织的有8家,有党员但不具备建立党支部而挂靠在行业支部的有7家;无党员的16家,占44%;符合建立支部条件但没有建立的有3家,占8%。二是党员管理难度大。全区的非公有制企业数量较多而规模相对较小,员工流动性强。党员绝大多数是流动党员,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使党员管理难度增大。三是党组织生活难正常。一些非公企业主和党组织负责人对党建工作热情比较高,但苦于没有专职的党务工作人员,特别是缺少文秘方面的党务干部,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不顺利,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突出。有的企业缺乏党建工作活动经费,虽然有阵地但不健全,难以为党组织所用。加上业务工作繁忙,平时很难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特别是联合支部,组织一次活动难度很大,基本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
1、进一步畅通融资渠道。一是积极优化信贷环境。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非公有制企业财务管理,建立严格、规范和透明的企业财务制度,并向金融机构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切实增强企业信用意识,严格履行借贷和其他融资契约。二是搭建融资平台。各级政府要引导各金融机构开发适宜中小微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协调与沟通,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继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形成常规性工作机制。支持、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利用自有资本组建互助性贷款信用担保机构,依托各级商会、行业协会,积极发展行业和专业担保公司,吸收民间资本和企业资金参与,增强信用担保能力,帮助解决小额度周转金借贷难的问题,从而降低金融部门的借贷门槛,不断扩大民营企业面向社会的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2、加强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一要依托全区的资源优势及专业市场集群的优势,支持企业大力发展零配件加工业、仓储物流业、售后服务业等配套延伸产业。二要完善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建设。为产业集聚区就业人员提供办公、就餐、居住、休闲等生活性服务场所,提高企业文化品位,要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得起。
3、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一要优化政务环境。坚持阳光行政,以服务发展,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及时发布产业预警信息,帮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本地产业现状,竞争者动态及政府的相关政策,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结构和企业发展方向。要关心爱护企业家,形成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发展的社会环境,对非法干预非公企业合法经营活动,利用职务之便“索、拿、卡、要”和以权谋私的行为,要严肃处理。二要优化服务环境。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鼓励和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为非公经济提供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认证认可、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三要优化法制环境。进一步加大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偷税漏税、合同欺诈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4、加强企业自身建设。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企业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邀请一批经济专家或知名企业家讲课或者本地优秀民营企业家现身说法,对企业经管管理人员进行免费培训。积极为非公企业参加各类专业会议、管理培训和考察交流创造条件。培养一批熟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优秀管理人才。加大人才资源引进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和聘用机制,采取政策引导、物质奖励等综合措施,鼓励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支持大中专毕业生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工作。二要加强企业党群组织建设。促进党组织与企业行政管理机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促互进,加强党建行政工作力度和渗透能力,进一步扩大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覆盖面与凝聚力,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优秀人才和青年加入党组织,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以党建带动企业团、工、妇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群组织的力量,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维护好企业及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提纲篇十
近年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我们xx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根据省、市社的安排部署,围绕开放办社,结合我县实际、在领办、创办、帮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实践中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加强市场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服务措施,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壮大,运行质量稳定提高,效益不断提升,同时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市社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和推进“两社合一”的安排部署,我们近期对所属基层供销社领办、创办、帮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深入调研,对我县供销社系统推进“两社合一”的主要做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截止xx年初,我县供销系统所属基层社已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05个,其中:蔬菜类48个,养殖类20个,瓜果类10个,药材类10个,粮食类10个,其它7个。目前,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层社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4887户,注册资金9867万元,从发展态势上看,供销社领办、创办、帮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1、以xx县主导产业—蔬菜为重点,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全系统共领办、创办蔬菜专业合作社105个,涉及全县9个乡镇,86个行政村,经营的蔬菜品种有:西红柿、黄瓜、莲菜、西葫芦、茄子、山药、圣女果等13种。如xx县xx供销社领办的xx丰绿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xx年5月28日,共有101户农户参与,拥有日光温室130余座,主要生产、销售各类蔬菜、精品菜及礼品菜加工等。
2、合作的形式和途径:
(1)两社共同出资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如xx县丰绿蔬菜专业合作社是由xx县xx供销社和101户农户共同出资110万元组建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真正与农民组成了利益共同体。
创建于xx年。以种植、销售玉米、小麦为主。由南社供销社利用新建的办公用房和仓储设施与六户农民共同创办的专业合作社,既解决了办公用房,又有了仓储设施,使玉米、小麦等主导品种的经营储存和销售得以顺利开展。
3、由粗放经营变精细营销,多年来,由于农户分散经营如蔬菜种植,大多是大路菜和散装菜的销售,从而使广大农民收益不高,为了增加蔬菜的营销价值,xx供销社利用多年来精品蔬菜的营销策略,帮助xx县丰绿蔬菜专业合作社从无公害蔬菜抓起,从精品蔬菜抓起,辅之以精美的外包装,大大提升了蔬菜的附加价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专业合作社的效益,近几年来,xx县丰绿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太原晋祠宾馆、太原美特好连锁店签订购销协议,以精品、精质无公害蔬菜为主,主要供应清水莲菜,优质长山药,碧玉西葫芦,小乳瓜,各种圣女果,春桃西红柿等20余个品种。
4、利用供销社信息来源广泛,信息反馈灵活的优势,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新品种推介活动。xx县南社供销社分别与沈阳中元种业有限公司,山西申农种业有限公司、山西申农赛博种业有限公司签定了玉米优良新品种推广代理协议。去年5月份,县供销社召开了87名经纪人参加的玉米新品种推介会,同时又举办了两期种植技术培训会,对100多名种植大户进行了农业技术培训,并与厂家合作开展测土施肥30余次,有效地提高了玉米种植的技术含量。
1、有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的蓬勃发展。由于供销社积极参与和有力推进,促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总体数量已初现规模,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合作效应日益凸显,农超对接不断完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2、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广大农民朋友均获得较好收益。
xx县丰绿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山西吉隆商贸股份有限公司,晋祠宾馆、美特好连锁超市、运城鑫源、福瑞特超市签订的配送协议,每年可配送5—7个月,配送品种10余个,xx年全年销售收入达到778万余元,农民增收10万余元。
xx县爱云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全县1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签订了种植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协议,种植面积30000余亩,促进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同时,与农户签订糯玉米回收合同5000余亩。全部按合同回收、加工、储存。现已形成了引种、推广、种植、回收、加工、储藏、销售一条龙产业链,订单种植让广大农民获得了较大收益,为农民增收500余万元。
1、发展不平衡。“两社合一”推进中松散型的合作社比较多,甚至有的基层供销社还没有起好步。
2、总体水平较低,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覆盖农户少,带动力弱,缺乏资金,市场经济意识和适应能力较弱,人才缺乏,懂技术、会经营、能开拓市场的人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
3、“两社合一”的紧密度不够,有的专业社只是形式上与供销社合作,就其实质上是比较松散的和杂乱无章的,需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1、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工作,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好经验,好榜样让农民知道,让农民了解,进一步营造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
2、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对“两社合一”工作的组织和引导。
3、加大扶持力度,落实配套政策,尽快出台对供销社领办、创办、帮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
4、加强规范引导,提升服务水平,让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真正起到为三农服务的作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提纲篇十一
农业基础较好,发展较快。是国家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小麦良种重要繁育基地、河南省粮食生产基地县(市)和全国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栽培技术的发源地,小麦常年总产量平均在1.8亿公斤左右,单产居全国领先水平。全市现有耕地面积80万亩,其中旱涝保收田45.7万亩,水利条件较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为全国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试点县(市)之一。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21世纪万亩小麦超高产样板田”、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和国家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等项目的相继实施,为xx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xx市以科技为依托,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小麦良种和优质小麦、无公害蔬菜、鲜食葡萄、花卉苗木、奶牛养殖等五大优势产业,粮经饲之比达6∶3∶1。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特产银条、春茄、葡萄等独具特色,养牛、养猪、养鸡远近闻名,是全省养殖大县;催生了豫良木业公司、盛隆公司、市种子公司、春秋园公司、肖氏香料公司、豫西农作物品展中心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公司 基地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
一是出台政策。近年来,该市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xx实际,每年都出台《xx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意见》、《xx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的政策措施,从资金投放、授予荣誉等多方面,引导和支持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工作。二是明确责任。该市采取签订《目标责任书》等形式,通过实施乡镇长农业工程、招商引资等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三是加强督查。该市成立了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和农业局组成的督查小组,逐月加强对各乡镇和部门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适时予以通报,推动工作开展。保证年度农业产业化各项任务按时、圆满完成。四是严格考核。每年年底,该市都严格按照《xx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考核奖励办法》,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发展农业产业化情况进行考核,并以此作为年底评先的依据。五是兑现奖惩。从20xx年开始,该市每年都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下发《xx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奖励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由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每年在50万元左右),对上一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生产中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激励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并扎实搞好农业产业化工作。通过以上措施,在全市上下营造了重农、为农、兴农的浓厚氛围,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该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深挖农业内部潜力,不断提高农业效益。近年来,该市重点发展了以奶牛、猪、鸡为重点的养殖业,以葡萄为重点的林果业,以绿化苗木为主的花卉业,以小麦良种、优质小麦和无公害蔬菜为主的种植业等优势产业,形成了支撑xx特色农业的五大主导产业,建成了诸葛高科技示范园等3个农业高效园区和城关银条、翟镇小麦良种、邙岭黄杨、缑氏葡萄、佃庄春茄、李村花卉、首阳山奶牛、邙岭养猪、杨庄养鸡等18个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种植养殖基地;目前全市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常年稳定在8万余亩,每年繁育小麦良种3500万公斤,可增加农民收入500万元;蔬菜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其中日光温室大棚、中拱棚达7850多个;xx特产银条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20xx年4月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总局验收,成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鲜食葡萄种植1.8万亩,其中缑氏葡萄被商户誉为“冰糖葡萄”,缑氏镇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20xx年11月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鲜食葡萄集散市场;花卉苗木总面积达到2.76万亩,其中邙岭被誉为“中国黄杨之乡”,黄杨种植面积达1.3万亩,成为豫西地区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达到6个,无公害农产品1个,20xx年又申报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基地8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
索农业发展新机制,坚持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偿、限期、自愿”的原则,用合同的形式把流转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确定下来,从而使部分农民和龙头企业、种植大户之间实现共赢,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到土地流转中,为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集中连片使用土地发挥效益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目前,该市李村镇的花卉、邙岭乡的黄杨和牧草、缑氏镇的葡萄、大口乡的蔬菜,城关镇的银条,每一个品种和产业都有上万亩的种植面积。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万多亩,被适度土地流转改变的xx农业正形成一个新的农业看点。同时,因土地流转而进入其他领域就业的农民既得到了一定利益,又进一步加快了由农民向非农身份的转变过程,迈上了最终解决农民问题的希望之路。三是加快发展农民经纪人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该市共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0多个、农民经纪人400余人。这些专业社和经纪人主要从事经营畜牧产品营销、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粮棉油等,对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纽带和桥梁作用,是联系农民群众的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在邙岭、李村的花卉苗木、缑氏葡萄和全市养猪、养鸡等产业的发展中,都存在和活动着一大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专业经纪人,涌现出了一批带动作用强、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优秀经纪人。
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提纲篇十二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济主体,正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家庭农场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促进农民收入倍增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期,市工商部门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市工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在全省较早地启动了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工作,并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工商注册登记职能做好家庭农场登记工作的意见》,开通了家庭农场登记“绿色通道”,为全市家庭农场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截至今年8月5日,全市已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03户(除宿迁发展数量较多外,达全省平均水平),注册资金4473万元,流转土地24533亩。单个家庭农场土地经营面积集中在50-300亩之间,最多的为1568亩。103户家庭农场除家庭成员用工外,另外雇工440人,月工资平均每人1863元。新发展的家庭农场主体类型以个体工商户为主,共89户,个人独资企业类型的9户,有限责任公司类型的5户。经营范围主要涉及粮食、蔬菜、花木、果树种植和水产、畜禽养殖等。
1、土地流转尚存在一定障碍。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三种障碍:一是“不愿转”。部分农户认为土地是命根子,担心流转后失去土地,丢了饭碗,“惜租”心理严重;二是“不想转”。有的土地租赁合同是经营户与农户私下签订的,租期最短的一年一订;有的看到租出去的土地效益好了,第二年想收回去自己种,“悔约”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农场主对土地经营的长期稳定无法预期,不敢大规模投资,直接制约家庭农场的发展;三是“不便转”。由于部分土地分散零碎,难以成片,农田基础条件差,涉及农户多,难以协调流转。
2、融资较为困难。调查发现,融资难、利率高,已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瓶颈”。据江都区小纪镇绿园家庭农场介绍,其蔬菜生产基地温控大棚是20xx年由政府扶持建起来的,因棚面老化,支架锈蚀断裂,亟待修复,仅硬件基础设施这几年陆续投入就达近百万元,后期投入比较大,有些“力不从心”。江都区宜陵镇种田大户张兴明,承包了180亩农田,今年想扩大规模,购买一台收割机、两台播秧机,因资金不够,贷款困难,不得不求助利息较高的民间借贷来缓解燃眉之急。据了解,家庭农场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周期长,长期效益低,天灾风险大,回报见效慢,且缺乏土地流转确权证书和抵押物,加上申贷手续繁杂、到款等待时间长等原因,难以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家庭农场所需资金多从民间筹集,成本较高。
3、配套服务欠缺。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提供技术服务、加工服务、市场服务等综合配套服务。目前,尤其缺乏农机驾驶与维修、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配套服务,农技服务力量比较薄弱,对家庭农场缺乏技术指导。江都区宜陵镇七里村村民去年给秧苗打药,因未按规定配置,结果使600多亩水稻受伤减产,损失20多万元。江都区凡川镇村民王爱东种田粗放,以为多施化肥能催促水稻快长,结果超量投放,致使100多亩秧苗根部枯萎,教训深刻。由于缺乏科技知识,农村盲目施肥、盲目打药的现象比较普遍,农业人才后继乏人。
4、应用技能缺乏。农村青壮劳力多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或外出打工,在农村坚持种地的.多为老年人,这些人尽管多年从事农业生产,经验丰富,但掌握的新技术不多,缺乏应用技术和管理水平,难以承担现代农业发展重任。而且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农忙时节即使出高价也难以招到合适帮工。“谁来种田”、“谁会种田”的问题比较突出。
5、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农业补贴只是给土地承包者,土地经营者至今未享受政府补贴,影响了种田人的积极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还不够完善,对家庭农场农机具补贴标准还比较低,有的甚至尚未到位;此外,用电成本高,除灌溉用电外,家庭农场其他用电均按工业用电收费,每度近0.9元,较农业用电高出近0.4元/度。
6、农业基础设施不适应规模化经营。目前灌溉、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多为以前小面积种植服务配套,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晾晒用地、仓储用地不能满足家庭农场生产,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家庭农场规模化、机械化种植需要。
1、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建议切实提高全市上下对发展家庭农场重要性的认识,将扶持家庭农场发展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组织领导,积极营造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良好氛围。
2、制订扶持政策,加快发展步伐。建议由市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综合制定出台我市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意见,从土地流转、农技培训、农业融资、用水用电用地和财政补助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如对经营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给予一次性奖励,并在税收优惠、贷款发放、农业项目申报等方面予以倾斜;对家庭农场新建投资的生产经营用房及农产品包装、保鲜、储藏等固定资产投资,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对用于水利设施、农田修整、购置农用机械等项投入,予以一定的资金补贴;扩大农业项目保险范围,增加保险品种,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加大家庭农场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对家庭农场投资用于研发的成本、添置的设备等,给予一定的财税补贴等。
3、加强指导服务,规范土地流转。土地有序流转才能保障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建议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镇村一级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拓展“中心”信息发布、价格指导、协议规范等服务功能,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储备、使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流转服务管理机制,引导家庭农场主与土地承包户签订中长期租赁合同,推进规模经营,盘活土地资产,增加农民收入。
4、创新服务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建议充分发挥金融部门在发展家庭农场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家庭农场种养殖业不同风险和收益特点,设计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弥补为农服务的缺陷和空白;开展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定,对信用好的家庭农场,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和利率优惠;允许家庭农场的晒场库房、农用设施、注册商标等用于办理抵押贷款。创新融资抵押形式,由合作社、协会提供总体担保,并对贷款农场主进行初步资格审查,既减轻金融部门工作量,又利于提高信贷质量。
5、夯实农业基础,筑牢发展平台。农田基本建设是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有效保障。建议基层乡镇政府重视做好田埂平整、低洼地改造、渠道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根据粮食生产面积,扶持组建农机合作社,为家庭农场提供便捷的农机作业服务,尤其应鼓励家庭农场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装备新农机,增强科技支撑能力,为家庭农场规模化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基础。
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提纲篇十三
板固村位于罗樟源的中部,距离市区约30公里,地处海拔800米的山涧峡谷地带,森林覆盖率达到96%以上,整个板固村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自然生态优美。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竹林面积5000余亩,同时也是衢州市的野生兰花保护基地。全村46户228人,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家乐经营和毛竹、高山蔬菜、土种牛羊养殖等。现从事农家乐经营户13户,能同时接待680人就餐和100余人住宿,直接从业人员近40人,间接从业人员80余人,xx年接待23600余人,实现经营收入120余万元。
下呈村坐落于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由5个自然村组成,245户农户761人。境内有年接待游客达到10万人次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天脊龙门风景区,是衢州市重点旅游景区。依托旅游景区开展“农家乐”,现共有26家,可提供床位500张,直接就业人数60余人,日平均接待游客3000人次。xx年该村年“农家乐”收入达到3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3142元。在“农家乐”的发展带动下,村民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茶叶、高山蔬菜种植和土鸡、土鸭养殖业发展迅速,农副产品的销售产业也初具规模,带动了村民的经济发展。
1、各地乡村旅游如火如荼。xx年,在村支书傅梅英的动员下,板固村的3户农户自发开始农家乐经营,经历了怕经营到试经营再到爱经营,从不懂服务到学服务再到提升服务的转变。村民从观望到积极参与,xx年底发展到13家,而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农家乐迅速发展,并向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经营状况明显高于农户预期,并保持稳定的增长。下呈村由于依托景区,起步较早,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半农户从事农家乐,全村农家乐的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30%。原来游客依靠单一的衢州市区和衢化职工发展到金华、杭州等周边地市;促销方式由口碑传销发展到旅行社组团旅游,旅游方式由原来的单一自驾游逐步提高了团队份额;从消费方式上由原来的定额价为主发展到以自报价为主,经营状况日趋成熟。由于农家乐更适于短途旅游,两村预计“五一”的长假变成3个短假将使当地农家乐更趋火爆。
2、乡村旅游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一是农民致富了,板固村大部分农家乐经营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不少农户放弃既辛苦又不稳的来料加工,投入到乡村旅游;二是农村发展了,板固村的农家乐不仅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江西农村定期送土鸡,丽水的遂昌农村定期送猪肉过来,形成了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三是不出远门当地就业了,板固村的秋兰馆农家乐不仅夫妻当家,而且将外出打工的女儿也叫回来,忙时还动员亲戚帮忙,生意红红火火,村民安居乐业;四是环境改善了,农家乐的开办使村民认识到良好的环境是其收入的源泉,村民主动放弃造纸等污染环境的项目,还青山绿水本来面貌。
3、发展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两个村充分利用各自的环境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板固村利用自然生态优势发展小桥流水型农家乐,主要为衢州市民提供休闲度假场所;下呈村则利用天脊龙门景区的独特优势,主要为中短途旅游者游玩天脊龙门景区提供吃农家菜的服务。
1、旅游接待设施有待完善。住农家屋是城市居民返璞归真的追求,但由于有些农户缺乏热水器无法洗澡、卫生间窗户没有窗帘布以及棉被厚度不够等原因,住宿条件还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农户的碗筷消毒土法上马,洗净后用开水沸煮,缺乏消毒柜等消毒器械和措施;景区小卖部出现销售过期食品的现象。为此,农家住宿设施设备要从方便游客出发,以人为本,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和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设施和提供服务,增加舒适度和私密性,让游客真正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餐饮方面,既要在菜肴上突出“农”字,更要在碗筷等器具上讲究食品卫生,适当引进消毒柜等现代化卫生设备,让游客吃得放心。
2、乡村旅游环境有待改善。虽然农家乐经营户已经注意只身周边的环境卫生,但一些没有从事农家乐的农户仍然维持原有的生活陋习,一时难以改变,加上游客的不断增加,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村庄整治使农民过上洁净的生活,但一些农户新建筑过于城市化,而且楼间距越来越小,房屋越造越高,缺失了农家特有的韵味,农家特色在逐步淡化。因此,要向农民灌输“建设好自己家园就是增加收入”的理念,乡村旅游的环境是发展农家乐的根本,城市居民绝大部分就是来感受乡村的山清水秀,合理布局农家屋,避免城市化,垃圾收集制度化,创造一个整洁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3、乡村旅游管理有待加强,管理部门服务有待提高。压价竞争、争相拉客等无序竞争现象在农家乐发展早、竞争相对激烈的下呈村已经开始出现苗头,小商小贩在通往景区道路随意占道设摊;板固村后的火山湿地虽然很美,但囿于资金匮乏,一直没有得到开发,上山道路是砍竹人运输毛竹的通道,几乎无路可走,游客上山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安全亟需加强。此外,一些部门缺乏服务意识,如衢江区地税局在减免农家乐经营户5000元经营额的税收后,不再提供发票,农户经营额超过后要去衢州城里的区地税局开发票,不仅来去坐公家车要一天,而且每月10日后开发票还要收取滞纳金,限制了农家乐的做大做强。为此,要加强农家乐协会等自律组织的建设,制定规则避免恶性竞争;要加强行业管理,引导乡村旅游有序发展;要加强安全检查,避免旅游事故的发生;要增强管理部门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行政管理部门服务农家乐的意识,彻底改变官僚作风,主动上门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做好服务。
总之,发展农家乐一要突出“农”字,充分挖掘农村特色,展示农耕文化;二要突出“家”字,让旅游者不仅宾至如归,更要感受到农家的淳朴、热情和温馨;三要突出“乐”字,要开发出一批参与性广、娱乐性强的农事活动,使旅游者在农家感受到开心和快乐。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抓好几件事:一要整合资源,农家乐经营户要走合作化道路,发挥集体作用,在发展中还应与村庄整治相结合,做好环境保护的文章;二要发挥协会功能,加强安全、服务和价格等方面的自律,从简单地提供餐饮逐步发展到提供住宿,再发展到娱乐,最后让游客带走当地土特产,使农家乐形成产业链;三要提升服务和技能,要从学好普通话着手,提高经营能力和经营水平;四要齐抓共建,旅游、交通、林业、公交、宣传等部门要相互合作,整合力量,合力抓好乡村旅游。
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提纲篇十四
最近,我办根据市政府领导同志的要求,就我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深入实地,与家庭农场主以及基层干部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家庭农场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就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出的新概念。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部对家庭农场的定义给出了四个基本要件:
1、家庭农场的经营者应具有农村户籍(非城镇居民);
2、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无常年雇工或常年雇工数量不超过家庭务农人员数量;
3、农业收入为主,农业净收入占家庭农场总收益的80%以上;
4、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转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面积50亩以上,租期5年以上。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都把培育家庭农场发展作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重要途径,由于目前刚刚起步,培育家庭农场发展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明确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登记办法,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办法。20xx年2月,农业部出台了《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共提出10个方面的指导意见。20xx年12月扬州市出台了《江苏省扬州关于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扬府办发[20xx]164号),对发展家庭农场从概念界定、标准要求、工作重点、工作措施、政策措施等 五个方面提出指导意见。扬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围绕农民增收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的意见》(扬发[20xx]11号),对“积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提出明确要求,“对从事粮食种植200亩以上,设施栽培5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给予经营主体土地流转租金一定金额补贴”;“引导家庭农场经营者加大对田间道路、小型水利设施等农田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市县财政以项目化形式给予投入资金30%—50%的补助”;“加强示范引导,每年评选10个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市财政给予每个家庭农场一次性奖励3万元”。上海市松江县对面积80—200亩的家庭农场直接给予现金补贴和物化补贴。现金补贴每亩626元,其中:农资综合直补76元;水稻种植补贴150元;土地流转补贴100元;考核补贴100元;绿肥种植补贴200元。物化补贴4项:
1、药剂补贴每亩22.5元。
2、水稻良种补贴常规稻16元/亩,杂交稻25元/亩。
3、麦种补贴35元/亩。
4、绿肥免费发种子。
据农业部公布的资料,截止20xx年末,全国家庭农场种植面积1.76亿亩,占13.4%,平均劳动力人数6.01个,其中家庭成员4.33人,常年雇工1.68人,经营面积200.2亩,年收入18.47万元。据市农委提供的资料,到20xx年12月,我市规模种粮大户共81户,种植面积18880亩,占土地承包面积的4.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其中,50—100亩26户、占32.10%,种植面积1724亩,占9.13%;100-300亩44户、占54.32%,种植面积7333亩,占38.84%;300—500亩4户、占5.94%,种植面积1400亩,占7.41%;500亩以上5户、占6.17%,种植面积8423亩,占44.61%。我市家庭农场无论是发展数量,还是经营规模都比较小,需要加大培育力度,积极引导发展。
一是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绝大多数家庭农场基本拥有全套农业机械,耕翻、播种、栽插、收割等农田作业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家庭农场农机作业不仅满足自身的需要,还能提供社会化服务。一些没有完全配套农业机械的家庭农场的农田作业也依赖于农机社会化服务。二是农业生产经营效益高。20xx年,粮大户种植18880亩,年产粮食15368吨,平均亩产458公斤。其中,水稻总产8629吨,单产527公斤;小麦总产6293吨,单产385公斤。十二圩办事处沿江村徐义安、徐义信两个家庭共种植水、旱田710亩,其中水田270亩,旱田440亩,20xx年种植270亩水稻,平均亩产5公斤以上,种植小麦710,平均亩产450公斤以上,种植400亩玉米,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大豆40亩,平均亩产150公斤,亩纯收入达到1366元,其他家庭农场每亩纯收入600元左右。三是粮食生产商品率高。20xx年,粮大户,年产粮食15368吨,销售粮食15118吨,粮食生产的商品率达到98.37%。还有不少家庭农场与市种子公司合作进行良种繁育,生产的谷物全部作为商品销售。具有鲜明的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特征。四是应用农业科技的自觉性高。家庭农场在生产过程中,整合应用了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他们对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药、新机具十分关注,自觉参加植保统防统治和新技术推广,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应用良种、良法和先进农业机械来追求生产经营效益。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性高。家庭农场在生产活动中,主动接受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杜绝了错用、乱用、滥用农药、化肥的现象,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有保障,经得起检测。总之,家庭农场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专门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大都是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接受过农业教育或技能培训,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农产品商品率高,已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
一是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我市家庭农场经营者主要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生产用地,各地土地流转做法不一,租金有高有低,目前全市土地流转租金450—1100元,平均698元/亩,并随着土地流转时期推后而增长。租期有长有短,有的超过土地二轮承包期限,有的1—2年一定。土地流转租金和期限的不规范,对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二是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家庭农场承租的农田,有的在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时,农田水利遭到破坏,渠、路、埂不适应机械化作业要求;有的经过农地整理项目实施,土地平整、土壤培熟、水系配套还需要一定期限。三是生产附属设施不健全。现在绝大多数家庭农场没有晒场、农机库和成品仓库,不便于生产管理。农机露天存放,粮食现收现卖,成为他们的“心病”。特别是今年以来,不少地方拆违控违的力度加大,家庭农场或种粮大户搭建机库都受到限制。四是农村金融信贷不便捷。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规模大,农业生产资料季节性需求比较集中,需要一定的生产流动资金贷款。而涉农金融部门原本授信额度就不高,并且抵押、质押、信托的各种条件比较苛刻,获得信贷支持的难度比较大。五是农业技术服务不对等。家庭农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十分注重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但他们在信息获取上处于被动地位,需要农技部门主动、热忱地提供服务,帮助解决良种引进、疫病防控、质量检测、技术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一是明确工作目标。由于我市家庭农场还处于起步阶段,重点要加强示范引导,培育发展示范典型。建议市政府出台关于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意见,按照每个镇、办事处培育1-2个示范性家庭农场,全市培育20个左右示范性家庭农场的总体目标,明确示范性家庭农场的登记办法、认证标准和扶持办法,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发展家庭农场,以点带面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二是规范土地流转。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中心建设,加强土地流转价格指导和合同规范管理工作,按照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引导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流转农村承包土地,解决农村土地流转租金、期限不一的问题,为家庭农场经营者吃下“定心丸”。三是落实扶持政策。参照上海市松江县的做法,在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的前提下,对示范性家庭农场给予资金补助和物化补贴。在调查中,家庭农场经营者对农田基本建设和配套烘干设施提出了热切的期望,基本农田建设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给予项目资金补助,将购置谷物烘干设备纳入农机补贴。四是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指导服务工作,将家庭农场列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和职业农民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按照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发[20xx]155号)文件精神,及时提供家庭农场涉及的生产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服务,解决生产用房和仓库、机库建设的用地指标和建设许可问题。同时,在农村信贷资金安排、农业保险、工商登记注册、粮食运销、税收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五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推进家庭农场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抓好培育家庭农场发展的各项工作,将示范性家庭农场建设纳入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农业部门以及发改、财政、工商、国土、金融、保险等部门密切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