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实用16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篇一
这个暑假,我在xx地进行了为期9天的支教活动。我被安排担任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刚开始我觉得有点压力,毕竟我面对的是已经毕业的六年级升初一的学生。由于期间有台风康森的阻挠,我们不得已得把xxx两天的课程取消了,很多学生都说,老师可不可以补回被台风“吹”走的课啊。想再为他们多上几节课,但是没办法,还是要服从我们队的安排。
很庆幸自己加入了这个团队,9天的时光虽然很短暂,但是我却收获很多。虽然我们住的条件不是很好,也不算很差,这也能够锻炼到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空去帮阿姨洗洗菜,饭后收拾盆子。我们都很团结,互助,在共同的工作中,我们一起克服困难,增进了解,增进友谊。
一开始,孩子们有些腼腆,对于我们这些初次见面或者见过一次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有些拘束。可是他们身上的朝气和渴望是无法遮掩的。学生们从见面会的不肯靠近,到与我们互相嬉戏打闹,再到临别的依依不舍,这个过程记录着我们之间的情谊。
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一眨眼9天就过去了,支教的生活很充实,虽然天气很热,每天晚上我们几乎都呆在教室,想着这时候我的好多朋友都在家里吹着空调玩着电脑,多么闲适开心!而我们,在教室里,吹着我们的只有几台电风扇,说真的,还真挺艰苦的,二十几个女生挤在一个教室里,没蚊帐、没床,大家打着地铺,席子紧靠着席子。我几乎每天早上都是冷醒的,最不幸运的是有很多飞蛾,结果我中招了,皮肤烂几处了。但是当我看到那一双双清澈的大眼睛,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刚开始时,我在第一节自我介绍中发现孩子们不敢大胆表现,明显缺少自信,于是我和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努力让孩子们有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
有幸自己也能亲身提前体会一下做教师的滋味,锻炼一下自己。当我第一次踏上讲台,沉着地看着台下几十双求知的眼睛,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仿佛又出现了当年自己读小学的那一幕幕……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还是不够高,有的同学甚至不肯站起来回答问题,有些同学爱开小差,喜欢说话等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想出一定的对策去解决的。每次上课,都会有老师在教室后面听课的,而我没上完课也都会向听课的老师了解自己上课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正,提高自己的师范技能。
虽然这只是一次实践活动,我们只做了9天的教师,但我知道我们肩上的担子并不轻,要上好每一堂课,让这些调皮的学生对我们上的课感兴趣,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况且是对于我们这帮自己还是学生的老师,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探索,去研究。
即便是现在,当翻开同学们写给我的信还有那些小礼物时,心里也是一阵难过。但别了依然相信,以后有缘再聚…..再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联系不是问题。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三下乡活动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结束了,大家带着一份感动与思考起程,想想我们分别的那一幕,想想我们与龙塘学生共同度过的那点点滴滴,想想我们队友们留下的足迹,想想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真的为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的经验和收获,它也是这片天空下不灭的回忆,这将成为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值得我永远珍藏。三下乡就是要我们这些大学生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来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乡情,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并要在实践中肯定自己的价值,并认识自己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努力去学习和充实自己,去更好地为以后为人民服务作好准备,这才是我们三下乡的意义。
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篇二
xx年月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0601支部“星星点灯”服务队启程赴惠州博罗公庄第一中学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9天的服务活动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和公庄校方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圆满成功,服务队队员也在这次活动中受益匪浅。
作为支教组的成员之一,除了配合服务队其他组的活动外,我主要的任务是参加支教组组织的传统教学和特色课堂活动。
在传统教学活动方面来说,为了实现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支教组设置了语文、英语、历史、音乐等课程。而本着方案课表与实际情况的相结合的原则,我在这次的支教活动中选取了讲授语文、音乐两门课程。课前准备资料,备课,试讲,走上讲台真正讲课,所有的步骤都按照正式讲课的标准来实行,而每一次讲课的不足又成为宝贵的经验,为下节课的改进提供了参考的依据。讲授完所有的课程,我有以下的一些心得总结:
在我以前的观点看来,一个人的专业知识是决定其能否在所学领域中有所成就的保证。相对而言,其他知识是否具备显得有些无关紧要。而这次下乡的支教实践却证明这一想法是有失偏颇的。诚然,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专业知识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却感觉到只是用所学专业知识来支撑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比如说赏读一首诗词,一般要涉及讲到该诗词作者的生平事迹,而作者的生平事迹又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发生的,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必然有着时代的烙印。要想把这些具体问题结合到一起来讲,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掌握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学好史学知识,“文史不分”这句话在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在当今的教学条件下,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经与客观的教学环境、学生主观的思维模式不相适应。现在的学生普遍对知识怀有好奇心,但又容易产生情绪化的心理并且缺乏持续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能力。因此,“填鸭式”的枯燥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厌烦老师讲课的心理,因而容易出现只是老师单方面讲课而学生开小差的情况的。面对这种情况的,老师应该。取积极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学会自主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在正式讲课以前讲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趣闻轶事作为引入语激发学生的听课欲望,或者在课堂中穿插讲一些小知识之类的缓解沉闷的课堂气氛等都是一些可以参考的方法。另外,讲课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施好鼓励赞扬机制。学生都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渴望老师在众同学面前表扬自己。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通过适时适当的表扬来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自主参加课堂活动,以此达到老师、学生双方互动学习的积极效果。
学生是老师实施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因此,学生的课后感想、反馈意见是评定老师教学成果的其中一个衡量标准,更是老师改进教学工作的动力与参考。老师在课后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看法及其掌握程度,为下次的教学工作提供事实依据、参考准绳,这对于改进老师教学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特色课堂方面,我们主要开展了班委选举、主题班会、师生交流会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作为一名老师,要在保证正常的教学课程的同时尝试用寓。于情的特色活动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德育观念教育。而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应该多给学生鼓励和支持,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以此达到开展活动的目的。
现在的学生都有很强的自我观念,传统的死板说教对于德育观念教育来说已经不合时宜。针对此情况的,老师可以考虑开展以各种主题为主的活动,寓教于乐,寓。于情,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气氛中学到课外知识。另外,学生一般有很强的表现欲,但也普遍存在临场胆怯的弱点。这时,老师就应该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和行动上的支持。例如,班委选举,学生有竞选的欲望但是缺乏竞选的勇气,老师可以通过带动全班同学鼓掌鼓励等措施来激发其勇气。又如,师生交流会,学生想通过唱歌表达对老师的感情但又羞于开口,老师可以自己主动要求跟学生一起合唱,以此缓解其紧张心理。老师。取的各种措施是保证活动顺利开展的一种方法,更是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的途径,学生因此会在活动的过程中受益良多。
总的来说,三下乡支教活动是提升个人能力,挖掘个人潜能很好的平台。无论是传统教学活动的参与,还是特色活动的开展都会对我们今后开展真正的教学活动有所启示,我也希望自己从下乡的总结中收获一些值得思考体会的东西。
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篇三
暑假的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结束了,我们来写一份
自我总结
吧。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暑期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
,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更多资讯尽在自我总结栏目!这次三下乡活动在进行,刚到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学校给我们安排的宿舍,宿舍和我们高中的学生宿舍差不多,但因为我没有住过高中的学生宿舍,对比我们的大学宿舍,这里没有水,没有电插座,没有风扇,床上有蚂蚁,地上有蟑螂,我们开始的时候都觉得很难接受,但是想到西部那些边远的山村,那里的条件更加恶劣,却有大学生愿意过去支教,他们的支教不是以天计算的,而是以年计算的,我们区区七天,如果我们连一个星期都挨不来的话就太丢脸了。
第一天我们一早就开始学生的签到工作,然后开了一个简短的见面会,第一次做老师让我心情很紧张,也很激动,开始的时候以为小孩子都是很难对付的,但他们在我面前的表现打消了我的顾虑,很多学生都很有礼貌,也很听指挥。见面会结束后我们就马上回到学校安排给我们的3个教室进行我们的支教任务。我加入这个三下乡团队时候被安排在文娱组,主要是负责兴趣班,由于兴趣班的安排工作比较紧张,所以在开班前一天晚上我们就开会讨论并安排好工作,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才发现,我们的沟通还不够,准备还不够,把表格弄得一塌糊涂,以致后期的分类工作艰难进行,最后通过大家帮忙才顺利完成了。
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时间很难过,1天的时间真是很漫长,可能是因为早起晚睡然后工作也不多的原因吧,到了第七天才觉醒,我们将要离开了,我的记忆中有那首欢快的手语歌和小朋友们不熟练的手语动作,有十六步、三十二步的数拍子的声音和小朋友们低头看脚的舞步,有炎热的天气闷得我们睡不着觉的叹息,有蟑螂拍过我们脚下的尖叫声,有半夜看夜空星辰壮观的感慨……特别是感情方面,在最后的文艺汇演结束,我们各自发表简短的实践感受时,我忍不住哭了,因为这次活动带给我们很多回忆,很快就要分开了,才发现有太多的不舍,刚刚在台上大家都卖力演出,而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上台,他们从容自如没有太多的紧张胆怯,我相信这场汇演将带给他们更多的自信,而他们所参加的这次三下乡活动,为他们开阔了视野,接触了很多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鲜事物,特别是在我们支教的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我学到的是从老师的角度领悟到那些同学,什么行为能让老师认同,学会了如何跟学生打交道,明白老师的个人魅力来自于老师的性格和思想,从而指导我应该从哪个方面发展,回到学校就有个明确的学习方向。
我们第一次当老师的和那些在学校长期任教的老师有很多的不同点,我们更善于融入学生里面,就如某些学生跟我们反映,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能够和老师成为朋友,其实老师不必一开始接触新同学就树立起老师的权威,我们要融入学生群体当中只能用平等的身份融入,同时让学生知道自己能在老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同时教会同学要尊重师长,而不是一味顾着教学任务是否达标,学生是否会出状况从而影响到自己收入和上级的评价,所以,学校能安排时间给给满腔热情的大学生作为老师和学生接触的话,也可以减缓学生的厌学情绪,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这个暑假,我在进行了为期9天的支教活动。我被安排担任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刚开始我觉得有点压力,毕竟我面对的是已经毕业的六年级升初一的学生。由于期间有台风康森的阻挠,我们不得已得把两天的课程取消了,很多学生都说,老师可不可以补回被台风“吹”走的课啊。想再为他们多上几节课,但是没办法,还是要服从我们队的安排。
很庆幸自己加入了这个团队,9天的时光虽然很短暂 ,但是我却收获很多。虽然我们住的条件不是很好,也不算很差,这也能够锻炼到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空去帮阿姨洗洗菜,饭后收拾盆子。我们都很团结,互助,在共同的工作中,我们一起克服困难,增进了解,增进友谊。
一开始,孩子们有些腼腆,对于我们这些初次见面或者见过一次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有些拘束。可是他们身上的朝气和渴望是无法遮掩的。学生们从见面会的不肯靠近,到与我们互相嬉戏打闹,再到临别的依依不舍,这个过程记录着我们之间的情谊。
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一眨眼9天就过去了,支教的生活很充实,虽然天气很热,每天晚上我们几乎都呆在教室(我们睡觉的地方),想着这时候我的好多朋友都在家里吹着空调玩着电脑,多么闲适开心!而我们,在教室里,吹着我们的只有几台电风扇,说真的,还真挺艰苦的,二十几个女生挤在一个教室里,没蚊帐、没床,大家打着地铺,席子紧靠着席子。我几乎每天早上都是冷醒的,最不幸运的是有很多飞蛾,结果我中招了,皮肤烂几处了。但是当我看到那一双双清澈的大眼睛,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刚开始时,我在第一节
自我介绍
中发现孩子们不敢大胆表现,明显缺少自信,于是我和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努力让孩子们有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有幸自己也能亲身提前体会一下做教师的滋味,锻炼一下自己。当我第一次踏上讲台,沉着地看着台下几十双求知的眼睛,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仿佛又出现了当年自己读小学的那一幕幕……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还是不够高,有的同学甚至不肯站起来回答问题,有些同学爱开小差,喜欢说话等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想出一定的对策去解决的。每次上课,都会有老师在教室后面听课的,而我没上完课也都会向听课的老师了解自己上课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正,提高自己的师范技能。
虽然这只是一次实践活动,我们只做了9天的教师,但我知道我们肩上的担子并不轻,要上好每一堂课,让这些调皮的学生对我们上的课感兴趣,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况且是对于我们这帮自己还是学生的老师,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探索,去研究。
即便是现在,当翻开同学们写给我的信还有那些小礼物时,心里也是一阵难过。但别了依然相信,以后有缘再聚…..再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联系不是问题。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三下乡活动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结束了,大家带着一份感动与思考起程,想想我们分别的那一幕,想想我们与龙塘学生共同度过的那点点滴滴,想想我们队友们留下的足迹,想想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真的为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的经验和收获,它也是这片天空下不灭的回忆,这将成为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值得我永远珍藏。三下乡就是要我们这些大学生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来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乡情,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并要在实践中肯定自己的价值,并认识自己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努力去学习和充实自己,去更好地为以后为人民服务作好准备,这才是我们三下乡的意义。
这次三下乡活动在进行,刚到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学校给我们安排的宿舍,宿舍和我们高中的学生宿舍差不多,但因为我没有住过高中的学生宿舍,对比我们的大学宿舍,这里没有水,没有电插座,没有风扇,床上有蚂蚁,地上有蟑螂,我们开始的时候都觉得很难接受,但是想到西部那些边远的山村,那里的条件更加恶劣,却有大学生愿意过去支教,他们的支教不是以天计算的,而是以年计算的,我们区区七天,如果我们连一个星期都挨不来的话就太丢脸了。
第一天我们一早就开始学生的签到工作,然后开了一个简短的见面会,第一次做老师让我心情很紧张,也很激动,开始的时候以为小孩子都是很难对付的,但他们在我面前的表现打消了我的顾虑,很多学生都很有礼貌,也很听指挥。见面会结束后我们就马上回到学校安排给我们的3个教室进行我们的支教任务。我加入这个三下乡团队时候被安排在文娱组,主要是负责兴趣班,由于兴趣班的安排工作比较紧张,所以在开班前一天晚上我们就开会讨论并安排好工作,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才发现,我们的沟通还不够,准备还不够,把表格弄得一塌糊涂,以致后期的分类工作艰难进行,最后通过大家帮忙才顺利完成了。
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时间很难过,1天的时间真是很漫长,可能是因为早起晚睡然后工作也不多的原因吧,到了第七天才觉醒,我们将要离开了,我的记忆中有那首欢快的手语歌和小朋友们不熟练的手语动作,有十六步、三十二步的数拍子的声音和小朋友们低头看脚的舞步,有炎热的天气闷得我们睡不着觉的叹息,有蟑螂拍过我们脚下的尖叫声,有半夜看夜空星辰壮观的感慨……特别是感情方面,在最后的文艺汇演结束,我们各自发表简短的实践感受时,我忍不住哭了,因为这次活动带给我们很多回忆,很快就要分开了,才发现有太多的不舍,刚刚在台上大家都卖力演出,而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上台,他们从容自如没有太多的紧张胆怯,我相信这场汇演将带给他们更多的自信,而他们所参加的这次三下乡活动,为他们开阔了视野,接触了很多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鲜事物,特别是在我们支教的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我学到的是从老师的角度领悟到那些同学,什么行为能让老师认同,学会了如何跟学生打交道,明白老师的个人魅力来自于老师的性格和思想,从而指导我应该从哪个方面发展,回到学校就有个明确的学习方向。
我们第一次当老师的和那些在学校长期任教的老师有很多的不同点,我们更善于融入学生里面,就如某些学生跟我们反映,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能够和老师成为朋友,其实老师不必一开始接触新同学就树立起老师的权威,我们要融入学生群体当中只能用平等的身份融入,同时让学生知道自己能在老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同时教会同学要尊重师长,而不是一味顾着教学任务是否达标,学生是否会出状况从而影响到自己收入和上级的评价,所以,学校能安排时间给给满腔热情的大学生作为老师和学生接触的话,也可以减缓学生的厌学情绪,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篇四
今年暑期的“三下乡”活动得到了学院里各引导的鼎力支撑,统系从15跟16级学生当选出23名优良份子,奔赴x市南澳县后宅镇,深入开展为期10天的“三下乡”社会实际活动,通过学习参观、座谈交换、签名宣扬、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其间,经由屡次座谈交流、实地考核参观、发放考察问卷,深刻懂得镇乡建设。在后宅镇的十天中,通过向当地的庶民开展的等活动,同当地国民树立了深沉的友情。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各方面锤炼了自己。
此次活动中,本人担负文艺组组长,重要负责前期预备工作的美工设计以及下乡期间的体裁活动,包含每日队伍成员文体活动、支教中学学生文体活动以及下乡总结汇报演出。
20__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是本实践服务队活动方案构成期。本人设计制造了本服务队队徽、方案册本的封面及封面、册内各活动组计划封面、活动期间予下乡当地学生留念用的书签,以及“建国六十周年大事记”宣传海报。
本人在所有作品中融入大批中国古典元素,以国画与书法元素为主,在建国六十周年留念日降临之际让大家感想国粹的美与灵。封面的设计采用泼墨及笔刷的伎俩营造出中国有名的“飞天”流绢后果;封底则采取渲染的手法结构出墨凌偏居的画面;侧内各小组封面所用手段不一,调研组配图以八达岭长城渲墨,配书《离骚》选文,寄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高低而求索”;支教组配图以“寒梅”工笔,配书《师说》选段;宣传组配图以“杨柳岸漠楚江阔”工笔,配书《逍遥游》选段;文艺组配图以“飞燕碧痕柳伴桥”水墨,配书《秀色》;后勤组配图以花鸟剪纸及夏荷水墨,配书《后勤颂》;两款书签分辨以“小荷才露尖尖角”水墨及“双飞燕伴牡丹红”工笔为衬图,以行书书以“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团委三下乡纪念”;“建国六十周年大事记”以红渲墨为底,缀以白泼墨及工笔腾龙图案。
20__年7月14号到7月24号为活动正式开展期间。此间本人为队伍成员及学生设计了多种文体活动。
为了让配合我队发展支教运动的南澳第三中学的学生有更丰盛的假期学习生涯,我组织文艺组组员配合支教组开设华尔兹、合唱以及篮球等课程,培育学生艺术体育兴致,挖掘学生艺术体育才干,加强学生艺术体育素养。同时,学生合唱将在总结汇报上演中上台展现。
此外,队伍成员每晚例会后支配合唱队歌《和你一样》,增强队员彼此交流,融洽会议氛围,丰硕晚间空余时光。队歌同样为汇演节目之一。
同时,联合步队成员文艺专长,本人征得局部队员批准后部署了多种情势的节目。如钢琴独奏、风行群舞、滑稽小品、轮滑表演及手语歌曲演绎等,此外自己负责汇演中古典舞的演出。逐日例会后,组织有节目人物的队友进行排练,并在每项排练中全程监视,其后为本人负责的节目进行排练。
7月19日,本人连同文艺组成员张惠文前往后宅镇少年宫,访问少年宫负责人,洽商借用少年宫礼堂作为我队汇演用舞台事宜,受到少年宫负责人热忱招待,并顺利得到赞成。
7月23日,文艺汇演顺利实现。学生及我队队友表示杰出,吸引少年宫内很多观众前来观看。
除文艺活动外,本人负责下乡活动中的摄影工作。下乡进程中,本人负责拍摄了建国六十周年变迁题材视频以及各项活动中的场景。
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篇五
三下乡支教过程中,我在第一节
自我介绍
中发现孩子们不敢大胆表现,明显缺少自信,于是我和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努力让孩子们有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下面是整理的关于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
范文2019范文,欢迎阅读!这个暑假,我在进行了为期9天的支教活动。我被安排担任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刚开始我觉得有点压力,毕竟我面对的是已经毕业的六年级升初一的学生。由于期间有台风康森的阻挠,我们不得已得把两天的课程取消了,很多学生都说,老师可不可以补回被台风“吹”走的课啊。想再为他们多上几节课,但是没办法,还是要服从我们队的安排。
很庆幸自己加入了这个团队,9天的时光虽然很短暂 ,但是我却收获很多。虽然我们住的条件不是很好,也不算很差,这也能够锻炼到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空去帮阿姨洗洗菜,饭后收拾盆子。我们都很团结,互助,在共同的工作中,我们一起克服困难,增进了解,增进友谊。
一开始,孩子们有些腼腆,对于我们这些初次见面或者见过一次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有些拘束。可是他们身上的朝气和渴望是无法遮掩的。学生们从见面会的不肯靠近,到与我们互相嬉戏打闹,再到临别的依依不舍,这个过程记录着我们之间的情谊。
有幸自己也能亲身提前体会一下做教师的滋味,锻炼一下自己。当我第一次踏上讲台,沉着地看着台下几十双求知的眼睛,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仿佛又出现了当年自己读小学的那一幕幕……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还是不够高,有的同学甚至不肯站起来回答问题,有些同学爱开小差,喜欢说话等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想出一定的对策去解决的。每次上课,都会有老师在教室后面听课的,而我没上完课也都会向听课的老师了解自己上课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正,提高自己的师范技能。
虽然这只是一次实践活动,我们只做了9天的教师,但我知道我们肩上的担子并不轻,要上好每一堂课,让这些调皮的学生对我们上的课感兴趣,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况且是对于我们这帮自己还是学生的老师,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探索,去研究。
即便是现在,当翻开同学们写给我的信还有那些小礼物时,心里也是一阵难过。但别了依然相信,以后有缘再聚…..再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联系不是问题。
七月过去,这次三下乡主要活动已经结束。回首当初,我带着满心的期许去到xx小学,去邂逅,去相遇,去经历。最后,我没有辜负自己的期许,带着满满的收获,结束了难忘的三下乡之旅。
在xx小学十几天的时光,算得上是人生中最为独特的经历。每天都会遇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奇妙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但既然是总结,我想,就应该少一点描述性的场景,少一点个人感受。最重要的还是为以后的师弟师妹留下参考,让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薪火相传,越办越好。
首先,对于三下乡活动,在个人认知上,要先摆正心态。三下乡,顾名思义,就是去到较为贫困落后的地方去体验、去实践。吃苦是必须的,并且是作为三下乡的最主要特征。在心态上,每时每刻做好吃苦上的最坏打算,最好学会从容应对,苦中作乐。这有利于我们锻炼自我、收获成长;有利于工作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开展;有利于我们处置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
其次,要树立团队意识。三下乡活动以队伍为基本单位进行,决定了个人在团队中的地位:一个也不能少。三下乡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与问题,每个人看法也许不一,但作为队伍,必须要有统一的行动,而非各自为政。最忌讳的就是事不关己,或者点头不语。我们队员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妥协。可以说,队伍的每次行动都是大家协商一致的结果。但要注意的是,单纯的妥协无法算得上是团队意识,我们还需要主动积极的思考与沟通。单纯妥协出来的方案一定不是什么好方案。唯有加上每个人想法的积极元素,以及到位的沟通协调,一个最接近完美的方案才有可能诞生。
再次,要有先人后己、舍小我为大家的牺牲精神。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支教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作为队伍中为数不多的男生之一,我深深觉得自己肩上责任重大。粗重活必干不说,还要负责女生们在外在内的安全。我深知,队伍下达的命令必须执行,脏的、繁琐的、粗重的、危险的活都要努力干到最好。大家要认识到,队伍选择了你,就是看重你的能力,而这为的是队伍里大多数人。所以,无论是何种任务,我们都要在允许的范围内,不惜一切代价把它做好。只有每个人各司其职,尽心尽力,三下乡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另外,要学会用心体会周围环境的细节。三下乡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的。这次下乡最大的收获,就是体验了当地与别不同的民俗风情。这些风情无处不在,只需要我们慢慢地用心体会。
最后,也是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要互助互爱。这种互助互爱不仅仅需要存在于队员之间,而且对待自己的学生,对待见到的每一位家长等也该如此。如果说艰苦的环境让三下乡诠释了它的本意的话,那么无处不在的关爱就成了三下乡的光辉所在。半个月的集体生活,已经在队员们彼此的心里系上了团结的纽带,自然的默契与亲近使我们真正成了一家人。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与小学生们单纯的友谊。现代都市邻里间相邻十年都可以不发一语。我们和他们,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互定下友谊,只用了短短十四天。这份短暂却又灿烂的友谊,值得我们一生珍藏。
有人说,“这里语言不通,这里环境脏乱;这里吃住简陋,这里无处玩乐……”尽管我可以找一千个理由离开这个地方,但只要孩子们在,我愿意再来。车发动那一刻,外面的孩子们哭着向我们告别,我没有洒泪,只是报以微笑,挥手告别。鼻子酸酸的,心里很是压抑。我知道,这一别,也许就是一辈子。此时此刻,感谢有孩子们,在我生命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感谢队员们的相互鼓励与支持,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也感谢众多帮助过我们的人们,是你们让三下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仲情义夏,梦飞”。我们这次三下乡的主要活动已然落幕,但三下乡的路还很长。我相信,接下来的每一个夏天,在某个地方,依然会上演这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希望今后的师弟师妹们能像我们一样薪火相传,把三下乡的精髓传承下去,继续服务人民,回馈社会。同时使自己的生命变得完整,使自己的青春变得绚烂。
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篇六
三下乡支教,这是一次多么有意义的活动,又是要多么的优秀才能加入这支队伍。我没有去报名三下乡,不是因为我没有爱心,更不是因为我怕吃苦怕累,只是我觉得……它已经变了味,一样曾经在我心灵里那么神圣,那么纯朴的东西,现在看来,仿佛变成了金钱利益,争夺地位的工具。我就是不明白爱心为什么要与金钱利益,权势挂钩。
记得高一开学前,正是两支由大学生组成的支教队伍来给迷茫的我们上课,带给我们学习的欢乐,并介绍了他们的大学生活,让我开始向往大学,把我从中考失败的阴霾里拉出来,让我对学习重新点燃信心和热情,我便开始追逐我的大学梦,我也想成为像他们那样优秀的学长,去支教,去传递大学梦想。
三年后,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四年后,我却没有加入那一支三下乡支教队伍。或许是我不够优秀吧,或许是我没有那种能力,但或许,是那支传递大学梦想的队伍早已消失了,而我眼前的这么一支队伍,确实很优秀,但并不是初衷的那种神圣。
参加的费用要五百元,这是对我一项大大的打击,我家境并不富裕,而且有很多家事,父亲表示支持,但是经济确实不允许,父亲也为此觉得对我有所抱歉,但他告诉我,人生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是的,我还有未来。小小的可惜,我放弃了报名,而选择放假打工赚钱,我知道一到八月份父亲母亲又要为我们几个人的学费而忧愁,这是我必须要走的路。直到那一天公布了三下乡的成员名单,不出所料,入围的都是学生会各部门出色的同学,自然也是下xx届学生会干部的候选人了。我也是下学期要竞选学生会干部的人,也自知没有认识多少个领导老师和那些部长,主席等‘’后台撑腰的人物‘’,但我放弃了在他们眼里,所谓的这么好的机会,因为在这里面可以认识到主席团的师兄师姐,认识到领导老师,会对他们的干部竞选有帮助,所以在我看来,三下乡已经变成了一种工具,正如我的同学语言,下xx届的学生会什么部长、主任肯定都在里面。
我没有钱不代表我没有爱心,只是觉得爱心为什么非要用金钱来衡量。当然,学校也有捐赠物资的活动,我没有什么可捐赠的,我更认为,物质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识!他们需要的是知识!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今天,在我准备离开广科,去x做暑期工之前,我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相信那些孩子们会感受到快乐。昨晚十二点才收到一位同学的短信,匆匆忙忙地约好了早上教她跳广场舞。今天早上,我很尽心尽力地教会了她三支舞曲,看见她那开心的表情,我便能想象得出,那些孩子在学会这几支舞曲后开心的样子。她是我的旧同学,也是三下乡入围的成员之一,特意向我求教广场舞,到时准备教那些小朋友。我无疑地答应了,尽管时间仓促,汗流浃背,但是我觉得我付出的只是汗水,但通过她传递到孩子们身上的却是我的爱心,点点滴滴都是快乐的洋溢。我很快乐,我很满足,虽然不是我亲手去教他们,都是快乐的种子已经传播到他们的心田。
最后,我希望明天即将出发去的三下乡支教团队能珍惜这次机会,因为这不只是有能力还要有条件的人才可以去的,有多少人想去都去不了。希望他们认真负责地去教育山区的孩子,别忘了面试时候说过的,去三下乡的原因,不单是零零碎碎的手语表演,才艺歌舞,更应让他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拥有梦想!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我很感谢父母把我带到城市,我的思想得到改变,在村人的眼里,读书是那么的可有可无,又有多少小伙子放弃读书去打工赚钱。希望你们可以改变他们守旧封建的思想,让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这也是我对你们最深切的期望。
我所做的只有这些,我想说的也只有这些。祝愿三下乡团队凯旋归来!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篇七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支教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天的时间很短,下乡的故事,谈不上刻骨铭心,但也耐人寻味。犯错过,内疚过,惊喜过,欣慰过,高兴过。这一趟,值了。
我们是来下乡的,不是来度假的
抱怨过十一个钟头车途劳累,抱怨过微黄中泛着沉淀的自来水,抱怨过宿舍中密度接近空气的蚊子……无聊中,我们尽情地在扑克中挥洒青春,我们在猜疑中一次次杀人又一次次被杀…..抱怨,玩乐,偶尔为之,人之常情,但并非一种下乡生活的态度,脑海中常常浮现的句子:我们是来下乡的,不是来度假的。艰苦奋斗,有点高度来说是完成每一项事业都不能缺少的品质,况且,宽敞的宿舍,美味的食品,上天正以另一种形式向我们展现他的仁慈。谈不上极其艰苦,但是还是需要奋斗。抱怨时,想一想,与其花一分钟抱怨,不如花一分钟想想怎样使明天过的有意义。无聊时,不单单那五十多张扑克可以赶走时间,及时定格自己的回忆,是一件更美好的事。
教学技巧在讲台中成长
体谅是师生联通80后和90后的桥梁
队友间的互助是最及时的力量
二十三个人不算多,但是团结的力量足以令人震撼。什么时候的需要,都会有人伸出手,大半个队伍的成员都到支教组客串了不少课程,游园活动没有其他小组的支持绝对搞不起,文艺汇演文艺组不可能来一个写实版三个人一台戏。一切皆因我们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支持力量也许不大,但绝对会是最及时的支援,足以使我们昂首迈过雄关漫道。
平凡到被忽略的亲情
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篇八
我的名字叫xxx,我是遵义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的一名10级(3)班的学生。现在是组织部的学生干部。xx年这个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前期的准备,主要以排练节目为主,然后我们来到了板桥镇,开展了一些列活动。而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在板桥镇的义务支教活动。我在板桥镇娄山中学进行了为期5天的支教活动。我被安排担任六年级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刚开始我觉得有点压力,毕竟我面对的是已经毕业的六年级升初一的学生。很庆幸自己加入了这个团队,5天的支教时光虽然很短暂,但是我却收获很多。虽然我们住的条件不是很好,也不算很差,这也能够锻炼到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都很团结,互助,在共同的工作中,我们一起克服困难,增进了解,增进友谊。
孩子们都很活泼,对于我们这些初次见面或者见过一次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还是有些拘束。可是他们身上的朝气和渴望是无法遮掩的。我们互相嬉戏打闹,虽然调皮,但是他们都很懂事,到了临别的时候依依不舍,这个过程记录着我们之间的情谊。
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一眨眼5天就过去了,支教的生活很充实,想着这时候我的好多朋友都在家里吹着空调玩着电脑,多么闲适开心!但是当我看到那一双双清澈的大眼睛,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刚开始时,孩子们都很活泼好动,课堂秩序很不好,一节课根本无法进行,让很多支教老师都头疼的班级。有的支教老师在上课之前都心惊胆战。后来我通过和他们的交流与沟通,还有代课老师的协助,最后我们班成了支教老师经常赞赏的班级。此刻我是无比的自豪与骄傲。所有的苦和累全部化成了喜悦。
有幸自己也能亲身提前体会一下做教师的滋味,锻炼一下自己。当我第一次踏上讲台,沉着地看着台下几十双求知的眼睛,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仿佛又出现了当年自己读小学的那一幕幕……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还是不够高,有的同学甚至不肯站起来回答问题,有些同学爱开小差,喜欢说话等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想出一定的对策去解决的。每次上课,都会有支教老师在教室后面听课的,而我没上完课也都会向听课的老师了解自己上课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正,提高自己的师范技能。
虽然这只是一次实践活动,我们只做了5天的教师,但我知道我们肩上的担子并不轻,要上好每一堂课,让这些调皮的学生对我们上的课感兴趣,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况且是对于我们这帮自己还是学生的老师,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探索,去研究。
即使我们那时马上就走了也许今后都不会再见面,可是竟然就这么像认识许久的亲人般舍不得分离。他们一大早就回学校帮我们打扫好校园的卫生,帮行李,和我们拍照留念,特别是走之前班里的几个很熟的学生还来送我们,陪我们聊天。走之前也有很多我不是我教的学生一直问我要照片、要手机号、要q号,不停地写留言,签名。一直说着老师可不可以不要走不要走…叫我们有时间记得要去看看他们。
即便是现在,当翻开同学们写给我的信还有那些小礼物时,心里也是一阵难过。但别了依然相信,以后有缘再聚…..再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联系不是问题。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三下乡活动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结束了,大家带着一份感动与思考起程,想想我们分别的那一幕,想想我们与板桥镇学生共同度过的那点点滴滴,想想我们队友们留下的足迹,想想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真的为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的经验和收获,它也是这片天空下不灭的回忆,这将成为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值得我永远珍藏。三下乡就是要我们这些大学生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来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乡情,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并要在实践中肯定自己的价值,并认识自己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努力去学习和充实自己,去更好地为以后为人民服务作好准备,这才是我们三下乡的意义。
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篇九
日前,x学院“红烛义教,心语心愿”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十名大学生在指导老师朱以财的带领下来到x省x市湟中县共和镇转嘴村开展为期十五天的义务支教活动。这十名大学生分别来自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商务英语专业和经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此次支教活旨在为当地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帮扶与活动指导,开阔视野,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并且锻炼大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7月18日晚,实践队员经过36个小时火车的奔波,到达x。7月19日,支教队员又辗转3个小时到达支教地点。村里第一次迎来大学生支教团,转嘴村以及邻村—花勒村、苏尔吉村家长和孩子们闻讯赶来,早早地就候在村委会门口等待着老师们的到来。十名大学生在村支书、村主任和村民的帮助下,将村委会的两间会议室改造成临时的教室,将村委会的三间办公室改造成临时的宿舍。
根据当地学生情况及年龄大小,支教团采取分班教学模式,为每个年级配备了班主任和助教,除了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基础课程外,支教队员还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开设了普通话、礼仪、音乐、舞蹈、美术、手工、地理、体育等课程,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有效地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问题。
虽然有些小朋友家住较远,但他们上课都非常积极,每天提前来到教学地点,课间、中午和晚上,支教队员也一起参与到学生们羽毛球、篮球、画画等活动和游戏中。在教学和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和大学生们的感情日益增进,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了情感基础,短短的两天时间,支教学员已从起初的57名学生增加到80余名。
7月20日,共和镇镇长张成海、人武部部长姜佐超一行5人来到村里看望支教队员,并与支教队员亲切交流,详细询问他们的教学和生活情况,对于他们克服生活不便的困难,给山区孩子带来知识和快乐表示支持和赞赏。
湟中县是贫困县,转嘴村为x省委组织部定点扶贫单位,全村坐落在两座大山之间,民居分散在浅滩四周及山坡上,村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但道路交通、水利灌溉等条件相对落后,尤其水资源匮乏,队员们克服高原反应、无法洗澡等困难,将快乐和爱心传递给小朋友们,展现了泰院学子的良好风貌。
本次支教活动同时也得到了x伟业足球俱乐部、x大学萃英学院、外国语学院以及x大学财经学院领导的支持,x伟业足球俱乐部为转嘴村捐赠了乒乓球台等价值近万元的运动器材,x大学财经学院2位同学在前期宣传和支教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并全程参与支教过程。
“红烛义教”活动作为外国语学院着力打造的志愿服务品牌,至今已走过了8年的时间,8年时间里,“红烛义教”一贯秉着无私奉献、回报社会的精神,给结对家庭的孩子们带去了温暖和帮助,让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子女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学校的温暖和关怀,志愿服务近500人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好评,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x教育网、x共青团、x电视台、x日报、x晚报等媒体对此进行过专题报道。
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篇十
20xx年xx月xx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0601支部“星星点灯”服务队启程赴x博罗公庄第一中学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9天的服务活动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和公庄校方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圆满成功,服务队队员也在这次活动中受益匪浅。
作为支教组的成员之一,除了配合服务队其他组的活动外,我主要的任务是参加支教组组织的传统教学和特色课堂活动。
在传统教学活动方面来说,为了实现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支教组设置了语文、英语、历史、音乐等课程。而本着方案课表与实际情况的相结合的原则,我在这次的支教活动中选取了讲授语文、音乐两门课程。课前准备资料,备课,试讲,走上讲台真正讲课,所有的步骤都按照正式讲课的标准来实行,而每一次讲课的不足又成为宝贵的经验,为下节课的改进提供了参考的依据。讲授完所有的课程,我有以下的一些心得总结:
首先,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史学知识是成为一名合格语文教师的重要条件。
在我以前的观点看来,一个人的专业知识是决定其能否在所学领域中有所成就的保证。相对而言,其他知识是否具备显得有些无关紧要。而这次下乡的支教实践却证明这一想法是有失偏颇的。诚然,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专业知识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却感觉到只是用所学专业知识来支撑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比如说赏读一首诗词,一般要涉及讲到该诗词作者的生平事迹,而作者的生平事迹又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发生的,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必然有着时代的烙印。要想把这些具体问题结合到一起来讲,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掌握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学好史学知识,“文史不分”这句话在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其次,学生的自主参与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及成效保证起着非常的的积极的作用。
在当今的教学条件下,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经与客观的教学环境、学生主观的思维模式不相适应。现在的学生普遍对知识怀有好奇心,但又容易产生情绪化的心理并且缺乏持续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能力。因此,“填鸭式”的枯燥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厌烦老师讲课的心理,因而容易出现只是老师单方面讲课而学生开小差的情况的。面对这种情况的,老师应该。取积极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学会自主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在正式讲课以前讲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趣闻轶事作为引入语激发学生的听课欲望,或者在课堂中穿插讲一些小知识之类的缓解沉闷的课堂气氛等都是一些可以参考的方法。另外,讲课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施好鼓励赞扬机制。学生都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渴望老师在众同学面前表扬自己。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通过适时适当的表扬来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自主参加课堂活动,以此达到老师、学生双方互动学习的积极效果。
再次,要注重课外与学生的沟通,在双方的交流中获取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
学生是老师实施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因此,学生的课后感想、反馈意见是评定老师教学成果的其中一个衡量标准,更是老师改进教学工作的动力与参考。老师在课后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看法及其掌握程度,为下次的教学工作提供事实依据、参考准绳,这对于改进老师教学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特色课堂方面,我们主要开展了班委选举、主题班会、师生交流会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作为一名老师,要在保证正常的教学课程的同时尝试用寓。于情的特色活动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德育观念教育。而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应该多给学生鼓励和支持,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以此达到开展活动的目的。
现在的学生都有很强的自我观念,传统的死板说教对于德育观念教育来说已经不合时宜。针对此情况的,老师可以考虑开展以各种主题为主的活动,寓教于乐,寓。于情,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气氛中学到课外知识。另外,学生一般有很强的表现欲,但也普遍存在临场胆怯的弱点。这时,老师就应该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和行动上的支持。例如,班委选举,学生有竞选的欲望但是缺乏竞选的勇气,老师可以通过带动全班同学鼓掌鼓励等措施来激发其勇气。又如,师生交流会,学生想通过唱歌表达对老师的感情但又羞于开口,老师可以自己主动要求跟学生一起合唱,以此缓解其紧张心理。老师。取的各种措施是保证活动顺利开展的一种方法,更是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的途径,学生因此会在活动的过程中受益良多。
总的来说,三下乡支教活动是提升个人能力,挖掘个人潜能很好的平台。无论是传统教学活动的参与,还是特色活动的开展都会对我们今后开展真正的教学活动有所启示,我也希望自己从下乡的总结中收获一些值得思考体会的东西。
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篇十一
这个暑假,我在xx进行了为期9天的支教活动。我被安排担任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刚开始我觉得有点压力,毕竟我面对的是已经毕业的六年级升初一的学生。由于期间有台风康森的阻挠,我们不得已得把xxx两天的课程取消了,很多学生都说,老师可不可以补回被台风“吹”走的课啊。想再为他们多上几节课,但是没办法,还是要服从我们队的安排。
很庆幸自己加入了这个团队,9天的时光虽然很短暂,但是我却收获很多。虽然我们住的条件不是很好,也不算很差,这也能够锻炼到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空去帮阿姨洗洗菜,饭后收拾盆子。我们都很团结,互助,在共同的工作中,我们一起克服困难,增进了解,增进友谊。
一开始,孩子们有些腼腆,对于我们这些初次见面或者见过一次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有些拘束。可是他们身上的朝气和渴望是无法遮掩的。学生们从见面会的不肯靠近,到与我们互相嬉戏打闹,再到临别的依依不舍,这个过程记录着我们之间的情谊。
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一眨眼9天就过去了,支教的生活很充实,虽然天气很热,每天晚上我们几乎都呆在教室(我们睡觉的地方),想着这时候我的好多朋友都在家里吹着空调玩着电脑,多么闲适开心!而我们,在教室里,吹着我们的只有几台电风扇,说真的,还真挺艰苦的,二十几个女生挤在一个教室里,没蚊帐、没床,大家打着地铺,席子紧靠着席子。我几乎每天早上都是冷醒的,最不幸运的是有很多飞蛾,结果我中招了,皮肤烂几处了。但是当我看到那一双双清澈的大眼睛,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刚开始时,我在第一节自我介绍中发现孩子们不敢大胆表现,明显缺少自信,于是我和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努力让孩子们有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
有幸自己也能亲身提前体会一下做教师的滋味,锻炼一下自己。当我第一次踏上讲台,沉着地看着台下几十双求知的眼睛,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仿佛又出现了当年自己读小学的那一幕幕……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还是不够高,有的同学甚至不肯站起来回答问题,有些同学爱开小差,喜欢说话等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想出一定的对策去解决的。每次上课,都会有老师在教室后面听课的,而我没上完课也都会向听课的老师了解自己上课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正,提高自己的师范技能。
虽然这只是一次实践活动,我们只做了9天的教师,但我知道我们肩上的担子并不轻,要上好每一堂课,让这些调皮的学生对我们上的课感兴趣,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况且是对于我们这帮自己还是学生的老师,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探索,去研究。
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篇十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中国的支教是指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一方面能为孩子们带去一份光明,一份希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2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可以点击查看更多相关的教学总结喔。
繁长的暑假又开始了,为了不使两个月的暑期白白消逝在玩游戏与看电视中,也为了增长自己的社会阅历和锻炼自己的品质,我便参加了社会实践。在经过反复的思考后,我选择了去做一名家教。
由于“不打无准备之战”,在进行家教活动之前,我就在网上找了关于现如今家教活动中的一些注意点及难点,还有就是家教学生的个性类型和对症的要求等等。
首先我跟家教学生的家长进行了交流,初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进行以及在英语方面的'学习态度。通过与家长的接触我了解到,学生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缺乏积极性。
在家教的第一天,我就跟这个学生作了交流沟通,告诉他说,从一开始,不要把我当成学校的老师,而是你的大姐姐,并鼓励他要为之后努力奋斗,好好学习。之后,再给他辅导的过程中,我总是很有耐心的给他讲解,先从简单内容的开始,并且分清重点,逐渐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然后在习题的布置上,我总是找一些充满代表性且趣味的题目。几天下来,我就发现他对学习逐渐有了兴趣,积极性大大提高。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收获颇丰,不仅有了做老师的经验,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性。
我们的实践活动是去河北省的农村中小学进行支教,但是我们放假时那些学校也已经放假,所以我们决定找有需要的孩子,对他们进行单一辅导。
我辅导的孩子是一个失意的高考生,由于考得不理想,所以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复习一年,然后再战高考。
他叫陈--,来自河北省--市--镇--村,他有一个上本三的哥哥,所以家里经济方面比较紧张,所以他不能也上本三,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复习的变数很大,但是他已经做好准备,认为这也是一个机会,当然更是一个挑战。暑假期间,我对他进行辅导,发现他的英语是真差,所以让他每天都要念英语,背英语。他也很努力,对自己不知道的单词查出来,然后标记。看到他的认真,我更加感到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他的理综倒是不错,思维敏捷,思路清楚。在教他的过程,我会告诉他这个题代表的这一类型的题的方法,应该怎样去想,还有物理和数学要多画图,善于用图像。
虽然这次支教的形式变了,但是,我觉得还是挺有意义的。帮助一个再次高考的孩子,付出更是值得。
这个暑假,我在--进行了为期9天的支教活动。我被安排担任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刚开始我觉得有点压力,毕竟我面对的是已经毕业的六年级升初一的学生。由于期间有台风康森的阻挠,我们不得已得把---两天的课程取消了,很多学生都说,老师可不可以补回被台风“吹”走的课啊。想再为他们多上几节课,但是没办法,还是要服从我们队的安排。
很庆幸自己加入了这个团队,9天的时光虽然很短暂,但是我却收获很多。虽然我们住的条件不是很好,也不算很差,这也能够锻炼到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空去帮阿姨洗洗菜,饭后收拾盆子。我们都很团结,互助,在共同的工作中,我们一起克服困难,增进了解,增进友谊。
一开始,孩子们有些腼腆,对于我们这些初次见面或者见过一次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有些拘束。可是他们身上的朝气和渴望是无法遮掩的。学生们从见面会的不肯靠近,到与我们互相嬉戏打闹,再到临别的依依不舍,这个过程记录着我们之间的情谊。
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一眨眼9天就过去了,支教的生活很充实,虽然天气很热,每天晚上我们几乎都呆在教室(我们睡觉的地方),想着这时候我的好多朋友都在家里吹着空调玩着电脑,多么闲适开心!而我们,在教室里,吹着我们的只有几台电风扇,说真的,还真挺艰苦的,二十几个女生挤在一个教室里,没蚊帐、没床,大家打着地铺,席子紧靠着席子。我几乎每天早上都是冷醒的,最不幸运的是有很多飞蛾,结果我中招了,皮肤烂几处了。但是当我看到那一双双清澈的大眼睛,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刚开始时,我在第一节自我介绍中发现孩子们不敢大胆表现,明显缺少自信,于是我和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努力让孩子们有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
有幸自己也能亲身提前体会一下做教师的滋味,锻炼一下自己。当我第一次踏上讲台,沉着地看着台下几十双求知的眼睛,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仿佛又出现了当年自己读小学的那一幕幕……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还是不够高,有的同学甚至不肯站起来回答问题,有些同学爱开小差,喜欢说话等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想出一定的对策去解决的。每次上课,都会有老师在教室后面听课的,而我没上完课也都会向听课的老师了解自己上课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正,提高自己的师范技能。
虽然这只是一次实践活动,我们只做了9天的教师,但我知道我们肩上的担子并不轻,要上好每一堂课,让这些调皮的学生对我们上的课感兴趣,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况且是对于我们这帮自己还是学生的老师,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探索,去研究。
即便是现在,当翻开同学们写给我的信还有那些小礼物时,心里也是一阵难过。但别了依然相信,以后有缘再聚…..再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联系不是问题。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三下乡活动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结束了,大家带着一份感动与思考起程,想想我们分别的那一幕,想想我们与龙塘学生共同度过的那点点滴滴,想想我们队友们留下的足迹,想想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真的为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的经验和收获,它也是这片天空下不灭的回忆,这将成为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值得我永远珍藏。三下乡就是要我们这些大学生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来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乡情,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并要在实践中肯定自己的价值,并认识自己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努力去学习和充实自己,去更好地为以后为人民服务作好准备,这才是我们三下乡的意义。
本次为期七天的三下乡活动随着最终文艺晚会的结束取得了完满的成功。首先要感谢所有队员在这七天里的辛勤付出,没有队员之间的互相扶持,互相鼓励,那么这样一个大型的活动是无法进行下去的。
去到--的--小学,我们全体队员开启了生存模式。由于水管的堵塞导致无法正常供水,我们需要用桶去周围段打水来解决生活用水,我们男生每到傍晚时刻都会在河里洗澡,据校长说平时村里人很少去河里洗澡,我们在那洗澡成了当地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在--小学支教的头一天就遇上了很大的困难,班上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在我们上课过程中不断发出干扰,看着他们脸上嚣张的气焰我们毫无办法,所有原定的计划到了那时基本作废,我们那时候当机立断,马上作出决议,决定把男女生分开上课,在男生方面我们根据其好动顽皮的性格多安排体育课,军体拳教学等。事实证明,这方法对于想学习的女生们是有效的,起码保证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环境。
其实说实话,短短的七天给不了那里的孩纸什么,但是我们至少能给到他们希望,让他们觉得这个社会上还有人关心我们,知道他们的存在。和他们谈谈心,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将来走出农村,和他们玩玩篮球,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在城里,像他们这样年纪的小孩早已是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缠身,没有了那种真正快乐的童年。
在--我还被那里淳朴的民风所感染,晚上不锁门,摩托车放外面不上锁等,连去个小卖部买点东西那里的店主也会邀请你留下喝杯茶。这在当今发展迅速的时代是很难找到像--这样一个返璞归真的地方。有时候在像广州那样喧嚣繁华的大城市生活久了,也要学会找一个民风淳朴的地方去享受一下自然,去用心慢慢体会那片久违的宁静。
大二下学期我们就要分班了,这可能是我们12工技一班举办最后一个大型活动。在这次三下乡之旅中我们都更加深入地认识了对方,大大地加强了我们班的凝聚力,相信这次三下乡给我们的不只是短短的七天,而是一段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怀念的美好回忆。
作为支教板块的负责人,不仅在学校积极进行教学活动,而且要走出学校走进当地的社会,了解当地的人文风情和习俗让我感到十分的珍惜。这样的实践机会,让我十分珍惜。尽管在七天暑期实践活动期间,汕头市潮南区迎来了台风后的大暴雨,我们忍受了没有网络和断水的日子。但我们的调研,我们的下乡活动还是没有停滞,积极响应“伦研,一直在路上”的口号。
虽然作为外省人的我,完全听不懂潮汕话,但我还是在用自己的心和眼去观察着这个我从没了解过的世界。俗话说:“拥有一双善于美的眼睛,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我发现生活在这里的老人生活心态很好,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积极对待,平淡自如,乃至如诸葛亮“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在采访老人的时候,老人们非常积极的配合并给予我们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访谈期间,老人眼里荡漾着的点点不经意的笑意让我们调研的所有辛苦都被融化了,我们那颗疲惫的心仿佛也找到了寄托的地方。他们让我们感到温暖和感激,让我们脚下的路更加坚定。当我们回首,回顾以往,这一路幸福和温馨与我们相伴。
当我们走进这些老人的家中,潮汕民居中各种精细的文化传统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震撼。房子的结构和房子中的各种装饰,还有房子里的家具都像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向我讲述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故事。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精美,蕴含着浓厚的历史韵味,记录着潮汕人生活的历史;这也是一种精湛的建筑艺术,展现艺术的灵性和人文气息。
村落旁的小池塘里,不断有鱼儿吐出的泡泡在水面扩散开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从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小涟漪;村子中,蔓延的只有各种植物的绿意;村子的上空中厚厚的云层玩着空中漂移,辽阔的天空是他们最活跃的背景……这就是雨后的汕头,静谧而有活力,清新隽永。
汕头,是我第一次下乡之地,让我深深爱上这片灵气与特色兼备的土地。此次下乡之旅,我不仅收获了与孩子一起共度欢乐时光的美好回忆,以及深厚的情谊,而且在调研的路上,潮汕老人的热情与温和、潮汕特色的建筑与人文风气,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对于我自己,已经是第二年参加这个活动了,与去年相比,我的经历与收获却是大不相同。今年的暑期实践,我参加了支教组并成为支教组的组长。在这次支教过程中,让我亲自感体验到了作为一位老师的感受。在这次社会实践支教中,令我感受颇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团队
在一开始,我们的团队并没有做到那么协调,那么有序,很多事情似乎在一开始显得一团糟。因为之前不了解当地的情况,所以我们在去之前做的计划在那边不能直接施行,在进行踩点和了解后在短时间内经过讨论并作出可行性计划,将每个环节协调好,使得我们能在接下去的几天支教中变得井然有序,当然大家配合的也非常不错。
在这次支教中,每位同学都非常辛苦,组内的每位同学每天晚上进行小组讨论,分配好明天各自负责的项目并协调好。对于明天的一些活动安排,在前一晚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管是讲课、游戏、拍摄等,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在这个团队里,大家都是那么努力的尽着自己的一份力与团队共同进步,确实,几天下来,我们大家显得更加团结,我们的一切进行的更加的有序,这也让我们知道,所有的一切只要努力,一定能够做到更好。
二、教书
在这次支教过程中,我作为支教组组长,我对整体的教学活动进行一些安排与介绍。其中我个人是负责上中国地理知识讲解以及拼图,并负责一小组的英语卡片讲授。一开始,我问孩子们有没有上过地理课,结果很一致的说“没有”,这让我担心他们能不能接受我课上讲的内容。结果另外出乎意料的是他们能运用自己的方法将我所以讲的内容记下来,并在后面的竞赛中有了出色的表现。对于英语,在上课的时候,团队里的同学们坐在每组孩子们旁边,给他们上英语单词讲解,在课堂中也运用了一些孩子们喜爱的游戏让他们对英语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也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身上担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当下面学生吵时,要让他们安静下来、让他们认真听讲、使自己讲的东西让学生很好的去接受和提高等等,都是一件件不易的事。
三、孩子们
孩子们在这几天的表现令我们感受颇深,他们对于学习的热爱程度以及见到我们后的热情,尤其让我们记忆犹新。在第一天见到他们,帮我们搬运物资的一个个小小的身影时不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在接下去的几天教学中,有些孩子们因为名额满没能过来上课而感到很难过与可惜。看到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条件,还有他们那种天真质朴的感觉,让我更加想把自己知道的能都教给他们。还有一个小朋友,见到我就亲近的叫章丹姐姐,又或者教老师,那时觉得心里特别激动,她们可以记住我们的名字,可以这么热情的称呼我们。也是那一瞬间,我被那种热情所感动,被那一种天真无邪所动。那时的我,多么希望可以留久一点,和他们多待一段日子。
四、送别
在最后的课堂里,温馨与浓厚的情意充满了整间教室,也有同学们在此刻留下了泪水却不让人看见,大家心里都明白,我们舍不得孩子们,孩子们也舍不得我们,但是,在明天,我们一定会离开,我们也带不回去孩子们,此时此刻,温情的教室里充满的爱填住每个人的心里。我们用纸鹤和星星代替我们,写上心愿与祝福,放进玻璃瓶中,用那一个小小的瓶子见证我们与孩子们的感情。并且送上我们集体为孩子们买的文具和字典,写上我们深深的祝福,希望孩子们在接下去的路能走的很好。用相机留下我们一起的一张张合影与笑脸,记录我们曾经的快乐时光。
在回酒店后,我们看了支教孩子们在我调查问卷中给我们写的,他们说“哥哥姐姐们,谢谢你们从杭州赶来,教我们快乐,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今天你们就要走了,我很舍不得,你们究竟还是要走的,所以我想对你们说一句:谢谢!希望你们带给别的小朋友的节目能更加精彩,祝你们天天开心……”。大家都很欣慰,有这样的话语,我们这几天的支教旅途也更有价值。
对于孩子们,看到他们的生活环境后,我们不仅仅是希望带给他们知识,更希望能带给他们人生意识,学习兴趣及团队精神,使每个人心中所想的不仅仅是目前的生活,还有对于未来的思考;也希望能够更多的和他们沟通,去了解他们内心的东西,去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帮助,去和他们建立更加深厚的友谊;希望他们有勇气去面对新的生活,新的坎坷。
在这里的条件是比较艰苦的,但这也更能锻炼我们。会让我们真正意识到要去为社会多做贡献,让我们知道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去做,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无论是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都会以全新的角度审视一切。我想要通过这次支教,带回去一些朴素的精神,带回去一些和谐关爱的质朴精神。把我们的爱心留在这里,把我们感受到、体验到的可贵品质带回去,将“爱心结”传承下去。
;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篇十三
这种互助互爱不仅仅需要存在于队员之间,而且对待自己的学生,对待见到的每一位家长等也该如此。如果说艰苦的环境让三下乡诠释了它的本意的话,那么无处不在的关爱就成了三下乡的光辉所在。半个月的集体生活,已经在队员们彼此的心里系上了团结的纽带,自然的默契与亲近使我们真正成了一家人。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与小学生们单纯的友谊。现代都市邻里间相邻十年都可以不发一语。我们和他们,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互定下友谊,只用了短短十四天。这份短暂却又灿烂的友谊,值得我们一生珍藏。
有人说,“这里语言不通,这里环境脏乱;这里吃住简陋,这里无处玩乐……”尽管我可以找一千个理由离开xx这个地方,但只要孩子们在,我愿意再来。车发动那一刻,外面的孩子们哭着向我们告别,我没有洒泪,只是报以微笑,挥手告别。鼻子酸酸的,心里很是压抑。我知道,这一别,也许就是一辈子。此时此刻,感谢有孩子们,在我生命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感谢队员们的相互鼓励与支持,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也感谢众多帮助过我们的人们,是你们让三下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仲情义夏,梦飞xx”。我们这次三下乡的主要活动已然落幕,但三下乡的路还很长。我相信,接下来的每一个夏天,在某个地方,依然会上演这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希望今后的师弟师妹们能像我们一样薪火相传,把三下乡的精髓传承下去,继续服务人民,回馈社会。同时使自己的生命变得完整,使自己的青春变得绚烂。
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篇十四
校团委号召贯彻执行团中央发出的关于组织开展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为了响应上级机关和校团委的号召,也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精密部署、统筹安排,形成了广大学生踊跃组队,硕士博士积极参与,专家教授鼎力相助的局面。学院在经费上根据每队申报情况划拨100-200元的活动专款。同时,制定规章制度,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要求严格遵守《关于加强农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的要求》有关规定,不做违法乱纪及违反社会公德有损学校形象的事。
本次社会实践我院共收到两个年级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128篇,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达到了100%!针对报告,我们积极组织人员仔细阅读,并对其进行筛选,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的基地很广泛,最“热门”的是基层农村,各地的市区、乡镇也是重点,还有各类工厂、公司等地方,也都留下了我院同学的足迹!
我院共组织了75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其中有国家级重点队1支,省级重点团队2支、校级重点队9支,其中包括2支博士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22支科技兴农服务团,11支“携手农和”服务团,14支大学生支教服务团,16支就业见习实践团,1支实践创新服务团,3支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宣讲团,6支食品安全知识宣讲团。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大致可以概括为三大活动版块:
一、由院领导和老师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1、“博士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
为了向农民朋友传播科学知识,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促进我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切实为农民朋友做实事办好事,我院精心组织了两支以相关学科教授、博士、硕士为主体的服务队伍。
7月17日,服务团在院团委副书记易振老师的带领下,奔赴方城县清河乡。他们在乡主要街道设立服务站,发放“烟草病虫害防治技术”、“烟叶烘烤技术指南”、“玉米大田期栽培管理技术”、“小辣椒生产技术”等科技宣传系列材料3000份,政策宣讲系列材料xx份;时逢雨季,队员们冒雨造访,针对农民家庭收入、医疗保险、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查,比较全面地了解到农民在生产、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同时也对各农户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了细心的解答;在实践之余队员们还来到敬老院看望老人,陪老人聊天,给老人们带去了心灵上的温暖。
7月17日,由院团委魏振老师带队的另一支服务团奔赴方城县拐河镇进行社会实践。“送科技解民忧”:服务团一行九人在拐河镇政府的支持下,于镇中人群密集的地方设置了咨询台,对农民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为过路的农民发放关于玉米、花生、丹参等当地农作物种植的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宣传资料;“入田间论生产”:队员们结合专业优势,深入田间对农民朋友进行实地指导,解决他们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并针对当前水灾问题,介绍了一些灾后保收的办法;“开讲座搞宣传”;在镇政府礼堂,高致明教授作了关于丹参种植的讲座,队员们走村入户进行政策宣讲,调查“三农”政策在农村的落实情况。
2、“依托药材专业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由各班级自我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院由班级学生自己组织的70余支实践小分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其中有一些很具代表性:
支教:
1、“爱心拓展”实践小分队
孩子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就是为国家带来美好的明天,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拓展他们的素质,我院烟工2班组成的“爱心拓展队”赴河南省新密市小星星学校,进行以“支援农村教育拓展学生素质”为主题的支教活动。口语训练----7月15日,队员们走进教室,从基础的26个字母到简单的英语对话,教的不亦乐乎;文艺课堂----7月16日上午,一场才艺表演在班级里举行,《宝莲灯》《菊花台》《同一首歌》《隐形的翅膀》等经典的、流行的歌曲从里面流溢出来,下午,小老师教给孩子们折纸鹤、折星星;互送祝福----是离别,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孩子和队员们都有着不舍,祝福也就在所难免,队员送给孩子们礼物,孩子在队员们队服上留言,不同的方式传递同一种祝福。队员们以丰富多样的方式给孩子们送去了知识和欢乐。
2、“文馨组合”实践小分队
7月15日,队员们来到马家小学,恰逢学校放假,学生们都已返家,在校长的帮助下,他们聚集了20多名学生,但在上课期间却有不少学生出去上网玩游戏,对于这些队员们感到很心痛,他们提醒家长们注意,呼吁更多的人能够真正重视“未成年人不准入内”这一规定。
3、“阳关小学”实践小分队
7月15日,该团队到焦作市博爱县清化镇官庄村和倒槐树村进行支教活动,在倒槐树村小学,队员们当起了小老师,课堂上他们教给孩子们课业知识,课下,队员们给他们讲述自己的见闻,给他们看一些各地的照片,为了让孩子们得到全面教育,队员们自愿做起体育老师,教他们篮球、乒乓球的基础动作和技巧,休息期间队员们来到田间亲身感受种田的乐趣。支教结束时,校长还特别给队员们写了封感谢信。
4、“孩子之星”实践小分队
7月16日,小分队奔赴临颖县王梦乡李拐村开展活动,队员们刚到达目的地,就被当地的贫困震撼了,这里一辈辈人都想走出去,却为贫困所绊不能实现。队员们不仅教给孩子们课本上的知识,还给他们进行了一系列感恩教育,让他们明白父母的不易,使他们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邻里,感恩一切值得感恩的人。
5、“和谐之风”实践小分队
7月15日,“和谐之风”小分队来到了卧龙区,队员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甚或已走出校门,他们走在一起是为了同一个目的—支援农村教育。队员们给当地的孩子讲解知识、辅导作业,还为他们带去了笔和作业本,在支教期间,队员们来到孤寡老人家里,陪他们聊天,为他们打扫卫生、烧火做饭。用队员们自己的话说“能用几支笔几个本子让孩子露出天真的笑容,能用自己些须的付出换来老人们开心的微笑,我们觉得值了”
6、“爱心之队”实践小分队
7月17日,在南阳卧龙区靳岗乡的新寺村,“爱心之队”支教小分队开始了他们的活动,在支教过程中,队员们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从课前的备课到课堂上讲课再到课后批改作业,每一步他们都做的十分认真。
7、“暖春”实践小分队
8、“星星之火”实践小分队
今年星星之火团队在王涵的带领下来到了驻马店市泌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在泌阳他们到逸夫小学进行了七天的支教活动。此外,他们还参观了泌阳烟草局,走访了农户,见到了有名的泌阳花菇,这期间他们拜访了泌阳民间文化大师,受赠图书25册,在泌阳他们受到了县领导和百姓的一致好评,并且被当地媒体报道。
9、“天宇”实践小分队
7月16日,在队长张振国的带领下,小分队来到南阳市卧龙区陆营镇冢头东村进行义务支教活动,队员与孩子们从陌生害羞到熟识再到大胆交流,从师生到朋友,在此过程中,既教给了孩子们知识,又在无形中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10、“爱心支教”实践小分队
7月14日,队员们来到湾子育新小学,在梁新芳校长的支持下,她们走进教室,为五年级的学生们上课。刚开始为了与孩子们拉近距离,队员们就给孩子们讲述自己从小学到大学的经历,与他们谈理想,在感情不断的拉近时,队员们才开始教课,数学、英语、语文等每一门科目都被队员们认真的教授,在给孩子们传授知识的同时,队员们也感染了他们身上的青春活力。
11、支教先锋队
小分队在卫辉市太公泉二中为留守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针对该校师资不足状况,主动协助该校的正常工作;协助做好“两基”验收达标相关工作。
12、“送爱心”实践小分队
7月15日,小分队在队长徐艳艳的带领下来到中牟县谢庄村进行支教活动,第一天队员们带着买来的本子和笔,一家一家的拜访,为每一个孩子送上一个本子和一支笔,从第二天开始,队员们开始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并且把相关的知识教给他。
13、“滴水微尘”实践小分队
小分队在登封市的一个农村进行支教活动,在当地,孩子们上学需要走很远的路,队员们感动于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尽心教给他们每一门他们能教的课程: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甚至是书法与健康教育。课余时,队员们带着孩子们到山间和田地里,给他们讲述一些植物的辨别方法。
食品安全知识宣讲团:
1、大学生农村服务小分队
小分队在高望乡嘴头村,针对当前农民的安全消费意识淡薄,食品安全知识匮乏,商户只重价格不重质量,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等方面,以发放宣传页等方式进行宣传,并提出合理建议。
2、“满心曦望”食品安全宣传小分队
随着天气逐渐变热,食物变质现象时有发生,人们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危害了自身的健康,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知识的渴求,小分队到金说区各小吃店和人流集中的地区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大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希望每个人都能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
3、“健康一百”食品安全宣传小分队
针对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食物易腐败的特点,“健康一百”小分队分别赴安阳县张家庄和信阳市平桥区肖王乡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讲,为当地农民提供健康信息,另一方面也对当地农业结构、人口及劳动状况、经济水平等一些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受到当地领导的大力支持,参加了肖王乡的村干部考核。小分队受到当地领导的表扬,并且被《信阳广播电视报》报道。
4、“健康相伴”食品安全宣传小分队
5、“民生之队”
7月17日,小分队在队长张朝中的带领下到达安阳市滑县,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18日-19日,队员们在街道上散发宣传页,20日,队员和村民们共聚康庄村委会议室,对于农村农业政策和农业发展方向作了研讨。小分队受到滑县和安阳市电视台的报道。
三、由学生自行组织的自我社会实践活动版块
有些同学在假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寻找实践机会,实践的形式也非常丰富。他们有的进入学校实习,有的对农民收入情况进行调查,有的对农村现存的问题进行调查,还有的对自己家乡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等等。这些内容之新颖,行为之创新,思想之广博,是今年暑期实践的一个创新点,而且大一学生不乏其人。他们有的还自己开培训班当老师,我想这样实践过的学生学起来理论知识时,转化为能力联系实际方面会做的很好。同时这说明了他们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他们以后适应激烈的社会发展潮流做好了铺垫。也有的同学利用假期去打工,一方面为自己积攒了物质上的财富,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次的实践活动,我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受到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国家级报道16次,省市级报道48次,县级报道4次。由于上交材料比较多,在社会实践材料整理过程中我们也走了很多弯路,现总结出材料整理流程(见附表),为以后更好地工作提供了便利.
总括以上的实践活动和成果,我们可以看到我院此学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战绩非常辉煌,远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因为有许多学生在假期真正地进入了社会参加了实践,将理论联系实践,达到了学校对“学以致用”的要求,并且队员们在实践中发扬肯吃苦、能吃苦的精神,在社会上为我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借鉴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做好我院的其他各项学生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篇十五
三下乡,顾名思义,就是去到较为贫困落后的地方去体验、去实践。吃苦是必须的,并且是作为三下乡的最主要特征。在心态上,每时每刻做好吃苦上的最坏打算,最好学会从容应对,苦中作乐。这有利于我们锻炼自我、收获成长;有利于工作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开展;有利于我们处置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
其次,要树立团队意识。
三下乡活动以队伍为基本单位进行,决定了个人在团队中的地位:一个也不能少。三下乡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与问题,每个人看法也许不一,但作为队伍,必须要有统一的行动,而非各自为政。最忌讳的就是事不关己,或者点头不语。我们队员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妥协。可以说,队伍的每次行动都是大家协商一致的结果。但要注意的是,单纯的妥协无法算得上是团队意识,我们还需要主动积极的思考与沟通。单纯妥协出来的方案一定不是什么好方案。唯有加上每个人想法的积极元素,以及到位的沟通协调,一个最接近完美的方案才有可能诞生。
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篇十六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按照总书记关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要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按照上级团组织的统一部署,结合我校实际,学校组织开展了20暑期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近年来倍受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关注,也是我国现代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农业大学的我们,应该本着了解三农、致力三农的宗旨出发,积极深入农村基层,广泛展开实践调研,了解农业发展的最新情况,以便为农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为深入了解信阳板栗的种植、生产、加工以及产品销售情况,我校(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13级1班余乐、李文耀、彭青、刘子君、王潞潞、李舒梅、余加红七位同学组成了赴信阳板栗调研小队,深入到信阳各有关单位,展开实地调研,对板栗生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板栗分队齐聚面向群众调查
年7月8日,我们板栗小分队七人聚集在信阳。换上我们“青春三下乡”的统一服装,拿出我们“河南农业大学”代表性的旗帜在信阳火车站合影留念。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即将拉开帷幕。
按照计划,我们第一天的主要任务是走上街头走向群众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研不同人群对于板栗的认识情况。为了保证问卷调查更加真实可靠,我们的调查问卷涉及到各个年龄各个阶层,我们深入到街道、超市、零售店,采访了从青年人到老年人,从上班族到家庭妇女、公园游玩人员等不同群体。在我们调查过程中,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比如有些人认为板栗食品加工行业应该规模化,标准化;可以通过扩大板栗种植园来扩大板栗市场,但是当地板栗专业户认为大规模种植存在许多困难,仍需克服。当然,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也有好几次都碰壁,因为天气炎热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在太阳下帮我们填写调查问卷,还有人认为我们是推销人员而不愿与我们过多交流。对此我们也表示理解,但是人与人之前大多数还是相互信任的。最后经过大家一天的共同努力,问卷全部调查完毕,从整理的结果也不难看出大家对板栗行业都予以最大的支持与期待。
“乡约”于金牛山拜访原始板栗
7月9日,我们在通过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信阳的板栗市场后动身前往金牛山文化公园,去实地考察那里板栗园的板栗种植情况,期望进一步了解接触原始状态下的板栗。
无巧不成书,这一天正赶上cctv7《乡约》栏目组走进金牛山文化公园。就在我们伫立看节目时,我们遇见了刚好来金牛山调研的信阳师学院社会实践队伍,我们与之进行了亲切的沟通交谈。因为时间有限两队接下来都还要继续实践,就在金牛山公园进行了集体大合照。接着,我们就步入山头,参观板栗园。一路走去,入眼的全是高大的板栗树。绿绿的板栗挂在上面,颗颗点缀。我们团队就板栗的生长环境与果子的外形和板栗的采摘与收购等环节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沿着山路,看着板栗的外表,很难想象得到路边街头的糖炒板栗和板栗制品的原材料居然是带着硬刺的球状绿色果子。在一系列的探讨与观察后,我们知道了板栗有健肾功能,且不用喷农药,绿色无公害。其内部包含两层薄膜,其生产加工的人工费用略高,导致板栗在信阳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下午,我们随队员王潞潞前往她家参观板栗树。最后,经过对比和询问,资料的查阅等方式,我们发现信阳处于大别山区,板栗种植较多,品种多为菜栗(多用于做菜,质感偏面)。板栗种植及发展仍需规划和政府大力支持。
多栗多之行获益匪浅
7月10日,结束了昨天板栗生长地的探寻调查之旅,今天我们板栗调研小分队来到了位于信阳市浉河区金牛产业集聚区的鄂豫皖一日达物流中心的信阳多栗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下午两点左右,我们一行人历经五公里的徒步跋涉,终于来到了信阳多栗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厂地。吴厂长和陈经理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在参观调研过程中,吴厂长详细给我们介绍了多栗多的生产规模、设备配置及生产程序。通过吴总的详细介绍和参观学习,我们了解到板栗汁加工过程主要有以下步骤完成:栗农采摘——剥去外壳——收购商收购——汤涝去内壳——放入低温水中冷却——零下40℃速冻保存——解冻——漂洗干净——碾碎——通过蒸汽夹层蒸煮使其更加细化——调配(加入需要的配料)——再通过高压均质机细化成液体——输入储料罐——通过管道输送至罐装封口一体机装罐——自动化装箱。公司引进了先进的全自动生产设备,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水处理设备、速冻、高端产品研发设备为高品质产品提供了强力支持。通过实地参观我们看到了多栗多板栗饮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选用的上乘原料、传统的制作工艺、严谨的作业流程以及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这些细节也正是多栗多“守诚、务实、厚德、高远”精神的最好体现。
在参观完生产车间后,热情好客的吴厂长又为我们展示了板栗的有关产品。在展示中,我们品尝到了上市不久的的多栗多板栗饮料。与普通的碳酸汽水,弱酸饮料不同,多栗多是一种中性饮品,性味甘温,同时具有保健作用。此外,吴厂长还为我们展示了正在研发中的板栗粉、板栗罐头。在品尝过后,小伙伴们对甘甜可口的板栗罐头一致好评。我们十分期待新的板栗产品的上市。
我们在与陈经理的交流中得知,公司也在大力宣传和拓展自己的品牌,通过软媒硬媒一体化,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短短两年不到,已在信阳市场小有名气。软媒主要有报纸定期刊登宣传,电视美食节目推广以及广播94.8频道滚动播出等,硬媒主要有公交车广告,促销活动以及大型活动独家冠名和赞助等。
通过一下午的参观交流学习,我们了解了由板栗到板栗汁的生产程序以及未来多栗多的品牌市场拓展和未来规划。让我们对多栗多有了深刻的印象也对板栗市场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大大的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今天的多栗多行真是让我们大长见识,收获颇多,十分充实。期待接下来更精彩的发现!
再次走上街头深入调查了解
7月11日,在经过前期的初步市场调研和参观板栗园和多栗多等地的实际调研,团队决定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市场调研,用以分析板栗的市场和相关产业的成长趋势。
与前一次不同之处在于此次以面对面交流访谈为主。沿着沿河道,我们来到浉河公园;徒步在街头,经过多家大型商场;越过多个路口,路过信阳有名的烧烤摊位;长途跋涉,步行在工业区内。我们一路走来,与人交流,一路询问,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答案。经过此次的调查询问,我们对板栗的种植、收购以及板栗产品在信阳的宣传力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板栗的收购主要是运往外省,而全国范围内生产板栗并加工的公司很少,板栗的制品也很少。就信阳市场和整个国内市场而言,板栗是市场非常具有发展潜力,除地方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概念的推广,产品的包装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而这些因素又与消费者人群、消费者行为和心理等息息相关,因此板栗的生产加工做好正确的市场定位和市场营销战略至关重要。
实践大总结收获与不舍
7月12日,经过前四天的学习、参观、体验、实践,无一不让我们大开眼界。
从社会问卷调查,到企业实地参观,我们并没有一帆风顺,有因为选择人群不太正确而遭受白眼与无视,也有因为天气炎热而晒得汗水直流,更有因为计划不够周全而计划未能顺利进行……但这一切一切的小困难都不能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最后一天,我们进行了一个总结大会。从调查问卷到板栗园的实地考察,从与信阳师范学院三下乡同学们的讨论到多栗多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的参观考察,小小的五天社会实践,我们收获颇多,包括问卷调查的设计、与人沟通交流、实地考察板栗、对板栗汁加工生产过程的了解以及一些机械设备的用处等。我们的总结大会在浉河公园里的一个草地上召开,每个人都谈了自己的收获与感慨,也有其他游园人员参与我们的讨论,更有感兴趣的人给了我们指导性的建议,让我们此次社会实践有了非凡的意义。
会议讨论结束,我们还一起登上了浉河公园的道德大象滑梯,再次合影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实践的五天,虽然很累却极度的充实,大家都说“来年再约!”。
后续
板栗的种植、加工、生产虽然只是农业生产领域中的一叶扁舟,但任何农业方面的发展状况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应当认真待之,本着务实求真的原则,我们对信阳板栗的相关情况做了十分细致的调研,也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
知行合一,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应当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践行的;积极深入农村基层,时刻关注农业发展变化,致力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这也是我们农业学府学子所需要践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