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实用18篇)
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一
《简单电路》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前面的两个课时,主要介绍一些简单的电学知识,包括电的成因,以及如何利用电池和导线点亮一个小灯泡,而本课的内容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利用更多的电器元件,制作简单电路,并能够很好的记录下来,根据课程内容,我指定了一下:
教学目标: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每小组小灯座2个、小灯泡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记录纸若干。
课堂的第一部分: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还有一根导线,把小灯泡点亮,学生动手的同时,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并对电路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有什么办法能够不用手按让小灯泡亮起来,并介绍电池盒和小灯座,(学生演示安装步骤)。同时让学生利用这些电器元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
第三部分:反馈在制作简单电路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并确认安装注意事项:
1、电池的正确安装方法
2、小灯泡的安装方法
3、导电和电池座、小灯座的连接方法
第四部分:学生展示电路的实物连接方式,并给学生介绍电器元件的简单画法,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电路图。
第五部分: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给每个小组多提供一个小灯座,个小灯泡和若干到导线,尝试让两个小灯泡亮起来。
2、学生使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尝试,但尝试成功后再尝试其他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3、实验汇报(小组交流)
(有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能用不同的方法让两个小灯泡亮起来,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第六部分:课外延伸,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了人人参与,并尝试用了多种不同的连接方法进行尝试,,学生在使用电池座和电池盒的时候都没有遇到问题,学生整体情况良好,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电路的连接,电路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故障,在尝试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的环节,学生的想法很多,通过实践,发现仅有几种方案是可行的,认识到了要使小灯泡亮起来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通路。并用简单的电路图加以表述。
当然这堂课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的学习习惯仍需纠正,学生的合作和动手方面仍显欠缺,很多小组对于成员的分工都不是那么明确,需要一步一步完善,还有在学生的反馈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比较仓促,没有照顾到部分学生,学生的一些想法没有趣实践,也可能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扰,这在以后的课堂中需要进一步关注。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二
在教学过程中,第一个环节,我先讲解了电池盒、小灯座的结构和用法,指导学生认识了电池盒、小灯座后再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学生很快就能连接一个正确的、完整的电路。电池盒、小灯座都有现成的导线连接点,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将导线插到各个连接点就可以了。学生呢很快完成了第一个教学任务,并画出了简单电路图。
在利用一个电池盒、两个小灯座和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探究活动中,前面两个班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的连接方式:从两个灯座的两个接线柱上接出的导线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并联的一种方式)而课前我认为简单的,学生会首先想到的串联方式却没有出现。起初我感到很奇怪,后来找到了答案:在这之前,第一个探究活动是利用一个电池盒、一个灯座和两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所以后来增添了一个灯座后,学生就很自然的在前面电路的基础上照样子又连接了一个灯座。在第三个班级课上,我在布置探究任务时就明确了,用三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再用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于是,那种串联的方式出现了。
接着我又联系班级的日光灯使用方法解说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优点和缺点。并联电路可以分别控制、节能环保,但连接繁琐;串联电路可以统一控制、连接方便,但可能出现不必要的电能浪费。学生学得非常好,很快就可以举一反三找出:家中的各个房间的电路是并联电路;同一个吊灯中的很多灯泡,客厅中的某组装饰光源,这些是串联电路。
课后回想这两个环节,深深感到,我们经常说,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事实上往往我们认为很简单的、学生一下就能想到的,在实际教学中却迟迟不出现。只有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状况,那么在实际教学中的引导就会越明确。
另外,学生对有一些难度的探究活动具有更高的积极性,本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所以只要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将课设计到位,引导到位,学生一定会带给你更大的惊喜。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三
最后一个月,小班化课题开始研究,把我推到了赛课的第一线。十天的磨课过程,让我对小班化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感悟,以下记录我的心路历程,留给我的回忆。
在第一次教学目标设计的途中
设计目标:完成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
教研员反馈:教学设计刚出炉,便被两位教研员全盘否定了,理由是,(:)虽然在课程标准中要求用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但由于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过于简单,课堂容量不够,难点在并联电路上,这样的设计会为正常的教学造成前松后紧,不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因而设计必须从全局考虑,要完成两个电路电流的探究。
我的感受是:心中特别没底,一节公开课,还要参加比赛,原则上,课的完整呈现要比完不成任务好得多。但是静下心来想想,这不仅仅是呈现一节课,更重要的是要为今后的教学服务,不可以只考虑到眼前的利害关系。下定决心——改!
通向第二次教学目标实践的路上
设计目标:完成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全过程,并联部分的内容随课上时间而定,最底线是完成实验数据的得出,可以不分析。
课堂的问题:学生探究实验时,串联电路很顺利,但是全部分析结束已经花费(过去)大半时间。到了并联电路的探究时就较为混乱,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电路的连接,还不是很熟练,因而多数同学在连接并联电路时遇到困难,电流表不知测的是哪的电流,只有一个小组得到并联电路实验数据。学生手忙脚乱浪费了很多时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学生反馈:串联电路好连接,电流表连入电路中顺利,而且很好观察,所以很快就能测出各点电流来,并联电路线一下子增多了,不知哪根接哪根,好不容易接好了,电流表又不知怎么接在电路里,同一小组每个人都想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往往一个方法还没有实践完,就又有新的主意出现,结果到最后,越忙越乱。总之,一到实物连接全乱了,两套器材全部混到了一起,让人脑子中一片混乱,更不用说去测得电流值了。
教研员团队提出建议:本节课过于模式化,完全按照探究程序按部就班的操作,这对于部分智优的学生来说能出色完成,但前期电流表使用、掌握不牢固的同学来说就显得手忙脚乱以至于最终实验结果没有总结出来,明显能看出探究过程不完整。而作为一节比赛课,如果不能完整的呈现探究的整个过程是不科学的,让人总感觉少了什么,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再改!
解决方案:打破固有模式,调整探究环节,将串、并联电路同时进行,每个实验大组微调分成两个组内组,组内智优的同学探究有一定难度的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实验,稍微弱一些的同学探究相对简单的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如果串联实验完成的顺利,可以再参与到并联电流规律的探究中,并在整个设计中插入适当的小组竞赛。这样的设计既分出了层次,又照顾到了全体,达到小班化要求的百分百参与,而且能有利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老师层次分明的百分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收获第三次教学目标体验的快乐
设计目标:完成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全过程,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堂反馈:在组内分组是要完成两个实验探究的全过程给“逼“出来的想法,而在实践中,我发现,这是个非常有效的好方法,不仅有效地(的)分解了教学中并联电路连接的难点,而且让学生在组内分组完成不同的探究活动,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都能体验成功。
学生反馈:结合实际做自己有把握完成的实验,并且积极比赛,有获胜的希望,喜欢这样的实验模式,它使我们积极地(的)想办法,不甘落后,并且能有机会把自己的经验与大家交流,非常(特)有成就感,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小老师。
课后反思:因为针对性的实验难度是学生可以承受的,因而在实际参与过程中都有收获,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收益。
对教师而言,仍然需要改变的是教学理念的问题。小班化关注百分百,并不是浅显地分小组,表面上学生全体都动手实验。我认为小班化教学是教师首先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就要思考如何体现个体差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分层教学,如何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什么环节可以师教生,什么环节可以教师放手,让生教生,这样教师在课上可以有目的的关注平时关注不到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有交流的任务,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四
也许学生对有一些难度的探究活动具有更高的积极性,本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
在利用一个电池盒、两个小灯座和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探究活动中,前面两个班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的连接方式:从两个灯座的两个接线柱上接出的'导线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并联的一种方式)而课前我认为简单的,学生会首先想到的串联方式却没有出现。起初我感到很奇怪,后来找到了答案:在这之前,第一个探究活动是利用一个电池盒、一个灯座和两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所以后来增添了一个灯座后,学生就很自然的在前面电路的基础上照样子又连接了一个灯座。
在第三个班级课上,我在布置探究任务时就明确了,用三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再用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于是,那种串联的方式出现了。课后回想这一环节,深深感到,我们经常说,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事实上往往我们认为很简单的、学生一下就能想到的,在实际教学中却迟迟不出现。只有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状况,那么在实际教学中的引导就会越明确。
《简单电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五
这节课主要目的是:
1、认识几种电路中常用的元件
2、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用开关控制电流
3、会连接简单的电路。
为此,课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地带领学生认识灯泡,同时观看灯泡的剖面图,为下面了解电流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地埋下伏笔。接着提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灯泡会亮?引出电源,告诉学生生活中插座中的电不可以做实验,因而引出电池再次思考:有了电池灯泡就可以亮了吗?引出导线。在学生充分认识材料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利用提供画好的`电池和剪好的灯泡,设计一个可以让灯泡亮起来的电路。电路图设计好后,学生心中非常期待自己的设计能否成功,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利用提供的材料检验一下自己设计的灯泡是否能亮。让能亮的同学介绍自己的连接方法,从而找到他们连接的共同点:灯泡的两个锡点要分别和电池正负极相连接。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连灯泡就可以亮了呢?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情况。同时介绍通路,在通过查找不亮的电路图中相机介绍断路和短路。然后让学生对有问题的电路图再次修改并且检验一下。
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利用开关来控制灯泡的亮与不亮,同时介绍了两个好工具的使用方法,电池盒和灯座。再次让学生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从而对简单电路有了更深的认识。
需要改进的
1、生活中各种电池该向学生介绍一下,其实我已经做好了ppt可是在课堂中给忘记了。
2、可以把灯泡换做其他的用电器如喇叭,小电机,让学生更能了解到电的作用,丰富学生对电的了解。
3、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仔细地发现学生是否有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如果有的话应该向学生开始一下。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只要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灯泡就可以亮。
4、科学课堂的驾驭能力和科学术语的表达需要多加学习。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六
也许学生对有一些难度的探究活动具有更高的积极性,本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
在利用一个电池盒、两个小灯座和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探究活动中,前面两个班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的连接方式:从两个灯座的两个接线柱上接出的导线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并联的一种方式)而课前我认为简单的,学生会首先想到的串联方式却没有出现。起初我感到很奇怪,后来找到了答案:在这之前,第一个探究活动是利用一个电池盒、一个灯座和两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所以后来增添了一个灯座后,学生就很自然的在前面电路的'基础上照样子又连接了一个灯座。
在第三个班级课上,我在布置探究任务时就明确了,用三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再用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于是,那种串联的方式出现了。课后回想这一环节,深深感到,我们经常说,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事实上往往我们认为很简单的、学生一下就能想到的,在实际教学中却迟迟不出现。只有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状况,那么在实际教学中的引导就会越明确。
xxx
20xx、10、12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七
进入电学学习后,连接实物图画电路图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读懂电路图,识别串并联是学好电学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两个教学的重点。
在画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这个地方,为了使学生能规范的作图,在课堂上也强调了如何画电路图,以及如何连实物图,并且也练习了不少,虽然在课堂上进行了强调如何规范的作图,但是学生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
(1)有的同学画电路图,不用尺子,画的电路图歪歪扭扭。
(2)有的同学画的电路元件很不规范。
(3)有的学生把电路元件画在了拐角处。
(4)有的学生把实物图和电路图嫁接在了一起。
对于电路图的画法,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几个方法:
(1)教师在黑板上进行规范化的画图示范,强调学生比较容易马虎的地方。
(2)结合教材的练习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
(3)对于演示的电路图让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并且提出改进的方式。
(4)对学生多次出错的要进行个别指导,找出问题所在,及时纠正。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八
也许学生对有一些难度的探究活动具有更高的积极性,本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
在利用一个电池盒、两个小灯座和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探究活动中,前面两个班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的连接方式:从两个灯座的两个接线柱上接出的导线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并联的一种方式)而课前我认为简单的,学生会首先想到的串联方式却没有出现。起初我感到很奇怪,后来找到了答案:在这之前,第一个探究活动是利用一个电池盒、一个灯座和两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所以后来增添了一个灯座后,学生就很自然的在前面电路的基础上照样子又连接了一个灯座。
在第三个班级课上,我在布置探究任务时就明确了,用三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再用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于是,那种串联的方式出现了。课后回想这一环节,深深感到,我们经常说,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事实上往往我们认为很简单的、学生一下就能想到的,在实际教学中却迟迟不出现。只有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状况,那么在实际教学中的引导就会越明确。
徐庆权
20xx、10、12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九
《简单电路》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前面的两个课时,主要介绍一些简单的电学知识,包括电的成因,以及如何利用电池和导线点亮一个小灯泡,而本课的内容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利用更多的电器元件,制作简单电路,并能够很好的记录下来,根据课程内容,我指定了一下:
教学目标: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每小组小灯座2个、小灯泡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记录纸若干。
课堂的第一部分: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还有一根导线,把小灯泡点亮,学生动手的同时,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并对电路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有什么办法能够不用手按让小灯泡亮起来,并介绍电池盒和小灯座,(学生演示安装步骤)。同时让学生利用这些电器元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
第三部分:反馈在制作简单电路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并确认安装注意事项:
1、电池的正确安装方法
2、小灯泡的安装方法
3、导电和电池座、小灯座的连接方法
第四部分:学生展示电路的实物连接方式,并给学生介绍电器元件的简单画法,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电路图。
第五部分: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给每个小组多提供一个小灯座,个小灯泡和若干到导线,尝试让两个小灯泡亮起来。
2、学生使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尝试,但尝试成功后再尝试其他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3、实验汇报(小组交流)
(有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能用不同的方法让两个小灯泡亮起来,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第六部分:课外延伸,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了人人参与,并尝试用了多种不同的连接方法进行尝试,,学生在使用电池座和电池盒的时候都没有遇到问题,学生整体情况良好,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电路的连接,电路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故障,在尝试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的环节,学生的想法很多,通过实践,发现仅有几种方案是可行的,认识到了要使小灯泡亮起来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通路。并用简单的电路图加以表述。
当然这堂课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的学习习惯仍需纠正,学生的合作和动手方面仍显欠缺,很多小组对于成员的分工都不是那么明确,需要一步一步完善,还有在学生的反馈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比较仓促,没有照顾到部分学生,学生的一些想法没有趣实践,也可能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扰,这在以后的课堂中需要进一步关注。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十
也许学生对有一些难度的探究活动具有更高的积极性,本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
在利用一个电池盒、两个小灯座和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探究活动中,前面两个班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的连接方式:
从两个灯座的两个接线柱上接出的导线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并联的一种方式)而课前我认为简单的,学生会首先想到的串联方式却没有出现。起初我感到很奇怪,后来找到了答案:
在这之前,第一个探究活动是利用一个电池盒、一个灯座和两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所以后来增添了一个灯座后,学生就很自然的在前面电路的基础上照样子又连接了一个灯座。在第三个班级课上,我在布置探究任务时就明确了,用三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再用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于是,那种串联的方式出现了。
课后回想这一环节,深深感到,我们经常说,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事实上往往我们认为很简单的、学生一下就能想到的,在实际教学中却迟迟不出现。只有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状况,那么在实际教学中的引导就会越明确。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13
在教学过程中,第一个环节,我先讲解了电池盒、小灯座的结构和用法,指导学生认识了电池盒、小灯座后再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学生很快就能连接一个正确的、完整的电路。电池盒、小灯座都有现成的导线连接点,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将导线插到各个连接点就可以了。学生呢很快完成了第一个教学任务,并画出了简单电路图。
在利用一个电池盒、两个小灯座和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探究活动中,前面两个班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的连接方式:从两个灯座的两个接线柱上接出的导线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并联的一种方式)而课前我认为简单的,学生会首先想到的串联方式却没有出现。起初我感到很奇怪,后来找到了答案:在这之前,第一个探究活动是利用一个电池盒、一个灯座和两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所以后来增添了一个灯座后,学生就很自然的在前面电路的基础上照样子又连接了一个灯座。在第三个班级课上,我在布置探究任务时就明确了,用三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再用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于是,那种串联的方式出现了。
接着我又联系班级的日光灯使用方法解说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优点和缺点。并联电路可以分别控制、节能环保,但连接繁琐;串联电路可以统一控制、连接方便,但可能出现不必要的电能浪费。学生学得非常好,很快就可以举一反三找出:家中的各个房间的电路是并联电路;同一个吊灯中的很多灯泡,客厅中的某组装饰光源,这些是串联电路。
课后回想这两个环节,深深感到,我们经常说,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事实上往往我们认为很简单的、学生一下就能想到的,在实际教学中却迟迟不出现。只有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状况,那么在实际教学中的引导就会越明确。
另外,学生对有一些难度的探究活动具有更高的积极性,本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所以只要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将课设计到位,引导到位,学生一定会带给你更大的惊喜。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十一
本课的课题就抓住了人心,是一篇寻找和认识幸福的过程。茫茫大千世界,谁都在追求幸福,只是人们对幸福的观念不一样,有的人是为自己追求幸福,有的人是为大多数人追求幸福,因此,本人是引导学生认识人生,追求人生,这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目。
虽然本课是阅读课文,但本人在教学中却经过了“讲、窜、套”,就是抓住文题“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无尽地讲自己所理解的幸福,然后结合文中人物故事,把幸福的含义用事例串起来,使实际生活与文本意蕴,纵横交错。“套”就是将影形的生活与无形的生活排列一起。如:父母为了全家人的幸福,而且不息离开亲人远行千里,干苦力,本人将这归为影形的生活,它是一个认识幸福的过程 。同时,这样的幸福得来要让学生感受到劳动创造幸福的真理,自然引导学生感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这里本人降低了要求,只要孩子们认为的幸福观点,我都给予鼓励支持,肯定。比如:孩子们各抒己见“星期天是幸福的,过节时桌上有爸爸妈妈是幸福的,中秋佳节一家人一起吃月饼是幸福的,拉着妈妈的手照张相是幸福的……”
根据学生对幸福的感悟,本人在教学中就已经成功了。于是,我把教学重点落实到“认识幸福的含义与意义”上,再抓住文中重点段的朗读来感受劳动创造幸福的真理。因此,本人直接导入学生所认识到的幸福之上。“你认为自己的幸福是什么?然后根据学生所认识的幸福,引导学生将自己认识的幸福进行阐述,并举出实际例子,要求理清例子的起因,经过、结果,紧接着套入文本中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抓住重点段来理解全文即分析课文,感悟幸福的含义。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就这样下来,我引导学生将自己“所闻、所疑、所悟”等过程 ,用列提纲的形式表达出来。
比如:有一孩子列了这么几个提纲“1、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2、有钱就幸福吗?3、我认为幸福是这样的?4、原来幸福是这样的?”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拟的提纲,尽情阐述,分析、举例说明、悟出幸福的含义,这个环节学生表现非常棒,学生很快进入写作状态,我也悄悄退出,学生足足写了50分钟左右,班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500字以上的习作练习,有六七个孩子写了近700字的作文,习作内容还真具有夹叙夹议的味道,能引用名言,伟人的故事,还有孩子引用了所学的课文《巨人的花园》,将文中巨人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通过孩子们的帮助,又享受到了春天的快乐,这是幸福的。本人认为作为四年级学生,能通过文中作者的文笔启示写出自己的手笔是很不错的。在此基础上,我也渗透了文中的语文知识点。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三个孩子在智慧女儿的引导下,经过十年的亲身经历,终于明白了只有用自己的劳动做出对人们有举益的事,才是真正的幸福。由此,更进一步地引导学生感悟幸福的真谛。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呢?掩卷沉思,智慧的女儿一语道出了幸福的真谛:只有靠自己的劳动 ,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便能收获幸福。让学生真正地领悟到:原来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让我们牢记,能使大多数幸福的人,认识到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从阅读中感悟写法 。故事情节的奇异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奇异的故事”往往是童话故事的亮点。文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她肯定、赞扬三个牧童疏通泉眼的劳动,还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弄明白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儿在文中起到了“灵魂”的作用。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读起来既神秘,又有趣,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我们在平时读童话的时候,这样的故事也很常见。例如《渔夫和金鱼》中“金鱼能一次又一次地满足渔夫的要求”这一情节的安排,使读者们的阅读兴趣大大增加。又如《白雪公主》中王后的那面魔镜,孩子们也是十分感兴趣的。由此可见,我们在写童话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越离奇,越神秘,就越引人入胜,这样,自己手中的童话就成功了。
当然,引导学生读书,写作更是本人在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支撑点。比如:“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句话也无形地渗透了德育审美教育,句中的“义务”是什么含义?无疑“义务”是应尽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是指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这话告诉孩子们:要想获得幸福,就要通过辛勤地劳动,给别人带来方便和好处,让别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
总之,教学本课后,我深深地认识到: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还要教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让自己能更好的成长,让自己的人生更为灿烂,更有意义!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十二
每一次教学只要精心准备、用心执教,总会有着令人回味的片段。
1、以学生为本,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的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本着这一目的,我提供分层次的材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2、环节间的巧妙过渡、紧密的衔接。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的作用,从问题的引入、探究内容的层层深入,学生活动时的调控都能够自然、巧妙、精密,让学生不会感觉到紧紧被牵引,而是自然跟着去做,期待着继续前行。
这节课上完,感觉仍有一些不足,期待继续改进。
1、没有充分发挥实物展台的作用。只是就学生所画的电路图进行展示,其实完全可以将学生所连接的实物图作品展示,既可以起到相互学习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2、展示学生作品时方法欠妥当。如果能够先展示正确的连接方法,让连接错误的学生“自行发现”、“自行纠错”效果会更好,同时还可以保护学生探究的欲望。
3、拓展活动应留充足的时间。尝试“用一节电池点亮两个灯泡”因时间已下课,所以只是匆匆做了一下,很多小组甚至没有没做出来,所以活动既然已经安排,就一定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尝试,这样学生才能有所收获,活动也不会流于形式。
总而言之,潜心专研,尽心尽力去备课、上课,积极做出深刻的反思,总会让课堂多一分精彩、多一分惊喜,少一分遗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十三
这是一节让学生动手实验较多的科学课。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了让课堂充满活力,我本着由教师引导,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实验,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本课知识,并深刻体验到实验的乐趣。尽管课堂教学时间因放手让学生实验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能使学生从实验中学到知识并感受到乐趣就值!
在实验刚开始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没能将“电池、导线、灯泡”三种材料连接起来,当然,也就没能使灯泡亮起来。原来,学生平时很少进行实验,在课堂上大多数时候是听老师说实验。现在一下子让学生亲自操作,很多学生是手忙脚乱,甚至有些学生无从下手。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慌,而是与学生进行互动,一起动手操作。在我的指点下,学生很快就是使灯泡亮起来了。当时学生们激动得直喊:“我的灯亮了!我成功了!”
从学生们激动的情景可以看出,他们的.探索欲望被激发起来了。我顺势引导学生按老师指导的方法将实验过程重新进行一次,再次体验成功的乐趣。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十四
这是一节让学生动手实验较多的科学课。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了让课堂充满活力,我本着由教师引导,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实验,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本课知识,并深刻体验到实验的乐趣。尽管课堂教学时间因放手让学生实验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能使学生从实验中学到知识并感受到乐趣就值!
在实验刚开始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没能将“电池、导线、灯泡”三种材料连接起来,当然,也就没能使灯泡亮起来。原来,学生平时很少进行实验,在课堂上大多数时候是听老师说实验。现在一下子让学生亲自操作,很多学生是手忙脚乱,甚至有些学生无从下手。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慌,而是与学生进行互动,一起动手操作。在我的指点下,学生很快就是使灯泡亮起来了。当时学生们激动得直喊:“我的灯亮了!我成功了!”
从学生们激动的情景可以看出,他们的'探索欲望被激发起来了。我顺势引导学生按老师指导的方法将实验过程重新进行一次,再次体验成功的乐趣。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十五
这节课主要目的是:1、认识几种电路中常用的元件,2、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用开关控制电流。3、会连接简单的电路。
为此,课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地带领学生认识灯泡,同时观看灯泡的剖面图,为下面了解电流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地埋下伏笔。接着提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灯泡会亮?引出电源,告诉学生生活中插座中的电不可以做实验,因而引出电池再次思考:有了电池灯泡就可以亮了吗?引出导线。在学生充分认识材料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利用提供画好的电池和剪好的灯泡,设计一个可以让灯泡亮起来的电路。电路图设计好后,学生心中非常期待自己的设计能否成功,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利用提供的材料检验一下自己设计的灯泡是否能亮。让能亮的同学介绍自己的连接方法,从而找到他们连接的共同点:灯泡的两个锡点要分别和电池正负极相连接。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连灯泡就可以亮了呢?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情况。同时介绍通路,在通过查找不亮的电路图中相机介绍断路和短路。然后让学生对有问题的电路图再次修改并且检验一下。
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利用开关来控制灯泡的亮与不亮,同时介绍了两个好工具的使用方法,电池盒和灯座。再次让学生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从而对简单电路有了更深的认识。
需要改进的
1、生活中各种电池该向学生介绍一下,其实我已经做好了ppt可是在
课堂中给忘记了。
2、可以把灯泡换做其他的用电器如喇叭,小电机,让学生更能了解到
电的作用,丰富学生对电的了解。
3、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仔细地发现学生是否有用一根导线、一个小
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如果有的话应该向学
生开始一下。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只要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灯泡就可
以亮。
4、科学课堂的驾驭能力和科学术语的表达需要多加学习。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十六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对于如何点亮小灯泡,学生已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在这节课中主要是使学生学会使用新的装置——小灯座和电池盒,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并在使用这些装置建立电路和探索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地建立电路的经验。
根据这样的理念,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取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设计组装点亮一个小灯泡的电路,掌握电池盒、小灯座和导线的安装和连接方法,画出简单的线路图,形成一个简单电路的概念。但是由于学具袋中的学具质量不是很好,导致很多学生在安装小灯座和电池盒时,时间用去了一大半,而且个别小组没有成功安装好,因为有些材料被折断了。后来让学生点亮一个小灯泡,并画出简单电路图时,大部分学生显得很是困难,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玩上面,根本没有按着教师的要求去做。个别画出来的电路图也是不准确的,导线没有画直,小灯泡画得不准确,电池盒也画出来。没有真正形成简单电路的概念,所以我只好临时改变教学流程,将下面的内容安排在下节课。
今天我承接上节课留下来的内容又上了一堂课,指导老师也来听我的课。总感觉整个教学流程不是很好,学生方应慢、交流部积极;而且对于上节课的知识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到位。存在的主要问题:1、指导组装用电器时,注意点强调未到位,使个别实验组在安装电路时小灯泡没有亮,未找出原因。2、学生在用不同的方法使多个小灯泡发亮的实验操作后,才展示其中一组连接的实物图,这并不能代表全班学生的做法,太过局限。学生的电路图画的不规范,没能及时的纠正。
所以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怎样用不同的方法,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时,他们实验的很慢,显得交流的时间很紧迫。后来指导老师给了我一些意见:1、不要让一个小组中的一个学生来画电路图,让他们先都画着实是看,在让他们动手做实验;或者是让完成好的小组立刻上黑板画出电路图,接着跟大家一起交流画出来的那些连接方法是相同的,哪些方法是不同的,并指出不同在哪里,让学生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可使学生意识到使两只小灯泡亮起来可以有两种方法,并让学生尝试去试试第二种方法。
进入电学学习后,连接实物图、画电路图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读懂电路图,识别串并联是学好电学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两个教学的重点。
在画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这个地方,为了使学生能规范的作图,在课堂上也强调了如何画电路图,以及如何连实物图,并且也练习了不少,虽然在课堂上进行了强调如何规范的作图,但是学生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
(1)有的同学画电路图,不用尺子,画的电路图歪歪扭扭。
(2)有的同学画的电路元件很不规范。
(3)有的学生把电路元件画在了拐角处。
(4)有的学生把实物图和电路图嫁接在了一起。
对于电路图的画法,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几个方法:
(1)教师在黑板上进行规范化的画图示范,强调学生比较容易马虎的地方。
(2)结合教材的练习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
(3)对于演示的电路图让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并且提出改进的方式。
(4)对学生多次出错的要进行个别指导,找出问题所在,及时纠正。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十七
也许学生对有一些难度的探究活动具有更高的积极性,本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
在利用一个电池盒、两个小灯座和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探究活动中,前面两个班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的连接方式:从两个灯座的两个接线柱上接出的导线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并联的一种方式)而课前我认为简单的,学生会首先想到的串联方式却没有出现。起初我感到很奇怪,后来找到了答案:在这之前,第一个探究活动是利用一个电池盒、一个灯座和两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所以后来增添了一个灯座后,学生就很自然的在前面电路的基础上照样子又连接了一个灯座。
在第三个班级课上,我在布置探究任务时就明确了,用三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再用四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于是,那种串联的方式出现了。课后回想这一环节,深深感到,我们经常说,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事实上往往我们认为很简单的、学生一下就能想到的,在实际教学中却迟迟不出现。只有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状况,那么在实际教学中的引导就会越明确。
每一次教学只要精心准备、用心执教,总会有着令人回味的片段。
1、以学生为本,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的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本着这一目的,我提供分层次的材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2、环节间的巧妙过渡、紧密的衔接。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的作用,从问题的引入、探究内容的层层深入,学生活动时的调控都能够自然、巧妙、精密,让学生不会感觉到紧紧被牵引,而是自然跟着去做,期待着继续前行。
这节课上完,感觉仍有一些不足,期待继续改进。
1、没有充分发挥实物展台的作用。只是就学生所画的电路图进行展示,其实完全可以将学生所连接的实物图作品展示,既可以起到相互学习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2、展示学生作品时方法欠妥当。如果能够先展示正确的连接方法,让连接错误的学生“自行发现”、“自行纠错”效果会更好,同时还可以保护学生探究的欲望。
3、拓展活动应留充足的时间。尝试“用一节电池点亮两个灯泡”因时间已下课,所以只是匆匆做了一下,很多小组甚至没有没做出来,所以活动既然已经安排,就一定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尝试,这样学生才能有所收获,活动也不会流于形式。
总而言之,潜心专研,尽心尽力去备课、上课,积极做出深刻的反思,总会让课堂多一分精彩、多一分惊喜,少一分遗憾。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篇十八
本课是我上的一节常规课,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动手操作性强,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了对知识综合应用。在本课设计中我始终围绕科学课的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来展开探究活动。
首先,让学生了解有关电的知识,回顾旧知和生活实际,并不是枯燥空洞的去说,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做,亲身去感受,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点亮一个小灯泡。在课堂上充分鼓励敢于尝试的同学,对于学生在点亮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让其他的孩子去发现,去指正。由此导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我们先来认识一些电器元件,这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只是我们还不知道它们的科学名字。你能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再一次使小灯泡亮起来吗?这个问题一抛出,很多同学跃跃欲试,而对这样的组装,他们可能很早就已经玩过类似的游戏。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因此,小灯泡很快被学生点亮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接着,我又会提出一个问题。“分析我们的连接,你能说说干电池的电流是怎么走动的吗?”这下可难住了一部学生。她们可能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少部分对电学感兴趣的学生可能知道其中的奥秘。但说不完整。在他们的思考问答下,更多的学生会加入思考的行列。此时,我将孩子们零散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全盘托出。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开关来控制灯泡。而这个连接却没有开关。我们能不能加一个小开关来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熄呢?加入开关,重新点亮小灯泡!孩子们又很快的完成了组装。现在,请你把我们的连接用实物图画下来,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电路。学生们花了几分钟才画好实物电路图。要画得像容易吗?感觉怎么样?要是简化一下就好了!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此时,可以充分让学生们想想简便的方法,她们给了我很多好的意见。我也给同学们一种方法,学习画简单的电器元件符号,用符号再一次画简单电路图。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后,我立即发现大多学生不能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学生对灯泡内部的结构不了解,对看不见的电流就更不清楚了,而认识了电流实验盒中的电池盒、小灯座后再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学生很快就能连接一个正确的、完整的电路。电池盒、小灯座都有现成的导线连接点,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将导线插到各个连接点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开启学生智慧的思维。因此,我这课的设计,先点亮小灯泡,认识电流的存在,小灯泡只有在回路电路中才能亮,一旦断开就会熄灭。然后,逐渐的增加电器元件,我们不可能始终用手握著让小灯泡亮,电器元件就可以让我们的手解放出来。这就构成了一个电路连接。学习画简单电路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知电路连接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电路的布置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