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工作总结和计划(精选9篇)
计划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步骤和时间安排。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大数据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一
对一般的数据处理可以使用数据库,如果对复杂的数据处理,必须借助程序,那么在程序操作数据库和程序操作文本之间选择,是一定要选择程序操作文本的,原因为:程序操作文本速度快;对文本进行处理不容易出错;文本的存储不受限制等。例如一般的海量的网络日志都是文本格式或者csv格式(文本格式),对它进行处理牵扯到数据清洗,是要利用程序进行处理的,而不建议导入数据库再做清洗。
大数据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二
20xx年,是我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政务服务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经受了突发疫情的考验,经受了洪灾的暴虐。在困难面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局上下团结奋斗,难中求进,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全员防疫抗疫,践行初心使命
今年初,面对突发疫情,局按照县委统一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参与各项防控任务,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局24名党员干部,其中3名驻村“第一书记”就地转为防控队员,4人被派至金城假日留观点,4人下沉到共驻共建的朝阳社区,4人就近到原籍社区报到并认领工作,7人被抽调到县防疫指挥部信息支撑化组等4个组,2人驻守机关值班,实现了全员出动、全员战疫。在战疫中,局全体党员干部亮身份,不畏艰险、坚守岗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舍小家、顾大家,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严防死守阻病毒。2月6日,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树民同志带领3名同志到金城假日酒店留观点值守,协调配合医院、公安共18名工作人员管理留观病人。工作队制定了留观点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做实规范化管理。对留观人员登记造册,合理分配房间,进行测温和核酸检测。每日还身穿厚实的隔离服,分发药物、送餐,处理垃圾,消毒消杀,24小时高强度运转。工作队齐心协力、不怕牺牲、精准治疗、服务精细,在近一个月里,先后解除密切接触者177名,实现零交叉感染、零逃离、零投诉,多次受到省委尔肯江部长和市委督查组高度评价。
3、全力以赴筑防线。1月30日,我局作为朝阳社区的共驻共建轮值主席单位被县委派驻增援社区防控。在社区,4名同志每天“超长待机”连轴转,使出浑身解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保障了整个社区居民的安全健康。工作队在每个小区张贴公告、拉横幅、发须知,通过电话、微信、上门走访等方式了解辖区居民情况,摸清底数。大力搞好宣传,引导群众居家不出门、不聚集。开展地毯式全覆盖摸排登记,对外来返乡人员登记造册,询问其活动轨迹并记档。严格落实每日2次体温测查制度,对每栋楼每户居民开展体温测查。对临街商铺、珍珠坡市场进行劝阻关停,成立夜晚纠察队阻止商铺暗地营业。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应对解决突发状况,全力保障居民生活物资,最大限度守护了社区安全。
5、常态化防控优服务。大厅恢复对外办公后,中心严格落实场所消毒、人员体温检测、佩戴口罩、扫码通行等防控措施,经常性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理大厅卫生死角,抓好环境整治,加强现场管控,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二、全力推进改革,优化政务环境
(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大数据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三
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区操作十分必要,例如针对按年份存取的数据,我们可以按年进行分区,不同的数据库有不同的分区方式,不过处理机制大体相同。例如sqlserver的数据库分区是将不同的数据存于不同的文件组下,而不同的文件组存于不同的磁盘分区下,这样将数据分散开,减小磁盘i/o,减小了系统负荷,而且还可以将日志,索引等放于不同的分区下。
大数据工作总结和计划篇四
20xx年以来,x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局上下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深化“放管服”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举措,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的各项工作,为x县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理速度最快、办事流程最优、申请材料最简、群众感受最好”的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力量,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主责凝聚合力,全力提升工作质效。
20xx年初,根据省市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工作部署,以及省政务办事项精简试点县相关要求,县政数局紧紧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结合x县实际,坚持对标对表、对照先进地区经验做法,本着补短板、强弱项、高标准推进的原则,先后以县政府名义制发了《x县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实施方案》《x县县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精简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县职转办名义印发《x县推进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目标任务和相应时间节点,明确了各地各部门责任,强化了组织领导和督导责任。在部门内部,把方案中所有工作分解到分管负责人和股室,一直以来高位推进。
(一)聚焦“事项最少”,全力推进县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精简试点工作。x县作为全省县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精简试点县之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立了县长挂帅的领导小组,印发《x县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精简试点实施方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聚焦“全省审批事项最少”目标,以《湖北省省市县乡村五级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目录)》为规范标准,对标国内先进地区目录清单进行全面梳理。截止目前全县共精简事项252项,保留事项523项,其中直接取消192项,委托下放12项,合并事项19项,改备案29项,精简比例在32。5%。直接取消事项204项纳入日常监管,其它精简类型事项34项纳入日常指导,最大程度放权减权。现已完成系统内事项回退工作,全省多数县市区复制了该项工作成果,省职转办和“放管服”办公室将x县精简试点工作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简报第20期《x县以试点为牵引不断优化政务环境》),推广应用后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在“减事项”的同时,同步开展“减跑动、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工作。截止到11月底,在原有压减时限的基础上,将办件承诺时限进一步压减,实际办理时限对比法定时限压减占比达90。5%。在充分尊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全县即办程度达到80%,最大程度的为办事群众减跑动环节。以51本证照“免提交”(身份证、户口本、营业执照等51类电子证照类申请材料可在线共享调用,不用再线下提交)为前提,免提交比例达到100%。同时巩固提升“一事联办”事项,目前x县已上线12个主题事项,办件30余件。
(二)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推进政府部门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重构。
2、“一窗通办”高效运转。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大综窗+小综窗”工作模式。一楼开设综合受理窗口,复用统一受理平台,提供咨询收件,资料初审和帮教办,及时推送、及时办理,反馈办理结果。将“一事联办”关联事项的单位物理集中,形成了“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工业项目开办、投资联审、户籍办事”五个专区,高效运转“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出件区出件”审批办事模式。
3、“一事联办”协同推进。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要求,x县在复用去年省定标的8个主题事项基础上,今年新增“我要开蛋糕店、我要开面馆、我要开水产店、我要开鞋店”等4项试点主题事项,目前四个主题事项均已上线,并产生30余件办件量。
(三)聚焦“标准化引领规范化”,打造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
1、积极完善县级政务服务场所建设。一是县政府斥资1000万元启动x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一体化平台建设项目,改扩建后县级政务服务中心一至三层全部投入使用,窗口增至99个,全县行政审批单位实现“应进尽进”;二是斥资300万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县政务大厅前台受理等岗位整体外包,大厅形成县政数局全面负责大厅整体运行、服务态度和服务效率的监管;各入驻部门专心业务审批,负责业务指导和业务督导;第三方外包服务机构执行公共岗位服务活动的“1+1+1”的管理模式;三是斥资200万元在县政务服务中心门前建一高标准停车场,11月完工;四是安排资金近百万元用于“一事联办”软件编写和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终端进社区,现已完成政府采购程序。县级政务服务大厅的改造升级将极大提升企业和群众的体验感。
2、持续推进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建设。采取以点带面模式即示范点促进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基层政务服务工作标准化。确定洪山镇、厉山镇、安居镇3个乡镇作为镇级基层政务服务示范点,新城居委会等39个村(社区)作为村级基层政务服务示范点。分别在厉山镇、安居镇、洪山镇建设三个“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其中县级“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与税务部门合并建设,现已完成场地装修改造和自助设备进场等工作。在全市第一、第二批基层政务服务场所评估验收中,x县获评7个基层政务服务示范点。全县20个镇级政务服务大厅,384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均按工作要求设立综合受理窗口,事项进驻比例明显提升,硬件设施基本配备到位。
大数据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五
价格监督检查工作思路
20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总体思路应以转变工作方式为突破点,立足于对市场价格行为监管,充分发挥“当裁判、搞服务”的职能,重点加大对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价格举报和价格监督组织的引线作用,切实加强对实行政府定价、指导价价格行为的整顿与治理。具体思路:
一、注重方式方法创新,继续推进价格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从树正的角度,以全面推进明码实价店评选为切入点,正确引导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培育消费者合理的消费理念。在开展评选活动方面,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在数量上应逐步增多,在范围上逐步扩大。在评选方式上,由初期的宣传、申请、验收、表彰逐步过度为申请、验收、发牌,凡符合条件的,可直接予以授牌。在管理方面,主要通过成立协会的方式,加强明码实价店价格行为的自律,价格监督检查机构则作为其中的主要成员之一,具体负责日常的协调、管理、定期例会的组织以及建章立制等。
二是改进评选方法,继续开展“价格信得过”等形式多样的价格信用活动。在具体方式上应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消费者认可、社会监督的总体思路,通过社会评价机制来转变工作方式。在具体内容上应将社会的评价作为主要标准,同时要注重企业的影响力、经济效益等多层综合因素。
三是建立与推广企业联系制度,强化价格自律和内部监督。采取定期定向包干方式,加强价格监督检查机构与企业的联系,帮助企事业单位完善物价员制度,健全价格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企业事业单位信用档案,以增强经营者价格自我约束能力。
二、抓住社会热点问题,开展重点专项检查。
一是开展房地产行业价格和收费以及物业收费专项检查。近年来我市房地产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随之而来房产价格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欺诈、质价不符等行为,同时由于房地产业投资相对较大,一些部门借机乱收费的行为也不少。明年要以规范房地产价格为切入点,对涉及的收费部门开展专项治理。物业收费问题已成为当前居民投诉的主要热点之一,这其中除了物业市场运作体制不健全的因素外,也存在物业管理企业只收费不服务或超标准收费等问题,今年应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开展一次重点检查。
二是开展劳动、公安、海关、商检、税务等系统收费大检查。随着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优化投资环境已成为政府关注的热点。劳动、公安、海关、商检、税务等部门则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单位,各个部门不仅管辖的范围较大,而且涉及的收费项目相对较多。通过开展检查,对规范各个部门的收费行为,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三是对邮电、电信资费开展检查。近年来邮电、电信行业体制管理变化很大,业务领域逐步拓宽,综合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但同时乱加价、乱收费、强制服务收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开展对邮政、电信资费的检查,对于减轻社会各方面负担 ,促进邮电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四是对涉农价费、教育和医疗服务收费继续开展常规性检查。近期农村市场价格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特别是一些农资价格,涨幅较大,直接影响了农民利益。所以,年在涉农价格和收费方面应继续开展检查,重点是化肥、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为全面配合“一费制”的具体落实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的调整,应继续开展教育、医疗服务收费专项整顿。
此外,对于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逐步探索与推广提醒告诫、案例公布、规劝警示、市场调查、定期免检、信誉评价、整改回访、协商调节等制度,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
三、完善农村价格监督体系,全面构筑基层物价检查机构工作平台。
主要从完善配套管理措施着手,进一步理顺镇价格监督站管理体制,从制度、体制、机制等多个方面,实行全市统一的`管理办法,逐步推行统一的培训机制、考核机制、奖励机制、定期交流机制等等,同时对人员配置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通过政策扶持,进一步增强镇村价格监督人员的工作热情,为县级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全面开展打造新的工作平台。
四、以价格监督检查工作责任制试点为契机,全面加强价格监督检查队伍建设
重点抓好责任制落实,同时配合责任制的具体实施,重点完善机构设置、各项配套制度的制定。进一步建立与完善价格行政处罚过错责任追究、价格行政执法回访和责任制度等。加大对案审工作的管理,采取集中培训、异地检查等方式,全面提高案件审理质量。注重调查研究,围绕新的发展观,研究和探讨在新形势下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抓住社会关注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思路,撰写价值较高的理论调研文章。加强政务信息报送工作,提高政务信息的质量和效率,并建立备案考核制度。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提高统计分析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完善和落实各项工作报告制度,增强系统的整体功能。
大数据工作总结和计划篇六
****年,区大数据中心始终坚持服务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大局,紧紧围绕“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目标,积极做好顶层设计、系统建设、运维管理、**络安全、服务保障等工作,全区“数字政府”建设顺利推进,取得显著成效。现将****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建成高速、稳定的区级电子政务**络。按照全省政务一张**“五级联通”建设要求,升级区级政务**,提升政务****络骨干,完成区中心机房核心交换机、街道汇聚交换机、社区接入**络设备的升级改造,实现主干万兆、千兆接入的建设标准,互联**出口带宽升至xg,全区接入政务**终端近****台,**络速度和稳定性不断提升。
2.升级扩容区级数据中心。构建起区级电子政务云平台,现有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台,存储**xt,通过虚拟化技术分配**x台虚拟机,为区直部门提供计算、存储资源和统一运维服务。按照信息化设备更新和**络安全等级保护建设规定,及时更换适配服务器,推进政务**中心机房升级扩容,新增服务器机柜**组,完成机房分区分域、空调及新风系统改造,统一为卫健、城管、统计、行政审批局等区直部门的业务系统提供信息化基础支撑环境。
3.建立**络信息安全防御处置体系。按照**络安全相关规定建立健全政务**络安全管理制度,在区政务**、云平台各虚拟机终端部署**络安全设备,对重要系统和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强化日常工作安全漏洞扫描,在全区****余台政务**终端电脑安装部署了**x天擎安全防护系统,有效构建了全**威胁监测、主动预警、防御处置三个维度的防御体系。
1.推进视频监控后续更新及运维。会同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推进视频监控二类点、三类点运维项目,更换老旧前端摄像机****余套,完成“雪亮工程平台”建设,实现“雪亮工程平台”视频资源互联共享,已接入二类点、三类点、教育局、城管局、工商局、水务局等视频资源共****x余路,疫情期间按视频共享标准完成江岸方舱、长江新城康复驿站视频资源互联共享,做好视频监控运维工作,二类点、三类点在线率保持在**%以上。
2.切实做好区级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和公共数据开放。强力夯实数字政府建设基础,坚持把数据资源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下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统筹归集全区各类政务数据资源,推进公共数据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一是按照全市统一工作安排,全面启动****年全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完善全区“三目录一清单”梳理,按月完成市级“一**通办”考核任务,做实政务信息资源维护保障工作,定期检视资源目录编制、挂接情况,确保数据共享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一致性。二是按照省市关于推进公共数据开放统一部署,推进全区公共数据采集、开放和利用工作,在全区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基础上,参考x市公共数据开放模式,组织开展全区公共数据开放目录梳理和相关信息填报,并进行数据归集,统一对外开放。三是加强数据共享和开放安全管理,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定《江岸区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初稿)》、《江岸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初稿)》,并逐步修订完善。截止目前,全区**个部门共登记目录**x个、挂接资源**x个、发布数据项****个,覆盖行政审批、经济统计、教育司法、文化旅游等领域,开放公共数据目录**个,全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公共数据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3.扎实做好数据应用技术支持。以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建设普惠便捷的服务平台、增强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为切入点,按照疫情防输入、生活垃圾分类、民呼我应、街道一体化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等工作责任分工,切实做好沟通、协调,及时掌握部门需求,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支撑能力,及时做好各类技术支持工作。
1.加强外**门户——政府门户**站建设管理。按照国家省、市、区有关政府**站和政务新媒体管理、建设、绩效评估工作要求,加强区政务**站管理。一是按照全市政府**站集约化工作要求,完成区人民政府**站数据规范清理、后台系统功能向全市统一集约化后台的迁移、新**站在市级的平台部署和上线,改版升级**站页面效果,推进栏目动态调整和功能优化。二是按照区人民政府**站管理责任分工,常态化开展问题监测,发布绩效评估报告和问题通报x期,采集报告**个问题,督促各部门完成整改。三是组织开展区政府**站栏目设置调研,按照省市关于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有关事项要求,邀请专家和政府**站相关技术支持公司,组织召开区政府门户**站建设调研,进一步摸清我区政府**站底数情况,为科学规划**站栏目设置打下坚实基础。四是建立健全**站监测预警机制,推进**站安全值守、检测、攻防演练的常态化、长效化,全面提升**络安全防护能力。五是组织开展政府**站业务培训。邀请专家、x省政务办领导开展政府**站和政务公开管理工作专题授课,并不定期组织召开操作培训,进一步强化全区政府**站工作人员素养技能,提高全区政府**站管理水平。
2.加强内**门户——协同办公平台(oa)建设管理。持续优化协同办公平台,完成移动办公通讯录开发工作,开发各类文件**上签阅等功能,积极配合各部门完成账号及用户权限调整。推进协同办公系统及设备更新项目,确定oa系统基本框架及各项功能,年底前将在本单位试用。截止**月底**上办公平台接入部门**家,用户****人,邮件发送x.x万余件,各类文件、信息、公告发布****件,江岸oa已成为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开展**上办公的重要平台。
3.加强新媒体门户——政务新媒体维护管理。一是强化“智慧江岸”微信公众号维护管理。利用微信信息推送功能,做好全区疫情防控、防汛抗旱、文明创建等重要工作的宣传,强化政务预约链接功能的运行维护,抓实公众号功能日常巡检,动态优化栏目设置,保障各栏目功能正常可用,持续丰富页面响应体验,让**友群众享受“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二是组织全区**个政府工作部门和街道开展政务新媒体账号清理和信息采集填报工作,共清理仍有效的政务新媒体**个,并上报至全国政务新媒体报送系统,加强全区政务新媒体规范管理,更好地发挥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引导**上舆论、创新社会治理等作用。三是协助区委组织部加强“江岸微邻里”维护管理,做好各项功能巡查和技术保障工作。四是建成“线上江岸”移动端平台,集成了移动oa、民呼我应、**格化管理、江岸一张图等区级移动办公应用系统。
1.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障工作。一是圆满完成江岸方舱医院、长江新城康复驿站信息**络建设和保障任务。承担信息**络建设和运行维护任务,完成有线电视信号布线、无线**络覆盖、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视频会议、固定电话的安装、“同舱共济,有呼必应”微信app等开发等建设内容。安装调试办公电脑、电话,及时处置各类**络故障,为日常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做好疫情防控信息系统建设和技术支持,建成江岸区无疫情小区地图信息系统、物资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江岸区新冠肺炎病例数据信息系统、x市公安局dmc系统、新冠肺炎患者信息核查管理系统的使用运行。按照中心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全面参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二是完成应急与物资保障组医疗防护物资保障工作任务。积极拓宽物资来源渠道,丰富物资品类,加大医疗防护物资保供力度、管理使用力度。截至****年x月**日,筹集口罩、防护服、防护面罩等各类医疗防护物资**余种,共计x,**x,**x件,按照“应保尽保、分级配备”原则,落实申领、发放审批制度,及时发放,保障一线防控工作需要,为疫情防控人员提供安全保护。
2.做好区级视频会议系统的运行维护保障。按区委区政府相关要求对区机关会议室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优化改造,确保各类视频会议的顺利召开。疫情期间组织人员进行**小时值守,建设江岸方舱视频会议分会场、长江新城康复驿站视频会议分会场,不分昼夜保障市区、区街疫情调度会。为区政协、区委组织部、机要局等多个部门视频会议做好保障工作,截止**月保障视频会议**x余场,较****年全年**x场增长**x%以上。完成企业签约、助力经济复苏直播带货等视频连线活动x次。
1.强化理论武装。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党风廉政、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依法治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专题学习,****年度组织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次、班子成员讲党课x次,自学和集中学习研讨相结合,不断提升政治素养。中心建立学习强国“自觉学习—主动分享”机制,坚持每日学习基础上群内分享学习心得,形成比学争先良好氛围。自****年x月区委宣传部开展“学习强国”每日积分通报以来,我中心排名一直位居全区前列,长期稳居第一。截止****年**月,中心x名处级干部、x名干部均提前超额完成干部教育**络学院、无纸化学法用法平台学习任务。
2.强化廉政建设。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多种形式开展第二十一个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加强对全体干部的经常性监督,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年上半年,围绕干部职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第一种形态”开展批评教育x人次,开展任前谈话x人次,每月提交《执纪监督情况统计表》、《开展监督检查情况统计表》,定期每季度报送《区大数据中心重大事项报备表》,严格日常管理。
3.强化巡察整改。中心党组高度重视区委第三巡察组向区大数据中心党组反馈问题,严肃整改纪律,将问题整改与制度建设、制度落实相结合,全面推进各项问题整改。新建、修订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近**项内部管理制度,补齐短板、堵塞漏洞,真正把制度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使巡察整改工作发挥持久效能,进一步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管财、管物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江岸区大数据中心**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4.强化实践锻炼。强化对全体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积极参与全区重点工作,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是积极投身抗疫。疫情防控期间,中心全体干部均在岗在位,积极投身于应急与物资保障(社会捐赠)组医疗防护物资保障、江岸方舱医院和康复驿站信息化建设、区防疫指挥部视频会议保障等工作。二是积极参与防汛。****年防汛期间,区大数据中心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全面参与到谌家矶街道北堤、丹水池街道盐业闸口的防汛值守工作,严守防汛工作纪律,认真做好巡堤查险,圆满完成防汛工作任务。三是积极下沉社区。严格落实党员“双报到”制度,与社区拟定“三张清单”,开展联建活动,并动员中心七名党员干部全员到对口联系的新村街航务社区和各自居住社区报到,积极参与社区清洁家园、菜市场文明劝导、交通秩序整治、文明创建入户宣传、人口普查等活动**余人次。
大数据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七
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数字强省战略部署,以“在数字x建设上创一流”为目标定位,将数字x建设作为事关全市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工作,举全市之力一体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贡献大数据智慧和力量。我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再次进入全国前x名,数字城市建设获评中国数字城市百强榜第x名。我市数字政府建设经验、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专题推广。
一、数字政府聚焦提质增效,“多点用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爱x·青e办”整合x个部门、x个区(市)、x家企业的x多项服务,归集x类x余万条电子证照数据,电子身份证、驾驶证等x类市民常用证照汇入“青e办”电子卡包,实现掌上“亮码、扫码”应用。全面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政务服务平台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市、区两级x万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服务“一次登录、全网通行”。除经批准的事项外,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已达x%(其中市本级x项、市区两级x项)。
(二)全面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初步建成左右衔接、上下贯通的城市云脑,接入x个单位的x个业务系统、x个场景、x余项指标。基于市城市云脑和市应急指挥平台建成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为全市提供统一公共基础支撑和数据业务能力服务,推动城市管理科学决策,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三)加快推进数字机关“一网协同”。全面推进网上办公,一体化金宏办公系统开发各类功能模块x余个,服务全市x万机关用户和x万移动办公用户,今年以来全市网上公文流转量超过x万件,累计超过x亿件。全市统一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覆盖市、区(市)、镇(街道)三级党政机构,部署硬件终端x多台、软件终端超过x个,累计召开视频会议x次,参会人数x万余人次,已实现与全省工作综合视频会议系统互联互通。
(四)持续推进政务数据“一网共享”。开展“为民服务、数据赋能”攻坚行动,全面破除数据“壁垒”,建立政务数据共享清单和负面清单,凡未列入负面清单的数据必须共享。新归集“疫苗接种数据”“道路运输车辆”等x类x亿条数据,日均数据共享交换x万条,市级需求共享满足率达x%,打造了人才引进“秒批”等一系列典型案例。“信用中国(xx)”网站累计公示等各类信用信息x万条,助力相关部门查询调取信用数据超x万次,及时发现失信记录x次。完善信用修复办理机制,累计受理信用修复申请x件次,修复企业失信信息x件次,实现企业失信信息修复工作“零跑腿”“零投诉”。
(五)大力推进政务系统“一网支撑”。进一步增强政务云和政务网的支撑保障能力,完成云网密码应用测评评估。全市政务部门累计上云x个业务系统使用x台云主机,云主机使用量同比增长x%。升级优化视频监控资源共享平台,新增汇聚视频资源x万路,同比增长x%,视频监控资源在线率由年初的x%提升至x%,极大增强视频资源服务社会综合治理的效能。始终将安全摆在首位,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升综合防御能力,进一步筑牢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网络空间环境。
二、数字社会聚焦场景拓展,“无微不至”服务市民生活
(一)民生服务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聚焦群众和企业日常生活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将分散在各部门办理的“单个事项”集成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和“一个场景”,梳理形成了“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就医付费一件事”等x个政务服务“一件事”和“全市一家医院”“全市一个教育平台”等x个城市运行“一个场景”。义务教育招生实现“一网通办”,x余万学生家长“零跑腿”;
“就医付费一件事”已接入x家医疗机构线上支付体系,实现多渠道多方式就医付费;
“惠企资金申请一件事”破解申报手续材料繁、违规多头虚假申报等问题,部分政策实现惠企资金免申即享、资金快速兑现;
“全市一家医院”已接入全市x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生号源;
“水电气暖有线与房屋协同过户一件事”已实现房屋过户登记最多跑一次。x个事项总体完成率已达x%,x个事项完成率x%。
(二)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全面推进。市、区(市)两级全域纳入“x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峰会”,x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叫响全国,进一步擦亮了“青春之岛·智慧新生活之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品牌。聚焦群众关切,开展新型智慧城市“问需于民”活动,梳理形成近x项热点问题,多措并举推动热点、堵点问题解决。
(三)智慧社区、街区建设率先发力。开展“智慧社区建设提升行动”,x个社区纳入省支持建设范围,全省数量最多,全市建成智慧社区、智慧街区示范点超过x个。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构建社区安全屏障,全市累计建设智慧安防小区、村庄x处,建成率达x%。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住宅小区智慧化基础设施配置条件的通知》,将智慧化基础设施配置纳入新建住宅项目土地出让和老旧小区改造常规条件。
(四)“一码通城”覆盖领域逐步扩展。打造一码通城平台,用“x健康码”打通部门、平台、应用间“码”的壁垒,在政务服务、交通出行等x大领域推动“多码”向“一码”转变。在市民中心、医疗机构、风景区、商超实现一码认证、一码入场。注册用户近x万,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民服务超x万次。
三、数字生态聚焦开放融合,“先行先试”激发要素潜能
(一)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应用。升级改造公共数据服务平台,构建集成隐私计算、联合建模、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分析等功能的大数据通用算法模型和控件库。平台已开放交通出行、市场监管等领域x个数据目录,共x亿条数据,吸引x家企业入驻。印发《x市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在智慧公安、教育、融资服务等x余领域,全面开展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创建。建设线上“数字实验室”,拓展工业互联网领域数据应用场景,支持海尔卡奥斯公司、海尔财务公司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精准画像,提供“千企千面”服务。我市公共数据开放水平,入榜全球重要城市开放数据指数十强,在《a年上半年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中位列全国标杆城市第二名。
(二)积极探索数据流通交易。推动x大数据交易中心积极探索由“数据交易平台商”向“数据交易平台+服务商”转变,提供数据定制化清洗、加工、分析等服务,为社会数据流通者搭建数据供需、数据治理、数据服务平台。举办胶东经济圈大数据高峰论坛,建立胶东经济圈公共数据开放专区,促进数据要素胶东经济圈有序流动,推动政企数据充分对接和融合应用。
(三)助力小微企业增信融资。积极探索政务数据市场化配置的可行途径,创建x市政务数据中台,累计向社会提供近x类x万条涉企数据,支持金融机构直接利用政务数据资源开展信贷业务,有效破解了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问题。x家金融机构利用政务数据进行贷前审查、贷中放款和贷后跟踪,审核授信企业x万家,涉及综合资金x亿,放款x亿。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以专刊形式宣传推广,并在中国政府网刊发。
生活便利,享受数字化建设成果。大数据工作总结和计划篇八
2021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大数据中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紧紧围绕“智慧芜湖”三年行动计划,以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全力建设城市级大数据中心,全面构建数据共享应用基础能力,全方位支撑智慧城市建设,为我市打造“四个名城”贡献“数据”力量。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善政务网络架构,促进网络整合利用。
一是优化政务网络体系架构。完成政务云统一互联网出口调整和安全架构优化;完成政务网络骨干节点、链路和核心设备冗余模式部署工作;完成政务外网业务部署区域网络架构改造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务云网体系架构。二是推进政务网络整合利用。完成市财政局、市司法局、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等业务专网和业务系统向政务外网的迁移整合,逐步推进市财政局、市侨联等单位政务网络接入工作,本年度新增政务外网链路61条,党政专网链路9条。三是加强政务网络规范管理。依据《芜湖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和管理规范》(2020版),通过实地调研、业务培训、对接交流、现场督导等形式指导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开展政务网络整合和改造工作,进一步规范政务网络管理,拓展政务网络应用范围。
(二)加强政务云管理,提升资源管控效率。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保障体系。会同市数据局制定并发布《芜湖市政务云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政务云等保测评整改工作的开展,完成政务云管理制度、流程和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政务云制度体系。二是推进政务资源整合利用。协同市数据局推进芜湖市政务云服务项目建设,通过强化资源管控,严把审核关口,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了资源管控效率、规范了资源管控流程,满足了各使用单位各类资源需求。本年度共受理各类申请1319单,开通虚拟机1695台,分配cpu10625核、内存25139gb、存储1345.8tb。三是加强政务资源管控力度。进一步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严把资源审核关口,加强资源利用监测。本年度发布《芜湖市政务云网运行现状分析一图读懂》2期,并配合资源使用率较低的单位开展资源回收工作,共下线和降配虚拟机884台,回收cpu5444核、内存13570gb、存储193tb。
(三)健全网络安全体系,保障政务云网安全。
一是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完成政务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安全资源池部署和网站云防护割接工作;完成政务云统一互联网出口安全架构规划和部署;在“政务云服务”项目开展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现有政务外网安全监测与预警体系;完成“芜湖市电子政务外网”等四个业务系统和网络的等保测评工作。二是开展网络安全专题培训。组织开展《2021年度数据管理与网络安全培训》,宣贯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了用户网络安全意识;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组织网络安全培训、开展网络技术交流、指导政务网络建设等形式,送技术进基层,解决基层网络治理过程中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本年度共开展县区和基层网络培训5次,技术交流10次,现场检查指导4次。三是提升网络应急处置能力。截至目前,共开展机房巡查365次、网络安全检查3次、安全隐患排查3次、应急演练5次,形成政务云态势感知报告96期(含内部)、发布网站安全通报12期;严格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制定或修订节假日和重点保障时段应急预案、安全保障方案,落实应急值班工作要求,本年度共制定并贯彻落实各类应急预案和安全保障方案13次。
(一)加快数据采集共享,强化城市大数据建设。
一是常态化推进数据归集。依据各单位及中心内部科室数据需求,围绕惠民服务、城市治理、市场监管及数字经济等应用领域,会同市数据局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度第一批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2021年度第二批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工作的通知》,有序推进数据归集工作。截至目前,已更新迭代数据超过802类;总共归集数据2208类,部门226家,沉淀数据51亿条次、交互数据5611亿条次、规整数据19亿条次、数据服务能力3133个。二是构建数据共享应用机制。依据中心《关于建立数据共享应用协调机制的通知》,统筹开展数据需求对接。目前已对接支撑市金融局“党建引领信用村”、市编办网格化市场监管平台数据服务、市住建局住房保障系统、市住建局扬尘在线监管系统、市人社局“困难群众城乡医疗保险代缴”、市生态环境局“智慧环保”(二期)、自贸区“一业一证一码”改革、市扶贫办“易返贫人员”核查、市消防支队“智慧消防”项目、市数据局“政策直达项目”、镜湖区高龄津贴发放、鸠江区高龄津贴发放、繁昌区“智慧社区”等项目建设工作,全面支撑各部门数据应用需求。三是协同推进大数据试点应用建设。探索我市政务数据的跨区域、跨部门应用,会同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市住建局、市自规局不动产管理中心,打造“长三角区域”公积金业务协同办理,在全省率先完成公积金业务“长三角一网通办”试点工作。
(二)加大数据治理力度,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一是推动市县一体化平台建设。会同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共同制定并发布《市县一体化数据中心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并积极与南陵县、繁昌区对接建设需求,不断推进市县一体化和“汇、融、治、用、安”于一体的城市数据中台建设。二是强化数据治理力度。完成政务信息资源治理与大数据开放应用(二期)项目建设,优化完善丰富人口画像、企业画像等智慧城市画像体系,梳理形成标准化、规范化数据接口和服务,全面支撑数据应用服务。三是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基于“二期”项目,常态化开展数据安全运维及运营服务,每月发布各类数据安全监测报告,筑牢数据安全防线,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力度。
(三)全面深化数据开放开发,释放数据应用红利。
一是加大数据开放力度。截至2021年12月,依托政务数据开放服务平台,开放26家部门、107个数据集的数据,数据集下载量达9828次;发布可调用api接口数16个,接口调用次数4784次;数据开放类别涵盖信用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救助、安全生产等22个领域,数据开放类型持续丰富,数据鲜活度不断提升。二是深化数据开发利用。成功将线下的“数据开发物理实验室”,转变为线上“数据资源开发应用平台”,以线上平台为载体,促进政务数据在第三方机构间应用。在安全可控的条件下,已持续支撑建总行、扬子银行、繁昌农商行、无为农商行、津盛农商行、众微科技、数联普适、交通银行、徽商银行、惠国征信等14家单位对政务数据进行合法合规应用。截至2021年12月,上述机构已合规授权调用数据127301次,成功放款11853笔。三是探索非结构化数据融合应用。通过对市生态环境局物联网感知设备实时采集的大气、污水等监测数据的共享处理,探索前端感知数据跨部门应用,已将采集数据运用于市住建局“扬尘在线监管”、市城管局“智慧城管”(二期)项目中。
(一)提升基础支撑能力,推进统一认证门户建设。
一是提升“四电”支撑能力。依据国家和省电子证照目录,持续完善我市电子证照清单,结合数据共享任务,全力推进电子证照全量制证;不断加大数据质量稽查力度,持续开展电子证照纠错工作,全面提高证照数据共享实时性和准确性。《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养犬登记证》、《电动自行车行驶证》等证照首次实现数据共享制证。截至12月底,我市已完成电子证照制证468类3559万张,人均制证7.78张,电子证照可支撑政务服务事项34228个。2021年,电子证照已支撑服务办件9570件,累计调用电子证照10587张,实现了我市电子证照在长三角地区共享互认。持续推进电子材料归集和电子印章制作绑定工作,截至12月已归集电子材料166类344亿张;制作绑定电子印章5112个。二是优化统一电子认证服务。持续优化完善电子认证统一管理云服务平台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已完成第三方软件评测。对接易政网,累计整合移动数字证书12771个,进一步提升我市统一电子认证支撑能力。
(二)完善应用能力管理,统筹推进分级管理机制。
一是完善基础支撑能力管理。依托电子认证统一管理云服务平台,建设智慧芜湖统一门户。拟定《芜湖市信息资源共享应用保密协议》,完善基础支撑能力推广应用安全保障。二是统筹推进分级管理。持续推广电子认证统一管理云服务平台应用,统筹推进电子认证证书、电子印章分级管理,实现了各层级各部门管理员对证书用户的全面服务和监管,指导镜湖区完成辖区内电子认证证书和电子印章清理工作。
(三)推进支撑能力整合,拓展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一是全面提升应用支撑能力。围绕《芜湖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对接市数据局调研2021年市本级信息化项目计划,研判本年度各单位信息化项目共性需求,谋划搭建应用支撑平台。二是拓展智慧城市应用支撑场景。积极对接各部门需求,全面推广基础支撑能力在智慧城市各领域中广泛应用。对接市公安局不见面服务提供电子证照应用支撑;对接市城管局制发《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上悬挂、张贴宣传品审批许可证》等全市统一电子证照;对接市卫健委实现新冠疫苗线上预约接种发证全流程,颁发预防接种凭证电子证照3309036张;连续4年保障人才绿卡申领,累计制发人才绿卡电子证照466张;对接市教育局为全市智慧教育网上报名提供统一认证、数据校验和电子证照服务,共计服务报名人数43154人。
(一)完善平台网站功能,夯实信用基础能力建设。
一是提升信用平台及网站功能。依托现有的市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系统,升级或新建信用模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信用监管支撑系统等,构建“信用+服务”能力支撑机制闭环,全面升级我市各领域社会体系建设的工作质量。二是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规范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使用,推动特定领域信用信息归集力度和广度。截至目前,我市共归集226个部门16.60亿条信用数据,公布红名单信息41579条,黑名单信息1936369条,累计上报数据目录1432项,数据3.2亿条。三是全面开展“双公示”整治工作。共计发布了12次月度通报和189次日监测报告,全年累计向全市各级部门500余名工作人员提供了信用专题培训和指导。
(二)拓展信用服务应用,完善社会信用治理体系。
一是推动“信易+”服务场景落地。依托皖事通“乐惠分”小程序,拓展“信易+”应用,印发《芜湖市加快推进“信易+”守信激励工作方案》,新增信易医、信易养老等场景,让守信市民切实体会到信用带来的红利,已覆盖全市14个领域81个服务事项,累计激励147463人次,对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二是加强信用信息查询应用。提供公共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询服务,已在市民服务中心设置自助查询终端;同时已将信用信息查询嵌入部门业务系统和工作流程,覆盖所有审批、监管和服务事项,全力推行“应查必查”。三是拓展信用承诺和信用报告的应用范围。在全市156个行政事项中推行信用承诺制,其中审批替代型信用承诺达29项,积极拓展信用承诺应用场景,探索形成信用承诺履约反馈机制。截至目前,部门累计查询信用报告635200次,归集奖惩案例数22690个。
(三)创新信用监管模式,健全社会信用监管体系。
一是开展重点领域分级分类监管。截至目前,已在42个领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共产生了524643条分级分类数据,并将结果实时推送市信用平台。二是依法依规实施信用奖惩。严格按照国家明确的要求,联合部门梳理奖惩措施,并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实施联合奖惩,截至目前,共联合惩戒失信行为40353例。三是稳步开展城市信用监测。按照国家城市信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要求,稳步做好日常监测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在全国261个地级市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中位列第30名。
(一)全面从严治党,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
一是加强政治作风建设。持续抓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认真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与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一体推进等活动,共开展中心组理论集中学习15次,专题研讨12次,主题党课4次。二是巩固基层党建工作。结合建党100周年积极谋划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陆续开展了支部书记上党课、网上祭英烈、参观渡江战役第一船纪念馆、“红帆读书会”党史理论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引导,创建“数字引领,服务有我”党建品牌。三是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决防止“四风”问题,以巡察整改为契机,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构筑常态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
(二)规范行政管理,以制度监督工作执行。
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牢牢把握德才兼备、任人唯贤这个核心,按规定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科室负责人,推选优秀年轻干部参加选派工作和挂职学习,对部分业务科室人员进行了轮岗交流,进一步满足工作需要,较好实现了“传帮带”。二是全面系统建章立制。结合巡察整改,全面推进制度建设,规范“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党建管理、行政办公、财务资产、大数据业务等系列制度体系,强化规范化管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三是落实巡察规范建设。高度重视市委第十轮巡察工作,全面完成27个问题的整改,做到一一对应抓整改、责任清单抓整改、动态管理抓整改,促进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做好后勤保障,以服务提升工作温度。
一是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强化纪律规矩意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实施细则,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坚持按原则办事、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做到廉洁自律,警钟长鸣。二是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全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调研及服务对接、业务培训、双招双引等服务活动70余次,常态化跟踪对接、支撑服务,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全力开展“双招双引”工作,激励担当作为,提高服务能力,为身边同事做好服务,为落地企业做好支持。
依据《中共芜湖市委办公室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理顺智慧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方案(送审稿)》,2022年芜湖市大数据中心面临新的机构改革。
中心将以此次改革为契机,以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为新的平台,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以及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遵照赋予新机构的新职能,持续为我市人民城市建设、城市运行管理等重要建设领域履职尽责。
大数据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九
随着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税收数据实现了省局大集中,这为税源管理、税收分析决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应用平台。如何通过税收数据分析应用促进提高税收管理的整体水平,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其它税收业务应用系统的推行、完善和拓展,加上内联网络各系统的应用,使各类涉税数据信息日益丰富,为信息资源在税收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盘活海量数据信息,进一步加强数据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它们发挥应有的效果,实现信息管税新跨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税收信息数据是税收管理的基础。这些数据是全省地税系统的宝贵资源,通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和提炼分析,不仅可以强化税源管理,提高日常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提高地税部门对经济税源的分析能力和监控水平,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更好地指导税收征管工作。
从全市地税系统来看,2008年临川区地税局在本局的行政办公软件中加一个“旅店式”税源管理,后来随着个体户变化逐渐增大,管理员没有及时进行登记或变更,就逐渐没有进行运用。到现在为此,此软件已没有运行了。只保留了2008年的有关数据。
乐安县地税局开发了可视化税源管理软件,目前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
广昌县地税局曾在2006年自主开发建筑及房地产业税源监控软件,采用sqlserver+aspx架构。该软件对税收管理员进行建筑、房地产行业税源监控起了很大帮助,能有效、直观地分析各个工程项目的开发情况。但与省局软件并未接轨。因总局目前推广相关软件,已基本停用。
基层税务部门没有建立健全适应信息管税的管理体系,县局、分局、税收管理职能部门、税收管理员实施信息管税没有明确的管理分工和管理责任,影响着信息管税的质效。
一些基层县、分局(所)税收管理员不知道征管系统提供了哪些数据,不会查询数据或由于存在技术困难无法实现数据应用的需求。
很多领导没有打开机器自己动手查询的意识和习惯;业务职能部门没有熟练掌握数据查询的操作技能,统计数据仍然习惯于向基层索要然后汇总的传统方式。
对税收征管数据的利用仅仅局限于基本汇总、分类、简单计算基础之上的对原始税收数据的“复制式”展现和对税收现象的“陈列式”描述,应用仅限于报表浏览、简单查询、数据比对、简单的收入分析等,数据应用的范围不广,利用程度不高,服务于征管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分析应用只满足于单一的业务需要,而不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有效监控管理行为和执法行为,不能从区域、行业等深层次对区域间的税源进行动态分析和对比,不能对纳税人的税源变化进行综合的、动态的分析监控,没有把“静态数据”没有变成“动态信息”,为领导提供决策的作用不明显。
虽然一些报表在征管数据系统中都能生成,但上级局各有部门仍然需要基层手工报送各类报表,加重了基层税务部门向上级税务机关报送大量报表的负担。
很多人只把征管软件成功上线作为一项艰巨工作的结束,而没有意识到这仅仅是另一项更为艰巨繁杂工作的开始。不了解运维人员整天在做什么,不了解运行维护组织的工作职责;没有意识到上线是一部分精英、集中时间的短期攻歼,而运行维护和应用则是需要全民参与、长抓不懈的持久战,上线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部分领导也存在模糊认识,在日常各项工作中,没有将其放在应有的位置上。
数据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各项管理措施提高数据质量,为数据应用打好基础。离开了数据质量,数据分析应用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抓好数据质量就是把住数据进入系统的各个入口,从税务登记的一个项目,从申报表的一行数据开始,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项业务,认真核实、修改数据监控系统发现的每一笔错误,这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好、见效的事情;数据分析应用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制于人员素质、数据质量、外部数据采集等诸多因素,无法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不是短期行为。
认为一个系统会解决所有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能够查找所有的管理漏洞,通过数据监控可以发现所有的薄弱环节。对系统的严密性和数据分析应用的期望值过高,导致一旦出现一些问题后不能正确认识,甚至把一些人为操作的因素也归结为系统问题,“怨天尤人”,抹杀了众多普通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给数据管理和分析应用带来负面影响。
表面上看,我们的人员素质不低,如某县大专以上学历占全部在职人员的85%;计算机普及应用程度也不低,很多人都取得了相关计算机等级证书。但是由于学历教育和各种达标考试中均存在一定的“水份”,再加上知识更新等因素,实际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不多。一个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基层操作人员,需要熟悉本岗位所负担的工作,又熟悉系统的操作要求,这样的人在一个单位中达到30%已属不易;如果开展数据应用和数据分析,除了要对税收管理各项业务熟悉外,还要掌握相当的数理统计知识、数据库理论和操作技能,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一个单位中少之又少,培养的周期也很长。所以在一个县区局,可供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应用中发挥作用的人其实很少。
税信息分析的应有价值和对税源的有效监控。由于开展数据分析应用,是一种谋划工作的主动意识,无形的工作,上级局没有严格的指标考核,部分人就不会利用系统数据查找管理漏洞、有效监控日常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被误认为一种“可做可不做”工作。
数据分析的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税收管理工作提升,取得了成效。但由于信息化应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当前的税收管理水平,征管软件上线后,多次进行的数据清理核查发现的错误数据,反映了我们现有的管理手段、管理水平的粗放落后,与系统要求科学严密的业务流程存在着一定差距,征管系统的全面应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当前的税收管理水平,或者说部分地区的管理水平、管理手段与系统所要求的严密的工作流程不适应。
信息管税,既是税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远性基础工作,也是解决当前税收征管问题的有效措施。因此,各级税务机关要牢固树立信息管税的思路和理念,充分利用江西地税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来破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以健全税源管理体系为手段,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优质的数据有利于促进管理,优质的管理有利于促进收入,是多年实践验证的真谛。要进一步抓好数据信息采集、加强对数据信息整理与存储、分析与运用、加工与管理,紧紧抓住信息管税的核心,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依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制定规范的数据管理办法,确保数据采集的真实、准确、全面。对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等基础信息资料,采集录入时,要做到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杜绝虚假数据的录入,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数据采集途径包括人工录入、电子申报、数据交换、外部导入,目前征管软件数据来源主要是以人工录入数据为主。人工录入数据一方面造成基层工作人员压力大,另一方面数据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要大力推行多元化电子申报,加快推进与税务部门以外的相关部门的数据交换,研究实现数据外部导入,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和采集效率。建议对现有软件进行完善,提供录入数据错误提示功能,把好数据“入口关”。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数据信息的录入操作标准,从源头上控制初始数据的录入质量,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可用。要统一录入标准,统筹信息录入,对于同类涉税信息做到一次性采集,各系统共享,多层次应用。
建立“三级审核”机制,加大信息审核力度,办税服务大厅对纳税人报送的各类申报资料和信息采集表进行逻辑性初审;管理分局应结合日常管理情况对纳税人各类申报信息和财务信息进行复审;业务部门参照第三方信息与纳税人相关信息进行终审比对。三级审核层层相扣,确保通过每一个岗位,每一笔数据录入,每一天的数据零差错,实现每个基层单位录入数据的零差错目标。通过对税务基础信息库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更新和抽查,通报数据维护准确率,落实过错责任追究等手段,保证基础数据维护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
税收数据分析利用是落实信息管税的核心,也是信息管税工作的难点所在。要在提高对数据分析利用的重视程度的同时,应着力提升信息应用深度,拓展应用广度,提高应用效率,注重应用实效。
一建立信息分析应用机制。建立健全涉税信息分析应用和定期通报制度,紧紧围绕征管主题,利用存量信息资源,定期展开综合分析,定期发布分析指标,全面掌握税源真实情况,及时发现征管薄弱环节,堵塞征管漏洞。二创新信息分析应用方法。在分析内容方面,要通过开展税收宏观分析、区域分析和税收征管状况分析,及时了解本地税源分布情况、税源质量状况和税收征管现状,掌握税收和经济的运行规律。通过开展重点税源分析、行业分析和具体纳税人的分析,建立重点税源行业征管信息数据库,抓住重点税源和行业管理关键指标,建立预警评估体系,提升重点税源和行业管理水平。在分析手段方面,要创新分析方法,完善分析指标体系,健全税收分析模型,应用差异分析、逻辑关系稽核分析、趋势分析、波动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加强纵横向比较,为税收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三加强对信息分析结果的运用。按照“人机结合”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分析成果,设定科学合理预警指标,实行风险等级管理。对低风险信息纳入正常管理,做好税收政策的宣传和辅导及有针对性的约谈,让纳税人就信息分析中发现的疑点问题做出说明解释;中级风险信息采用实地核查或评估,对风险分析发现的较大疑点问题进行现场核实;对高风险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对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核算进行深入检查,发现有偷税嫌疑和其他违法行为的,移交稽查部门查处。根据纳税人风险级别的高低,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提高信息资源应用的有效性。四完善信息分析应用评估考核机制。建立涉税信息分析应用质量反馈体系,衡量和评价数据信息应用成效,促进信息分析应用质量的反馈和改进。围绕数据信息分析应用对税收征管质量的贡献度和税收收入增值作用等关键指标,建立标准化税收分析应用考核指标体系,加大信息分析应用利用效率和利用成效的考核力度,切实提高数据信息分析应用水平。
开展税收数据分析利用,数据是手段,管理是关键,税收是目标。要建立适应信息管税要求的管理体系,让基层税收管理员,中间的管理层、上面的决策层按照不同的管理职能,调整角色,形成纵向上下之间、横向部门之间,职能配置、协调配合机制。
局领导要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税收管理实际制定征管措施,要利用数据管理平台,对税收计划执行情况、分区域、分行业税收经济运行情况等进行分析,用数据揭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行业税收征管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对税收管理的科学决策。在税收管理中发挥“指挥中枢”的作用。
具有税收管理职能的税政、征管、计会等部门负责对决策层制定的工作规划、举措进行具体的组织实施。管理人员利用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的数据模型,根据决策层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组织落实,并根据业务需求,采取关联分析法,从宏观上针对不同地域、产业、行业和注册类型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指导分局和税收管理员强化税收征管,并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类别的分析评估,从微观上对单个纳税人进行“一户式”查询分析,提高管理的针对性。
税收管理员负责对纳税人进行日常监管、对管理层制定的各种管理办法进行具体的贯彻执行。利用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的分析和监控功能,对本辖区纳税人征管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监控功能主要包括对非正常户、临时户、注销户、停业户、零申报户等异常户申报征收情况的监控,对所有纳税业户申报情况的多角度分析监控,对纳税户税负变化情况的监控,对纳税户发票使用、缴销情况的监控等。
建议省级应逐步设立征管数据分析利用处理中心,负责全省征管数据分析和处理,研究和制定数据分析利用处理机制,统一业务流程和分析指标,建立数据分析利用考核体系,防止业务部门之间或业务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之间不协调、不适应,导致工作中推诿或“踢皮球”,同时,市县一级要落实机构和人员从事征管数据分析应用专(兼)职工作,负责全市、县级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安排部署,发布市县级征管数据分析指标,指导督促数据采集、录入、分析、应用等工作,汇总和上报《征管数据分析应用报告》。各基层税务所要做好征管数据采集、录入工作,保障数据质量和时限要求,结合辖区实际,抓好纳税户基本数据统计查询和数据比对工作,提出一定的税收管理性建议和措施。基于此,上级局应正式发文,明确市、县局成立独立的运行维护组织,选派业务素质、技术素质较高的人员充实到运维队伍中来,担当起数据管理与应用的重任。县局应以文件形式明确承担运行维护工作的部门、人员,这是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
提升征管数据分析利用水平的关键在人,目前数据分析利用专业人员队伍尚未形成,为此,要加大综合培训力度,提高征管数据分析人员业务素质。比如对市、县两级领导班子可以重点培训系统查询、通用报表、数据监控等内容;对市、县局业务股室人员重点培训系统查询、业务操作,增强各业务部门互相配合、协同作战的能力;对税务分局(所)、办税服务厅、稽查局人员重点培训各岗位的操作技能、系统查询等,讲求实效,注重实用;遇有业务升级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涉及重大业务事项调整变化的升级文件,要组织相关人员集中进行培训,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在短期内进行补充培训,解决目前的“先上岗后培训”甚至不培训就上岗所带来的各种隐患;省局应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层次较高的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带动当地工作。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拓展数据源,围绕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开展专题分析,通过实战分析演练,为各级税务机关提高税收管理能力提供依据,进一步推进征管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向深度发展,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征管数据分析应用队伍。
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数据质量和数据分析应用。征管信息系统涵盖了税务登记、发票管理、待批文书、稽查法制等全部业务流程,涉及税政、征管、稽查、法规、办税服务厅、税务分局(所)等诸多部门。要想对各个环节、各个部门进入系统的数据进行有效监控,提高数据质量,要想从各个部门的业务需求出发开展数据应用分析,单纯依靠某个部门的力量无法完成。简言之,征管系统是整个税务局的系统,不是哪个部门的系统。但是由于目前各项工作在机构、人员、业务分工上的相对独立,在工作的安排部署中的部门负责意识愈加突出,因此加强部门配合、协调联动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