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大全1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篇一
教学目标:
能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
能正确理解体会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子。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心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我”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在月光的辉映下,静悄悄的湖边,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十分兴奋。
面对这条大鲈鱼的诱惑作者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今天我们学习《钓鱼的启示》。
二、问题引路,揭示课题。
这个故事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到底是什么呢?揭示课题《钓鱼的启示》。
读题质疑。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三、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放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特别注意生字词,边读边用笔画出来,可多读几遍。
需要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相机引导理解。
指名逐段检查朗读情况,边检查边指导,对易错的字音相机领读,对难读的句子范读。
引导学生发现。
第一次,“我”和父亲来到湖边时:月亮渐渐地爬出来,银色的水面……
第二次,“我”哀求父亲留下鲈鱼时:“我”向四周望去,月光下,没有一个垂钓者……
指导学生将这种美妙的情景读出来。
自由练习读、指名读、配音展示读。
引导学生划分层次。
(钓鱼——放鱼——启示)
作者在钓鱼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值得回忆的事呢?月光的描写在这里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四、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默读1-3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从作者对月光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第一处对月光的描写表明在作者的记忆中,这件事情非常美好,连那一天的月色都是这样美,还表明作者和爸爸一起钓鱼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2、除了能从月光的描写中体会出作者的喜悦心情,还有哪些描写也能体现出来?品读第3自然段,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3、我们跟随作者回到了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与作者一起分享钓到鲈鱼时的快乐。
然而,作者和父亲没有得意多久,就遇到了难题,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课下研读“放鱼”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激发兴趣。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在三十四年前,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作者和父亲去钓鱼,作者钓到了一条少见的大鲈鱼,父子二人欣喜异常。
可是,父子二人没有得意多久,一道难题却出现在他们面前。
那个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它像一杯陈酿令作者三四十年间回味无穷?这节课咱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那个夜晚。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篇二
《母鸡》,这是老舍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进行第二次执教时,我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来学习,这样有助于梳理文章的感情脉络,也容易让学生如情入境,对文中的“鸡”母亲产生肃然起敬的感情。在学习本文时,我提出“作者开始对母鸡的情感是什么?从哪看出?后来发生的什么变化?从哪儿看出来?”以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导学生体例到母爱的伟大。在理解“不敢”的“敢”字理解上,我强调在板书上,故意留出空格,让学生产生疑问,然后揭示出“不敢”,这样学生印象会更为深刻,在理解“不敢”词语的理解时,顺势带出“一位母亲必然就是一位英雄”,紧接着,从课外搜集一些有关于描写母爱的文章,再让学生说说你们的母亲爱你的事例,学生在深深感动时候也能用语言表达出生活中母亲对他们的无私的爱,但学生并不能深刻地认识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是当代独生子女思想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应多进行思想方面的引导,教育。
我在引导学生重点感悟了母鸡的母爱后,让学生比较老舍写的《猫》和《母鸡》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在比较欣赏后,让学生进行改写,带着对母鸡的喜爱之情来写一写,随机出示老舍描写“猫”中的语句,让学生进行仿写,这一设计,我认为是本节课的亮点,突出了爱的主题,让学生从感悟文本走向自己的生活体验,很有必要。
在课文的结尾,我推荐给学生的一些写母爱的课外阅读文学,比如,屠格涅夫的《麻雀》、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列那尔的《母鸡》等,这样不但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增长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得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开放性。
磨课:《母鸡》教学反思
今天在两位同事的陪同下,来到义桥镇第二小学借401班学生上了公开课——《母鸡》。这是我的第二堂区级公开课。第一堂应该是2005年在坎山镇小面对全区中年语文教师所上的。今天面对的是区首届小学语文名师、本届小学语文名师培养对象、教研室沈岚和朱华贤两位教研专家、沈大安、费蔚两位特级教师等。
感觉这样的学习机会弥足珍贵,所以不忘反思,记录如下。
一、磨课不误教学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做一件事要知道自已存在哪些的不足,并注意加以改进,善于扬长避短,善于以理智去克服各种干扰,解决各种迷惑,先谋以后动,力争用少的时间,少的精力去把事情做得更好。上好一堂课,追求理想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益,提升专业水平,应该也是这个理儿。可以想象,没有磨课,没有同事、朋友、专家的指导,我的公开课会上成哪般的模样。
二、把握方向看清路。我的教学设计采用了“演绎法”,据沈大安老师的分析,我想我的设计——理解母鸡的慈爱、负责、勇敢、辛苦,是与新课程的思想背道而驰的。对于这篇文学作品类的课文,应该考虑、实施如何用“文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课文语言的关注,注重学生的体验——唤起学生生活中的已有的对母鸡如何关爱小鸡的体验。
三、依照标准严要求。《课程标准》给我们提供方向和尺子,课堂教学不忘对此依照、衡量。对于某一个教学内容板块——必须要有,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做到落实到位。比如我的课中,对于母鸡的慈爱、负责、勇敢、辛苦中的某一个特点,在理解第一个特点时可以出示文本,引导学生精雕细琢,不达“目的”不罢休。夯实基础后,其他的就可以让学生自主研读感悟体验了。
四、教学语言乃智慧。许多时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教学情境等是靠教师的语言的,也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从正确、文采、通俗易懂上下功夫,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积累和打磨。曾写过一篇文章——《评点也是一种智慧》,感觉没有说错。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五、课堂练笔巧而实。课堂上要尽量安排学生练笔,做书面作业。但是要坚持需要和适切的原则,不是一定要安排在课尾不可,可以形式上创新、要求上分层。课堂练笔要做到有实效,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母鸡》是人教版新教材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描写了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 ,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母鸡》是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可以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弄清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然后再交流读书体会。
教学中我力争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 ,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在教学中,我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情:讨厌到不敢讨厌,再切入课文抓住重点句学习,理解作者讨厌母鸡是因为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而后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的讨厌,让学生从文中找句子理解。最后解决为什么用“不敢”,让学生体会到。因为母鸡的辛苦、勇敢、慈爱、负责,所以作者敬佩母鸡。
在教学中,我还极力抓住语言文字进行训练,体现语文味。比如,教学第五节时,重点抓住“警戒”一词,先理解什么叫“警戒”,为什么警戒?怎样警戒?结合理解整段内容。再如,在教学完为什么讨厌母鸡后,请学生说话训练:这是一只__________的母鸡,令人__________!以此进行这一部分的总结,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
当然,在教学中还发现了很多不足,这是一篇选学课文,可是自己因为觉得这也好,那也好,而舍不得丢掉一些,反而使课堂容量过大,课最后来不及上。还有自己上课节奏比较慢,学生反馈有重复的比较多。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要善于发表不同意见,相同意见就不必多讲了。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篇三
〖激情,让教师收获幸福〗
激情不是情绪,是热爱;激情不是激动,是执著。
激情是一种激动人心的感情,是精神饱满、生机盎然的象征。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会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去演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巨大而无穷的魅力。教师精神饱满,讲课充满热情,调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用丰富的课堂语言、肢体语言感染学生,那么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一个热切的眼神,都能传达出教师的激情。
生:想起妈妈做了好吃的,在家里等着他。
生:想起妈妈会亲切地搂着他回家。
生:想起妈妈在床边为他讲故事,唱催眠曲。
生:想起妈妈为他做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师:是呀,妈妈往常关爱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如此的令人感动!可是,卡罗纳再也得不到了!让我们把种种理解溶进我们的朗读。
正是基于教师的激情渲染,才生化出学生的激情投入。
我是一个情感型的人,我渴望把自己的满腔热情传递给学生。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治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来感染学生,催生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使每一个学生都从心底爱上语文。
很喜欢这样几句话: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学会面带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种快乐才能收获幸福。
让我们尽情地飞扬激情,享受课堂,收获幸福吧!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实验小学 胡 敏】
〖重视朗读,以读带悟〗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要重视朗读,这是学生展开想象,将文本转化为画面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情趣最直接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学《卡罗纳》一课时,有个学生就谈到这篇课文最令她感动的句子: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她说读到这些句子时,她感动不已,眼泪都流出来了,她仿佛看到了卡罗纳母亲在世时对卡罗纳百般关心,疼爱有加的情景,而卡罗纳夫失去母亲后伤痛的样子令人心痛、伤心。“我觉得卡罗纳太可怜了!”她激动地说。这样,通过朗读就拉近了文本与学生间的距离,进而让学生获得了情感体验。
《卡罗纳》片断赏析
浙江省富阳市富春县第二小学 陈美平
《卡罗纳》这篇略读课文同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一样,都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为了突破重点,较好地达成情感目标(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课前预设学习过程时,我把课文重组成两个版块:
1、找出描写卡罗纳的悲痛欲绝的语句,体会感悟,指导朗读,表现出卡罗纳的心情。
2、再读课文,找找卡罗纳身边有哪些人在关心他,并划出有关语句,细细品味,说说他们是怎样关心卡罗纳的。
【片断】
师: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悲痛万分,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卡罗纳心情的语句,再认真读读,用你的朗读声表现出卡罗纳的心情。
生默读找划语句,一会儿几个同学就认真地练读起来。
师: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卡罗纳悲痛的心情。谁先来读一读。
生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我从卡罗纳的脸色中体会到他失去母亲是多么的伤心、难过。
师:卡罗纳承受着多么巨大的悲痛呀!谁再读。
(指名读。)
师:你体会到了卡罗纳的悲痛。让我们一起读。(学生齐读)你还从哪句话体会到了卡罗纳的心情。
生2: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卡罗纳失去了母亲,他的内心充满了悲哀,他羡慕我还能拥抱妈妈。
师:你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走进卡罗纳的内心,读。
(学生齐读。)
师:卡罗纳失去了母亲是那样的痛苦、伤心。假如卡罗纳就在我们身边,你会怎么做?
生1:安慰他,叫他不要再伤心。
生2:帮助他走出伤痛。
生3:鼓励他,让他重新快乐起来。
【反思】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起了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篇四
1、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而忍受痛苦的坚强意志,学习他的聪明、善良、正直和勇敢的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9个生字。
体会和学习普罗米修斯的正直、善良和勇敢。
多媒体课件。
一、激情导入
面对偷东西的人,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可是有这样一个人,他偷了东西,人们不仅不痛恨他,反而视他为“人类的大恩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从天上偷来火种的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同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概括。
2、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三、精读感悟
1、出示阅读提示;
b、想一想,是什么让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忍受着残酷的折磨,为人类从天上偷来火种呢?(这也是书上文前提示中的问题)
2、生自学后反馈。
预设:学生可能从聪明、善良、勇敢几方面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a、当学生说觉得他是个善良的人时,引导体会在没偷来火种时,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痛苦生活。
b、当学生说觉得他是个勇敢的人时,通过指名读、结合提示语再读、注意反问语气、齐读等方式指导朗读普罗米修斯所说的话:“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但是我的意志是不能动摇的。”
c、当学生说觉得他是个聪明的人时,不做讲解;
d、当学生说觉得他是个坚强的人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这个刑罚中最可怕的是什么?
指导看插图,结合文中的描写,想像当时的情景。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再读:“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但是我的意志是不能动摇的。”
猜想:许多年来究竟是多少年呢?师补充:据神话资料记载是整整三万年。三万年来……;三万年来……;三万年来……(引读13到15段)
痛苦是如此漫长而又残酷,但是咱们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着的是他依旧坚定的声音。出示:“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但是我的意志是不能动摇的。”
四、识记生字。
1、看屏幕来回顾一下全文内容。先默读,再指一生读。
2、红色的词语中包含了本课中要求认的9个生字,再指一生领读一下这些词语。
五、升华主题
1、介绍奥运“圣火”的由来和意义。
2、指生介绍收集的各天神的资料
3、欣赏诗歌:《普罗米修斯赞歌》
六、拓展阅读
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的形象。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人被我们敬呼为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布鲁诺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请同学们默读手中的阅读材料,边默读边画画让你感动的句子或是写写自己的感受。
指生反馈。
七、拓展作业
2、收集交流语文七色光四的知识窗中推荐的有关为人类造福的神话故事。
3、推荐班级同学藏书:《希腊神话》。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篇五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10个字。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情感,并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阅读乐趣。练习复述课文。
生字卡片、《水浒传》
2课时
第一课时
1、播放《好汉歌》,出示水浒108将人物图,调动人物情绪。
2、展示《水浒传》全套书。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些什么了解,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
3、板书课题。
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4、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质疑。师适时小结。
1、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爱上读《水浒传》的?勾画出重点词,特别是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
2、同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4、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评点,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重点体会:百听不厌好奇破涕为笑
1、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识记生字。
2、学生按字的结构给生字归类。
3、同学上台当老师,全班交流。
4、重点指导书写:套烧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作者是如何爱上《水浒传》的?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他是怎样读《水浒传》的。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从文中的那些句段,可以体会出“我”爱读《水浒传》?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4-5自然段后汇报学习成果。
3、想象画面,深入体会“爱读”。
4、品读“武松打虎”的细致描写,以第5自然段的描写为剧本,小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剧。
5、感情朗读,读出“我”的痴迷与喜爱,感受阅读水浒传的愉悦。
1、学了这篇课文,你的收获?
2、简介水浒及作者。启发学生谈感受。
《水浒传》是本极有魅力的书,还有许多英雄好汉等着我们。课后请同学们阅读《水浒传》,完成以下作业。可选作。
1、准备一个水浒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在班上说给同学听。
2、写一篇论水浒英雄的小练笔。
3、办一期以“水浒英雄人物”为主题的小报。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篇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激发阅读原著《爱的教育》的兴趣。
一、导入揭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卡罗纳》,认认真真地看老师写字。(板书:卡罗纳)(生读课题)预习过课文的孩子请举手。(生全部举手)恩,我的眼睛告诉我,你们做的很好。
师:轻轻地捧起书,准备好笔,听老师读课文,你可以随时做记号。(师范读)
师:说说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卡罗纳很痛苦,因为他的妈妈去世了。
师:是呀,文中有个词,说他遇到了——巨大的不幸。
生2:我知道
生3:我知道
二、理解不幸
师:你从哪感受到卡罗纳遇到了巨大的不幸?(快速浏览课文)
生1:“今天上午,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象一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师:请你先站一下,谁也找了这一处?
生2:(读)
师:(出示: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象一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然后面向这两个孩子)哪些字眼让你强烈地感受到卡罗纳的不幸?
生1:眼睛哭红和两腿站不稳。
生2:面容灰白,还有大病。
师:卡罗纳真的病了吗?
生:没有。
师:没有感冒?
生:没有。
师:没有发烧?
生:没有。
师:可是这些词分明透露着,卡罗纳的心在哭泣,为他离开人世的妈妈,是吗?
生:(点头)是。
师:就如你们所说,他——
生:面容灰白。
师:他——
生:眼睛哭红了。
师:他甚至——
生:两腿站不稳。
师:就像是——
生: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师:我们渐渐地体会到,他的因为巨大的不幸的撞击,而哭泣。
生1:(接着我的话说)他的心都碎了。
师:是呀, 于是他——
生1读。
师:你体会的真好。谁也能用朗读倾诉卡罗纳的痛苦?
生2读。
师:谁再来告诉大家如此脆弱、悲哀的卡罗纳?
生3读。
师:我们都感受到了。孩子们,因为这巨大的不幸,卡罗纳悲痛不己,伤心哪,于是他——(齐读)。
师:还从哪感受到?
生1“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出示句一: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师:这处让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个字?
生1:放声大哭。
师:是呀,其实文中写他看到哭的还有一处,谁找到了?
生2:“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这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出示句二)
师:这里又是哪些字词给你很深的体会呢?
生:号啕大哭,双手抱住脑袋。
师:是呀,这两段刘老师读了不下15遍,每次读这些文字心里总泛起一阵酸,甚至有想哭的感觉,你们有吗?(有的点头、有的茫然、有个别摇头)要从文字中感受温度,除了读还是读。让我们心贴着卡罗纳的心,轻轻地读吧。
女孩子读。
男孩子读。
三、感悟关爱
师:伴着阵阵哀伤,老师想到了一句古话:不幸中的万幸。这也是对卡罗纳说的?你们从哪感受到的?(快速浏览课文)
生1:“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我们……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出示:他明天就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生2读。
师:老师为什么这样说?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的?
生2:老师要我们严肃,别开玩笑,因为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
生3:老师不想让卡罗纳再受到伤害。老师说不许开玩笑,不许放声大笑。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情况会使卡罗纳再受到伤害?
生3:如果我们还和他开玩笑或者说起妈妈,他一定会更难过的。
师:是呀,让我们一起严肃地对同学们对自己说——(齐读)
师:还从哪体会到?
生1: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师:其实文中写到“我”的还有好多处,能找到吗?
(生读)
(一起出示句一:我的心不由自主德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
(句二: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句三:我恍然大悟,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师:这几段的话的主人公是——“我”,你们认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生1:我认为他是个善良的孩子。因为——(读句一、句二)
生2:我认为他很重友谊。以为——(读句三)
生3:我认为他是个懂事、体贴的孩子。因为——(读句一、句二)
……
(生齐读)
四、升华拓展
生:爱!(生板书)
师:是呀,这样的爱并不强烈,甚至是平淡的,但确是最真的。其实,爱的表达方式是安慰人的内心。
师:孩子们,捧起书。咱们一起再来读读。
(师生配合读课文)
五、作业
1、推荐读改编诗《爱,存在》并填写,署名。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篇七
《去年的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属拟人体童话,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鸟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共有四次对话,分别是鸟和树、树根、门先生以及小姑娘之间的对话。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对话通俗易懂,适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已有的认知以及本组教材特点和课后习题,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4、想象鸟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活动。
5、学完故事,对鸟、树、伐木人等说说心里话,并试着写下来。
二、说教法和学法
1、以读为本,读中理解。
“读” 是学生课堂语言实践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读”的训练,唯有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完成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宜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再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说写结合,提高能力。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不光要有读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思维、表达能力。所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想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谈谈自己学文所悟,跟文中人物聊聊天,并试着写下来。于是,把读、想、说、写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说教学程序
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授完课。
(一)激趣导入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播放歌曲——《朋友》,紧随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感情较深厚的朋友?这个问题相信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各抒己见。师再问:你们离别过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朋友离别的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教师对个别难写的字加以指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互相交流读书所获。
[这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分角色读,加深理解
本文对话语言较简单,但要读出恰当的语气和情感,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学习。于是,我先采用自读、同桌合作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摸索出恰当的语气和情感。如:树和鸟离别时,读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鸟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唱歌给树听,读时语气坚决、肯定;当鸟一次又一次找不着树时,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读时要突出一次比一次伤心,一次比一次难过等。然后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发展想象,直奔重难点
有的学生会说:我会热泪盈眶,再来个热烈的拥抱。
有的会说:树朋友哇,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有的会说:树哇,我找你找得好辛苦哇!
……
师:唱完了歌,你要走了,会说些什么?
有的学生会说:树哇,我唱的歌你听到了吗?再见了,朋友!
有的学生会说:树哇,我会永远记住你的!你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人们会感谢你的。
……
2、畅所欲言,揭示道理。
经过上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此时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体会的道理应该不成问题。有的学生从鸟的身上会悟出: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有的从树身上得到启示: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伐木人伐木悟出: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支撑理由,不脱离文本的本意,都可以加以肯定。
3、拓展训练,完成课后“小练笔”。
学完课文,你肯定还有很多话要说,你想对哪些人物说?
有的学生可能想对鸟说,有的想对树、对伐木人说等等。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篇八
教学目标:
教养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尊严、逃难、款待、朴实、狼吞虎咽、例外、骨瘦如柴、喉结、赞赏、思量、疲惫不堪、面呈菜色、僵硬、许配等词语。
2、能通过把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比较,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中体会到人物自尊的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不同人物的形象。
发展:
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谈话法
教学媒体:
幻灯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课题入文,学习生字词,能读,会写,识记。
2、初读课文,能读通、读顺。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
请你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年轻人、杰克逊)
设计意图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高年级的重点能力训练目标,学习内容的解读应该有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初知到深化的逻辑过程,所以在进行深入的探究之前,我让学生回顾全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锻炼学生用凝练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欣赏人物——品味表现人物品质的语句。
(一)、找准切入点,表层解读年轻人。
2、那文中又是怎样描写这些逃难者的呢?
出示:默读课文,用 线画出描写逃难者的句子。
3、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句子(一)
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1)请学生齐读这两个句子。
(2)理解词语:“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3)问:那你能从这些描写逃难者的词语中感受到什么?
(4)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句子(二)
“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1)请学生自由朗读这两个句子,并思考:从描写逃难者的句子中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抓住“立刻、狼吞虎咽、连……也……就”等词语体会逃难者的极度饥饿。)
(2)通过指导朗读体会。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使‘教师执行’的课程转化为‘学生经验’的课程。”“学习过程还必须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学生对逃难者的境遇的了解并不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抓住“逃难者”这一个词语,让学生去想象逃难者的可怜与悲苦,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形容 “逃难者”的句子,变抽象为具体,一个简单的词语,使学生不仅理解了“逃难者”这一词语的意思,而且也为后面更好地理解“尊严”打下了铺垫。
4、让学生想象:这些人在逃难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5、小结:吃的没有、喝的没有、长距离的奔波流亡,又天寒地冻,在这样饥寒交迫艰难的境况下,这些逃难的人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指名说)食物来填饱肚子、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6、出示:这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他更需要的是 (指名说)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说,目的让学生明白一个如此迫切需要得到食物的年轻人,在食物面前,却拒绝了。初步感知年轻人的与众不同,为深入了解人物形象作铺垫。
(二)锁定重点,解读尊严,深度了解年轻人。
1、让学生快速从文中找出杰克逊大叔对这个年轻的逃难者评价的句子。
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1)全班齐读。
(2)出示:贫穷、尊严、富翁 三个词语。
(3)然后引导学生口述这三个词语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简单的词序调换,不但是对学生的语言训练,而且是引导学生对“尊严”的诠释。
过渡:同是逃难者,为什么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有如此的评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哈默的三句话,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2、出示:自由朗读课文2~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年轻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并在书本旁边写批注。
(1)学生自学,写体会。
(2)汇报交流:出示年轻人的话
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抓住年轻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引导学生去体会年轻人心中的那份尊严:不应该接受别人的施舍,而是坚决地认为:自己想要得到食物,就必须得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
(3)出示:对话 指导学生朗读,个人--自由练读—齐读—分角色,读出年轻人疲惫中带有坚定。
(4)再次出示:两个描写逃难者吃食物时狼吞虎咽的句子。
问:这个时候年轻人狼吞虎咽地吃所得到的食物与其他逃难的人得到的食物一样吗?(指名说)
(5)发散说话:此时此刻,假如这个年轻人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去感悟人物形象。学生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并且抓住课文的空白处,去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对哈默与众不同的做法有更深入地理解。
三、感悟文章中心,升华人物形象。
1、引读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2、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板书:赞赏)
3、拓展介绍:幻灯片出示哈默照片,教师介绍哈默。
4、同学们,年轻的哈默是可敬的,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一个赏识他的杰克逊大叔,那杰克逊大叔可敬吗?(善良、有智慧、懂得尊重别人)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读、自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既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又攻破了难点。哈默心中那份高贵的尊严也不断耕植于学生的心中,杰克逊大叔的形象也植入了孩子们的脑海,学生的品格受到了陶冶。
四、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出示名言请学生读:尊严,就是拒绝乞讨。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
2、请你围绕“尊严”说或写一条格言来激励自己或自己的好朋友。
小结:让我们大家都做一个像哈默有尊严的人,也要做一个像杰克逊大叔一样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设计意图拓展语文学习广阔天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五、作业
(1)推荐一本书《勇敢的人—哈默》
(2)搜集有关“尊严”的故事。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篇九
如果可以给禽鸟授军衔的话,那么,这只白鹅满可以当个海军上将。瞧它那姿态,那步履,它同村里其它的鹅讲话时的那种语调——全是海军上将的风度。
它走起路来神气十足,一步一停。每迈出一步之前,总是先把白色_下的鹅爪高高抬起,同时把那像折扇似的脚蹼一收,这样站一会儿,然后才不慌不忙地把脚往泥泞里踩去。它竟然能够用这种姿势走过最泥泞的道路而不弄脏一片羽毛。
这只鹅从来不跑,甚至放狗去赶它也不跑。它总是高高地、一动不动地昂起长长的脖子,好像脑袋上顶着一杯水似的。
当这只鹅在浅滩上伸展开身子,扑打着那足有一米半长的翅膀时,水面便激起阵阵粼波,岸边的芦苇也沙沙作响。如果这时它再叫两声,草场上挤奶员的奶桶也会被震得嗡嗡作响。
总而言之,这只白鹅是整个草场上最重要的人物。由于自己这一地位,所以它生活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村里最漂亮的母鹅一只只都盯着它。水草、浮萍、贝壳和蝌蚪最多的浅滩全都属于它。最干净的、被太阳晒得暖烘烘的沙底浴场——是它的;草场上最嫩的青草地——也是它的。
这些都不打紧,最要命的是我的钓x台所在地——浅滩之间的深水湾,白鹅也认为是属于它的。
为了这个水湾,我同它打了好久的官司。它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一会儿把它的鹅舰队排成纵列径直朝我的钓x台开来,而且久久不去,绊住我的浮标就乱扯乱拽;一会儿又在正对岸集体洗澡。洗就洗吧,可它们又叫唤,又扑打翅膀,追来追去地扎猛子,捉迷藏。要不就同别的鹅群打架。战斗结束之后满河飘着羽毛,那个喧嚣声,那个得意洋洋的叫喊声,弄得根本不可能有任何鱼来咬钩。
它多次吃掉我罐子里的蚯蚓,拖走我穿在绳子上的鱼。它干这些并不是偷偷摸摸的,而是大大方方、从容不迫的,仿佛在显示它对这条河流的统治权。显然,它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只为它而存在的,要是它知道连它自己也是属于一个村童斯焦普卡的,只要斯焦普卡愿意,完全可以把它宰了,让母亲拿去做鹅肉白菜汤——要是它知道的话,一定会感到惊奇。
今年春天,风刚把泥泞的土路吹干,我就把自行车拾掇好,把两根鱼竿系在车架上,出发去钓鱼了。我顺路去村子里绕了一下,吩咐斯焦普卡挖些蚯蚓给我送到河边来。
赶到我的钓x台时,白鹅已经在那儿了。我竟忘了宿怨,开始欣赏起它来。它沐浴着阳光站在河边的草地上,丰满的羽毛一片片那样匀称地贴在一起,仿佛整个鹅是由一大块精糖雕刻而成。在阳光下,一身白羽显得那样晶莹光洁,就像是映着阳光的糖块一样。
看见我以后,它把脖子往下一伸,贴着草地向我走来,一面发出威吓的咯咯声。我赶紧用自行车把它挡住。
它张开翅膀狠命地扑打了一下自行车的辐条,被弹开之后,又上来扑第二下。
“该死的,呵——嘘!”
这是斯焦普卡在叫。他拿着一罐蚯蚓沿小路跑来了。
“呵——嘘!呵——嘘!”
斯焦普卡抓住鹅的脖子,把它往一边拖。白鹅反抗着,用翅膀使劲抽打孩子,把帽子也给他打掉了。
“狗东西!”斯焦普卡骂了一声,把它拖到了远处。“它谁也不让过。
一百步之内不让任何人靠近。现在它有小鹅了,所以特别凶狠。”
这时我才发现白鹅身边那一朵朵“蒲公英”在动弹,它们挤成一堆,从草丛里恐惧地伸出一只只嫩_的小脑袋。
“它们的妈妈呢?”我问斯焦普卡。
“它们是孤儿……”
“怎么回事?”
“母鹅被汽车压死了。”
斯焦普卡在草地上找到帽子,沿着小路往桥上跑去。他该去上学了。
我还没有在钓x台上完全安顿下来,白鹅已经又同它的邻居们干了好几次架。后来,不知从哪儿跑来一头脖子上挂着半截绳子的花斑小黄牛。白鹅又朝它冲去。
“嘎——唔!”白鹅得意洋洋地晃动着短尾巴,扯开嗓子叫了起来,叫得整个草场都能听见。
总之,嚷叫声、威吓性的咯咯声和翅膀的扑打声在草场上从未停息过,而小鹅们只要看见勇敢的父亲跑开了,便心惊胆战地挤在一起,不满地吱吱叫着。
“你把孩子们吓坏了,真蠢!”我批评它说。
“咯咯!咯咯!”它回答道,仿佛是说:“哪能呢!”
“你要是人的话,这样干早被扭送民警局了。”
“嘎——嘎——嘎!”它是在讥诮我。
“你这个浮躁的家伙!还当爸爸呢!嗬,真了不起,抚育下一代……”
我一面同鹅斗嘴,一面修整被春汛冲塌的钓x台,没注意从树林后面升起了一团乌云。乌云愈来愈大,渐渐变得像一堵灰蓝色的墙,厚厚的一点也不透光,没有一丝缝隙。它缓慢地、毫不留情地吞噬着蔚蓝色的天空、并渐渐逼近了太阳。刹那间,毛茸茸的云边像熔化了的铅似的闪亮着。但太阳不可能把整团乌云都溶化掉,它终于完全消失在铅灰色的云层里。草场上变得黑压压的,就像到了黄昏。刮起了旋风,风卷得鹅毛团团飞舞,向空中飘去。鹅群不再吃草了,一个个抬头仰望天空。
头一阵雨滴抽打着睡莲宽大的叶片。紧接着,突然狂风怒吼,柳树被吹弯了腰,草场变得像一片起伏着灰蓝色波浪的海洋。
我刚披上雨衣,乌云就像是裂开了一般,倾盆大雨斜飘着自天而降,雨水冰凉。群鹅全都张开翅膀,匍匐在草地上,翅膀下藏着它们的儿女。整个草场上到处都能看见一只只神色紧张的昂起的鹅头。
突然,一个坚硬的东西在我的鸭舌帽檐上敲了一下,自行车的辐条也被敲得……. 作响, 接着从我脚边滚过了一粒白色的东西。
我抬头一望,只见草场上一片白花花的雹雨。村子消失了,远处的小树林也看不见了。灰蒙蒙的空中响着沉闷的沙沙声,灰色的河水也哀鸣着,不断翻着水泡。被冰雹蹂躏得残破不堪的睡莲发出阵阵断裂的声音。
鹅群趴在草地上一动不动,惊惶不安地互相呼唤着。
那只白鹅则蹲在那儿,高高地昂着脖子。当冰雹打中它的头时,它便哆嗦一下,眨眨眼睛。而当特别大的雹子击中它的头顶时,它就把脖子一缩,晃一晃脑袋,然后又重新伸长脖子,一直注视着空中的乌云,同时警惕地把脑袋偏着。在它那张得大大的翅膀下,不声不响地蠕动着整整12 只小鹅。鸟云愈来愈狂暴地摧残着草场。它似乎要把那装满雹雨的口袋彻底撕开。白花花的冰雹在小路上东跳西蹦,狂飞乱舞。
草场上的鹅群坚持不住,扔下小鹅逃跑了。它们拼命跑着,冰雹冬冬冬地敲打着它们佝偻的脊背。灰蒙蒙的雨帘也使劲抽打它们,几乎完全遮住了它们的身影。满是冰雹的草地上忽而东忽而西地闪现着一只只毛茸茸的小鹅头,偶尔能听见它们吱吱吱的呼救声。有时吱吱声会突然中断——被冰雹击中的嫩_“蒲公英”扑倒在草地上了。
群鹅佝着脊背跑呀,跑呀,终于跑到了河边,一个个像大块石头似的从陡岸上扑通扑通地滚进水里,藏进了柳树丛和陡岸下。接着,为数很少的一些小鹅也跑到了,也像小卵石似的纷纷跳进河里。我连头蒙在雨衣里。往我脚边滚来的已经不是圆圆的雹粒,而是足有半斤重糖块那样大的、还滚得不大圆的冰块。雨衣不怎么管用,冰块打在背上好疼好疼。
那头牛犊从小路上急匆匆地跑过,半截湿漉漉的绳子在我的靴子上抽了一下。它刚跑过去约莫10 步远,便消失在蒙蒙的雹雨里。
一只被困在柳树丛里的鹅一面扑打着翅膀,一面嘎嘎叫着;我的自行车辐条了当了当地响得更欢了。
乌云来得突然,去得也突然。最后一阵冰雹刚从我的脊背上敲过,在河边浅滩上溅起一片水花,河对岸的村子立即就显露出来,太阳从乌云里伸出头,把阳光洒在湿漉漉的河对岸、柳林里和草场上。
我脱掉了雨衣。
在阳光下,草地上白花花的冰雹眼看着颜色发暗,渐渐融化了。小路上出现了一个个水洼。在湿漉漉的草丛中,就像网里的鱼一样,躺倒着一只只被冰雹击中的小鹅。它们几乎全都死了,怎么也没能跑到河边。
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草场又重新变成绿色。只是在它的中央,有一个白斑怎么也变不成绿色。我走近一看,原来是那只白鹅。
它趴在那儿,张开强劲的双翅,脖子垂在草地上。灰色的眼睛一动不动的望着乌云飘走的方向。从小小的鼻孔里,顺着嘴喙往外淌着鲜血。
12只毛茸茸的“蒲公英”你推我挤地从它的翅膀下爬了出来,没有一个受伤。它们愉快地吱吱叫着,在草地上四散开去,啄着那些尚未融化的雹粒。一只背上有条黑斑的小鹅笨拙地倒换着宽大而弯曲的爪子,想爬到白鹅的翅膀上去,但每次都像陀螺一样滚了下来。
小家伙生气了,它急躁地乱抓乱扑,从草丛中挣脱出来,执拗地往白鹅的翅膀上爬去。小鹅终于爬到了父亲的背上,在那儿站住不动了。它还从来没有攀登得这样高。
它面前展现出一个满是亮晶晶的青草和阳光的神奇世界。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篇十
设计理念:
略读文章的教学应尝试权力下放,由学生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老师稍加点拨,从整体上把握,无须处处玩味文字。本课教学要求学生主动探讨内容,理解、运用课文,与文本对话,扎实掌握。同时,也要求教学内容充实,以“读”贯穿主线,读出神奇,读出便利,在读中想象事物和场景。
教学目标:
1、在课文中认识6个生字,解决课文中的难解字和重点字词。
2、通过默读、交流,能够想象出课文场景和事物,了解电脑的神奇,感受现代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利。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2、通过说明文语言了解电脑的神奇,感受现代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利。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想象课文场景和事物,感受电脑的神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来先说说我家的房子吧。我住在和生源小区10幢1单元502室,我家有121平方米,是一个三房二卫一厨的房子,坐北朝南,光线很好。客厅里有沙发、电视机是用来招待客人的,餐厅里有酒柜,可以放一些的饮料和酒类的物品,厨房是用来烹饪的。卫生间有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大的里面有洗漱间,和淋浴。小的里面也有淋浴。三间卧室,一间是我和我老公住的,大一些。小一些的是我儿子住的,最小的是书房也是客人来住的。每间卧室都有电脑。家里的环境比较温馨、舒适。
生:我住的房子是土瓦屋,有卧室、堂屋、厨房等,既宽敞又明亮。
生:我住的房子是楼房,上下共有三层,一楼是门面,二楼、三楼是卧室、客厅,还有洗手间、厨房。
师:说说自己理想中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生:我现在的住房就比较理想。
生:我理想中的住宅小区应该是以人为本、崇尚环境、亲近自然的小区。
生:我理想中的住宅处在交通便利的住宅小区。是公寓。
二、课文学习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46页,读的时候把你不明白的词语用圈表示出来。带着问题读这篇课文。1.电脑住宅里有什么?2。电脑住宅有哪些特点?(生自读课文)
2、在教室内走动。巡视
1)出示词语灯片并理解词语意思。
预设:第一组:储存职能指令判断
第二组:仓库防盗综合集装箱
第三组:烹饪烹调调运
第一组词语采取换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方式理解,如“职能”可以换成“功能”;第二组采取字*释,如“仓库”就是“储存”东西的地方,“集装箱”则是“储存”东西的箱子;第三组词语抓住难读字和多音字,“烹”读准后鼻,“调”有两种读音。
2)出示生字灯片
3、默读课文,找找电脑住宅有哪些特点?
预设:神奇、方便、舒适、功能多(板书:神奇、丰富、方便、舒适)
4、是呀!这是一座神奇的电脑住宅。那么,我们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电脑住宅非常神奇呢?接下来,老师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课文中让人感受神奇的句子,同时用横线划出是哪项设施。把让你感受特别深的词语加上着重号。出示灯片(生默读课文)
(设计意图:略读教学最重要的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一题多问抓住教学主线,引导全文教学。)
5、反馈:
a.这座住宅里安装了一百多台电脑,一切都由电脑指挥。
(“一切”、“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同时告诉我们这是一所全自动电脑住宅,读出神奇的味道。)
b.电脑根据这些气象资料,为主人提供一个既节能又舒适的家居环境。
(1)这些气象资料由谁提供?(板书:风向标)
(2)为你提供一个既节能又舒适的家居环境又是谁呢?(电脑)
(3)练读:是呀!多么神奇的电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句话。
c.如果电脑确认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即便知道密码也无法将大门打开。这时,只有主人下达“同意入内”的指令后,大门才会打开。
(1)电脑住宅里谁有这样的本事?(板书:微型摄象机)
(2)这两个句子里有两组关联词语,看看我们班谁是火眼金睛。
(4)一个小小的摄象机竟有如此大的功能!多么神奇!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也会让我们感觉十分(安全)。让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d.进入住宅,轻松悦耳的乐曲会立即播放。
e.沿着门厅走进会客室,发现里面只有几件家具。原来,其他物品都分门别类地放在地下仓库的“集装箱”里。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电脑,将相关的“集装箱”调运到指定的地方,以便取出或放回物品。
(1)多么神奇的集装箱!(板书:集装箱)你的家有如此功能吗?这一切都是因为这是(手指板书:电脑住宅)
f.电脑储存了中餐、西餐和日本菜等的烹调方法的资料。它能告诉人们如何备料、烹饪,还能示范如何操作和自动控制烹炒的火候。
(1)(板书:厨房)(出示两组关联词:除了…还…;不仅…而且…)把这两组关联词分别送到句子里头试一试。(生自渎)
比较:单单一个“还”,不仅把课文说清楚,还让我们的句子显得更简洁。
g.主人在睡觉前,只要按一下开关,整栋房子便进入“休息状态”。
(1)(板书:卧室)想象:只要一个开关就可以控制整栋房子。
h.浴室的装置也受电脑指挥,人们可以“预约”洗澡时间。如果想一回家就能洗上热水澡,可以给家里的电脑发指令,告知使用浴室的时间,到时候浴缸里便会放满热水,做好洗浴的准备。
(1)(板书:浴室)想用一个词来说这一段话?(方便、舒适等)
(设计意图:反馈阶段的教学除了要抓电脑住宅的特点以外,同时还要通过品词析句从大体上把握说明文的特点。)
6、如此方便、舒适的住宅生活都是由(电脑)提供的。让我们不禁发出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电脑住宅功能神奇而丰富,回过头来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把事物写得有条有理呢?请看图,出示图片。
生:(按参观顺序或空间转换顺序)
正是这样由外而内,由下到上的介绍让我们对电脑住宅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在学写介绍类说明的时候也可以尝试这样的顺序。
(设计意图:对写作顺序的把握是课文教学的重点,通过示意图,学生能较快得出本文写作的特点,从而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三、拓展延伸
出示灯片
1、现在老师就让你当电脑住宅主人,领着大家到你的住宅参观,先同桌试练。注意你的顺序和语言。2、请生上台展示。
四、小练笔:出示灯片
如果让你来当一名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电脑住宅?(教室、商场、学校、医院……)
以“我设计的电脑————”(教室、商场、学校、医院……)为题把自己的设计写下来。
五、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日本设计师坂村健设计的一栋电脑住宅,不但领略了它的神奇,还真切地感受到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世界上也会出现一座由你们设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脑住宅,让我们努力奋斗,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神奇”吧!下课!
附:板书设计设计
30.电脑住宅{大门
会客厅
厨房
卧室
浴室}神奇、丰富、方便、舒适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篇十一
这篇看图学文有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配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学生能课内外知识相结合,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想象;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观察、阅读、想象结合起来,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构想
教学本文时让学生收集有关长城的古诗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引导学生看图,再结合文章来学习,通过阅读来加深理解。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购及有关长城的图片或文字资料长城的风光资料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图意及文章的内容,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学习过程
一、默读“导读”,了解学习内容,明确训练要求
1、请同学们讲解,老师及时加以表扬。
2、老师补充几首古诗。
3、简介长城: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互相地域,各自在形势险要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抵御匈奴的侵犯,将原先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予以修缮,并且连贯起来。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筑过,明代为了抵御外敌,前后修筑18次,图上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
三、观察图画
1、学生自己观察,有条理地进行观察,说说长城的形状、样子,指名说说(特别提问学习后进的同学,及时加以鼓励)。
2、同学间互相说。
3、自读课文,看看文中怎样描写的?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到长城的起始点,体会长城的长,请同学读一读书中有关“长”的语句。
2、自由读第一段。
3、指名读。
五、学习第二段。
1、再次观察长城的近景图,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补充:八达岭居庸关一代的长城,城墙高8.5米,厚6.5米,顶端厚5.7米,女墙高一米,的确又高又坚固。
2、指名读第二段。
3、同位间指出垛口、城台等的位置。
4、朗读第二段。
六、自学第三段。
1、读第三段,你读懂了什么?
2、有感情地读一读。
3、理解“思考练习”3的前两个句子的含义。
(1)“很自然地想起”是因为长城雄伟坚固,结构合理,谁来到长城也会想起古代的劳动人民,并发出由衷的感叹。
(2)一个“才”,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智慧,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崇敬与赞美。
七、自学第四段。
1、自己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2、读第四段,读出自豪之情。
八、小结。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想法?多谈一谈。
作业设计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板书设计
2长城
伟大的奇迹 高大坚固
歌颂劳动人民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加深对长城的认识,理清课文的条理,激发爱国之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深入了解。
1、同学们说说自己收集的故事,老师给予表扬。
2、听了这些故事,大家谈感想。
三、指读课文,再联系图,了解长城的构造与用途。
四、进行朗读训练。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
五、理清课文条理。
六、指导背诵。
1、学生自由背诵,可一段一段地背诵,也可按自己的方法背诵。
2、教师指导后进的同学背诵。
3、指名背诵,交流经验。
七、听写字词。
八、请几名同学当小导游,介绍长城。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知道的有关长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2 长城
概述长城 长城脚下、长城上 感想
远 近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篇十二
1.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而忍受痛苦的坚强意志,学习他的聪明、善良、正直和勇敢的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
学讲这个故事,了解人类是怎样得到火种的。
体会和学习普罗米修斯的正直、善良和勇敢。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故事内容耐人寻味,适合学生的探知和欣赏视角。教学时,主要进行兴趣阅读。
一、设疑导课。
你知道人类是怎么得到火种的吗?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答案,快快进入今天的“快乐读书屋”
二、读通课文。
(1)结合阅读提示阅读课文,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趣味,要求学生用讲故事的口吻读课文,同桌互读互译。
(2)在读通的基础上小组内先说说读后应向普罗米修斯学习什么精神,从课文那些段落能够看出来,在全班交流。
三、学讲故事。
在读通课文、对课文内容记忆加深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讲故事。要防止学生是背课文而不是讲故事,告诉学生讲故事不是按课文的原话来说,而是可以合理的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谈举止,加上自己的体会、感受,要注意和“听”故事的人在情感上的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组成讲故事小组,先小组练说、互评,再有小组推荐代表以竞赛的形式到讲台上讲,最后评选出全班的“故事大王”。
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续讲故事:“普罗米修斯获得自由之后,宙斯会善罢甘休吗?请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讲述一个自己创作的故事……”
五、检查生字。
六、推荐作业。
请同学们讲关于火种的其他来历在图书馆或网上进行查阅,然后在全班交流。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篇十三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做到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古井受到启迪,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独立自主识字,提高学生多种形式理解词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品读文本,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学习懂得古井为人们作出了贡献而不要报酬,从而体会乡亲们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并从中受到启迪。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课文中描写古井和乡亲们高尚品格的部分
教学难点
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策略与方法:
读中感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记下来。
课前准备: 钢琴曲《秋日私语》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太阳奉献给我们温暖,大树奉献给我们清凉。
小草奉献给我们绿色……自然界的万物呀无时无刻在奉献着自己。我们村东头的那口古井又奉献给我们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古井》。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清文章顺序。
2.交流初读感受
课文按村东头有一口古井——村里的人每天都到古井取水——乡亲们帮助老人挑水——古井给人的启示来叙述的。
三、小组合作,自学生字词。
1.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轮读,纠正字音,注意“哺”“酬”“络绎”的读音。
2.在小组内合作记忆字形。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采用比较形近字的方式加强记忆,注意“暮”与“幕”“治”与“冶”的区别。
3.多种形式理解词语。
(1)借助词典理解:哺育、熹徽、络绎不绝、六旬、报酬、陶冶。
(2)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叮叮当当、湿漉漉、单薄。
4.指导书写。
把字写漂亮、写规范。
四、熟读课文
检查读文。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听者可习惯性的评价,纠正错误。
把文章读准确,读通顺,并读出感情。
第二课时
一 ,揭示课题
幻灯片出示古井图导入:同学们请看,这就是那口布满苔藓,历经风霜的古井,这就是让离开故乡多年的作家魂牵梦绕的古井。以至于20 多年过去了,这位作家还经常这样深情回忆(幻灯片打出作家写的一段话)
(设计意图:为后面的教学做一铺垫)
师:古井具有如此魅力,你们想知道原因吗 (想)那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井》。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指6名学生分读课文
提出上节课梳理出的问题:为什么写古井?
三, 细读课文,把握重点
默读课文,找出与问题有关的段落或句子。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勾出哪些是具体描写提供泉水的句子或段落,哪些是具体描写陶冶品格的句子或段落。
小组交流,汇报。
四, 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设计意图:解决文章的重难点)
1.汇报勾画的内容。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所汇报的内容.随学生汇报的次序引导理解以下句段:
(1)“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他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他的儿女。”
a、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b、讨论:古井同母亲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因为母亲是慈爱的,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可以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古井同母亲一样,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甜美,清凉的泉水,养育村民毫无所求,所以说古井像母亲一样。)
c、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读出母亲对儿女的爱)
(2)"每天从晨光熹微到夜幕降临,取水的人络绎不绝的从我家门前走过,桶儿丁丁当当,扁担吱悠吱悠,像一只只快乐的乡间小曲。门前的路总是湿漉漉的,总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
a、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出:到古井这里取水的人很多。主要是从以下四方面看出来的。
从时间上看: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
从人数上看:取水的人“络绎不绝”(理解“络绎不绝”)
从声音上看: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引导学生理解乡亲们伴着欢快的乡间小曲来取水的心情,指导朗读)
从路面上看:总是湿漉漉的,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引导学生理解“春雨”的特点)
b、这么多人到这里取水可能有什么用处呀 (做饭,洗衣服,浇田,洗澡……)
可见古井在乡亲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泛读这段话,生闭目想象画面.学生说说在老师的泛读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相继出示课本插图投影。
d、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自由读,展示读,齐读)
(3)学生汇报陶冶品格的段落(课文的3,4,5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体会乡亲们淳朴,真挚的感情。
指导朗读乡亲们说的话,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a. (引导学生说出:无私奉献,感恩的心)
b. 拓展练习:
当老人拿出钱给乡亲们的时候,乡亲们会怎么说呢?年轻人会说……假如你是帮老人取水的少先队员,当老人拿出礼物送到你手里时,你会对老人说什么。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学习古井无求于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c.再读读乡亲们说的话,读出乡亲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这就是文中说的“多好的古井啊,……”(出示最后一段,引读)
e.这段话对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总结)概括写出了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
f.讨论:作者是重点写了提供泉水还是陶冶品格 (学生讨论,辩论)
五、教师总结:我也同意大家的意见,作者把陶冶品格作为了写作重点,特别是重点写了那些同古井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乡亲们,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借物喻人,借古井赞扬了具有高尚品格的乡亲们。作者之所以写这口古井,就是因为它不只是一口能提供泉水的井,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精神,那就是——(生答:“无私奉献精神。”)正是它的奉献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乡亲,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让我们再次带着对古井的崇敬赞美之情再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两段。
六、 深情激励。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对课文理解得非常深刻。我相信,那口古老的井体,那涓涓流淌的井水,定能与你们这纯洁晶莹的心灵融为一体,从你们的心泉里,一定会滚涌出不似古井而胜似古井的股股清泉!(出示古井图)
下面让我们用一句话来表达对古井的喜爱赞美之情,好吗?
七、拓展延伸:
1.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许多象古井一样无私奉献,不计报酬的人,你发现了吗 说说他们平时是怎样做的。
2.画一画: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古井取水图”。
(以上练习任选一项)
八、板书设计:
古井 哺育 乡亲们 无私奉献
陶冶 乡亲们 帮助老人 别无所求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认识多音字“难”,重点指导“尊、善”的写法。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积累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
3. 通过想象画面、比较句子等方法,品读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词句,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4. 抓住语言描写中的标点变化及否定词的运用,进一步体会年轻人一次比一次坚定的态度。
5.体会年轻人哈默自尊自强的品质,懂得什么是尊严;学习杰克逊大叔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对哈默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感悟人物的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镇长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逆境折磨我们,我们该如何面对呢?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厄运》和周国平的《直面苦难》都有非常精彩的阐述。本课时的学习,我们要达成以下目标。
(三)展示目标
在比较阅读中,体会深沉的哲理,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
(四)阅读讨论
1、集体朗读《论厄运》,然后思考:作者主张如何面对厄运?
明确:“征服”、“无所畏惧”、“战胜”、“坚忍”——“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2、浏览全文,讨论:作者主张如何面对苦难?
明确:“咬牙挺住”、“不倒下”、“承受”——以最真实的勇气维护人的尊严。(板书)
(朗读第3——8段)
(五)比较辨析
两文表述的逆境观有不同,《论厄运》认为厄运中存在希望,要坚忍,在战胜厄运中创造奇迹、实现价值、体现美德。《直面苦难》认为苦难会给人们带来伤害,不应美化和炫耀苦难,而应勇敢地承担苦难,以维护人类的尊严。
(六)各抒己见
评价两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师点拨:英雄可以激励我们,但身处逆境,我们能做什么更为重要。“平民化的逆境观”距离我们更近,更具有启迪作用,因为我们都是平凡人。
(七)总结全文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面对逆境,希望同学们能记住两位智者对我们的告诫。这里还有一些有关逆境的名言警句,我介绍给大家,以此共勉。
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色而已。(里希特)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松下幸之助)
没有经历过逆境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力量。(琼森)
一颗高尚的心应当承受灾祸而不是躲避灾祸,因为承受灾祸显示了意志的高尚,而躲避灾祸显示了内心的怯懦。(阿霍蒂诺)
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亚里士多德)
(八)反馈练习
你认为应该如何面对逆境,把你的思考写出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篇十五
1.学生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朗读,能够体会丰子凯与叶诺索夫笔下白鹅的不同之处。
2.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3.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具体描写,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与文字幻灯。
四、课前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认识了丰子凯老先生笔下的白鹅(板书:白鹅),今天,和我们见面的是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加板书:公),你猜猜,这两只鹅会有什么不同。
2、同学们能分辨,还能讲出自己的理由,真好。的确白公鹅还真不愧对它多出的这个公字,叶诺索夫还把它比作海军上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一、初读感知
2、交流,找到海军上将了吗?(板书:荣膺,析词)你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当海军上将吗?
3、一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太有意思了,我们再读一遍这有趣的课文,怎么样?这回我要抽同学读。(抽生分段读)
4、交流:现在你知道白公鹅凭什么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吗?(板书:傲)
二、比较
2、出鹅图,交流想法。
结合引导学习白公鹅走路:
a、走路的样子(请生表演,评演)读出慢条斯理
过渡:在这一段中,关于白公鹅的走路,作者还有怎样的描写?
b、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可不好走,你能想象它用什么办法使自己的细翎不沾一点污泥吗?
c、狗追赶都不奔跑,这又是为什么呢?它心里会想些什么?(板书:傲气)
听了你们的介绍,我知道了,这是一只特别有趣的,特别高傲的白公鹅。同学们也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现在,我来揭晓正确答案——我也不知道是哪只。
三、辩论
1、证据一:捣乱
出句“有时……乱羽”
听你这么一说似乎也有些道理。不过我每次读到这都感觉叶。诺索夫讨厌它,你听——(师读)
引导生读出喜爱。
2、证据二:偷食
出句“有多少次,……主宰。”
不光偷吃鱼饵,还拖走挂着鱼饵的钓绳,多讨厌,这回你们无话可说了吧?
(导:它知道自己偷东西吗?)
(那作者是喜欢它偷东西吗?板书:傲骨)
3、证据三:“吃了”
a出句“白鹅大概认为这个……大吃一惊了。”
b瞧,作者想到小男孩要把它吃了,该是讨厌了吧?(结合讲讲破折号)
c听你们这么说,作者是在讲俏皮话啊。
你听听看,当时作者是不是这么说的(师范读,引学生说出讲俏皮话的特点)
“讲得有理,那你来试试。”
四、小结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篇十六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学法、讲授法、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材录音带、幻灯片、挂图。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课文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出示第一幅图,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四、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1)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2)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 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是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去朗读课文。
2、谈谈你的体会。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板书设计:
2 长 城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人教版篇十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
一、课题导入 ,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
一、整体感知
1.导入 :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
(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大
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
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很多。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4)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一万多平方米。)
(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操场?几个教室?(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
(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1)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学生乙: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重点体会“颤动”。
(3)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学生丙: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5.请学生画板画,体现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
鸟
1.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2.导语 ,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4.学生汇报。
学生甲: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学生乙: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
我们体会了“应接不暇”。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学生丙: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学生丁: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我们从中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6.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7.教师追问:
(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8.配上欢快的音乐,把美术课上画的小鸟,“放飞”到大榕树上。
9.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
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播放“鸟的天堂”的完整课件。
2.出示思考题: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3.学生分头准备。
4.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汇报交流。
五、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