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心得体会 读国学的心得体会(模板14篇)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国学的心得体会篇一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子贡问他的老师说:“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回答说:“那应该是“宽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主张“以宽恕之心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了千百年来流传的佳句,表明了孔子儒家之道“仁”的学说的一个方面,也是谈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同学们,要知道有一颗感恩的心,一颗懂得去“宽恕”的心是多么重要,这样博大的胸怀,自然也会给其本身带来幸福。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为对方想想,易地而处之,自己想想,看看对方对待自己,自己又不怎么对待别人的,总可以找到自己不足之处,而这些不足之处还必须改正。很多事,看开了,自然就不会去怨天尤人了。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他的精神时刻都在激励着我和我们要不断的进步,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国学的心得体会篇二
字国学是一门独特且深奥的学问,它是从汉字演化、形态对比、词源考辨等方面入手,解读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在我接触字国学之前,对于汉字我只停留在字形和字义上的理解,但通过学习字国学,我逐渐领悟到汉字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内涵。在字国学的世界里,我感受到汉字的生命力和价值,也深刻体会到汉字对于我们的启迪和激励。
第二段:通过字国学了解汉字的博大精深
字国学深入探究汉字的起源和特点,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考辨,我们可将汉字追溯到早期的象形文字,进而了解到汉字的字形构造和演变。这不仅让我对于汉字的形态起源有了清晰的认识,也让我领悟到汉字的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文化内涵,每个笔画、构造都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和沉淀。通过字国学的学习和思考,我更加珍视汉字,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使用汉字。
第三段:通过字国学认识自我
字国学强调形音义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字都具有一定的逻辑和规律。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能够通过字形来推测字义,还能从字义推测字音。这种逻辑思维的培养不仅令我对汉字的认识更加深刻,也让我在其他学科中受益匪浅。同时,字国学让我对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方式有了新的认知。通过分析、辨证、合理推理,我逐渐形成了一种严密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让我在处理问题时更加全面和深入,也让我意识到自身的潜力和价值。
第四段:通过字国学提升修养和品质
字国学深入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每个字都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历史,所以在学习字国学的过程中,我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学习字的组词、词的解释和注释,我逐渐认识到汉字所传递的是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和价值观。这种文化和价值观的涵养让我更加注重品德修养,注重言行举止的规范和自我修正。同时,字国学还培养了我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审美情趣,让我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注重实用与雅俗的结合。
第五段:结语
通过字国学的学习,我对于汉字的理解和认识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深化,也增强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同时,字国学也让我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品德修养和言行举止的规范。对于汉字的研究和理解,我相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通过字国学的引领,我已经在这条路上踏出了坚实的步伐,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心得。我将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探索,希望将来能够为传承和发扬汉字文化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国学的心得体会篇三
国学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典著作的研究和传承。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我从小学习国学,深深感受到了国学对我的影响。国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面,使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让我在成长过程中受益良多。在国学的学习中,我逐渐明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身份。下面我将从文化传承、道德修养、思维方式、审美情操以及团队合作等五个方面分享对国学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国学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通过学习国学经典著作,我了解到古人智慧的博大精深。这些经典著作不仅是古人智慧结晶的载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纽带。正因为如此,国学的学习不仅使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充满敬畏之情。
其次,国学对我的道德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学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善美。在学习《论语》等经典著作时,我看到了孔子对待人与己的关系的智慧观点,学会了尊敬长辈、友善待人的道理。祠堂、田亩、衣冠、教化等方面的内容也让我了解到了什么是克己奉公、家国情怀和忠诚责任。这些道德观念的融入和演化都加深了我对于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的认识。
再次,国学教会我不同的思维方式。国学注重立身、修身、治国、平天下,对于思维方式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古代文人的思维方式,我明白了观察问题的多角度思考的重要性,避免自己陷入狭隘的思维定势中。同时,国学还注重自我反省与修正,教会我理解别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技巧。这种开放与包容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学习都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国学培养了我良好的审美情操。国学弘扬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勿欺而固求于其次”等价值观念教会了我内心的情操与追求。国学不仅注重独立思考,更鼓励情感的培养。学习古诗词和古画赏析,使我得以领略到中华古代文人雅致情调和内心的宁静美。在审美情操的熏陶下,我更加追求自我的完美和高尚,也更加珍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最后,国学让我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国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更是一个有机的团队活动。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我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和分享,积聚了友谊,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在与他人的共同探讨中,我尊重并接纳了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增加了互相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在团队中,我学会了倾听和沟通,也体验到了集思广益的智慧。
综上所述,国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修养。通过学习和体验国学,我更加明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它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也培养了我良好的道德修养、思维方式和审美情操。同时,国学的学习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一如既往地践行国学的价值观,传承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学的心得体会篇四
中国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研究中国国学的爱好者,我从中受益匪浅,领悟到了很多宝贵的道理。下面就让我分享一下我对中国国学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国学传承了博大精深的古代经典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国国学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它包含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诸多学派的思想精华和学术成果。国学重视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和价值观念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中国国学,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感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心智成长和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第二段,中国国学教会了我如何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品德。国学将儒家思想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国学倡导坚持道德修养,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强调养成儒雅的仪态和品德。通过学习中国国学,我逐渐明白了自律和修身的重要性,懂得了如何处事从容、待人宽厚、尊重他人。这种修身养性的思想让我在生活中更加自律,更加宽容,更加有担当。
第三段,中国国学启发了我对于“天人合一”的别样认识。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有着“天人合一”的观念,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共生。这一观念在中国国学中得到了深入发掘和阐述。通过中国国学的学习,我逐渐明白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出了对生态保护和社会和谐的认同感。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让我更加注重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段,中国国学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生和世界。中国国学以人为本,关注人性和人的生活。国学中的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指导人在复杂的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幸福。通过中国国学的学习,我渐渐理解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学会了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和苦难。国学中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阐述,使我在犹豫和迷茫时找到了答案,帮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所在。
第五段,中国国学呼唤着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中国国学的爱好者,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弘扬中国国学的精神和理念。中国国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而我们作为民族的一员,更应该努力学习和理解这一宝藏。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传承,使中国国学焕发新的生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总之,我对中国国学的学习和体会,使我更加深入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沉内涵,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修身养性和面对人生的挑战。中国国学是一座智慧的宝库,带给我启迪和成长,同时也敦促着我传承和弘扬这份中华民族的瑰宝。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中国国学,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研究和贡献。
国学的心得体会篇五
我有幸参加了广州市举办的经典教育培训课程,实在受益匪浅。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更是中国人的精神偶像、中国文化的代表,我们今天再来捧读《论语》,其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北师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
二、勤于好学,终身不懈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应该勤于读书求知,探究学问。在《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反对子路使子羔去做费邑之宰,因为子羔尚未成学,年纪尚轻。孔子认为,研习古代典籍是成就事功的必备条件,决不能忽略不顾。否则,一味埋头蛮干,难免会有差谬,也就是说,学习前代经典有益于涵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孔子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些美好的品质,都应当归功于学文时潜移默化的力量,这些观点和思想,我们今天要认真总结和借鉴。一是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以知识,更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品质,即坚持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职责。二是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读书成为习惯,终身不懈。三是新课改的新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教师除了自己终身学习外,还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人生过程中,勤于好学,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利于将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人,这里给我们的另一点启示是:一是要有终生从教(至少是从教期间)无怨无恨无悔无倦,充满激情,始终如一,热爱教育的情感。二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分城乡、干群、贫富,男女等因素,对他们的态度要一样。三是教法要灵活,要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包括表扬、批评、要求等,否则,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产生师生隔阂,仇恨的心理。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批评学生要讲辩证法》,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我认为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思想。
三、修己治人,仁爱至上
孔子无论谈“修己”还是“治人”,最终归依还是人生道德。孔子所重视的德行,所包括的范围甚广,而这些都可用“仁爱”来总括。“仁爱”是孔子所树立的最高的人生道德理想。在《论语》中有一百多次提到“仁”,虽然具体语境的差异各不相同,但所指都是一种道德的修养境界,是一切德行的总和,孔子提出“仁爱”,是对人的情感、情操、修养的重视。“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些胁肩谄笑,趋炎附势,出于利欲诱惑而屈己的人的行为不是“仁”。何谓“仁”?“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仁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认为恭敬就不会招致欺侮,宽容就能得到多数人的拥护,守信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机敏就会取得成就,而慈善就容易调遣别人。这就是孔子认为的“仁”的五者能行天下的理由。当然,孔子关于“仁”的言论还有很多,但就教师的为人准则,只此几点,我认为就足够矣。可见,孔子仁德思想的深远影响。
一是教师不可培养“巧言令色”者,而要培养有独立个性,执着追求,宽容他人,忠于祖国,有益社会的人。
二是教师个人的为人处事态度,对他人要“恭敬”,只有恭敬地对待他人,才能少生矛盾和误会,甚至纠纷,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思考自己该思考的问题,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教师要诚信做人,“信则人仁焉”。教师的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它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因此,教师在与人打交道过程中,一定要讲诚信,否则,你就会失去影响力,号召力,有损自身的形象,尤其是在和家长、学生打交道时,事先一定要认真思考,不能做到的不要承诺,已承诺的要准时按要求兑现,包括我们对学生的奖惩,对学生的要求等。四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要慈善,“惠则足以使人”,慈善,在我看来,就是关心、关爱、关怀学生,这种关心、关爱应该是全面的,不仅是学习方面,还有生活方面,情感思想方面,不仅是大事情,而应该体现在细微处。有老师抱怨,学生不听话,不好管,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给予了他们多少爱,多少关心,不然,怎么不能“足以使人”呢?五是对待家长和学生要宽容,教师观念要改变,不能居高临下地要求和训斥家长和学生。首先要知道,没有了学生,教师的位置也就不存在了,存在的教师也就没有意义了,再者,我们要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作为家长的时候接受其他老师“教育”时的心情是不是很好。第三,我们的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考虑问题不可能每一件都很成熟,既使是成年人也不可能做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我们发现学生缺点和错误时,要有宽容的态度,善意地指出并引导他们改正,日后他会终身不忘,感激不尽,尤其是不能以当年老师“教育”我们的错误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学生,更不可以野蛮的“出于好心”的违法方法去教育学生。这样只能是“不得众”,甚至是断送自己。
国学的心得体会篇六
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国学》让我学会感恩、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读国学的心得体会
国学的心得体会篇七
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供你选择借鉴。
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通过学习国学,可以让人明白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教育赞歌——“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人们面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适与他人的关系。《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国学经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着十分系统的论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传诵着中华文化的观念文明。它就像一根坚韧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滋润着中华物茁壮成长,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使中华民族以特有品质和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在国学各个学术流派存在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充满人文智慧和写信人生真谛的论述,其敏锐的观察、合理的推定、经验的告诫,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一国安邦济世之基。作为中华子孙,我们有责任将中华民族这笔精神财富吸收和传扬。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总的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很多方面还是很有见地的,尽管其教育思想带有很强的阶级色彩,但对于学习方法,教育方法以及一些教育规律方面的阐释还是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的.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论语》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教育遗产,使我们的心灵有所启迪,有所收益。只有用心去读,认真品味,才能洗净内心的污垢,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准,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学习就要掌握技巧,也不是死学要与世界上的万物联系在一起,古人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学识是不断深化人的精神。三经里说到:“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国在很久前就十分注意教育,人在失败中长大,每个名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陈平忍辱苦读书》、《陆羽弃佛从文》、《少年包拯学断案》、《万斯同闭门苦读》这些伟大人物都经历了艰辛、寒窗苦读圣贤书、辛勤学习才得到这番作为。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识以求融会贯通。是呀,也许我们买来的书,有些人只看一遍,就把它丢弃在一旁了。其实,书中的奥秘之处不是一遍就能看出来的,你得看五遍、六遍,甚至一百遍,每一边吸收的知识都是不同的,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之一。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信用,就代表他讲文明,讲诚信,处处受欢迎;不讲信用的人,人们会把他当成空气,忽略他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如果人不讲信用,在这社会上就不会有他的任何一处立足之地,什么事都做不成。讲诚信,不是说说这么简单,很多人都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如果讲诚信,在商场上的竞争也就都不会存在了。在生活中,我们并不缺什么,就缺了人心、诚信。我们要讲诚信,因为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
学了《国学》,我懂得了许多,体会到了无穷的知识。人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知识与诚信。古人为我们创造了无止境的知识,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下去,让这笔“财富”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国学》是世界的瑰宝,他教会了我们一切,它是历史的领袖,是中国历史上的骄傲。
通过学习国学,我体会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使我收获颇多。现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谈一下两点体会:
一、学习国学提高了自身素养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完善自身,只有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比如:工作中我要做到认真负责,无怨无悔,踏实务实;凡是能够干大事的人,都是能够坐的住的人。
很多事情失败的原因,不是行动前没有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要善于从自身找不足,制度切实可行的计划,立足实际,向着眼前的目标奋进。
二、学习国学丰富了我做人的道理
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唯一目的。学习国学,让我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国学,让我明白对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父母和其他长辈,关心体贴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热爱学习,与家人共同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有效的培养孩子关爱家庭、孝敬父母。
对待有困难的人,应该以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待犯了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教育孩子方面,从小要教育孩子讲礼貌,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有孝心,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国学是中国人的国粹,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我要继续学习国学,让国学经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的轻松而洒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学习国学开始,接续国学薪火,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国学的心得体会篇八
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渊源久远。它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学、历史、哲学、道德等领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和集中体现。国学派别众多,代表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思想文化传统。作为一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我深深地被国学所吸引。通过学习国学,我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国学的信念。
第二段:国学精髓在于内涵和智慧
国学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内涵和智慧。例如,古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念,这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物质追求,忽视了精神修养。而国学正是强调了道德伦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此外,国学所弘扬的“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等理念,也能够引导人们在人生追求中找到平衡和均衡。
第三段:国学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国学注重人文关怀和人际关系的处理,可以帮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其次,国学强调思辨和创新,可以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再次,国学关注人性的探索和发展,可以增强人们对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心。此外,国学还有助于加深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促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
第四段:如何学习和传承国学
学习和传承国学需要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首先,我们需要重视国学的学习和研究,在学校和社会上设立相关的教育机构和研究中心。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国学与现代科学的对接,发挥国学在科技、经济、教育等领域的意义。再次,我们应该积极培养有国学修养的人才,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表达者。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推广,如举办国学讲座、组织国学比赛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国学。
第五段:国学对我个人的影响
作为一个热爱国学的年轻人,我对国学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国学让我意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我学习和探索的热情。通过学习国学,我得以培养了一种思辨的能力和审美的情趣。同时,国学也加深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并激励着我为传承和弘扬国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
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知识内涵。它以其独特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重视和弘扬国学,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和传承,让国学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同时,国学也对我个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发了我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国学的心得体会篇九
国学大学作为一所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的高等学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中古文化知识,还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深沉底蕴和博大精深。在国学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我体验到了深入而细致的教育方式,领略到了宽广而开放的学术氛围,同时也懂得了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和智慧。
首先,国学大学注重对中古文化的系统性传承和学术研究。在这里,老师们以其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讲解,为我们解读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演绎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他们以文化史为线索,从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带我们走进了那个璀璨辉煌的中古时代。我们不仅学习到了中古文化的脉络和内涵,还深入探讨了其中的价值观和思辨精神。这种系统性的学习,让我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们今天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其次,国学大学的学术氛围开阔而自由。在这里,每逢学期末,学校会邀请知名学者和教授来做精彩的学术讲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迪与感悟。这些学术讲座涉及历史、经典、思想等多个领域,内容润泽丰富,思维火花迸发。我还记得有一位教授在演讲中提到了“知行合一”的概念,激发了我对实践与理论的探索。这种开放而自由的学术氛围,让我有机会与一流学者面对面的交流,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提高了我的学术兴趣。
再次,国学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创造力。国学大学的课堂不拘泥于教师的讲授,而是强调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在每一门课程中,老师都鼓励我们提出自己的观点,与他人对话交流。这样的学习环境培养了我们的思辩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记得有一次上课,老师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古文化的争议性问题,要我们通过辨证推理来思考解答。在小组讨论中,我结合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观点,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并与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这种培养学生思辩能力和创造力的方式,激发了我们对中古文化的热情和深度思考。
最后,国学大学让我懂得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智慧。在国学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和独特之处。儒家的仁爱和孝道,释家的慈悲和般若,道家的自然和无为,都给我带来了深深的触动和思考。我学到了生活中的修养和处世之道,更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智慧的深远影响。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使我对中华文化充满了自豪和敬意,也激发了我更加深入探索和传承的热情。
总之,国学大学的学习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中古文化知识,还体验了深度的教育方式,领略了宽广的学术氛围,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智慧。这种经历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为我今后的人生道路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指导。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到,在当代社会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发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国学的心得体会篇十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滋润着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培育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使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的某些内容,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意义,然而它的合理精神,却超越时空的界限而恒古常青。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应该更好地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
作为一名教师,我很荣幸地参加了腾冲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学培训,通过3天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切身感受到国学中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品味一下,确实受益匪浅。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做到积极借鉴汲取前人经验与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
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
《国学》里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包含的思想有些也比较深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只需要知其言,而并非一定要知其意。德音老师说过校园里每天听一段国乐,读一段圣贤书,做一段国学保健操慢慢熏陶,慢慢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时间久了就能熟读成诵了,她还推荐了《菜根谭》一书。
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幼儿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我原以为国学就是《老子》、《孔子》。这一次培训听了罗艺峰教授的《在听中领悟世界---中国人的听道》的讲座让我知道原来听也是国学,再听到罗守诚老师的笛演奏,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并且连续不断的吹奏了两个多小时,让我震惊。国学里居然蕴含着那么多动听的国乐,我真的是太浅薄了,这让我深深感到我作为教师国学知识的匮乏。国学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沉淀,历尽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我们教师有既定的教学任务,我们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增加阅读量,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培训等手段来提高我们的国学认知水平。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应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这几天的国学培训,让我深刻领略到国学的魅力。《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老师是很好的传承者,我们应当做学生的导航者,为他们打开这扇门,让他们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吸取营养,构筑自己人生美好的诗篇。
国学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和研究。通过学习国学,我深刻体会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国学不仅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修养。在国学的引导下,我懂得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自身内在品质的培养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这些心得体会让我对国学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一种积极而有力的指导。
首先,学习国学使我明白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承担。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珍贵的财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而国学正是对传统文化的体系化总结和深入研究,它不仅包含了古代文化、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内涵,更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通过学习古籍、古文、古代文人的思想,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让我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国学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国学讲究的是文化修养和人格修养的全面发展,强调内心的净化与正气的树立。通过学习古代文人的思想和境界,我意识到要想培养自己的修养,就必须注重修炼自己的德行和精神境界。例如,学习古人的品质,如诚信、谦虚、孝敬等价值观念,让我深深领悟到只有培养了这些美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益于人民、有职业道德、有责任担当的人。
国学的学习还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作为新一代的携手者,我们要有知新、才发展、德育全面发展、体强健,培养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意识。国学所倡导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成为了我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南。仁爱他人、公正守信是国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作为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通过国学的学习,我明白了自己应该为社会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努力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回报社会、造福人民。
最后,国学的学习给我带来了心灵的滋养和道德的养成。国学注重人的内在世界的修养,通过儒家的“修己治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使我更加注重个人内心修炼和道德修养。通过国学的课程,我学会了将自身放在一个宽广的时空背景中去考量问题,明确了什么是真善美。在这个现代都市的喧嚣声中,国学让我明白了世界的存在本质,让心如静水,让我固守本心,舍弃虚浮。每一次与国学的相遇,都是我心灵的一次洗礼和净化。
汇总以上的心得和体会,我深刻认识到国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价值,更体会到了其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通过国学的引导和教育,我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个人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得到了心灵的滋养和道德的养成。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我将继续坚持这种修养与人文关怀,为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
国学的心得体会篇十二
国学
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你知道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
是什么吗?接下来就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在学习第三模块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孔子与儒家思想》《老子与道德经》《唐宋
诗词
》《红楼梦与红学》等七部国学经典,虽然学习时间不长、断断续续,但觉着收获很多。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证明,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园长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现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谈两点体会: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身素养
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作为园长,我们除了在能力、知识方面外,还应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一个园长的权威,说到底就是"权力+人格"。尽管园长不是官,是教育家,是学者,但是园长要想管理好幼儿园,就要真正地为教职工办实事,善于听取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
二、学习国学可以提升幼儿园的管理水平
“入则孝,出则弟”。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首先应该具备的品质。为此,我镇组织了对幼儿进行爱心、孝心教育的活动。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父母和其他长辈,关心体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劳动,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热爱学习,与家人共同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
首先制定了幼儿文明礼貌、爱心、孝心细则,并发放到家长手中,让孩子在园在家对照执行。其次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营造“孝”的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与教育相适应的,具有“孝”文化特色的、富有童趣的室内外环境,形成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氛围。三是围绕“孝心献给父母”进行了一系列德育活动。
(1)利用重大节日、生日音乐会等举行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2)要求幼儿在一周内听一个“孝”的故事、“爱”的歌曲、“为父母做一项洗刷家务”、“帮父母做一种农活”、“给父母做一回健康服务”等。使幼儿学有榜样,爱有行动,真实的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有效的培养孩子关爱家庭、孝敬父母的优良品质。
(3)做小小“孝子”。组织幼儿开展“我自己进教室”、“我是妈妈的小乖乖”等幼儿活动,让幼儿通过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形式,学会孝敬爸爸妈妈,养成良好的习惯。
(4)评“孝”星。通过一定阶段的活动后,组织幼儿及家长召开家园联谊会,由教师、家长、幼儿沟通参与为每个幼儿以打星的方式评出最佳“孝”星,进行表彰奖励。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学习了国学经典后,我认为还可以在我们的活动中加入经典诵读,如《
弟子规
》《唐宋诗词》《三字经
》等适合幼儿诵读的经典;其次让我们的环境与经典对话,收集有关宣传资料、图片、布置幼儿园的环境、氛围;三是利用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渗透教育。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各地风俗习惯等内容,让幼儿在接受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个性品质,促进幼儿园特色办园。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唯一目的。学习国学,让我们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而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论语 述而》中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读书时我是个自信得有些自负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看了《论语》,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济济,读中师出来的她们基本功非常扎实,书法、绘画,音乐样样都懂。而且教学多年的她们经验非常丰富,面对问题学生都能轻松应对。原本认为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应付自如,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并利用假期练习书法,争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得更扎实。收效还挺不错,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真是经久不衰的真理。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经验,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我自认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实却是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由于没有重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结果很不理想。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询建议。最后得出结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比如我教毕业的几个孩子有什么问题经常跑来和我说。例如,到中学学习压力大,厌学等等。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样,要求她们必须死记硬背文化知识。而是建议一个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孩子朝体育方面去发展,一个爱绘画并且很有天赋的孩子朝美术方面去发展、使她们找到自己的特长,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为人处世上,我也从国学经典中学到不少。曾学到过孟子的这样一句话:“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更应该以此做为自身的行事标准。人可以穷,但是要有骨气,要有奋斗的决心,现在这个时代,只要勤劳,就能创造财富。做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但是我却很感激少年时的贫穷,它就是一笔财富。它让我知道一切都来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它让我早早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它更让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让我成为一个正直,勤劳的人。现代社会机遇很多,造就了很多骤富的人,但是,由于来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塌实。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才过上好日子没几年,不能满足。我想不只是那些富二代,处在这个太平盛世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来要求自己。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引起了众多外国学者的关注。她们来中国旅游,来中国留学。那些哈韩、哈日、学hip-pop的孩子们都睁开眼好好看看吧。我们虽然不能像晚清时期的满洲贵族那样妄自尊大、闭关锁国。但是当京剧、武术、中医等国粹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经典都拿出来品好了,再去学其他的好东西,甚至去教那些外国人。我们有很多好的东西,很多值得学的东西,个人认为把我们的根本学好了,才不愧为一个中国人。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这一句就是教导我们学习文化知识要用心,要努力,要刻苦,要实践,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习到真正的学问,我们才能够真正起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作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如果只重力行,对学问不肯研究,就容易执著自己的看法,而无法契合真理。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这一句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即:用心记,眼要看,口中读,三者同步,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到真正的学问。读书时要有规范,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另段,这段还未读完,就跳到另一段。学习某一科目知识,就不能羡慕别的科目知识,这一科目的知识还没有学习完,还没有完全掌握,就不能学习其它科目。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这一句告诉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一定要有计划,一定要刻苦用功,绝对不能投机取巧。遇到难通的地方,要专心研究,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这正是所谓书读千遍 ,其义自见的道理。如果反复思考,还不能了解的话,就用笔把问题记下来,向有关的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书房要整理得简单清洁,四面墙壁要保持干净,书桌清洁,所用的笔、砚、台要摆放端正 。磨墨磨偏了,就表明这个人读书的目的心术不正,乱写字的学生,就表示这个学生的学习心态有问题。我们一定要爱护好自己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的环境维护得井井有序,才有益于我们的学习。懂得从人的微小动作去观察每个人是否有用,有才,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为一个学子,从小就要立志读圣贤之书、学圣贤之教、行圣贤之道,不是圣贤之书,则千万不能看,若在学习圣贤之教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时,绝不能自暴自弃,而是应以圣贤为老师,为楷模,长期熏习圣贤之崇高品德,做“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榜样。这一句教导我们一定要接受圣贤之教,学以致用,做人决不能自暴自弃,自己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改变命运靠自己的力量。
国学的心得体会篇十三
孩子学国学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孩子学国学的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孩子学国学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供你选择借鉴。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巨大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教学中,我们更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
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内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现实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边际的。比如: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国?学生心目中有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专家提出:学生能主动捡起一片纸,这就是爱国!所以我们教育学生励志,不妨把眼光收回来,放在眼下能付诸行动的,哪怕为了理想只迈出一小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已经过去,励志要切合我们的实际,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
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而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论语 述而》中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读书时我是个自信得有些自负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看了《论语》,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济济,读中师出来的她们基本功非常扎实,书法、绘画,音乐样样都懂。而且教学多年的她们经验非常丰富,面对问题学生都能轻松应对。原本认为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应付自如,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并利用假期练习书法,争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得更扎实。收效还挺不错,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真是经久不衰的真理。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经验,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我自认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实却是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由于没有重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结果很不理想。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询建议。最后得出结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比如我教毕业的几个孩子有什么问题经常跑来和我说。例如,到中学学习压力大,厌学等等。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样,要求她们必须死记硬背文化知识。而是建议一个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孩子朝体育方面去发展,一个爱绘画并且很有天赋的孩子朝美术方面去发展、、、、、、使她们找到自己的特长,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为人处世上,我也从国学经典中学到不少。曾学到过孟子的这样一句话:“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更应该以此做为自身的行事标准。人可以穷,但是要有骨气,要有奋斗的决心,现在这个时代,只要勤劳,就能创造财富。做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但是我却很感激少年时的贫穷,它就是一笔财富。它让我知道一切都来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它让我早早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它更让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让我成为一个正直,勤劳的人。现代社会机遇很多,造就了很多骤富的人,但是,由于来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塌实。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才过上好日子没几年,不能满足。我想不只是那些富二代,处在这个太平盛世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来要求自己。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引起了众多外国学者的关注。她们来中国旅游,来中国留学。那些哈韩、哈日、学hip-pop的孩子们都睁开眼好好看看吧。我们虽然不能像晚清时期的满洲贵族那样妄自尊大、闭关锁国。但是当京剧、武术、中医等国粹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经典都拿出来品好了,再去学其他的好东西,甚至去教那些外国人。我们有很多好的东西,很多值得学的东西,个人认为把我们的根本学好了,才不愧为一个中国人。
在学习第三模块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孔子与儒家思想》《老子与道德经》《唐宋诗词》《红楼梦与红学》等七部国学经典,虽然学习时间不长、断断续续,但觉着收获很多。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证明,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园长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现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谈两点体会: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身素养
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作为园长,我们除了在能力、知识方面外,还应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一个园长的权威,说到底就是"权力+人格"。尽管园长不是官,是教育家,是学者,但是园长要想管理好幼儿园,就要真正地为教职工办实事,善于听取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
二、学习国学可以提升幼儿园的管理水平
“入则孝,出则弟”。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首先应该具备的品质。为此,我镇组织了对幼儿进行爱心、孝心教育的活动。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父母和其他长辈,关心体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劳动,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热爱学习,与家人共同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
首先制定了幼儿文明礼貌、爱心、孝心细则,并发放到家长手中,让孩子在园在家对照执行。其次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营造“孝”的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与教育相适应的,具有“孝”文化特色的、富有童趣的室内外环境,形成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氛围。三是围绕“孝心献给父母”进行了一系列德育活动。
(1)利用重大节日、生日音乐会等举行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2)要求幼儿在一周内听一个“孝”的故事、“爱”的歌曲、“为父母做一项洗刷家务”、“帮父母做一种农活”、“给父母做一回健康服务”等。使幼儿学有榜样,爱有行动,真实的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有效的培养孩子关爱家庭、孝敬父母的优良品质。
(3)做小小“孝子”。组织幼儿开展“我自己进教室”、“我是妈妈的小乖乖”等幼儿活动,让幼儿通过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形式,学会孝敬爸爸妈妈,养成良好的习惯。
(4)评“孝”星。通过一定阶段的活动后,组织幼儿及家长召开家园联谊会,由教师、家长、幼儿沟通参与为每个幼儿以打星的方式评出最佳“孝”星,进行表彰奖励。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学习了国学经典后,我认为还可以在我们的活动中加入经典诵读,如《弟子规》《唐宋诗词》《三字经》等适合幼儿诵读的经典;其次让我们的环境与经典对话,收集有关宣传资料、图片、布置幼儿园的环境、氛围;三是利用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渗透教育。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各地风俗习惯等内容,让幼儿在接受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个性品质,促进幼儿园特色办园。
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唯一目的。学习国学,让我们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国学的心得体会篇十四
近年来, 国学大学在中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众多学子的关注。作为一名国学大学的学生,我对这一经典教育的心得体会深深折服。通过几年的学习和探索,我深刻感受到国学大学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在这里,我将分享自己从国学大学中获得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其他人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首先,国学大学的核心理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念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的国学教育注重塑造人们的品行,强调修身养性,为人处事懂得分寸,能够处理好家庭、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国学大学,我们学习古代经典书籍,学习古人的行为规范和思考方式,学习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情操、有修养的人。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使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有一个坚实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底线。只有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为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国学大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在国学大学,我们学习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如《论语》、《大学》、《中庸》等,同时也学习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这些知识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培养我们思辨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工具。此外,国学大学还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古琴演奏、书法、茶道等,使我们能够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也增加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通过国学大学的学习和活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了自己的灵性和情操。
此外,国学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在传统国学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在国学大学,学生是积极参与和探索的主体。我们不仅需要掌握经典著作的内容,还需要深入思考并质疑其中的观点,学会运用经典的智慧解决当代问题。这种开放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学大学的学习中,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的本质,思考问题的多个方面,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创新和批判性思维是我在其他学科中所学习到的不可媲美的。
最后,国学大学强调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在国学大学,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传统文化和经典著作,还需要培养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国学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各种社团和实践项目提供学生发展的机会。此外,国学大学也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研究,提供研究项目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这种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我明白了学习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上,而是要贯穿一生。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应对社会的变革和挑战。
总之,作为国学大学的学生,我深刻感受到了国学大学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国学大学的核心理念、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强调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等,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通过这些经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也提高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和领导能力。我相信,国学大学将继续在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我们的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