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论文选题方向(优质12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税务论文选题方向篇一
(一)税务管理观念落后。我国企业的税务管理观念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企业人员对税务管理认识不够深刻,企业的税务人员对税法以及关于税务的法规认识不足,往往会受到税务部门的处罚和限制。而有些企业在缴纳税务的过程中投机取巧,往往被判定为漏税、偷税,因而受到处罚,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税务成本。
(二)税务筹划与管理相混淆。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时,将税务筹划与税务管理相混淆,税务筹划只是税务管理中的一个环节。企业将税务筹划当做是税务管理,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并没有完成税务管理,这就忽视了税务管理所具有的协调及预测作用,只是将某个方面的税收降低,却并没有整体的减少企业的税收。
(三)企业的税务风险意识不高。企业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没有将税务管理提升到一定的地位,对税务管理的意识非常淡薄,总是想尽方法的晚交税,少交税,将纳税当做是企业的负担。这样就增大了企业税务风险,如果经历税务稽查,企业的名誉形象会受到影响,同时也会令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税务管理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我国企业虽然注重建立以降低税负为目标的税收筹划体系,但用于构建适合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企业税务战略和管理体系还尚未到普遍重视。近年来,一些企业已经注意高效率、专业化的企业税务管理体系是确保企业战略成功的关键,企业税务管理应该和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乃至战略管理相互契合,在降低税收的成本的基础上,有效控制企业纳税风险,提高财务业绩,并为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提供支持。
(一)税务筹划。
企业税务管理的核心就是税务筹划,企业税务管理的其他活动都是为了税务筹划能够更好的完成。税务筹划是事前的行为,税务筹划的本身具有预见性以及长期性的,但是税收的相关法律法规可能发生新的变化。因此,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是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防范以及避免风险,争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税务筹划要合法合理。企业的税务筹划决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就是说,企业的税务筹划必须合法。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要对税法以及税收相关的法规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合法的前提下设计税务筹划的方案。成本一效益的原则。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税务筹划同样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为企业带去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税务筹划也需要费用。税务筹划可以为企业减轻税务负担,同时,税务筹划也需要企业支付与之相关的费用。企业在聘请相关机构或自己组织人员进行税务筹划时都会产生一定费用。企业的税务筹划应该是在多种税收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交税最少的方案未必会是最优的方案,这种方案也可能会使企业的经济利益总体降低。
(二)加强税务管理。
1.建立完善的体系,聘请有经验的税务顾问,成立管理部门。在税务系统越来越复杂,税法日趋完善的情况下,单独依靠会计是不能完成企业的税务管理的需求的。税务系统越来越复杂,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这就需要企业向有关的税务中介部门进行请教,税务中介部门对于税收政策的把握非常准确,对于收税的经验较丰富,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聘请这些专业的人员作为企业的税务咨询,能够提高企业的税务管理的水平。企业成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聘请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防范和规避企业的税务风险,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2.企业建立自查的制度。企业应建立自查的制度以及成立自查的机构,定期的对企业的纳税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肖解决问题,将企业的税务风险降低。同时,企业对税务计算的方面也要了解,检查在计算时是否存在错误的情况。另外,企业的税务申报是否及时,是否异常也需要检查。自查的意义是使企业能够及时发现税务管理中的问题肖解决这些问题,降低企业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
税收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企业税务管理现状、税务管理体系构建中的相关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有效的构建企业税务管理系统和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税务论文选题方向篇二
吴港平注册会计师视野
阻碍我国会计准则、会计处理国际化的因素有很多,而财务会计长期以来过于以税法或者说以税务会计为基准,没有将两者进行应有的区分,因此限制了财务会计功能的发挥,从而不利于财务会计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安达信中国、台湾及香港地区主管合伙人吴港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着重谈了这方面的问题。
吴港平说,长期以来,中国企业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的。特别是国有企业,只需对政府负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情况如何其实都无所谓。无论盈利还是亏损,权益都是政府的。因此,税利是一个概念,税的问题非常重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报表使用得最多、最感兴趣的是国家税务、财政部门,这使得中国的会计制度一直与税务挂钩,企业及立法、稽查部门对此都颇为习惯。会计利润和应课税所得一直是一样的。
然而,从国际惯例看,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税利都是分开的,税是对政府的义务,利润才是投资者所拥有的,不仅如此,两者还是矛盾的,此消彼长的,税多了,利润就会被抵消掉。
吴港平说,财务报表应该反映公司真实的经营情况,财务报表并不是用来作为申报纳税的依据。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中,税务局是其中之一,更多的、更重要的.使用者是银行、公司股东、公众投资者、公司管理者等。银行要向企业贷款,投资者要购买企业股票,公司管理者要管理好企业,都必须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因此,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财务报表必须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企业先按会计制度公允地计算出公司的利润,而在纳税时,再按税法要求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会计利润与应课税所得之间出现差异是正常的。这不等于税务局会吃亏,也不是上市公司在做假帐。而是两者的功能各不相同。纳税时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正是需要注册会计师做大量工作的地方。同样,会计师也不存在帮着企业做假帐的问题。不要将两者强行加在一起。
吴港平举例说,在计提坏帐时,对税务局来说需要比较严谨,不能让企业随便提,否则无法保证国家的税收。但从企业角度看,企业应该遵循稳健性原则,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计提。一个管理好的与一个管理不好的银行同样的比例计提坏帐是不能反映不同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的。但税法方面只能统一。管理得好的与不好的税赋负担应该一样。但过去我国的会计都是按法的规定来计提的。再如库存。从会计上讲,卖不出去的东西就应计提减值准备。现在人们都在说,国有企业有很多不良资产,就是由于过去没有真实地计提存货减值准备,累计起来,不良资产的比重自然会越来越高。
吴港平分析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会计法规和方法的制定以税收为主导观念。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所有的会计处理均以国家财税收入最大化为目的,而忽视了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从企业方便的角度出发,也会以满足税务局的要求为其会计处理的基本出发点。因为税务局的检查审核最为频繁和严格,企业为了更好地配合税务机关的检查,尽量减少由于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要求的不同而需单独解释的内容,通常会完全按照税法规定进行会计处理,而非以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为主要目的。因此,企业应考虑到其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已从单一的国家有关部门如税务机关,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应以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为主要目的。所以,会计准则的国际化,首先应该要求观念上的改变。
[1][2]
税务论文选题方向篇三
1、做好企业税务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税收成本。
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最小的支出换取最大的收益,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机器智能化发展,不断加大税收才能满足国家职能的需要,这无疑会加大企业的税收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有必要把税收当作经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税务管理,利用税法提供的一切优惠政策,尽量降低或节约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环节中产生的各种税收成本和费用,减少任何可能的损失,来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程度的利润。
2、做好企业税务管理有利于税法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将其渗透到各个业务部门以及经营者的管理理念中,逐渐提高税政管理水平。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促使企业不断寻找降低成本、费用的方法和途径。税收支出是企业成本的一部分,减轻税收负担,减少现金支出,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税法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纳税意识的提高和税收筹划就变得极为重要。因此,企业要不断强化税务管理知识的学习,熟悉各项税收、财务制度,及时掌握动态税收信息,提高企业的税政管理水平。
3、做好企业税务管理有利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税收制度日趋完善,为了体现产业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杠杆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国家对不同行业、地区规定了不同税收优惠政策。所以企业在做出经营决策之前一定要全方位考虑不同决策可能导致的税负上的差异,结合本地区实际的税收优惠政策来选择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如,国家鼓励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技术开发,按所发生费用的150%加计扣除所得税;规定技术转让所得、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依据现行税收政策的导向,事前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自己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筹划行为。通过税收筹划可以降低纳税成本,节省费用开支,降低企业涉税风险。所以,企业税务管理的核心是税收筹划。
1、企业筹资活动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所有的行为,离开了资金都是一句空话。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二种:权益资金和借入资金。权益资金是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及经营中形成的积累,经营期间不要求偿还本金,没有财务费用的支出,但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之后,产生的全部税负由企业自己负担。而借入资金虽需到期还本付息,风险较大,但利息可税前扣除,从而能够减轻税负、合理避开部分税款。因此,企业在进行筹资税收筹划时,应对不同的筹资渠道进行分析、判断、筛选,找出一个最适合自己企业运营模式的筹资组合来达到减少税收成本,节省开支的目的。
(1)负债融资和权益融资的选择。
税法规定: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可以在税前扣除,从而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企业通过增加资本金的方式进行融资所支付的股息或者红利,不能享受税前列支的待遇,要在企业自己的税后利润中分配,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因此,在对这两种筹资渠道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不同的筹资渠道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的大小,经济效益的多少,还要考虑最终企业所获利润的.高低。
(2)融资租赁的利用。
融资租赁是企业融资工具的创新,为企业由于资金短缺提供了良好的融资渠道。一方面企业不需要筹集大量资金就可使用资产,并计提折旧,折旧费用又可以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用来抵扣当期利润,同时可以通过租金的平稳支付减少企业利润,减轻企业税负。因此,融资租赁越来越成为企业在税收筹划战略中备受青睐的方式。
2、企业投资活动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在进行投资选择时,要充分利用国家在对不同地区、不同组织形式和不同行业之间的税收优惠,来进行投资决策。地区不同,如在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地区投资,可获一定期限的免征或减征所得税优惠;组织形式不同,如个人投资,只对其投资经营采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停征企业所得税;行业不同,如投资兴建产品出口企业、兴办知识密集型项目及基础设施的企业也会给予税收优惠。
3、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税收筹划。
主要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根据会计准则中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增加前期扣除费用或推迟收入确认以减轻税收负担的方法,如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等。如在税法和现代会计制度允许的条件下,通过对存货价格变化的趋势分析,选择合理的计价方法,就能加大当期成本费用,达到减轻税负、增加税后利润的目的;利用税收的优惠政策,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计提折旧,增加税前扣除费用,节约所得税费用,不仅可以减轻税负,还可以增加现金流量。
1、做好税收知识普及培训工作,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国家的税务政策不仅多,而且与时俱进,不断变化,企业必须要做好税收知识的培训工作,让大家及时了解税收动态,掌握最新税务知识,筹划一个适合自己的纳税方案,同时对高层和员工的培训也不容忽视,要从根本上扭转他们的税收观念,企业税收管理不但是财务的一个问题,而是贯穿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全过程的问题。
2、树立依法纳税筹划理念,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目标。
税收筹划需要企业管理层多方协调与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将税收涉税风险与控制纳入企业经营战略,加以统筹、规划与管理,协调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管理的关系,树立依法纳税筹划理念,实现企业经营的战略管理目标。
3、建立良好的税务信息沟通平台。
企业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企业与主管税务的沟通,了解税法的最新动态,以保证企业所进行的税收筹划行为是合理的。
4、聘请专业机构的人员进行税务代理,防控税务风险。
企业税务人员对税收政策知识掌握的程度、运用尺度的大小、理解范围上的偏差等原因,影响企业税收:或是多缴税,减少企业税后净利,加大税收负担;或是少缴税,产生偷税现象,从而引发纳税风险。所以企业可以聘请专业机构的人员进行税务代理,帮助企业进行税收管理工作,从而带动企业税务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税务风险。
税务论文选题方向篇四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15年以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好稳增长、促改革等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宏观经济政策需由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政策目标由总量目标转向质量效益目标。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新常态下经济难题的应对之策。供给侧要素主要有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和科技创新五个方面。国际经验表明,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制度创新、科技和管理创新方面,对于经济组织的贡献会更大。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涵是有效制度供给问题(贾康,2016),即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渠道进行正式规则创新和设立的过程。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作为反映和监督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管理工具,在反映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情况、监督经济活动、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中具有新的内涵。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重点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财务会计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提供对决策有用信息的管理活动,具有计划与预算、信息搜集与分析、财务成本管理、库存管理、风险防范、项目投资决策、绩效评价等重要职能。财务信息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使财务管理必然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它是衡量经营质量和效率的尺度,也为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效率提供了手段。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企业财务会计固有的信息和监督职能,不断挖掘企业的潜在价值,优化资本结构,节约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激发创新活力,为企业创造价值提供服务,是未来财务会计改革的方向。财务会计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管理和控制也必将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及经营风险日益增大,企业的兼并、清算、终止等现象更加频繁,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任务加大,财务会计改革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如绿色会计体系理论和实践不完善,未建立相应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国家财经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不够。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如有的单位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三是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生产经营风险意识淡薄。财务会计人员违反财经法纪现象时有发生,如过度负债使企业经营和管理所面临的风险加大等。
与此同时,我国宏观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出口大幅下降,传统经济的生产效率不高,现代服务业技术及规模陷入瓶颈,投资规模扩张拉动增长的边际效应递减等;企业部分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下降,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554亿元,比上年下降2.3%,其中采矿业下降58.2%;实现主营活动利润58640.2亿元,比上年下降4.5%,表明大型企业已经面临较为明显的下行压力。大中型工业亏损企业单位数由2012年的8327个增加到2015年的8425个,亏损总额由2012年的4159.2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051.80亿元,存货由2012年的63992.3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0757.81亿元。在提质增效的要求下,财务会计如何适应新常态从而激发创新活力,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高企业营运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财务会计应该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加强会计制度建设,严格会计核算和强化会计监督,加强资产管理,进行成本和效益分析,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控制经济过程,评价经营业绩,提高经济效益。
(一)设计科学的财务会计制度,系统规划职责范围。
全面地进行会计组织系统设计,根据会计工作需要,设置会计机构,确定核算形式,完善会计岗位责任制;按照合法性、规范性、适应性的要求,设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以及会计处理程序。按照内部牵制的原则进行会计控制系统设计,达到各部门(岗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完成经济活动的目的。以会计准则为依据修订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财务收支管理细则以及财务稽核制度等制度规范。
(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按照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设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和内部管理控制系统。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进行控制测试,使重大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最低水平。考虑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审计机构必须对财务报表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执行最低限度的实质性测试。同时,单位应当对内部控制质量进行持续的或定期的评价,如内部审计人员的报告、顾客的意见反馈等,以确定各项制度是否能够按照意图运行,是否针对情况变化进行修正,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三)进行项目投资可行性评价,科学确定投资决策方案。
项目投资具有投资数额大、影响时间长、变现能力差和投资风险高的特点。为优化经济结构,应加大新兴产业投资,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科研投入。财务管理人员应考虑需求因素、时间价值因素和成本因素,在评价投资项目的环境、市场、技术和生产可行性的基础上,对财务可行性做出总体评价。对可供选择的多个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并在投资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投资方案进行再评价,以增强投资者经济实力,提高投资者创新能力,提升投资者市场竞争能力。
(四)加强成本核算与分析,降低成本费用。
开展全员节能降耗行动,建立以现代成本管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企业要做好产品各项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完善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工作,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按照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增强服务意识,降低质量成本;设置环境成本控制网点,加强环境成本核算,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物资采购部门要完善采购合同,货比三家,降低采购成本;发挥ppp融资模式的优点,降低融资成本,合理分担风险,提高市场的运作效率;根据项目性质,合理选用bot、tot和abs等融资方式。落实营改增政策,通过合理选择供应商、融资租赁等方式做好纳税筹划,减轻纳税负担。落实研发仪器设备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财务部门定期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综合考量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因素,查明各种因素变动原因,以便采取措1用开支的潜力。
(五)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按照分类管理、提高效率、依法处置的原则,制定和完善资产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固定资产的预算制度、信息报送和对账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和报废制度等制度体系。根据有关资产的特性,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减值测试,按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等。对科研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采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不仅能带动企业更新技术设备,鼓励企业研发创新,还能通过鼓励固定资产投资起到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将闲置厂房、仓库等改造为双创基地和众创空间,把已有的设施条件用好,最大限度地盘活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不良资产,提高资产有效利用率。依法实施破产程序,进行破产清算核算。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根据财税政策进行企业兼并重组,通过兼并重组压缩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转型转产,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从制度构建入手,为创新创业打通道路、减轻负担,充分释放活力和创造力。
(六)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客观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企业综合绩效分析与评价,也应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建立相应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业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积极探索绿色会计核算制度,逐步构建绿色审计制度,加强对生态环境信息的披露,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七)抓好财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政策水平和职业能力。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下,财务会计工作如何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发挥人力、资本和制度的优势,如何通过产权转让、债务重组、企业兼并等方式,尽快盘活企业资产,发挥经济效益等,是财务会计人员面临的新任务。要做好这些工作,财务会计人员就必须认真学习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财经政策,学习运用会计准则,科学设计并严格执行单位的会计制度,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税务论文选题方向篇五
2基于审计质量视角的审计判断研究
3环境成本会计化
4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5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控制研究
6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
7新会计准则对我国股票市场的规范
8企业网络费用的若干问题探讨
9浅析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
10浅析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
11商誉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12提高审计质量的对策探讨
13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
14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15论商业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16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问题研究
17财务分析在银行信用评级中的应用
18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19国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
20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21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
22网络环境下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23应收账款的管理
24浅议存货的审计
25财务困境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
26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
27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几个问题的探讨
28房地产企业税制改革及相关会计处理
29我国增值税纳税筹划若干问题的分析
30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管理咨询对独立性的影响
31加快发展环境会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2集团公司财务控制问题研究
33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探讨
34浅谈“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一”
35企业会计核算风险的控制
36商业企业纳税筹划初探
37试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机制
38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39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制度
40关于企业集团税收筹划
41企业风险及其管理
42资产减值与企业的利润操纵
43浅谈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44浅析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45保险业财务内部控制初探
46浅谈或有事项
47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准备差异及相关性探讨
48资产减值准备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49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控制与规避
50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愿因和治理对策
51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
52我国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5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几个问题的`探讨
54营业收入确认与计量几个问题的探讨
55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
56新准则对会计利润操纵现象的影响
57浅议公允价值
58企业纳税筹划中应遵循的原则
59谈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0浅谈会计监督
61关于我国会计委派制的问题和对策
62职业判断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63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4浅议新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65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所得税会计
66浅谈新会计准则的一些变化
67浅析管理会计的变革与作业成本法
68企业成本管理的分析与强化对策
69浅谈国有企业改制后的企业内部审计
70浅谈人力资源会计
71中国绩效审计的现状分析
72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探讨
73浅谈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74浅析无形资产新准则
75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76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77浅议新旧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的变动差异
78新准则下商誉的会计处理及其影响
79新会计准则推出对房地产公司的影响
80浅析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问题
8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82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比较
83浅谈簿记
84浅析商誉的相关问题
85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
86浅谈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87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8我国税制改革与企业所得税筹划
89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
90谈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与银行信贷管理
91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92企业所得税调整与跨国企业中国投资战略
93试论企业内部审计
94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
95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96论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化解与防范
97浅析不可计量无形资产的评估与管理
98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相关问题探索
99财务健康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
100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
101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状况剖析及拓展策略
102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思考
103我国商业银行业绩评价体系的研究
104我国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分析
105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策略的探讨
106浅谈我国企业资本结构
107对构建我国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设想
108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109我国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
110浅析企业财物风险及其防范和管理
111现金流管理
112企业流动性风险及规避策略
113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114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
115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116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现状及改进对策
117我国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
118企业文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119应收帐款与赊销管理的研究
120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121引入经济增加值eva完善业绩考评指标体系
122新会计准则实施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123浅论现代企业筹资方式及其选择
124浅谈战略成本管理
125现代企业成本管理观念研究
126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研究
127浅析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128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129论租赁筹资
130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
131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
132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133中小企业常见风险的分析及规避方法
134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分析
135中小企业融资投资问题初探
136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完善与创新
137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探讨
138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控制
139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140民营中小企业融资
141融资模式比较与我国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14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方式的探讨
14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44浅谈网络会计及安全问题
145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与合理避税的探析
146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eva
147谈青岛海宁环保有限公司的投资战略
148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149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性融资问题探讨
150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特点分析
税务论文选题方向篇六
本文主要是对公共管理理论在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价值进行研究。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时期,税务行政管理是国家专门为政府部门的税收而设立的,公共管理理论促进了我国税收行政管理的改革发展,为我国的税收行政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共管理;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价值
国家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税务行政管理随着时代的不同也在不断的改变,它直接联系着国家的经济管理大权,是具有行政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国家行政单位,由税务职能专业的干部所组成的一个政府管理部门,是国家为实现税收职能而设立的,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管理理论在税务行政管理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价值,公共管理对国家税务行政作进一步的完善,如果没有税务行政管理这一行业,我们国家的经济会受到威胁,公共管理能使税务行政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它的职能,对于完成各项税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完善各项税务行政的管理工作,使税务行政管理得到改善和发展。
(一)公共管理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由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其他公共管理两项主体部分组成,对政府部门的管理就是对国家公共机关进行的管理,其他公共管理指的是对除了政府部门以外的其他公共组织部门。简单的理解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公共场所,如果不对其进行严格管理,社会将会变得混乱不堪。
(二)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公共管理就是具有公共服务性,一切从群众的角度考虑,从群众的经济利益出发,把群众看作是顾客,顾客的满意程度作为对社会公共管理的衡量标准,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共管理能力。公共管理就是对政府部门进行严格的管理,把政府部门与国家经济发展与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府对社会该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对政府部门的成绩效益也进行严格要求。并且公共管理对政府部门的教育目标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同时公共管理是一种具有公共服务能力的职业,把公共管理的人员当做对职业的实践者,这些都是公共管理的主要特征。
(一)公共管理能够完善税务行政组织机构,进行合理布局。一个合格的税务行政组织机构是在进行税收管理应用工作时,能够有一个合理的布局,把税务行政机构的每个人员应做的工作能够进行具体的安排,对税收进行合理布局是对税务行政以前的布局进行重新整合,把具有相同工作的部门合并成一个管理幅度大的组织机构,以便于税收人员之间对税收任务进行相互沟通与合作,迁移各项税收任务,简化税收的程序,从而减轻行政管理的税收负担。
(二)公共管理能够对税务行政优化税收服务。由于税务行政管理一般都是把国家赋予的税收执法权体现在了为群众进行公共服务上,公共管理由于对群众的了解,要求税务行政机关在对群众进行税收时,能够更加人性化,对于各个企业的老板,领导以及许多赚钱能力强的人群,他们所纳的税要比员工以及赚钱能力低的人群纳的税要高,能够使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实现人性化税收。
(三)公共管理体现税务行政改进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的价值。公共管理能够提高税务行政工作效率,保证机构能够高效运转,使税务行政必须按照整个税收流程而设定具体岗位,必须保证在每一个岗位上都有工作人员坚守,还得保证新增的岗位上也有人员坚守,把税务行政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加强对部门的管理,避免员工相互换位以及缺位,影响税务行政的工作效率。公共管理使税务行政建立合理的税收成本合算制度,加强成本控制和对成本进行分析,对纳税成本进行计算,从而构建一个具有高效率的税收行政机构。
(四)公共管理要求税务行政管理应用实施人本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机构进行招聘员工时要对员工进行严格要求,不仅注重员工的实践能力,还要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考虑员工的各个方面能力,招聘一批对机构作出贡献的人才,同时人员在税收行政这一行业,一般比较容易枯燥,为了调解人员的工作氛围,行政机构应经常举办一些娱乐性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管理环境。
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的一种模式,公共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税务行政管理作进一步的完善,促进了我国税收行业的改革发展的同时能使税务行政充分发挥它的职责,而且能从群众角度出发,使税务行政管理更多地注重管理的结果,而不是只专注于过程,尤其重视政府的成绩效率,把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对社会公共管理的衡量标准,使税务行政管理成为一个具有高效率的税务行政机构。
税务论文选题方向篇七
1.依据不同。
财务会计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准则,企业在执行财务会计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税务会计除了依据财务会计依据的准则之外,其更为重要的是依据相关的税法依据,相对于会计准则而言,税法的灵活度较低,企业必须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处理。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依据不同,违反规定带来的后果也往往不一样。
财务会计在没有遵守会计准则的情况下,只需要对以前年度错误事项进行调整即可,不会对公司的实际利益产生影响。
但税务会计如果没有遵守税法的规定,将会面临的税法的严厉处罚,比如滞纳金或者罚款等等。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财务会计的灵活性以及自主较强,而税务会计的灵活空间较小。
从这个角度出发,税务会计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更高,要求必须理解税法的具体规定。
2.核算的原则不同。
财务会计中,权责发生制是其进行核算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权责发生制强调收入费用的配比,即一定期限内的收入、成本均应在财务核算中体现,并且出现在损益表中,无论收入是否真的在期限内入账,成本在期限内真的支出。
而税务会计更重视的收付的实现,税法的是国家税收来源的依据,严谨是其一个主要的特点,因此以最终的收付作为实际的成本费用。
3.收支等会计要素的内涵不同。
财务会计中,收入的要素定义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
然而在税务会计中,除了上述规定外,还包括大量的视同销售。
4.目标不同。
财务会计核算的.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货币活动,通过财务会计可以得出企业本年度内的生产经营情况。
税务会计则是通过以税法为依据,衡量企业在经营范围期间需要缴纳的税费,应当承担的纳税义务。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来,财务会计核算的主要是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需要。
按企业会计准则核算企业的财务成果,并为企业利益相关人(包括银行、债权人、潜在投资者)提供真实相关的信息,便于他们投资决策。
税务会计的主要使用者是政府机关,即税务机关。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1.税务会计的基础是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准则对税金的计提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例如增值税含税收入的的确定,财务会计通过价税分离的方式来确定收入以及应交税费,税务会计在月末或者法定的纳税期间通过从科目余额表中取数(销项税、进项税、进项税转出)来确定应当纳税的基础。
税费的核定基础数值由财务会计核算科目余额或发生额确定,例如消费税的计提基础是通过财务会计核算,确定消费税的纳税基础,税务会计以此为基础进行核算,然后确定应缴纳的税费金额,并申报纳税以及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2.税务会计影响着财务会计核算。
由于税法的独立性,财务会计在很多领域都税务会计的影响。
例如在房地产行业,从房屋销售到正式结转收入期间比较长,最长的跨度可在三年以上,一般情况下也会超过一年。
税法针对这种较为特殊的销售行为进行了专门定性的规定,例如预售缴纳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并按照预计毛利率缴纳所得税。
在财务会计领域,这些税费的缴纳并不能确认相关费用。
但在税务会计中,该成本费用视同发生,并且以及税法的规定进行计算,并结转至相关会计科目,即预计的毛利率与预缴的税费等均视同法定实现,并且在会计科目中体现。
3.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同最终体现为财务报告中。
前文所述,财务会计是税务会计实现的素材,税务会计在结合财务会计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处理,财务会计也会根据税法的相关要求进行相关调整。
然而,最能体现两者相互协调的部分在于最终向外公布的财务报告。
例如,税法存在的大量的时间性差异,例如以前年度亏损可以弥补,超支的广告费等可以在以后的年度内抵扣等等,为了反映这种税法带来的差异,财务会计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递延所得税负债”等科目来实现与税务会计的协同。
又如,财务会计的所得税费用确认需要以税法的所得税费用作为最终确认数。
即财务会计不应当以会计利润表中的数据来直接确认年度所得税费用(一般情况下,在季度末可以简化为按会计利润来计提所得税费用,年末一次性调整),而是以会计利润为基础,依据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以最终税务会计确定的纳税额作为所得税费用科目的最终数据。
三、未来展望
在西方国家,税务会计已经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并列,成为独立的一种会计。
然而,在我们国家,税务会计目前依旧还处于财务会计之内。
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税务会计的独立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然而中国目前税收法律制度建设较为薄弱,税务红头文件满天飞,导致税务会计的发展难以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完善税务法制环境,进而为税务会计的独立创造更好的条件,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推动力。
税务论文选题方向篇八
1.1有助于降低涉税风险
高校涉税风险主要有税款负担风险、税收违法风险等。高校不断加强内部税收管理,对涉税业务所涉及的各种税务问题和后果进行谋划、分析、评估、处理、组织及协调,能够有效降低高校涉税风险。
1.2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高校的税务管理逐渐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加强高校税务管理的前提就是加强对高校税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而税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业务处理能力的增强,不仅提高了高校的税务管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高校想降低涉税风险,就要先进行纳税筹划,对有关的会计法规和税法有所认识,明确高校中相关的业务流程以及财务政策的有关规定,规范和完整地做好会计核算,以防出现税务机关的异议时,得不偿失。这同时也相应提高了高校的财务和会计管理水平。
2.1内部管理理念更新不到位
目前,高校忽略税收的管理现象较为严重。一是因为很多高校对简单的税务事项不重视,只由高校的财务人员兼办税务事宜;二是一些高校认为纳税只是一种遵守税法的形式,对税收事务管理仅停留在被动执行税法规定的水平上,自己无所作为;三是管理者对自身及员工的税务知识培训不重视,税务信息相对屏蔽;四是对税法置之度外,出现逃税现象;五是虽然少数高校已经有了税务管理意识,但一直处于较低的管理水平之中。另外很多高校模糊了税务管理与税务筹划的界限,把税务筹划等同于税务管理,认为只要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就能搞好税务管理工作。事实上,税务筹划是税务管理一个重要方面和一个重要环节,它注重的仍然是技巧和方法层面,并没有包括高校内部税务管理的全部。所以这些高校在税务问题上,很容易产生以下结果:首先,高校会因不懂纳税筹划以及计算所缴税款等原因,造成税收利益受损;其次,正当的纳税权力得不到税法的保障。
2.2没有纳入统一管理
目前,高校的内部税务管理没有纳入统一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没有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税务管理比较分散,例如学校财务部门负责大部分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后勤部门负责小部分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这样不仅给在计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者由于管理疏漏,个别教职工的个税无法正常缴纳。二是财务部门的个人所得税的管理工作也比较分散,例如有的高校在后台核算在职教职工的个人所得税,在前台核算科计算退休及外聘人员的个人所得税;三是税务发票的管理也比较分散,例如有的高校在财务部门开具科研协作费房租、场地费等收入发票,在后勤部门开具餐饮住宿等的发票。
2.3缺少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是高校税务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和环节,合理必要的纳税筹划不仅能够给教职工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而且能够提高学校在教职工心中的形象。但由于一些高校认为纳税只是一种遵守税法的形式,对税收事务管理仅停留在被动执行税法规定的水平上,认为只要及时准确地计算缴纳了所有税款工作就算完成了,几乎没有考虑到纳税筹划事宜。
2.4无信息交流平台
由于现在高校的涉税收入的种类越来越多,内部涉及人员范围越来越大,准确及时地把学校各方面所需要的税务信息传递给相关人员,给他们做好税务指导工作,例如税务办理流程指导、税务筹划指导等,能够大大提高办事效率。但是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这样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得相关教职工人员的办事效率低下,甚至其利益严重受损。
2.5相关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我国的税法法规种类多、变化快,高校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利用各种渠道,帮助高校税务管理人员加强税收法律、法规、各项税收业务政策的学习,了解、更新和掌握税收新知识,使他们既知高校内部的涉税活动情况,又精通高校涉税收入的税收政策法规,成为管理和控制税收风险的中坚。但是目前高校的税务管理人员和办税人员都停留在准确及时缴纳税款的水平上,使得其对税务其它相关工作重视不够。
3.1更新管理理念
笔者认为高校内部税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建立起以最新的税法法规为指导,以税务正确及时缴纳为基础,以税务筹划为关键点的税务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适应高校的各项改革的需要,才能提高高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2设立专门的部门,纳入系统管理,制定完善各项制度
随着我国税收法制的健全和税收体系的完善,高校涉税事务越来越复杂,单凭高校会计人员兼任税务管理人员远远不能满足高校税务管理的需要。高校应设置专门税务管理机构,建立起合理的岗位体系,配备具备现代税务管理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专业人才进行税务统筹管理、税务检查、纳税筹划等一系列与税务相关的工作,提高税务管理水平。高校税务管理部门要做好涉税事务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稳定获得税收政策信息的渠道,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动向,动态掌握各项税收政策变化,对高校的纳税行为进行统一筹划,统一管理。同时应参照相关法律,结合自身情况,纳税业务情况,税务风险特征和已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相应的税务管理制度:税务管理岗位责任制、学校重大业务涉税分析制度、税务风险管理应对措施、税务信息管理与沟通制度、税务风险监督和改进机制、发票管理制度、纳税申报与税款缴纳操作办法、税务档案管理制度、专业人员税务培训制度等。
3.3夯实基础工作
税务日常工作看似简单,却是整个税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高校获取纳税管理基础信息的来源。做好日常税务管理,可以使高校的各项涉税行为规范合法,避免因税务管理失误而造成的罚金和滞纳金,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损失。
3.4做好纳税筹划
做好纳税筹划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在完全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下用好税收政策;二是健全内控体系,重视税务风险的管理。从一些高校税收筹划的情况看,所谓的合理避税有时是逃税,有必要加强在税收风险方面的控制。主要措施有宣传税法,加强与领导人的沟通交流等等。
3.5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提供资讯服务
在高校内部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程序,提高税务信息的科学解读能力,积极主动地通过税务信息平台,向高校的领导层、管理层、其它部门和分支机构负责人提供需要引起关注的信息,并就税务方面的信息释疑解难,提供资讯服务。
3.6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建立内部税务管理机制所需要配置的税务专业人才,并不是传统的所谓只要熟悉税收法规程序办理申报纳税就可以的办税人员,而是指能够胜任税务管理职责,发挥税务管理机制功能的现代型综合管理型人才。因为他们面对的不仅是依照税收法规程序申报纳税问题,而且要具备从事税收筹划、税收优惠政策运用,税收信息收集解读、税收风险防范的能力或潜质。因此,最初建立税务管理机制之处,就要考虑到在税务管理岗位上配备能够胜任该岗位的合格人才,对敬业精神不足,职业道德不佳,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不适应、在税务管理岗位难以有所作为的人员予以调整。同时要认真制定在岗税务管理人才的“充电”规划,实施有针对性的系统而有序的继续教育,帮助其确立新理念,充实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吸取新经验,在开创税务管理新局面方面多做贡献。
3.7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
由于我国税收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税收体系不够完善,有些问题在概念的界定上很模糊,因此,在高校进行税务管理时,税务管理人员很难准确把握其确切的界限,况且各地具体的征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收执法部门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税务机关在整个高校税务管理中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加强与税务部门的联系,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税务机关内部的运作和职能分工以及当地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及时、透彻地领悟税收政策的含义,以便更好地指导日常的税务活动,当遇到问题时可以在正确的时间,通过正确的程序,找到正确的人。同时,要与税务部门协调好关系,通过透明自己的涉税活动,使税务机关了解高校的税收状况,争取得到税务部门在税法执行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以充分运用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与税务部门的双赢。
3.8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
目前,社会中介机构如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日趋成熟,高校可以聘请这些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税务代理或咨询,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总而言之,高校在加强税务管理的全过程中,要坚持自觉维护税法的原则,维护税法的严肃性。要设定税务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加强专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积极争取税务部门的支持与指导帮助,使高校在依法纳税的同时,更为充分地运用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提高高校的竞争力。
税务论文选题方向篇九
随着税法改革成果的日益显现,“税收法定原则”的重申与强化,税务律师在律师整个业务体系中的分量也越来越大,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中,税务风险管理对税务律师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
一、税务律师法律业务的基本内容
自20xx年全国律协成立财税法专业委员会以来,税务律师的业务在司法实践中渐渐明晰,现阶段主要有6个基本业务:1、基础法律服务,税务律师作为常年税法顾问提供税务咨询和税法培训等法律服务;2、基础税收筹划,充分利用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所制定的优惠税收政策,帮助企业通过合理、科学的方法,将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科学规划,实现企业税负降低;3、重大事项的税收筹划及涉税审计,企业在进行重大股权交易、资产并购、境外投资等重大资产处置和重组时,税务律师不仅仅解决税法问题,同时就关系到《证券法》、《公司法》、《民法》等基础法律关系的税务问题协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同时就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土地增值税清算及房地产项目清算等;4、境外税收服务,主要包括外商投资中国税务、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税务、转让定价和进出口交易税务等涉税法律服务;5、纳税人权利救济,税务律师有别于税务师之处就在于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权利救济。主要包括:税企关系协调、税务稽查应对、税务听证代理、税务行政复议代理和税务行政诉讼代理等;6、除以上基本业务外,税务律师也为税务机关合法行政提供法律意见以及相关培训。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部分,税务律师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提供法律服务,实际上就是基于上述基础法律业务来协助企业优化内部控制、准确评估外部环境,从而把税务风险降至最低。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及防控目标
(一)中小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中小企业在实际经营中总会面临税务风险,这主要源于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宏观背景。第一、中小企业内部环境是税务风险产生的本源。中小企业往往是家族企业或“夫妻店”,企业管理者之间多为亲属关系,在经营目标上更多从自身利益出发而非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利的角度;另外,家族管理下的企业管理权与所有权统一,因此,独断自利的决策方式和风险管理资源的缺少导致中小企业的税务筹划质量并不高。第二、适逢我国税收法律制度改革,税收法律法规的不断变更以及税务机关在此基础上对条文的解释也经常更新,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也提出新的要求,这是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增加的外部原因。此外,经营规模小、营业收入较低、人力资源的缺乏都影响着中小企业对风险的防控能力,一旦税务稽查中税务机关要求企业补交税款,企业后续经营往往因此受到重大影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外部宏观环境是企业不可控制的,特别是税收政策和会计准则的变更,但是管理者可以通过优化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对经营投资活动以事先筹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审查来降低税务风险,达到优化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
(二)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1、税务决策合法合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合法合规是指企业制定的税务目标或税务决策必须考虑到现行的法律法规,以避免因违反法律及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导致决策无效并带来不良后果。这就要求企业,一是税务决策的内容需要符合当时有效的税收法律法规以及税务机关发布的税收规则或政策,二是企业作出税务决策的程序需要符合公司章程及其相应的议事规则。
2、纳税申报及缴纳操作合法合规。税收征管过程中,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是中小企业履行纳税义务的表现形式,也是税收征管活动的重要内容。中小企业要做到纳税申报及缴纳税款合法合规需要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一是准确计算应纳税额,并审核申报数据的正确性;二是如期缴纳应纳税款。
3、税务凭证的保管和报备合法合规。中小企业的账簿凭证管理实际上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税负公平、税收征管等一系列问题。《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均规定企业应重视账簿凭证管理,具体而言:一是明确中小企业账簿凭证管理的部门和主要负责人,二是制定并完善账簿凭证管理的相应配套制度。
三、税务律师在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一)税务律师参与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税务律师参与到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特别是税务筹划,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减轻税负,同时也可以引导企业走出“税负最小化”的误区,指导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合理控制由此产生的成本。另一方面,税务律师具备传统律师的基础业务能力,在参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不仅能够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也能从议事制度、治理结构优化等方面规范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将公司治理和财务风险管理相结合,健全企业内部的防控机制。
(二)税务律师在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1、降低中小企业税务信息不对称的风险税务律师通过到中小企业内部进行税务风险防控方面的讲解、培训,特别是对最新税务政策及税收优惠政策的解读和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信息更新,不仅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税务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降低企业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税务风险。
2、帮助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化变被动为主动。中小企业税务风险通常存在“潜伏期”,而这一期间往往不被管理者重视,一旦税务风险全面爆发,企业就要承担巨额罚款的压力,甚至管理人员被追究行政及刑事责任。税务律师参与到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中,可以通过事前防控来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3、协助企业应对税务检查。税务检查过程往往伴随着税务风险,从外部环境看,税法体系自身缺陷会引起税务风险。从内部环境来看,一是日常疏忽对财务风险管理,二是企业涉税人员缺少相应的税务基本专业素质或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税务律师参与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降低企业因内部环境而增加的税务风险。一方面,通过前期税务筹划和税务顾问来规范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在企业面对税务机关检查时,税务律师协助企业与税务稽查机关加强沟通,就税收检查中出现的疑问及时做好双向交流,避免企业承担额外的纳税责任。
此外,一旦企业不得不面对补缴税款及滞纳金,甚至是承担行政、刑事责任,税务律师也能通过法定权利救济途径来降低因税务风险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使该影响最小化。中小企业管理者需要认识到税务风险并不局限于损失,同样也有收益的可能。税务律师凭借其专业的税务基础知识和税务风险防控的规划能力协助中小企业进行税务风险管理,使企业在合法合理的条件下最大程度节约企业成本,获得税收收益。
税务论文选题方向篇十
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环节,是以经济业务为对象,运用计算机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控制的信息化。实施财务会计会计管理信息化,是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增强资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目前经济建设发展的形势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要求及目标谈谈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确立正确观念,加强信息化业务培训
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改变企业领导与员工的观念。应对信息化的对象全员进行信息化知识和财务会计管理知识的技术业务培训,确立以财务会计管理为核心、以资金流程控制为重点的管理理念;树立财务会计会计制度创新和财务会计会计管理创新的理念。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管理制度和企业规程变成大家共同遵守、谁都无法擅自更改的计算机程序,通过计算机硬授权,用程序来规范行为,以保证制度的执行。
2会计软件要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职责、目标相适应
使用统一软件,加强对企业财务资金的统一管理,有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软件开发商要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软件技术,市场运用的软件要接受财税、科技部门的审核入市,软件更新要符合相关程序并对软件操作人员培训。
3要全面部署,分步实施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针对企业目前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充分考虑企业管理变革的承受力,制定分步实施计划,充分分析、研究业务需求,对项目实际目标做出切合实际的评估,明确目标,不断巩固、强化应用,实施科学、规范的业务流程、操作规范来规范企业基本业务处理行为,实现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整体目标,达到节省消耗,加快资金流通,经济信息传输及时、全面、准确,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4要全面启动,突出重点
规划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时,要根据重要性原则把握不同阶段的重点和要点,通过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动整体的方式推动整个系统的发展。在信息化建设中,应该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环节和问题,明确实施的重点目标,完成财务会计和业务的紧密结合,提高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
5科学设置业务流程、严格环节控制,保障网络安全性在系统建设、运行等不同阶段应遵循不同的安全管理目标,对系统建设、规划进行调研、分析、论证、评估。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理的方式,循序渐进,逐步改善,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完整和安全。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安全策略,建立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使用安全方式连接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划分管理权限,实行身份认证,形成数据库系统、数据存放的安全机制和网络备份机制。信息安全与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对病毒和h客的防范措施,确保财务会计会计管理业务不间断和财务会计信息高度安全,符合财务数据的保密要求。
6应实现信息集成,资源共享
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信息集成,不是简单的信息共享,它主要表现为围绕业务来组织数据和进行管理,业务处理范围从财务会计部门扩充到业务部门,并在业务处理的同时通过与会计核算账户体系对应的方式直接参与产生财物数据,大大减少了财务会计部门的核算量,将以前的事后核算、监督转变为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有效支持了财务会计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系统从整个公司层面掌握资金、资产、人力、物力的储备、占用、消耗等状态,提供可利用资源的最大价值经济数据,并通过接口方式与营销、生产、工程、人力资源等专业信息系统进行链接,保证了企业信息的同步处理以及处理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信息集成不仅能准确反映各下属企业财务会计状况的实时动态,实现公司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
7运用软件功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算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进行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以资金管理、资金流量控制为重点,加强资金集中管理,规范内部财务会计结算中心。建立和完善企业结算中心制度,是现阶段大型企业加强和改善财务会计资金管理,解决目前资金使用分散、效率低、成本高、体外循环失控和余缺调剂不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适应现代公司严格规范财务会计管理体制、强化对项目(核算对象)监控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资金管理工作的切入点。
8高标准严要求,循序渐进
实施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应充分考虑企业产业延伸、生产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充分认识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有效性、持续性、科学性,考虑已有资源的延续性和系统的拓展性,切勿将企业正在应用的其他业务系统都拿来“改造”。信息化建设必须根据管理需要建设了一些适合各自专业需要的子系统,这些系统的管理侧重点各有不同,只需建立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系统与其的接口,就可实现数据共享,满足财务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需求,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在整体目标的指导下,持续优化,全面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9结语
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务必思想重视,上下齐心,措施得当投入足,培训全面,评估科学,更新及时,以确保企业管理信息化目标的全面实现,达到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信誉及对国家的贡献持续上升,股东的分红及职工的收入(福利)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周天勇.发展经济学教程[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陈享光.当代中国经济[m].当代世界出版社,.
[3]郭金林,史纪元.会计电算化[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税务论文选题方向篇十一
浅谈基层税务机关党建工作
作者:徐银良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7期
摘 要:加强基层税务机关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紧紧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全面推进基层税务机关党建工作,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税收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本文分析了当前基层税务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创新活动栽体等一系列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党建 建设 制度 载体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加强和改进基层税务机关党建工作,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做好一切税收工作的有力保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已是基层税务机关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任务。
一、当前税务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个别基层税务机关,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业务轻党务”现象仍然存在。在党建工作中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够,党建的活动内容不丰富,活动载体不创新,党建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造成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不佳,对税收中心工作促进的力度不够,进而影响到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2.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
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未能与时俱进、转换思路,不能运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来认识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明显滞后,影响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政治学习气氛不浓或流于形式,党内的民主生活开展不力,思想的交流、沟通不够,对党员干部了解不深、关心不够,思想政治工作浮在表面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干部队伍的建设力度不够
党建工作与干部队伍建设的结合力度不够,对干部的教育培训不重视、不得力,个别干部的综合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缺乏服务意识、团队意识,不能起带头模范作用。
4.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只有不断完善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才能使党建工作趋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尽管我们在党建工作中建立了一些制度,但通过实践可以发现,还有许多薄弱环节,如“执行不到位、监督不得力、查处不从严、奖惩不分明、考核不到位”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加强基层税务机关党建工作的思路对策
在当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坚持“围绕税收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税收”为中心,把党建工作与税收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把党建工作作为税务事业“强基固本”的重点工作来抓,从而带动和促进税收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1.1加强政治学习,更新观念理念
各基层税务机关,必须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先进文化、先进管理理念,让学习成为机关干部的一种习惯,一种风气,形成制度并长期坚持,让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努力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要加强税务文化建设,充分运用税务文化的力量,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础,努力形成“宏扬正气、积极进取、凝聚人心、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
1.2以人为本,激发潜力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切实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干部群众的根本利益。深入了解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增加沟通、理解、鼓励、关爱,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的存在问题和困难,努力营造“鼓励能人干事、支持人干成事”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依法办税、依法治税的能力,让党员的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
1.3加强宗旨教育,增强服务理念
坚持党建工作与税收工作相结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和优化纳税服务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服务理念,优化和改进服务方式,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纳税服务能力和水平。
2.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2.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就必须要有一个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关心群众的高素质领导班子。其身正,不令而行。班子成员能否真正起到导向作用、示范作用和表率作用,能否做到“做的比说的好”,是决定一个单位党建工作是否卓有成效的决定因素,也是一个单位能否和谐团结的首要前提。
2.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为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要把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坚决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为税收事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面对税务系统干部队伍老化,知识更新缓慢,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税收事业迅速发展需要的现状,基层党组织要把干部队伍建设与素质教育、业务培训结合起来,完善干部培训管理机制,加大干部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党员干部自身的全面发展。
2.3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党务干部是联结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开展党建工作的骨干力量。选配素质高、能力强、表现好的同志担任党务干部,同时注重对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使之成为党性强、作风正、工作得力的党务骨干,做到观念上领先、工作上争先、作风上率先,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开拓税务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3.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3.1实行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
认真执行党组主要领导党建工作责任制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制,党组书记是机关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党组书记带头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班子成员结合分工配合抓,机关党组织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机关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形成在党组统一领导下,上下联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
3.2完善机关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基层税务机关党组织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如党组学习制度、支部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党务工作汇报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监督约束制度、奖惩激励制度等,使党建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建立党建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把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本系统(本部门)的目标考核体系,坚持“科学规范、严密细致、客观公正、便于操作”的原则,明确措施和办法,促进党建工作目标的实现。要把学习、教育、管理、监督等工作纳入制度之中,合理确定每项工作具体的内容、规定、要求和目标,并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各项制度,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3.3强化党风廉政责任制
基层党组织要把廉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承诺书》和《廉政准则》,大力加强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引导干部职工珍惜家庭幸福、珍惜家庭荣誉,让干部学会计算机人生三本账,人生自由账,家庭幸福账,经济收入账,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不断增强防范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税收工作中。
4.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党建工作的生机活力
活动是党建工作的活力所在和生命力所系。党建工作的理念是通过活动传播的,党建工作的信息是通过活动交流的,党建工作的要求是通过活动落实的,党建工作的魅力是通过活动展示的。着力改进党建的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使活动载体体现群众性,反映时代性,具有实效性,增强吸引力,真正达到吸引人、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各基层税务机关,要努力开展切合实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活力的活动,增强党建工作的生机活力。如开展创建文明机关、军民联建、联学共建、结对共建、扶贫济困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开展“优秀基层单位”、“征管标兵、稽查标兵、服务标兵”、“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税收服务窗口”等创先争优活动;结合税务文化建设,开展知识竞赛、读书征文、书画摄影、红歌演唱等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站、电子邮箱、qq群等),开展“教育、宣传、交流互动、意见反馈、群众监督”等电子党建活动。通过活动载体创新,不断丰富党建活动的形式与内涵,不断增强基层税务机关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推进基层税务机关党建工作,促进税收事业可持续发展。
税务论文选题方向篇十二
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环节,是以经济业务为对象,运用计算机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控制的信息化。实施财务会计会计管理信息化,是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增强资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目前经济建设发展的形势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要求及目标谈谈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确立正确观念,加强信息化业务培训
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改变企业领导与员工的观念。应对信息化的对象全员进行信息化知识和财务会计管理知识的技术业务培训,确立以财务会计管理为核心、以资金流程控制为重点的管理理念;树立财务会计会计制度创新和财务会计会计管理创新的理念。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管理制度和企业规程变成大家共同遵守、谁都无法擅自更改的计算机程序,通过计算机硬授权,用程序来规范行为,以保证制度的执行。
2会计软件要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职责、目标相适应
使用统一软件,加强对企业财务资金的统一管理,有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软件开发商要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软件技术,市场运用的软件要接受财税、科技部门的审核入市,软件更新要符合相关程序并对软件操作人员培训。
3要全面部署,分步实施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针对企业目前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充分考虑企业管理变革的承受力,制定分步实施计划,充分分析、研究业务需求,对项目实际目标做出切合实际的评估,明确目标,不断巩固、强化应用,实施科学、规范的业务流程、操作规范来规范企业基本业务处理行为,实现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整体目标,达到节省消耗,加快资金流通,经济信息传输及时、全面、准确,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4要全面启动,突出重点
规划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时,要根据重要性原则把握不同阶段的重点和要点,通过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动整体的方式推动整个系统的发展。在信息化建设中,应该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环节和问题,明确实施的重点目标,完成财务会计和业务的紧密结合,提高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
5科学设置业务流程、严格环节控制,保障网络安全性在系统建设、运行等不同阶段应遵循不同的安全管理目标,对系统建设、规划进行调研、分析、论证、评估。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理的方式,循序渐进,逐步改善,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完整和安全。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安全策略,建立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使用安全方式连接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划分管理权限,实行身份认证,形成数据库系统、数据存放的安全机制和网络备份机制。信息安全与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对病毒和h客的防范措施,确保财务会计会计管理业务不间断和财务会计信息高度安全,符合财务数据的保密要求。
6应实现信息集成,资源共享
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信息集成,不是简单的信息共享,它主要表现为围绕业务来组织数据和进行管理,业务处理范围从财务会计部门扩充到业务部门,并在业务处理的同时通过与会计核算账户体系对应的方式直接参与产生财物数据,大大减少了财务会计部门的核算量,将以前的事后核算、监督转变为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有效支持了财务会计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系统从整个公司层面掌握资金、资产、人力、物力的储备、占用、消耗等状态,提供可利用资源的最大价值经济数据,并通过接口方式与营销、生产、工程、人力资源等专业信息系统进行链接,保证了企业信息的同步处理以及处理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信息集成不仅能准确反映各下属企业财务会计状况的实时动态,实现公司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
7运用软件功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算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进行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以资金管理、资金流量控制为重点,加强资金集中管理,规范内部财务会计结算中心。建立和完善企业结算中心制度,是现阶段大型企业加强和改善财务会计资金管理,解决目前资金使用分散、效率低、成本高、体外循环失控和余缺调剂不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适应现代公司严格规范财务会计管理体制、强化对项目(核算对象)监控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资金管理工作的切入点。
8高标准严要求,循序渐进
实施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应充分考虑企业产业延伸、生产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充分认识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有效性、持续性、科学性,考虑已有资源的延续性和系统的拓展性,切勿将企业正在应用的其他业务系统都拿来“改造”。信息化建设必须根据管理需要建设了一些适合各自专业需要的子系统,这些系统的管理侧重点各有不同,只需建立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系统与其的接口,就可实现数据共享,满足财务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需求,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在整体目标的指导下,持续优化,全面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9结语
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务必思想重视,上下齐心,措施得当投入足,培训全面,评估科学,更新及时,以确保企业管理信息化目标的全面实现,达到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信誉及对国家的贡献持续上升,股东的分红及职工的收入(福利)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周天勇.发展经济学教程[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陈享光.当代中国经济[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
[3]郭金林,史纪元.会计电算化[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