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下工业企业调研报告(通用10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规下工业企业调研报告篇一
2012年是我场“三年强工”的起始年,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总局党委立足大局,审时度势,提出了“强工带农”的发展战略,同时积极开展企业厂长经理培训及企业经验交流活动,把发展工业经济摆在空前突出的位置,力求工业抓出成效抓出实效。为认真落实总局及管局党委的战略部署,为我场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全场工业企业进行调研,先后深入龙丰米业、月鑫米业、海江砖厂等几家企业,就企业经营情况人员结构、行业态势、面临的发展瓶颈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我场共有企业27家,工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突出表现在企业个头小、数量少、底子薄、财税贡献率低、抗风险能力弱、缺乏行业影响力等方面,工业对我场经济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而且,就现有的几家企业来看,也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一、企业数量少、不具规模,产业结构不合理。
这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其产品大多停留在简单制作的水平上。相当数量的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低。
二、发展理念不够超前,管理方式普遍落后。
我场企业大多仍沿用家族式管理方式,这一管理方式为企业建立之初的生存与发展曾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是,在当前形势下,这一管理方式往往容易转化为消极的阻滞,容易造成经营效率的低下和激励机制的偏颇。同时,大部分企业主小农意识严重,“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心态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完全有可能通过融资等手段进一步扩张,但由于担心怕“外人”来分蛋糕,为了避免风险,企业只愿维持现状,不想再去进一步发展。
三、产品滞销,企业面临半停产状态。
产品销售渠道犹如人身之血管、产品犹如血液,如果血管某处损伤阻塞,则血液流通受阻,人身就会感到极不舒服甚至于死亡。相对产品来讲,产品就会发生滞销甚至淡出市场。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滞销,已经面临半停产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外来的产品价格低廉冲击本地市场,导致本地产品无人问津。产品的滞销使企业生存受到威胁,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四、新建企业投产速度过慢,制约企业发展。
慢。
针对我场企业存在的种种差距和不足,需要农场和企业同心协力,攻坚克难,采取积极的举措,打破常规,积极创新,解决问题,寻求突破,取得快速发展。今后我们应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工作:
一、发挥政策指导作用,整合资源培育特色
积极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入行业协会、商会,发挥其为企业沟通、协调、传递市场信息、引进技术等服务作用。要帮助企业调整投资结构,结合我场实际情况,既要积极上马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短时期内形成企业对人口的聚集作用;又要大力引导他们向科技型、知识密集型、外向型转移,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对那些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间的合作经营,加大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要引导我场企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我场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口岸优势等,选择具有规模、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产业,聚合生产要素,进行重点培育,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拉长产业链,尽快形成市场占有率高的一批企业。
二、增强服务意识,着眼于企业利益。
备和优秀的技术人员。提升企业在软件和硬件上的竞争能力。
三、引进先进技术,减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技术含量。
产品销售量的多少决定于产品售价的高低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一方面同等技术含量的产品,价格低廉的产品销量会更好,但成本往往制约着产品价格,要降低成本加大市场竞争力,必须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来实现。另一方面产品的低端化制约产品销量。很多企业主认为价格是竞争的硬道理,从而选择了降低产品的品位而降低成本,这是一种错误的销售理念。这样就像,如果我花5块钱买了10个刮胡刀用了6个月,就不如我花10块钱买一个刮胡刀用两年。因此技术含量的多少同时也制约着产品的销量。我们要积极引导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加大销售产量和市场竞争力。
规下工业企业调研报告篇二
通过调研,获悉企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企业普遍缺乏技术人才,人才引进困难。即使勉强留住的人才也因待遇问题容易跳槽。人员流动性大,许多人员走后不转养老保险,根据养老保险政策等于给企业方面造成资金浪费。
2、单一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受限严重。省药品实行“三统一”,对市场竞争有很大影响。
3、收入分配是职工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总体看,职工的收入在稳定、持续提高,但收入增长的幅度、速度各具差异,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一方面企业经营追求利益最大化、管理高效化,另一方面一线职工收入普遍较低,工资涨幅与职工期望值有很大差距,企业党组织“边缘化”和群团组织不健全,职工思想工作难以深入,直接影响了劳动关系和谐及职工队伍的稳定。
4、矿产品经营受地方政策影响,市场面窄,得不到公平买卖。各项收费增加,收费没有随矿产品市场调整,企业得不到优惠政策,从而发展困难。
5、民爆物品供应形成恶性竞争,爆破员培训费用高,民爆物品运输费用高。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对企业党组织建设必要的考核和管理体系,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态度冷漠、存在戒备心理,党组织负责人没有独立工作条件,身份仅是“政治荣誉”,缺少报酬待遇和精神奖励,不能找到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表现为重视抓生产促经营,轻视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和党建工作,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缺乏长远规划,致使企业党建工作停与表面,流于形式。同时,由于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把党建工作经费列入企业预算,已建党组织普遍存在党员活动无场地、教育培训无经费、党建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未建党组织的企业由于务工人员流动性强,党员队伍很不稳定,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保障“主人翁”地位,企业对困难党员的走访慰问带有福利性质,不能切实调动党员为企业谏言献策的积极性。
7、村容村貌落后,村领导班子不团结;群众小额贷款担保困难;教育和医疗水平差,缺乏好医生、教师。
二、对策建议
企业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2.着力完善工作制度,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要把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企业负责人正当利益相结合,真正把群众路线落实到“能力关怀、情感关爱、心理关注、成长关心、利益关切”上。一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制度,完善以平等协调集体合同制度为基本内容的劳动关系协调制度,创新以扶贫帮困、激励关怀为主要载体的救助服务制度,通过制度体系的整体合力和综合效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利益;二是健全群团组织,创新工作方法,发挥职能作用,建立群众利益诉求制度,拓宽维权途径,增强维权实效,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三是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设、群众性活动,为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搭建平台。
3.着力夯实工作基础,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要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入推进“支部心连心、党员手拉手”活动,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种形式的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行为,加大不正之风的查处力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群众满意度。要大力推行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规范建、逐步建等企业党组织组建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党组织的组建率,保障组织功能有效发挥。要重视和加大对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力度,把企业中的管理人员、生产技术骨干和有一定影响力的职工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把企业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生产经营骨干,把企业生产经营骨干中的优秀党员培养成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积极创新企业党建工作载体,广泛开展企业党员“建言献策”、“三同三先”、评星定级等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推行党员承诺制,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挑大梁、走前列、树标杆,搭建党员与企业管理层、党务工作者与职工沟通的桥梁,激发党员服务企业的热情。
规下工业企业调研报告篇三
近年来,镇始终把工业强镇作为统领全镇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服务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思路和规划,形成了工业园区为主体的空间布局,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得到提升。
目前全镇拥有各类工业企业3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建成1家铝材料制造企业(铝业)、3家设备制造企业(消防器材、电器机械、园林工具)、1家包装材料制造企业(印业)、24家建材企业(5家砼构件、3家采石、1家采砂、9家水泥砖瓦制品、6家金属门窗制造)、2家家具制造企业(1家木制家具、1家金属工具与家具)、4家服装布艺加工企业、3家食品加工企业。另外还有5家电力、燃气及算来水供应企业(供电换流站2家、煤气站2家、自来水厂1家)。涉及10多个门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截至2013年,全镇工业增加值总量达17.33亿元。经济普查统计年均工业经济总收入2200万元,工业总量在全区乡镇排首位。
(一)工业企业空间布局
全镇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总面积为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园3.5平方公里,集镇集中发展点1.5平方公里。全镇38家企业主要发展铝材、建材、包装材料、食品、服装和家具制造业。有4家采矿业企业,主要从事石灰岩和砂石开采,分布在、、、4个乡村及集镇。24家建筑材料企业以及4家包装材料及设备制造企业分布在全镇10多个村。只有铝业1家企业和3家小型建材企业分布在工业园区规划区内。我镇现有飞地工业企业1户(惠农科技)。
(二)工业企业行业布局
在全镇38家企业中,采矿业企业4家,铝制造1家、建筑材料制造类企业24家,食品生产3家,服装加工3家,设备制造3家。另外,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企业5家。从行业分布来看,铝材及建筑材料制造企业不管是企业数量还是经济总量仍然是我镇工业经济的主导者。
(一)政策局限性较大,制约了园区外工业企业的发展愿望。
严格限制工业园区外新上工业项目的政策出台,一方面有效促进了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和高效发展。另一方面抑制了现有区外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诉求愿望。加上目前园区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项目承载能力较差,园区难以容纳区外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及产业政策限制,多数区外企业也缺乏向园区调迁的条件。
(二)产业规划布局不到位,导致工业发展速度缓慢。
由于园区产业定位标准高,对引进项目规模的要求有点贪大求洋,进驻园区的项目,既没存在形态也没有形成业态(园区内有几个项目有征地就是不见开工)。区外工业企业项目发展似乎受到了空间和政策的制约,有原地踏步的趋势。如食品、化工、机械制造等其他门类产业,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更没有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许多面临搬迁企业进园区也难,有的已迁往外地。部分园区外企业只能维持现有生产,发展的动力不足,也造成了工业发展速度的渐缓。
(三)“产城共荣”的城市发展规划理念相对落后。
从现有城市新区建设、集镇建设以及信息产业园功能来看,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缺乏联系,存在城是城,园是园的独立性,产业发展有空心化的趋势。在工业与城镇怎么互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企业怎么配合等方面还缺乏整体思考,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没能有效融合。
(四)工业企业发展潜力不足,税源企业不多。
工业企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重点企业、税源企业依旧是熟悉的名字,在排名靠前的位置很难看到新进企业。有的企业大,但交给地方的税收少。招商引资协议多、建设少,项目意向投资大,到位少,经济发展还在依靠原有老税源企业负重向前,工业经济总量与税收不成比例。
(五)行政效能低下影响了投资环境。
部分企业反映政府服务意识淡薄,行政审批繁琐,效率低下,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问题,关键在于工业企业项目落地难。在关心支持企业方面,我们还没有创造出一个有利于企业成长、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六)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弱。
一是多数小企业起步水平较低,低水平重复投资较为普遍。全镇工业企业中,建材类和采矿类资源企业达28家,所占比例达到70%,由于此类资源性企业技术要求低,投资小,见效快,进入门槛低,易于被选择。特别是特大城市建设的推进,全镇砖瓦砂石建筑材料为主的企业增加到24家。但部分企业已处于限产状况,产能明显过剩。
二是多数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落后。以业主个人产权为基础的家庭和家族式管理方式是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其产权制度具有明显的家族化倾向。存在“缺管理人才、缺技术人才、缺营销人才”。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工作的滞后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是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偏低。企业主选择的多为技术门槛低、管理门槛低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附加值低。
四是企业存在污染问题。铝厂、采石厂等企业的污染严重,污染并没有得到有效治理。
(一)坚持科学规划,着力构建新型工业格局。突出招商引资,火眼遴选优势工业项目。继续以“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为重点,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主导,着力引进资源节约、生产环保、高税收、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型企业,大力推进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化发展,形成主业突出、优势明显的工业新格局。
(二)坚持环境友好,确保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限制高耗能、杜绝高污染产业发展,加强环境保护,集约利用资源,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产城共荣,促进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融。学习借鉴苏州先进工业园区的经验,坚持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一体,建议规划、国土、工信和产业园区等部门应尽快启动新城区产城一体规划编制工作。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下合理配置城乡资源,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工业项目与园区外工业项目的共同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产城共荣。
(四)坚持创新发展,统筹协调产业园区内外共同发展。
一是创新发展平台。结合产业园区建设与产业集群培育。着力规划产业功能分区和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工业集聚发展平台,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从空间规划、产业布局、龙头企业培育、招商引资、项目把关等方面着手,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创新企业用地政策。不断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应结合现有工业园的发展政策,鼓励符合园区外落户的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的联合方式,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拆除企业原所在地的建筑物并实施退耕,维持现有土地使用总量。在不增加土地供应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的区内外同时积聚发展。
三是创新工业发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园区工业项目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破解工业园区建设中的融资难题。
四是创新招商引资策略。既要对外招商引资,又要对内保商留资,保住本地传统产业。在主导产业方面强化重点企业(项目)引进,引进能延伸现有主导产业链条的企业项目。如铝业的铝材料加工项目。同时,快速引进纺织服装生产性项目,服装商贸市场、会展中心、物流中心和总部基地,实现主导产业税收转向三产业。在传统产业方面,不能逼死儿子招女婿,不抛弃,不放弃,完善区域内工业企业调迁政策,充分鼓励园区外重点税源企业搬迁入园,要留住这类企业。
四是创新企业兼并重组。要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大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兼并重组。优先保障兼并重组企业在兼并初期的要素供应,对重点企业兼并收购破产、停产、困难企业,在产权变更、能源供应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支持。鼓励企业多采购本地产品,鼓励企业配套发展,用混合所有制兼并重组壮大企业。华泰商品砼可以与境内砂石企业合作,铝业可以与乐星红旗合作。兼并合作对于涵养地方税收有很大的示范。经信部门要及时发布项目引进建设信息,推动更多项目配套发展。
(五)坚持转变政府职能,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并减少、合并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行并联审批、集中审批、代办审批,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在对企业执法过程中应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加强高校与本地企业的合作,对企业家及高管人才建档入库,定期开展对话交流,让他们成为工业企业发展的智囊团。
规下工业企业调研报告篇四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分管工作实际,围绕“发展工业企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课题开展调研,通过深入企业一线走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难题、增信心、促发展,实现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调研背景。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开门红”“开门稳”开展调研活动。通过深入园区和企业一线,主动靠前服务,上门倾听企业家诉求和呼声,认真梳理全市工业企业发展短板和弱项,分析我市在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行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调研方式。先后于1月下旬、2月中旬分批次带队组织部门走访了x、x、x等工业园区重点项目、行业重点企业、龙头企业,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察看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改造、市场拓展等情况,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详细了解工业企业发展情况及发展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同时,通过现场解忧纾困,勉励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共同探讨我市营商环境优化建设工作,基本达到了摸实情、找症结、解难题的目的。
三、发展现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壮大经济的重要抓手。据统计,2021年,全市x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x元,其中民营规上企业x家、占比x%,民营经济从业人员x人、占全市规上企业劳动就业的x%。主要产业中,x家食品加工企业均为民营企业,实现产值x元。民营经济已是我市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先后成立了《工业领导小组》《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新能源产业领导小组》,相继研究出台了《x市企业奖励办法》《x市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的实施意见》《x市工贸企业应急保障金管理办法》、《x市工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挂钩服务工业企业制度》,进一步充实强化了工业发展领导力量。
(二)合理布局产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先后多次开展促进工业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明确了我市工业发展思路和产业布局,立足本地资源,坚持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延伸,壮大产业经济。抓住新能源产业契机,引进发展以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业质量和产业层次。进一步明确近期以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平台建设为主,远期以工业区为主承接产业的工业产业布局。
(三)扩大招商引资。今年初,我市制定了《2022年x市产业项目招商工作方案》,明确了x元工业项目招商预期目标。截止目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带队赴x、x、x等地对接洽谈招商,考察对接了x、x、x等项目,招商洽谈工业制造业项目x个,总投资x元,产业招商成效明显。
(四)突出项目支撑。近年来,随着我市产业招商力度持续加大,工业大项目好项目先后落地,x、x、x等一批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支撑带动作用正在增强。同时,每年市委、市政府还通过筛选一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作为“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项目实施。2021年度,我市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共安排x个项目,总投资x元,年度计划投资x元。经过几年蓄力,全市工业发展的稳健度、支撑力明显提升。
(五)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市积极出台各项工业企业发展纾困政策,先后设立有工业发展基金x元,用于发展扶持工业;
工贸企业应急保障资金x元,用于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困难;
商贸业发展专项资金x元,重点支持发展大宗物流项目引进、物流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电子商务发展等。上述发展基金、专项资金在培育新规上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鼓励投资技改、品牌创建、促进做大做强、支持困难企业资金周转等方面,发挥了较好支持激励作用。今年,我市还印发了《x市进一步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引导国内外企业总部入驻和x籍企业总部回归,推动有效投资,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六)加大帮扶力度。我市坚持实行厅级领导干部和市直部门单位挂钩帮扶规上工业企业制度,通过定期走访规上企业,帮助解决生产经营、施工审批、融资贷款、用工等难题。持续重点跟踪服务x、x、x等一批食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落实“一对一”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引导创新型企业集聚要素资源、超常规发展,支持消费类企业开拓市场,帮助困难企业渡过融资难关。
四、问题及原因。通过走访调研及摸排,我市工业经济及工业企业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经济总量少。2021年,我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x家,产值x元以上仅x家;
税收x元以上x家,税收x元以上x家,其余x家无税收。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实力弱,龙头企业少、无大型企业;
传统产业生产工艺粗加工多、精加工少,科技含量水平高的企业几乎没有;
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没有实现生产到销售的信息化管理。因此,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大多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造成停产减产。
(二)金融服务待提升。虽然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工业和软环境建设等工作高度重视,但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仍未得到太大改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造成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不足的问题在我市依然普遍存在。大部分企业因资金受困,长期以来无法实施转型升级提升壮大,导致在缺少大项目拉动的情况下,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实现不了实质性的扩张。同时,金融部门在大环境影响下,对工业企业贷款不增还减、压贷减贷现象突出。部分银行金融部门为控制风险,对工业企业的贷款总量不增反降,有些企业运行正常也被压贷减贷,有的优质企业因为有效抵押物价值有限,或评估价低无法增贷,影响产能扩张;
部分涉及关联担保或民间借贷等债务纠纷的企业纷纷停产倒闭;
有的企业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产权证无法办理,得不到银行资金的支持。目前,政策性担保落实也较为困难,不少龙头企业盼望政府给予政策性担保支持。此外,金融部门为加强风控,将资金周转暂时困难而使用“无还本续贷”、“无间贷”、“政府应急保障金”等扶持措施的企业列入“关注类”进行信用降级,并采取压缩授信规模或有计划削减贷款量等,给企业融资过程造成新的障碍和困难,致使政府政策性担保资金作用收效甚微。
(三)经济下行压力大。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人力、土地、物流等成本逐步提升,国际贸易摩擦影响企业生产和预期,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偏慢,传统特色产业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人才不足,中高端产品偏少。以上问题仍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建议意见。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基本达到了摸实情、找症结、解难题的目的。针对我市工业经济及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意见。
(一)大力实施精准帮扶。由于我市工业基础差、底子薄、企业普遍规模小,振兴工业发展也需像抓精准扶贫一样,抓好企业的精准帮扶,继续落实好领导干部挂钩帮扶企业制度,扎实有效开展帮扶工作。针对个别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存在的政策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采取一企一策方式协调解决。工信、财政、税务、金融、住建、规划、审批、供电、园区等相关部门单位要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产权办证、融资贷款、债务化解、技改、减负等实际困难问题,并结合“放管服”改革工作研究完善体制机制,推进良好营商环境营造,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引导企业创新创造。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步伐,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尤其是食品加工产业,着力扩大以食品精深加工规模。支持龙头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重点跟踪服务x、x、x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创新发展。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做好项目协调服务工作。重点要加快x、x、x等项目建设,加快投产、达产,实现产值入库,壮大总量,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提升工业产业质量。
(三)落实企业优惠政策。金融部门要定期开展银企对接会,专题协调解决企业贷款问题,对我市民营企业申贷、续贷、扩贷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剖析,寻求破解。要继续向中央和省上级主管行积极争取,出台可操作的具体支持企业融资贷款的办法。对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应按现有贷款额度,不停贷、压贷、抽贷、断贷;
对使用政府应急保障金和金融部门出台的扶持困难企业的金融产品的企业,贷款银行要支持配合办理,对该类企业不再降低信用等级;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管理健全,负债水平合理,信用良好的企业,在自身抵押物贷款的基础上,银行应提供信用贷款。同时,提高抵质押物评估价值的抵押率,扩大可接受抵质押物的范围,让企业尽可能多贷款,帮助企业渡过资金难关,实现扩产生产、技术改造、转型升级。
规下工业企业调研报告篇五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报告,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了了解我县中小企业对国家环保政策方针的理解与贯彻执行、以及中小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及企业生产对环境影响等情况,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组织相关科室对全县中、小工业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县中小工业企业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对国家环保政策理解并支持,在生产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但却缺乏技术创新,对环保投入偏少,贯彻执行环保政策力度不够、难度较大。
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尤其是在中小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上,认识早、起步快,制定了企业环保管理制度、成立预防污染工作小组、加强企业员工学习环保的法律法规;下大力度关停并转了一些污染严重的小企业,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如近年就关停了一些小水泥厂、小造纸厂和实心粘土砖瓦厂等企业,同时引导这些企业转而开发生产环保型产品,如环保空心砖等。从而保护了资源,减少了这类企业生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总的看,近年来我县中小企业环保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企业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我县自xx年提出建设生态区以来,全县上下积极推进生态区建设,中小企业也在这样一个生态文化环境下逐步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与责任感。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95%家企业认为现有的环保政策是合理的。可见,我县中小企业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能够认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但对于落实执行环保政策则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一些困难,使其在具体落实环保政策时没能够做到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
(二)环保管理活动有序开展。从调查结果来看,有98% 的调查企业已经通过环保部门环评审批,并制定了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另外有2%家企业处于正在向环保部门报批阶段。这表明,我县中小企业自觉地在环保有关部门的监管下进行生产活动。
(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从被调查企业生产所产生的废物处置情况看,有92家企业表示企业生产所产生的废物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后排放,占总数的48%;有10%的企业表示其生产所产生的废物交由有关污染物企业集中处置;有20%的企业表示企业对废物进行简单处理后才排放(详见下图)。这表明,多数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对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之后才排放,而不会直接排放。
(四)环保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展开。被调查企业中,有47.4%的企业已经参加过政府环保相关部门组织的环境保护培训,另外有33.6%的企业打算参加这类的培训,仅有19%的企业表示其没有参加过环保培训,且也不打算参加培训。再是企业内部也积极组织员工参加环保培训,有107家企业表示已组织过员工参加环境法律、法规的学习活动,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4.6%,有23.5%的企业表示计划将要开展这类的活动。
(一)企业对环保的投入偏少。调查显示,有112家企业表示对环保有所投入,占总数的57.1%,另外有33表示其虽然目前尚未对环保有所投入,但已经有了投入计划。不过,企业对环保的投入都很少,在112家环保有所投入的企业中,对环保的投入不足企业营业收入1%的有77家,占有投入企业的68.8%;对环保的投入占企业营业收入的1%-3%的有26家,占有投入企业的'23.2%;对环保投入占企业营业收入高于3%仅9家,占有投入企业的8%。这表明,企业目前虽然已经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也对环保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人力、物力,但企业对于环保的投入很有限,这必然影响企业保护环境的实际效果,使企业生产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有所加大。
(二)企业资金短缺是导致对环保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企业发展中资金不足,导致企业对环保的投入大打折扣。被调查企业中,有129家企业认为,企业在执行环保政策时遇到的主要难题是资金不足,占被调查企业的65.8%,企业在发展中遇到资金短缺时,必然会把有限的资金用于企业经营上的发展壮大,而不是投入到不容易看到经济效益的环保方面。
(三)环保器材、设施配置及使用情况不容乐观。 在被调查企业中,仅有18.4%的企业已经购买了环境监测器材(即36家企业),有81.6%的企业没有购买环境监测器材且近期内并不打算购置,对于那些已经购买了环境监测器材或环保相关设施的企业,能让这些器材、设施真正发挥作用、良好运转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四)相关环保专业单位指导力度不够。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96家企业中
,有92家企业认为其在执行现有环保政策中遇到了缺少专业环保单位指导、环保技术匮乏等方面的困难,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46.9%。相关环保专业单位的指导力度不够,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严格按照环保政策执行,企业在遇到环保专业技术困难时没有相关单位指导,必然会打击企业执行相关环保政策的积极性。
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生态环境是我县的一个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作为我县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应认真落实xx大精神,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治理的社会责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更少地消耗资源,更好地保护环境,更多地进行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双赢”。
(一)加强对现有企业排污监管。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防止污染反弹,实现全县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新建项目污染。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管理分类名录》和环境功能分区要求,加强新建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管理和审批后的监督,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确保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和总量指标之内。
(二)环保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环保工作指导。环境保护是一项科技含量高,可以产生高的环境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的行为。环保专业部门应多对企业加以指导,使其从中受益,企业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保中来,同时,由于企业的配合,环保部门的工作也将更加顺利地展开。
(三)“分区分类”布局发展产业。。按照**县机械加工与车辆制造、钢铁、食品为龙头“三大产业”布局,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发展规划,凡布局不合理的坚决“卡死”。对待不同类型的产业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加快发展把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产业;大力发展具有环境、经济双重效益的产业;科学发展带动性强、有资源优势的产业,这类产业能通过合理布局、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手段实现达标排放;发展壮大对环境影响小的产业和环保产业。目标是使环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双重效益的环保型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实现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
(五)企业自身要加强环保工作。企业不仅要注重硬件设施上的投入,更要注意后续管理中技术和人员的支持,要努力培养企业自己的创新人才,开发自己的环保技术,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实现循环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改造现有工业生产,提高产能,达到规模经济要求,增强企业环保设施能力,同时坚决淘汰落后技术及环保无法达标企业。
规下工业企业调研报告篇六
今天坐客车回大队,客车司机在高速上超车,走应急车道,上下客等等违法行为,产生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当时就想“当交警的我们该怎么去管理好自己辖区的重点车辆?”秋冬季节恶劣天气即将来临更加要注重重点车辆的管理,下面结合当前高速公路客运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实际,就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客运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谈几点看法。
一、客运车辆管理现状
(一)运营机制。过去道路客运由国营专业客运企业独家承担,由于客运企业的安全管理职能较强,各项制度措施配套完善,客运驾驶人的学习教育和各项安全制度措施落实有力畅行。当前客运公司大量的挂靠车、承包车与客运公司的关系仅限于一纸合同,客运企业对名下车辆根本无力制约。车辆的控制权实际上完全控制在经营业主手中,其车辆保养、上下乘客、线路选择、驾驶人安排等完全由业主一手操办。而经营业主往往是个人、家庭或者联营车队,其关心的是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如何让这一趟装满客人,如何逃避检查和处罚。特别是在节假日等客运高峰时期,在利润的刺激之下,驾驶员为提高效率,满负荷运转,将乘客的生命置于“疯狂的车轮”之上。这样,客运企业辆的制约基本丧失。
(二)道路通行能力。近年来高速公路里程实现了较快增长,但是,仍然跟不上人、车、物不断增长的需要。以第一大队为例,遂川辖区逢节必堵,而且年久失修,部分路段经常需要封闭施工,严重影响通行效率。车流通行高峰期,收费站及服务区等位置容易出现交通瓶颈,从而引发交通事故造成堵塞。
(三)客运驾驶人。随着交通运输兴起,客运车辆驾驶员队伍日益增大。多数客运车辆驾驶员存在文化层次低,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淡薄的情况。由于没有对交通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的学习,客运车辆驾驶员缺乏安全意识,没有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意识和自我要求,从而导致各类违法行为的发生,甚至导致群死群伤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相当一部分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贪图方便,在高速公路上直接乘坐过往客运车辆,对客运车辆存在人货混载、超员、超速也视而不见。在客运高峰时期,有的'乘客竟然主动配合客车驾驶人逃避交警检查,甚至还有个别群众在交警查处客车超员违法时,帮车主、驾驶人说情,甚至起哄阻碍交警正常执法,根本就没有把交警查处客车超员交通违法当作是保护其交通安全的执法行为。
(五)交警部门管理现状。交警部门对客运车辆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整治,很大程度还停留在依靠路面巡查与定点检查上。随着各种科技设施的投入,成效较为明显。但是管理手段仍显单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高速公路上还没有做到视频监控、测速系统的全面覆盖;警力增长与车辆和违法行为的增长不成比例。一些交通违法行为取证和打击难度大,证据收集与认定上较为困难,往往难以发现和查处,从而留下安全隐患。
(六)社会管理格局。一辆客运车辆需经历多个部门的管理、监督与审批后方能投入运营,但现状却是各级各管理部门各自为阵、各自收费、各自审批,大管理格局无法形成,使得公安交警部门“降压交通事故”这一第一工作目标无法顺利完成,没有形成社会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共同防治客运及重点车辆交通事故的统筹局面,客观上导致了客运车辆疏于监督管理。
二、加强客运车辆交通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
1、加强客运车辆驾驶员、车主等相关从业人员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交通安全宣传是做好交通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要积极主动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结合当前开展的计划宣传活动,加强对重点车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一是定期安排民警深入客运企业,广泛宣传交通法律法规,并通过播放专题光碟、分析客运车辆交通事故具体案例等多种方式宣传各类客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进一步引导客运车辆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同时,客运企业自身也要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时刻为客运车辆驾驶员、车主敲响安全警钟,做到时时处处注意交通安全。二是要求民警在查处客运车辆驾驶员的违法行为时,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罚款和纠正上,要通过有针对性地教育,使驾驶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带来的危害性;在对客运车辆驾驶员进行教育的同时,要充分调动车上乘客的安全监督意识,鼓励乘客主动对客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从而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
2、强化客运车辆的联合管理。一是交警部门与客运企业要建立客运车辆管理台帐,对客运车辆驾驶员的驾驶资质、交通违法状况及车辆的安全设施状况、行经路线、发车时间等基础信息进行详细登记,详细掌握客运车辆具体信息,便于联合管理的开展。二是落实客运车辆抄告制度。以季度或年度为期限对存在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的客运车辆及其驾驶员进行抄告通报,并将受抄告通报的驾驶员及车主作为重点对象,敦促客运企业加强对重点人员的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客运车辆驾驶员的忧患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
3、强化客运车辆的日常检查、保养工作。交警部门要联合安监、交通等职能部门定期深入客运企业开展车辆检查工作,对病车、报废车、安全设备不达标的客运车辆禁止上路,把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客运车辆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的,要严格要求客运企业限期整改,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遏制客运车辆引发的交通事故。
4、强化路面巡逻力度。交警部门要结合自己辖区实际,制定有力措施,一是科学调整警力及巡逻时间,把警力向一线倾斜,加大对重点路段的巡逻频率,有效加强对客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及时消除客运车辆交通安全隐患;二是适时开展客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整治统一行动。交警部门应结合客运车辆的交通特点,适时开展客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整治统一行动,依托收费站、服务区、省级卡口等对客运车辆进行逐车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客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
5、科技强警,增加高科技装备投入。由于交警部门警力不足,要想实现高速公路客运车辆安全全天候监管模式,还需借助科技力量。要借助雷达测速仪等路面自动监控设备加大对客运车辆超速行驶、占道行驶、违法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的监控,实现高速公路全程或重点路段的电子监控,违法行为有效拍摄取证,有力打击客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规下工业企业调研报告篇七
近年来,乡大力扶持、培育、壮大现有工业企业,继续实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党委班子成员专人联系制,对企业实行服务包干,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协助企业加强安全监管、市场开拓、对上联系等,坚持每月按时联系,每半年开展相互走访活动,促进乡企之间团结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乡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其中3家工业企业未投产。2013年完成全口径工业产值7.8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93亿元,比去年增长14.8%。其中精密钢管累计完成产值5.3亿元,比去年增长35.9%;塑业累计完成产值5090万元,比去年增长21.2%;2013年完成1.12亿。
精密钢管有限公司位于街办紫阳村,是专业生产高精度冷拔冷轧、珩磨无缝钢管的专业生产厂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冶金、交通、工程、机械制造等领域,产品已销到全国各地,部分产品远销海外。2013年完成产值5.3亿元,税收83.2万元。
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市区乡村,于2008年12月5日投资新建,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主要从事生猪屠宰、食品加工、冷藏仓储、食品物流、副食品零售等。2013年实现产值1.12亿元,税收51.2万元。
塑业位于街办紫阳村,主要生产水泥袋等塑编产品,2013年完成产值5090万元,税收139.6万元。
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乡村,于2004年10月成立,是一家以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成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研制、开发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及接口、药用聚乙烯膜袋、生物药用塑料瓶等产品,广泛用于大输液、原料药、生物疫苗、药用丁基胶塞等诸多药品行业和医药包装行业及食品包装行业。2013年完成工业产值1500万元,税收41万元。2014年正式纳入规模企业考核。
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注册资金300万元,位于市区乡村,占地约28亩,是专业生产深沟球轴承套圈的企业,2011年已完成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乡政府多次督办,至今设备未到位未投产。
彩印20xx年已完成线杆迁移、三通一平,正在办理施工许可证。
1、精密钢管存在招工困难,与周边居民关于生产噪音等环境问题的沟通协调存在压力,市场因素对企业的发展存在较大影响。
2、今年由于规划原因将面临搬迁,但新的选址还未确定,企业目前几个新产品即将上线,深加工生产设备已订购,即将安装调试。希望政府尽早谋划选址,企业好结合实际,及时调整生产经营,安排部署新厂区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等。
3、塑业存在资金不足,员工难找问题;原材料上涨、员工工资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市场行情不好,产品价格略降,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企业7个老板各自拥有生产线,管理不够规范,塑编行业安全生产形式严峻,压力大,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工厂场地租赁方面与葛洲坝五公司存在纠纷,目前正在协商沟通。
4、公司存在资金困难,员工难找问题,市场因素影响企业发展。今年要进行药用包装材料产品注册证换证,换证申报审批费用大约20万元,且要进行生产环境洁净室升级、实验室改造、厂房维修改造,投入较大,企业厂房是租用的乡政府的房产,房屋租约今年底到期,企业希望乡政府继续扶持企业发展,给予优惠的租赁政策。
5、建议区政府加大督办力度,促使轴承尽快投产,、彩印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6、辖区企业希望政府创造更多的政府、企业、银行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增进彼此了解,共享信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赢。
规下工业企业调研报告篇八
调研综指:2月上半月申万调研综合指数下滑至-11.0%,库存指数从-15.9%上升至-8.1%。当前景气度指数回落,从-4.7%上升至0.0%,对未来6个月的景气度预期从0.0%小幅下滑至-0.8%。
指数解读:2月上半月调研指数的下滑在意料之中,而由于春节的`错位因素,本次调研指数难以与往年同期指数水平进行对照,不过由于过去两年节前的最后一次调研均在1月末,当时调研指数水平高于当前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前经济活动水平偏弱。不过从当前景气度水平的环比小幅回升来看,情况并未变得更差,当然,这可能与当前景气度水平本已偏低有关,而对未来景气度的预期继续下滑,目前处于调研以来的最低水平。节后需求恢复程度仍是关键。
库存稳定在1个月左右,厂商节前供货时间延长且供给量有所减少。家电经销商:经销商大都表示家电销量环比大幅增长,节前购置需求爆发,当前家电库存充足,基本能维持到2月底。彩电库存占比较大,部分经销商反映空调库存有所积压。部分经销商预计今年家电景气度会好于去年。机床经销商:下游企业已进入休假状态,未来一个月左右机床将持续处于淡季,不过相比工程机械行业,经销商对节后旺季并未特别悲观,部分受访者对3月份的旺季仍有期待。
工程机械经销商:2月挖机销量继续环比下滑,1季度挖机销量同比降幅可能继续扩大,经销商认为铁路、棚改、水利可能为挖机带来增量需求,但是预期不宜太高,而行业景气度能否回升的核心仍在于地产投资。今年挖机企业回款较好,但盈利下滑严重。铜贸易商:需求持续清淡,部分贸易商认为电网投资的铜需求应可弥补空调等需求的下降。今年银行开信用证继续从严,不排除未来信用事件零星爆出。大部分贸易商看空铜价后市。公路货运:货运量下滑,大部分调研对象在节前一周休假,食品、饮料、百货货运量集中在2月第一周,其他主要产品的货运需求也都明显回落。运价保持稳定,行业景气度保持稳定。出口货代:节前货量保持增长,各主要航线均有不同规模运力投放,美线依旧强势,其余航线不及预期。
文档为doc格式
规下工业企业调研报告篇九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本着工业强镇的思路,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优势,努力克服土地、电力、人力等资源要素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工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整体上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乡镇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全镇共有乡镇企业3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从业人员4500余人,初步形成了纺织、化工、皮革加工、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
二、经济运行的概况及主要特点
(一)20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1、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30440万元,同比增长15.7%;地方企业入库税金520万元;同比增长81.9%;工业固定资产规模投入7500万元,同比增长159%。以上综合经济指标反映了2005年我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是健康持续发展的。
2、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规模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近年来,我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05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家,全镇规模工业企业达5家,新增私营企业6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规模集聚效应得到进一步凸现。
3、规模企业发展态势仍坚挺。
完成限上企业工业总产值36500万元,增长26.7%;完成销售收入35000万元,增长25.4%;产销率达到98%;入库税金530万元,增长17.8%;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
三、我镇主要企业情况及今后发展方向
1、荣昌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现有企业职工680余人,主要产品有普梳、半精、精梳棉纱,年产棉纱5000吨,生产的“济水”牌棉纱,经省纺厅测试后,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公司的名牌产品。年用电量2200万千瓦。公司拥有国内外先进设备200余台,环纺纱锭4万枚。2005年实现产值7000余万元,销售收入达6500万元,实现利税330万元。20预计产值可达9000万元,销售收入8000余万元,利税350万元。主要产品价格:普梳32s19800-0元/吨/,半精30s21000元/吨,精32s23500元/吨/,年根据目前出口形势及国内需求,棉纱销售整体水平有增长态势。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
到底,企业生产规模达到10万锭,完成产值2.8万元,实现利税2800万元,力争把荣昌建成一个以纺纱为主的大型纺织龙头企业,并规划设计兴建综合纺织工业园区。
2、兴达纺织有限公司:现有企业职工350余人,主要产品为纯棉纱,年产量1200吨,产品价格在20000元/吨左右,主要生产设备为1万7千锭纺纱设备,年用电量450万千瓦。2005年实现产值2300万元,销售收入2100万元,利税120万元。2006年棉纱预计销量持续有升,价格平稳变化不大。
3、源诚皮业有限公司:现有职工350人,拥有四条皮革加工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年皮革加工能力达30万张(主要是猪、牛、羊皮加工),2005年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销售收入3800余万元,利税50万元。
四、规模以上企业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粗放型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的企业管理理念。
我镇大部分企业产品多为粗加工、浅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差,竞争力弱。在企业管理上多半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二)生产能力不能正常发挥。
受各种因素影响,使一些企业生产能力不能得到正常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镇规模工业的快速增长。
(三)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纺织企业处境艰难。
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纺织企业在融资、能源供应等方面出现一定困难,进而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据最新调查显示,纺织企业由于宏观调控的影响而造成的损失大概占其总营业收入的比率达到了20%左右。
(四)部分原材料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影响工业生产和效益。
由于目前煤、电、油、运及大部分原材料供应相对紧张,价格上扬,另外物价上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使得集中于产业链中游的企业不能将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完全转移到下游产品或消费者,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只能通过内部挖潜来消化。
(五)流动资金供应紧张。
当前由于各金融机构“慎贷、惜贷”依然存在,中小企业因达不到贷款要求不能贷款等多方原因,商业银行的大量资金闲置与工业企业流动资金供应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
五、今后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加大传统产业技改力度。
大力扶持纺织生产企业扩大规模实力,提高科技含量,提升品牌含金量,着重引导企业提高管理层次,降低生产本成,争创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等。鼓励扶持企业积极参加各项经济交流、展览(如广交会等)。
2、破解资源要素制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面对全球性的原材料居高运行,加上我镇土地、电力、人才等资源的瓶颈制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走高效益、低耗能、高附加值的工业化道路。
3、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对优势行业发展的智力支持。
积极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转变家庭式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研究和开发水平,尽快形成优势行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强对企业职工培训,提高其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促进其更好发展。
4、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企业资本经营
5、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进一步营造工业发展氛围
营造安全生产良好环境,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努力消除不稳定因素,确保企业稳定大局。在全社会形成“服务工业、宣传工业、支持工业发展”的良好风气,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规下工业企业调研报告篇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分管工作实际,围绕“发展工业企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课题开展调研,通过深入企业一线走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难题、增信心、促发展,实现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调研背景。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开门红”“开门稳”开展调研活动。通过深入园区和企业一线,主动靠前服务,上门倾听企业家诉求和呼声,认真梳理全市工业企业发展短板和弱项,分析我市在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行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调研方式。先后于1月下旬、2月中旬分批次带队组织部门走访了x、x、x等工业园区重点项目、行业重点企业、龙头企业,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察看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改造、市场拓展等情况,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详细了解工业企业发展情况及发展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同时,通过现场解忧纾困,勉励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共同探讨我市营商环境优化建设工作,基本达到了摸实情、找症结、解难题的目的。
三、发展现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壮大经济的重要抓手。据统计,2021年,全市x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x元,其中民营规上企业x家、占比x%,民营经济从业人员x人、占全市规上企业劳动就业的x%。主要产业中,x家食品加工企业均为民营企业,实现产值x元。民营经济已是我市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先后成立了《工业领导小组》《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新能源产业领导小组》,相继研究出台了《x市企业奖励办法》《x市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的实施意见》《x市工贸企业应急保障金管理办法》、《x市工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挂钩服务工业企业制度》,进一步充实强化了工业发展领导力量。
(二)合理布局产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先后多次开展促进工业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明确了我市工业发展思路和产业布局,立足本地资源,坚持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延伸,壮大产业经济。抓住新能源产业契机,引进发展以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业质量和产业层次。进一步明确近期以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平台建设为主,远期以工业区为主承接产业的工业产业布局。
(三)扩大招商引资。今年初,我市制定了《2022年x市产业项目招商工作方案》,明确了x元工业项目招商预期目标。截止目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带队赴x、x、x等地对接洽谈招商,考察对接了x、x、x等项目,招商洽谈工业制造业项目x个,总投资x元,产业招商成效明显。
(四)突出项目支撑。近年来,随着我市产业招商力度持续加大,工业大项目好项目先后落地,x、x、x等一批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支撑带动作用正在增强。同时,每年市委、市政府还通过筛选一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作为“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项目实施。2021年度,我市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共安排x个项目,总投资x元,年度计划投资x元。经过几年蓄力,全市工业发展的稳健度、支撑力明显提升。
(五)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市积极出台各项工业企业发展纾困政策,先后设立有工业发展基金x元,用于发展扶持工业;
工贸企业应急保障资金x元,用于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困难;
商贸业发展专项资金x元,重点支持发展大宗物流项目引进、物流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电子商务发展等。上述发展基金、专项资金在培育新规上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鼓励投资技改、品牌创建、促进做大做强、支持困难企业资金周转等方面,发挥了较好支持激励作用。今年,我市还印发了《x市进一步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引导国内外企业总部入驻和x籍企业总部回归,推动有效投资,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六)加大帮扶力度。我市坚持实行厅级领导干部和市直部门单位挂钩帮扶规上工业企业制度,通过定期走访规上企业,帮助解决生产经营、施工审批、融资贷款、用工等难题。持续重点跟踪服务x、x、x等一批食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落实“一对一”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引导创新型企业集聚要素资源、超常规发展,支持消费类企业开拓市场,帮助困难企业渡过融资难关。
四、问题及原因。通过走访调研及摸排,我市工业经济及工业企业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经济总量少。2021年,我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x家,产值x元以上仅x家;
税收x元以上x家,税收x元以上x家,其余x家无税收。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实力弱,龙头企业少、无大型企业;
传统产业生产工艺粗加工多、精加工少,科技含量水平高的企业几乎没有;
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没有实现生产到销售的信息化管理。因此,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大多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造成停产减产。
(二)金融服务待提升。虽然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工业和软环境建设等工作高度重视,但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仍未得到太大改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造成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不足的问题在我市依然普遍存在。大部分企业因资金受困,长期以来无法实施转型升级提升壮大,导致在缺少大项目拉动的情况下,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实现不了实质性的扩张。同时,金融部门在大环境影响下,对工业企业贷款不增还减、压贷减贷现象突出。部分银行金融部门为控制风险,对工业企业的贷款总量不增反降,有些企业运行正常也被压贷减贷,有的优质企业因为有效抵押物价值有限,或评估价低无法增贷,影响产能扩张;
部分涉及关联担保或民间借贷等债务纠纷的企业纷纷停产倒闭;
有的企业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产权证无法办理,得不到银行资金的支持。目前,政策性担保落实也较为困难,不少龙头企业盼望政府给予政策性担保支持。此外,金融部门为加强风控,将资金周转暂时困难而使用“无还本续贷”、“无间贷”、“政府应急保障金”等扶持措施的企业列入“关注类”进行信用降级,并采取压缩授信规模或有计划削减贷款量等,给企业融资过程造成新的障碍和困难,致使政府政策性担保资金作用收效甚微。
(三)经济下行压力大。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人力、土地、物流等成本逐步提升,国际贸易摩擦影响企业生产和预期,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偏慢,传统特色产业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人才不足,中高端产品偏少。以上问题仍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建议意见。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基本达到了摸实情、找症结、解难题的目的。针对我市工业经济及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意见。
(一)大力实施精准帮扶。由于我市工业基础差、底子薄、企业普遍规模小,振兴工业发展也需像抓精准扶贫一样,抓好企业的精准帮扶,继续落实好领导干部挂钩帮扶企业制度,扎实有效开展帮扶工作。针对个别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存在的政策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采取一企一策方式协调解决。工信、财政、税务、金融、住建、规划、审批、供电、园区等相关部门单位要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产权办证、融资贷款、债务化解、技改、减负等实际困难问题,并结合“放管服”改革工作研究完善体制机制,推进良好营商环境营造,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引导企业创新创造。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步伐,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尤其是食品加工产业,着力扩大以食品精深加工规模。支持龙头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重点跟踪服务x、x、x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创新发展。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做好项目协调服务工作。重点要加快x、x、x等项目建设,加快投产、达产,实现产值入库,壮大总量,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提升工业产业质量。
(三)落实企业优惠政策。金融部门要定期开展银企对接会,专题协调解决企业贷款问题,对我市民营企业申贷、续贷、扩贷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剖析,寻求破解。要继续向中央和省上级主管行积极争取,出台可操作的具体支持企业融资贷款的办法。对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应按现有贷款额度,不停贷、压贷、抽贷、断贷;
对使用政府应急保障金和金融部门出台的扶持困难企业的金融产品的企业,贷款银行要支持配合办理,对该类企业不再降低信用等级;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管理健全,负债水平合理,信用良好的企业,在自身抵押物贷款的基础上,银行应提供信用贷款。同时,提高抵质押物评估价值的抵押率,扩大可接受抵质押物的范围,让企业尽可能多贷款,帮助企业渡过资金难关,实现扩产生产、技术改造、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