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大纲词汇 高考大纲心得体会(通用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大纲词汇篇一
高考大纲作为一份重要的参考材料,是广大高中生备战高考的指南。在实际备考过程中,我对高考大纲进行了仔细研读和深入思考,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以下将从定位明确、科学规划、提前备考、查漏补缺和知识整合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分享我的高考大纲心得体会。
首先,高考大纲的定位明确。高考大纲规定了高考相关科目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明确了高考的目标和要求。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要明确高考大纲的定位,认真对待,做到心中有数。我在备考过程中,认真研读高考大纲,深入理解其要求,把握高考目标,从而在备考过程中有的放矢,不浪费时间和精力在与高考大纲不相关的内容上,提高了备考效率。
其次,高考大纲的科学规划。高考大纲中每个科目的知识点都是按照一定的章节顺序排列的,知识体系有层次可循。在备考过程中,我根据高考大纲的规划,合理安排每个科目的复习进度和重点,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基础知识的打牢和重点难点的攻克。通过科学的规划,我能够清晰地了解到考试中哪些内容是高度重视的,这为我备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三,高考大纲的提前备考。高考大纲早在高三上学期就已经出来,对于备战高考的考生来说,要抓住时间,提前备考。在我个人的备考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提前对高考大纲进行了轮次复习,掌握了重要考点和难点,为后期的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提前备考,我能够提前预习和消化各科目的知识,有效减轻了高三繁重的备考压力。
第四,高考大纲的查漏补缺。面对繁重的学业任务,很容易对一些知识点出现疏漏。而高考大纲则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检查标准。在备考过程中,我经常翻看高考大纲,用大纲对照自己的复习进度,查找自己漏掉的知识点,并及时补足。通过查漏补缺,我完善了自己的复习内容,保证了备考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最后,高考大纲的知识整合。高考大纲将知识点分散地列举在各个章节中,而真正的考试中知识点却是互相贯通和相互影响的。在备考过程中,我时刻牢记这一点,注意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整合。通过整合,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做到知识的互通有无,减少记忆负担,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高考大纲是复习备考的必备材料,它的明确定位和科学规划,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引;它的提前备考和查漏补缺,保证了备考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它的知识整合,提高了我们的解题能力。只有深入学习和运用高考大纲,我们才能更好地备考,并取得好的成绩。相信通过我的实际经验和体会,能够帮助到更多的考生,为他们备战高考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高考大纲词汇篇二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和系列4的内容,确定文史类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
一、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
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二、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象能力。识图是指观察研究所给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图是指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以及对图形添加辅助图形或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对图形的想象主要包括有图想图和无图想图两种,是空间想象能力高层次的标志。
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某个结论。
抽象概括能力是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经过分析提炼,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做出新的判断。
3。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
中学数学的推理论证能力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
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括对数字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
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
数据处理能力主要是指针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选择合理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整理数据,并构建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推断,获得结论。
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
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
三、个性品质要求
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
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考查要求
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
1。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
2。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必须要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
3。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对能力的考查要全面,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并要切合考生实际。对推理论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全卷,是考查的重点,强调其科学性、严谨性、抽象性;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的互相转化上;对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算法和推理的考查,考查以代数运算为主;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运用概率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对应用意识的考查主要采用解决应用问题的形式。命题时要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试题设计要切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和考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实践经验,使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符合考生的水平。
5。对创新意识的考查是对高层次理性思维的考查。在考试中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构造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数学问题时,要注重问题的多样化,体现思维的发散性;精心设计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试题;也要有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试题以及研究型、探索型、开放型等类型的试题。
数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重视试题间的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努力实现全面考查综合数学素养的要求。
ii、考试范围与要求
本部分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1的内容;选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选修系列4的“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等2个专题。
必考内容
(一)集合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二)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1。函数
(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5)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2。指数函数
(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4)知道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3。对数函数
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3)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4)
4。幂函数
(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高考大纲词汇篇三
高考语文应该怎样复习
1、上课时间不多想
高考语文复习后期,很多同学已经不再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进行各门功课的复习了,但如果你的语文是薄弱环节,如果要想考出好成绩,上课就还是得跟着老师走。老师教了这么多年的语文,带了这么多年的毕业班,怎么着都是比我们更有经验,也更有方向的。切不可在此时自以为是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胡乱复习。
2、课后阅读不可少
关于语文课后阅读,虽说现在已经要高考了,但我觉得还是不能丢掉。这也是我自己唯一喜欢语文的部分,时常看看课外书,读读报,到了考试写语文作文的时候,肚子里也有了可以些的材料,不然还真的拿试卷上的那些试题来做素材。
3、玩的时间看新闻
高考语文复习阶段就别想着玩了。每当想玩的时候就去看看新闻节目,看看社会上的现实,多多了解人民的真实生活,并且,了解的新闻也能够成为语文作文的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高考前语文如何冲刺
第一,名句默写
名句名篇默写虽然分数比较少,但在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中,这也是十分宝贵的,所以同学们应该努力争取得满分。不要认为为了这些分数而去背诵64篇,“代价”太大;要知道,64篇的背诵任务是不轻,但你并不是篇篇从零开始,多数篇目都只需要加以复习巩固就行。当然,冲刺阶段的复习还有一个重心,那就是确保能背诵的语句就能书写准确,要避免写错字,更要注意避免写别字。
第二,选择题练习
选择题不受阅卷人为因素的影响,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是公认的“硬通货”;而要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加强记忆和巩固训练是最基本的途径。在冲刺阶段,考生应该根据《高考说明》的考点要求和近年高考真题题型,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继续做一定数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关于选择题训练,应该注意两点:(1)不要盲目追求数量(2)继续做一些新出来的模拟题是一种方法,但更值得一做的还是近年的高考真题和在第一轮复习中你本人做错过的题。
第三,文言文训练
(1)要继续复习巩固120个常用文言实词和18个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别要重点关注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的实词词义。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通过复习课文来巩固;通过做文言文阅读训练题来巩固;通过识记专门的复习资料来巩固。
(2)强化文言文翻译训练,注意答题规范。要根据高考阅卷采“意”评分与采“点”评分相结合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训练。首先要努力让你的译文达到“信”和“达”这两个基本标准,并有意识地落实好省略、倒装、活用等知识点。其次要注意避免因为望文生义而将涉及到采分点的关键词译错。
第四,作文素材积累
重视作文素材积累,搜集整理古今中外多种话题的最新素材10则左右,要能记住素材内容,要能记住素材适用话题,只看不记等于零!素材最重要,不然一到考场作文,拿不出内容来写,会很急人的。常规训练,包含两层意思:首先,要保证做到字写规范,篇写完整;其次,要努力按照“五好”标准来作文。好题目、好开头、好结尾、好结构、好语言。
第五,书写
切记书写工整,请别怀疑,阅卷老师最喜欢“以貌取人”。语文考试如果不能做到书写规范、整洁,其他技能都是枉然。你主观题书写潦草,客观选择题又做得不好,拿什么来得分。字大小适中,不可过大过小;字个个分开,不可藕断丝连;字轻重适度,不可过轻过重;字横平竖直,不可左倾右斜。冲刺阶段,同学们复习时间紧,复习任务重,心理压力大,要使各门功课真正做到“更上一层楼”,确实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但是,同学们可以相信,只要充满信心,拿出行动,抓住重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去复习巩固,你在语文复习方面是一定会取得实效的。
高三语文复习方法有哪些
1、高三语文复习对照考纲说明,梳理板块框架
要对照高考考纲,对已复习过的知识点全面铺开,毫无遗漏地构建框架结构图,做到心中有数、不留盲点。另外,还要对照框架结构图回忆联想——围绕这些知识点考过哪些题型,每个考点又是怎样的出题方式、解题步骤和答题方法。要把零散的习题整合成类型,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究。
2、高三语文复习建立习题档案,反复思考研读
总在同一个知识点或是同一类题型上失分,没有注重典型例题的总结,不会对错题进行归档整理,更没有对照自己的错题进行反思。后期复习要注意运用不同颜色的笔对作业进行圈点批注,加强解题后的反思,对典型习题做好归档工作,并舍得花时间再次钻研历年高考试题,领会其命题风格和出题方式。
3、高三语文复习回顾典型作文题,作文素材每日积累
拟题避免拟怪题,要一目了然;开头不必标新立异,实际入题;结构不能一段到底,句末要加句号;字数不能少于800字,也不要超太多;最好不要在卷面上涂改。高考考生们仍要每天坚持积累作文素材。
高考大纲词汇篇四
春季高考总分为750分,其中专业技能考试满分230分,专业理论考试满分200分,语数外考试满分320分,专业方面占了大部分分值。每年的分数线都不同,但春季高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竞争也日趋激烈,所以参加春季高考宜早不宜晚。
春季高考录取分数是按照专业大类的本科录取分数线进行的。所以过了专业的本科分数线就可以报考相应的学校,本科分数线都相对于夏季高考来说较低。
山东春季高考总分为750分。山东省春季高考实行“知识+技能”考试模式,由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考试分为“知识”和“技能”两部分。
“技能”科目考试分值为230分。“知识”部分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专业知识,各科满分分值:语文、数学各120分,英语80分,专业知识200分,考试试题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
高考大纲词汇篇五
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大家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语文第三轮复习首先要回归课本,对照《考试大纲》,理理“考纲”的考试知识点,查一查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大纲的“考点”覆盖整个中学阶段学习的知识点,特别是高中阶段,而高考命题虽然课本中的每个知识点不一定都能考到,但从试卷的整体要求来看,每份试卷的知识点、能力点覆盖面达到75%左右,而任何一个考点知识的疏漏都会给答题带来障碍或直接造成错误的结果。因此最后一轮的复习一定要回归课本,理一理考纲中的“考点”,对薄弱的“点”应加强训练,对遗漏的“点”要弥补完善。譬如,对照《考试大纲》理一理要求背诵篇目中“常见的名篇名句”,文言文重点篇目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常见的文言虚词”,现代文基本篇目中“常用规范汉字”等等。
例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个考点,回归课本我们必须明确以下各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在考试中才能顺利答题。
1、文言实词“常见”之外延和内涵。一是指古代汉语常用而现代汉语不常用或不用的词。如“俾、骈、谒、啻、赦、俟”等;二是古今都常用,但意义有区别的词,如“坐、引、信、微、因”等。
2、正确辨析文言实词中的单、双音节词。例如“形容枯槁”的“形容”是两个单音节词,二令“约为婚姻”中的“婚姻”则为双音节词。
3、正确理解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例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出入”是偏义复词,意义在“入”;而“燕军扰乱奔走”的“扰乱”是同义复词,意义就是“混乱”。
4、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例如“牺牲玉帛,……加也,必以信”中的“牺牲”、“加”、“信”分别是“猪、牛、羊一类的祭品”、“虚报”、“真实”之义。
5、正确理解一词多义。例如“亡”即有逃跑、逃兵、不存在、丢失、灭亡、没有等义项,在课文中找出例句,加深印象。
6、正确理解古字通假。例如“距关,毋内诸侯”中的“距”和“内”,其本字应为“拒”和“纳”。
语文第三轮复习,不必如一、二轮复习的“题海”战术,应该精选一些习题,精做一些习题。精选、精做的试题,浩如烟海的试题中,天利八套冲刺试卷可谓精品。精做试题的目的,是通过做题,认识《考试大纲》内蕴的精神。找出答题存在的多种问题加以研究,掌握答题的技能,控制答题的时间,纠正不良答题习惯,提高答题能力。
例如《考试大纲》“表达应用”的第5个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个考点的内蕴很丰富,单就“仿用句式”来看,就值得我们的研究。首先应研究示例句的意义、句式和修辞,然后审读题干要求。只有明确仿写的话旨,读懂题干的要求,仿写句合乎示例句,意义格、句式格、修辞格,才是完美的.仿句。再如《考试大纲》选考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只有通过精做试题,我们才能明白这个考点内蕴的道理。“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可以从表层意到语境意,再从语境意到文本表达的主旨意进行解读,它可以通过连义互解,虚实互解、主宾互解等规律来实现。“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我们可以分三步来把握它,即领悟表达技巧,审视艺术效果,把握独特风格。首先确认语言的表达技巧,然后回到文本,解析这种表达技巧是如何运用的,最后明确这种表达技巧的作用等等。
语文第三轮复习中作文重在调理。通过调理,悟深悟透《考试大纲》内在的质理。何谓调理?即调养、调护、管理。在语文的一、二轮复习中,我们可能做过大量的作文,三轮复习中,我们将一、二轮复习中做过的作文拿出来“调护、管理”,事理不足,“调养”它;材料贫弱,“调养”它;结构混乱,“调养”它;语言贫乏,“调养”它。而这些“调理”均是针对《考试大纲》来做。《考试大纲》对写作要求虽然很多,基础等级六条,发展等级四条,但是,如果我们在第三轮复习中,反复研读《考试大纲》,读透了《考试大纲》,明白其内在的质理,其含义无外乎就是“五明”意识。也就是一要具有“明题意识”,准确审题,巧妙拟题,快速入题,时时扣题。二要有“明晰意识”,层次要清楚,结构要清晰。三要有“明白意识”,语言表达流畅,不含混不清。四要有“明理意识”,道理讲得明确,不偏激,不低俗。五要有“明丽意识”,作文让人为之眼睛一亮,那就是或见解新颖,或形象丰满,或语言靓丽,或构思奇巧。对照大纲,调理作文,做到“五明”,缺乏哪方面的营养,就是在第三轮复习时加以补充;哪方面营养贫弱,需要加以调理。
除此而外,第三轮语文复习,在作文上要明白扬长避短的道理,要写出写出自己的特色。假如你是一只孔雀,你就在开屏上下功夫,不必和雄鹰比试翱翔;假如你是百灵,你就应该展示你美妙的歌声,不必和山雀比试舞蹈。这段时间,梳理一下自己思想和生活的积累,从内容、语言、体裁上寻找自己的特色。可以根据读过的经典书籍,看过的精彩,有过的独特经历,听过的心动故事,有过的精妙构思等所熟悉的内容写自己擅长的文体,并且将它们锤炼成“可塑”的成功的范文。
语文第三轮复习,应还关注地域的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因为现在分省命题已呈大势,各省市考试院又都根据《考试大纲》编写了自己的《考试说明》,这些“说明”的“异”处可能就是地方性,地域性,而分省市命题没有地方区域性,不关注民俗风情,就很难说有特色。因此语文第三轮复习,关注地方文化尤为重要。例如20xx年江苏省高考19题的仿句。原体如下:
请参照下面材料中黑体字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
例句: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
高考大纲词汇篇六
调整:现行《考试大纲》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为选考模块,要求学生选择1题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解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能力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累,很难“速成”。从我省历年考试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考生在选择题目时会避开“文学类文本阅读”,许多学校也都不重视“文学类文本”的教学。这次大纲的修改意义重大,不但夯实了对考生素质的全面考查,对一线教学中存在的轻视文学审美教育的倾向也起到了纠偏作用。
调整:“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解读:这个调整很有必要。传统文化的教学重在认知、理解和传承,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内容。这次修订明确提出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意在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文史知识,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神韵和价值理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调整:在能力目标方面,新的《考试大纲》更加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同时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解读:语文学科有着显而易见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厘清学科的能力目标,有针对性地矫正语文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对于一线教学和备考都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总而言之,这次考纲修订在命题上强化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对语文教学有特别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意义。
高考大纲词汇篇七
1、依然强调考查考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考试要求中首次提到“命题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的叙述。要求我们注意通史复习,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第一轮复习如若是按照教材专题史体系进行的,建议第二轮复习按通史体系进行复习。实际上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大可不必惊慌,一是因为我们的教材是按照专题式编写的,我们在第一轮中肯定都是专题式教学,而在第二轮的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大都是按照综合型复习的;二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大纲就是按照通史的范例编写的,这几年一直都是如此;三是无论全国卷还是安徽卷,每年的考试要求中都有这样的叙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也就是说,既要有历史知识的纵向考查,也要有历史知识的横向考查。
3、依然重视“新材料”的运用和“新情境”的创设,还是强调“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这既是课改的需要,也是安徽卷命题的特色,这也是安徽卷相对于全国卷和其他省市高考试卷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
4、关于考试范围:依然是按照通史范例编写大纲和说明的,古代部分分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近代部分分为近代中国和近代世界,现代部分分为现代中国和现代世界。但不是每个时期的横断面的排列,要求我们教师在复习时候注意穿插,因为考试说明中已经提到了考查阶段特征了。关于具体内容上,只是稍有变化:必修模块删除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与“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的内容;选修一删除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加了王安石变法;选修二增加了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至于删除的内容,只是要求我们在复习时不必要刻意强调,相信我们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而且也不能够绝对的说高考中就不涉及,以往高考给过我们教训。但是按照以往惯例,每年高考新增加的内容,在高考中必有体现,既然如此,我们必须引起重视,至于猜题虽然没有必要,但是在内容上必须给学生讲清、讲透。
5、最重要的莫过于大家都看重的题型示例及题型示例的变化了。题型示例总量不变,但有调整。选择题共18题,但更换了7道示例,从更换的试题来看,大都注重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并有效运用知识的能力。非选择题共12题,但更换了5道示例,从更换的试题来看,大都注重新材料和新情景的运用。按照选择题和材料题的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和能力,特别是提高解答图表类题目的能力,注意新增题型。
6、安徽地方史的题型示例依然存在。从安徽自主命题五年的试卷来看,历史选择题的第一题都是安徽历史的考查。因此,我们也可以适当关注乡土文化,关注安徽地方史。
高考大纲词汇篇八
与2017年相比,地理学科2018年的考试大纲说明从能力要求、考试范围、试卷结构等方面来看均无任何变化。预计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难度、知识点布局、命题特点等会延续往年的风格,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突出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研究近几年全国卷试题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小切口、大纵深——考查对细节知识、原理的理解
2、创设新情境——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地理素养、地理思维考查贯穿始终
地理学科是文科学生感觉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一方面自然地理部分知识思维难度大需要学生思维清晰,而人文地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需要学生具备生活常识、了解时事热点;另一方面知识点细小、琐碎,系统性差,不便掌握。
地理全国卷的突出特点是“小切口、大纵深”,出题往往围绕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层层深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是否准确,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原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生感觉高考难度大的原因。
针对地理学科特点、高考考试动向,我们给出的备考建议如下:
1、系统地进行两轮复习——重视一轮复习的系统性、以及基础知识落实;
二轮专题复习,注意知识的提升、融会贯通。
2、抓主干知识、核心理论——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规律理论的精髓。注意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运动、地质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文地理的区位理论(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