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人教版(模板1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人教版篇一
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知识。在本单元中,运用浅显的语言,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然后,连续五篇课文,都是有关科学常识方面的内容,(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每篇文章都引人入胜,都能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要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1、认识63个生字,会写30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
4、培养学生多读课外书,在课外书中识字的习惯;
5、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
6、引导学生产生探索、发现科学的欲望;
1、识字与写字教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
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感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从而让孩子能够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
识字82课时
30《棉花姑娘》2课时
31《地球爷爷的手》2课时
32《兰兰过桥》2课时
33《火车的故事》2课时
35《小蝌蚪找妈妈》2课时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人教版篇二
《小闹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3单元中的课文,本课要求同学们要树立时间意识,懂得怎样珍惜时间。
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体验,又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生活实际,所以在教学中我始终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前提,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活动中训练他们的理解、表达、想象、合作等能力,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了节约时间,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突破的:
一、加强朗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
在阅读教学中,存在多重对话关系,但是,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位学生。我认为,只听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不是好的语文课。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如默读、集体读等多种方式去读)。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是“学习用”,而不是“用”或“能用”)的要求。由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我克服了“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弊病,引导学生推敲和体会重读,使学生将童话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二、注重情感阅读,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兴趣是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学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这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聆听小闹钟悦耳的铃声,欣赏小闹钟美丽的图片,从而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三、注重个性,重视学生阅读的感受和体验。
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情感,阅读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就更不可能对童话中的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有鉴于此,在故事快要结束时,我鼓励和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和想法,并通过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使得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得到有机结合,达到了对学生进行节约时间、合理利用时间这一思想教育的目的。
但是,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时间分配不尽合理,对所教教材的内涵还挖掘不够;面对一群活泼、可爱的一年级学生,教师的语言更应富有感染力,这点我觉的做得还不够;再者,就是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特点,如何进行活泼有序的组织教学,我会在这一方面继续改进的。
通过课后自我反思,感觉收获很大。存在不足的地方还需要继续强化锻炼,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鞭策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人教版篇三
1、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字——13个: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
3、语、句——发展创造思维编诗句“在哪里,太阳是怎样出来的?”
4、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听读法识字
用听读法识字
多媒体课件,图片式生字卡片。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来考考你们。“有位老公公脸庞红彤彤,晴天早早起,傍晚就收工。”对,今天我们就进入太阳月亮这一单元,学习太阳这课。
[说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齐读课题。
[说明:吸引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学生眼睛看着字,仔细听。
2、自由读课文,指着字读,不认识的字,用笔在下面画个小圆圈。
3、分句教读。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
4、同桌互读。不会读的互相教教。]
5、齐读课文。
[说明: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在读中落实听读识字。]
三、理解课文听读识字,指导朗读
1、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你们想想看太阳是怎样出来的吗?好,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太阳是怎样出来的。
[说明:用语言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求知欲。]
2、出示课件:这是什么地方?对,大海上太阳是怎样出来的?(学生回答)你能象太阳那样跳一跳吗?谁来读太阳在大海上是怎样出来的。(指名读、分男女生读)。太阳是从哪里出来的?从水里怎样出来的?齐读整句。
[说明:让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
3、那么我们来看看太阳还会从什么地方出来呢?点击课件,问:这是什么地方?太阳是怎样出来的`仔细看。(学生观察并回答)。谁来读这一句让老师感觉太阳真的是冒出来的。(指名读)(伴随动作齐读)
[说明:通过观察和动作体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达到朗读目标。]
4、点击课件,问:这是谁?山村里雄鸡在干什么?谁出来了?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谁能读好这一句,把太阳给叫出来?(指名读、分组读)
5、看这是什么地方?对,森林里有什么呀?小鸟在干什么?他们唱呀唱,把谁唱出来了?哪组来试试这一句看你们能否象小鸟一样把太阳给唱出来。(分组读、齐读)
6、注意观察画面会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见的景色)教师:太阳出来了,染绿了草原,叫醒了山村,照亮了森林。让我们面向太阳赞美这美丽的世界。齐读最后一句三遍。
[说明:充满童趣的语言激发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7、老师也很喜欢这篇课文想和你们一起来读读,我读前面你们读后面好吗?
8、照样子说一句话。例如:教室里,太阳是同学们读出来的。同桌先说一说。个别说,最后组合成一首新诗。
[说明:拓展学习争当小诗人,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识字游戏。
1、和字娃娃交朋友。
2、字游戏。
五、总结全文。
1、师:你们喜欢太阳吗?为什么?小结: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没有太阳就没有美丽的世界。
[说明:学习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义,又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这儿还有一首儿歌,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来赞美太阳的。
[说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人教版篇四
1.阅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意思
2.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
3.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1.阅读理解课文
2.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
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
1.课件
2.字卡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已经知道的礼貌用语有哪些。
2、揭示,板写课题:对不起
3、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词语
(2)齐读词语
二、看图学文
1、出示课文插图,给学生讲故事
下课了,小青和小华去操场上活动,小青和小华在活动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小青不小心踩着了小华的脚,你们知道小青会怎么做吗?(出示课文句子:小青不小心踩着了小华的脚)
2、学生打开书自学课文
3、指名说一说这时候的小青说了什么?
出示句子:小青不小心踩着了小华的脚,他红着脸说:“小华,对不起。”
领读跟读句子
讨论理解小青为什么说对不起。(初步让学生认识到做错事时,要学会说“对不起”)
4、思考小华又会说什么呢?
5、指名说一说,出示课文句子:小华笑着说:“没关系。”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讨论理解小华为什么说:“没关系。”(理解小华也是一个懂礼貌的学生)
6、谈话认识小华和小青都是懂礼貌的好学生
小青做错事时主动认错说“对不起”,小华宽容地原谅了小青说“没关系”,他们都是懂礼貌的好学生,他们还是好朋友。
7、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小青和小华还是好朋友
教师领读句子学生跟读句子
8、小结课文内容,带领学生读课文
要向小青和小华学习
三、看图辨别
1、出示图片说一说这样做对吗?
2、看图说一说应该如何做(进一步明白做错事时应该主动道歉说“对不起”)
四、情景表演
1、看视频故事加深理解
2、创设情景表演:上课写字时不小心手臂碰到了旁边同学,该怎么办?
指名表演,认识道理
五、说儿歌总结
1、跟老师说儿歌
《文明用语挂心头》
我们都是好朋友,
团结有爱讲礼貌。
“谢谢”“对不起”“没关系”
文明用语挂心头
2、齐读课文
3、口头总结:学会了“对不起、没关系”这两个礼貌用语。并且还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说“对不起”,在什么情况下说“没关系”。大家都学得非常好。希望大家今后要经常使用礼貌用语,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人教版篇五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重点:能认识字,并且会写字
教学难点: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好,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北京的升旗是什么样子的?(播放升旗的录象。)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指生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录象,你有没有一种想到北京去看看的想法?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课文《我多想去看看》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为什么要升旗,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都是那么的陌生。因此,如果没有感性的认识,是很难激起他们的情感。这里,通过结合平时的升旗活动,用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升旗的感受。并用录像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雄伟的气氛,并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悟情
想不想读读课文里面是怎么说的?那那赶快读一读课文吧!要用你喜欢的方法认好本节课生字啊!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由认识生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自由自在的氛围下学到应该学会的知识。发展了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2、再读课文:
刚才大家读的真好!我们一起来仔细的看一看课文好吗?a:理解“遥远”。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b:理解“壮观”。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观”的含义。指导朗读。c:品读第三句:教师引读第一行,学生齐读第二、三行。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感情,从而读好课文。
3、老师这儿有两句话,同学们读读看看是不是一样?
对比: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评析: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句子中小男孩想去北京的迫切心情。从而更好的读好课文,理解课文的真正含义。
3、有感情的朗读。
(1)、男女分读
(2)、男生读
(3)、女生读
4、老师发现有的同学都已经能不看书了,你自己试一试?(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我让学生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慢慢的读熟课文,这样就达到了背下来的目的。
三、拓展延伸,延情
读了这课,你读懂了什么?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吗?(结合说说“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国旗是——”)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课文的含义,真正懂得升旗的隆重,所以补充了这一个环节。相信这样以来,学生会更加爱北京,爱祖国。
四、课后延伸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说给大家听听好吗?说的真不错!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应该爱北京,更应该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设计意图:为了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上课的最后,我又用自己一句发自肺腑的话来感动学生。使他们觉得真的应该爱北京爱祖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认识的生字你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出示生字卡片)
你还能用他们来组个词语吗?
朗读背诵诗歌
观看升旗录象
通过录象知道学生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集体背诵
分排背诵
指生背诵
设计意图:背课文之前,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大体意思有个回顾,所以放了一段上节课的录象。再通过多种方法背诵,也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使他们再不知不觉中背下了课文。
二、写字指导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课后有一些生在等着大家去写呀?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吧!(齐读生字)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比较字型,识记生字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写好字,学字的时候教师要调用各种手段教会学生,并且利用各种方法让学生记住生字。
三、课堂延伸
出示北京或当地的图片,让学说用“我多想……”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爱国知情要经常向学生提起,使学生真正感觉我们真的应该热爱祖国,热爱北京。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人教版篇六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小雨点、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春天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那么春姑娘给大地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百花都开了、燕子飞来了、柳树发芽了……)
2. 春姑娘为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你们瞧她又给大地带来了一场春雨。
3. 指导看图:小朋友们看,天空中你见了什么?(很多雨点聚成了一场雨)
(雨点出示、齐读)
4.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课题就叫做“雨点”
二.讲授新课
看图学词
2. 那么这些雨点娃娃究竟落到了哪里呢?(自由说)我们来看看图上这几个雨点娃娃落进了那里。注意要从左往右依次来看。(指说: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相应出示、齐读)
3. 我们一起再来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读一读
初读课文
1. 雨点娃娃落进了这些不同的地方后,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呢?下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己把课文来读一读。注意要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 检查自读:
1 落进雨点散步
池塘江河海洋
2 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
(自读—找规律—指说—开火车—齐读——自读课文)
3 池塘里睡觉(散步)
(自读—找规律—指说—小老师领读——互读课文)要求:不读破句,不复读,不唱读
3. 范读课文
4. 小朋友,谁来说说看,雨点落在不同的地方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同桌交流)
(池塘里:睡觉;小溪里:散步;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跳跃)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字贴字齐读
6. 看图试背(男女生比赛)
三.教学生字
1.出示“海洋”齐读
2.今天我们要来学写这两个字,哪位聪明的同学能找找他们的共同点?(左右结构、三点水)
3. 学生说笔顺书空,教师范写。
4. 描红
四.作业
1. 习字册
2. 读课文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人教版篇七
奶牛 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 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水 山上 上山
读一读:
两组都有同样字, 算盘 盘算 ________________
交换位置变意思, 领带 带领 ________________
奶牛 牛奶, 香瓜 瓜香 ________________
请再说说类似词: 花盆 盆花 ____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要求会认的字:
二、我会填
填写近义词,如“发现”、“发明”中的“发”在词语中都有产生,打开的意思,但“发现”指“发觉”,“发明”指创造。两个词在意思上有相近之处,填空时要结合句子的意思选词。最后再读一读。
发明 发现
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受到大家的称赞。
伊琳娜(发现)金鱼放到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会漫出来。
优美 美丽
孔雀尾巴真(美丽)!
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
三、我会读
《鲁班造伞》
请小朋友认真读短文,然后有感情地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评一评,读得好画上一面小红旗。
口语交际
我们的小制作
〖口语交际指导〗
1、准备作小制作的材料,如:橡皮泥、纸片、布头、废旧塑料瓶或其它。
2、认真想一想自己要做什么小制作,打算怎么做?
3、动手做一做,认真一步一步地做,作好汇报制作过程的准备。
4、展示作品,介绍小制作。
5、评一评谁做得好,谁的手最巧,说得最清楚、明白。
〖口语交际例文〗
“袖珍象”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小制作展览”,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我做什么呢?用橡皮泥、纸片做,那是学前班的小娃娃干的事,我想做一个更好一点的小制作。这时,我灵机一动,用鸡蛋壳做。我可以用它做“不倒翁”,做“小猪”,做“小象……”,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妈妈,她说:“行啊!”妈妈把鸡蛋钻了一个小孔,让蛋清蛋黄慢慢流出来,洗干净给了我,叮嘱我要小心,别把蛋壳碰破了。还教我往小洞放些沙子。我拿着蛋壳照妈妈的话做,一会儿蛋壳“站”住了。我用彩笔给它画上眼睛、嘴,贴上两扇耳朵,又把一条长条纸的前端卷起来,一端贴在了两只眼睛的中间,我看了看,觉得像少了什么,我就在它的鼻子上插进一根牙签。我的小象能干活了,它卷起了一根“木头”。我的这只“袖珍小象”很受同学们的喜欢,大家把它送出了我们班,送进了学校的“大舞台”。
【展示台】
1、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作简单地介绍。
2、展示自己收集的名言,读给同学们听听。
3、展示自己喜欢的其它内容和个人才艺、才能更好。
【天天一个好故事】
雪花为什么会是各式各样
雪花的形状和它在天空中形成的温度有关,当天空中的温度是零下3℃至零下8℃时,它成针状。在零下8℃至零下25℃时,它结成六角形式扇形的形状。当天空中的温度低于零下30℃时,雪花就凝成一簇一簇的棱柱,几个晶亮的棱柱聚在一起,就成为一朵美丽的雪花了。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人教版篇八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第十一课。复习生字新词,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北京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北京风光图、教学课件。
教学理念:
在学习的课堂里,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通常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充满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快乐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天地,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化的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游戏、旅游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复习
沿着弯弯的山路,读准这些词的字音,就可去北京参观游玩了。(课件)
指名读。
小朋友,现在你们到了什么地方呢?有什么想说的吗?
一生读词语,全班跟读。读好了生字词语,就让我们去课文中看看,文章里向我们描述了北京什么景色。
二、学文
1、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a、"谁想去什么地方?"
指导朗读。
b、理解"遥远"。
多远算是"遥远"?
举例来说。
课件示地图,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课件)
c、"为什么想去呢?"
理解升旗仪式的壮观。
学校里的升旗仪式怎样的?(庄严、肃穆)。
_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显得更庄重。每个早晨经常有人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看升旗仪式,连外国人也都要驻足仰望我们国家的国旗冉冉升起。看有关升旗仪式的图片。老师解说。(课件)
你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你的感觉?理解"壮观"。
指导朗读"我多想去看看。""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_,_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补充材料:
(1)、国旗班的战士怀着对祖国的崇敬,对国旗的尊重,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训练。
(2)、国旗升起的时间和太阳升起的时间一致,象征着祖国欣欣向荣。
(3)、升国旗时,我们要立正敬礼,表示对国旗的尊敬。
再读"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_,_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闭上眼睛,你们看到升旗仪式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这几句话。
齐读全文。
2、指导朗读全文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那里不仅有庄严的升旗仪式,还有宏伟的建筑、美丽的风景。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
让我们带着对祖国的热爱一起来读一读全文。
3、让我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能干,能把自己想去北京的愿望通过背诵这篇文章表达出来。
生自己练,可以和同桌一起背诵。
指名背诵。(你看到了什么?)(现在如果请你去,你想去看什么?)
三、课外拓展
1、说一说,看一看
请有去过北京的同学说一说。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都想去看看。
2、你们会读吗?(课件)
会读了奖励你们听一首歌。(课件)
在歌声中布置作业:收集北京风光图,办一期《美丽的首都北京》图片展。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人教版篇九
第二单元,以温馨的亲情为主题,亲情,自古以来是人们讴歌的主题。“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负米养亲”……这拳拳的赤子之心,不知感动了多少炎黄子孙。安排了《识字2》和《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鞑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四篇主体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二“。
《识字2》借鉴传统“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好记的语言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与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看电视》截取生活中一家围坐沙发看电视的普通场景,以诗歌的形式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糅合在一起。《胖乎乎的小手》和《棉鞋里的阳光》都是充满家庭温暖的小短文.《月亮的心愿》写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而放弃了和同学们快乐郊游的决定.进一步深化了本组“关爱家中每一个人”的主题,“语文园地二”安排了“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多数内容围绕本单元“家庭生活”主题安排,如“读读背背”《鞋》,“口语交际”《我怎么办》。“我的.发现”、“展示台”则是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的介绍,电视识字途径的成果展示,以学习伙伴的方式出现,是全册这方面内容在各单元的统筹安排的反映,这种安排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一指导思想。
【单元总体目标】
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3、感悟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
4、留心观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是怎样关心、照顾自己的,并试着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单元教学建议】
一、识字教学
一要尊重识字规律,随文识字.最好在学生借助拼音熟读课文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带有生字的词语.再通过读词语.认识生字,二要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经验.总结识字规律,三要激发识字兴趣,通过编字谜、顺口溜识字要尽量引导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自编自记,不必十分考究其合理性.只要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记忆生字就行。四是可引导学生制作“难字卡”识字。
二、写字教学
指导写字时.一要指导到位,要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情况,对生字笔画的起笔、止笔、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与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都要交代清楚。二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指导时不要拘泥于对每个字逐一细致的指导,整体规律上着手,多引导学生自已发现写好字的方法掌握规律。三要精讲解、多示范。四要加强新出现偏旁、笔画的指导。
三、主体课文教学
1、把握整体思路,整体设计教学
2、以读为本,感悟文中浓情
3、引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
4、课内外结合,布置实践活动
【单元教学时间】
识字21课时
第5课2课时
第6课2课时
第7课2课时
第8课2课时
语文园地二2课时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人教版篇十
教室的中间,学生每6人围坐成一个小组,教室的四周摆着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着绿衣裳的黄瓜,还有细长的豆角。如果你要认为这是在上自然课或是美术课,那你就猜错了。这是王俊老师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菜园里》。
上课了,老师亲切的话语响起:“大家看,我们来到‘菜园里’,我们四周有这么多蔬菜,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学生兴奋地齐声说:“想!”
乘着学生的兴趣,王老师继续往下说:“那好,待会儿同学们就下座位到教室的四周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可不要把它们名字叫错了!读完后把小卡片拿在手里,等到把所有的蔬菜认完了,就回座位。”
王老师的话刚说完,学生们便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向了教室的四周,微笑着看看这种蔬菜,摸摸那种蔬菜,有的还凑上小鼻子闻一闻,然后再饶有兴致地拿起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看看这可爱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王老师在教室里轻轻地走着,观察每一位学生,分享着学生的收获和快乐,当看到学生们因收获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时,她亲切的话语又在同学们耳边响起:“下面,王老师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它的小卡片举起来,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你们找得很快,很准,但要注意‘南瓜’的‘南’是鼻音,请大家再读一遍!”
学生们准确地齐读:“南瓜”。
王老师又举起了“黄瓜”、“豆角”、“白菜”、“卷心菜”,最后又拿出了紫颜色的“茄子”,学生们纷纷找出卡片举着读“qi6 zi”、“qi6 zi”、“qu6 zi”,王老师在众多的读音中分辨出有一个学生把“qi6 zi ”成了“qu6 zi”。王老师亲切地说:“好像有人把它读成‘qu6 zi’,我们再读一遍,读准它的名字——‘qi6 zi’,全班齐读。”
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上反馈的信息和实际情况来看,生字确实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
此起彼伏的读书声过后,学生们慢慢地安静下来。
“你们想把刚才读的生字读给大家听听吗?”王老师商量的语气,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
学生纷纷举手。
课堂上,学生清晰、自信地读书,老师热情地鼓励,声声入耳。
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课文,将自己的收获畅快地表达出来,王老师说:“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蔬菜,谁愿意说说它们?说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你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
“我刚才认识了豆角,我觉得豆角又细又长又软,像一根鞭子。”
“我觉得更像一根绳子。”
“我刚才摸到了黄瓜身上有刺。”
“我知道了,南瓜是黄色的,是圆形的,它的皮很硬。”
“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我闻了闻,还有一股清香味呢!”
“我知道了卷心菜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包菜。”
……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此课中,老师直接将情景生活化,并将教学明显地分成了认识生活与探究生活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走入相关认知的园地。此时课文所要学习的生词已不再是一个个陌生的、生硬的方块字的组合,而是一个个他们急于认识的朋友。当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人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了这些蔬菜的名字,并读准了字音,认识了它们,欢快的气氛就弥漫了整个教室。第二个层次则是创设了一个相对自主的学习环境。学生们由看一看、闻一闻以及摸一摸,他们自然明白了更多。原来“豆角像一根绳子”,“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香香的”,“我们吃的包菜就是卷心菜呀”……这些陌生或熟悉的蔬菜的特点,不是老师向学生讲解的知识点,而是学生们独自探究的“伟大”成果。学生们通过生活获得了认知,又通过进一步的认知,明确了更多的生活中的事例,语言也在认识和探究中得到发展。
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课堂,我们仿佛看到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境界。在这里,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现实生活的过程。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并激发他们的情感。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人教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课件或挂图、乐曲磁带、《种太阳》歌曲磁带。
2、丝绸被面或围巾。
3、课前布置学生观察阳光,充分地感受阳光。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想象:教师播放音乐(带有鸟鸣水声的舒缓乐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教师抒情描述:清晨,一轮金色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阳光立刻洒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阳光,你早!听,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禾苗、小树、小河在向阳光招手!我拉开窗帘,哎呀,阳光一下子跳进了我的家!我想和阳光握手,阳光用它那温热的大手抚摸我的小手心!同学们,请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板书课题)
(音乐最具感染力。和谐的音符与优美的文字,给孩子们创设了乐于接受的情境,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思绪飞扬,在独特的感受中畅所欲言,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
2、感受: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外面去寻找阳光、感觉阳光的温暖好吗?(带领学生到室外,指导学生寻找,哪里有阳光?阳光下都有什么?你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回到课内交流,揭示课题。)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体验,让他们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文,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爱和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对话平台
欣赏
播放课件,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文本美,与大自然的美互相呼应。)
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它。
(培养学生边看书边动手、动口的习惯,自己解决读书中遇到的困难。)
2、我们要认识哪些生字,你能告诉大家吗?(指名读生字,认识几个就读几人个。)
(识字要有一个过程,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循序渐进。)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错或与别的字混淆你能当小老师提醒大家一下吗?(注意提示认识新偏旁“阝”。)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考,如果谁遇到不认识的字其它同学要想办法帮忙教会他。练习“开火车”认读生字。
5、游戏:猜猜猜。(看老师的口形,猜猜发的是什么音,看谁的生字卡片举得快,猜得对。)
(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充分让学生自学——小组学——汇报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朗读
1、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读:指名读、组内读。
3、接力读:每人读一自然段,比比谁读得好。
4、选择读: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以读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写字
1、出示生字“也、长。”指导认读,用“也”练习说话。
2、小组讨论: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笔顺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汇报:提示:“长”字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竖提”是新笔画,注意区别它和“竖勾”有什么不同。
4、教师范写。
5、学生在描红的基础上临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尽量让自己满意。(教师个别指导。)
6、选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字组内评议。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质量上的要求。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游戏:找朋友。(给生字宝宝找到它的拼音朋友。)
2、开火车读全文。
读悟
1、引读第一自然段。问:你读懂了什么?“金子”该怎样读?
2、太阳出来了,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说)在阳光的照射下万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播放课件或出示挂图)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小组讨论)
(1)、汇报。
(2)、从“更绿了、更高了、长长的”这几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几个词该怎样读?
(3)、你见过锦缎吗?(出示课件和锦缎,让学生说说感觉。)
(直观的实物展示和课件相结合,加强了对难点句子的理解,使学生在独特的体验中体会到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去朗读的热情。)
(4)、男女生赛读第二自然段。
3、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闭眼想象阳光跳进家里,照在你身上的感觉。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创设情境,让他们充分地体会阳光,在读中悟出阳光的美好。)
4、阳光这么可爱,请你捉点阳光保存下来。(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体会为什么捉不住阳光,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懂得阳光是捉不住的,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熟读
1、多种方式练读课文,边读边相互指出优缺点。(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当小老师读……)
2、配乐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以读为本,读中悟情,读中积累,读中评议。)
背诵
1、闭上眼睛想象课文的情景和阳光照在自己身上的感觉,边想象边练习背诵。
2、加上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带动作表演。(配乐)
小结
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宝贵,我们要珍惜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自由练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口头组词。
3、你还认识哪些“日”字旁的字?
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山、出”。引导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新的笔画“竖折”,书空。
3、范写。(“山”的第一笔是“丨”,要写在竖中线上;“出”字的第三笔是长竖而不是由两个“山”组成的,也要写在竖中线上。)
4、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作品。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写字的方法,加强个别指导,让学生在写字中体会到汉字的美。)
实践
1、讨论:题目是“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怎么样?”鼓励学生课下想办法搜集材料,利用班会时间展示、交流。
2、绘画:用自己的彩笔描绘阳光。(播放歌曲《种太阳》)
(这两项活动在教学中可任选其一。)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人教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
2、认识2个偏旁"心、方"。
3、使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田字格。
教学重难点: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识偏旁"心"、"方";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教学理念:
在学习的课堂里,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通常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充满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快乐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天地,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化的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游戏、旅游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最想去什么地方呢?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课件出示北京风光图片(课件)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有什么想要告诉小朋友或老师的吗?
能用上这课的课题来说一说吗?(带上感情说)突出"多想"。(课件)
板书课题。
小朋友说得真棒啊!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好吗?齐读。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想"?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办法识记,同时学习"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课件)
二、初读课文: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那个小朋友学习特别聪明,他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会自己读准课文呢!你们行吗?请小朋友们自己认真读一读,划出生字词语。
二、学习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大家读得这么高兴,小蜜蜂也来凑热闹了,看,几只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都采到了她们的篮子里去了,让我们去看看,这些生字是什么。
2、出示生字,学生自己练读。(课件)
同桌检查。指名读。听一听电脑老师是怎样评价的。(课件)
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
3、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什么生字?
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教学"方"字旁。学生讲得好的奖励玩猜字谜游戏。(课件)
4、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亮。(巩固生字学习情况)(课件)
三、再读课文
看,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新词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
指名读课文。朗读擂台赛。听一听学习伙伴怎样评价。(课件)
四、生字书写
1、学写生字。注意"升"的第一笔。(课件示两次撇的笔画。)
2、你看清楚"广"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吗?("点"_近竖中线起笔。)
3、"走"和"足":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才会觉得舒服呢?("竖"在竖中线上。)
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4、注意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并在书本田字格上书写。
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投影)
五、作业
收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图片和_广场上升旗的有关资料。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人教版篇十三
《菜园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一篇识字课文。本课有九个词和一首儿歌,词语是菜园里各种蔬菜的名称,儿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特点,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学习目标是认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片断1:
(课前,将学生分成四大组围坐,每三人为一小组,每大组中间摆上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红色、白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还有细长的豆角`……)
课伊始,播放音乐课件《买菜》,学生齐唱歌曲。
师:你们说这些可爱的蔬菜长在哪里?
生(齐):菜园里
生:好!(兴奋、齐声)
(同学们纷纷看、摸、闻各种蔬菜,并与小组同学议论。)
师:下面,老师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找出写有它名称的卡片,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老师首先举起黄瓜,学生们迅速在摆放的卡片中找出“黄瓜”卡片。)
生:黄瓜、黄瓜……
(简评:生活化的情景,儿童化的歌曲,引发学生对菜场的回忆。将教学内容指向生活,面向生活,课文中的生词已不再是一个个生硬的方块字,而是孩子们急于认识的朋友。
“看实物,找卡片、读词语”这一环节,激起了孩子们的好胜心,课堂活跃起来,人人动脑动手动口,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教室,学生们在这样充分自主的活动中,牢牢记住生词。)
片断2:
师:把你刚才观察到的蔬菜说一说,愿意说哪一样,就说哪一样。
生1:我刚才摸了茄子,它的皮很光滑,它是紫色的。
生2:我发现卷心菜的叶子一层一层地卷着,像卷发。
生3:辣椒有红的,还有绿的。
生4:我尝了一口西红柿,甜甜的,酸酸的。
生5:豆角长长的,像绳子。
……
(简评:学生通过看、闻、摸,加强生活体验,自然明白了蔬菜的特点,这是学生们独自研究的伟大成果,他们沉浸在自主探究的惊喜与自豪中,学习兴趣浓厚,语言也在认识和研究中得到发展,为下一步学习儿歌作了很好的铺垫。)
片断3:
(通读儿歌后,学生质疑)……
生1:“萝卜地下捉迷藏”是什么意思?
师:(课件展示:菜园里,农民拔萝卜。)仔细看,谁能发现秘密?
生2:(急切地)我知道了,萝卜长在地下,我们看不见,农民伯伯把它拔出来,看看见了,就像它在和我们玩捉迷藏。
师:你观察真仔细。那萝卡这么顽皮,该怎么读这一句呢?
生3:萝卜地下捉迷藏(读得顽皮可爱)
师:真顽皮,大家学着他读一读。
生(齐):萝卜地下捉迷藏。
……
(简评:许多城里孩子没有见过实地生长的萝卜,没有实际经验,就没有感知,一切枯燥的讲解都抵不上多媒体展示生活的文本,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句子的意思,感悟了课文。)
片断4:
师:我们认识的这些蔬菜还能做成许多小朋友爱吃的菜肴呢!
(出示菜单:西红柿炒鸡蛋、萝卜烧排骨、酸辣、白菜……没学过的生字注上拼音。)
师:请小朋友先读读这些菜名,说说你看爱吃哪几道菜?
(学生兴奋地念菜名,找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名,高兴地与同桌交流。)
生1:我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
生2;我喜欢酸辣白菜,酸酸辣辣的,很好吃。
生3:我喜欢吃炒菠菜,菠菜有营养,大力水手吃了菠菜力气大。
师:是吗?那以后老师也要多吃蔬菜。
……
(简评: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认识的字,学以致用,学生兴奋、自豪,巩固了知识,活跃了气氛,发展了语言,还受到了健康教育,学习语文联系生活,一举多得。)
片断5:
生(齐):好!
第二天,这项作业学生完成较好,大家都认真画了蔬菜,有的配了儿歌,且看作品。
(作品一)西红柿(图)
西红柿,红又圆,
吃在嘴里酸又甜,
营养丰富人人爱。
(作品二)黄瓜(图)
黄瓜,黄瓜,
身穿绿衣裳,
为什么名字叫黄瓜?
(作品三)萝卜(图)
萝卜进了城,
药铺关了门。
……
(简评:课已完,兴犹浓。他们渴望将心中涌动的情感爆发出来,老师开渠引源,让他们用彩笔去画,用心灵去写,用饱满的热情去实践。尽管作品幼稚,有的生字用拼音代替,有的还有家长帮助的痕迹,这没关系,重要的是孩子们去观察了,去探索了,去创新了,他们体验到了观察与创作的乐趣。)
[教学反思]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无时不变”、“生活即教育”,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也做出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论断。生活是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个支点。《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在《菜园里》教学设计中,我试图将生活引入课堂,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探究生活,让生活成为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孩子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孩子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孩子就会认真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机。片断1中,将菜园搬进教室,创设生活化情景,将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构建一个开放自主的课堂,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具体的材料,经验性的知识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注意力,人人跃跃欲试,个个争先恐后,在这种心态下识字,事半功倍。
二、调动多种感官,联系生活感悟。
学生在认识和发展上是用“形象和声音来思维的”,我们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关注生活,关注经验,在片断2、片断3中,教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自主感知,探究发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心灵放飞的权利,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体验成功中飞扬了个性,明确了事理,发展了语言,感悟了课文。
三、拓展实践活动,回归生活运用。
新课程理念认为,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可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学生作为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一员,接触更多的是生活世界,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育理应回归生活。片断4中,将学生日常生活最熟悉的菜谱纳入课堂,让学生认读、巩固生字,片断 5中,引导学生观察蔬菜,画蔬菜,创作儿歌,将知识与经验,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开辟空间,这些实践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有帮助的。
总之,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生活,应该成为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专家点评]
“读书与生活联系起来,与自己的经验经历联系起来”这既是这节课中渗透给学生的关于读书方法的指导,也是郑老师指导学生读书的一种理念。激活生活积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去领悟语言是其具体的做法。就小学生而言,他们对课文中提到的蔬菜已经非常熟悉,看过其形,听过其名,尝过其味,这为他们认识蔬菜名称中的生字提供了先决条件。而《菜园里》对蔬菜特点的生动描述,又为唤起回忆,加深感受提供了依附。郑老师把学生引入“菜园”,引进“菜市场”,一是把识字的四要素:图象、声音、符号、语文整合输送给学生,利于识记,提高了识字效率;二是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与课文语言发生了联系,就激发了情思,形成了“人生体验——言语活动——新的体验”这样的良性循环,结果是阅读的感受和收获都那么真切和丰富。(李庆明)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人教版篇十四
口语交际
发 言 人: 白 山 小 学 苏 秀 琼时 间:2011年5月4日
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练习,有话可说,有话爱说。另外鼓励学生表达,不要打断学生讲话时的思路,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2、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
教师可以在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上、内容丰富上和思维清晰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在指导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指导还要有层次性,循序渐进地提出表达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就共同的问题及时讲解,随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可有针对性地点拨纠正。
在互动交流中,注意让学生学会倾听,要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还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说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
3、面向全体,训练到位:
教学要面向每一个人,不能留有教学的死角。要想办法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可以根据话题内容,采取多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可以采取同桌互说,指名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教师要特别关注双向互说,了解每一个人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机进行指导。
4、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在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随时纠正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5、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关注自己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可随时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本册可就听人说话能否把握主要内容,说话能否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参与评价过程中,逐步提高判断正误、优劣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