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丰碑教案幼儿园(实用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丰碑教案幼儿园篇一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用"湿润"、"晶莹"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1、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态、神态和穿着中,体会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理解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1、电脑.课件3件。
2、小黑板一块。
两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学习课文第一、二段,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了解生字词自学情况。
3、预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三、初读课文。
1、抽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默读课文,按提示把文章分为四段,讨论段意。(提示:a、艰难前进b、严峻考验c、一座丰碑d、走向胜利)段意(略)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思考:"吞掉"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这支队伍似乎要被吞掉?
2、指导感情朗读。
五、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思考:将军在思索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索呢?
2、指导感情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
(详案)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三、四段,体会文章中心思想,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1、2、4题。
一、引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一)重点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1、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得通顺连贯。
2、小声自由读,弄清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板书:形态、神态、衣着)
3、默读,观察投影图,思考:老战士冻僵在冰天雪地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中,你体会出了什么?(学生充分讨论)
4、指导感情朗读。
5、熟读、背诵。
(二)学习课文第十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将军为什么愣住了?为什么庄严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2、指导感情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2、这个自然段第一次,也是全文唯一次出现"丰碑"一词,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指导感情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1、面对这座晶莹的丰碑,将军、战士们和作者有什么共同的感受、共同的心声?用"~~~~"勾出来。读这句话。
2、这样的队伍究竟指什么样的队伍?为什么说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呢?
3、联系第二段将军的思索,学完了全文,你认为这支队伍是否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4、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五、发散与升华。通过学习,把你体会到的将军和战士们的感情,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给这座丰碑写碑文。
六、.总结课文。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全国第三届小语重庆赛区选拔赛)
丰碑教案幼儿园篇二
《丰碑》一文记叙了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赞扬了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质。课文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品质。教学时,我力戒琐碎的情节分析,抓住重点,即课文第七自然段,以军需处长的神态、动作、穿着,体会他的献身精神。从将军语言、神态的变化,了解将军的内心活动,体会将军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从而感悟丰碑,使情感得到和谐的发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第7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感受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2、从将军语言、神态的变化,了解将军的内心活动,体会将军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内外结合,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导入新课
由第四单元单元主题:感动的事导入,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读题,解题。
二、了解环境
学生细读课文,想想故事发生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红军面临着怎样的`考验?
1、指名读1、2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故事发生在怎样的环境中?
2、师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引导学生想象:红军可能(),可能......
过渡:那么这支队伍到底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课文给出了怎样的回答?
齐读14自然段,理解最后一句。
出示对应句,这两句话在文中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齐读。
过渡:是什么给了将军坚定的信念?生:军需处长。找出描写军需处长的段落,带着你的心认真读课文,走近军需处长。
三、走近军需处长,感受人物品质
1、请同学们小声地阅读课文的7自然段。
3、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如果学完了,可以把你的意见和你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4、交代学法:回答问题的时候,应该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句子中的重点词,谁能把你画的描写军需处长的读出来。(出示图片)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出示课件:老战士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着,说明他________;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安详,说明他________;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身上,表现他________。你仿佛看到了一位------的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从不考虑自己,舍己为人,严于律己等等。)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四、走近将军,感知写法
将军面对这位可歌可敬的军需处长有什么反应呢?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在文中找出将军在这件事上,有关神态描写的句子划出来,再读一读。
2、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将军的当时怎样的心情?在旁边空白处做好简单的标注。
3、生自由汇报。(抓住将军神态变化的重点词语进行感悟。)
师:当警卫员跑来告诉将军有人冻死了,将军的神情是:
生: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有说,快步朝前走去。
师:由“愣”字你感受到什么?
生:将军没想到真有人冻死了
师:从“什么话也没有说”,快步“你读出了什么?
生:......
师:当他真切地看到一位冻僵的老战士时,他的神情是:
生读: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师:你从将军的神态中看出了什么?
生:生气、气愤
师:当他想责问军需处长,而军需处长迟迟没有来,他的愤怒到了极点,神情是
生: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师:将军生气极了!这是对谁的气愤?
生:军需处长
师:他可能会埋怨道----生回答,可能会斥责道--生回答
师:最后,当他得知这位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他的神情又是:
生: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
师:将军这时候的”愣“是因为--生回答自己的感悟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看板书总结:将军看到自己队伍中有这样一位军需处长,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舍己为人、他大公无私。这些都使他坚定信念,认为--生读(胜利如果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身后的战士也(生读)深深敬了一个军礼。
读了这个故事的我们(生起立,齐读)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过头顶,向那位跟云中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队礼。
成功之处:
一、较好地体现了”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我通过引导学生朗读、默读课文,品析关键词语,品读重点词句,感悟故事的内容,体会感悟军需处长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我以自己动情的导读,感染学生,达到与学生心灵的共鸣。这样学生已不单单是在学一篇课文,而是一种情感的熏陶。这样学生的体会和感悟就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而是植根于语言文字之中,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二、抓住将军神态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活动。
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近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感情变化,在走近将军,感知写法时,紧紧抓住将军的神情描写的语句,引领学生揣摩将军的”愣“将军的气愤以及知道真相后的敬,学生的情感紧紧跟随将军的感情变化而变化,最后随着将军的庄严的军礼,感情达到高潮,达到不吐不快的地步,感情的洪流自然迸发。
三、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空白进行大胆想象
“空白”是作品在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而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如:当将军得知,眼前这位战士,就是自己刚才还迁怒于他的军需处长的时候,有这样一段描写:“将军楞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此时无声胜有声。怎样帮助学生体会将军沉重而又激动的心情,感受军需处长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呢?我设计了补白联想。“将军久久地站在雪地里,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沉重而又激动的,他的心中必有千言万语要说,然而他却一句也说不来,他当时会想些什么?”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补白联想,让学生感受到哪怕是将军,在失误面前同样敢于自责,同时更使学生受到军需处长崇高精神的陶冶。这一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渗透了做人的哲理。
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我只考虑到在学生情感达到最高峰时戛然而止,却忽略了本次教学重点是紧紧围绕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走近人物,感受人物高尚品质,没有做到学练结合,学以致用。如果在加一个小练笔仿写环节,对于学生的写作会有很大帮助。
丰碑教案幼儿园篇三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培养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朗读课文的能力。
3、学习写文章时把重点的内容写详细,把其它内容写简略的写作方法。
理解课文,从军需处长被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及将军的心情变化,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弄清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一)情景导入。
视频显示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二)略读第二自然段。
引导质疑,设置悬念:将军最忧虑的是什么?
(三)研读第三至十三自然段。
1、范读,初步感知。
2、品读第七自然段。
视频显示冻死的军需处长,抓住关键词,读悟老战士的品质。
3、读议八至十二自然段。
(1)自读、自悟,体会将军的'心情变化。
(2)视频显示配文插图,展开想象,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
(3)理解丰碑的含义。
(四)略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
2、释除悬念,将军此时的忧虑不存在了。
(五)总结课文。
22、丰碑
军舍
需己
处为
长人
严峻考验?沉着坚定
丰碑教案幼儿园篇四
地址: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孟川小学语文教研组 李志高邮编: 74331
1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人教版)小学教科书第八册:
《丰碑》教案
教学过程:
一、结合旧课《倔强的小红军》,导入新课
(师生)在《倔强的小红军》中我们学习了:在长征过草地途中一个小红军由于饥饿牺牲在马背上的故事,作者通过小红军的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他聪明坚强,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拖累别人的故事.红军要战胜困难,什么样的精神是最关键的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红军长征的文章《丰碑》将给我们回答这个问题.(板书)
3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重重).三、请同学默读课文
划出描写风雪和描写人物的语句
四、再读课文体会感悟文章思想感情(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解决)
(一)学习课文1-5段
1.请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提问)略
2、齐读第2自然段,谈谈你对课文的理解
一只红军队伍在翻越大雪山,恶劣的气候,残酷的战斗,重要的使命,这些与红军装备很差形成了矛盾,这自然引起了最高指挥官将军的担心:
这支队伍能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境下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
3、读课文3-5自然段,回答问题
(师)将军对军备差的担心果然发生了,从将军的行动描写中我们可
以看出将军着急到了极点,所以什么话也没说.这里的“愣”是失神,发呆的意思
(3)(师)请同学和我一起思考,队伍中冻死了人,将军首先要追究谁的责任?
对,是追究负责管衣服的长官—军需供给的军需处长.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读一下将军找军需处长这段话。
其他同学思考:找的结果是什么?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将军怎样的心情.交流讨论
(师)找不到军需处长。
描写将军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小组合作完成)
语言描写(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神态描写(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4)再读课文
找一位同学读一下将军知道事实真相后感情变化的句子.思考环境描写此时的作用.提问(略)
将军感情的变化:将军知道冻死的人就是军需处长.从愤怒(将军愣住了)
到震惊(他久久站立在雪地里)
到感动(他的眼睛湿润了)
到敬佩(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起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到坚定(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就走进了漫天的风雪中,脚步沉重又坚定)
风雪渲染了将军知道真相后悲痛的心情.3、(一)(师)请同学看屏幕
将军的情绪由开始时担心军队装备差到相信军队必胜.(由开始认为军需处长失职的愤怒到结果对军需处长的感动和敬佩。)感情的转变为他自己解除了忧虑,也给了我们的疑问一个解答,(二)交流讨论:
我们以将军的视角看军需处长,前后形象有何不同,转变的原因是什么.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读一下第七自然段,请同学思考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反馈:
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板书)一尊塑像-----一座晶莹的丰碑.(交流)丰碑的本意是什么?
(师)丰碑的本意是高大的石碑。
由塑像到丰碑 ,可见在将军的眼中军需处长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来了.转变的原因是误会的解除.将军对军需处长由误会失职、愤怒到感动和敬佩。
(演示)从外形上看军需处长的遗体因冰冻而晶莹确实好像是
一座高大的石碑.从精神上看,军需处长的这种行为是舍己为人, 一心为公,自我牺牲崇高的革命精神是一座高大的石碑.本文中丰碑就有了两层含义,重点是象征.本文中丰碑是一语双关..我们看板书,在军备很差的情况下,红军取得长征的最后胜利,关键的就是这种精神.4、同学们,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将军听见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师)“沉重”是因为迎着风雪,行军艰难.更因为牺牲了战友,心情沉
小结
丰碑:
军需处长:
2006年5月16日
丰碑教案幼儿园篇五
《丰碑》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红军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课文语言朴素,以将军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人物形象饱满,读罢令人难以忘怀。教学这篇课文时,以下几点我做得较突出:
课文所叙述的内容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很大的距离,学生可能因知识的储备有限而难以入境,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准确把握,而且还会影响他们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领悟。因此,设计时,我在第一个教学环节就让学生充分交流了所查资料,回忆了以前学过的长征路上发生的感人故事,阅读了红军过草地,爬雪山时的相关资料,了解了环境的恶劣……从而让学生迅速跨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人物的高尚品质做好了情感铺垫。
每个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感情走向课文,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生活体验、感受各不相同。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更深入地把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世界融为一体,我在教学中多次设计了适合学生想象的情境,如学完军需处长死后神态、外貌、衣着等描写之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想一想,牺牲前他可能想些什么?学生各抒已见,更深入地了解了军需处长的内心世界;再如,将军得知这位被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可能会怎么想?体会将军此时的懊悔、愧疚,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最后战士们受到军需处长精神的鼓舞,走过他身旁时,可能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红军战士,你会对军需处长说些什么?……总之,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更深入地挖掘了课文的中心。
文章意境优美,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材料。因此,课上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指导,如第七自然段要读得悲壮感人,我指导学生怀着对冻死的老战士的崇敬,怀念之情,读出一种庄严、悲痛的情调,语速稍慢,语调平直,而且指导时注重学生的感悟。读第十二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体会将军得知冻僵的战士正是军需处长时那种震惊、内疚、敬仰的复杂心情,读得要深沉、庄重,语速稍慢,而且我把范读、指名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丰碑教案幼儿园篇六
教学目的: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课前准备:
1.文字投影片二框
2.音乐一段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板书课题丰碑(bei)
“碑”字正音、辨形。
“丰碑”是指什么?
2.师范读课文,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教流
问:知道军需处长是做什么工作的?
军需处是一个怎样的部门呢?
4.介绍时代背景
《丰碑》这是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当时物质条件极端贫乏,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为了革命不少革命战士倒下了。课文中的军需处长就是其中的一个。
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主要讲什么?
6.指名分段,讨论分段段意:
一(1)讲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一(1-2)
二(2)讲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很多困难。二(3-7)
三(3-13)讲被严寒冻死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三(8-11)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找出这一段的一个中心词。什么叫艰难?
2.讨论:从哪儿看出红军在艰难地前进?你找了哪些词语?
(1)“冰坨”是什么意思?这里用大冰坨比喻什么?这里用大冰坨比喻大雪冰封的云中山。
(2)“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想一想,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3)“吞掉”说明风雪之大,大得要把这之队伍吃掉。
3.同学们已经有所感染了,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4.小结:这一段的天气描写为下文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埋下了伏笔。
三.讲读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思考:除了恶劣的环境,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哪些亏困难?把描写这些困难的句子找出来,自己站起来读一读。
2.灯片出示第三句
“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1)释“恶劣”、“袭击”
(2)除了恶劣的环境,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指名读。
板书:遇到的困难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a.提示:“吃不上饭”时说什么呢?
“睡雪窝”呢?
“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呢?
“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呢?
b.那么,你能想象一下,红军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c.这句话,一连串用了四个“可能”,写出了红军前进中将会遇到种种困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是的,读了这个句子,红军战士所遇到的一个一个困难都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增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
(3)有感情朗读.
(4)这个长句写得也很有顺序,它按什么结构来写的呢?我请全体同学读总述的句子,四个大组分别读分述的四个可能。
3.小结引读第四句
板书:严峻的考验
4.齐读第二小节
5.配乐感读1.2节
四.作业
1.选词填空
严肃严厉严格严峻
(1)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经受住各种()的考验。
(2)李老师对同学们的要求一贯()。
(3)对待工作,我们的态度要()认真、不能马马虎虎。
(4)爸爸的目光变得()起来,弟弟惭愧地低下了头。
2.抄写词儿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丰碑(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丰碑教案幼儿园篇七
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军需处长那种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1)"丰碑"是什么意思?
1、自由读,思考:红军在过云中山时,那里自然环境怎样?(环境十分恶劣)
2、除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之外,还有什么困难在威胁、考验他们?(装备差)
3、指导有语气朗读。
1、默读,思考:
(1)军长听到警卫员的报告后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注意带点的词,理解句子的意思。风雪中,一位老战士,靠着冰崖坐着,一动也不动,好像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花,神情十分镇定、自然。
(2)军长知道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他又是怎样做的?
2、读课文,抓词,谈体会。
军长听到"前边冻死一个人"的消息后,先是"一愣",表明事情发生得突然,没有想到,接着他边"急步朝队伍前面走去",表明他心里很着急。"军长思索着,脸变得阴云密布,嘴角的肌肉明显地抽动着。"他为冻死了战士而痛心,为军需处长没有发给这位战士棉衣而愤怒。从军长"喊""大声命令""给我找来""叫来"可以看出军长心中充满了对军需处长失职的愤怒。"好像一尊雕像"表达了作者对死者的崇敬之情。"镇定、自然"表明这位老战士甘愿牺牲,从容赴死的心境。当军长从一位战士口中得知眼前死去的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满脸怒气的军长冷静下来,他向前几步,深情地注视着眼前这位死去的战友"他因误解军需处长而悔恨、自责;他因军需处长的崇高品德而感动。于是他"慢慢地举起了右手,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泪水湿润了他的眼睛"。表达了军长对军需处长的崇敬,对失去战友的悲痛。
3、讨论:这段课文有几句话?是按怎样的顺序连句成段的?
(这段课文共十五句话。引导学生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弄明白上下句之间的承接关系。一、二句写军长听了警卫员的报告,疾步朝队伍前走去。三至六句写军长赶到队伍前边看到了已经冻死的老战士的神情和衣着。七至十三句写军长心中的疑问、面部表情以及发怒时的语言。十五句写军长感情的变化。句与句顺承相接,前因后果紧密相连,先发生的情况先写,后发生的情况后写。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
4、学了这段课文,你敬佩军需处长吗?为什么?
5、小结:
这段课文具体、细致地描写了军长感情的变化(吃惊、着急——疑问、愤怒——冷静、悔恨、自责——崇敬、悲痛),具体、细致地描写了已经冻僵的老战士的神情、衣着,并把两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结合起来,表现了军需处长这位老红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
6、指导有语气朗读。
1、齐读,体会"丰碑"的含义。
(投影)注意带点的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大雪很快地覆盖了死去的军需处长,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把军需处长比做光亮透明的高大的石碑,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伟大的红军战士的崇敬心情。)
2、指导有语气朗读。
3、练习背诵。
可敬的军需处长离我们远去了,并和高高的云中山化为一体,然而在人们的心中,他克己奉公的精神却象高山一样永存,他所代表着的红军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永远前进。
丰碑教案幼儿园篇八
《丰碑》是人教版第十册的第二十二课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的是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为了把棉衣让给战友穿,而自己却被活活冻死的感人故事。课文用了大量的笔墨细致地描述了军需处长和将军的神态,有力地表现了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
遵循叶圣陶先生“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通过对本单元训练目标和本课三维目标的整合,我把本课的微观目标设定为:
1、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训练学生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感受军需处长崇高的精神世界。
教法: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五年级学生的阅读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诵读感悟法,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法:根据教学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用“读一读、悟一悟”的学习方法逐步学习课文,入情入境,自悟自得。
(一)创设情境,酝酿情感
利用多媒体出示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的行军画面,播放狂风呼啸的录音。教师激情导入:“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板书课题“丰碑”)
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理解“丰碑”的含义,并再次引疑——“丰碑”文中指的是什么等问题。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教学时启发学生质疑,会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影片导入则能激发学生情感,达到“课未始,情已发”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
我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理出文章的表达顺序。接着,让学生交流初读收获,粗略地体验情感。最后,让学生质疑问难。初读课文后,学生不难从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找到答案:“丰碑是指被大雪覆盖的冻僵的军需处长。”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学生思考后可能提出:“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冻僵的军需处长是一座丰碑呢?”等问题。
这样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了解,而且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品读感悟,深化情感
圈点勾画,初步体会
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对文章主题方面的想怎么圈就怎么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既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
紧扣人物的神态、动作,想象、揣摩心理活动
在学生对文字有了表层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去揣摩军需处长的心理活动,从而让学生更近地触摸人物的心灵,挖掘人物的品质。
深入理解,突破难点
这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小组讨论:为什么把军需处长比作“晶莹的丰碑”?在刚才品读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明白:原来,是因为军需处长的精神和丰碑一样永垂不朽啊!这样,难点自然不攻自破。
专题整合,合作探究
在学习“抓住将军的神态体会人物思想感情”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采用找、品、演的学习方法进行合作探究。
找是让学生找出描写将军神态、动作和语言变化的句子,进行课文集美、教材整合;
品则是让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抓住人物的神态细读品味,如:体会“肌肉抽动”和“肌肉抖动”在神态上和感情上各有什么区别;从“愣了一下”到“愣住了”这之间将军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这样学生的基础知识扎扎实实得到了训练。
演就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表演,通过学生兴趣盎然地研究人物的情感,模仿人物的神态,创造性地设计人物的对话和动作,这时我再趁热打铁,在同桌排练的基础上,推荐一名同学扮演将军,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记者采访,如:
将军,你为什么发那么大的脾气?
将军,我发现你的眼睛湿润了,为什么?
将军,你为什么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这就使学生设身处地地当了一回文中的角色,想角色所想,代角色说话,让他们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更深刻的体察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继而成为自己的情感。
(四)巧妙拓展,升华情感
课堂虽已接近尾声,但此时学生内心的情感却在彭湃着,内心的激情却在涌动着,我不失时机让学生为“丰碑”写碑文和献花圈,将自己要说的话写入其中,使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倾吐他们对军需处长那份由衷的敬佩。接着,我又加以引导:“无论是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今天的和平时期,像军需处长这样的丰碑还是无数座,“白衣天使”“抗洪英雄”“消防战士”等等。他们的确是人们心中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也是共和国的中流砥柱!请同学们在课余多找这一方面的书籍读一读吧。”
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走出了文本,而且丰富了文本解读的内涵,激起了学生读书欲望,文本解读和情感熏陶相得益彰。
首先我推荐学生课后借阅红军长征的故事书,然后在班里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同时附有“推荐目录”和“借阅途径”来指引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活动。
(2)借阅途径: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或村办图书馆等均可找到相关图书。
自选题:
1、观察,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2、摘录文中你所喜欢的词句,并把它抄写下来。
第二,我布置了两道选做题。此设计目的是落实讲练结合,大量积累的教学初衷。
以上整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去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这一主攻目标进行探究和训练,学生学有所疑、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在师生、生生、生本的对话中,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创新为灵魂,以发展为目的”的课堂优化目标。
丰碑教案幼儿园篇九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初步体会军需处长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
2、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段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练习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4、学习课文第一、二段,体会红军行军的艰难。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学习课文一、二段,体会红军行军的艰难。
教具准备:录音、投影
上课性质:
上课时间:
小学五(5)班
:
1、学生按下列要求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划一划,课文是怎样描写老战士冻死时的`神态的?
(3)想一想,你觉得军需处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4)议一议,为什么要把军需处长称为一座丰碑?
2、学生讨论。
1、假如要在这丰碑上刻一个人的名字,你准备刻谁的名字?为什么?
教师板书:军需处长舍已为人
2、速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军需处长的什么事?
3、课文哪几小节写了这件事?指名读课文3—13小节。
教师板书:壮烈牺牲
4、指名读1、2、14自然段,说一说分别讲了什么?
教师板书:艰难前进、严峻考验、必将胜利
5、指导分段。
6、:抓主要事件给课文分段。
1、放风沙录音,教师范读课文第一段。
讨论:你听到了什么?指:狂风呼啸
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指:大雪纷飞
2、我们的队伍怎样了?想象说话:装备很差,也许这支队伍没有什么?
3、齐读第一段。
4、我们队伍的将军怎样了?
他把马让给了战士,说明他关心战士,他更关心什么?
这支队伍有什么重要任务?他们又是在怎样的环境里完成这样的任务?(出示:恶劣的环境)
你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什么叫“恶劣的环境”吗?
5、出示句子: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1)指名读
(2)想象说话,还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3)接读
1、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得住这么严峻考验呢?谁能给将军一个明确的答案?
2、出示句子: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3、齐读。
板书设计:
丰碑
课堂检测
beiliexiyi
丰()恶()()击()靠
baorunfu
()子()湿()盖
()的环境()的战斗
()的考验()的丰碑
a: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b:自己写一段话
(),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丰碑教案幼儿园篇十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抄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弄懂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激情导入:
二、
感知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1)自学字词,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2、学生自学,检查交流
3、学生质疑,师板书有共性的问题:
a、将军为什么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b、老战士为什么会被冻死?他死时为什么神态那么镇定、安详?
三、细读探究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a
2、学生读后体会交流
3、师小结
二、研读领悟:
1、指名读,说说这段话中哪些词用得好
2、老战士是谁?军需处长是负责管理什么的?他为什么穿得这么单薄、破旧?
4、你认为军需处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对他产生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由说,师板书:舍己为人)
5、指导朗读第7
节(出示多媒体课件)
丰碑教案幼儿园篇十一
写作方法2.讨论交流:
(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将军的神态变化写的详细,以突出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对红军部队的任务,所遇到的困难写得简略。)
(三)总结
分小组讲自己课下准备好的有关长征的小故事,然后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讲,看谁讲的最感人。
(五)布置作业
1.熟记本课的生字。
2.在感情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丰碑》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附:
丰碑教案幼儿园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军需处长那种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1)“丰碑”是什么意思?
二、出示目标。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红军在过云中山时,那里自然环境怎样?(环境十分恶劣)
2、除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之外,还有什么困难在威胁、考验他们?(装备差)
3、指导有语气朗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
(1)军长听到警卫员的报告后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注意带点的词,理解句子的意思。风雪中,一位老战士,靠着冰崖坐着,一动也不动,好像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花,神情十分镇定、自然。
(2)军长知道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他又是怎样做的?
2、读课文,抓词,谈体会。
军长听到“前边冻死一个人”的消息后,先是“一愣”,表明事情发生得突然,没有想到,接着他边“急步朝队伍前面走去”,表明他心里很着急。“军长思索着,脸变得阴云密布,嘴角的肌肉明显地抽动着。”他为冻死了战士而痛心,为军需处长没有发给这位战士棉衣而愤怒。从军长“喊”“大声命令”“给我找来”“叫来”可以看出军长心中充满了对军需处长失职的愤怒。“好像一尊雕像”表达了作者对死者的崇敬之情。“镇定、自然”表明这位老战士甘愿牺牲,从容赴死的心境。当军长从一位战士口中得知眼前死去的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满脸怒气的军长冷静下来,他向前几步,深情地注视着眼前这位死去的战友”他因误解军需处长而悔恨、自责;他因军需处长的崇高品德而感动。于是他“慢慢地举起了右手,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泪水湿润了他的眼睛”。表达了军长对军需处长的崇敬,对失去战友的悲痛。
3、讨论:这段课文有几句话?是按怎样的顺序连句成段的?
(这段课文共十五句话。引导学生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弄明白上下句之间的承接关系。一、二句写军长听了警卫员的报告,疾步朝队伍前走去。三至六句写军长赶到队伍前边看到了已经冻死的老战士的神情和衣着。七至十三句写军长心中的疑问、面部表情以及发怒时的语言。十五句写军长感情的变化。句与句顺承相接,前因后果紧密相连,先发生的情况先写,后发生的情况后写。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
4、学了这段课文,你敬佩军需处长吗?为什么?
5、小结:
这段课文具体、细致地描写了军长感情的变化(吃惊、着急——疑问、愤怒——冷静、悔恨、自责——崇敬、悲痛),具体、细致地描写了已经冻僵的老战士的神情、衣着,并把两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结合起来,表现了军需处长这位老红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
6、指导有语气朗读。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齐读,体会“丰碑”的含义。
(投影)注意带点的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大雪很快地覆盖了死去的军需处长,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把军需处长比做光亮透明的高大的石碑,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伟大的红军战士的崇敬心情。)
2、指导有语气朗读。
3、练习背诵。
五、结束语:
可敬的军需处长离我们远去了,并和高高的云中山化为一体,然而在人们的心中,他克己奉公的精神却象高山一样永存,他所代表着的红军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永远前进。
丰碑教案幼儿园篇十三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培养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朗读课文的能力。
3、学习写文章时把重点的内容写详细,把其它内容写简略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从军需处长被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及将军的心情变化,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难点:
弄清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视频显示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二)略读第二自然段。
引导质疑,设置悬念:将军最忧虑的是什么?
(三)研读第三至十三自然段。
1、范读,初步感知。
2、品读第七自然段。
视频显示冻死的军需处长,抓住关键词,读悟老战士的品质。
3、读议八至十二自然段。
(1)自读、自悟,体会将军的心情变化。
(2)视频显示配文插图,展开想象,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
(3)理解丰碑的含义。
(四)略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
2、释除悬念,将军此时的忧虑不存在了。
(五).总结课文。
丰碑教案幼儿园篇十四
(一)
2、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军需处长的: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大家轻轻读这句话,想一想,提出一个问题。
4、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
(二)
1、打开课本,我们先看课文开头。
(三)课文开头具体描写了天气恶劣的情况,为下文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埋下了伏笔,因此在读书的时候,描写天气恶劣的词语要注意。
2、这段话中连用了哪一个词语把它圈出来。
3、“可能”一词连用了四次说明了什么?
4、面临重重困难,作为部队的首长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
“能不能”一词表达了什么?
(四)
1、接着下文写队伍中发生的一件事,请一个同学当警卫员和吕老师一起读下面的几句话。
2、分角色读。
3、“将军愣了一下”,“愣”是什么意思?
4、注意这里是将军神态第一次变化。
5、当将军快步走到前面,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情景。(插图)
6、说说你从画中看到的情景。
7、看课文中怎样具体描写这幅动人情景的。
8、在这段话中,划出令人感动的词语。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9、这段话将一位老战士的形象写得十分具体、感人,怎么读好这段话呢?
(1)教师范读
(2)指名朗读
(3)配音朗读
(4)指名背诵
(五)
1、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被冻死的一幕动人情景后,神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看课文中怎样写的,读一读,划出有关的句子和词语。
2、对将军不同神态的描写文中国共产党有几处,你是怎样理解这些神态描写的?
3、最后将军庄重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表达了他什么感情?
4、将军被军需处长一种什么精神感动了?
5、课文描写将军神态、语言、动作的几段话,写得十分具体,生动,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感情。
(六)
1、“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读到这里,我们想一想,前面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七)
1、朗读最后一段话:
2、这段话共三句,哪一句用了反问句式?怎么读?
3、为什么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
4、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赞扬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已为人的精神,为了表达这一中心思想,课文详细描写军需处长被冻死时的形象,还通过将军神态变化的具体描写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军需处长的崇敬心情。
(一)再读读全文,想一想,还有什么问题。
(二)作业:
1、造句:
湿润——
晶莹——
2、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概括中心思想。
4、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丰碑教案幼儿园篇十五
1.课文着力运用的人物刻画、侧面描写等表现手法,适于学生学习写作。
2.课文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课文塑造了两个干部形象,一个是对战士无比关怀的军长;一个是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的军需处长。这种忘我精神的渗透利于学生情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