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汇总18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我们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一
我班幼儿通过在园一学期的学习、生活以及各位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基本上每位幼儿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能做到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等。
1、对周围常见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并能关注一些事物、现象的变化,有初步探索的欲望。
2、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的多样性,乐意操作,喜欢思考、提问,体验探索过程的乐趣。
3、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环境,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并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4、能运用适当的观察记录的方法感知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并尝试与同伴交流。
5、获得有关物体数量、形状以及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简单的感性经验,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能初步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并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身体。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和摆放形式的干扰,正确说出“10”物体的总数。
3、帮助幼儿感知“10”以内数之间的前后关系,使幼儿能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并逐步建立等量观念。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帮助幼儿学习“10”以内数的顺数、倒数。
5、引导幼儿认识“7”以内的序数。
6、引导幼儿学习按数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7、结合日常生活和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椭圆形,感知其明显特征。
8、结合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能够不受颜色、大小及摆放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正确辨认图形;能够用平面图形进行结合拼搭。
9、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并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
10、在日常生活和游戏,引导幼儿正确辨认前后方位。
1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轻重。
12、引导幼儿主动爱护动植物,并观察、了解不同环境中典型的动植物的形态、习性、特征和生长变化。
13、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了解春、夏季的明显特征,知道一些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初步理解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指导幼儿进行初步的天气变化记录活动。
第二周:接下去是几
第三周:找图形
第四周:连连看
第五周:圈数字
第六周:给花宝宝排队 装电池
第七周:给春天的信 毛毛虫和蝴蝶
第八周:认识梯形 蜗牛吃什么
第九周:会动的玩具 它们相等吗
第十周:轮子 图形变变变
第十一周:我的好帮手—刷子 变成一样多
第十二周:捕鼠能手—猫头鹰 剥豌豆
第十三周:做纸牌
第十四周:图形身份证
第十五周:图形的家
第十六周:小鱼有多长
第十七周:水果店 夏天到了
第十八周:水上的小船 图形的二级分类
第十九周:沉与浮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二
21世纪对人的素质提出要求--只有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才能成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今天的幼儿就是明天的主人,他们将是21世纪的栋梁,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新时代,21世纪的公民要有比较高的科学素质,这就要从娃娃抓起。 "幼儿科学教育"作为我园的研究课题,我们小班组的老师,将努力钻研理论知识,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一个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本学期,我们小班组的科研活动计划主要依照以下几点的理论根据,展开活动。
1、根据小班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自主、自由的科学探索空间,理解、尊重孩子的想法,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我们的孩子敢问、爱问、爱探索。让我们的孩子喜欢科学。同时,我们也将发展幼儿的科学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从而为幼儿以后的科学探索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幼儿的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因此在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将选择一些孩子们所关注的周围生活和环境中的常见事物。同时,我们老师也将抓住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来开展科学活动,真正做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来提高教师的科学教育意识,提高老师捕捉科学教育契机的能力。让我们的老师和孩子都能得到成长。如:秋天来了,我们就让孩子认识各种秋天的水果、秋天的树叶等活动。快过年了,我们又带孩子一起认识各种糖果、品尝糖果、剥糖果。
3、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亲历和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我们小班组将不断研讨、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让我们的课题活动能开展的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让我们孩子都能得到发展。
4、角落活动的开展一直都是小班老师比较头疼的事情,小班孩子年龄小,怎么样的角落活动才是适合他们的,他们所喜欢的。我们将加大对科学角落活动的研讨,从而能更丰富我们小班科学角落活动的内容。
第三周:
1、学习科研计划,了解本学期科研活动的方向。
2、讨论交流小班如何开展课题活动。
3、探讨如何在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引发对周围环境变化的关注。
4、学习文章。
5、讨论各班自然角的种植情况。
第五周:国庆放假
第七周:
1、学习文章。
2、对9月份的科学活动进行修改、整理。
3、讨论各班科学角落活动开展的情况。
4、讨论如何开展关于秋天"水果王国"的活动。
5、交流九月份的科学心得。
第九周:
1、学习文章。
2、教师每人设计一个科学角落活动。
3、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各班是如何组织偶发性活动的,教师举例说说。
4、讨论各班集体活动的开展情况。
5、制定远足计划。
6、参观稻田。
第十一周:
1、学习文章。
2、对10月份的科学活动进行修改、整理。
3、讨论如何创设一个趣味性、探索性、操作性强的科学角落内容。
4、讨论交流如何组织好远足活动-去大桥公园找秋天。
5、交流十、十一月份的心得。
第十三周:
1、学习文章。
2、交流各班子课题的开展情况。
3、讨论如何创设一个趣味性、探索性、操作性强的科学角落内容。
4、谈谈如何利用家长资源来开展科学活动。
第十四周:
1、学习文章。
2、讨论如何开展小聪明科技周的活动。
3、如何有效的利用种植角对幼儿开展偶发性教育活动。
4、讨论本月每班如何安排操作材料,带领小班组幼儿轮流进班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5开展小聪明科技周活动,交流各班的开展情况
第十五周:
1、学习文章。
2、对12月份的科学活动进行修改、整理。
3、交流科学心得。
4、回顾各班一学期的课题开展情况。
5、交流课题总结。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三
一、目标:
1、知识方面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得个别自然物(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幼儿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科学经验,并感受它们和幼儿生活的关系。
(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2、方法技能方面
(1)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3)帮助幼儿掌握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的差别。
(4)引导幼儿能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展,与同伴、教师交流。
(5)帮助幼儿学习使用他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科技产品的简单方法,参与简单的制作活动。
3、情感方面
(1)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乐意感知和摆弄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2)使幼儿萌发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
(3)使幼儿喜爱动植物和周围环境,并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
二、具体措施
1、应用操作法让幼儿主动探索,特别是通过摆弄、操作具体事物材料来学习。除此之外,还运用观察法、实验法、游戏法、讲解演示等方法。
2、运用集体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施加影响。
3、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材料,引发幼儿好奇心,让幼儿进行自选操作活动。
4、把教育活动和幼儿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三:活动内容安排
第一周 常规
第三周 玩具真好玩
第五周 找春天
第七周 美丽的蝴蝶
第九周 它是谁的宝宝
第十一周 小兔乖乖
第十三周 糖怎么不见了
第十五周 吹泡泡
第十七周 手电筒亮起来
第十九周 下雨了
第二十周 复习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四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他们对一些简单的学习10以内自然数及其加减运算、感知物体的数量的理解能力差。对数与数之间的落差关系理解能力差,对于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的事物不能够理解,由于这些意识还没有养成,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一)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
1、知识方面
(1)在生活中观察和摆弄各种物体、探索各种现象,获得对事物特征及其联系的粗浅理解。
(2)在生活,游戏及其他活动中理解建立初步的数学关系。
2、能力方面
(1)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像进行初步的逻辑思考,运用以有的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方面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喜欢探究和思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关心和爱护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亲近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二)科学领域的内容
1、科学、(自然、科技)部分
认识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事物,包括有生命物质(动物、植物等)和无生命物质(砂、石、土、水、阳光、空气等),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它们和生活的具体联系。
2、数学部分
学习分类、排序和对应、包括: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及多种特征进行分类,按物体内在的包含关系,按物体量的差异及按某种规律进行排序;将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用一一对应的逻辑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等。
学习10以内自然数及其加减运算,包括;感知物体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理解数与数的数差关系,认识数的组成,体验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认识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整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技能。
认识几何图形,辨认常见的正面图形、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认识立体图形,应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认识量、区别和比较物体和各种量的差异,感受量的守恒,在比较量时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学习生活中常见饿数学知识,如认识人民币、认识空间、认识时间和时钟等。
1、内容的广泛性
科学教育的内容涉及很多自然科学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同时决大多数的科学内容的各种形式呈现在幼儿的常生活中,吸引着幼儿去注意、去探索。
2、知识的逻辑性
科学知识揭示的自然世界中的逻辑联系,因此逻辑性是它的重要特点,而数学知识所缺的事物之间抽象的数量关系,更是一种逻辑性知识。
1、我会放玩具(数学)
2、甜甜的糖果(科学)
3、喂宝宝吃饼干(数学)
4、感官游戏-奇妙的口袋(科学)
5、分糖果(数学)
6、感官游戏-神奇的罐子(科学)
7、水果有几个(数学)
8、种大蒜(科学)
9、大大小小的树叶(数学)
10、一串红(科学)
11、小小送货员(数学)
12、苹果娃娃(科学)
13、铺地板(数学)
14、我喜欢的`水果(科学)
15、放烟花(数学)
16、有趣的核(科学)
17、娃娃超市(数学)
18、照镜子(科学)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五
1、知识方面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得个别自然物(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幼儿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科学经验,并感受它们和幼儿生活的关系。
(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2、方法技能方面
(1)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3)帮助幼儿掌握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的差别。
(4)引导幼儿能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展,与同伴、教师交流。
(5)帮助幼儿学习使用他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科技产品的简单方法,参与简单的制作活动。
3、情感方面
(1)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乐意感知和摆弄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2)使幼儿萌发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
(3)使幼儿喜爱动植物和周围环境,并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
1、应用操作法让幼儿主动探索,特别是通过摆弄、操作具体事物材料来学习。除此之外,还运用观察法、实验法、游戏法、讲解演示等方法。
2、运用集体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施加影响。
3、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材料,引发幼儿好奇心,让幼儿进行自选操作活动。
4、把教育活动和幼儿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第一周常规
第三周玩具真好玩
第五周找春天
第七周美丽的蝴蝶
第九周它是谁的宝宝
第十一周小兔乖乖
第十三周糖怎么不见了
第十五周吹泡泡
第十七周手电筒亮起来
第十九周下雨了
第二十周复习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六
我班幼儿通过在园一学期的学习、生活以及各位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基本上每位幼儿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能做到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等。
二、教学目标:
1、对周围常见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并能关注一些事物、现象的变化,有初步探索的欲望。
2、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的多样性,乐意操作,喜欢思考、提问,体验探索过程的乐趣。
3、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环境,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并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4、能运用适当的观察记录的方法感知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并尝试与同伴交流。
5、获得有关物体数量、形状以及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简单的感性经验,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能初步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并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身体。
三、具体措施: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和摆放形式的干扰,正确说出“10”物体的总数。
3、帮助幼儿感知“10”以内数之间的前后关系,使幼儿能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并逐步建立等量观念。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帮助幼儿学习“10”以内数的顺数、倒数。
5、引导幼儿认识“7”以内的序数。
6、引导幼儿学习按数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7、结合日常生活和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椭圆形,感知其明显特征。
8、结合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能够不受颜色、大小及摆放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正确辨认图形;能够用平面图形进行结合拼搭。
9、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并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
10、在日常生活和游戏,引导幼儿正确辨认前后方位。
1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轻重。
12、引导幼儿主动爱护动植物,并观察、了解不同环境中典型的动植物的形态、习性、特征和生长变化。
13、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了解春、夏季的明显特征,知道一些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初步理解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指导幼儿进行初步的天气变化记录活动。
四、具体进度安排表:
第二周:接下去是几
第三周:找图形
第四周:连连看
第五周:圈数字
第六周:给花宝宝排队装电池
第七周:给春天的信毛毛虫和蝴蝶
第八周:认识梯形蜗牛吃什么
第九周:会动的玩具它们相等吗
第十周:轮子图形变变变
第十一周:我的好帮手—刷子变成一样多
第十二周:捕鼠能手—猫头鹰剥豌豆
第十三周:做纸牌
第十四周:图形身份证
第十五周:图形的家
第十六周:小鱼有多长
第十七周:水果店夏天到了
第十八周:水上的小船图形的二级分类
第十九周:沉与浮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七
本班幼儿年龄较小,同时还进来一些新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对一些简单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的事物还是不能够理解,由于这些意识还没有养成,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熏陶,所以制定了这以下计划。
(一)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
1、知识方面
(1)在生活中观察和摆弄各种物体、探索各种现象,获得对事物特征及其联系的粗浅理解。
(2)在生活,游戏及其他活动中理解建立初步科学知识。
2、能力方面
(1)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像进行初步的逻辑思考,运用以有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方面
(二)科学领域的内容
1、科学、(自然、科技)部分
认识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事物,包括有生命物质(动物、植物等)和无生命物质(砂、石、土、水、阳光、空气等),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它们和生活的具体联系。
(一)内容的广泛性
科学教育的内容涉及很多自然科学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同时决大多数的科学内容的各种形式呈现在幼儿的常生活中,吸引着幼儿去注意、去探索。
第1周花开了。
第2周大地绿了。
第3周小动物喜欢春天。
第4周春天真好玩。
第5周春天真好玩。
第6周我听到的声音。
第7周我听到的声音。
第8周我摸到的东西。
第9周我闻到的气味。
第10周我尝到的味道。
第11周热热的夏天。
第12周雷雨哗哗哗。
第13周渴的西瓜。
第14周瓜菜品尝会。
第15周水里游的鱼。
第16周小鱼,我喜欢。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八
为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小班教师如何制定科学教学计划呢?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一、幼儿情况分析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他们对一些简单的学习10以内自然数及其加减运算、感知物体的数量的理解能力差。对数与数之间的落差关系理解能力差,对于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的事物不能够理解,由于这些意识还没有养成,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一)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
1、知识方面
(1)在生活中观察和摆弄各种物体、探索各种现象,获得对事物特征及其联系的粗浅理解。
(2)在生活,游戏及其他活动中理解建立初步的数学关系。
2、能力方面
(1)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像进行初步的逻辑思考,运用以有的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方面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喜欢探究和思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关心和爱护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亲近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二)科学领域的内容
1、科学、(自然、科技)部分
认识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事物,包括有生命物质(动物、植物等)和无生命物质(砂、石、土、水、阳光、空气等),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它们和生活的具体联系。
2、数学部分
学习分类、排序和对应、包括: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及多种特征进行分类,按物体内在的包含关系,按物体量的差异及按某种规律进行排序;将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用一一对应的逻辑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等。
学习10以内自然数及其加减运算,包括;感知物体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理解数与数的数差关系,认识数的组成,体验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认识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整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技能。
认识几何图形,辨认常见的正面图形、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认识立体图形,应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认识量、区别和比较物体和各种量的差异,感受量的守恒,在比较量时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学习生活中常见饿数学知识,如认识人民币、认识空间、认识时间和时钟等。
三、科学领域教育活动的实施
1、内容的广泛性
科学教育的内容涉及很多自然科学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同时决大多数的科学内容的各种形式呈现在幼儿的常生活中,吸引着幼儿去注意、去探索。
2、知识的逻辑性
科学知识揭示的自然世界中的逻辑联系,因此逻辑性是它的重要特点,而数学知识所缺的事物之间抽象的数量关系,更是一种逻辑性知识。
四、教学进度安排
1、我会放玩具(数学)
2、甜甜的糖果(科学)
3、喂宝宝吃饼干(数学)
4、感官游戏-奇妙的口袋(科学)
5、分糖果(数学)
6、感官游戏—神奇的罐子(科学)
7、水果有几个(数学)
8、种大蒜(科学)
9、大大小小的树叶(数学)
10、一串红(科学)
11、小小送货员(数学)
12、苹果娃娃(科学)
13、铺地板(数学)
14、我喜欢的水果(科学)
15、放烟花(数学)
16、有趣的核(科学)
17、娃娃超市(数学)
18、照镜子(科学)
19、云朵朵(科学)
20、自然角里的小乌龟(科学)
21、高大的梧桐树(科学)
22、小树叶找妈妈(科学)
23、开汽车(科学)
24、踩影子(科学)
25、冷冷的水(科学)
26、冻冷花(科学)
27、暖暖的帽子(科学)
一、目标:
1、知识方面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得个别自然物(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幼儿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科学经验,并感受它们和幼儿生活的关系。
(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2、方法技能方面
(1)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共
2
页,当前第1
页1
2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九
本班幼儿53名,其中,男孩子26名,女孩子27名,男女比例适中。本班孩子中独生子女占了绝大部分,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自理能力差。还有几个不合群的,但也有好多幼儿适应力强,很快适应了集体生活,喜欢与老师和小朋友交流沟通。
(一)科学
1、熟悉幼儿园的环境,熟悉常见的交通工具和饲养角的动物。
2、察查几种常见的动植物,掌握其名称、显著特征,感受冬天的特征。
3、对小操作感兴趣,并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4、了解各种感官的作用,运用自己的感官来感知事物的特征。
(二)数学
1、乐意参加数学活动,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按要求取放操作材料。
2、感知5以内的数。
3、区别1和许多;多、少、一样多;会动手一一对于应地对于物体多少进行排列。
4、熟悉几种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在教师的示范下,拼搭简单的物体,分清上下方位。
5、能按物体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三)健康,运动课程
1、初步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会使用手帕。
2、进餐时情绪愉快,进餐习惯良好。
3、认识身体的器官,并懂得简单的保护方法。
4、不把异物放入耳、鼻、口内。
5、学习使用自己的毛巾和手帕,学会自己上厕所,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6、学习自己动手穿、脱衣服和鞋袜,并把它们放在固定的地方。
7、学习在大型运动器械上活动的正确方法,能排队玩、不推挤,不做危险动作。
8、能向指定方向走和跑,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追逐跑,能走、跑交替100米左右能一个跟着一个走,走成一个人圈。
9、能较轻松自然地双脚同时向前跳、向上跳,能从25~30厘米高处自然地跳下。
10、能在窄道或宽25厘米、高20厘米的平衡木上走。
11、能在65~70厘米高的障碍物下钻来钻去,能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
12、听懂基本的口令和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边念儿歌或边听音乐做模仿操。
13、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和要求。
(一)教学活动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设计活动主题。采用集体活动与区域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面向全体,针对个别差异采用多种灵活的方法,挖掘幼儿的潜能。
(二)游戏活动
1、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的方式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使幼儿乐意参与活动。
2、以游戏活动为主,面向全体幼儿,循序渐进,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采用灵活有序的形式,使幼儿在不同程度中得到发展。
(三)日常生活
1、科学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注重室内外的交替和动静的交替。
2、充分利用空气、阳光等自然条件,每天带领幼儿锻炼或外出散步,让幼儿接触自然,心情舒畅,身体健康。
3、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如正确的洗手方法饭后漱口、擦嘴、定时排便、按时睡觉等。
以上是我这学期的教学安排,在具体过程中可能会做一些适当的变化。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十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他们对一些简单的学习10以内自然数及其加减运算、感知物体的数量的理解能力差。对数与数之间的落差关系理解能力差,对于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的事物不能够理解,由于这些意识还没有养成,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一)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
1、知识方面
(1)在生活中观察和摆弄各种物体、探索各种现象,获得对事物特征及其联系的粗浅理解。
(2)在生活,游戏及其他活动中理解建立初步的数学关系。
2、能力方面
(1)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像进行初步的逻辑思考,运用以有的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方面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喜欢探究和思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关心和爱护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亲近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二)科学领域的内容
1、科学、(自然、科技)部分
学习分类、排序和对应、包括: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及多种特征进行分类,按物体内在的包含关系,按物体量的差异及按某种规律进行排序;将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用一一对应的逻辑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等。
学习10以内自然数及其加减运算,包括;感知物体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理解数与数的数差关系,认识数的组成,体验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认识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整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技能。
认识几何图形,辨认常见的正面图形、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认识立体图形,应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认识量、区别和比较物体和各种量的差异,感受量的守恒,在比较量时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学习生活中常见饿数学知识,如认识人民币、认识空间、认识时间和时钟等。
1、内容的广泛性
科学教育的内容涉及很多自然科学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同时决大多数的科学内容的各种形式呈现在幼儿的常生活中,吸引着幼儿去注意、去探索。
2、知识的逻辑性
科学知识揭示的自然世界中的逻辑联系,因此逻辑性是它的重要特点,而数学知识所缺的事物之间抽象的数量关系,更是一种逻辑性知识。
1、我会放玩具(数学)
19、云朵朵(科学)
2、甜甜的糖果(科学)
20、自然角里的小乌龟(科学)
3、喂宝宝吃饼干(数学)
21、高大的梧桐树(科学)
4、感官游戏-奇妙的口袋(科学)
22、小树叶找妈妈(科学)
5、分糖果(数学)
23、开汽车(科学)
6、感官游戏—神奇的罐子(科学)
24、踩影子(科学)
7、水果有几个(数学)
25、冷冷的水(科学)
8、种大蒜(科学)
26、冻冷花(科学)
9、大大小小的树叶(数学)
27、暖暖的帽子(科学)
10、一串红(科学)
11、小小送货员(数学)
12、苹果娃娃(科学)
13、铺地板(数学)
14、我喜欢的水果(科学)
15、放烟花(数学)
16、有趣的核(科学)
17、娃娃超市(数学)
18、照镜子(科学)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十一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杜绝一切责任事故的.发生,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特制定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如下:
一、严格按照上级有关工作的要求和学校安全目标责任书的规定,认真搞好交通、消防等十五项安全教育工作。
二、定期检查、维修校舍、用电线路、电器、教学设施及活动场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明确门卫及值班人员职责,注意防火、防盗、防触电。
四、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加强安全管理,经常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制定相应的消防、交通等安全制度及保障措施。
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责任感,杜绝一切人为责任事故。
六、切实提高家长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家长要做到经常与学校、老师联系,家校密切配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
七、在学校学生要遵守学校纪律及学校安全公约,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学习各种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注意防火、防盗、防溺水、防触电。
八、在校学生要听学校及老师对安全方面的教育,对违反教师要求或故意违规造成的损失,责任自负。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十二
本班共有56名,其中男生占三分之二,女生只占三分之一,男女比例偏差较大,本班学生大部分是从大班升上来,年龄大约在6周岁左右,大部分学生懂得遵守纪律,较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个别学生存在好动、注意力极容易分散等特点。
二、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
(一)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到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7、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理解分析
(一)本册在教材编排上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根据《课标》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想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教学重点:
这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有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生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好。
(三)教学难点:
1、教会学生学会按顺序数数和一一对应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能正确区分基数和序数。
2、学会辨认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区别和他们的关系。
3、会用不同的标准对给定的事物进行不同的分类。
4、学会看钟表上的半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5、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四、教学策略和措施
1、在新生入学初几周抓好常规教育,细化各种常规的训练,促使学生转变角色,端正态度,开始适应一年级的学习,为以后的正常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2、根据学生实际调整和重组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欲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不仅学得知识,更感受到思考的魅力和精神的愉悦。
3、结合地方校本课程的实施,适当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将数学与生活无缝链接,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4、注重学生基础的夯实,对于口算定期进行达标测试,力求大部分同学都能达标。
5、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周三上一节数学思维训练课,让各种水平的学生都获得相应的发展。
6、采取优生带后进生“一帮一”的形式,促进学生整体均衡发展。
7、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建立荣辱。
五、学困生情况及采取措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前学生刚进入小学生活才一周,对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还不是很了解,但一旦出现各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将采取有利措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更加关注这些学生,如他们感到老师的爱,其次加强直观教学,进行“一对一”辅导等办法。
六、本学期参与科研课题及思路
本学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深入研究省级“生动、主动、互动”实验课题,具体思路如下:
1、注重有效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直观操作,加深学生体验。
3、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4、注重知识的拓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采用信息技术与现代化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学校给班级配置的实物投影仪、终端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八、班级活动开展思路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口算竞赛、数学游戏等活动。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十三
1、知识方面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得个别自然物(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幼儿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科学经验,并感受它们和幼儿生活的关系。
(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2、方法技能方面
(1)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3)帮助幼儿掌握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的差别。
(4)引导幼儿能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展,与同伴、教师交流。
(5)帮助幼儿学习使用他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科技产品的简单方法,参与简单的制作活动。
3、情感方面
(1)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乐意感知和摆弄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2)使幼儿萌发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
(3)使幼儿喜爱动植物和周围环境,并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
1、应用操作法让幼儿主动探索,特别是通过摆弄、操作具体事物材料来学习。除此之外,还运用观察法、实验法、游戏法、讲解演示等方法。
2、运用集体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施加影响。
3、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材料,引发幼儿好奇心,让幼儿进行自选操作活动。
4、把教育活动和幼儿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第一周 常规
第三周 玩具真好玩
第五周 找春天
第七周 美丽的蝴蝶
第九周 它是谁的宝宝
第十一周 小兔乖乖
第十三周 糖怎么不见了
第十五周 吹泡泡
第十七周 手电筒亮起来
第十九周 下雨了
第二十周 复习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十四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积累少,注意力不够稳定,活动中情绪波动大,所以教育 幼儿热爱科学,并逐渐形成科学的意识意义重大。首先,内容的选择要生活化。 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师从自己的经验、兴趣出发选择内容,造成教师费了 力,幼儿不感兴趣的现象。小班幼儿活动范围、知识经验相对中大班幼儿贫乏, 他们对发生在身边的有趣的内容最有好奇心,所以教师选择内容时,要贴近幼儿 的生活,以“儿童化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幼儿;其次,在活动中要突出“动”。 小 班幼儿有意注意时间短、注意力易转移,所以在小班科学活动中一定要让幼儿真 正地“动”起来,材料要满足每位幼儿充分探索的需要;最后,教师要善于维持 幼儿的兴趣。 我们一般比较注意活动开始的兴趣激发,随着活动的开展,时间 的增长,小班幼儿的注意特别容易转移,而去关注一些无关事项。教师此时要把 握好幼儿的特点,适时地用多种方法,调动、维持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喜欢参加探究活动,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 2、愿意亲近大自然,对动、植物感兴趣。 3、学习运用感官感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变化。 4、了解自己的身体,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发出声音。 5、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 6、学习用语言、动作表达探究过程。 7、引导幼儿感知白天、黑夜和早晨、晚上,知道其具有代表性的日常变化。 8、引导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尝试判断上下位置关系。 9、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人们的推拉动作对物体的作用。 10、从生活和媒体中幼儿直接接触的科技产品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 活的影响,萌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
1 我家的房间 知道家里各种房间的名称和功能
2 亲亲宝贝 了解动物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的方式
3 动物妈妈的袋子 了解动物妈妈袋子的作用
4 我喜欢的车 尝试根据车子的特征进行分类
5 开车子 学习听信号或看提示标志行进和停止
6 喜欢旅行的种子 知道运载东西的`不同方式
7 加油站 初步认识加油站的功能
8 大家来开车 根据规则模仿开车的行进动作
9 可爱的熊猫 初步了解熊猫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
10 尾巴妙用多 初步知道动物尾巴的功能
11 送动物回家 初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及生存环境
12 动物创意秀 了解人类由动物特征而发明的事物
13 瓜棚下的瓜 观察不同形状的气球,并联想各种不同的 瓜果
14 尝一尝、猜一猜 学习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对其进行猜测 和判断
15 瓜果沉浮 观察并学习用语言表达瓜果在水中的沉 浮现象
16 番茄红了 用品尝、观察的方法认识番茄的特点
17 瓜果美食会 愿意和大家分享瓜果美食
18 动物洗澡 知道动物洗澡的方法。
1、知识方面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得个别自然物(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幼儿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科学经验,并感受它们和幼儿生活的关系。
(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2、方法技能方面
(1)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3)帮助幼儿掌握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的差别。
(4)引导幼儿能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展,与同伴、教师交流。
(5)帮助幼儿学习使用他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科技产品的简单方法,参与简单的制作活动。
3、情感方面
(1)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乐意感知和摆弄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2)使幼儿萌发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
(3)使幼儿喜爱动植物和周围环境,并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
1、应用操作法让幼儿主动探索,特别是通过摆弄、操作具体事物材料来学习。除此之外,还运用观察法、实验法、游戏法、讲解演示等方法。
2、运用集体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施加影响。
3、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材料,引发幼儿好奇心,让幼儿进行自选操作活动。
4、把教育活动和幼儿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第一周 常规
第三周 玩具真好玩
第五周 找春天
第七周 美丽的蝴蝶
第九周 它是谁的宝宝
第十一周 小兔乖乖
第十三周 糖怎么不见了
第十五周 吹泡泡
第十七周 手电筒亮起来
第十九周 下雨了
第二十周 复习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十五
一、目标:
1、知识方面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得个别自然物(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幼儿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科学经验,并感受它们和幼儿生活的关系。
(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2、方法技能方面
(1)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十六
指导思想:
21世纪对人的素质提出要求--只有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才能成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今天的幼儿就是明天的主人,他们将是21世纪的栋梁,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新时代,21世纪的公民要有比较高的科学素质,这就要从娃娃抓起。"幼儿科学教育"作为我园的研究课题,我们小班组的老师,将努力钻研理论知识,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一个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本学期,我们小班组的科研活动计划主要依照以下几点的理论根据,展开活动。
1、根据小班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自主、自由的科学探索空间,理解、尊重孩子的想法,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我们的孩子敢问、爱问、爱探索。让我们的孩子喜欢科学。同时,我们也将发展幼儿的科学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从而为幼儿以后的科学探索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幼儿的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因此在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将选择一些孩子们所关注的周围生活和环境中的常见事物。同时,我们老师也将抓住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来开展科学活动,真正做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来提高教师的科学教育意识,提高老师捕捉科学教育契机的能力。让我们的老师和孩子都能得到成长。如:秋天来了,我们就让孩子认识各种秋天的水果、秋天的树叶等活动。快过年了,我们又带孩子一起认识各种糖果、品尝糖果、剥糖果。
3、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亲历和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我们小班组将不断研讨、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让我们的课题活动能开展的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让我们孩子都能得到发展。
4、角落活动的开展一直都是小班老师比较头疼的事情,小班孩子年龄小,怎么样的角落活动才是适合他们的,他们所喜欢的。我们将加大对科学角落活动的研讨,从而能更丰富我们小班科学角落活动的内容。
具体实施计划
第三周:
1、学习科研计划,了解本学期科研活动的方向。
2、讨论交流小班如何开展课题活动。
3、探讨如何在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引发对周围环境变化的关注。
4、学习文章。
5、讨论各班自然角的种植情况。
第五周:国庆放假
第七周:
1、学习文章。
2、对9月份的科学活动进行修改、整理。
3、讨论各班科学角落活动开展的情况。
4、讨论如何开展关于秋天"水果王国"的活动。
5、交流九月份的科学心得。
第九周:
1、学习文章。
2、教师每人设计一个科学角落活动。
3、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各班是如何组织偶发性活动的,教师举例说说。
4、讨论各班集体活动的开展情况。
5、制定远足计划。
6、参观稻田。
第十一周:
1、学习文章。
2、对10月份的科学活动进行修改、整理。
3、讨论如何创设一个趣味性、探索性、操作性强的科学角落内容。
4、讨论交流如何组织好远足活动-去大桥公园找秋天。
5、交流十、十一月份的心得。
第十三周:
1、学习文章。
2、交流各班子课题的开展情况。
3、讨论如何创设一个趣味性、探索性、操作性强的科学角落内容。
4、谈谈如何利用家长资源来开展科学活动。
第十四周:
1、学习文章。
2、讨论如何开展小聪明科技周的活动。
3、如何有效的利用种植角对幼儿开展偶发性教育活动。
4、讨论本月每班如何安排操作材料,带领小班组幼儿轮流进班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5开展小聪明科技周活动,交流各班的开展情况
第十五周:
1、学习文章。。
2、对12月份的科学活动进行修改、整理。
3、交流科学心得。
4、回顾各班一学期的课题开展情况。
5、交流课题总结。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十七
指导思想:
“小班化教学”这种形式的产生顺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它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氛围,让受教育者能比较充分地享受教育资源。其具体内涵是:在班容量意义上,每班学额数最多不超过36人,平均每班配备约3.5名教师,师生比控制在1∶10以内,这样既可以充分地发挥班级人数少的优势,又可以使每班具有一定的人气规模,营造一个合适的教学氛围。
实施办法:
小班化的“小”主要体现在人数的少上,不仅人数少,从师资、教学设备、环境的设置上都应该体现一个“精”字。它拥有了比较优越的物质条件,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它应该具有更加精致的“软”环境,如何创设这样的“软”环境,我想就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环境设置要有特色,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
首先,教室的环境设计要以适应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让教室变的不在是教室,让教室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场所、游戏场所、生活的场所,优化教室的空间,让学生的课桌根据实际需要随意摆放,自由选择同桌和前后位,既可以是小组式的集中摆放,又可以是分散式的摆放,在空间的上使学生感觉到不受约束,有利于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其次,把讲台设置在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而不局限于孩子中间和孩子之外。让教室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的讲台,因此教师应该没有讲桌,拓宽教师的活动范围。提倡把教师的办公桌搬到教室里来,放在不妨碍学生学习活动的地方,这样能增加学生和老师接触的时间,有利于教师进行个别教育和指导。再其次,从教室周围的安排上,要把墙壁变成展示学生劳动成果的展示台,学生的书画、壁报、作文都可以为学生做一展示。另外,墙壁上设计学生喜欢的图画,文字,让教室真正成为熏陶学生的知识乐园。其他电教、生活设施也要围绕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这一主导思想,让学生看着舒服,用着愉快。
二、教学要有特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创设“互助、互动、合作、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探究教学”“分组教学”“参与教学”“分层教学”“合作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新策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加强对个别学生的个别指导。
小班化教学创设“互助、互动、合作、开放”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的“互助、合作”实际活动,师生互动,不断的转换师生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限度使课堂教学走向开放。这里应该特别注重小组合作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一方面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异质分组,使小组成员合理搭配,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个性,教师给予恰当的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在小组中自主活动,互助活动,发挥学生个人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在面向全体的同时,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情况,实施个别教学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尊重、激励学生,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三,加强课外实践,张扬学生的个性
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的,是主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应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张扬。小班化教学由于人数较少,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容易组织,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组织好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把学生在实践中的所做所想通过日记、板报、故事会、读书汇报等等形式展示出来。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实践中还应注意分析学生的个性,分析潜能没有发展的原因,调动内因,让学生自己对自己不满,自己和自己“打架”在“打架”中不断发展自己。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那些成绩平平,在集体中毫不起眼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身手的机会,显露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建立起自信,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小班化教学”这种形式的产生顺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它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氛围,让受教育者能比较充分地享受教育资源。小班化教学具有大班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学生人员少使教育教学环节紧凑,节奏加快,周期缩短,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自我表现与发展的空间。
小班科学教学计划月篇十八
(一)幼儿情况。
1、概况。
本班共有xx名幼儿,这xx名幼儿中有xx名是新生,其余是老生。
2、幼儿情况分析。
由于我们向家长宣传家教的重要性,使家长对我们的工作更加支持和重视,通过一学期家园的共同配合,我班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在生活自理方面表现突出,通过一学期的培养,教育,在三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使我们小一班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现具体分析。
(二)优势环节分析。
1、喜欢上幼儿园。
开学初幼儿来园时总是有不少小朋友要哭闹,甚至不肯上幼儿园,经过老师和幼儿一起联系感情,轻声地和幼儿交谈,渐渐地幼儿喜欢上了我们三位老师,把老师当成了自己的好伙伴,再也不认为老师是凶的了。现在,全班小朋友都喜欢上幼儿园了,这对于我们老师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很大。
2、午餐。
由于是小班,幼儿刚来园时不会自己吃饭,也不肯自己动手吃饭。开始三位老师除了哄孩子自己吃以外,也帮助一些小朋友进餐,但是幼儿往往会象家里一样,这样不吃那样不吃,于是,我们经常会给幼儿讲一些故事,使幼儿慢慢知道吃东西才能使身体长得壮,才能越来越聪明,我们也总是表扬鼓励那些自己吃,吃得多的小朋友,给他们五角星,给他们大拇指,经过一学期的教育帮助,幼儿不仅会自己独立进餐,还甚至做到了不挑食,午餐习惯有了进步。
3、参加体育类活动。
小朋友年龄小,一开始对于那些小器械不知道怎么玩,后来我们两位老师就带他们一起玩,一起开展比赛,如看谁追的上我、比比谁扔得最远等等。幼儿和老师比赛往往会激起幼儿的兴趣,也就自然加入到活动中来了。总之,小班幼儿的活动需要老师的带领,现在,我班小朋友都会围着老师高兴地跑、跳、做游戏,体育活动效果很好。在做操方面我们班小朋友也比开学初有了进步。
4、团结同伴。
独生之女的小孩大多差不多,幼儿刚来时都要和小朋友抢玩具,而且动不动就要推小朋友,咬小朋友。甚至动手抢,于是,我们利用故事、儿歌中可爱的动物形象来教育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现在,小朋友都懂得了要团结同伴的道理,而且在行为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和约束。但是幼儿毕竟还小,有时个别幼儿也会偶尔出现争吵现象,同小朋友抢玩具等,但在老师少许的提醒下就有了马上改正,这点很好。
(三)薄弱环节分析。
1、自己动手穿脱衣裤。
由于孩子努年龄小,动手能力差,再加上父母的`宠爱,不让孩子自己做事,因此孩子在这方面发展很缓慢,虽然和开学初相比,孩子们进步了很多,大部分孩子会穿鞋子了,能分清左右脚了。但在穿衣服方面,他们分不清前后和正反,经常穿错,下学期应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2、整理玩具用具,做值日生。
首先是孩子们不愿意劳动,小朋友在活动中只顾自己玩,积木扔得满地都是,而且玩过之后也不去管它。老师再三鼓励,幼儿参与整理的很少,其次是不会劳动,由于年龄小,幼儿不知道怎么做,不能很好地领会老师的要求,这也是幼儿在活动中不会整理收拾玩具的原因。
(一)家长园地。
1、每两周出一期家教文章,向家长介绍先进的科学教育方法。
2、每周公布一次周计划及课程安排情况。
(二)家长工作。
1、发放家教宣传资料,解决家教中出现的问题。
2、利用孩子接送的时间,与家长进行面对面地交流,真实反映孩子在园情况,了解孩子在家情况,争取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在教育孩子方面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