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学校自评报告(模板14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绿色学校自评报告篇一
近几年,我校根据义环保[20xx]55号文件要求,为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做了许多工作,现以基本达标。请教育局、环保局予以考核。
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工会、少先队、教导处、总务处负责人为成员的“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形成了多角度、多侧面的环保教育管理体系。
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是一项综合性的需要全方位开展的工作。根据义乌市“绿色学校”考核标准,我们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多项落实措施,责任到人。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问题。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环境课程体系,包括目标、结构、教材内容、教学模式与评估机制,是落实环境教育的基本保证。
普及环境教育,帮助正在成长为合格公民的小学生,对环境科学综合性的基础知识体系应有较系统的认识;对环境观念(持续发展观念、基本国策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价值观念、环境公德观念、环境法规观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课程的设置纳入正式课程安排,包括知识类、技能类、艺术类、自然类、社会类和环境课题研究等。从内容到活动形式和规模,灵活多样。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各相关学科(自然、语文、思想品德、美术、社会)的课程纲要和现行的教材均有环境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道德伦理。学校组织各相关学科协同编写了各学科、各册教材、各章节有关环境科学知识的纲目,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序列,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纳入各学科的教学计划。
绿色学校自评报告篇二
我校2005年被评为毕节地区绿色学校,2007年被评为贵州省绿色学校。在各级绿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以及通过省级绿色学校的验收以后,我校在各项管理与教育中,高度重视环境教育,继续深化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一、加强管理,明确目标,不断提高创建水平。
学校的“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经常召开各类会议,讨论环境教育的有关问题,统一要求与进程。在学校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规划和学校工作计划、学期工作计划中对环境教育都有明确的表述或具体的工作安排,学校以“营建绿色生态人文校园”作为校园建设的目标。
二、深化环境教育,贯彻绿色生活方式,使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一)进一步完善环境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欣赏优美的生态环境时,充分体会学校“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设计思想和建设风格。
1、营造和谐的自然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环境的亲和力。
(1)我校投资十余万元,修建标志性建筑“书籍雕塑”,在相应位置安放石头,并刻录经典名词,在水池中放养了金鱼,使学校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
(2)进一步开展校园绿化与养护工作,共投资将近100万元购置了各种名贵花木,完成了启智楼前的空地绿化,使校园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2、将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人文环境结合起来。
(1)学校在宽敞、醒目的位置设置了激励师生努力工作、勤奋学习、珍惜时间等内涵的警示语,学校干道旁、大楼上均布置有绿色环保警示语和教育用语。配合环境教育活动,阶段性地张贴或悬挂主题标语。如“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地球——人类的母亲”“与绿色同行,构建生态文明的和谐校园”等。
(2)在原有警示牌的基础上,在通道、水池等必经之路大量增加有关环境教育的温馨提示,使学生无意中接受环境教育。
(3)征集并确定了学校各主干道、运动场及建筑物的名称。
(二)学校日常管理中渗透环境意识,体现生态文明的要求
1、推行“无纸化办公”,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
(1)学校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全力推进校园网络办公系统,学校有关通知和大部分文件都采用电子化,除了存档必须的文件与通知外,80%以上的通知、文件都采用电子化,大大减少纸张和油墨等耗材的运用,既节约了成本又增强了环保观念。
(2)适应学校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增强环保意识,现在正在进行电子档案的建立,学校专门配备了一名电子档案管理员,对全校的档案进行电子化处理与收集。在不久的将来,我校的无纸化办公将更上一层楼。
2、学校日常管理贯彻环保理念,师生消费观念科学合理,绿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1)学校有关规章制度都根据环保要求进行了修改,渗透环保意识。购买的办公用品和各类器材都优先考虑环保要求。
(2)学校对食堂的食品、用具、用品,对学生放假、活动均有明确的环保要求。如在与食堂的合同中明文规定不能使用一次性筷子、泡沫饭盒、包装袋,学生放假不要私车、公车接送。
3、增强节能降耗意识,采取各种措施节约用电、用水,水电费同比下降约5%。
(1)每年都对各种水电设施进行了全面检修,平时发现问题及时排除,杜绝不正常的损耗。
(2)厕所用水根据学生作息时间定时送水、停水。
(3)喷泉水池争取实施循环用水改造。
(4)用天然水栽树、浇花、灌溉草坪。
(5)广泛采用节能灯和声控、光控灯进行路灯照明,需要强光照明报告厅等地方采用新型节能高亮度路灯。
(6)加强水电责任管理,落实到处室、班级,与班级处室考核挂钩。
(三)学校长年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并形成制度化、常规化。
1、将年级墙报、橱窗展板责任到部门、年级,明确规定必须要定期展出环境教育的内容。
宣传不仅是环境知识的教育,同时介绍当代世界环保的动向,当前我国有关的战略、方针、政策等内容,使学生明确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社会的高度,落实到自已具体的行动中。主要如下:
(1)食品卫生专栏。
(2)安全专栏。
(3)美化教室寝室。
(4)校园风景。
(5)水资源。
(6)绿色理念与生活方式。
(7)科学与创造。
(8)学校环保小课题介绍。
(9)欧洲环保之窗。
2、广播站常年开设 “环保之声”栏目,不定期开展“环保时空”专题宣传周活动;
3、学校在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环境节日以倡议书、国旗下的讲话、团刊、海报、环保征文等形式开展了全校性的主题宣传活动。
(四)突出学生在环境中的实践、体验与感悟活动,自我教育,增强意识,内化理念,形成习惯。
在课外环境教育方面,我们采取了校内教室绿化、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和校外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外活动计划,建有环保课外活动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
1、我校环保协会常年开展活动。
2、我们一直坚持废旧电池回收,长期开展“爱心纸”工程和旧书义卖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把所得款项捐给学校的希望工程,帮助特困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3、每年开展“教室文化、寝室文化、走廊文化”建设活动,努力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达成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4、积极开展各类社团活动。环境意识处处渗透,深入人心。
5、通过综合教育实践周活动,把环境教育的要求化为具体的检查要求,使学生的检查的同时增强环境意识。
6、我们还利用主题班会和活动课程进行环保教育。
(五)加强学科渗透,把环境教育研究课题化,把环境教育内容课程化。
1、在学校教学计划中进一步明确规定:”所有学科都要渗透环境教育”。为此,学校制定的课堂评估细则中,增加了环境教育方面的权重,规定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中,任课教师要把教科书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自然地与社会环境现实联系起来,给学生指出环境污染的危害,点明环境保护的意义,进行渗透性的教育。
2、我校从本校校情、学情、师情出发,在德育与管理实践中探索德育的内容、方法,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发展,顺乎人性、健全人格,教人学会和谐生活,努力创造幸福人生。“三人”理念最终落实在学生守规则、有教养、有追求三个方面,努力实现传统美德(真、善、美)的现代释放。
(六)、把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结合起来,针对学校现状、结合本地特色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开展小课题研究,深化环境教育。
1、利用暑假积极开展”环保考察”活动,开展小课题研究。广大同学深入农村、城镇,开展环保调查活动。考察结束后,参加考察的同学每人都写了一份较详实的《环保考察报告》。通过考察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且增强了同学们的忧患意识,更重要的是坚定了同学们保护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2、为了进一步落实生态建设目标任务,落实省、地、县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我校于六月份开展了“关注水资源”环保实践活动。
(1)开展以水知识为主题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2)参与水资源的调查实践活动,开展小实验,了解水资源的状况。
3、开展大规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其中许多学生以环保调查为课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又运用了课本上的许多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七)发挥我校示范辐射作用
我校作为省级示范高中,金沙县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我们把“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的理念传播到社区乡镇,把学生的实践、体验与感悟活动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发挥了我校在本地的示范、延伸与辐射作用。
1、我们以学校网站为平台,介绍绿色理念及环保知识与动态,学校创绿工作进程,有关法规制度,充分利用网络把环境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师生、社会、家长的生活、学习、交流中。
2、我们充分利用各校学生到我校参观交流的机会以及每年新生入学报到的时候,宣传我校创绿的理念与成果。
3、积极组织学生通过社区服务活动、环保调查活动、到社区帮助出黑板报、到敬老院送温暖等活动,宣传环境教育的理念,践行环境保护活动。
总之,绿色学校的创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作,环境教育更是有关子孙后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我们将传承金沙一中的文化传统与精神,继续以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思想为指导,将其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中,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手段,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金沙县第一中学
二0一0年六月十一日
绿色学校自评报告篇三
嘉祥县老僧堂镇中学原名嘉祥县第七中学,始建于1958年,学校占地面积6336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710平方米,新建了3722平方米高标准的科技楼和121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学校四季常青,绿草如茵,育人环境清幽典雅。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60人,教职工86人,专任教师63人,大专以上学历79人,学历达标率100%。现有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39人,省优秀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8人,县级优秀教师28人,市县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优质课执教者30多人,承担的多项省市级教学科研课题实验已结题,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在体育工作方面,我们着眼于提高全校学生身体素质,在加强体育教学的同时,始终以足球项目为训练重点,加强足球队的训练与管理,历年来在省、市、县中小学足球联赛中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现简要汇报情况如下:
首先,我校有完善健全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多年来,学校一直成立以秦志华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明确由一名副校长分管体育工作。教务处下设体育教研组,由组长牵头开展体育教学教研、项目训练等工作,明确足球队教练,保证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其次,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及足球项目的发展规划,将体育兴校工作推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两操一课”的管理,“两操一课”和体育课外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学校文明班级评选,努力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阳光体育宗旨,十多年来我校学生体育测试成绩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再次,为普及体育运动,全面落实教育部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文件精神,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体育课,每周三节体育课,要求体育老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保证体育课质量是我校一直致力研究的主要课题。我们在过去的偏重技能,与近年的课改理念中找到了结合点,重新认识“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础兴趣;培养学有兴趣、学有所长、学有技能的健康学生,体育课质量稳步上升。
二是增设了足球课。 我校近年来根据上级文件精神采取的一项新举措,即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足球活动课,由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兼任,体育教师深入各年级辅助,主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以弥补学生户外体育活动时间的不足。为落实好这节课,我们还于去年10月份举行了一次“足球示范课”公开观摩活动,让全体老师参加。
三是通过体育活动推动群体性活动的开展。一年一度的春季田径运动会是我校的常规活动,每次运动会前各班都积极准备,开幕式上异彩纷呈,各种体育道具纷纷亮相,运动场上,各班运动员个个生龙活虎,顽强拼搏,对体育运动的普及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参与面达100%。
四是积极推广校园足球操。首先是选派老师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培训,回校后先在一个年级进行试教,最后再推广到全校。
最后, 认真抓好体育常规教学工作,确保优质的教学质量是我佼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注重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十多年我校没有出现过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学校还被评为全市安全文明单位。要求体育教师(尤其是负责传统项目的教师)必须制定好学期的工作计划,设计出每周、每节课授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及达到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教学手段、器材等,使教学工作能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阶段的重点而有所侧重。并在每次上课之前认真检查场地设施、器材,排除安全隐患,这样大大降低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面向全体,全面做好学生体育锻炼工作的同时,近几年来,学校一直将足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建设和训练做为校体育工作的重点,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足球强势项目。
为搞好足球训练工作,学校尽力做到“四落实”:即落实人员(教练),落实经费、落实训练场地、落实训练时间。
人员是保证。新学年初在教学工作安排时,我们优先考虑体育教师。凡是体育教师,在任课课时上给予一定考虑,减少任课节数,如足球队教练一周任课不超过10节。经费是动力。为开展传统项目训练,学校为训练教师发训练补助、每两年购买教练服、运动员服。据统计,学校每年所用项目基本经费、教练员补助、器材设施购买、外出竞赛等费用达二万元以上。
条件是基础。为完善体育设施,保证体育教学及传项训练的需要,今年,学校投资近百万元改造操场、运动场,购买体育器材。学校多方筹资实现操场塑胶化,建立了标准的篮球场、排球场,改变了以往开展体育活动灰尘大,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问题,并购进了标准的篮球架、排球网等设备。另外,还购买了四万余元的体育健身器材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设备。为解决体育常规教学器材不足的问题,学校尽力挤出资金分批添置常用器材,并配备了一名专职体育器材管理员。训练是生命。学校每学期将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纳入工作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由学校和体育组共同制订训练计划,保证训练时间。学校足球队坚持早晚训练,几年如一日,赢得了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学校近年在各级体育竞技比赛中硕果累累。 xx年7月,我校足球队参加济宁市“体彩杯”中小学生足球联赛,获得了男子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五名的好成绩,3名学生被评为优秀运动员。
xx年7月,我校足球队参加济宁市“体彩杯”中小学生足球联赛,获得了女子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2名学生被评为优秀运动员。
xx年8月,我校足球队参加山东省“体彩杯”中小学生足球联赛,获得了女子初中组团体总分第八名的好成绩,2名学生被评为优秀运动员。近几年来,我校向上级体育训练学校各项目队输送队员达十余名。
一是体育教师紧缺。由于我校班级多,体育教师相对不足。 二是教练员队伍难以稳定。由于足球训练强度大,时间长,教练员比较辛苦,而学校由于经费问题,在待遇上又不能使他们得到满足,造成训练不连续、不系统。
三是经费相对不足。由于学校现已全部免除学生各种费用,国拨经费能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已是不易,所以要投入资金购买体育设施、器材及场地建设就显得力不从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总之,我校的体育工作在各级领导关心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自认为离上级体育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坚信:足球项目一定能在老僧堂镇中学这所经典老校的沃土上,不断发扬光大,硕果累累!
绿色学校自评报告篇四
一、学校概况
我校位于美丽的长江第一湾畔大同小坡上,空气清新,环境优雅。现为“丽江市文明单位”、“丽江市绿色学校”、“丽江市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玉龙县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生743人。全校教职工78人,专任教师72人,其中具有中学中级职称29人。校园占地面积22亩,建筑面积9331平方米,绿化面积3亩多,有教学楼、综合实验大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建筑。设有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多媒体教室等,配有微机系统、摄像制作系统、钢琴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二、近年来学校创绿工作回顾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环境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世界性的重大问题之一,环保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校自1958年建校以来一直非常重视环境教育,2003年成为中日友好环境教育基地,2010年4月被评为县绿色学校,2010年12月又被评为丽江市绿色学校。从2003年开始,我校进一步加大创建绿色学校的宣传力度,以“创建云南省绿色学校”为目标,轰轰烈烈地开展各种有关环境教育的活动。
(一)加大创建绿色学校的宣传力度,为创建工作准备
1、成立“创建云南省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长亲任组长,各部门具体分工负责,做到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
2、组建环境教育教研组,每两到三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研究学校环境教育的发展方向及存在问题,并及时做好记录。
3、利用晨会、班会课、黑板报、宣传窗渠道,向全校师生宣传“绿色学校”的内涵,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和创建工作的意义,要求全体师生参与各项有益的环保活动。
4、学校把教师参与环境教育的情况作为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的参考条件。
5、注重环境教育的学科渗透,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备好环境教育的有关资料,课堂要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
(二)以创建“云南省绿色学校”为目标,轰轰烈烈开展环境教育
1、健全环境教育管理制度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了《玉龙四中环境教育总体规划》、《玉龙四中环境教育实施方案》,明确我们开展环境教育的努力方向。
(2)各项环境教育活动有章可循。学校对各项教育活动进行分解,并制定了各活动的相关评估方案,如《玉龙四中班主任评估方案》、《玉龙四中各班绿化带分配表》、《玉龙四中各班教室卫生及卫生责任区评分表》等,把这些活动落实到班级管理中去。
2、在实践中渗透环境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1)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2)班主任有计划有目的地上好环保主题班会课。
(3)每个学期进行环保主题班会课的观摩评比活动。
(4)每个班级每学期刊出1至2期环保知识的黑板报。
(5)每个班级负责刊出一期环保周刊,并分发给其他班级阅读。
(6)每学期开展一次拟撰并设计制作绿化标语警示牌比赛。
(7)每学期进行2至3期的环保宣传图片展。
(8)鼓励学生制作环境教育网页和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电脑绘图大赛。
(9)每学期进行一次环境征文比赛。
(10)每学期举行一次环保知识竞赛。
3、注重学生参与,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冶;红领巾广播站经常播出环境教育内容。在这些宣传阵地发挥影响的同时,广大学生轮流参与到宣传实施过程中,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佳的情感体验。
(三)加强环境建设,重视环境育人。
多年来,玉龙县第四中学在环境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坚持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净化,形成了优良的校园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协调。我们对校园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划建设,营造了校园绿色地面文化,以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学校的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布局合理,对可绿化地均进行了合理的绿化。我校有专人负责日常的树木、草地、花丛的养护工作,校园内一年四季花开花落,绿意浓浓。每天负责校园卫生的值日学生拾捡干净草地上的杂物、拔出其间的杂草,对每个绿化带都设立了班级养护,卫生包干区。通过合理的规划,校园中开辟了多块绿草地、小荒地、沙坑、植物园、游乐园等设施场所,这些场地设施成了师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调整身心的好去处。特别是老教学区和惠桢子琇楼院的建设中,学校专门请来高山植物研究所的专家进行了精心的规划,各种花草植物遍布两个院内,使两个院“融花园、学园、乐园于一园,集自然美、艺术美为一体”。
十足,其乐融融。在环境卫生方面,学校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教室、宿舍、餐厅和办公室等场所定期消毒;学校为各个班级划分卫生担当区,落实责任制,每天由指定班级学生实行一日三扫,部分区域则由专人负责清扫,校园各处做到“五无”,即地上无痰渍纸屑、墙壁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为师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空间。如今,我校校容整洁,秩序井然,给来参观的客人们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如今,校园内到处可听到小鸟的叫声,教室内书声琅琅,鸟声书声,声声入耳,运动场上学生游戏,草坪上小鸟觅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一大道亮丽的风景。在每班的教室内,我开展了“四个一”工程,即“一盆花,一个图书角,一个学习园地,一张干净的讲桌桌布”,增加了教室内的文化内涵。学校还对教室、围墙、人行道进行改造,同时利用各种升旗仪式等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减少了脏乱现象,使校园更加美化、净化。学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校园环境,良好通风采光条件的教室和办公室校园空气清新,空气质量高,光线充足,使人心旷神怡,给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流参与到宣传实施过程中,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佳的情感体验。总之,优美的环境可以创造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我校近年来各项工作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与我校的学习环境,师生的良好环保习惯及行为是密不可分的。我校将绿色学校的创建作为实现“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创云南省一流的品牌学校”这个总目标的关键一环来抓,努力争创绿色学校,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2003年12月,我校通过了丽江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委员会复评委的“丽江市文明单位”复查验收,这无疑也是对我校开展环境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大肯定。我们玉龙四中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继续为创建“云南省绿色学校”不懈努力!
绿色学校自评报告篇五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更新观念,统一认识,认真贯彻建设健康学校文件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突破口,以各项规章制度为保障,以加强检查评比为动力,勇于开拓、务实进取,全面推动健康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回眸近几年的创建足迹,我们切实做好了以下各项工作。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身心健康,把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学校有一支比较优秀的师资队伍,其中有2名校医,有3名专职体育教师。按照《中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配备目录》的要求,进行器械配备,以满足卫生工作的需要。为了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有序、全面地推进,学校成立了创建健康促进学校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制订工作计划、研究创建措施、明确人员职责、落实专项资金、健全规章制度、检查实施情况等工作。大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把健康教育工作当作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部署,详细分解任务,做到责任到人,工作有计划、有落实。
为了使推进健康学校建设的理念根植于每个参与者的心中,学校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地组织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了促进学校健康的相关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实践能力。
1、专门培训与交流学习相结合。学校一方面安排分管领导和校医参加市卫生部门组织的培训,安排专家和领导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培训;另一方面还经常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学习。
2、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学校一方面利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教职工大会、红领巾广播站等形式,组织师生进行集中学习;另一方面还要求师生充分利用网络、宣传画廊、健康传单等资源进行自学。
3、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学校除了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外,还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告家长书、发放学习材料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相关的培训。
为了使创建的健康校园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努力构建工作顺利开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1、合理安排课程表。学校从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确保每日在校不超过8小时。
2、切实制订制度。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的推进健康学校建设的规章制度。包括师生体检制度、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控烟制度、卫生室工作制度、卫生室工作人员职责、文明办公室评比制度、班级常规考核制度、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学生常见病定期上报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等。
3、健全应急机制。为确保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预案,包括学校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工作预案、学生伤害事故及其它事件工作预案、处理消防及校舍发生险情时工作预案等。
xx年8月,我校正式搬入新校区。新校总投资近600万元。相对老校来说,新校扩大了校园面积,改善了学习条件,更新了教学设施,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学校占地30960平方米,建筑面积5860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达5935平方米,硬化面积5960平方米,建有花坛4个,百米艺术长廊一条,景点9处,空闲地带均植上了草皮,景点、花坛做到草本、木本间植,乔木、灌木结合,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学校本着教育装备现代化、规范布局科学化的原则,建设装备了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社会室、少先队活动室、家长学校活动室等16个特种教室。学校图书室现存图书33686册,生均28余册,各类教学仪器26454件,均达省颁一类标准。为更好地推进学校的全面发展,xx年,学校投入资金30余万元,新建音乐大厅一个,使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学校有300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和5片篮球场,保证了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卫生室医疗器械及药品齐全,能独立做好一些疾病的防治工作。
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由专人负责心理咨询工作,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开通心理咨询网站,开办心理咨询讲座,热情、负责地接待需要提供心理帮助的学生,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早日走出心理误区,从而使学生健康、愉快地成长。
学校切实开展控烟活动,制订了控烟制度、奖罚方案,发放了“请远离香烟”的控烟倡议书(全体教工和家长),签定了禁烟协议书(全体男教工)。
学校培育、弘扬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把校园环境的熏陶、日常行为的规范、校园活动的引领有机地整合起来,努力创建适合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人文环境。
我校在校园布置及景点建设中,十分注意自身资源的开发。学校文化底蕴的挖掘给人以新的启示。在墙壁上悬挂了名人画像、格言警句、师生的书画,在画廊里布置了介绍学校、优秀师生先进事迹的图文资料,定期布置健康教育的宣传画等,从而使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进而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师生的行为指向。
学校突破了狭小的校本主义“象牙塔”,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与社区、家庭进行健康信息的交流与沟通,积极探索三位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形成共建、共管、共育的社会大环境。
1、学校与社区。学校与镇派出所结成了军民共建单位,签定了共建协议,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并定期开展共建活动。另外,学校也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和为社区提供健康促进服务。
2、学校与家庭。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不定期组织“家校活动日”、发放家长信、寒暑假教师进行家庭普访等形式,与家长交流学校和学生的相关信息,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家校一体,主动、积极地为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健康问题广泛地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此,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知晓符合年龄特点的健康知识,掌握相应的健康技能,对其将来一生的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1、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学校通过“五个有”的落实(有课程、有教材、有教案、有教师、有评价),努力提高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效率。
2、拓宽教育教学渠道。学校利用宣传画廊、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阵地,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专项活动、开设专题健康讲座、观看健康宣传片、发放健康宣传资料、进行健康知识测试等活动,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3、重视卫生检查评比。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班级的环境卫生、学生的个人卫生、广播操、眼保健操等进行检查评比,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健康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目前我校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95%以上,眼保健操的正确率达90%以上。
在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基础上,学校还会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有目的、有重点地为师生提供基本的健康服务,保障并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
1、对师生实施健康检查
学校对每个教职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全体教职工的常规体检二年一次,女教职工的妇科检查一年一次;学校对全体学生进行一年一次的全套体检。一轮体检结束,校医还对师生总体的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及时的统计,并作相应的分析。对体检中发现异常或阳性特征、疾病的则及时通知教师或家长,并督促其及时治疗。
2、切实开展常见病的防治
学校遵循“预防为主,习惯培养为重”的原则,每年制订常见病的防治计划和措施,每年度确立重点监测的项目,家校联手,切实有效地开展常见病的防治工作。近几年,学生“六病”的发病率和因病缺课率等比较正常。
3、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防治
学校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重点抓了晨检、特殊从业人员定期健康检查、隔离消毒、患者隔离治疗等工作,还健全了学校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工作预案,切实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至今为止,学校未发生过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的事故。
在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艰苦的跋涉,付出了辛劳的汗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优秀的学校为榜样,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实、更好、更精彩。
绿色学校自评报告篇六
根据兵教综发[20xx]23号文件《关于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并按照《全国环保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小学环境教育大纲》的要求,北屯中学于20xx年5月开展了“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目前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已按计划完成,已具备兵团“绿色学校”基本条件。现根据新疆兵团中小学“绿色学校”评估标准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情况向师教委、师环保局汇报:
1、领导重视。为加强对我校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领导和管理,我校于今年5月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对环境教育宣传、教师环保培训、环境教育教材开发,课程设置,学科渗透,校园绿化、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进行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了北屯中学创建“绿色学校”实施计划,按照兵团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步骤,部署安排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定期检查,整改,及时总结。(自评分7分)。
2、资料齐全。为更好的开展环境教育,增强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我校教研室专门编写校本教材《环境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认真撰写教案,积极开展论文研讨活动。(自评分4分)
3、宣传教育。我校根据“绿色学校”创建活动计划于20xx年6月举行了创建“绿色学校”板报比赛,并在艺术节期间举行了创建“绿色学校”为主题的手抄报展。学校广播室、图书馆、阅览室有环保书籍20余种。并在“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自评分7分)
4、环保培训。我校根据兵团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制定有学校环保培训法,定期对教师进行环保培训。(自评分4分)
1、课堂渗透。我校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都能够积极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内容贴近生活,注重实效。学校各学期举行一次环境教育研讨课,并有教案。在学校组织的期未考试中有环境保护的内容。(自评分11分)
2、活动课程。我校积极开展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十一”期间校团委、少先队举行了“创建绿色学校”演讲比赛,“我爱绿色”盆花展,“绿色家园”征文等活动,全校3000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同时各教学班每学期都要定期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自评分5分)
1、小组活动。我校小学部和中学部都成立有环境保护小组和环境保护青年志愿者小组,积极开展争创“环保章”,收集废纸,环境保护宣传等活动。环保小组有辅导老师。(自评分6分)
2、实践活动。我校每周都安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大扫除,每年春秋季节都要到北屯平顶山立体植物园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积极组织学生搜集和整理环境保护的资料。在社区宣传方面,我校组织学生到北屯油脂厂参观冶的工艺流程,暑假期间开展了“北屯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社会调查活动。学生参加各类环境教育活动的普及率在90%以上。(自评分9分)
3、专题教育。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校积极制定活动计划,并且各班开展了讲环保小故事,自编自唱环保歌、讲演比赛、板报比赛、交流会等活动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教育教学显著。(自评分6分)
1、校园绿化。我校绿化面积是达17000平方米,基本实现春绿、夏花、秋、冬树,同时加大了花园式建设的力度,使校园环境到四化(即硬化,美化、绿化、化)(自评分4分)
2、卫生状况。我校校园绿化无乱扔垃圾现象,课堂环境优美整洁,食堂、宿舍干净整洁,测所为水冲式无害化处理,无臭味、异味。所有共公场所均要定期消毒,无卫生死角。(自评分6分)
3、学校实验室,垃圾池,锅炉房产生的污染能够有效处理,学校在各主要道没有10个果皮箱,3个厢式垃圾箱。使校园污染有效控制(自评分6分)
4、环境意识(自评分8分)
1、环保行为。我校为无烟学校。校园内无乱丢、乱吐、乱乱画的行为,学生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学校每周一对学生进行仪容仪表检查、促进了学生在家、学校、社会养成卫生、健康、环保的生习惯。(自评分10分)
2、教育效果。今年我校向兵团报送综合实践课程环境教育方面的课题9份,有1人获兵团一等奖,2人获兵团二等奖。6人获兵团三等奖。我校教师黄玉华编写的《走进金山》,毕惠编写的《我的家乡》分别被选入国家综合实践教材。20xx年我校学生参加兵团环保有1人获奖。(自评分5分)
(自评总分为98分)
1、我校毕慧老师编写的《我的家乡》报送入国家综合实践实验(3分)
2、我校学生参加自治区生动物保护知识比赛,有12人获一等奖、24人获二等奖、29人获三等奖(2分)
3、我校把环境教育列入必修课(3分)
绿色学校自评报告篇七
是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现有在校生5300人。学院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建校历史五十余年,学科涉及文、管、农、工等应用领域,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素有“管理人才的摇篮,科技专家的沃土”之称。
全院共有教职工363人,其中专任教师178人,含省级学术带头人7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87人,双师型”教师54人,具有注册执业资格的教师8人。
学院占地1900亩,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亿元;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公寓楼、餐饮楼、俱乐部、产业化教学基地群、标准化田径运动场、商业服务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功能齐备;各类实验室、标本室55个。建有电视卫星接收站、外语小电台和校园信息网。图书馆藏书21.8万册,电子读物3.93万种。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学院形成了人才培养基地化,合作办学国际化,校企一体、双元制教学,校农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教科农工贸一体化,仿真模拟教学,多种形式办学,与就业准入制度接轨,毕业生就业率高等特色和优势。已跨入全国高校600强行列。
我们的目标是:不但要成为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绿色农业生态示范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而且还要成为环保知识教育宣传基地,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组织管理
学院领导十分重视绿色学校建设工作,从20xx年开始就制定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方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教务处、专业系、学工团委、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成立了宣传教育、课内教育、课外教育、环境建设四个工作小组,分工负责组织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同时,为了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培训、派出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20xx年10月份结合学院实际,进行了iso14000环境管理国际标准认证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有关环境、环保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目前,此项工作已通过初审。
(二)课内教育
1、开设选修课
全院公共选修课中开设《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绿色食品管理与生产技术》等课程。
2、课内渗透
在全院各专业公共基础课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在《思想品德修养》课第九章(追求高尚人格)的第一节(道德品质的形成与作用)中渗透“保护环境”等内容;在《邓小平理论》课中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的第五节(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渗透“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等内容。
在《经济学原理与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农业经营与管理》等课程中渗透“农业资源管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在《园林植物环境》、《园林绿化》、《旅游地理》、《农村政策法规》、《花卉学》、《作物栽培学总论》、《植物保护学通论》、《家畜环境卫生学》、《农业生物技术》、《药用植物栽培学》等课程中渗透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环境教育的意义、作物生长与环境条件、农业自然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3、班会课
各班级定期在班会课中专题或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4、环保实验操作技能培养
种植类专业在实验中渗透环保内容,注重在相关实验中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具体表现在喷雾器的使用、肥料鉴别实验、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野生植物标本的采集、土壤剖面观察等项实验中。
(三)课外教育
1、成立课外活动小组。
学院团委组织成立了3个环保课外活动小组。分别组织了植树、节约用水实践周、保护环境主题教育会、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课外小组活动要求定期、定内容、定辅导教师、定地点。
2、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环保科普宣传活动。
党办、团委、德育教研室共同进行组织,采用广播、板报、征文、宣传画、讲座等形式,开展环保主题教育活动。
3、环境教育与团队活动相结合。
每年组织教师及学生参加牡丹江市、宁安市组织的春秋两季植树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也使学生受到了热爱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四)环境建设
学院将环境育人纳入学院的四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方针之中,并已付诸实施。
1、校园绿化美化
多年来,共植树60多个品种36000多株,种植草坪1.2万平方米,覆盖13万多平方米,占可绿化面积的100%,实现了多年来裸露地全部进行软硬覆盖的目标,另拨出3万平方米土地作为环境保护和绿化美化的园林、风景林、丰产林苗基地,近几年,每年用于环境建设方面的投资均在20万元以上,为环境建设任务的落实提供了保证。
2、开展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国际标准认证工作
为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工作与国际接轨,达到标准化的规范,也为满足专业实训的需要,学院与北京世标认证中心联合,于20xx年10月份开始进行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和iso14000环境管理国际标准认证的准备工作,并于今年5月末通过了iso90001:20xx国际质量标准认证,通过了iso14001:20xx的环境管理国际标准的初次审核。这标志着学院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及服务质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环境建设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制订校区环境保护办法
学院针对实际,制定了校区环境保护法,对产生的烟尘、异味、噪声等污染行为及对卫生的不规范行为进行有效制止,并采取防污治污措施,多年来,共消灭小锅灶200多个,集中锅炉房,采用符合国家防污标准的锅炉,保证了校园内空气清新,取缔校园内的游戏厅及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保证了校园环境的健康有序。
3、定期进行卫生清扫
对校园的卫生坚持经常清扫,保持校园干净、教室整洁、食堂卫生符合标准、厕所清洁无味,并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能回收再利用的进行回收,不能回收利作的进行集中处理,保证了校园内的洁净。
多次获得区、市级绿化先进单位称号;城市园林绿化甲级单位、市级绿色学校、省级绿色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单位、精神文明标兵单位,省级庭院绿化先进单位、省级甲级庭院绿化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级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级精神文明单位。
通过多年的努力,学院的环境建设逐步提档升级、学生的文明程度逐渐提高,营造了优美、文明的育人环境,为学院更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培养优秀人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但是,仍存在由于资金方面的限制使环境建设档次不高,地处村镇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学生环境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等不足和不利之处,我们今后还将进一步努力,加大育人环境的建设力度,加快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使学院早日成为环境一流、学风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特色一流的职业学院。
绿色学校自评报告篇八
我们高埠镇中学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银高埠郊区,南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后山,北有104国道,北有古枕渠。解放初期,这所学校的前身是范姜小学。1969年,成立了一个初中班,后来它被命名为范姜中学。经过近40年的转型发展,从最初占地仅3亩的“戴帽”初中,发展到如今的“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城市绿色学校”、“城市卫生学校”、“城市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城市青年文明”、“区文明单位”。学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有200名教学和行政人员。学校教育和教学设施齐全,现代教学设备也越来越齐全。多功能厅、电视演播室、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校园网站、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等现代化教育设备一应俱全。
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加快了旧学校的改造,以此为契机,建设文明学校和示范学校,逐步建立起一流的教育文化环境和一流的现代化教育设施。学校用审美和整体的眼光进行校园环境的同步改造和不断优化。构思巧妙的校园广场钢雕塑、中央花坛和近百米的宣传走廊,将美与张力融为一体。从1995年开始,开展校园绿化环境教育工程建设,从1999年开始,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程。现在校园绿地覆盖率超过35%,有近百种花草树木。绿树成荫,四季盛开,花园里绿树成荫,是学生的理想学校。20xx年底,在绍兴市被命名为“绿色学校”。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认识
我们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提高办学质量、拓展和深化素质教育内涵的重要环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尊重和完善人”的宗旨,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指导思想贯彻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学校环境教育的全过程,与知识、实践和责任有机结合。
(二)明确目标,建立科学的管理组织。
明确“依托环境教育,倡导绿色管理,促进学校素质教育整体提升,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办学理念,环境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小组,由教务处、政治教育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教研组负责人以及家长和学生代表组成。环境教育的具体活动要落实到人,责任要落实到人。教务处要保证学科渗透。一线教师要对学科的实施负责。政治教育部门、团委、学生会、少先队负责环境活动的实施和指导。理科老师要负责环保知识的讲座。总务室应负责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管理。采取多层次、多角度的措施,全方位推进环境教育。
(三)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让“绿色”走进课堂,走近每一个学生。教师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关键,基本途径在课堂。
1、强化教师的环境意识,注重提高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首先。定期向教师讲授环境知识,通过网络了解新的环境教育信息。其次,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研究,对“环境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以提高课堂环境教育的效果。第三,在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了“环境教育必须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的指标,保证了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校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2、充分挖掘课程内涵,有机渗透环境教育。学校坚持综合特色办学目标,有计划地实施“渗透”环境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根据教学部门的调查,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或《学科教学指导纲要》(课程标准)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组织教育,教师对环境教育越来越感兴趣;与环境教育密切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学科中的环境教育较好。随着语文课外阅读的延伸,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和科技说明文逐渐成为阅读的主流。
绿色学校自评报告篇九
中心学校始建于xxxx年,坐落于历史悠久的千年文明古镇——xx镇北,西临xx河,东接xxx省道,北望xx高速公路。丰厚的文化积淀、优美的校园环境、独特的人文底蕴,在学校近年的发展中,越发彰显出学校特有的风采,学校先后获得“合肥市第五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合肥市教育招生考试先进报名点学校”、“安徽省示范留守儿童之家”、“合肥市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合肥市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安徽省少儿科普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合肥市平安校园”、“合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1035名学生,教职工104人,其中高级教师15人,中级职称5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合肥市“名师工作室”名师1人,市、区教坛新星3人,市骨干教师6人,区教学能手10人,兼职环境教育教师2名。学校历经四十余年的发展,现校园占地3335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校园环境优美,林木葱翠、花团锦簇、四季常青,是一座花园式的绿色学校。
近几年来,学校以环境教育为契机,积极创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在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自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一直积极将绿色学校的理念与标准,渗透到学校的管理与建设中去,成立了“创绿”领导组,健全了学校环境教育网络。学校在市教体局和环保部门的指导下,始终坚持全面渗透、多渠道、多途径、生动活泼地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下面就我校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的`做法总结如下:敬请审核!
1.健全组织,建章立制。
学校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提到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积极谋划部署,有效地开展相关创建工作。在创建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建章立制,以制度为保障,以制度为促进,形成长效机制。经过不懈努力,全体教职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进一步增强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强化校本培训,加强队伍建设。
学校以校本培训为途径,致力打造一支热爱环境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一方面组织教师赴外地参观学习,聘请环保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另一方面引领广大教师依托互联网和校园网等现代媒体,了解最前沿的信息动态,将绿色理念牢记于心中,践行于工作之中。
1.整合课程资源,牢牢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
学校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语文、政治、地理、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懂得环保意义,在实践中掌握环保知识和技能。
2.将环境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环境教育与德育相结合,为环境教育增添了新的助推力,增强了德育工作和环境教育的实效性,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让学生踊跃地投身到环保实践当中。
1.加强绿色宣传,营造环境教育氛围。
学校在板报橱窗中,单独开设环境专栏;绿化带布置爱护花草的宣传标语,厕所、食堂布置节约水、粮的宣传标语,楼梯走廊布置环保书画作品;多方位营造浓厚的环保教育氛围。对于“绿色创建”工作,做到“校园之声”广播定期播出,“国旗下讲话”常规化,环保专题黑板报普通化,环保知识讲座经常化,让环保意识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
2.打造优美环境,提升文化品位。
学校一方面加强绿化建设,种植了各种树木花草,形成了错落有致、典雅精致、绿意盎然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学校的文化环境建设,围墙走廊、科普园地、名人字画等整体布置,为学生创造了怡人的学习氛围。
1.多样活动有环保。
学校经常举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主题的班团会;“寻找身边的陋习”、“回收废旧电池”等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征文、绘画异彩纷呈,学生纷纷用废旧物品制作工艺品和科技作品,既培养了环保意识,又锻炼了动手和创新能力。
2.重要节日促环保。
结合“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世界性环境保护节日,开展“我爱家园征文、演讲比赛”;植树节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地球日举行主题班会“让地球妈妈笑起来”等,让学生的环保理念在活动中孕育、形成。
3.考核评选比环保。
学校制定了完备的管理考评制度,为各班划分了卫生绿化包干区,每天由“自主管理监督员”检查评比。卫生要求校园各处做到“五无”,大力倡导“我为校园弯弯腰”。绿化护理要求各班环保小分队自己浇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剪,制作标签。“自主管理监督员”将每班学生表现纳入班级考核,作为“文明班级”评选的重要依据。
此外,校团总支还开展了“环保小卫士”评比,各班增设了“开关灯节能小组长”、“环保小组长”等个性评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4.杜绝浪费讲环保。
我校对各种资源统筹使用,厉行节约,师生不浪费纸、电、水已蔚然成风,回收废纸,拒用一次性餐具已成为自觉行为。班级成立了“废物”回收站,对学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班级“节能员”,对班级的水、电等能源使用,实施全程监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创绿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同学们节约、环保意识。
让环保教育走进家庭、辐射社区,才是绿色创建工作的根本意义。我校以“护绿小队”活动作为创建切入点,多次组织“护绿小队”到社区、街道等宣传环保;在镇道小区拣拾垃圾;到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走上街道宣传“秸秆焚烧”的害处。学校门口马路车水马龙,乱丢乱扔现象比较严重,为此团总支把此路定为自主管理校外实践基地,定期组织“护绿小队”沿学校门口的马路两边,清除白色垃圾。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改变陋习,做环保家庭”的活动,向自己家长提出环保十条建议,“小手拉大手”,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环境教育和环保活动的开展,使学校的德育、美育融为一体,学生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激发了爱绿爱美的高尚志趣,培养了爱学校、爱动物、爱大自然,爱一草一木的美好心灵。同时,学生在环保活动中,也学会了做人、求知、劳动、生活,为获得终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发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师生在省市环保类征文、评比活动中频频获奖,20xx年7月xxx同学荣获合肥市“放飞绿色梦想”环保主题征文三等奖,xxx同学在“争当全省百佳校园环保小卫士”活动中,被评为合肥市“校园优秀环保小卫士”。
创建“绿色学校”既是提升学校品位,加速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向全社会推广环境教育的一条捷径。在创建中,我们还有许多有待完善和进一步深入的地方。譬如:如何在形式生动活泼新颖的同时探索更为成熟、更为有效的工作模式;如何在对外交流中提高、巩固环保教育的质量;如何加强目标层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定型化;如何把环境道德的教育逐步升华到环境美育的境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工作研究的方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借这次创建“绿色学校”的东风,在今后的学校环境教育中,一步一个绿色脚印,将环境教育作为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进一步提高环保认识,强化环境教育,为建设“绿色校园、文明巢湖、美好合肥、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绿色学校自评报告篇十
我们xx市第xx中学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是一所集小学、初中于一体的全日制基础教育名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提升学校内涵、提升教育质量、打造精品校园”为目标,培育“绿色学校”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现有教工300余人,80多个教学班。学校以特有的魅力吸引着4000多名学生在校就读。分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万多平方米,现代化教学大楼巍峨耸立在xx市东南部。诗情画意、人文景观,是我校“绿色学校”建设的主题。现在是花木环绕,碧草茵茵。绿树红楼,花团锦簇。如霞似雪,曲径通幽。花木拂疏,紫燕翩然,俨若北国江南。书声朗朗,琴乐悠悠,相互应和,相得益彰。环境优雅,风景宜人,被省政府命名为花园式示范学校。
我们认为“绿色学校”建设的内涵应该是提升学校生态环境意识,修养人文品味,培育道德情操。“绿色学校”建设的宗旨主要在于加强校园有关环境生态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探索,注重环保人才队伍的培养,提高师生环境意识,并带动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适时成立“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构建科学的绿色学校体系、培育绿色学校文化、拓展生态建设合作区域三方面深化环保理念,提升环保意识,显示了我校力行节能减排、创建绿色学校的坚定决心。
几年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战略,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契机,加快“绿色学校”建设的步伐,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针划,做到组织、计划、人员到位。
一是健全制度,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环境教育,把它作为工作的重点,由陈校长亲自挂帅,分层管理。定期检查各个部门的环境保护活动是否落到实处,并及时的进行反馈。我校掀起了“人人参与环保活动的强大声势,争做环保小主人的思想意识逐渐在全体学生心中扎根,大家学环保,用环保、做环保,环保教育活动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为了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仅仅是改善外部环境是不够的,因此,在学科中渗透,在课外活动中体现成为我校环保教育活动的一大特色。在语文、政治、生物、地理、音体美等学科中均有体现;学校政教处经常性的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保护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主题班会。每一个学期,各班都能出好1-2期环保专刊,利用校园广播等方面的宣传。学校政教处每周和卫生室联合起来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价。二是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改善环境,从身边做起。领导重视“绿色学校”环境建设,以优美的环境育人。优雅的环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砥砺师生品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们美好的心灵。保证师生身心健康,保证学校气氛和谐。学校为了营造出一个既现代又环境优美的花园式示范学校。美丽的环境加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取得了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三是改善生态环境,组织实施绿色生态学校建设工程。几年来,学校对绿色生态学校建设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起来,想方设法植树绿化,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20xx—20xx年,学校共种植各种乔木、灌木80余万株,花1万余株,草2、1万平方米,共投资35万元。校园达到了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青,绿化覆盖率38%、受到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赞扬,也为我市创建生态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做出了贡献。省、市、区委领导来我校工作调研时指出:“xx中学在“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中起点高、行动早、措施活、效果好,走在了教育系统的前列”。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的每一位员工都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们不但在绿化美化学校环境上下功夫,更注重在修养人文品味,培育道德情操上精益求精。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最后整个学校形成一种人人讲环保的新局面。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中国环境报》、《环境保护知识问答》中的有关知识及内容,使师生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从严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为来感昭学生,很多学生难忘老师俯身捡纸屑的身影,难忘师生一起植树的欢快场景。
一是开展“五型”班子创建活动。我们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创建“绿色学校”这个主题,由党总支书记带头,努力建设“学习型、实干型、团结型、创新型、廉洁型”班子。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紧跟形势,努力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几年来,我们连续被评为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论文《浅议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获得一等奖。三是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结合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我们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感恩孝亲”教育活动。从打造育人环境入手,把《二十四孝图》引入校园艺术画廊,以班为单位召开“体验亲情”主题班会,利用板报、手抄报等媒介广泛宣传“孝亲”典型,组织编写感恩教材、印发《孝亲手册》,从感激父母养育之恩、感激老师教诲之恩、感激他人帮助之恩、感激祖国惠泽之恩等方面,探索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模式。四是实施“师德提升工程”。我们依据“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领导干部考核标准,努力加强师德的养成和教育。结合行业特点,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师德得到进一步提升。五是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切实做好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成立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精心策划,制订详实的教育活动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使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有效开展。充分利用校报、校刊、黑板报、校园广播等载体,开辟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专栏,认真抓好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六是开展“文明伴我成长”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我市20xx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做出了贡献。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高度发展。一是学生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和做事。全校每年受到表彰的优秀学生、干部、孝亲小明星、助人为乐小标兵等品学兼优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1.34%。在家孝顺体贴父母,勤俭节约,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尊敬老师,刻苦学习,做个好学生;在社会遵纪守法,乘车让座,做个好公民;平时求知报国。20xx年——20xx年中考连续4年超额完成区里下达的高分段指标。二是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车多是环保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党总支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带头坐公交车上班,家远顺路的教师拼车上班。这样每天就减少了十几辆车进校园,大大减少的尾气的排放量,低碳、生态校园名副其实。三是办学条件和模式得到彻底改善。学校先后获得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百项殊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校陈希国校长十分荣幸的得到中央首长李源朝的接见,央视、吉视做了报道。
我们一直在努力,按省“绿色学校”标准,特此申报。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绿色学校自评报告篇十一
我校20xx年6月,根据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中央宣传部《关于环境教育行动纲领》的要求和国家环保总局《绿色学校指南》,结合学校实际,学校将创建省级绿色学校纳入了学校工作目标,启动了学校创建省绿色学校工作。三年多来,学校在市环保局、教育局具体指导下,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创建工作,制定并严格实施了创建工作方案。学校的创建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根据《江苏省绿色学校评估验收标准》,我校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查得分为97分。现将学校的创建工作和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与目标设定
1、指导思想
我校创建省级绿色学校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主动参与社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学校工作大局,以进一步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全面提高环境教育质量和努力打造人文化校园和绿色生态校园,扩张学校品牌优势、提高办学效益为核心,以“绿化校园、美化环境、强化环保教育,开发隐蔽课程,浓郁育人氛围,增强教育效果”为主题,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基础教育中实施环境教育和绿色教育的典范。
2、工作目标
(1)创建省级绿色学校的总体工作目标
以绿色教育为抓手,全面实施人文管理,实现和谐教育,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把学校建设成环境优美、文化高雅、质量优秀、素质全面的省级实验小学,高标准地通过省级绿色学校评估验收,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校创建工作的分期目标
到20xx年6月,编制完成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意见,分解学校创建工作职责。
到20xx年底,完成校园环境和文化整改,为创建省级绿色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到20xx年8月,完成学校厕所改造。
到20xx年8月,完成学校食堂改造工程。
作好省级评估验收的所有准备工作,力争高标准通过省级绿色学校的评估验收,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创建工作思路与行动规划
1、基本思路
创建绿色学校的总体思路是:负重自强,抓住机遇,创新思维,创新体制,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协调推进,做精做强,持续发展。
2、行动规划
(1)统一全校认识,形成集体意志
通过全校大会、专题研讨等形式,进一步宣传、学习、讨论,提高对创建绿色学校重要性和急迫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创建绿色学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明智选择;是加快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是以改革、创新和发展为动力,促成学校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全面反思办学实践,总结经验的有效途径;绿色的灵魂是持续发展,绿色的内涵是人与人、人与自己、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的标志是人文化。要将创建省级绿色学校作为近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深入人心,成为集体的意志和行动的共同准则。
(2)落实德育首位,改善人际关系
以德育系统科研为先导,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育人模式,进一步拓展学生成才途径,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进一步完善学校全员育人制度和运行机制,统合学校德育资源,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加强和学生家庭及社区的联系,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分解学校德育目标,构建德育目标体系;提高“三自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凸现德育工作特色;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物投入,着力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3)夯实特色基础,增强学校个性
围绕“一主两翼”的办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打造一流的数字化校园,使信息技术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全员提高师生员工的信息素养;总结科技教育的成功经验,创造科技教育教育的新业绩。进一步开发科技教育和绿色教育的校本课程,推进学校课程改革。
(4)推进课程建设,提升办学档次
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新课程推进的一把手责任制;进一步充实学校课程改革研究力量,加强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指导;走校本培训之路,开展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按照部颁标准开齐开足上好各门课程;主动参与地方课程建设,发挥学校各种资源在地方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完成“小学科技教育研究性学习”和“科学教育---做中学”课题研究,构建绿色教育研究体系,将人文教育和环境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加以凸现。
(5)挖掘社区资源,建设人文校园
我校低处国家优质种子基地、风景秀丽的省属练户农场,独特的地理优势、优越的环境资源、丰富的文化积淀,为我校开展环境教育,构建校园绿色文化,提供宝贵资源。学校积极参与农场绿色生态建设,以“爱我农场、美化家乡”为主题,参加农场生态林、观光林、经济林建设,并实施保护。通过参观生态农业基地,初步感受资源循环利用的过程和稻鸭共养技术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在学校管理中实施人文校园建设,学校既重视制度建设,更侧重人文关怀,既追求教育质量,更注重精神文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陶冶心情的花园、增长知识的乐园、事业发展的家园愿爱洋溢在你甜蜜的生活中,让以后的每一个日子,都像今日这般辉煌喜悦!
(一)自查得分和结论
根据《江苏省绿色学校评估验收标准》,比照我校创建工作实际,自评最后得分为97分。
自评结论为基本达到了市级绿色学校的评估验收标准。
(二)自评要点
1、学校加强对市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中层干部和学科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为成员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在学校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规划和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学期工作计划中对环境教育都有明确的表述或具体的工作安排,学校以创建人文化校园和绿色生态校园等作为校园建设及学校其他工作的目标。
难忘运动场上同学们矫健的身影;难忘“六一”节中,同学们嘹亮的歌声;难忘献爱心时,同学们奉献的零花钱……六年前,学校制定并严格实施了《练湖中心小学绿色教育工作意见》,配套制定和实施了环境教育的检查、督导制度,学年初有计划,学年末有总结。加强对分管领导和骨干教师绿色教育的专题培训,他们先后参加了20xx年—20xx年由省环保局组织的环境教育专题培训。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各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就环境教育学科渗透、学生环保社团活动开展等进行学习研讨和教学研究。学校有包括环境教育在内的专题教育宣传橱窗,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少先队每学年配合环保纪念日等至少安排两期环境教育专题黑板报,任务导向、稳步发展、持续改进的发展方针。
学校在宽敞、醒目的位置设置了激励师生努力工作、勤奋学习、珍惜时间等内涵的警示语,配合环境教育活动,阶段性地张贴或悬挂主题标语,学校干道旁、大楼上均布置有绿色环保警示语和教育用语。学校在环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纪念日、植树节等环境节日以倡议书、国旗下的讲话、手抄小报、环保征文等形式开展了全校性的主题宣传活动,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
学校环境教育的资料较为齐全。学校购置有开展环境教育的报刊、图书若干册和一批音像资料进入仓库工作,我首先在高温库房学习六天,之后在股二成品库学习。我对高效、专业化的流程操作感触很深。
2、大力加强课内教育
学校20xx年制定和实施的《绿色教育工作意见》对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有明确的规定,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较好,各学科做到每学年有1—2次环境教育研究课,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贴切、自然,教育效果好,普遍受到学生喜欢,学科考试试题有环境保护的内容。少先队、学校兴趣小组的各项活动中环境保护内容体现充分。每学年各班至少有环境教育主题班会。环境教研组及其教师的教学计划、讲义或教案详实。
3、形式多样地开展课外环境教育活动
学校有“环保志愿小队”和“班级环保小组”等学生环保组织,均配有指导教师。学校“环保志愿小队”和“班级环保小组”常年有计划地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愿爱洋溢在你甜蜜的生活中,让以后的每一个日子,都像今日这般辉煌喜悦!
学校近三年来坚持实施“学生全员管理校园”办法,校园内辟有班级绿化区和卫生包干区,全校师生参与了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活动。学校“环保志愿小队”参与社区环境状况的调查,多次参加市、区和学校组织的环保宣传活动。学生通过环保手抄小报、环境征文、环保黑板报等形式参与环境教育活动的普及率98%以上。百花齐放,万马奔腾。
学校环境教育层次丰富,形式多样,学校组织师生参加各级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组织全校性环保活动,有全校性师生郊游性活动,有学科环境教育的渗透,有环保主题班会等,均有活动方案,活动效果良好。
4、不断加强校园建设
学校可绿化地段均得到了绿化,绿色生态校园初步建成,学校有植物一百余种,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初步开发出切合学校课程理念的校本教材。学校校园绿化率达45%以上,校园的净化、美化不断加强,教学楼窗明几净,学生食堂一级食堂,厕所干净,无异味。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控制措施,符合环保要求。学校实行了生活垃圾和教学垃圾等的分类处理,全面实施了袋装垃圾处置办法,对垃圾及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对校园和周边环境不产生污染。
5、环境教育成果显著
学校对教师有系统的环境教育内容及相应的配套措施,教师的问卷测试合格率应该达到100%。学校长年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学生环保知识教全面,环保意识强,环保行动坚决,学生问卷测试合格率应该达到100%。学校师生环保意识强,行为习惯好,学校是无烟学校,公共场所无吸烟现象,校园整洁,学生无乱丢、乱吐、乱写、乱画等不良行为。师生消费观念科学合理,学校对食堂的食品、用具、用品均有明确的环保要求,学校实行严格的门岗制度,严禁师生将严重污染环境、不易降解和能耗高的商品带入学校。学校师生环保参与意识强,通过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环保宣传活动、家长会议等形式对社区、家庭改善环境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校有近几年参加环保小论文、环保手抄小报、教学论文、绘画等均有获奖。近三年,教师论文、教案、经验总结等受到各级表彰、奖励。
(三)存在问题
教师环境教育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表现为教师在环境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参与率教低,环境教育方面的论文、作品较少。
学校绿色教育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环境教育进一步深化必须得到环保部门领导和专家的支持、指导。必须得到社区组织的支持、配合。
绿色学校自评报告篇十二
商河县沙河乡燕家小学坐落于沙河乡南马村西300米,布局合理,环境幽雅,始建于1984年,并于20xx年搬迁新建,现有6个年级,12个教学班,在校生517人,任课教师28人。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
近几年,环境保护教育已成为沙河乡燕家小学办学的一大特色。树立了“关爱生命,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在环境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20xx年被评为“商河县绿色学校”,根据《济南市绿色学校创建标准》,我校通过自查自评,已达标,现提交申请报告。
保持生态环境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为此学校领导形成共识,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了以校长为组长,校级副职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有详细的职责分工,形成教育合力和整体效应,为保证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奠定了组织基础。校长主管全部创建工作,做到组织、计划、人员、经费四落实;政教处负责环保活动的组织、宣传工作,将绿色教育理念从德育工作的内容和途径上加以落实;教导处负责环境教育计划地制定,落实环境教育和绿色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总务处负责学校的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管理等绿色硬件环境建设;少先队、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负责具体校内外绿色教育实践活动操作;教研组用科研来指导学校的绿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制定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组织师生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责任落实,分工明确,全员参与。
课堂是落实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最直接、最广泛、最有效的途径。小学许多学科中含有十分丰富的环保教育内容,我校特别重视环境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我们要求任课教师制定学科渗透计划,在备课中要充分钻研教材,挖掘环境教育的素材,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精髓引进课堂,构建融洽和谐的绿色教学模式,并遵循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文化知识水平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使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初步懂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例如: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通过感知、明理、导行,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减少污染、噪音,节约水、电,保护珍稀动物等方面的教育。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通过运算认识绿化造林,消灭害虫天敌的作用。美术教师指导学生描绘可爱的校园和美丽的大自然,开展写生活动,制作以环保为题材的贴画、手抄报。语文教师渗透环境教育更是得心应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大瀑布的葬礼》、《只有一个地球》等一篇篇饱含环保内容的课文,深深的触动了学生的心弦。在主题班队活动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信息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通过各学科“润物细无声”的环保知识渗透,使学生既增长了环保知识,开阔了视野,又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自发的环保行为。
为了真正搞好环保知识在课堂教学的有机渗透,学校着重做了这样几项工作:一是抓好一支“绿色园丁”队伍。各学科的教材中均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但这些资源能否得到挖掘,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增强学科渗透的意识,充分挖掘学科中的教育素材,落实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我校没有专职环保教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一方面请环境教育行家和从事环保工作的专业人员作讲座,另一方面加强在职社会、科学等各科教师的环保培训,组织教师学习一系列的环境保护的文件和有关环境教育的报刊杂志,提高教师素质。二是对其他各学科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各任课教师对本学科所涉及的环境知识要讲全,讲透,联系实际,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的,环境知识的教学要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学校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听课、检查教案、评教调查等,对环境知识教学进行检查讲评。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计算机、投影、录像机等,解决环境知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使环保知识更形象、直观、灵活有趣,强化学生环境意识,丰富了环保知识教学形式和内容。四是结合环境知识课内教育,建立兴趣小组,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潜移默化中提高环境道德素质。
在课堂渗透环保知识,激发学生环保热情的同时,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环保教育活动,寓环保教育与活动之中。
1、结合相关环保纪念日,广泛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学校结合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3月22日的节水日、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5月31日的世界无烟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积极地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植树节”学校号召全体师生植树造绿,还大地一片绿色;“节水日”中组织学生开展“节约一杯水”活动;“地球日”学校开展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环保征文活动以及书画比赛。“无烟日”里学校号召教职员工“远离烟害,享受健康”,组织学生给吸烟的爸爸写一封信,做无烟好公民活动;“世界环境日”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开展了以“关爱生命,改善环境”为主题的演讲活动。通过一系列别开生面,丰富多采的教育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关注自然,了解自然,更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
2、利用多种阵地,开展环保教育。
学校除抓好课堂教学渗透这个主阵地之外,还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校会、班队会、宣传栏、讲座、知识竞赛等常规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充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学校还经常利用多媒体,组织广大教师开展环保法律知识的专题培训与学习。各班级还召开环保主题班会,通过故事、诗歌、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趣味性,寓环境教育于轻松愉快的活动之中,使学生们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环保知识。
3、积极开展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行为。
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利用节假日、星期天安排教师带领高年级的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自带劳动工具,上街进行义务劳动,清理居民区和校园周围的杂草杂物,清理和洗涮不规范张贴物。学生还走进商场、超市、菜市场,配合国家发出的限塑令,了解塑料袋分发的情况,走进各饭店、餐馆调查一次性餐盒、筷子的每日使用量,采访农民使用塑料地膜的情况,利用网络、书籍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活动结束后,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强烈地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他们有的给县环保局写信,有的给全乡群众写倡议书,用这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环保理念,来号召大家一起加入到环保行列中来。这一系列扎实的环保实践活动使学生开阔了眼界,获得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创新实践能力。
4、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使学生的环保行为成为习惯。
为了让学生的环境意识转变为良好的环保行为,我们注重从常规入手,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粒粮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污染环境,并进行强化训练,使之成为习惯。
全校每个班级都坚持“一天两小扫,一周一大扫,节假日有值日生”的环境卫生制度,使学生养成爱卫生、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教室保护整洁,窗明几净,厕所干净无异味,校园无卫生死角,垃圾分类回收。为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总务处制作了环保警示牌,如“绿色代表生命,爱护体现文明”、“珍惜一片绿色,赢得一份快乐”等,文字生动、发人深省,时常警示全体师生学会爱护环境,对师生们的环保意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全体教师也深刻地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的含义,积极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时常弯腰拾起一片纸屑、一块瓦砾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可以说,热爱绿色、保护环境已成为我校师生的自觉行为。
5、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使环保教育从学校向家庭、社会延伸。我们还经常开展家庭绿色行动,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我是环保小老师等形式,发动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环保知识向家长进行宣传:买菜不用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吃青蛙,节约水电、粮食,不使用含有机磷的洗衣粉,家庭垃圾分类等,通过小手拉大手,培养家长良好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以实现“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环保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个清洁、美丽的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环保教材。为此我校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育人氛围。
1、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我们认为,创建绿色学校应体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精髓。如果不能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学校即使修建得再漂亮也是虚有其表。为此我们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20xx年暑假,国家拨款480万元把我校的旧教室翻新成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20xx年上学期,上级教育部门又为我校配备了十余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同年学校重修了院墙,硬化了主要道路,进行了大面积绿化,同时,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
2、因地制宜,广泛发动学校师生自己动手,美化校园。
作为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我们的教育经费有限。现在一些不锈钢标语牌、宣传栏、垃圾箱动辄数百元,甚至上千元,我们没有条件购置这些来装饰门面。但是我们面对困难,不等不靠,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积极创造条件,自己动手绿化、美化校园。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一片盐碱地上,这给我们的绿化工作带来了困难。走进我们的校园,没有珍贵的花木,没有靓丽的景点,学校绿化树木以常见的好种易活的杨树为主,龙爪槐、小叶黄杨、月季、美人梅交错其间。学校以前垃圾箱的样子都是一些可爱的珍稀动物,通过争创绿色学校活动,我们意识到这与环保是相背的,全部撤换成了材料环保、价格便宜的垃圾箱。
我们学校有一个优良传统,学校的绿化、美化都是学校师生自己动手,从不雇佣外人。学校的标语牌、宣传栏都是教师自己用木板制作的,上面的标语也是我们老师自己写上去的;学校的门窗粉刷油漆也都是由教师义务完成;每年的植树节我校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校内的绿化任务后,还要到社会上参加义务劳动。全校师生为学校的绿化、美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在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中,我们以提高广大师生员工保护环境意识和提高环境道德素质为目的,坚持以课堂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采取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做了一些有效的工作与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创绿”活动提高了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我校在创绿过程中努力发挥学校环境建设的功能,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力提升学生文明水准为根本宗旨,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使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环境意识和环保道德素养大大提高,保护绿色、保护环境已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2、“创绿”活动绿化、净化、美化了校园环境。
创绿活动的开展,加快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步伐。学校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校园绿化、净化、美化,使校容校貌更加整洁、美丽,真正成为了“绿色”的花园式学校。创建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学校的档次,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3、“创绿”活动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创绿”活动,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创建绿色学校,是校园文明的综合体现,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保护环境,美化校园”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创绿”活动,使全体师生、家长树立了环境保护意识、环境公德意识和环境文化意识,引导大家学会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提高了办学效益。
比如通过节水、节电、节约纸张、保护校园内一草一木等活动的倡议,为学校减少了支出,降低了成本,从而提高了办学效益。
5、促进了学校教学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创建绿色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教师必须结合所授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把相应的环保知识、环境道德与环境法制传授给学生。这无疑对教师备课的广度、深度与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得不精心备课,翻阅大量资料,关注环境保护形势与动态,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教学水平随之提高。
绿色学校不只是简单的进行校园绿化,栽几棵树,种几束花,保持清洁,“绿色”应该是生命、朝气、健康的象征,是生态、节约、可持续的代表,绿色学校应该是从办学目标到校园布局,从学科教育到学生活动,从学校管理到日常规范,都应渗透这种理念。植树种草只是一种低层次的绿色,重要的是创建一种绿色的文化、理念,并且把她深深的植入广大师生的心里,让她生根、发芽。作为学校,虽然无法改变社会环境的现状,但是,我们在学生心中播下了一颗颗绿色的种子,一颗种子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千万颗种子必将撑起我们为之奋斗的绿色家园!
几年来,我校在创绿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们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走出了符合我校实情的创绿之路。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走出学校的绿色行动安全隐患突出;社会实践基地没有建立;校园绿色文化提升中的资金短缺;学校绿色教育内容体系还不完备;学生行为养成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均有待改进和完善。我们一定会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正视问题,继续努力,孕育绿意盎然的学校绿色文化。综上所述,我校对照《济南市绿色学校创建标准》,认真自查自评,自评分为85分,认为已经符合创建条件,特此申报济南市绿色学校,请于批准。
绿色学校自评报告篇十三
我们皋埠镇中学地处城郊,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银皋埠",南临省级风景名胜--吼山,北靠104国道,近枕古运河。学校前身为解放初的樊江小学,1969年始初设初中班,后曾名樊江中学。经过近40年的改造、发展,从最初占地仅3亩多的"戴帽"初中,发展成今天的"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绿色学校"、"市卫生学校""市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市青年文明号"、"区文明单位",学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师资力雄厚。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现代教学设备更趋完备。多功能厅、校电视台演播室、电脑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校园网站、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等现代化教育设备一应俱全。
90年代初学校加快旧校改造,学校以此为契机,以创建文明学校、示范学校为载体,集中资金和力量逐步建立一流的教育文化环境,一流的现代教育设施。学校运用审美化、整体化的观点进行校园环境的同步改造和不断优化。匠心构思的校园广场钢雕,中心花坛和近百米的宣传长廊,寓美与张力于一体。从1995年开始实施校园绿化环境教育工程建设,1999年起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程。现校园绿地覆盖面积35%以上,已有近百种花卉树木。绿树成荫,四季花开,满园绿色,是莘莘学子的理想学园。20xx年底被命名为绍兴市"绿色学校"。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认识
我们将绿色学校的创建作为提高办学品位、拓展并深化素质教育内涵的重要环节。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本着"尊重人和完善人"的宗旨,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融入到学校环境教育的全过程,将知识、践行和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明确创建目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构。
明确"以环境教育为依托,倡导绿色管理,带动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培养素质全面的学生"作为办学理念,将环境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中。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负责,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各教研组负责人以及家长、学生代表组成的领导小组。并把环境教育的具体活动落实到人,责任到人,教务处把好学科渗透关,一线教师负责在学科中实施,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负责环境活动的执行与指导,科学课教师负责环保知识讲座,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采取多层次、多角度,抓结合、促渗透的措施,全方位地推进环境教育。
(三).结合新课程实施,让"绿色"走进课堂,走近每一个学生。实施环境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基本途径在课堂。
1.加强了教师的环境意识,注重提高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首先。定期对教师进行环境知识讲座,利用网络,了解新的环境教育信息。其次,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进行"环境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课题研究,从而提高课堂环境教育的效果。再次,在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了"环境教育必须有机地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这一指标,保证了环境教育的持久进行。几年来,我校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与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2.充分挖掘课程内涵,有机渗透环境教育。学校坚持全面加特色的办学目标,有计划地实施了"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据教科室调查显示,教师能够按照教材或《学科教学指导纲要》(课程标准)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组织教育,教师对环境教育的兴趣越来越浓;与环境教育密切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其环境教育开展得更好;语文学科随着课外阅读延伸,"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科技类说明文已渐成阅读主流。
在重视"渗透式教学"的同时,着重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讲座、思辩讨论、主题班会、利用学校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以及其他教育媒体,全方位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大自然复杂性、多样性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环境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决策的初步能力,为学生营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建立能展示其才能的平台。
3.探索"绿色活动"综合实践课程。结合新课程实施,已逐步构建起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艺术""人与健康""人与网络""人与创造"等六大版块为主的课程内容。通过活动与交往,让学生不仅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而且促使学生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出有效的行动。探索丰富多样的课程呈现形式,正在开发"案例式校本绿色课程"。
(四).实施具有校本特色的"绿色德育",提高创建活动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提高初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不仅表现在现代的环境理论、时尚的口号里,更重要的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态度,体现在学生的世界观、环境观、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中。
“绿色德育”是我校今年在市规划立项课题《构建"绿色德育"体系,提高学校德育效果》中提出的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新理念。旨在使"绿色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德育的内容和途径等方面有所创新,为学生创设多彩的"绿色平台",使每一个学生在"绿色活动""绿色实践"中接受"绿色"的体验,陶冶美的情操,在和谐中发展。使学校环境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树立"绿色理念",构建"绿色德育"网络。"绿色德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现代德育观。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绿色德育"的辅导员,成为"绿色种子"的传播者,成为"绿色校园"的耕耘者。学校已初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领导-教师-学生"层层互动的"绿色德育"网络。
2、营造"绿色文化"氛围,创设"绿色德育"情境。在旧校改造、硬件环境建设过程中,学校运用审美化、整体化的观点进行校园环境的同步改造和不断优化。本学期初,更新了所有室内外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标牌,再造了30余米的宣传长廊(原有60余米),成为校园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使校园环境更体现出教育性、艺术性、科学性和愉悦性。我们还充分利用学生自编自播的天天播出的"校园之声"广播站、校"绿苑"电视台等现代化教育媒体长期进行宣传,还组织"文化艺术节","才艺表演""美化教室""美化寝室"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强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的舆论导向,努力为每一个学生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
3、丰富"绿色体验",强化"绿色德育"实践。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着重抓好"五建",突出"五还"即:创建"绿色班级基地"把选择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校园基地"把创造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家庭基地",把宣传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社区基地",把参与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社会角色基地",把体验权交还给学生。政教处、团委、学生会联合,通过学期系列"学生自主活动"、"共青团绿地认养"、"环保志愿者活动"、"小记者校内外采风""参与文明社区创建"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载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里,在富有青春朝气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绿色情感体验。
4、细化"绿色评价",凸现"绿色德育"效果。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把"绿色体验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坚持"人文、自然、和谐、民主"的要求,大胆创新,制订了既有科学性又有激励性的绿色评价指标,切实转变传统的德育观、评价观,进一步规范"教育常用语""学生评价用语""推广使用普通话和礼貌用语",建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学校正在开展一系列的"绿色评价"活动,如"绿色班级""绿色寝室""绿色课堂""绿色家庭"的创建和评比,突出团队精神,营造和谐集体,让每一个学生在团结、进取、宽松、和美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五).初步探索把"绿色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
逐步形成关于"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共识。对学校软硬环境,包括人、环境、财物、信息在内的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动员学生、教师、家长、教辅人员都能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过程,形成愉悦、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省绿色学校"活动。共同营造起更加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根据省教育厅、环保局有关文件,对照浙江省创建"绿色学校"考核标准和我校绿色学校的创建实际,自查自评如下:
(一)创建绿色学校的管理(30分,自评30分)
1.学校经过二轮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建立了务实性的环境教育管理工作小组和争创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
2.在学校分年度教学计划中都以学校工作目标纳入计划中。20xx年在成功创建"市绿色学校""省示范初中"的基础上,又主动规划创建省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基础知识及绿色学校的各项标准的学习培训,具体措施落实。
3.学校按年度制定环境教育活动计划,根据初中三个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选择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学校、家庭及周围环境中有代表性的具体环境问题案例,开展生动有益的教育活动,如环境科普宣传、校外考察访问、环保知识竞赛、绿色志愿者行动、探究性活动等。这些活动都能体现生动性、层次性、直观性和有效性,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保能力。由政教处团委以及领导小组对活动进行考核,并纳入班级量化考核。是创建活动持久开展。
4.我校从改扩建以来,就把环境建设放在首位,一期绿化就投入20多万元,着力营造校园互动式教育环境。以块化与绿带相结合的多样布局,美化、绿化校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构筑美育效能。绿色资产在不断增值。有以吼山风景区果园为主的绿色教育基地和劳动实习基地,建立了校园花木档案,编制花木名录,给校园所有花木命名树牌,成了很好的课程资源。
5.环境教育与所有的课程有关。学校积极做好结合与渗透环境教育的指导和研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在自然学科、思想政治课、社会学科、语文学科中具体落实环境教育内容。组织环境教案观摩、评比。利用校园网络,畅通信息渠道,共享资源。
6.从1996年来,特别是创建市绿色学校以来,学校更注重资料的积累,原始记录都归入学校档案,集中管理。
(二).创建绿色学校的效果(70分,自评68分)
1.我校的环境教育主要采用"学科渗透"和"活动结合"的方法进行,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环境教育列入学校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内容有教案、有说课、有讲评,各学科教师积极优化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教学中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学习效果明显。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教研活动。
2.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要使学生掌握环境基础知识,除了通过有关课程教学之外,还必须进行深入浅出的培训和教育。学校多次邀请镇、区的有关行家来校作环保、食品卫生、防疫等专题讲座。学校还多次组织了"绿色伴我行""我和环境""告别陋习"等主题班会,还举行"我爱校园"的演讲、征文比赛,开通"绿苑"校园广播电视台。诸多的宣传教育,促使学生切实掌握环境基础知识和环境保护的基本能力。
3.学校利用"青年志愿者服务站""青年文明号""绍兴晚报小记者站"阵地,在校内成立了"绿色志愿服务小队"等环保社团,团委、学生会成立了"绿苑"之声广电台,自然科学教研组组织了"环保科技活动小组"。创办〈金牧场〉校刊8期。开展以环境科学、环境保护为题材的摄影、绘画比赛5次,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
4.学校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绿色德育"工程的启动,使创建活动又有了新的抓手。学校一直来开展班级量化考核,绿色班级、绿色寝室评比指定,实施爱校公约、卫生公约,美化绿化教室、寝室,把绿色行动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紧紧的联系起来。几年来的"示范初中"建设,已促使学生良好的环境、卫生、文明意识,环保行为已渐成风气。
5.学校布局相对合理,绿化率在35%以上。新教学大楼、综合楼、餐厅都有设计部门负责设计,校园环境做到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针对学校住校生多的特点,经常性地开展节电、节水、垃圾减量分类处理的教育,食堂禁用一次性木竹筷,使用校园"一卡通"。学校设有四只废物回收箱。
6.目前学校使用由小舜江水厂输送的自来水,学校生活废水均进入排污沟,建有男女厕所10个,水冲式蹲坑。教室、校园一日三扫分区包洁,在教学楼过道放置垃圾筒,寝室卫生一日三查,定期消毒、灭害。学校成立了膳管会,食堂设施一流,有卫生许可证、卫生防疫证,用蒸汽蒸饭,所用锅炉安全合格,煤烟采用高烟道处理。
(三)创建绿色学校,特色教育、管理创新、获奖情况(加分部分分值待定)
1.课题研究方面:已立项并正在实施的市级课题《构建"绿色德育"体系,提高学校德育效果》,学校课题《绿色学校创建与人的全面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3.学生有关环境教育、环保作品、比赛等获奖:如以环保为题材的舞蹈《鹤之舞》获区文艺汇演一等奖;柳晓华同学获省中小学"崇尚科学,挑战未来"读书活动征文比赛二等奖,鲁雪芳等6位同学在越城区中小学生"告别网吧,争做合格小公民"征文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出版了青青校园《银埠情结》一书;《绍兴晚报》以及校刊《金牧场》中有关环保的作品,累计发表作品50余篇。学生参加环保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获奖18人次。
4.被命名为20xx年"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服务站"。
绿色学校自评报告篇十四
巩留县提克阿热克乡提克阿热克小学是一所以汉、哈两种语言教学的乡级中心小学,全校共有27个教学班,拥有教职工60人,学生758人;学校始建于1937年,现位于乡政府以东500米处,校园占地面积41500平方米。经过近几年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尤其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鉴于我校所取得的成绩,经巩留县环保局、教育局推荐,我校现申报州级“绿色学校”,敬请自治州环保局及相关部门给予审议并检查指导。
现将我校创建自治州“绿色学校”工作介绍如下: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利用学校得天独厚的优势,对青少年加强环境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近几年来,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的战略,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全面实施绿色工程,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我们把环境教育作为推进学校整体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在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中,我校不断加大校园绿化建设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扶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我校以争创县级“绿色学校”为契机,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组织、计划、人员、经费四落实,学校图书室、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体育器材室、劳动器材室、微机室、远程教育室等专用教室配置齐全;标准环形跑道、篮球场、排球场及草坪足球场等运动场所配套完善。20xx年,提克阿热克小学被命名为县级“绿色学校”和“文明单位”。20xx年,荣获州级“文明单位”称号。
(一)美化校园——营造环境塑形象
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改善环境,从身边做起。近年来,学校为了营造出一个既现代又环境优美的校园,并结合学校环境建设的需要不失时机的增植了各类花木,从而有效地美化了校园。到目前为止,校园绿化面积已达到8000平方米。
美丽的环境加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得提克阿热克乡提克阿热克小学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赏,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无烟学校、无毒学校、州级文明单位、安全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合格单位、绿色学校等。
(二)健全制度——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1、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环境教育,把它作为工作的重点,专门成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总务主任主抓,学校中层领导、全体班主任、少先队大队部全面组织落实。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定期检查各个部门的环境保护活动是否落到实处,并及时的进行反馈。就这样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我校掀起了“人人参与环保活动的强大声势,争做环保小主人的思想意识逐渐在全体学生心中扎根,大家学环保,用环保、做环保,环保教育活动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全面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分解了创建指标,把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中,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2、我校不断建全与完善学校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制度》、《绿化制度》等,在环境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近几年,学校用于绿化环境建设方面的总投入约5万余元。同时利用少先队等学生组织对学校的卫生、草坪的维护与管理进行监督和落实。
3、为了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仅仅是改善外部环境是不够的,因此,在学科中渗透,在课外活动中体现成为我校环保教育活动的一大特色。在社会、自然、语文、体育与健康、思品等学科中均有体现;在学校“小天地大世界”特色活动中,设有专门的以环保为内容的活动课“大自然的杰作”等;大队部经常性的利用班队课时间开展与环保相关等中队主题队会活动。每一个学期,各中队都能出好1-2期环保专刊,利用中队队报对少先队员进行环境、卫生、文明等方面的宣传。各中队确立校内环保活动园地,每周,大队部都将进行检查和评比。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失时机的利用学校宣传栏、班级黑板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绿色学校”氛围。
4、学校在发挥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积极将学校、社会、家庭三方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主动参与社会环保活动。每年四月,我校“绿色行动小组”就行动起来,组织学生对我乡主街道进行了彻底的清扫,同时对居民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带动家庭共同参与环保活动。同时,我校还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劳动活动,在绿化家乡的同时,使学生也得到了良好的环保教育。
5、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绿色班级”环境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在班级里养花,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也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规范养成——注重垂范做表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环境教育中,我校注重教育的实效性,校领导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行为在学生中树立了威望和榜样。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认识水平,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国环境报》、《环境保护知识问答》中的有关知识及内容,使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我们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从严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为来感召学生,你弯下腰捡起一张纸屑,学生会看在眼里;你扶起路边一棵披风吹倒的小树,学生会记在心里。很多学生难忘老师俯身捡纸的身影,难忘老师与学生植树的欢快场面。
(四)学科渗透,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
重视环境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及时、有效、正确的渗透,严格要求各位教师在备课中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并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基础知识与环境教育内容的有利结合点,进行及时、有效、正确的渗透,以此提高我校环境教育的实效性。环境教育,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认识水平,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国环境报》、《环境保护知识问答》中的有关知识及内容,使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找出各科教学中与环保教育的结合点,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生成长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是教育的载体。在师生的思想、情感、德行的养成过程中,起着重大的影响和熏陶作用。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暗示陶冶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学校初步成为环境优美、三季有花、常绿的花园小学。目前,我校的校园环境建设正在进一步建设和实施阶段,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校还将进一步加大投入,进行合理规划,促使我校以“优雅的校园环境,温馨的育人摇篮”著称于巩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