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关键人物》(四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关键人物》篇一
在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对高中物理老师的情感让我感同身受。李镇西老师铭记着高中的物理老师,记录了与老师在校生活的点点滴滴,是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对学生的爱吸引了他;是老师的善良宽容,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文情怀深深感染了他。
生活当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而那些在你无助之时伸出援手、困惑之中解开心结、求知中指点迷津的人,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而李镇西老师与他的“贵人”物理老师的感人点滴让我想起了我高中时代的语文老师王老师。
时光回溯,那是一个思绪纷飞、心事如云的激昂时代,在绿叶簇拥的高中校园里我遇到了王老师。王老师中等身材,梳理着整齐的头发,鼻梁上架一副眼镜,国字脸上常挂着和蔼的笑容,加上爽朗的笑声立刻给人以特殊的亲近感。如果不介绍真的会以为他是学校里的某个领导,但后来我才发现王老师的真正魅力所在。
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的栖居。王老师就是一位很诗意的人。他热爱诗歌,不但喜欢读诗,自己也出版了诗集,在他的课上就像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从屈原的《离骚》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从李白、杜甫的唐诗到民国的朦胧派,他无一不通。他就像是一本厚厚的诗集一样,不断向我们展现着诗歌的文化魅力,这在我们心里播下了喜爱诗歌的种子。他说背诵不是最重要的,要去感受诗歌的内涵,通过文字看到情感,透过情感触摸心灵,达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而后,王老师把我们的兴趣又扩展到了其他的文学形式。在他的课堂上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他们的快乐,他们的忧伤,他们的迷茫,他们的挣扎,他们的意气风发,他们的痛彻心扉,在老师天马行空的课堂上跃然而立。
他说“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是中国历史轮回的缩影。
他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是中国文人深沉的孤独。
他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是对亡妻最深情的思念。
他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是诗人们最深切地愁苦。
我们在老师诗意的课堂里肆意遨游,感受着古人的感受,快乐着古人的快乐,忧伤着古人的忧伤。在那段本应浮躁的时光里,内心却多了几分文人特有的那份细腻和敏感。
在那茫茫人海中,在悠悠岁月中,拥有这样一位诗意的老师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他在一唱一吟之间便在我们心中洒下了诗意的种子,为我们的生活植入了幸福的基因。我觉得他是一位可以称为“先生”的人。
时光飞奔,岁月无情,我们毫无招架之力。高考就像一阵狂风吹散了我们旧报纸一样毫无重量的昨天。我想,如今的我们散落天涯,无论成为高官巨贾亦或贩夫走卒,无论是得志于四海还是庸碌于山野,于我心中,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关键人物》篇二
读《先生之风》有感
小时候的我,肤浅地认为“先生”只是对男人的称呼。直到今天,读完这《先生》一书我才明白“先生”不仅仅是一个称谓,更是一种修养与正气。读完它,我对先生肃然起敬。
《先生》一书,前前后后一共介绍了10位在不同时代的先生。俗话说:“国家不兴诗人兴。”于是在一个个风雨动荡的时代里,先生们如星辰一样冉冉而升,用他们那神一样的光芒照亮了当时的黑暗,也在不知不觉中为华夏指出未来的方向,影响着一代代的学子。然而,在这十位宛如灯塔的伟大的先生中,我最敬佩的还是他——马相伯。
这是一个伟大令人敬佩的名字。
马相伯,复旦大学、震旦大学的创始人,一个精通八国语言的政治能手,一个忍着百姓的骂名“卖国之贼”“千苦罪人”但依旧面不改色的传播文化,发展教育事业,在精神上的汉子。可他却将自己说为狗,他说:“我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是没有把中国叫醒。”由此,我除了感到马相伯先生的遗憾,除了对先生表示深深的敬意,更多的是对他作为一个爱国老人的感动和作为一个西方文化推崇者没能得到民众理解而惋惜。
没错,在千百年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前的时代里,中国似一头倔强的肥牛,步入岐途却不知掉头;而今天,中国又似一条蛟龙,上天以神舟,下水以航母。中国醒了!中国在先生的呼唤呐喊中醒了!
中国,正以如飞的健步追赶世界,超越世界!1886年的“欧美之强盛,我国之厚弱”的现象已不存在了,而却以“中国风”影响了世界,让中国同胞为之骄傲,可在这辉煌的背后,又是这些先生用心血所换来的,我们,现代的青少年,还能因为花花草草的小事荒废学业吗?
前些日子,一位朋友还因为如山的作业而唧唧歪歪,还与她的老妈闹别扭至离家出走。对此,我只能表示无奈。读书从最小的角度来讲是为父母而学,而从大的角度来讲是为自己而学,然而最大的角度就是为国而学。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就有这样几句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几句话经常出现在一些爱国电影中,例如《甲午大海战》。我反反复复回读梁启超先生的话,似乎感受到那时甲午大战争到最后的绝望。我更加坚定了:少年是国家的支柱,国家需要我们少年的努力!先生是我们少年的榜样,而我们是先生精神的传递者!
末了,合上封面微微泛黄的《先生》。恍惚记得某位文人的话:中国像个年轻的追梦者,追着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中国梦。他曾经为苦而哭了,但他
不怕,他变得坚持;他曾经跌了,他也不怕,他变得顽强;他遇到了坎坷,他也不怕,他学会跳越;他看到了追梦路途的遥远,他也不怕,他在前进„„中国什么也不怕,正在为梦千千万万遍地追。我茫然了,中国在追梦,与祖国心系一起的少年——我们又该做什么?我抬头望天,蓦地,蔚蓝的天空显现了几位先生的背影,他们个个瘦弱,但都很坚硬,霎那,我笑了,我明白了,少年该做的。
先生们的背影离开了,只留下一卷隽永,耐人寻味。在这茫茫的天空中,在他们的身后,回荡着范仲淹先生的长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初一:童星淇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关键人物》篇三
年 级: 2012 级 姓 名: 崔志龙
专 业: 学 号: 信息工程 201209180104 读《沂蒙山高》有感
有机会就读于具有深厚红色文化背景的临沂大学是让我无比高兴的一件事。因为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尤其是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为了更好地了解沂蒙我读了1975年聂立科,梁念等人所著的《沂蒙山高》这本书。它主要描绘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的民族大义和斗争精神,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
八百里沂蒙山高水长,一代代沂蒙红嫂人人传唱。用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嫁给参 军青年的梁怀玉、助子弟兵脱险的祖秀莲、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在战争年代沂蒙红嫂用小米养育革命,她们或投身革命队伍参加对敌作 战,或奋战在支前一线,为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段血与火的年代塑造了她们的英雄品质,她们是共和国的功 臣。和平年代,具有奉献精神的沂蒙人民又用誓言和实践,形 成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 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沂蒙儿女,去创业,去建设,去奉献。
自从我到了这个地方我就喜欢上了热情淳朴的沂蒙人民和厚重朴实的沂蒙大地。从书中我了解到 沂蒙红嫂救护伤员,与子弟兵血乳交融的感人情景。王换于,沂南县岸堤镇圈里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人创建沂蒙根据地的抗日活动中,曾任情报 联络员,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冬,年过半百的王换 于光荣入党,先后任村妇救会长、艾山乡副乡长,是当时 著名的沂蒙“四大娘”之一,她的家成为著名的抗日堡垒 户。1939年6月,徐向前率八路军第一纵队领导机关驻进 王换于家,在党组织的协助下,王换于办起战时托儿所,精心呵护41个革命将士后代。她两个儿媳因在哺乳期内用 奶水喂养托儿所孩子,致使3年中自己的4个亲生骨肉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1943年后,王换于又抚养过45个革命后代。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等革命前辈的后代幼年都曾在王 换于的怀抱中度过,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敬佩的人,正是有很多这样的人所以才会有更多的人前仆后继冲向战场为了人民的解放。
沂蒙山高、沂蒙水长、沂蒙的人民注定在新中国的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在几十年过去了,临沂人民凭借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开创出了新的天地,摆脱了老区贫困的窘境,成为很多地方学习的榜样。有人说“南有义乌,北有临沂。”临沂是全国著名的商城,苏鲁豫皖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中心。该市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吸引全国各地客商来此投资兴业; 投资数百亿元全面改造和提升临沂批发 城,韩国三星、立晨物流等国内外知名 企业纷纷入驻。这正是临沂欣欣向荣,临沂人民追求们好生活的努力成果。临沂大学是我就读的大学,我爱沂蒙精神爱沂蒙人民更爱临沂大学。她是沂蒙人民用无数双手托举起来的大学承载着他们的希望。前身是1941年由中共滨海地委和抗大一分校共同创建的滨海建国学院。学校占地7000余亩,建筑面积142万㎡。在近70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恪守 “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用沂蒙精神育人,致力于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丁凤云,校长韩延明。校园由美国edsa公司融合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规划先进理念和中国特色文化底蕴进行整体设计,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体现了以人为本、资源共享的时代潮流,是目前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大学。
数以万计的临大学子将在沂蒙这片充满热情与不屈精神的大地上度过人生最宝贵几年,我也相信这将是我们终生难忘的回忆。沂蒙山高,沂蒙水长,我始终相信这片红色的沃土将永远散发生机,养育一代代沂蒙人,感染一代代中国人。篇二:山高水长,任重道远(毛天与)doc 山高水长,任重道远 八15班 毛天与
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先要感谢大家对我寄予的鼓励与支持,是你们的信任才能让我拥有这次机会可以担任新一届自管会的主席,是你们的肯定能让我站上现今的舞台,谢谢大家!
而今天我站在这里,无非是想告诉在座的同学们八个字,山高水长,任重道远。首先我想和大家谈谈责任与使命,在面试的时候,总能听到来应聘的同学们反复强调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在离骚中写下的这两句千古名句,现今已经被反反复复地引用着。而在这句话被口号化的同时,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理解、领悟、践行其背后的内涵呢?
昔日屈原被贬至汨罗江畔,荒蛮之地,没有高山流水的知音,没有朝堂供他挥斥方遒大展宏图,而在寂寞与现实的双重打击下,他也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在穷山恶水中写出了被后世称作“浪漫主义绝唱”楚辞,仅仅凭着心中的信仰,心中的天下,以及心中的责任、使命,屈原成了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执拗的英雄。
我想,自管会所寻找的,只是一个个当代的屈原,身负才华,心中有天下苍生,最重要的是,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没有责任心的人,纵使有再多的知识、再大的才华、再坚决的忠诚、也难以创造价值,更难以为组织和社会做出贡献。简单说来,责任心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首先还是要恭喜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已经有用了屈原所拥有的大气情怀,能够奉献自己为学校、为同学们服务,并能够脱颖而出,成为第五届自管会的一员。而我更希望你们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中时刻谨记这“山高水长 任重道远”八个汉字,开阔胸怀,承担责任,肩负使命,走向属于我们的时代。
回归我们现在的生活,在座的每一位都有自己的岗位,都有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将其做精做细,力求完美。我们的肩上担负着全校师生殷切的希望,我们的使命就是让生活在常外的每一位同学从多姿多彩的活动中体会到生命的纯粹与感动。我们要在拥有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将其升华,成为做人行事的不竭动力,做全校同学的贴心服务者。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会不辱使命,成为自管会的骄傲。
其实我更想骄傲地说说我们自管会。
自管会成立五年来已经成为常外最重要的学生组织,无论是学校大小活动还是学校常规检查考评,都由自管会的成员一手操办。可以中肯的说,自管会是常外的颜料盒,没有自管会,就没有丰富多彩的常外学习生活。
自管会现今担负着“学生管理学生、学生服务学生、学生激励学生”的重任,作为一名学生干部,理应做到公平公正、刚正执法,更应该做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生活增光添彩。而最最重要的则是起到领头羊的作用,通过自身的优秀与正直人格,感染周围的同学,从而形成常外良好的学风。相信拥有如此使命的自管会,一定会更加积极主动,管理工作也会更加有效。
一丝不苟,最终成为一位优秀的学生、管理者。
自管会的会徽已经投入使用一年多了,希望每位同学能够珍惜爱护胸章,这是我们身份的象征,也是自管会责任的体现。
这就是自管会,一个充满着年轻朝气与欢乐的地方,亲爱的朋友们,新的一年我们又即将一同走过。
最后我想关注一下自管会的明天。
第五届的自管会在我心中也许可以用四个字在概括,那便是“以小见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伟大的成功都是从点滴做起的,水滴石穿的道理已经深入人心。我期待的自管会的同学们,都能够从小事做起,认真做事、做好小事、做精小事,从而在日复一日的积累沉淀中,最终成就属于自己的大业。美丽的油画是经过画家一笔笔点染出色彩而成,伟大的文学作品是经过文学家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缀勤奋修改炼成,从来就没有什么随随便便的成功。只有那些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平凡,并能够在日常的细小琐屑里发挥人生价值的人,才会真正笑到最后。我们现今正生活在一个相对狭小的世界里,但我相信,每一位自管会的同学都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少年英才,都对于世界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十分关心。当然,我们生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里,不能仅仅拘泥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高度决定深度。”,如果不打开眼界、拓宽胸怀,那么只能永远做一只井底之蛙,永远在咫尺之间跳跃,也永远只能做一个肤浅的人。只有胸怀天下、运筹帷幄于咫尺之间的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大业。
明日花更红,明日的我们也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开始。新的一年里,我完全相信自管会的工作会卓有成效地开展,因为我们拥有了这样一群年轻而富有朝气的成员,因为我们一同拥有着梦想、一同怀抱着憧憬。我们会一起奋斗,一起努力,一起面对前路漫漫上未知的迷雾与风雨,然后一起成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希望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多多交流,多多总结经验,最终超越自我,竭诚向广大师生奉献,共同快乐成长!
新的一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也许你才刚刚怀揣着梦想走进自管会的大门,也许你才刚刚认识这群欢乐的朋友;也许你已经满载着希望陪伴自管会走过了一年的旅程,在这里种下过鲜花,在这里播下过汗水。
无论如何,2012年已经离我们远去,过去的辉煌与快乐终成定局,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努力创造一个属于我们的时代。
只要有指点江山的豪情,只要有勤恳踏实的付出,为何不去相信,即使是妄想,也会照进现实?
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同样来自离骚的诗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山高水长,任重道远。前路漫漫,希望每一位自管会的同学都能收获付出带来的硕果!都能在这里找到梦想开出的花朵。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篇三:山高水长,仗势欺人-藏头诗
山高水长,仗势欺人
山青青兮水潺湲,高节羽书期独传。水流无限似侬愁,长驱到处积人头。仗下一时催立马,势扶九万风初极。欺春只爱和醅酒,人皆寿命得千秋。篇四:《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传》是梁启超的学生吴其昌的绝笔之作,虽只有短短五万言,却继承了梁文“笔锋常带感情”的特点,饱含着深沉的家国之痛,因此有字字读来皆是血的感觉。作者运用史家之笔法,将乃师的生平置于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背景之中来写,深刻展现了梁启超的觉醒与奋斗、抗争与失败,于情于理,入木三分,发人深剩。
梁启超所生于的时代,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世,内忧外患,乱象毕现,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堕入地狱的底层”。然而最可悲的还不在此,而在于当时道德的堕落、思想的颠倒和民智的固陋,堕入地狱的底层而不自知,“哀莫大于心死”!梁氏师从康有为,率先睁开了眼睛,为挽狂澜于既倒,发动戊戌变法,创学会,办报纸,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峰。然而,诚如梁氏后来所言,“戊戌维新之可贵,在精神耳”,戊戌变法是次很不彻底的改革,依靠的是绝无寸柄的光绪帝,方行百日,即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我欲望鲁兮,龟山蔽之。手无斧柯,奈龟山何!”全书在此慷慨悲歌之中戛然而止,余音袅袅,断人肝肠。我比梁启超晚生百余年,时代环境已大不相同。然而,穿越百年的风尘,读其传其文,思其人其事,反躬自问,我依然感到深深的愧疚。我从十岁开始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如今又被保研到了新闻传播学院,恐怕此生是要做个报人了。可看看我平时写的都是些什么样的文章呢?不过是些小悲小喜、小情小调,风-花雪月,歌舞升平。我爷爷曾对我作一评语“高楼上的小姐”,如今想来,可谓一针见血。再看看网络上都流行些什么样的文章呢?依然是风-花雪月、歌舞升平,有时甚至还等而下之,庸俗性新闻、娱乐性新闻泛滥成灾。那么,这个社会真的太平无事到了唯有歌靡靡之音的地步了么?非也,看看邓玉娇刺官案,看看河南民工开胸验肺事件,就知道了。这个社会,比起梁氏当年所处的,自然要文明、要繁盛得多,可依然存在着不公与不善。为纠正这些不公,惩治这些不善而发出不平之鸣的人,依然有可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在风险面前,很多人望而却步了,因此这些人的数量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并不多。但是社会的文明进步少不了这些人的大声疾呼,他们被冠以一个崇高的名字,叫“社会的良心”。我为我柔弱的文字而感到自责,我为我狭窄的视野而感到惭愧,我想要加入他们,可路还很长。梁启超赴汤蹈火以救国难、殚精竭虑以启民智的精神,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落后。“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梁启超是清末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也是提倡诗界、小说界革命的新文化传播者。戊戌变法失败后,他逃亡日本,虽曾和孙中山联系商议合作,但终于为其师康有为所掣,做了保皇党。辛亥革命之后,他谋位于军阀,站在反动派的方面,反对革命,晚年犹反对共产党。对于他在政治上的反 动观点、反动行为,毫无疑问,是应该批判的.篇五:山高水长,高义薄云-藏头诗
山高水长,高义薄云 山壁崭岩断复连,高情常共白云闲。水冻草枯为一年,长亭驻马未能前。高歌浩唱发清商,义帝城中望戟支。薄暮垂鞭信马归,云矗崇墉亦半摧。山上层层桃李花,高堂舞榭锁管弦。水土既调三极泰,长沙子弟最先来。高僧爱惜遮江寺,义帝城中望戟支。薄暮浑随塞雨回,云亦随君渡湘水。山上层层桃李花,高议云台论战功。水工持楫防暗滩,长松亭亭满四山。高堂老母头似霜,义心如石屹不转。薄暮毁垣春雨里,云没烟销不可期。山边迭迭黑云飞,高堂月落烛已微。水蒲风絮夕阳天,长安道上春可怜。高堂月落烛已微,义不义兮仁不仁。薄俗嗟嗟难重陈,云和草静迥无尘。山边迭迭黑云飞,高竹林居接翠微。水风浦云生老竹,长城道傍多白骨。高低云石共参差,义帝城中望戟支。薄暮人争渡口船,云郁雨霏生绿烟。山川路长谁记得,高卧更无如此乐。水蓼冷花红蔟蔟,长门槐柳半萧疏。高歌浩唱发清商,义士要教天下见。薄俗嗟嗟难重陈,云泉终是得闲身。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关键人物》篇四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同治与光绪
同治与光绪是满清皇朝入主中国以后,在位的第八九两位皇帝,在历史上被称为清穆宗与清德宗;同治与光绪乃是他们在位时所用的年号。
同治即位之初年只六岁,凡是听命太后,自然谈不上对国家社会有任何实质上的影响。同治视皇帝为当差。十六岁时,他读书已有十年,仍然是文理欠通,辨字不清,见书就怕,精神散漫的纨绔公子模样。这种强迫教育不但不曾把他教好,反而加强拦网她的倔强与恣肆性格。同治十二年九月,皇帝以颐养太后为名,正式酱旨兴修圆明园,名为尽孝,亦有自便之意。同治大婚于是一年秋间。但她经常到内城的私窠子取乐,不久就染上了梅毒。太医知为梅毒而不敢言,请命太后。太后误为天花。于是,梅毒被当作天花来医。于是送掉了同治皇帝的一条性命。同治之病始于十三年十月,于是十二月初五日驾崩。
同治无子,由堂弟光绪继立,即位时只有四岁,童稚愚呆不识人事。光绪性格柔糯而易于塑造,虽对教育内容烦躁可厌,但仍能耐心接受。这也养成了他关于服从太后严命的畏惧性格,遇事不敢与慈禧抗违。自从戊戌政变,光绪被囚禁瀛台之后,朝政大权进出慈禧之意。慈禧欲致死光绪也是从这时开始。“戊申”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慈禧病泄痢,数日不能起。有人进谗说,皇帝知道太后病重,面有喜色。慈禧大怒,说“我不能先尔死”。果然,就在慈禧病死前一天,广西已不明不白的“龙驭上宾”了。时年三十八岁。
大小醇王
清代末年的醇亲王,使宣宗系下的禁止亲王之一。宣宗年号道光。道光九子。醇王奕澴为七子。奕澴谥号“贤”,习称“醇贤亲王”。醇郡王时期的奕澴,事迹并无可称。已患在光绪即位之初借病废为名,奏请开渠一切差使,以“苟尽余生,为宣宗留一顽钝无才之子”。无奈奕澴素来是个才虽平庸而志却远大的人,正好被慈禧用来排斥恭王奕,于是乃有光绪十年三月的甲申朝局变革。醇王为了避免招致慈禧太后的猜忌引起鼻测之祸,在国家财政极度困难之下,百计罗掘,以设法兴修圆明园,来供慈禧太后一人的奢纵逸乐。奕澴在光绪十年三月朝局变革之后出当大政,至光绪十六年十一月病卒为止,柄国时间前后凡六年八个月。在此期间,他的最大功绩不过是与李鸿章合作,建立了北洋海军。有记载说他既能砥廉隅而苞苴不入,家居生活甚为俭朴。奕澴有子七人。无子载沣,后袭封为醇亲王。载沣与慈禧虽为侄行,其关系却要比其他侄儿显得亲密些。宣统初年载沣以监国摄政王柄政的那段时间内,正可说是朝纲浊乱政出多门。载沣不懂得人情限恶,加上他的资质庸愚识见浅陋,自然足以覆车偾辕。
端王、刚毅与荣禄
端郡王载漪本是宣宗道光帝第五子奕誴之次子,于慈禧为侄,与光绪刚为嫡堂兄弟。其封爵原本是由瑞亲王绵忻的封爵降袭而来。载漪出为奕志之后,照例只能袭封贝勒。他之所以能够进封为郡王,似与他之善于趋承钻营及裙带之亲大有关系。有记载说载漪之得为慈禧所倚信,事因戊戌告密之功。
刚毅本是满洲的镶蓝旗人,有翻译生员考取笔帖式,官刑部司员。曾经参与杨乃武小白菜与崇厚辱国两岸的审理工作,以此为慈禧太后所知,先升郎中,由郎中外放为广东的惠潮嘉道。一迁江西按察使,再迁广东布政使,三迁山西巡抚。
荣禄,字仲华,姓瓜儿佳氏,乃满洲正白旗人,初以父祖余荫赏主事,屡迁至户部侍郎兼总管内务府大臣。荣禄善于投机取巧,两面讨好,事成则归功于自己,事败则诿过于人。袁世凯与庆亲王
袁世凯在清朝末年是举足轻重的显赫人物。他早期是个事业心极重而进取心极为旺盛的功名之士。入民国后,袁世凯是一个惯于诡诈欺骗的不义之人,按杀异己,摧残革命,违背约法,背叛民国,伪造民意,帝制自为。据说袁世凯所著的“兵书”颇多,但现在只能见到《新建陆军兵略录存》和《训练操法详晰图说》。袁世凯在朝鲜练兵,如战国时孙子之练妇人为兵,不过数月,成绩已斐然可观。小站练兵,奠定了袁世凯以北洋势力控制中国的始基。袁世凯对于收罗人才之细大不捐,从无出身高低之成见预存于胸中。
瞿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