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汇总8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篇一
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联系和反复练习的学科,初高中阶段也是学生接触数学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初高中数学老师,我深刻体会到了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的培养。在以往多年的教学中,我有着一些关于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接下来就分享给大家。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基本功,更是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基础。我通过课上的引导性问题和课后的思考性作业,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注重课程内外的联系
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不断联系和实践。因此,我在课程设计时,注重前后联系和紧密结合。同时,在课外学习方面,也开设了一定的数学活动,如数学竞赛、学术交流、数学游戏等,旨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平衡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初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点繁多且深入,我在教学中注重平衡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理解自然离不开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对于运用而言,通过例题、练习和考试等方式巩固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在知识的吸收和应用之间取得平衡。
五、班级个性化教育的实施
在教学中,我也注重班级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所以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例如,对于学有专长的学生,加强鼓励和引导;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采用不同方式的辅导和激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和提高。
六、结尾
初高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提高数学素养的关键阶段。我深知作为数学老师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将教育经验和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和广大数学教师一起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并掌握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篇二
时光荏苒,岁月不居,转眼间又是一个学年。送走了老学生,迎来了新x。回忆过去的这一学年,我不得不感叹时间的飞逝和生活的繁忙。正因为这繁忙,才使我感叹教师工作的辛苦,可是,我们的辛苦终将换来硕果累累。那远在海角天涯的问候便是对我们的安慰。回忆这一年的工作,总结下来就是这样几个字“愁过,累过,忧过,喜过。”是的,在这一年里,我付出了很多,但我不后悔,因为我的付出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回顾这一年,我将自己的工作总结如下:
严于律己,踏实工作。面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学生,不打骂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觉悟程度水平,做到爱岗敬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人师表,治学严谨,还要保持良好的教态。因为我知道,老师的教学语言和教态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老师的教态好,学生就喜欢,他们听课的兴趣就高,接受知识也快。反之,学生就不喜欢,甚至讨厌。所以,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经常的和学生谈心、谈人生。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他们在背后都叫我“安哥”。
为了更好的完成高三年级的复课工作,在学期初,我不但制订了严密的工作计划,同时也为自己制定了一学期的奋斗目标。首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备课,为了备好每节课,我大量的阅读各种复习资料,希望能更加完整并精简的给学生呈现每节课的知识和做题方法。
每天晚上,我都会在网上查阅下节课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把一节课的内容整理成学生好学易懂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起来很顺手。学生自然也喜欢听课,做起笔记来津津有味。同时,我知道,数学的枯燥乏味是学生听课的的障碍。所以,我在业余时间经常看一些课外书籍,并不断思索着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讲,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很少走神,因为他们喜欢听这样的数学课。他们喜欢这样知识渊博的数学老师。课外,我给学生布置了适合他们的作业,因为我带了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所以,不知作业也有所区别。学生能做但不好做。批作业时,我认真看完每本作业,给学生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我经常是在教室看作业,随时可以给学生纠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当场改正。有利于学生的纠错意识。上自习时,我让我的学生大胆提问,有些学生,一开始还不喜欢问老师题,后来,在我的鼓励下,问问题很活跃。成绩也就慢慢上去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使我每天疲惫的心里总有那么一点点的高兴。
这一学年,我除了担任高三的数学教学外,还兼任了高三年级的教导副主任,主管学校的分类推进工作,在工作中,我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制定了一学年的分类推进计划,把几乎所有的渴望生都安排在列,同时,自己也按照分类推进的要求对所带班的学生进行了辅导。高考中不但学校的成绩优异,我所带的班级的成绩也很是让我欣慰,两个班的平均成绩都在110分左右,这个分数,是我的教育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在这一学年里,我努力了,奋斗了,愁了,苦了,但现在也高兴了,因为我和我们全体老师的努力,使我们有一大部分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跨入了理想的大学校门。他们终将成为祖国的栋梁。但是,放眼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的脚步不能停留,我们又要开始新的一级学生的教学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付出,我们就能将越来越多的学生送进理想的大学。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人生将充实而快乐。
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篇三
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阴雨绵绵,阻挡不了我们培训的脚步,烈日炎炎,燃烧了我们培训的热情。有幸成为第一批培训学员,带着疑惑,带着欣喜,带着希望参加为期10天紧张而又认真的数学新课程培训,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首先,通过培训掌握了新课程的内容。
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就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通过观看视频讲座,听取专家讲解,进一步了解了新课程与传统教材在内容上的不同,掌握了新课程中的增减内容与知识的分布,清楚了新课程在讲解时应把握的深度与广度,对新课程不再紧张,不再茫然,因为心中已经有了方向。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上的改革,更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的改革,因此,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知识的更新与深化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
其次,通过培训掌握了新课程的灵魂。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传授知识,提高技能为主,而新课程是以人为主,让学生更好的发展、持续的发展、终身的发展。学大众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学数学的文化,因此,新课程是以数学内容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新课程在介绍数学史的基础上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大家都知道,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它并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上,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多采用了生活化与情景化的场景,使学生觉得学数学并不抽象,就在我们身边,并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通过网络交流汲取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我充分认识到教学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怎样深入浅出地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打通数学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总之,通过此次培训,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更让我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将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培训,我感觉到肩负的历史使命,应当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同行朋友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之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新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到数学教学,使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中迅速发展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修养的一代新人。
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篇四
时间过得真快,20xx年一学期的工作行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我能立足岗位,勤奋敬业,团结协作,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新课标的出台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学期我认真学习新《数学课程标准》,钻研业务,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时主动的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主角,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基本技能、数学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素养的整体发展。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学理念。能善于沿着不一样角度,顺着不一样方向,选择不一样方法,对同一问题从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进行认识。在教学中能自始到终、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解题思路,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诱导他们转换角度,灵活思维,探索多种解题方法,构成基本技能和技巧。
思维的独创性指敢于突破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势,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提高意义的新设想、新发现。在解题过程中我着力引导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大胆、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探寻到具有创新意识的简捷妙法,到达培养独创性思维之目的`。
1、让学生在合作情境中交流互动。新课改倡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懂得合作。对于低年级学生,伙伴之间经过倾听、分享、交流、互助与反思,使每个人都能够从同伴那里获得信息和启示,进而丰富个体的情感和认识,促进学生顺利地自我构建知识和创造知识。
2、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亲近数学。仅有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有意义的数学。数学课程资料的呈现应当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增进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程。
3、情境教学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已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我在课堂教学中进取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使课堂成为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的课堂,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取去发现、去创造,真正实现知识、本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教学评价,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评价方法,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让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有效地增进他们的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提高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同时强调以构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本事为主权依据,坚持主人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以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本事的培养,我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本事和家里学习作业本事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一齐探讨,提高学习效率。并经过“手机信息”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信息,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了必须的提高。
我能结合学校的研究课题,平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严格执行互听互评课制度,在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平时写好理论摘记,每学期写一篇的,使自我在学习中成长,在不断反思中提高。
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篇五
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下面是有高中数学教学
心得体会
,欢迎参阅。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相信学生会向着健康、上进的方向发展的。因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聪明的教师总是跟在学生后面;愚昧的教师总是堵在学生的前面。”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它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意义。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经验和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也想表达、诉说。契诃夫曾说过:“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跟老师交谈。”这就要求教师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观念,积极创设能激起学生回答欲望、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可说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总体目标中提出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本人认为可以简单的这样表述:数学知识是"数与形以及演绎"的知识。所谓数学事实指的是能运用数学及其方法去解决的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数学活动经验则是通过数学活动逐步积累起来的。
本人在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中认真听取专家讲课,对于新课标有一定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1、基本的数学思想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的思想","集全与对应的思想"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对中小学而言,大致可分为十个方面:即符号思想,映射思想,化归思想,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参数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演绎思想和模型思想。圣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但不必要进行理论概括。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就中小学数学而言,大致有以下十种:变换与转化,分解与组合,映射与反映,模型与构造,概括与抽象,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类比与猜想,演绎与归纳,假说与证明等。
2、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着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互素的临控等);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与教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化与具体化,类比与映射,联想与猜想等。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独创性。
3、应用数学的意识
这个提法是以前大纲所没有的,这几年颇为流行,未见专门的说明。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新旧教材中,都配备有所谓的应用题,有许多内容已经很陈旧,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结合实际重新编写应用题只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5、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对学校管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it"、学会创新,这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高中数学课程是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高中数学课程力求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的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它从国际意识、时代需求、国民素质、个性发展的高度出发,是对于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意义。
总体目标中提出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本人认为可以简单的这样表述:数学知识是“数与形以及演绎”的知识。所谓数学事实指的是能运用数学及其方法去解决的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数学活动经验则是通过数学活动逐步积累起来的。
1、基本的数学思想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的思想”、“集全与对应的思想”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对中小学而言,大致可分为十个方面:即符号思想、映射思想、化归思想、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参数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演绎思想和模型思想。圣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但不必要进行理论概括。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
2、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着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互素的临控等);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3、应用数学的意识
这个提法是以前大纲所没有的,这几年颇为流行,未见专门的说明。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新旧教材中,都配备有所谓的应用题,有许多内容已经很陈旧,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结合实际重新编写应用题只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5、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
学习计划
;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就要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成熟的数学教师!不同的教育思想产生不同的教育。传统的数学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单向平面地讲授教科书的活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这类传授活动的金科玉律。在这类理念下,教师崇尚研究教材,视处理好教材、教好教材为教学艺术,这类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目标经常超出教学进程本身,脱离学生的现实。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新课程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实施进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完全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要善于创设数学题目情形,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进程,让学天生为“跳起了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给他们讲得应尽可能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可能多些,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和盘托出。这样才有益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过分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烦闷,缺少生气和乐趣,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课堂上倦怠应付,与创造的喜悦无缘,师生都没法在课堂上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学进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进程,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进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互动和教学关系的构成。
一、教师不但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知识的增进者、引导者;学生不但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更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进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引诱,点燃其思惟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结论的构成进程,体会科学家走的路,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民主、同等的特性,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协商,建构学生多样化的主体活动,完成认知和发展的任务,从而增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有益于进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有效性,增进认知进程、情感进程和意志进程的同一,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固然我转变这些还不够,更正确的应当是我们在对新课改的理解基础之上所做的所有转变。明显这对我们教师本身进步了要求,可能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但我相信主要的压力来源于我们传统的教育与新课改后教育之间的逾越!还来源于各个地方文化背景、经济、家长观念等。面对压力,我们一定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精神,才能因地制宜的弄好新课改。
总之,新课程,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思想都应当建立在学生爱学,想学,乐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我们要始终建立:培养学生要从学生的长远角度动身,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动身,让他们学到的不单单是使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增养去学习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才能为他们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篇六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无疑是对高中数学教师全方位的挑战,同时也给予高中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因为,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思路和基本设想,最终要拿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去实现,此时,就需要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也就是说,这次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而且要改变高中教师习以为常的数学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通过一年的新课标数学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地学习,我体会有以下四点:
在以往的高中教学课堂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听讲——死记硬背——大量练习 ——再现数学知识”这一模式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式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对数学问题缺乏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以至于竞争能力差、实践能力弱、知识面窄、技能单一、丧失个性。
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针对原有单一被动的数学学习方式,教师应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加强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重视他们判断能力的培养,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训练他们的数学思维,让他们会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多种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习比较轻松愉快,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角色,即教师将由传统的数学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下的数学知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将改变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局面,强调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要的主体,这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数学学习内容的垄断者,而是和学生平等地参与学生数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业习策略,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科书,但这次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则强调教科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参考,加上现行的教科书有6种版本,这就要求教师要经由文本来“教”书,而且会“编”书。也就是说,对教师能力上的要求提高了,教师不仅要随时增加自身专业知识的力度、深度、还要具备一定的数学课程设计能力,开发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自己在课堂上能当好一位组织者,引导者。
此外,教师还要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因为,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它和各科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我们在学习“分段函数”时,有一道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题,这就要求教师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要很清楚,还有在“向量”中,教师就要对物理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把向量和物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教学会更加顺利,效果更好??教师要掌握这些联系,适应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就必须打破只掌握单一狭窄的数学知识结构这一局面,还掌握其他知识,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我国已经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作为这次数学课程改革的十大基本理念之一。有很多难学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如函数的图象变换。曲线的坐标变换等知识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处理,如计算机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观察现象,理解概念,熟悉知识的形成过程,领会数学思想方法。
随着改革的进行,知识的应用价值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现在学习数学不再是只为了学习其理论,更重要的是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怎么用这些知识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打破以往用纸笔测试,给学生分值,用成绩评价学生的传统形式,教师还可以人通过作业,课堂提问,学生报告等途径给予学生评价。既要正确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对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给予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情感体验。总而言之,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给高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之提供了新机遇,新挑战,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研究,破除以往陈旧的教育观念,结合以往的数学经验和现代的理论指导,创造新的适合课程发展的数学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的理论知识,力求向“专家型”教师转变,以跟上课程改革前进的脚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创造出崭新的“素质教育”的课堂变化。
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篇七
通过参加10月14日省举办的送教下乡活动,我不但从知识应讲授的深浅上有很大的收获,还从课程的讲授方法上学到了很多。
自从参加工作,我已送过几届高三,每次上高三课时都有不同的收获,可是很少注意
总结
,有时由于理解的不到位,或者掌握的知识或理论不够,即便总结也不全面。这次王老师的“如何人认识新课标对高考的影响”报告,使我对高三课程的讲授有了全面的把握,还对某些重要的知识点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上课,很多问题都是我讲他们听,我讲得多学生做得少。再加上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好,做起题来很费时间,使得平时练习少,到考试时好多同学都做不完题。王老师在这次讲座中把每种题型都分析了一遍,同时还举了很多高考例题。通过例题的讲解,我知道每种题型都给学生们讲解到什么程度,有多少种方法对付它们。例如圆锥曲线问题,我就可以要求我的学生只做第一问,第二问可以尝试方程联立,不行就放弃。这是我以前没有认识到的。
14号下午王老师上了一节《椭圆的标准方程》观摩课。王老师的这节课有很多地方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例如一开始用实际生活中的剪纸、卫星轨道、树叶等让学生初步认识椭圆。以前我都是一开始就叫学生们准备一根绳子,叫两个学生到黑板上画椭圆,这样他们可能觉得学完椭圆后和现实生活没有关系,从而没有学习的兴趣。通过这次观摩,我打算在以后的讲课中一定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身边的资源,丰富我的教学,使我的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们乐学,解决上课听课效果不好的问题。让我的学生把基础打好,使学生们在做题时有收获的喜悦,只要让他们每天都体验到一点点的成功,就会像滚雪球一样慢慢形成更大的成功感。
新鲜的理论给了我新的想法,我想从以下方面,重新规划我的高三教学:高三复习注意低起点、重探究、求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抓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信息点、易错点、得分点,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养成规范作答、不容失分的习惯。课下个别辅导,通过辅导能知道哪些知识存在问题,或者是我上课遗漏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再有就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只要是学生自己能独立完成的,我就绝不加以代替。他们可以在互相商量中形成知识间的联系,取长补短,最终达到成绩的提升。我的任务基本上就剩下交给他们如何分析问题,比如看见(x1x2)(f(x1)f(x2))0想到什么?我会告诉他们,这一定是考察函数的知识,那函数这块知识在高考时都考哪些内容呢?这个不等式跟函数的性质中哪条有关呢?就这样我会逐步设计问题,直到最终学生自己得出答案,我都可以一个问题都不回答。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想:原来认为很难的函数问题我都可以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我也可以问自己啊,为什么非要老师问呢。于是,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就提高学习的兴趣,也相应的提高了成绩。
所有的想法都要在实际的课堂上去慢慢试验,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就能让更多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收获到成功的喜悦。
高三数学 崔秋菊
2013.10.19
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篇八
当前高一数学教学方面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上没有摆脱初中阶段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高一年级的一年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钻研教育教学方法,以及与广大同学的接触交流,了解到许多学生甚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项体会。
第一、高一年级的学习阶段标志着学生学习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学习的方法上,学习的认识上,学习的深度上与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完全不同,但是从学生的角度讲,普遍学习兴趣不高。学生自认为初中数学成绩不错,没有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也可以轻松地完成数学课程学习,上课也好,作业也好,时常不认真对待,马虎应付,主动性差。真实的情况是,高中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把初中知识再加热,而是从一个更新的角度的学习,把仅仅停留在模仿阶段的学生的知识,从理解联系的角度更新诠释,进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使学生脱离机械记忆的层面,开始学会在逻辑思考的前提下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
第二、对学生来讲,初中的数学学习的机械记忆方法,存在着学习的惯性,依然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到了高一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仍然停留在单纯的机械记忆的层次上,难以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很多学生对我讲,平时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背,记数学知识,可考试成绩还是不见长进,不知道为什么?显得很苦恼,学习的兴致一天天被消磨掉了。
因此,我深刻体会到,高中数学教师除了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外,更加重要的责任是逐渐诱导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其自觉或不自觉走到高中数学教学所要求的轨道上来。
第一、高一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逻辑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为教学目标,为高二时期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外知识加强相关的知识模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