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书法心得体会(大全8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书法心得体会篇一
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形式,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书法带给我的乐趣和启示。在多年的书法学习和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段: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
书法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书法是文化的载体,它传承和表现着中国先哲的思想和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上,我认为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人生智慧的表达。书法之美在于其简约而不简单,形式与内涵相统一。
第二段:书法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书法是一门技艺活动,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才能取得进步。在学习书法时,首先要掌握基本的笔画和布局知识,这是最基本的功夫。同时还要不断地观摩书法大家的作品,学习他们的笔法和用笔技巧。在练习中要注重姿势、呼吸和心态的调节,这样可以提高书法的准确性和美感。此外,要有坚定的毅力和不断的努力,这是书法中最重要的因素。
第三段:书法带给我的收获
书法是一门精神修养和身心调理的艺术形式,对于我的日常生活以及精神状态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和改变。书法让我懂得了沉静,学会了调节自己的情绪,使我更加自信和认真。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书法也可以让我感受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了我的审美和文化层次。同时,书法还让我更加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底蕴,让我更加热爱和敬重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文化。
第四段:未来的书法发展和趋势
在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的形势下,书法也不断地在发展和进步中。首先,书法的艺术形式正在向着科技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新的书法表现方式。同时,书法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和发展,需要根据当代社会的需求和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调整。然而,无论书法怎么变化和发展,书法的艺术精神和文化历史是无法抹杀的,它将一直伴随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第五段:对书法的未来展望和期望
作为一位书法爱好者,我对书法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期望是,希望书法能够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和文化需求,发展出更加多样的表现方式和形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艺术爱好者参与进来。同时,我也希望书法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和普及,让更多社会群体能够了解书法艺术的美学和文化内涵,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为一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书法将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书法心得体会篇二
时间像一位旅客,匆匆的来,又匆匆地走。转眼间,又到了暑假,在暑假里有很多同学都去上补习班,我也不例外。
这学期我写字竟得了个“第一名”。刹那间,我臭名远扬,传过每一个人的耳朵里,我为了今后不再得“第一”,我决定去学书法。
我去学书法的第一天,我准时到达老师家。这天,老师教我写毛笔字,老师先教我如何握笔:大拇指、无名指、小拇指按作毛笔的一旁,食指和中指按住另一旁。写字时毛笔要与纸垂直……老师细心的`滔滔不绝地讲给我听。等老师讲完了话,然后老师在纸上画了一条很长很长的横线,接着老师让我模仿他画横线。我心想:不就是画横线吗,太简单了,就连三岁小孩也都会。可是说着容易做着难,我画第一条横线时,刚下笔横线就歪了,第一条画好了,但简直就不象一条横线!我想:万事开头难,第一条画不好,我画第二条。谁知,第二条也画不好。这下,我可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了。这时,老师走过来,他细心的指点我。他指点后,我再画了一条横线,我成功了!我终于成功的画出了一条横线了!我欣喜若狂。
书法心得体会篇三
6月18日至20日,我有幸被派遣参加了由栖霞市教体局在庄园中学举办的首届栖霞市教育系统“书法名家进校园”首届骨干书法教师培训班。此次培训班旨在促进“书法进课堂”,来自全市中小学的老师,聆听了来自于烟台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家协会、栖霞市书法家协会的诸位名师的讲座,他们就书法的历史、与写字、教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了精辟的讲解与指导。
三天的培训时光,对于书法学习者来说犹如白驹过隙般短暂,但我却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在培训中,通过书法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对书法艺术的认识。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此次培训,时间虽短,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年轻的美术教师,此次培训不仅使我对书法专业知识有了较系统了解和新的认识,而且也认识到教育工作者对书法传承的重要性所在。
在培训中,指导老师的耐心讲解,让我对书法艺术有了崭新的认识。过去一直认为,书法就是写字,字写得好,就是书法学得好。我对于书法的爱好,平时也就是凭兴趣写写画画,照猫画虎。而现在才知道那是狭隘的认识,是单一、片面的认识,是非常好错误的认识。鲁讯曾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法是门艺术,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是通过有规律的组合线条作用于纸上而形成的。不是简简单单地能写好字就是学好了书法,是需要用“心”去学,花时间去学的艺术。要想在书法上有些成绩,首先得会观察,观察将直接影响到写字的准确度,只有全身心的“进入”字帖才能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做到了,要会读贴,读贴要读到字的笔法、字法、墨法、章法,要读出每一笔画的特点,读出笔画的律动和节奏。读贴读准了,就可以临帖了,当然,这里的临帖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尽量准确地还原古人的用笔,临帖的时候要入贴、入骨,这样写出来的字才“筋”“骨”“肉”俱在,才不会和古人的字看似两张皮。观察、读贴、临帖之后进行仿作,仿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可进行加进自己的风格进行创作。
书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懈,需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和精力。这是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普遍所达成的共识。所以,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平时要坚持练字,掌握这一专业技能,不仅仅是一次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传递着一种责任,那就是传承祖国书法传统文化的责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而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又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我觉得学习书法有很多益处,它可以培养我们的艺术修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可以逐步养成细致耐心、自觉认真的良好习惯,同时还有益于意志的锻炼;可以学到文字、文学、历史等各种知识;可以受到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所以,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继承书法这一传统,我们有责任将它向全世界传播,让大家都了解这门优秀的艺术。通过学习我觉得学习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临为先;会写字不等于掌握了书法艺术,只有熟练地掌握了书法的技法和知识,才能从一般实用写字提高到以观赏为主的书法艺术创作高度。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书法首先是从临帖开始。既要临古人帖,拜古人为师,也要临现代人的帖。但是,为主的应临古帖、名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纵向取古,横向取今”。在这方面先贤和当代大师们都论述得很清楚,我们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照着做就行了。例如,明代倪苏门在《书法论》中说:“必须取古之大家一人为宗主,门庭一定,脚跟牢把,朝夕沈酣其中,务使笔笔俏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种嫡派。”启功大师在给书法爱好者的信中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也不知道是谁的话,因为他有理,就得听他的。因为咱们如果共同学习一些古代高手,岂不更好。学现在人最容易象,但一象了,一辈子脱不掉,以后悔之晚矣。“写帖主要抓结构,结构对了,点划的姿态即使全都删除,人家也会说象某家、似某帖。”启功先生对临古、临今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临帖还有个“入帖”和“出帖”的问题。《小仓山房诗文集》中说:“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竞似古人,何处着我。”应该说,临帖只是学习书法的前提和方法,是过河的“桥”和“船”,一旦过了河,就得走自己的路,不能老停留在“桥”和“船”上。帖临的象了,即“入帖”了,怎样才能“出帖”呢?个人体会到,在“入帖”的基础上,多选几家名帖进行临习研究,取其长去其短,为我所用,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这就是“出帖”了。
二、以勤为径;学习书法有“苦”、有“乐”,是苦中求乐。
清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比较形象深刻地说出了勤学苦练的道理。传统宝库里的外财最丰富,这个宝库对谁都是敞开大门的,就看你去不去拿,是拿一件还是许多件,是拿一次还是经常拿。人,不从别人那里拿来宝物是富不了的!由此看来,只有把人的天赋和好学、善学的刻苦钻研精神结合起来,做到有才华而不浅尝辄止以全身心的投入,废寝忘食的苦练,“退笔成山”的毅力,博学深思的悟性,才能在书法艺术方面才思敏捷,得心应手,刚柔相济,创作出气势恢弘,潇洒神飞,具有自己特点和风格的好作品来。
三、以情为基;对书法艺术的喜欢和爱好,是学好书法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一种好的书法碑帖、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常常是百看不厌,百练不厌,爱不释手,看一次有一次的收获,练一次有一次的提高。这就是感情所系,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没有这种爱好和感情,是无法学好书法艺术的。我从开始练字一直看的是褚遂良贴觉得喜欢他的字所以百写不厌,只有自己喜欢才有耐心,心静坐下来仔细写,由于我学的时间短字体不太好,以后我多加练习希望更进一步。
而目前随着电脑、手机的日益普及,传统的书写方式面临着电子商品的空前挑战,汉字书写水平的群体化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新技术的冲击并非导致人们书写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在崇尚快节奏和新鲜感的现代文化中,人们开始越来越忽略古老汉字所蕴藏的丰富艺术价值,也逐渐钝化了对汉字独特美感的审视能力,对传统汉字文化缺少一种心底的珍视和敬畏。针对“汉字危机”,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小学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普通高中设置书法选修课程。根据颁布的课程标准中对“识字写字”部分做了一些调整,明确要求加强写字教学,第一学段规定“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贴”;第三学段“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对中小学生而言,书法课可以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养,对于国家而言,书法课不仅提升国民素质的要求,更有着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滋养子孙的现实意义。所以,大家一致认为书法教育从娃娃抓起。学生的书法教育是和老师分不开的,要想“书法进课堂”顺利开展,在学校里开设书法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师资不足,市教育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联合青海省书法协会开办了西宁市首届书法教师培训班。我想这也许就是开办此次教师书法培训班的根源所在。
总之,此次书法培训学习不仅提高了我们年轻教师的书法水平,也对传承民族的文化艺术,修练人的涵养素质,对今后在学校进一步开展书法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今后一段时间中,要尽量挤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积极行动,尽快地消化和吸收培训的知识,尽快达到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努力为书法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书法心得体会篇四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人往往愈发倾向于使用电子设备来写字,这使得书法逐渐被遗忘。然而,近来,我通过使用WPS软件上的书法功能,重新点燃了对书法的热爱。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并总结我在书法创作中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是调整心态。发现书法的美,需要一颗平静的心。书法不是一项简单的技能,它需要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练习。无论是书写字体还是构图设计,都需要我们放下杂念,专注于笔墨之间的意境。我曾经因为对自己的作品不满而灰心,然而,通过使用WPS软件的书法功能,我慢慢摆脱了这种消极情绪。软件提供的各种书法模板和示范字,让我明白书法的道路是人人可以迈进的,并不需要一开始就完美。调整好心态,用宽容和开放的心态去探索书法的奥秘,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美妙之处。
其次是学习基本功。书法的基本功往往被人们忽略,然而,没有坚实的基础,就无法达到高水平的书法艺术。我通过WPS软件上的书法功能,学到了很多书法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在书法创作中,我注意到字的结构和构成,如何用笔勾画出优美的弯曲,如何掌握笔画的粗细变化等。软件提供了字的动态演示,让我可以观察每一笔的写法和顺序,这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复的演示,我的书法水平逐渐得到了提高,我的字也逐渐变得工整、美观。
第三是体会墨脱的意境。书法作品中最重要的是墨脱的意境。墨脱是指墨迹在纸上的浓、淡、浑、透等各种变化,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传统的书法需要使用纸墨,但是WPS软件上的书法功能同样能够帮助我体会到墨脱之美。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墨迹的透明度、浓淡程度,甚至使用不同的颜色,从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效果。这让我感到非常的自由和创造力的发挥空间。
第四是借鉴他人的优点。在书法创作中,观摩他人的作品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习他人的优点和经验,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WPS软件上的书法功能提供了大量的名家书法作品供我们欣赏和学习。通过观摩他人的作品,我发现他们在字的结构、笔画的运用和墨脱的表现上有很多独到之处。我学到了他们的用笔之道和书写的技巧,从而丰富了自己的书法风格。书法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通过借鉴他人的优点,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最后是享受书法创作的过程。无论是传统纸墨书写还是使用WPS软件的书法功能,书法创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我喜欢将自己的心情和情感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在书写的过程中找到放松和自我安慰的方式。无论成功与否,每一次书法创作都是一次成长和提高的机会。我发现,只要将书法创作当成一种乐趣和娱乐,而不是强求完美,就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满足感。
总结起来,通过使用WPS软件的书法功能,我重新点燃了对书法的热爱。调整心态,学习基本功,体会墨脱的意境,借鉴他人的优点和享受书法创作的过程,我不仅提高了我的书法水平,也享受到了书法带来的乐趣。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学习和实践。我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每个人都可以在书法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和快乐。
书法心得体会篇五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其文字之美絮絮不尽。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书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的精彩篇章。我喜欢书法,因为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能让我们在铺陈笔墨的延展中领悟到人生处世的哲理。在多次研习书法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颇有收获的体会,将在下面的文字中进行展开。
【第一段:什么是书法】
书画是中国文化最为独特、最为精致之美。其中的书法,其本义是指写字,但在文化和艺术意义上则是指将写字的艺术与审美结合,让书写成为一门精神的、心情的、情感的艺术,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综合艺术。书法没有雕塑和绘画所必需的色彩必须等繁琐工艺,不仅勾勒出线条,更肆意施展气势和精神,可以说汉字的美学精髓就集中反映在书法中。
【第二段:书法字的画法】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其画法相对于其他的文学艺术有很大区别。在行书、楷书、草书三种字体中,行草皆以筋骨刚健、动势奔放为主,楷书则主要注重笔画的平稳好看,以端庄秀丽为美。在书法中,墨迹洒脱、笔画自然流畅、韵味悠然的感觉会更加突显出来。除此之外,草书的笔画呈现跳跃感,不整齐,却使得整幅字体更有活力,显示出自己的个性。
【第三段:修身养性,成就书法】
书法修身,是指通过专注于字练习,优雅飞扬。书法者以字为镜,看到自己的情志、品格、聪明才智、成就和潜力,以打磨字来养成自己的心性。想要成为对书法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追求的人,必须进行心灵的呵护和修养。书法的优美使你从中感受到自己在心灵上的一种提升,潜意识里产生的美感也让整个人变得更加优雅。
【第四段:磨练毅力,习得成就】
书法是一切艺术形式中最富训练性的艺术之一。它要求不断练习和不断完善,只有在多年的苦练之后,才能跨越一个巨大的坎坷,获得中文书法的巨大成功。这是征服自己的过程,需要业余时间去致力于录制。在用笔颜色、线条、墨水色调等诸多方面进行不断尝试和改变,从而让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
【第五段:总结】
书法之于我们,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修身、陶冶心灵的方式。通过不断的笔画练习,心灵乃至精神都会得到深层次的磨练和提升。因此,成为一名优秀的书法家需要的不仅仅是大量的练习,还需要修身养性、不断提高修养。正如崔瑞芬老师所言:“书法让我懂得了道,让我懂得生命。我爱书法。”
在中国书法中,有“心神笔意”之说,书法凝聚了人们的心灵和情感,传承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通过深入地探索书法艺术,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到这门艺术的真正含义,同时也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启示。让我们跟随中国书法的音符,提升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书法心得体会篇六
7月20日,受妻子的影响一起去听了一场书法讲座。那应该是级别很高的书法论坛,从主办方中国书法家协会、省文联就可看出,妻还说这几天有香港、大陆等大学的著名教授主讲,在我大半天的听讲中苏大的著名书法博导、苏州市书协主席华人德先生自始至终在主持与串词。
上午是香港大学的艺术系主任莫家良教授主讲《从北山堂收藏谈中国书法史的若干问题》,“北山堂”是已故香港著名企业家、收藏家利荣森的私家堂名,其收藏中国文物甚为丰富,尤以中国书画最为著名,其中大部分已惠赠中大文物馆,莫教授对捐赠的百余件书法作品进行了很深刻的研究,从他今天讲的三个方面对于我这样的书法门外汉也能有所感受。书法与传承,列举的第一件作品是中国南宋第4位皇帝宋宁宗的《楷书为坤宁生辰书诗》,莫教授认为皇帝书法一般都较受书法界重视,加上宋宁宗的书法作品较为罕见,而这首诗是由宋宁宗书写送给生日的太太,从多件作品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其手迹是传承于宋高宗书风,期间展示了多幅作品说明书法中的传承;书法与人品,其中介绍的两件作品印象颇深,两件长卷分别是明代书法家王宠《行书借条》,以及明末清初周茂兰为报父仇而用鲜血写成的《血疏贴黄稿》,一件是不起眼的借条,一件是已渐淡的鲜血书法,但后来有那么多的著名书家与名人为其题跋,其意义已超越了书法本身,是书法与人品的最佳诠释;书法与生活,莫教授列举了许多书法家在出好作品的过程的书写环境及心境,继而论证了书法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因为莫教授自身的深厚造诣、又是对这些藏品的深入研究,所以可以娓娓道来、可以深入浅出把深奥的内容讲透,这是像我这样的旁听者听后对书法知识的一点感受。
中午没有休息,在这样一个诱人的场所——平望玫瑰园转了一大圈,满园绿化,步步成景,绿荫之处散布着一个个会馆,会议、休憩、讲坛、养身、修心之好去处。
下午浙大艺术与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缪哲教授主讲《重访“楼阁”》,他讲的关于汉代建筑(孝堂石祠“楼阁拜谒图”)的意义值和表现等,由于与之相隔甚远,很那听懂,听及一半就悄悄退出,但还是能看到全场听者此起彼伏地在用手机、相机拍摄幻灯展现的图片,气氛甚是热烈。
讲坛的听者来自全国各地的书家,也有大学学习书法的学生,大家对之的痴迷犹如朝圣,这样的级别、这样的规模、这样内涵丰富的讲坛在苏州已经举办了四次,这是一个文化名城的需要和重视,更是一批书法精英对苏州书法、文化之培植的热情与信心。由此想到了我们的教育,可以说我们的每个层面都在说如何重视教育,当然硬件的投入已经可以看到众多的佐证,但软件的关注远远不足,没有好的方式方法,没有多少的热情注入,有的只是口号与命令之类的空洞。像暑期中也有各级各类的培训,但这样的培训会有多少的吸引力,能不能让大部分的教师听着而痴迷于其中?我听说教育的培训投入应该相当可观,然高质量的讲坛却很难与普通老师谋面,这也许与组织者有一定关联,大学有许多知名的学者,民间也有众多的高手,而我们普通的老师却很难听到他们的声音,有时听到的也只是些味淡意空的内容,于是只能是昏昏沉沉而毫无引力可言。最近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民间组织,邀请到某某著名人士、专家教授,收费也很高,但真正的效果如何,也只有天知道。其实众多的老师还是希望能有一些充电的机会,只是我们的组织者能否以方便为重,能否为老师“投其所好”?如果能像书法讲坛那样,每年能请到几位有实力、有内涵、通地气的人士前来为一方的老师讲讲、聊聊,其得益的肯定比造一幢豪华的教学楼更大、更重!
书法心得体会篇七
书法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宝贵的体会。以下是我对书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学习书法的初衷与感悟
在学习书法之前,我对它只是有些简单的了解,但对其内涵和艺术价值并不十分了解。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幅古人的书法作品,才深深地被它的气韵和艺术美所吸引。我决定要认真学习书法,掌握它的技巧和精髓。通过学习,我发现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种人精神世界的抒发。不但要追求技法的熟练,更要注重心灵的净化和陶冶。我明白了书法应当是内外并重,技法与内涵统一的艺术。
第二段:关于书法的研究与实践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同样也深入研究了一些书法家的作品和理论。通过分析他们的作品,我发现每一字每一画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他们在墨色的运用、笔画的形态和构图的布置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于是,我开始积极努力地践行当代书法家的作品,尝试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去创作书法作品,使之充满时代感和思想内涵。同时,我着眼于常见的笔画练习和字帖写作,力求提高自己的基本功,真正将技法内化于心,外化于笔。
第三段:书法对心灵的熏陶与收益
书法是一种有力量的艺术形式,它能够引导人们的思维、陶冶人们的情操。通过练习书法,我收益良多。首先,书法能够帮助我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在繁杂的生活中,我常常感到压力和疲倦,而书法的练习可以让我暂时远离外界的喧嚣,专注于字迹的深浅变化和边境的韵律。其次,书法还能让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文化。通过研读古籍和欣赏历代书法作品,我逐渐领悟到古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哲理,这对于我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段:书法的价值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传承和发扬书法艺术,我们不仅在继承历史文化的瑰宝,更是在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书法是一座桥梁,让我们和古人的智慧相连,让我们和传统文化产生共鸣,更让我们与时代与社会产生共情。
第五段:对未来书法学习的展望和期许
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学无止境。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研究书法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同时,我也希望能够积极参与书法活动,与其他书法爱好者互相交流切磋,共同进步。更进一步,我希望有机会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独特的多元化书法艺术作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起来,学习书法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艺术修养,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灵魂的升华。通过练习书法,我感受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深的内涵。我希望能够继续坚持书法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和艺术素养,用书法的笔触书写出自己的人生之美。
书法心得体会篇八
常听人讲论书法时说到“功力”,功力是什么呢?我认为,功力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当你拿到一本生疏的范帖,你可以几遍就临摹得形神兼备;当你有一个好的构思,你可以准确地用笔表述出来。总之凡经眼、凡脑海中成形的,均可以笔去准确表现,这时我认为就具有了功力。但功力是技术性的。
“功力”是一切创作的先决条件,你的情感、情绪、审美理想等等,要想在作品中行以表现,全仰仗这个“功力”。没有她,你的一切美好理想只能是“自以为大有深意”。我的二十年学书历程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是用于获取“功力”,其余才是创作。“功力”又是无止境的,但她有一个“及格线”,不到“及格线”真正的创作是不存在的。
创作上,现代派书法主要用心在构成上,而古典书法则更多着意于点画和境界追求。我的创作应该是古典的,但我在构成上想得也比较多。现代派书法,小式的作品田头多,即使是大件,也不过是小品的放大,整体上线量较少,关系简单。形象点说,现代派书法像小分队式的侦察兵,可以游击,但集团式的战役、战争搞不了。古典书法阵容较大,但往往却又太象兵马俑。我想如果能借用现代派的一些手法让兵马俑活起来,兵力分派匀当,再来个“赵子龙”七出七进,岂不太好看了。
改变抄写式的书法模式,现在已成为书法家的共识,但大家又不愿意简单地搬袭现代派方式,因为它毕竟艺术语言太单薄,聊备一格可以。就像一出戏,里面可以有数个丑角,但一出戏里全是丑,怎么看呀!所以我们还得努力,以自己丰厚的“功力”,吸收现代派的构成意识使之成为古典派的一种创作手段,这种手段的作用可以使作品更富有观赏性,“戏剧性”冲突更明显,更轻松自然,也就更接近了中等欣赏者的口味,书法的欣赏面会扩大。但这毕竟不是太简单的事情,需要很多人不停地探索,我愿成为这其中的一个。崭新的时尚意识、鲜明的个性追求加上古典主义的基因素质,我想这大概可以概括我现在的追求的全部。
除此以外,我想再谈谈我在功力技巧方面的一些心得。一般情况下,人们用笔较多关注线的自然平向流动,而我则更多关注线的流动中的跳荡,也就是笔在起落之间的变化。就像山间溪水,它在流动时遇到大障碍会绕过去,一如曲线和结体中的避让;倘若遇到小石头,溪水就会跳荡起来,体现在用笔上,就是轻重、粗细、提按、顿挫,这样的线变化丰富,活泼而灵动。用笔方面我的另一个关注点是速度,楷书、隶书、篆书运笔速度较为均匀缓慢,而行草书的用笔则是急缓共存的,用的是加速度和爆发力。我首先注意发力点,发力点有两个,一个是起笔,一个是转折,转折是下一个笔段的起笔。起笔处的变化最为复杂,形状变化也最丰富,要求笔尖要灵活,随时调整到最佳发力状态。就像篮球运动中的传球,用的力量是爆发力,这个力量既不可太强也不可太弱,太强则易使队龙接球时脱手,太弱则容易被夺去。这个“功夫”是“功力”范畴,是要通过训练获得的。转折还是下面笔段的随机思考的临时驿站。在整个行草书创作中速度是随着情绪和开合需要随时变化的,情绪平静则线条舒展,线段较长,字的开合较大,有如溪间流水时遇平缓地势,水流慢下来,缓缓流淌,也如闲庭信步;情绪激荡,心跳加速,笔速也就随之快起来,线段则短短相加,有时甚至线线叠加,绞缠,如水到陡峭处,水流湍急,时跳时跃,水花四溅,五彩纷呈!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是承转合齐备,就像一部完整的交响乐,欣赏者会随着音乐节奏的演进而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引起强烈共鸣。这正是行草书的魅力所在,只是艺术家的情感表现所搭乘的载体不同罢了。我多年来倾心于行草书创作,其真正原因即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