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家的传家之宝作文6模板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我家的传家之宝作文6篇一
《传家》一书分春夏秋冬四册,我选了春秋来看,是最喜欢的季节,也是带着香气和色彩的季节。在这两个季节不停地循环往复,在春去秋来的年复一年中,留下了人们关于生活吃穿住行的细节,这些美好被时间酝酿、践行和打磨,流传进人们的血液,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和艺术,让人眷恋,感到温暖,产生归属感。文中生活着的细节,在每次呼吸中都想要留住此刻的心情,感同深受。我们对于日子的计算就在一个又一个节日中度过,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这些节日点缀了一年又一年。
四五岁的时候元宵节对我来说就是拉着兔子灯跟在父母后面看灯会,兔子灯的车轱辘在地上滚着,我明明知道它就在身后,却还要时不时回头看看小兔子,生怕它走丢,但过完节兔子灯也神奇的消失在了元宵节的这天,我也不会再想起来。下一年的元宵节,我仍要缠着母亲再买一个兔子灯,直到某一年母亲不同意,母亲告诉我,你长大了,那是小孩子才买的,于是我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遛着兔子灯的小小孩,努力理解长大这两个字。
高中的时候,学校里寒假上来会有挂灯笼猜灯谜包汤圆的校园活动,灯笼要在假期里做,我记得外公替我糊了红灯笼,老一辈的人总是让我觉得很神奇,糊灯笼糊风筝做秋千做木马,似乎就像哆来梦什么都可以笑眯眯的变出来。寒假上来,收上来的灯笼围着小池塘一圈,中午课间总有人围着瞅,各种形状材质都有,令人啧啧称奇。正式元宵节那天,住宿的同学以及想要留下的围在一起搓面粉包汤圆,脸上鼻子上都是面粉白糊糊的,最后下在锅里肉是肉,皮是皮,做的记号全都认不清了,捞起来管是谁做的,吃出奇妙的幸福感;挽着好友从这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一个灯谜都猜不出,全靠手机来百度,扯下灯谜排队去抽奖,每人嘴里叼一根棒棒糖,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被考试包围的烦恼的学生时代,竟然有那么多围绕着节日的活动。
大学的时候也和好友在操场上放过孔明灯,那随风飘着忽闪忽闪的黄色小烛苗带着已经回想不起来的愿望飞得那么高,高到愿望下一秒就能被神明听到。而这些传统的活动,又因着渊源,追溯历史而有了不可思议的过去,那些故事或真或假,唯有与节日相关的食物物件留了下来,但也在岁月的变迁中和上了各自的糖衣,有了派系之分。
大地回春之际,万物复苏,即是二十四节气的清明,代表扫墓祭祀之礼的上巳节便是在这样气清景明的美好春日,于是上巳节的扫墓渐渐融合了全家踏春的习俗。清明时节又与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相近,继而又赋予了清明独特的冷食文化。清明就这样从一个节气变成了一个节日,形成了寒食禁火,祭奠先人的风俗传统。对我而言,了解传统文化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古人在清明既坟前祷祝,挂纸烧金,祈安求福,谢恩还愿,又踏青探春,折柳相赠,蹴鞠秋千,与亲朋好友不虚度春光。哀思先人的同时不忘珍惜当下,这就是古人的大智慧。
对于鬼神之说总是会有些胆怯,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所以一到中元节,父母总会叮嘱我早早回家。家中没有过鬼节的传统,但因着常会在旅行中去寺庙,也知道佛教中也把中元节称之为盂兰盆节,可解先亡倒悬之苦,关于“目连救母”的故事和普渡的习俗在《传家》秋册中也写的十分详细,细细读来也很有趣。
书中写到放河灯,我想起在泰国旅行的时候曾错过一次放水灯的礼佛法事,同行的朋友向我描述,水灯中间,插有香烛、鲜花和彩色的小纸旗,以表示礼佛,也有在水灯上放数枚硬币,表示布施。虔诚的人们慢慢将整个河面点亮,照亮河中央高地上的佛祖,连带着佛祖脚下的流浪狗都带上了一丝佛性。
有时候人走不远到不了或者回不去的地方,书却可以让你了解那些因封建迷信而逐渐边缘化的节日以及因动荡年代而导致的文化断层,让你更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广。或许那些祭祀活动不再轰轰烈烈,但就像书中说的那样“有一颗虔诚的心,胜过一切凡俗的外在供奉”。
神神鬼鬼的节日,书中描绘的很多风俗会让我觉得新鲜又好奇。关于中秋,无论是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等月宫的传说,还是古诗文中望月思乡、对月独酌的愁思,对我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我想对中国人来说八月十五望着头顶的一轮圆月,伴着桂花香吃月饼是一种流于血液的情结。年岁赋予每个人更多的是责任以及无法言说的身不由己导致的离别,但当每一年的此刻,抬头望向那一轮明月的时候无论多远,咫尺天涯。我想,让思念有了寄托的方向,让远行的人记得回家,这就是中秋节的意义所在吧。
阅读《传家》一书的春秋册,既勾起了不少岁时节庆相关的记忆,也增加了很多关于食物的制作相关的饮食文化知识,以及器物纹饰相关的匠心手艺知识。节日之于现代人,更多的就是团聚,各种各样的习俗及饮食文化增加了仪式感,让灵魂不在孤独空洞,有了根脉,尊孝礼义在神鬼传说中内化成为人处事的准则。在路过春花秋月的同时, 也增加了我对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我觉得增加了自身的底蕴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