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当代大学生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道德调查报告(通用14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当代大学生调查报告篇一
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更好的塑造良好的学生形象,创建文明的校园。了解目前大学内存在的道德现象,目前大学生对于道德现象的看法及个人的理解,从而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作出进一步的分析。使我们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更好的改善自我,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
xx商学院计电学院全体学生。
问卷形式。( 发放问卷 50 份,回收 有效 问卷50 份 。)
调查大学生对道德行为的看法与做法。
目前校园内的道德现象还存在着较大的却像,对于校园来说,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学会这保护它;对于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来说,道德现象也正是我们自身道德素质不足的最好体现;对于现存于校园中的道德现象进行调查,了解目前大学内存在的不道德现象,目前大学生对于不道德现象的看法及个人的理解,从而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作出进一步的分析。使我们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更好的改善自我,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
性别:男() 女()
1. 你认为学校大学生整体文明程度如何 ( )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很差
2. 你认为大学生期间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 )
a.树立独立意识 b.树立学习理念 c.培养学风 d.享乐
3. 你认为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 )
a.爱国 b.追求理想 c.艰苦奋斗 d.享受生活
4. 你认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 )
5. 你认为大学生成才目标是 ( )
a.品德优秀 b.聪明智慧 c.健全体魄 d.陶冶情操
6. 你觉得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是 ( )
a.知行统一 b.德才兼备 c.胸怀广阔 d.热爱祖国
7. 你认为大学生立志应该 ( )
a.高远 b.躬行 c.源于生活 d.合理 e.不切实际
8. 你认为大学生爱国的重点 ( )
a.矢志不渝 b.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 d.爱好和平 e.抵御外敌
9. 你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最重要的是 ( )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 e.自强不息
10. 你认为和谐处事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 )
a.平等 b.诚信 c.宽容 d.互助 e.个人主义
11. 你觉得当代大学生的公共道德形象应该是 ( )
a.无私奉献 b.先公后私 c.公私兼顾 d.损公肥私
12. 你觉得当代大学生的公共生活特征是 ( )
a.广泛性 b.公开性 c.复杂性 d.多样性
13. 你觉得你将来的职业形象是 (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e.奉献社会
谢谢您的参与!
(略)
道德观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可以说直接决定着我们的命运!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的道德观念却在下降,尤其体现在我们当代大学生身上.作为知识青年的我们应增强我们的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首先我们要先明白我们大学生为什么要增强道德意识,使自己做一个守道德的人,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 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
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条件中。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声势大、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以上就是大学生树立道德意识的原因,接下来我来出一下意见,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去树立良好的道德观。 我认为要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多数青年学生在观念上都能够认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公共卫生,尊重他人,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等公德意识的重要意义。然而在上述公德意识行为的体现上,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水平却表现的偏低。在大学的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大庭广众之下,勾肩搭背,搂搂抱抱;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等。虽然这些不文明行为仅是一部分人所为,但是却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而社会公德是维护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秩序顺利进行所必须的,它是一种公共服务行为规范,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这种不文明行为也影响了大学生公德意识总体水平的提高。鉴于此,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为当前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代大学生调查报告篇二
公道支配钱财的必修课程。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还没有独立,还需父母资助完成学业;另外一方面,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强烈的消费欲看。那末我市大学生的理财水平是怎样的?他们的理财观又是如何?所以在这个暑假,我在苏州科技学院随机邀请的50名学生作了份大学生理财问卷调查。
背景知识:甚么是理财?
从大学生来说个人理财的范围包括:赚钱,用钱,存钱,借钱,省钱,护钱即保险与信托。
(一)对象:我院大学生
(二)时间:xx年8月
(三)方式:问卷调查情势
1、大多数愿走理性消费线路
就月均匀生活费而言,五成大学生月生活费超500元,并且300~800元这个区间是大学生最为普遍的花费区间,即便在这个区间内,最高消费和最低消费也相差500元,表明大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不小。在饮食方面的用度最多。
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渐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还是主流。尽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斟酌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寻求物美价廉。
2、消费也玩张扬个性
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经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具有笔记本电脑,大部份同学有mp3。
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寻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乃至向他人借钱以满足欲看。在寻求物资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夸大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寻求情感需要物资投进,常常难以理性掌控适度消费原则。
另外,很多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在消费中也玩张扬个性,爱上了高消费。
3、大学生月光族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学生每个月花费基本没有节余,其中50元以下节余的占81%,有200元以上节余的仅占1%。对节余的钱,45%的同学选择休闲文娱,选择买书的不到占十分之一。少数同学碰到超支现象,会找同学借用,从银行透支,或预支下月用度。
4、大多数人大学生理财观念淡薄,财商不高
没有坚持记帐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不明确到一个月的钱用在甚么地方,是不是公道。很少有学生选择银行储蓄,没有存款的习惯。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在股票、外汇、基金、债券、保险等市场上投资,并且对这方面的投资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数人以为能做好资产保值已很不错了。
5、新理财人异军崛起
约有90%的调查的大学生作过兼职工作,56%正在做兼职。从经济投资学来讲,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支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近没有甚么风险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财务本金,为往后的消费等方面埋下伏笔。无疑,这类新兴的大学生理财增值方式应当成为大学生理财进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份,是理财进程中的一个高级阶段。
在调查中也有同学自称为理财达人的。他在校园做业务代理,网上开店,趁今年股票情势好,开户成为新股民。在询问中了解到,他涉足股市其实不是为了挣钱,主要是为了解投资市场,为今后的个人理财积累一些经验,投资额基本在5000至1万元,资金来源是家里人从炒股资金中抽出来额外提供的,在现在的股市行情中,已盈利10%了。
从消费情况可以总结出,理财能力弱,理财观念薄弱在大学生中是普遍现象,而致使这一现象的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分析(一)家庭缘由:很多家长始终以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前程光明。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进步,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独有的补偿心理,常常轻易造成将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却疏忽了对孩子初期理财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孩子用钱上,经常是心太软,乃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并且从小学到高中,支配钱这项工作历来都是家长一手包干的,理由是:孩子还小,不知道甚么应当花甚么又不该花的。假如孩子在没有问过家长的情况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钱,也会遭到家长的训责。上大学了,离家也比较远,大学生们才开始理财,没有经验也只能随着感觉走,他人买我也买,家庭经济好的,消费也更大更加没有勤俭意识。难怪有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打电话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要钱!一般家庭的所有收进都支付在大学生上。
分析(二)学校题目:学校在教育学天生材的同时,却没有教他们怎样理财。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以为理财是大人的事,孩子还不适合涉足这类事情,或以为理财的事情孩子长大以后自己也能学会。更多的人以为,青少年时期应当是一片净土,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长身体,其他的都应渐渐来。并且学校没有构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展开的活动极少学术性强的,学生的学习爱好不大,所以在学习上的消费未几。
分析(三)社会题目: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校园外不良环境(如一些歌舞厅、游戏机厅)的存在等,常常对中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现在的学校已不再是80、90年代的象牙塔了。她和社会联系愈来愈紧密。学生们遭到社会上浪费浪费现象的影响,学生也开始用父母的钱显摆。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他人买甚么自己也买。只为了不让自己脱离社会。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使得很多同学都想往逐一尝试。但是学生究竟还是学生,缺少经验,在途中迷失方向。
分析(四)本身缘由: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分辨能力不强、自我束缚力不够、缺少主见。虚荣心、攀比心强等。大学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里的钱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都有些盲目。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外一方面,他们还没有取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遭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显示他们的理财能力的缺少。
当代大学生调查报告篇三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十分的重要,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追求,就是指一个人的人生理想、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父母就在教育、指导我们,因为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走向未来,最终在高考的分岔口处,我们跨入了大学的校门、在这里,我们是坚持自己的已有目标奋进呢,还是重新步入自己的人生规划之路?我们就此进行了对当代大学生关于人生追求的认识以及规划的深入调查,具体情况:
大学是每个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然而进入大学我们首先遇到的就是角色转变的问题。从高中到大学,无论从生活方式,学习方法,到人际交往都会有全新的感受。面对大学新生活中的问题。面对自己的未来。我们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去体会。但是,大学能否给予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很显然不能。大学只是人生追求中的一步棋,是实现每个人人生理想之前的一个小目标,随着这个小目标的实现,经过了一个个或长或短的喜悦——高考成功之后,很多大学生便陷入了迷茫之中。在我们成功地选择了这个岔路口之后,人生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就在校生的人生追求的以及对人生追求的认识进行了深入调查。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次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得出一些实用的数据了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一些实际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商院全校在校生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以及网上查找资料
xx年4月15号——xx年5月30号
1、专业,影响了我们的人生追求吗?
据调查,27%的学生是选择了自己的理想专业。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后,有21%已经有了详细的人生规划,奔着他们的人生目标,在不断的努力着。不管是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只要想到:我还有追求,就会咬紧牙关,向着目标靠近。79%当然还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在访谈时,他们说到:“‘不同的人生目标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额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生追求又有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这是我们思修课的所获。所以我们应该谨慎考虑,充分考虑过后在制定详细的人生规划!”无论是别人为我们选的专业还是自己随便选的,进入大学,一个崭新的平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因此,现在就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经统计调查,关于“你觉得你目前是那一类大学生”这一问题,我们分别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大一新生有58%认为: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还有36%觉得在大学里,无所追求,随遇而安,过一天算一天,不为将来考虑。那大二的优势怎样想的呢?同样,认为未来形势严峻,学习没有目标的就占了56%。整体来看,我们大学生对未来都很茫然。难道说不是自己的理想专业,就真的没有指明方向的航标了吗?其实,我们对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进行调查,旨在为我们大学生指明方向。既然我们都知道自己处于何种状态,就说明我们还在为自己的未来思考着。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即就是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且,在树立起目标之后,就应该努力实现目标,不要辜负自己的汗水!
2、毕业,就等于实现了我们的人生追求吗?
幸福的人生是什么?有78%的学生认为就是家庭美满,事业成功。这么高的赞成率表明我们大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那么,在你毕业之后,你会先着手哪一方面呢?继续深造,考研,考硕士,考博士;打工挣钱;着手创业;结婚安家。其中选择“继续学习”的学生就占了54%。近年来,“你准不准备考研”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不管是刚进大学的新生还是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大多都会毫不犹豫地去考研,这就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有16%的的学生准备着手创业,尽早的步入社会,培养经验,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他们充满自信,昂首走向自己的人生舞台。27%决定打工挣钱,他们并不是说大学里什么都没学到,然后就去打工挣钱,而是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开始寻找工作,以便在工作中增长见识,就业谋生。
所以呢,毕业,并不等于实现了我们的人生追求,在毕业后,我们还应该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的!
3、挫折与动力,能助我们实现人生追求吗?在调查中,我们收集了关于在大学生实现人生追求的旅途中遇到的来自几方面的挫折问题。10%来自感情受挫,主要是恋人的伤害。谈恋爱,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其实谈恋爱不见得会影响学习,会阻碍我们对人生追求的实现,或许这种“感情受挫”一方面会助我们成长,另一方面又会潜移默化地成为我们的动力。“没有成就,事业受挫”占了37。5%,经过十年寒窗的苦读,至今没有成就会重重地打击我们,也许会使我们丧失信心,说不定还会重新帮助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空虚,无所寄托,没有人生目标,这会使我们情绪消沉,说不准又会唤醒我们。“人情冷淡,孤独,不被人理解”就需要我们用爱来融化,用我们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去击破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这些小的挫折,值得我们大惊小怪吗?在实现人生追求的砍途中,它们,只是小菜一碟!
可以看出,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实现对父母的报答之恩”占了较大比例——46%。父母,是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成人的人,大学生基本上都表达出了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恩,所以,这种动力来源是强大的,无坚不摧的。实现自我价值,也是我们大学生奋斗的力量源泉。塑造完美人格,实现人生追求,体现人生价值,这是大学生的义务。为了国家的需要,6%的学生认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了国家的人才需求,我们应该坚持不懈的努力。还有10%觉得金钱就是那么闪闪发光地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我们又会为了它而奋斗着。金钱也好,父母的报答之恩也罢,都在激励我们之前,为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而奋斗。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关于人生规划以及对人生追求的认识的调查,我们在此希望有梦想的同学继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同时也希望绝大多数的同学尽早确立自己的远大追求,向着目标奋斗,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色彩。不要虚度光阴,因为“寸金难买寸光阴”!
当代大学生调查报告篇四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个是关于入学动机和特性状态选择中人际关系调查显示的特区当代大学生的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的结果。
第二个是关于价值观排序当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个价值观念中末尾两位,而“一种令人兴奋、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爱”被排在前两位的结果。
第三个是人际关系调查当中显示出来的特区当代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针对这三个方面的结果,我们将做进一步具体的分析:
「1」社会原因
「2」文化原因
大学生文化是各种文化中最富生气与活力的重要部分,它以学生群体为载体,以其文化的先锋性、对传统的反叛性和张扬的个性,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化品质,不断地给校园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随着社会的转型,作为精英文化一部分的大学生文化正经历着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史无前例的冲突,表现出大众化、通俗化的特征,甚至出现了这一次调查中所有的个人价值的倾向:
当代大学生调查报告篇五
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国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映射出法制贯彻的效果。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急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培养。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同时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极端的方法,而不是用合法的法律手段去争取他们的利益,这就会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会越来越淡,导致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更好的把我国建设成为法治国家.
此次调查对象为当代大学的本科在校大学生。
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为了使调查能够真实、客观的反应调查者的思想,我们对法律各个方面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筛选,对相关法律专业术语也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封闭式的回答方式,即预先设计好四种可能答案,将这些答案全部列于问题下面,由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种答案作为自己的答案,均为单选题。本次调查不记名,调查内容除了对法律问题的回答外,还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等基本情况,以便我们做比较研究,调查问卷共发放220份,收回有效的调查问卷共203份。
(1).性别:男54% 女46%
(2).年级:大一26% 大二27% 大三21% 大四20%
(3).专业:文科31% 理科69%
1.您从何时开始接触法律的?
a 小学16% b 初中29% c高中16% d大学39%
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接触法律的年龄普遍偏高,很晚才开始了解法律知识。只有少数人是从小接受法律的熏陶。
2.您认为法律与你的学习和生活有关系吗 ?
a 关系密切51% b 关系不大37% c 没关系9% d 不知道,说不清3%
分析:大多是都认为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说明我们当代大学生还是比较重视法律的。还有一点同学认为不知道,说明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不良现象,作为一个大学生连自己的想法也不知道,可想而知这是很可怕的事,这一体现出了我国教育应试的失败。
3.对我国的法律体系认识程度有多少?能清楚说出我国的几部大法吗?
a 高;能23% b 中;勉强能61% c还可以,一般的能14% d低;不能
分析:对我国比较重要的法律大学生大多都知道,不知道的人几乎没有。
4. 您的法律知识主要从何而来?
a 全部知道9% b主要的知道40% c小部分知道40% d 不太清楚11%
分析:对于自生的权利和义务知道的占大多是说明大家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相当强。
6. 您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
a 3月15日 4% b 11月1日4% c 12月4日67% d 不知道25%
分析:大多是大学生都知道法制宣传日,也有少数人根本不了解。说明一些大学生不够诚实,明明对法律专业方面的知识不太了解还是要装的自己很有法律常识,不过有很多大学生还是不知道法制宣传日,这说明大家对法律不够重视。
7. 在生活中遇到侵害自己权益的事情时,您会如何处理?
分析:生活中遇到侵犯自己权益的事大多数大学生选择向亲友和老师寻求
帮助,而很少的人选择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说明了我们当代的大学生用法维权意识较差,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易冲动。
8. 您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是否重要
分析:法律的重要性是被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可的,只有少数几个人认为法律不重要。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逐年上升。
9.对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执法机关,您的态度是
10.您认为对法律的执行哪些监督是最有效的
分析: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大学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是支持社会舆论的人占大多是。说明政府自己监督自己是不被当代大学生认可的,我们更加相信群众的眼睛和媒体舆论的力量。
11、你认为法律意识与教育程度有关吗
a 有密切的关系57% b有一点关系27% c毫无关系13% d不太清楚3%
分析: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12、你认为不少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的原因是
分析:本题说明约有2/5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法律意识之所以欠缺是因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也有1/5的大学生认为自身要求过低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13、如果有法律意识方面的社团,你是否会参加
a 积极参加30% b 参加42% c 消极参加15% d不参加13%
分析:有超过70%的学生都很愿意参加法律活动。说明大家比较喜欢参加实践活动不喜欢只是纯理论的教育。当代大学生每天都在教室里面接受理论知识现在早就想出来实践活动了,所以这一点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心声。
14、你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是
a 保护权利34% b惩治犯罪26% c维护社会治安37% d不清楚3%
分析:大学生对法律的作用认识各有不同,也有极少数的大学生根本不了解法律的作用。其实法律存在的本身就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健康、快乐、自由、幸福、有尊严的活着。让整个社会都能够协调运行、和谐发展,让那些坏人得到应有的教育惩罚不是目的,教育才是根本。
15、你觉得自己的法律知识丰富吗
a非常丰富10% b比较丰富40% c一般42% d比较匮乏8%
分析: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自己的 法律意识并不强。说明当代大学的学生还是比较了解自己的,不过这不是什么好的现象,这也体现出我国大学生不太重视法律。
16您觉得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我们有意义吗?
分析:尽管多数大学生比较赞同应当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并不选择用法律的途径来解决问题。看见大学生还是不太信任我国现在的法律。
17您觉得下列哪部法律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大?
分析: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民法比较重要,可见我们当代大学生法律知识还是不多。不过我们的调查问卷也存在很多问题。
18你认为造成大学生法律教育薄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分析:当代大学生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是法律教育活动本身具有局限性。
分析:问题: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比较薄弱,自身要求太低,认为法律的作用不大,积极性不高。
建议:多开展与法律有关的活动如讲座、知识竞赛,高校开设基础法律知识课程,大学生应当多关注有关法律方面的电视节目(如:cctv12、法制频道等)。
综合本次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接触法律的年龄偏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较为缺乏,法律意识总体来说比较薄弱,遇到问题并不习惯于使用法律的武器来解决。但对于我国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关持比较信任的态度,也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在逐年上升。问卷也同时反映出了,他们认为自己法律意识比较薄弱,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传统法律意识的思维惯性,以及教育与宣传舆论的局限,大多数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处于一种被动的守法状态,认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这种被动的法律意识更多的是一种守法教育下的结果。例如,现在一些高校内的法制宣传栏中的内容都以描述违法犯罪的案例及其所受的惩罚居多,往往使得大学生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法律的铁面无私和无情,甚至有个别大学生得出了只要自己不违法,就无需学法的错误结论。守法教育固然是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如果将守法教育代替整个法制教育,以守法为法制教育的初衷和归宿,则不仅不利于培养出具有现代民主意识和现代法律意识的人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代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悖逆。只有彻底转变法观念,以培养人们的法律信仰和权利的积极行使为出发点,才能在更深层面上对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和建设法治国家做出回应。
针对此次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我们能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应该多组织专家讲座,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讨论会、 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以及旁听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审,让大学生从实际中获得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而且实际生活中获得的法律知识比从课堂中学到的效果会更好。尽量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的同时也为国家的法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代大学生调查报告篇六
在大学生活中,我们需要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进行一个调查,形成一个报告,才能更好的分析我们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究竟是出现什么问题,从而改正。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大学生人际交往
调查报告
,希望对你有帮助。一、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得以普及,大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在大学校园里,现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个性自我为中心、自卑、骄傲,嫉妒等心理,未能处理好自身的人际关系,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困惑。潜意识里,觉得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还不够完美,看着大学生跳楼、上吊、或被室友投毒导致死亡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如今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对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为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引言
1、调查目的:
(1)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2)大学生自杀或被同学投毒导致死亡,究竟出于什么原因。
2、调查方式:采取的是对武汉大学学生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三、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案例
因为林来自农村,家庭背景不是很好,然而在林的性格中,自尊、上进、好强、善良的一半,始终没有停止与苦闷、自责、充满挫败感的那一半的战争。他以自己的方式竭尽全力与外界沟通,却始终难觅出口。最终因为与室友关系不和,而导致自我与他人的毁灭。
2、还记得1994年清华大学女生朱令金属铊盐中毒的事件吗?如今因为复旦投毒案又被推到风尖浪口上,但至今也还没有得到满意答复。
四、调查结果分析
(二)大学与人交流的意向比较强 68.7%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性格不内向;问及“当你建立了稳固的朋友圈子后,你还愿意去结识新的朋友么?”68.7%的人选了愿意,另外31.3%的同学也选了视情况而定,没有人选择“不愿意”和“没想过”。这说明大学生对自身的性格还是比较自信的,大部分人都有良好的心态和主动性去结交新朋友,都是渴望有好的人际关系的。只要我们抓住大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就有机会让所有人都走上正常的交往之路。
(三)大学生与朋友、家人的联系偏少 问卷显示,大多数大学生通过短信和上网聊天来联系朋友。所以设置了关于短信发送量和上网时间的问题。大多数学生的短信发送量在300条以下。你可能觉得这比较多,但是大学生卡一般有短信套餐500条,只用300不到、甚至低于50条,确实说明大学生和朋友联系的不多。根据本人自身经验,大一时每月要用近千条短信,现在大二却只需150条足矣。说明随时间推移,和朋友们联系少了,心态不够积极。同家人的联系也一样,只有极少数人主动联系家人,很多人甚至极少和家人互相联系。家该是最温暖的港湾,家人是最亲近的人,都应该记得常“回家”看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互相问候和关心也好。
(四)大学生能比较好的适应寝室的生活 寝室是除了教室和图书馆,大家最常呆的地方,是在学校里的家。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创造出比较和谐的寝室氛围。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习惯,但是都能调节和互相适应。
五、解决对策和建议
第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摆正位置,了解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从成为大学生的那一天起,我们就迈进了人生的另一个舞台,要做到关键的一点是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忘记过去的辉煌或阴影,保持一种全新的心态进入大学的校门。同时明确在大学校园里,与人相处的对象和特点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中学以前,我们与之相处的对象和含义比较狭窄,那时的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
第二,要努力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改善性格上的不足之处,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通常在大学生的交往中,往往喜欢与性格良好、成熟、待人热情、坦率、思想活跃、有责任感的人交往,讨厌虚伪、自私、冷酷的人。若交往中存在恐惧、自卑、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的心理,都是不易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需要大学生在交往中注意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树立信心,改正性格上的一些不足之处,在同学中间里良好形象,学会在交往中真诚待人,信任他人,宽容他人。同时在交往中要学会适度的真诚的赞美别人,有些人就会由于受到称赞而使自尊心得到满足,对此人产生心理上的接近和好感,因而也就减少了相互的摩擦和人际冲突,为良好的人际交往提供了心理条件。真诚地赞美他人,他人反过来会对你抱有好感。
当代大学生调查报告篇七
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财商”,就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以下是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有调查表明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4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8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问题是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三)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四)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人才。
当代大学生调查报告篇八
关于个人消费的问卷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请尽量如实填写,(不方便的可以留空)并祝愿您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一路走好。
1 .您的月消费额大概为多少( )
2. 您每月饮食方面支出(包括零食饮料)大概为多少( )
3 .您每学期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培训班)( )
5. 如果您是女生,您花在服饰和化妆品方面平均每个月的消费( )
6 . 您每月谈恋爱浪漫气氛“制造费”是多少( )
7. 您拥有手机吗?如果有,每个月话费支出为多少?如果没有,请回答下一题。
8. 您每月用于通讯方面的支出为多少(仅限于使用电话卡的情况)( )
9. 您是否有打工的经历,如果有,或有此打算,目的是( )
a. 补贴日用 b. 增长社会经验 c. 赶时髦 d. 渴望独立
e. 闲着没事,干就干了
10 . 您花费的资金主要来自( )
a. 学子勤工俭学 , b. 用休息日在外作家教 c 给企业打工 d. 主要从家里拿钱,很少自己挣钱 e. 其他:
11. 您的家庭月总收入为( ) rmb
12 . 您觉得您现在每月消费情况如何( )
a. 高得惨不忍睹 b. 偏高 c. 刚刚好 d. 偏低 e. 低得一塌糊涂
1 .您的家乡是:____省(直辖市,自治区)_____ 市
2 .您有没有在不知不绝中花去很多钱的体验?如果有,您觉得这部分花费是否必要?
如果您认为不必要或者很大一部分不必要,您能想出什么办法避免这部分花费么?
见附录(含调查问卷和结果分析表格各一份)
本问卷共发放42份,收回有效问卷31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基本上做到了随机发放。
我们在下面对有代表性的几项进行了具体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500和500——800之间,对于一个基本上的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500——800区间,其他区间应该符合正态分布,两种极限情况a(350以下)和e(1200以上)的选择较少,倒是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2.恩格尔系数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这一数据受限于我们学校的物价水平,并且与个人饭量的关系较大,但还是可以反映福州地区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3、通讯开支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这个数据尚有余地),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然后,在拥有手机的群体中,月花费高于100元的占到43,已经接近一半。对于这部分人,按照每条短信0、1元,话费每分钟0、3元计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着每天要打十几分钟电话或是发几十条短信,显然,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也就是说,在手机消费方面,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还是存在而且颇严重的。相比之下电话卡的开支就比较小了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别达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个电话时间较短。即使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这可能与在校生平时时间紧张有关。
4.打工目的方面
最高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这些资金的来源,于是我们设计了下一个问题。
5.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
6.
自我评价
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像鸡尾酒一般拉开层次,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的。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手机支出,潜在恋爱支出就可以看出)。
2.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3.丰富大脑不惜钱调查中我们发现:
由于就业单位对高学历的要求,现在一些大学生读完专科升本科、读完本科读硕士,成批量地买回参考书。还有一些学生则在读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学科,为自己就业积累知识资本。在旁听课程、购买资料等消费项目上,他们出手大方,而且家长对此项消费的投入也是乐此不倦。
4.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广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2名女生中,66、7饮食费用在35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名男生中也只有84、2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讨论会上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5.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6.恋爱支出过度在调查和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7.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蓄观念淡薄例如,取样调查中有7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而且那些作过家教的同学里面,多数是为增长社会经验,以“补充家用”为目的的比例极低。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可是,换个角度思考,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需培养和加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3.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3.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当代大学生调查报告篇九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苏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上风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本钱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构成完全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引诱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具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具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份有通讯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答应;另外一部份有通讯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份是既无通讯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致使的。
2、学生对品牌的虔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假如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渐构成固定偏好,终究构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虔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熟悉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往。
3、消费偏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资生活与精神生活日趋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文娱、运动、手机、电脑和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门。大学生的消费已显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假如经济条件答应,大部份学生会往旅游,往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进社会、具有高质量生活的渴看。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往?”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有75%的同学依托父母,13%的同学依托贷款,8%的同学取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平常开消,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因而可知,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往,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大学生的消费往向题目,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其实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换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具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进校唯一6%的学生具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具有手机者已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均匀具有率。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固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以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显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具有电脑、名牌手机等珍贵物品;家庭清贫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常常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苏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顺次下降,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均匀每一年约一万元的用度对一个家庭来讲,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讲,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往家庭收进的大部份,特别对农村的家庭而言,愈甚。固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进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降落,但降落缓慢且比重之大已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进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用度了。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进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进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干,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构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学生消费不单单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题目。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大学生而言,要建立自己公道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斟酌到家庭的经济状态,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堕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致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进大学,已开始渐渐地融进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纷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构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和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干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展开,从而也难以到达真实的指导目的。
(三)对社会而言,要积极开辟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不管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四周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讲还应加强公道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和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熟悉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什么时候,大部份同学都安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超越计划范围,乃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他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当代大学生调查报告篇十
从大学生来讲个人理财的范围包括:赚钱,用钱,存钱,借钱,省钱,护钱即保险与信托。
(一)对象:我院大学生
(二)时间:xx年8月
(三)方式:问卷调查形式
就月平均生活费而言,五成大学生月生活费超500元,并且300~800元这个区间是大学生最为普遍的花费区间,即使在这个区间内,最高消费和最低消费也相差500元,表明大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不小。在饮食方面的费用最多。
1、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
2、消费也玩张扬个性
“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
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另外,许多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在消费中也玩张扬个性,爱上了高消费。
3、大学生“月光族”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学生每月花费基本没有节余,其中50元以下节余的占81%,有200元以上节余的仅占1%。对于节余的钱,45%的同学选择休闲娱乐,选择买书的不到占十分之一。少数同学遇到超支现象,会找同学借用,从银行透支,或预支下月费用。
4、大多数人大学生理财观念淡薄,财商不高
没有坚持记帐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不明确到一个月的钱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学生选择银行储蓄,没有存款的习惯。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在股票、外汇、基金、债券、保险等市场上投资,并且对这方面的投资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数人认为能做好资产保值已经很不错了。
5、新理财人异军突起
约有90%的调查的大学生作过兼职工作,56%正在做兼职。从经济投资学来说,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财务本金,为日后的消费等方面埋下伏笔。无疑,这种新兴的大学生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财过程中的一个高级阶段。
在调查中也有同学自称为“理财达人”的。他在校园做业务代理,网上开店,趁今年股票形势好,开户成为新股民。在询问中了解到,他涉足股市并不是为了挣钱,主要是为了解投资市场,为今后的个人理财积累一些经验,投资额基本在5000至1万元,资金来源是家里人从炒股资金中抽出来额外提供的,在现在的股市行情中,已经盈利10%了。
从消费情况可以总结出,理财能力弱,理财观念薄弱在大学生中是普遍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家庭原因:许多家长始终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前途光明。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特有的“补偿”心理,往往容易造成迁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却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孩子用钱上,常常是“心太软”,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并且从小学到高中,支配钱这项工作从来都是家长一手包干的,理由是:孩子还小,不知道什么应该花什么又不该花的。
如果孩子在没有问过家长的情况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钱,也会受到家长的训责。上大学了,离家也比较远,大学生们才开始理财,没有经验也只能跟着感觉走,别人买我也买,家庭经济好的,消费也更大更加没有节约意识。难怪有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打电话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要钱!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学生上。
当代大学生调查报告篇十一
见附录(含调查问卷和结果分析表格各一份)
本问卷共发放42份,收回有效问卷31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基本上做到了随机发放。
我们在下面对有代表性的几项进行了具体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500和500——800之间,对于一个基本上的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500——800区间,其他区间应该符合正态分布,两种极限情况a(350以下)和e(1200以上)的选择较少,倒是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2.恩格尔系数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这一数据受限于我们学校的物价水平,并且与个人饭量的关系较大,但还是可以反映福州地区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3、通讯开支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这个数据尚有余地),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然后,在拥有手机的群体中,月花费高于100元的占到43,已经接近一半。对于这部分人,按照每条短信0、1元,话费每分钟0、3元计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着每天要打十几分钟电话或是发几十条短信,显然,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也就是说,在手机消费方面,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还是存在而且颇严重的。相比之下电话卡的开支就比较小了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别达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个电话时间较短。即使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这可能与在校生平时时间紧张有关。
4.打工目的方面
最高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这些资金的来源,于是我们设计了下一个问题。
5.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
6.自我评价
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像鸡尾酒一般拉开层次,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的。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手机支出,潜在恋爱支出就可以看出)。
2.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3.丰富大脑不惜钱调查中我们发现:
由于就业单位对高学历的要求,现在一些大学生读完专科升本科、读完本科读硕士,成批量地买回参考书。还有一些学生则在读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学科,为自己就业积累知识资本。在旁听课程、购买资料等消费项目上,他们出手大方,而且家长对此项消费的投入也是乐此不倦。
4.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广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2名女生中,66、7饮食费用在35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名男生中也只有84、2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讨论会上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5.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6.恋爱支出过度在调查和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7.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蓄观念淡薄例如,取样调查中有7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而且那些作过家教的同学里面,多数是为增长社会经验,以“补充家用”为目的的比例极低。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可是,换个角度思考,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需培养和加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3.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3.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当代大学生调查报告篇十二
调查报告撰写人:
调查内容:
生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不能否认有少数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大学生存在。
既然有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大学生存在,尽管不是多数,不是主流。但是我们也需要分析这一现象突出表现为什么,造成的原因是什么,解决的办法是什么。这样我们的调研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根据我们对所收集的材料和数据分析之后,我们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兴趣不浓,热情不高,勇气不足”的“三不”现象。
第一,“兴趣不浓”。即部分大学生对于任何事情都没有什么兴趣。上课不感兴趣;实验不感兴趣;实践不感兴趣;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甚至是娱乐放松都不感兴趣。整天待在寝室,漫无目的地生活学习。对外表现得很冷漠,做事无精打采。更加不会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进行合理的规划,自然不会考虑如何去履行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第二,“热情不高”。即对于什么事情都不去关注,有一种听天由命的感觉。看似宠辱不惊,实际是对表扬、批评都无所谓。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思想。过去那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处世态度已经在这一部分大学生身上难觅踪影了。对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不关注。他们在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一推了之或一味逃避的态度。这种漠不关心的态度也正是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这一问题批评最多的方面。由此可见,这种热情不高的现象是多么的突出和明显。
第三,“勇气不足”。即有部分大学生在面对社会责任时,不能勇敢面对和承担这一份社会责任。在做了一些体现社会责任的事之后,由于被人嘲笑,不敢勇于面对人们的议论,而觉得这样的行为没有意义,从此不再自觉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
以上三点是我们调研组在分析了收集的数据和材料之后,总结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最为突出的地方。
我们在了解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突出表现之后,还要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们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绝不是由于单一原因和单一群体。而是由一个多元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多方面的原因最终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存在。接下来将分别阐述我们的观点。
第一,从社会方面看。由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施,许多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在社会上慢慢流传开来。例如世风日下,假冒伪劣,权钱交易等社会问题在商品经济的大背景下日益凸显。而社会的舆论导向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从客观上传播了这种不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更加谈不上要大学生自觉履行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社会转型期的激烈动荡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出现。
第二,从家庭、学校方面看。首先应该肯定现在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确实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有不到位,没效果的问题。例如,家长和师长在一些细节方面表现出的某些不负责任的行为会给处于思想定型期的大学生产生影响,最终导致其责任意识不足。我们的家庭需要更加注重与学校合作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而我们的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更应该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纲要,用制度的方式规范其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
责任意识淡薄现象的出现。
我们在清楚了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现象的原因之后,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措施和建议,为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
我们调研组认为,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规范学校和社会的引导行为。
第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现在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理想信念没有树立起来。理想是指引大学生奋斗的明灯。有了理想,大学生就不会在学习生活上误入歧途;有了理想,大学生就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高度统一起来,才能够使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第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我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思想道德建设,使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与个人的行为思想结合统一起来,使社会标准转化为个人要求。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使大学生发自内心地、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
第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各种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扶贫帮困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更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响应。因此,我们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手段。因而,我们希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积极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第四,规范学校和社会的引导行为。我们清楚地看到,社会舆论和学校在对大学生的引导方面的作用是多么巨大。而且,有一些社会舆论和某些学校有意或无意地在客观上传播了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和事件,极大程度地促使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问题的出现。因此,我们强烈呼吁,政府各职能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出台相关的行政命令。最终达到规范学校和社会引导行为的目的。真正准确地宣传国情、民意;正确报道社会现象、社会本质和社会主流;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和升华。
以上所述,即是我们调研组对于本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状况调查的结论。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可以使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感方面做得更好;希望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能够在帮助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建议:多难兴邦,面对中国至今的种种xx或灾难,当代大学生们展现了可贵的爱国情怀和人性光辉;常言道:时穷节乃现,患难见真情;当代大学生们在事关祖国利益、民族忧患的重大际遇时刻,所迸发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我们此次的调查结果正充分的印证了这一点:当代大学生们的主流精神风貌是崇尚自我却并不极端唯我,张扬个性也同时尊重规则,追求时尚也并不否定传统;只不过沉重的学业、就业压力让他们更多的表现出现实主义倾向远大于理想主义色彩,但青春的热血依旧。当然,当下高等教育应该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研究,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组织大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正确把握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理解社会主导的价值观;最终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当代大学生调查报告篇十三
人生追求,就是指一个人的人生理想、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父母就在教育、指导我们,因为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走向未来,最终在高考的分岔口处,我们跨入了大学的校门、在这里,我们是坚持自己的已有目标奋进呢,还是重新步入自己的人生规划之路?我们就此进行了对当代大学生关于人生追求的认识以及规划的深入调查,具体情况:
大学是每个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然而进入大学我们首先遇到的就是角色转变的问题.从高中到大学,无论从生活方式,学习方法,到人际交往都会有全新的感受.面对大学新生活中的问题.面对自己的未来.我们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去体会.但是,大学能否给予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很显然不能.大学只是人生追求中的一步棋,是实现每个人人生理想之前的一个小目标,随着这个小目标的实现,经过了一个个或长或短的喜悦——高考成功之后,很多大学生便陷入了迷茫之中.在我们成功地选择了这个岔路口之后,人生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就在校生的人生追求的以及对人生追求的认识进行了深入调查.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次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得出一些实用的数据了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一些实际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商院全校在校生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以及网上查找资料
xx年4月15号——xx年5月30号
据调查,27%的学生是选择了自己的理想专业。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后,有21%已经有了详细的人生规划,奔着他们的人生目标,在不断的努力着。不管是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只要想到:我还有追求,就会咬紧牙关,向着目标靠近。79%当然还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在访谈时,他们说到:“‘不同的人生目标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额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生追求又有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这是我们思修课的所获。所以我们应该谨慎考虑,充分考虑过后在制定详细的人生规划!”无论是别人为我们选的专业还是自己随便选的,进入大学,一个崭新的平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因此,现在就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经统计调查,关于“你觉得你目前是那一类大学生”这一问题,我们分别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大一新生有58%认为: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还有36%觉得在大学里,无所追求,随遇而安,过一天算一天,不为将来考虑。那大二的优势怎样想的呢?同样,认为未来形势严峻,学习没有目标的就占了56%。整体来看,我们大学生对未来都很茫然。难道说不是自己的理想专业,就真的没有指明方向的航标了吗?其实,我们对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进行调查,旨在为我们大学生指明方向。既然我们都知道自己处于何种状态,就说明我们还在为自己的未来思考着。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即就是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且,在树立起目标之后,就应该努力实现目标,不要
辜
负自己的'汗水!幸福的人生是什么?有78%的学生认为就是家庭美满,事业成功。这么高的赞成率表明我们大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那么,在你毕业之后,你会先着手哪一方面呢?继续深造,考研,考硕士,考博士;打工挣钱;着手创业;结婚安家。其中选择“继续学习” 的学生就占了54%。近年来,“你准不准备考研”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不管是刚进大学的新生还是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大多都会毫不犹豫地去考研,这就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有16%的的学生准备着手创业,尽早的步入社会,培养经验,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他们充满自信,昂首走向自己的人生舞台。27%决定打工挣钱,他们并不是说大学里什么都没学到,然后就去打工挣钱,而是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开始寻找工作,以便在工作中增长见识,就业谋生。所以呢,毕业,并不等于实现了我们的人生追求,在毕业后,我们还应该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的!
当代大学生调查报告篇十四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生追求,就是指一个人的人生理想、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父母就在教育、指导我们,因为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走向未来,最终在高考的分岔口处,我们跨入了大学的校门、在这里,我们是坚持自己的已有目标奋进呢,还是重新步入自己的人生规划之路?我们就此进行了对当代大学生关于人生追求的认识以及规划的深入调查,具体情况:
大学是每个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然而进入大学我们首先遇到的就是角色转变的问题。从高中到大学,无论从生活方式,学习方法,到人际交往都会有全新的感受。面对大学新生活中的问题。面对自己的未来。我们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去体会。但是,大学能否给予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很显然不能。大学只是人生追求中的一步棋,是实现每个人人生理想之前的一个小目标,随着这个小目标的实现,经过了一个个或长或短的喜悦——高考成功之后,很多大学生便陷入了迷茫之中。在我们成功地选择了这个岔路口之后,人生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就在校生的人生追求的以及对人生追求的认识进行了深入调查。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次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得出一些实用的数据了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一些实际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商院全校在校生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以及网上查找资料。
xx年4月15号——xx年5月30号。
此次调查内容主要是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规划情况以及他们对人生追求的看法,我们共向学生提出15个问题。
据调查,27%的学生是选择了自己的理想专业。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后,有21%已经有了详细的人生规划,奔着他们的人生目标,在不断的努力着。不管是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只要想到:我还有追求,就会咬紧牙关,向着目标靠近。79%当然还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在访谈时,他们说到:“‘不同的人生目标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额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生追求又有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这是我们思修课的所获。所以我们应该谨慎考虑,充分考虑过后在制定详细的人生规划!”无论是别人为我们选的专业还是自己随便选的,进入大学,一个崭新的平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因此,现在就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经统计调查,关于“你觉得你目前是那一类大学生”这一问题,我们分别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大一新生有58%认为: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还有36%觉得在大学里,无所追求,随遇而安,过一天算一天,不为将来考虑。那大二的优势怎样想的呢?同样,认为未来形势严峻,学习没有目标的就占了56%。整体来看,我们大学生对未来都很茫然。难道说不是自己的理想专业,就真的没有指明方向的航标了吗?其实,我们对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进行调查,旨在为我们大学生指明方向。既然我们都知道自己处于何种状态,就说明我们还在为自己的未来思考着。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即就是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且,在树立起目标之后,就应该努力实现目标,不要辜负自己的汗水!
幸福的人生是什么?有78%的学生认为就是家庭美满,事业成功。这么高的赞成率表明我们大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那么,在你毕业之后,你会先着手哪一方面呢?继续深造,考研,考硕士,考博士;打工挣钱;着手创业;结婚安家。其中选择“继续学习”的学生就占了54%。近年来,“你准不准备考研”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不管是刚进大学的新生还是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大多都会毫不犹豫地去考研,这就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有16%的的学生准备着手创业,尽早的步入社会,培养经验,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他们充满自信,昂首走向自己的人生舞台。27%决定打工挣钱,他们并不是说大学里什么都没学到,然后就去打工挣钱,而是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开始寻找工作,以便在工作中增长见识,就业谋生。所以呢,毕业,并不等于实现了我们的人生追求,在毕业后,我们还应该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