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心得体会个人(大全10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企改革心得体会个人篇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运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国企不断在改革中探索,不断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本文将从制度建设、市场竞争、资源优化、管理创新和科技进步五个方面,对国企发展改革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
首先,构建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国企发展改革的基石。国企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实体,必须有清晰的产权关系和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在改革中,国企应进一步完善股权结构,引入市场主体,吸引社会资本和人才投入。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督,规范运作行为。只有通过制度建设,国企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实现良性循环的发展。
其次,市场竞争是国企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国企面临着来自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与国内外企业同台竞技,国企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积极拓展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国企应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国企还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激励,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通过市场竞争,国企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升级,保持持续发展的活力。
第三,资源优化是国企发展改革的重点。国企作为国家的重要资源配置机构,必须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改革中,国企应重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首先,要加强对各类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次,要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和环境友好利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最后,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提高资源科技含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四,管理创新是国企发展改革的重要保障。在改革中,国企必须加强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首先,要加强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减轻企业决策和执行层面的负担。其次,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还要注重培养管理人才,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管理团队。通过管理创新,国企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度。
最后,科技进步是国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国企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同时,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转化。只有通过科技进步,国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综上所述,国企发展改革需要从制度建设、市场竞争、资源优化、管理创新和科技进步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国企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实现良性循环的发展。相信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国企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国企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国企改革心得体会个人篇二
国企深化改革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作为一名国企员工,我深感国企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公司的改革工作,从中获得了不少经验和感悟。
首先,改革需要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在改革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克服各种阻力。但是,只有坚定地推进改革,才能让企业更加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
其次,改革需要全面细致的规划。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做好长期的规划和布局。我们需要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出详细的改革方案,并且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改革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改革需要注重员工的利益。改革不是为了让企业更加赚钱,而是为了让企业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员工的利益,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和发展机会,让员工更加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最后,改革需要注重创新和效率。在改革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创新和效率,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改革中来,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通过参与国企深化改革工作,我深刻认识到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从中获得了不少经验和感悟。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企改革心得体会个人篇三
深刻领会涉税内容。
州局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原文学习、深刻领会的基础上,迅速把广大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总局、省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上来。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税收改革任务,按照报告涉税内容和要求,积极贯彻落实报告对组织税收收入、税制改革、“营改增”扩围、“三证合一、一照 一码 ”商事制度改革、固定资产抵扣政策调整、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立足本职,奋发有为,大力推进《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和要求的各项税收工作。
融会贯通抓好落实。
把学习贯彻《政府工作报告》与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省国税工作会议和州委八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全州财税工作会议等结合起来,继续落实好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全面加强依法治税,深入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各项税收政策措施。依法依规抓实组织收入工作,推动国税收入实现稳步增长。深入落实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提升税收征管水平。加强农业产业领域税收服务,充分发挥税收杠杆职能作用。积极融入“互联网 税务”行动计划,推动税务标准化试点,加强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拓展国地税深度合作,加强税源专业化管理、绩效管理、队伍建设等各项税收工作,积极做好5月1日起实施的“营改增”扩围准备工作,全力支持经济发展,确保各项税收工作取得更好更优的成效,实现税收与经济同步协调增长。
突出重点推动发展。
把学习领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与落实好今年各项税收工作有机结合。按照省局对“十三五”税收工作规划,以及对20xx年国税工作的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安排,深刻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税收新常态,有力推进组织税收和深化改革各项措施,全面分解细化落实州局党组确定的今年8项重点工作任务、10个具体目标和30项督查内容。从观念、服务、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强税收工作创新力度,进一步深化组织收入、税收征管、纳税服务、信息管税等工作,进一步落实系统和谐和维护稳定、依法履职和防范风险、队伍建设和廉洁从税等工作,完成好各项税收工作任务,为楚雄国税“十三五”税收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国企改革心得体会个人篇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国企必须进行深化改革,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向增长。在参与国企改革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改革的重要性以及成功改革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从变革意识、市场导向、创新能力、员工素质和动力机制等方面来探讨突围国企改革的心得体会。
改革首先需要有强烈的变革意识。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国企习惯于依赖政府资源和行政手段来获取发展机会。但在市场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模式已经过时。国企必须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并主动去迎接挑战。我所在的国企就是通过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学习行业新发展趋势,并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创新,从而实现了转型升级。经过改革,我们的国企从过去的传统制造业转型为新兴科技企业,业绩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其次,市场导向是国企改革的关键。市场导向意味着放弃政府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性指标,将市场需求作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国企要学会通过市场竞争来提高企业效益和创新能力。在改革中,我们积极引进市场化机制,建立了与竞争对手相一致的企业评价和绩效激励体系,强化了市场营销和销售能力,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创新能力也是国企突围改革的核心。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创新成为了推动发展的关键因素。国企改革要注重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我们的国企通过组建创新团队、鼓励员工创新、支持科研项目等途径,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品改良。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入外部创新资源,为国企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员工素质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要素之一。国企要培养具有适应市场和竞争的能力和素质的员工队伍。我们的国企通过引进外部人才、设立培训机构、建立岗位技能竞赛等方式,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改革后,我们的员工思想观念更新,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和公司发展需求,对企业的发展贡献巨大。
最后,动力机制的建立对于国企改革来说至关重要。在市场经济中,激励机制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通过多元化的薪酬制度、股权激励计划、职务晋升机制等方式,建立了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改革后,我们的国企员工凝聚力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总结起来,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内外部多个方面着手。通过强烈的变革意识、市场导向、创新能力、员工素质和动力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国企可以实现突破和发展。当然,每个国企在改革的过程中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敢于创新、主动变革,相信国有企业一定能够在改革中取得新的突破。
国企改革心得体会个人篇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出台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方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十集大型政论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焦经济体制改革,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动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奋力突破结构之困的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迅速成长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然而,当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来临时,造就这一奇迹的经济发展方式,却遇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因此,只有不断改革,激发活力,中国经济才能滚滚向前、洪流不息。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44万亿元,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篇章,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
20xx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特地来到两家国有企业。他指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这为国企改革确立了价值判断,成为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的定盘星。
国企改革,不是要把国企改散了、改垮了、改没了,而是体现“两个毫不动摇”,优化国有企业布局,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携手共同发展。
20xx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此为统领,国企分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加强党的领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多个配套文件出台,共同形成了国企改革的设计图、施工图。国企改革“1+n”体系就此搭建完成。
20xx年,混合所有制改革被列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比如,曾被体制机制束缚的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经过深入讨论,将企业进行改制,重新安排人员,决定面向社会出让45%的股权,以引进新的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者。同时,员工持股10%。“混改以后我们吸收民营资本进来,真正建立市场化的内部机制,使企业进一步增强活力。”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马须伦如是说。
在国企改革不断向纵深挺进的同时,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央企已从1xx家减少到102家。10家中央企业完成重组,优化了核心竞争力,提高了国有资本效率。10家企业开展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收放之间,国有资本、国有经济在优化中壮大,公有制基础更加牢靠。
国企改革心得体会个人篇六
第一段:引言(200字)
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企必须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进行改革突围。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深入参与了某国企的改革工作,并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本文将结合我个人的经历和观察,总结国企改革的一些关键要点,并分享一些建议,希望对国企改革有所启示。
第二段:适应市场需求(200字)
国企改革的首要任务是适应市场需求。过去,国企通常以生产规模为导向,忽视了产品和服务质量。然而,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和创新,需要国企进行结构调整。作为参与者,我亲眼目睹了国企由传统制造业向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型。通过与客户沟通,国企改变了过去只想生产自己认为好的产品的思维方式,开始注重客户的需求,并为其提供定制化服务。这一改变大大增强了国企的市场竞争力,并实现了业务的全面增长。
第三段:加强内部管理(200字)
国企改革还涉及到对内部管理的强化。在改革前,国企的管理体系通常庞杂而官僚化,效率低下。我所在的企业通过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和精简决策层级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内部沟通和协作的效率。此外,企业还引入了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提高了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力。这些改革举措使得企业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第四段:引入市场机制(200字)
国企改革的关键一步是引入市场机制,注重效益与效率。在过去,国企往往享受着政策支持和低成本融资,导致企业内部繁琐冗杂、产能过剩。通过市场化改革,国企开始自我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了有效益的经营。例如,我们国企引入了经济增加值指标,根据业绩的好坏来制定薪酬激励机制。这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岗位责任明确,促进了企业整体的稳定发展。
第五段:创新驱动发展(200字)
国企改革不能仅停留在现有产能的优化和提升,还应以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能够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我所在企业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研发能力。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以及吸纳有实力的员工,企业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这些创新不仅增强了国企的核心竞争力,也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总结(100字)
国企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从不同方面入手,全面推进。适应市场需求、加强内部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和创新驱动发展是国企突围改革的关键要点。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国企必须具备自我调整和创新的能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只要国企能不断解放思想,拥抱变革,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
国企改革心得体会个人篇七
20xx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在时间表、路线图的倒逼下,各地国企改革正在提速换挡。通过改革提高企业效率,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各地的共同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前期出台的“1+n”改革政策和各项改革试点探索,为改革提速换挡奠定了基础。不过,当改革驶入“深水区”,剩下的路只能摸索前行,应该在一定范围内给予改革试错空间,用容错机制给改革者兜底、壮胆、打气,保护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丢掉心理包袱。行动派多了,经验和教训才会更加明朗,改革之路也才会逐步清晰。
从实践看,思想上畏难、怕出错,是不少地方国企改革推进力度与进展情况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前的采访中,听到一位原大型央企负责人曾表示:“有争议没保护,出问题要追责;干得多毛病多,不干事最快活。”在这种环境下,一些不正常现象出现了——“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提意见的”。
实际上,各方已经认识到了建立容错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17年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若干政策的意见》,就明确要建立免责容错机制。地方上的探索则要更早。2013年,上海提出“建立鼓励改革创新的容错机制”;江苏、江西、山东等地都有跟进。
各地的实践很有借鉴意义,但容错机制需要更加完善,才能应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首先,要明确“容”的底线,建立负面清单,明确容错免责具体事项及情形,将“法无禁止皆可为”的思维引入到国企改革中。就目前来看,普遍认为国企改革要符合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这三个“有利于”仍需进行细化和说明,并体现在相关规章制度甚至法律中。
其次,要明确“错”由谁评判,探索建立专业评判制度和改革申诉机制及纠错机制。一些地方对此进行了探索,比如山东采取纪检部门、组织部门和国资监管机构联合发文等形式,明确相关程序。对有争议的问题,也可以成立由法律、财务、审计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第三方评判团队来进行评判。
再者,以典型案例、宣传推广等多种形式,营造试错、容错的氛围。在一些地方国企改革的进程中,曾出现过国有资产流失、损害职工利益的惨痛教训,因此,各方对新一轮国企改革持谨慎态度。但面对剩下的“硬骨头”,必须要让敢为人先的改革者有行动的勇气和信心。
“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容错机制,打消改革者的顾虑,是国企改革在“深水区”提速的“护身符”。期待在容错机制的护航下,国企改革能不断突破固有障碍,释放更多红利,也期待改革涉及的利益群体在享受到改革红利的同时,也能充分认识到容错机制的善意和正能量。
国企改革心得体会个人篇八
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一环,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我国国企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国企改革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对后续改革工作有了一些思考。下面将从改革的动力、方向与路径、业绩评估以及职工待遇改善等方面,谈谈我对国企改革的心得体会。
首先,国企改革的动力来源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对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国企改革就是推动企业市场化、法人化、现代化的关键抓手。改革的动力来源于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来源于提高国有资产效益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必要。只有通过改革,国企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其次,国企改革需要着眼于方向与路径选择。改革方向即是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强企业法人治理、落实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等措施,推动国企实现市场化、法人化、现代化。改革的路径需要通过分类推进、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避免一刀切、以大刀阔斧的方式进行改革,确保改革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三,国企改革的绩效评估是促使改革落地的重要保障。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而评估工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绩效评估主要从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企业管理水平、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进行,通过对企业各项指标的评价,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改革效果,为改革的调整和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国企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职工待遇改善和工作环境提升。国有企业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改革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职工利益的保护和权益的实现。职工待遇的改善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优化薪资福利制度、提高培训机会等。此外,也需要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只有让职工真正获得实惠,才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国企改革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通过深化改革,国企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但同时也需要注重改革方向、路径选择,加强绩效评估和职工待遇改善,以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这些是我在国企改革中得到的心得体会,也是我对于今后改革工作的一些建议。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革创新,我国的国企改革将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国企改革心得体会个人篇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6月30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王沪宁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xx-2022年)》、《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会议还听取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汇报。
会议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有企业勇挑重担,在应急保供、医疗支援、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3年是国企改革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会议强调,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夯实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会议指出,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要积极探索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具体路径和办法,坚决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这三条底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权益。
会议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加快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会议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会议强调,国有文艺院团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坚力量,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分类指导,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激发国有文艺院团生机活力,创作生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舞台艺术佳作,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着力增强卫生健康治理体系整体效能,优化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络,患者就医负担逐步减轻,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的医药卫生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要梳理各地深化医改情况,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加快推进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医防协同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重点任务,完善相关配套支撑政策,打好改革组合拳。要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重塑医药卫生管理和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对近期一些地方在疫情防控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要抓紧从体制机制上想办法、补漏洞,坚决防止疫情反弹。
会议强调,要把抓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部署改革任务的落实同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起来,把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贯通起来,有针对性地部署推进关键性改革。要提前谋划“十四五”时期改革工作,更加注重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更多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改革创新最大的活力蕴藏在基层和群众中间,对待新事物新做法,要加强鼓励和引导,让新生事物健康成长,让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国企改革心得体会个人篇十
为进一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坚定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必须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2016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四川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省将着力实现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健全、产权多元化取得新突破、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等四大目标。对于国有企业改革:
一是要进一步坚定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国企改革,深刻领会中央推进国企改革的信心与决心,深刻领会中央对国企做强做优做大的期望与重托,进一步树立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强大使命担当,自觉落实中央部署,坚定不移地深化企业改革。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在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理直气壮抓改革、抓发展,坚定不移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最后,在深化改革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要坚决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更好地推进企业改革。
二是要切实增强推动改革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是国资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主动作为、加紧工作,毫不动摇、毫不懈怠、毫不松劲,坚定不移把改革往前推,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上当好先进、作出表率。要加强对中央文件的学习和研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推进改革的顶层规划、实施路径、阶段性重点任务。要进一步发挥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作用,加强政策研究、工作谋划和顶层推动,更好地牵引和推动深化改革。
三是要抢抓机遇、加快改革发展。要主动作为抓住机遇、创新作为用好机遇,把改革政策落实好、把改革难题破解掉,把重大机遇转化为发展成果,要把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努力开创我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局面。在目前发展阶段,很多经营层面的难题,也需要通过改革来破解。譬如“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各单位必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精神,坚决抓好中航工业“瘦身健体”六项任务的落实,严格执行总经理7号令,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精神、魄力和韧劲去突破瓶颈和痼疾,开辟改革发展新局面。
四是要勇于担当、大胆突破。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任务重、挑战多、难度大。要增强改革的主动性,以攻坚破难、不胜不休的勇气锐气,盯住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企业不放松,打好主动仗、啃下硬骨头,确保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迈上新水平。要尽快健全完善创新机制,加快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关键是完善有利于企业领导人不断创新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科技研发人员创新的利益分享机制、健全有利于企业开展研发创新的引导机制、建立有利于企业领导和科研人员创新的容错机制。不能以盲目自大的狭隘观念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羁绊,不改革或改革慢了都只会是死路一条,只有正视存在的问题,全面深化企业改革,才能取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改革发展效果。深化改革关键在于推动传统行业与新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开放合作、整合资源,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在新的高点上走出一条有特色可持续的路子来。只有将战略引领与深化改革、要素创新相结合,用改革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才能落实好党中央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定位要求。国企改革要在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市场化经营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等四方面下功夫。
五是要必须啃下市场化和去行政化的“硬骨头”。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发展,一定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改革不是要把国有企业搞没,更不是要私有化,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化和去行政化。国企改革要牢牢把握市场取向,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国有企业打造成真正的市场主体,围绕“三降一去一补”五大任务,推动省属企业“瘦身健体”。本轮深化国企改革中,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市场化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家市场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应尽快制定实施细则,大胆推进。应该认真学习借鉴国企改革的探索市场化和去行政化的成功案例,国企市场化和去行政化步伐。国企改革重点是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国企管理体制机制、科学制定国企监管的权力边界。企业内部市场化机制的建立是企业发展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要在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内部市场化机制上下功夫。国企诸多管理人员特别是经理层人员身份的“行政化”,诸多发展方式的“行政化”,承担的诸多社会事务的“行政化”,严重制约影响着国企市场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增强与发挥。省属企业要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和省发展战略,按照市场导向,通过上市、并购、整合等多种手段,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考虑优化配置资源,以实现优势互补、携手共进,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
六是要稳抓混合所有制为推进国企改革的突破口。解决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国有经济布局过宽、效率低下等问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已定,但还需要不断探索具体路线。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从国有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国资监管体制两个方面共同发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手段,国有企业改革是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降低成本,提升利润。国有企业在微笑曲线的资源端制造端较强,而在研发创新和市场客户两端较弱,要发挥自身天然优势与实力,积极主动成为整合者,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造,才能真正实现有活力、影响力、竞争力与控制力。要淡化“商而优则仕”的激励导向,引导鼓励体制内优秀的企业领导干部转换身份,要不拘一格选聘混合所有制下的经营管理者,让更多非国有身份的经营管理者加盟、壮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家队伍。现在企业发的年终奖,基本和业绩无关,只和往年的奖金数有关,原则上还不能低于往年,花了钱,没有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效果不好,要改变发放规则,形成新的奖励制度,作为三项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有助于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云南冶金集团总经理孙勇谈到,云南冶金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驰宏锌锗在今年6月启动了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员工超过5000人,认购金额2亿元,员工真正参与公司各项工作,极大提升了公司的凝聚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好处初步显现。
七是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终极动力在于企业,要通过改革来构建供给“新动力”,通过调整来设计供给“新结构”,通过创新来生产供给“新产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头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构建是当前国企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推进结构调整,培育新动能,与传统动能一并形成新的“双引擎”。去产能不是简单减少数量,不能为“去产能”而去产能,必须深刻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调整企业内部一切不适应市场的“结构”,闯出一条国企改革之路。
八是国企改革要“和而不同”注重特色。由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情况存在差异,各个企业的情况也千差万别,国企改革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的前提下,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走特色发展道路。作为国企具体管理者,就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进程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要进行交流学习,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打开改革思路,要紧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学以致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走出一条适合自身企业的改革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