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犯罪心理学课程 犯罪心理学入门心得体会(通用12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犯罪心理学课程篇一
段落一:引言(200字)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行为及其背后心理原因的学科,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动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犯罪行为的根源,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处理犯罪事件。在学习犯罪心理学的过程中,我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收获了很多心得体会。本文将从学习的动机、心理变化、实践经验、知识应用和对未来的展望等方面,分享我在犯罪心理学入门课程中的所思所悟。
段落二:学习的动机和心理变化(200字)
作为一个普通大学生,我选择学习犯罪心理学纯粹是因为兴趣。起初,我的认识仅限于电视剧和小说对犯罪实例的描写,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犯罪心理学是一个反映人性复杂性的学科。通过学习犯罪心理学,我了解到犯罪行为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家庭环境、社会因素及个人心理状态等。这种深入的了解让我重新审视犯罪事件,不再简单地将其归为“坏人”的个人责任,而是考虑更多的社会背景因素。我的心理变化在社交场合中也得到了体现,我能更加客观地看待他人的行为,不随意评判,而是更多地关注背后的动机和心理状态。
段落三:实践经验和知识应用(300字)
在学习犯罪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当地的监狱,进行了一次模拟偷窃案件的侦破活动,以及对犯罪者进行心理测试等实践活动。这些实践经验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通过参观监狱,我深切感受到罪犯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压力,也更加确信预防和教育的重要性。模拟侦破的活动让我亲身体验了警察的工作,深入了解了犯罪侦破的艰难与复杂,同时也锻炼了我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心理测试活动则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心理因素在犯罪行为中的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这些实践经验,我在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应用方面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并且相信这些知识将对我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段落四:心得体会与反思(300字)
通过学习犯罪心理学,我进一步认识到犯罪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综合的方法来解决。仅仅从单一学科的角度出发,是很难全面了解和应对犯罪行为的。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探索相关学科,如法律、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以便更好地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和解决犯罪问题。同时,在现实生活中,我会更加积极地参与社区和学校的安全教育活动,传播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和理念,帮助更多人提高对犯罪行为的认识,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
段落五:未来展望(200字)
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前沿的学科,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发展潜力。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犯罪心理学,参与相关实践和社会项目。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也期望能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将犯罪心理学这门学科应用到实际中去,为社会服务,助力犯罪预防和处理工作。我相信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将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人性和社会问题的启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公平和安全。
总结:通过学习犯罪心理学,我进一步认识到犯罪行为背后的复杂因素,并且意识到纯粹以道德观念来判断犯罪问题是粗浅且片面的。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我深化了对犯罪心理学的理解,并且决心将所学应用于实际中。未来,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犯罪心理学,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为社会的安全和公正做出贡献。
犯罪心理学课程篇二
姓名:班级:学号:
犯罪心理学课程心得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行为心理及其规律的科学。最开始了解到关于犯罪行为分析,心理学的应用其实是很广泛而实用的。关于犯罪心理学最初的印象是是来自于同学推荐看的美剧《犯罪心理》,虽然作为一部美剧为了吸引足够的观众群的兴趣使得每一集的情节紧凑,不会把案例分析的每一步都表现得那么透彻。但这之中表现的各种有关犯罪行为的心理画像和解析过程深深地吸引了我。更提高了我对于犯罪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致。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也有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想要把这一块心理学的有关应用学习得更为深入的意思。
陈老师的课每次都有去听,虽然ppt的内容总体来说不多,但是讲解很细致丰富。在犯罪心理学这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里,基本原理的掌握是很基础的但也肯定是很必要的。从这学期的学习中我认识到,虽然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犯罪心理学固然有其独特性和特殊性,但是它也是一门十分注重综合的学科,往往在对罪犯进行犯罪心理分析时,需要涉及到基本上所有领域的心理学原理和知识的运用,这跟我们平时学习的专业知识都是分不开的。
除了基本的原理内容的教授,为了让我们更加实质性的学习到罪犯心理学的有关应用,当然,我想国外尤其是美国心理学的发展走在国际前列也是原因之一,这样可以让我们学到更新的知识。陈老师采取了放电影然后分为各个小组自主进行犯罪分析报告的方式。记得在最开始老师说会有血腥恐怖,不知道我们能否接受得了。我的想法是心理学这一学科性质就已经决定了多少都会接触到人性和世界阴暗的一面,我们能做的就是学着去接受它。这也涉及到一个脱敏的问题,我也曾试想过,不是心理专业的学生,没有犯罪心理学的课程需要,我也不会这样严谨而专业性地去深入探讨其中犯罪行为的深层心理原因。这使我开始以一种科学性的态度去看待那些有变态心理的人甚至是罪大恶极的犯罪者,从最开始的只能理解变态杀人狂犯下罪案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到能够真实的分析出他们是怎样从平凡的人一步步变成杀人狂魔。而不仅仅是最开始的单纯厌恶和逃避心理,我感受到了这其中心灵的强大与充实。
己对影片中主人公犯罪行为的独有认识,并试着从专业的角度去评说。虽然离专业性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之中,我收获了学习的快乐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体会到了小组团体协作的乐趣和自我成长的满足感、成就感。无奈学期短暂,我觉得自己在课程所学,依旧还不够。自己这一滴水比起犯罪心理学以及心理学这片汪洋,实在浅薄的不足挂齿,我只有始终以一颗卑谦的学习之心向比我更好的同学以及老师学习,才有希望最终达到心理学这条磅礴河流的来路与归途。
除了《犯罪心理》,我还看过的相关影片有汉尼拔系列:虽然各个片子质量存在差异,褒贬各异,看完全部才会真实理解汉尼拔是怎样从一个原本童年无忧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犯罪史上最惊人悚闻的吃人狂魔。《七宗罪》,《秘窗》,《香水谋杀案》,《lie to me》等,《电剧惊魂》系列还是不敢看,因为总觉得是侧重恐怖片性质的电影,不能承受将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在这个学期里,我学习到了犯罪心理学的各种理论知识,更在犯罪心理这领域的应用上学到了如何对变态杀人犯进行初步的犯罪心理分析。当然课堂上的教学只是一个引子,有一技之长相应的就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学到的我将进一步加深专业知识的掌握,用一颗澄净之心载着它在浊世中负荷前行。
犯罪心理学课程篇三
广义概念
典型案例(详细分析,若果自己是罪犯,怎样避免犯罪;受
害人要怎样降低伤害)
心得体会,自己的感悟。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除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包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如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学问题;还包括有犯罪倾向(即尚未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还包括被害者心理、证人心理、侦查心理、审讯心理、审判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预测等等。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学部分,即被认为是司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
案例:我有一个朋友,长的是挺漂亮的。在他们老家,由于经济发展赶不上沿海地区,家庭收入也不高。为了补贴家用,就会利用暑期和双休日出去打工。有一次,她碰到一件事。有一个店铺的老板招工。她的招工条件是:女,20-25岁,长相清秀,要求学历高中以上,待遇丰厚,工资面议。由于我的朋友符合招工的各种条件,所以她就去应聘了。在工作的第一天,那个小老板就嫌我的朋友的穿着不是很时髦,就提出说让我的朋友去买一套时髦的装束,费用由他出。我的朋友就觉得她只是来打工,而且觉得自己的穿着虽然不是很时尚,但是也应该属于拿的出手的一种就谢绝了老板的好意。在中午时,老板以天热,来回走不仅热得很,而且不利于休息为借口,就对我的朋友说那天的午饭由他包办,而且在饭后还给她提供休息的地方。
我的朋友是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的,第一天上班哪有这种好事,而且对方又是单身了几年地男子,而她又是年轻貌美的姑娘,这种情况不得不防。于是她就推脱,但是老板还是执意要留她吃饭,就在两人僵持的时候,救星出现了。朋友的弟弟来找她回家吃饭,她马上有了理由就和弟弟一起回家吃饭了。当然下午也就不敢再去了。
会忽略。
其次,在老板说是能让员工报销卖衣服的钱是就更有问题了,毕竟是第一天上班,否工作下去都是未知数,老板怎么会这么好还让员工去买衣服呢?这里就是老板可能别有用心的第二个表现。我认为,女人天性就是不会嫌衣服多的,一些抵制诱惑力差的就有可能会接受老板的殷勤,这样就会有受之于人的感觉。让你不好意思再拒绝老板接下来的“好心”。在这里,我觉得那老板还是很详细计划过的,他利用人的贪心就可能会达成他的目的。
再者,老板以天热,回家吃饭来回会导致休息不好为借口想让女子留下来吃饭并且提供
犯罪心理学课程篇四
第一段:介绍少年犯罪现象及其重要性(200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少年犯罪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少年犯罪不仅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研究少年犯罪心理学是十分重要的。少年犯罪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分析少年犯罪的原因和心理机制,以便制定出预防和治疗少年犯罪的有效策略。
第二段: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心理机制(250字)
少年犯罪的原因极为复杂,常常涉及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心理发展等多个方面。少年犯罪者往往在家庭中受到暴力、虐待或者忽视,缺乏父母关爱和正确的教育。同时,社会环境对他们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如贫困、失学、社会不公平等问题。此外,少年犯罪也与其自身心理发展相关。犯罪可能是由于缺乏道德价值观、自控能力低、冲动和攻击性等负面心理特征所致。
第三段:预防和干预策略(300字)
预防少年犯罪的有效策略应该综合考虑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首先,家庭应该提供一个稳定、温暖、和谐的环境给予孩子良好的成长条件。家长要关注和关心孩子,培养他们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其次,学校应该注重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社交环境。最后,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给予贫困家庭的青少年,使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自信心。
第四段:心理治疗的重要性(200字)
对于已经表现出犯罪行为的少年,心理治疗是帮助他们摆脱犯罪困境的重要手段。心理治疗的目标是通过与受害者沟通,理解他们犯罪的动机和原因,并引导他们找到更适合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少年犯罪者增强自我认知、改善情绪调节能力、提高自我控制力,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第五段:扩大研究和宣传的必要性(250字)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少年犯罪问题,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对少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只有深入了解其原因和心理机制,我们才能更准确无误地预防和治疗少年犯罪。此外,宣传也是非常必要的一环,通过媒体、教育和社区活动等渠道,将少年犯罪心理学这门学科介绍给更多的人,增加社会对少年犯罪的重视和关注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预防和治理的合力。
结尾:总结观点(100字)
通过学习少年犯罪心理学,我深切认识到少年犯罪的严重性,并且意识到预防和治疗少年犯罪的重要性。只有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少年犯罪的发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犯罪心理学课程篇五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犯罪心理学》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懂得了更多有关犯罪的知识。我很高兴自己选择了这门课程,它让我收获很多。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建立假设。通过观察如果对未知现象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发生了疑问,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原理进行尝试性或假设性的推测,也就是提出问题。
2.搜集资料。建立假设后,进一步的工作就是根据事实资料验证假设。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问卷法、个案追踪法等。
3.分析资料。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搜集到的原始资料加以整理、分类,是指系统化和简约化。
4.做出结论。即验证假设的过程,确定假设的正确与否。
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3.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或然性学科
研究犯罪心理学的目的
1.为研究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做出贡献
2.为预防和惩治犯罪以及矫治罪犯的实践服务。3 为让社会认识犯罪发生的机制,并使之配合有关人员帮助犯人走上正途。
犯罪心理学常用的方法
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因素的总称。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和支配力量,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
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多方的因素。我们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为社会、学校和家庭提供一定的建议,以便更好的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可以为公安、司法、监狱等部门的工作人对于惩治犯罪以及矫正犯罪提供心理方面的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犯罪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了,我们应该对它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加强对犯罪方面知识的学习也变得十分必要了,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如此。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淡漠,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轻素质”的情况有所改观,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大学生们虽然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绝大多数属于自幼上学、很少接触社会,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周围的环境对他们影响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我认为学习《犯罪心理学》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它让我知道了更多有关犯罪的知识,让我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
犯罪心理学课程篇六
在对心理学专业的总体情况作了介绍以后,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究竟不同专业方向在申请难度上的差异又是怎样呢?应该如何将申请的成功率最大化?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下面将会对过往申请案例和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会分成两个方面去进行总结,一方面是文理学院心理学专业的申请情况,包括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另一方面则是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涵盖教育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
1.文理学院心理学专业
在文理学院下面的心理学专业,热门院校一般以开设phd项目为主,而这些phd项目在99%的情况下录取就是全奖,并且很多学校都承诺5年的奖学金,整个系每年只招收2-3名学生。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申请难度相当大,对于申请者的要求普遍非常高。
2.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
相比之下,教育学院下的心理学专业申请难度稍低,特别是其中的教育心理学专业,对国际学生是比较友好的。该专业对于申请者的本科背景具有比较大的包容性,只要上过数学、统计学、管理心理学、跨文化传播等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初步具备教育心理学中对于数学和统计学基础的要求即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本科生也可以申请。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则更加有优势。
但也需要注意,对于申请教育心理学,相应的研究与实习经历也是必须的。这里的研究经历主要指的是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项目经历,体现出你作为申请者具有比较强的统计与心理测量能力。而实习经历则可以是在康复中心实习,或者是相关的特殊教育志愿服务经历。如果要申请到好学校,这两方面的经历都不能缺少,并且要注意经历的深度。
曾经有一名申请者,非心理学专业,有一年半特殊教育志愿服务经历,有一次短期小学实习老师经历,最终的申请结果不太理想,除了她对于学校的定位较高,其在心理学研究经历上的欠缺也是一个因素,研究经历和实习经历对于申请目标较高的申请者来说都非常重要。
二、专业申请难点分析
相信在短时间内,心理学专业的申请形势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临床心理学由于其良好的就业前景,依然会有不少人尝试申请这个专业,但该专业方向的申请实在是非常困难,没有优秀的gt和gpa分数,以及丰富的实习和研究经历,基本不可能申请到。
而社会心理学的情况也是类似。普遍来说,文理学院心理学的申请难度依然会非常大,在2%-3%录取率的情况下,要争取一席之地实在不容易,除非挑选一些相对冷门的学校。
相反,教育学院下的心理学专业是申请结果比较理想的专业,尤其是教育心理学预计今后的招生量也会较大,有心理学背景的学生可以大胆去尝试,心理学研究背景会是一大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咨询心理学虽然是在教育学院下面,但由于其对咨询经历比较看重,申请者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才会有优势。
具体下来,以下几点是每位申请者需要注意的:gt分数和gpa会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在招生人数有限的情况下,你需要跟其他众多的申请者竞争,硬件条件往往成为了热门学校筛选申请者的首要因素;研究或实习经历的积累决定着你能否脱颖而出。
三、专业申请提升方式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研究经历和实习经历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积极寻找参与项目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坚持对这些经历的思考与回顾,提高对专业的理解;阅读国外文献,掌握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是申请者理想的提升方式之一:国外心理学比国内起步要早,发展也要快,使用到的一些实验范式或实验思路都会与国内的有所不同。因此,通过阅读国外的相关期刊和文献,是重要的提升方式。
犯罪心理学课程篇七
我们时常会读到“无意义”犯罪,它们似乎没有像欲望、复仇或者贪婪这样的可辨动机。去年夏天就发生了这样的犯罪活动,两名男子跟踪一名正在慢跑的澳大利亚学生,开车追上学生,并随后将之射杀。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因为无聊所以想杀人。
一则新近报道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对新婚夫妇仅为寻求刺激而渴求杀人。新娘通过克雷格网引诱了一名男子,承诺以身换钱与之相伴。42岁的老头troylaferrara回复了mirandabarbour(即新娘)的广告并与她于一处停车场会面,并被刺死。这对夫妇随后共进晚餐庆贺他们三周的结婚纪念日。
要理解罪犯的心理,显然大多均是为了寻求刺激。这不是冲浪者成功划上巨大海浪所体验到的刺激,也不是高空滑索者享受猛然划越危险密林的兴奋,而是做他人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严禁违法之事时所处的高压刺激。
犯罪的每一阶段都伴随兴奋感——犯罪前、犯罪期间以及犯罪结束后。首先,构思犯罪行为、想象犯罪活动、与同谋者密谋并制定细节。其次,实施犯罪活动过程,尤其是恐吓受害者时享受刺激。事后还有额外的快乐——庆祝逃跑成功、声名大噪以及公众关注。即便行凶者被捕,当他练习如何与警探、法院官员、律师们周旋,甚至糊弄精神病专家时,这种兴奋还会持续。
下次你读到“无意义”犯罪时,请记得,从罪犯的立场来看,它是相当有意义的。就像一个人说的那样:“犯罪如冰淇淋般美味。”另一个人则评论道:“剥夺我的罪行,即是剥夺我的整个世界。”
犯罪心理学随笔【第二篇】:犯罪心理学
我是一个天生喜欢旅行的人,同时拥有长达30年的新闻采访实战经验。在我的人生行旅中,曾遇到许多不可思议的怪事,它们都在我的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其中最令我震撼的,是设在一个不知名地区的某座监狱,而这座监狱正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心灵监狱”。
也许有人会误以为心灵监狱是我无中生有的杜撰产物,但事实上它却是存在的。心灵监狱里所囚禁着的犯人,全部都未曾在任何国家的法庭被裁定有罪,甚至,他们也从未被任何国家的警察逮捕与拘留过。未经审讯、辩护与裁夺,何罪之有?他们的唯一共同点是,在他们的心灵深处,都自我认为曾经违规犯法并审定有罪。也就是说,这些自我意识强烈的人,同时亦是自我法规的立法者、执法者与司法者。内省的法尺,使他们超越外在的法网。
严格来说,心灵监狱并不像是一座监狱,它更像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思过崖”。这里所收容的心灵囚犯来自世界各地,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各自的文化背景,有各自的宗教信仰,有各自的成长经验,有各自的光环也有各自的黯淡面,大家都相处得其乐融融。
有一句谚语说:“多建一所学校,便可少建一座监狱。”这句话只说中了一半事实。监狱其实不像人们心目中的那么可怕,更不像港产电影中描述的那样恐怖;尤其是心灵监狱,它既有点像是改造社会行为规范的感化院校,也有点像是涤净心灵尘埃的宗教殿堂。唯一不同的是,前来心灵监狱自囚的人士都是属于自愿性质的,没受到任何人或法典的强迫;自囚者也不纯粹是带着赎罪的心情前来求刑,而是真真实实地通过身体的禁锢达致自我谴责的目的。谁都可以在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心灵监狱的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里头的心灵囚犯,有的是杀人越货者,有的是作奸犯科者,有的是大奸大恶者,有的是瑕疵小过者,有的是年少行差踏错者,有的是老来晚节不保者。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来历,甚至他们涉嫌或不涉嫌犯法,曾经或不曾经犯罪并不重要。不管他们是抱着何种罪愆的心态踏进这座心灵监狱,外头的人们都不会鄙视或排斥他们的存在,甚至,心底还会有某种程度的钦佩--对这些恢恢法网的漏网者。
心灵监狱里没有任何的监管人员,心灵囚犯们的自定刑期也长短不一,有人选择在此长住,有人只是暂居其中。自囚者并不能把心灵监狱当成免费餐宿的供应地,而是须有自给自足的谋生本领,才能在这儿占一席之地;换句话说,这里并不是联合国的难民收容所。另一方面,心灵囚犯的家属可随时随地前来探望他们,而无需担心受到任何形式的袭击。建在深山里的这座心灵监狱,也完全不必防范自囚者会越狱而逃,因他们根本就没有必要越狱以寻求人生自由。
犯罪心理学随笔【第三篇】:犯罪心理的特点与内容
任何一个概念的实质内容均包括内涵和外延,前者指概念所表示对象与其他事物之区别;后者指概念所表示对象之范围。多数情况下,概念的实质内容主要指内涵。那么,什么是“犯罪心理”?或者说,“犯罪心理”的内涵是什么?笔者认为,此所问理应是“犯罪心理”与其他事物即“非犯罪心理”之区别。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与行为的区别,即“犯罪心理”是心理而非行为,是行为动力、起因,而非行为过程或行为结果;(2)与无意识行为心理的区别,即“犯罪心理”是有意识行为心理,而非无意识行为心理;(3)与一般有意识行为心理的区别,即“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的心理,而非一般有意识行为心理。因此,“犯罪心理”的内涵可相应地表现为三性,即动力性、意识性、犯罪性。
(一)“犯罪心理”的动力性
“犯罪心理”的动力性,亦可称为“犯罪心理”的支配性,意味着“犯罪心理”支配犯罪行为,是犯罪行为的动力,这是“犯罪心理”的最本质内涵。一般而论,所谓“心理”,是指“脑对客观世界的积极反映形态。……包含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件。过去事件表现为记忆经验,现在事件表现为全部映象、体验、智力活动等,未来事件表现为意图、目的、幻想等。”行为心理尤其是行为前的心理体现为一种未来事件,对行为发生起到支配作用,因此,行为心理即是行为的动力。特定行为的背后是特定行为的心理,即行为动力。就“犯罪心理”而言,它是犯罪行为心理,是推动犯罪行为实施的心理。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因此,“犯罪心理”就是犯罪行为的动力。
由于构成人的行为动力的行为心理体现为“未来事件”的意图和目的,因此,行为心理的构成性因素或内容只能是人的心理过程,即认知、情绪、意志(可简称为“知情意”),而非人的心理特征(人的心理特征是行为心理的形成性因素,而非构成性因素)。虽然构成人的行为心理的具体因素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框架即是知情意三者。在常态条件下,人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整体性地构成行为动力,从而对人的行为起到了发动或促进作用。
“犯罪心理”作为犯罪行为的动力,其构成内容也同样是知情意三者统一协调的心理过程。与一般行为心理相比,“犯罪心理”包含了以非法手段(作为或不作为)去达成目的的意图和想法,并进而蕴含了对违法风险进行控制的考虑。这是一般行为心理所没有的,但无论如何,“犯罪心理”的构成要素中并不包含犯罪人的心理特征。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只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基础,而非构成要素。我国学界普遍认为“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这些心理因素包括认识、情感、意志、性格、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心理状态等”。这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它把心理特征等内容也包括了进去。如上所述,“犯罪心理”作为犯罪行为的动力,实质内容只能是犯罪人基于知情意的心理过程,而非心理特征。在对犯罪心理就是犯罪动力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学界还有两个错误的观点特别需要提出来予以澄清:一是认为犯罪心理除了存在动力结构外,还存在所谓的“调节结构”和“特征结构”等要素;二是认为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内在心理动力。这两个普遍存在的观点看似正确,实则谬误。关于“犯罪心理结构由动力结构、调节结构、特征结构等要素组成”的观点,见之于罗大华主编的《犯罪心理学》。在该书的第二章,罗大华等学者提出,犯罪心理结构的要素包括动力结构、调节结构、特征结构、犯罪人的心理状态、潜意识。基于罗大华等人所认为的“犯罪心理结构”是“发动犯罪行为的内在心理动力”,可推定在罗大华等学者的眼里,“犯罪心理结构”即是“犯罪心理”,而动力又是由动力结构、调节结构、特征结构等组成。由此就产生了一个重大的问题:“犯罪心理”既已是犯罪行为的动力,那又何来动力之下的动力?上述说法违反语义的形式逻辑,犯了种概念和属概念并列的错误。“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的动力,并非动力和其他心理要素的结合。更重要的是,上述说法也违反了行为的心理逻辑。行为动力可以包括很多心理要素,或者说可以由很多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而成立,但行为动力本身是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整体对犯罪行为起推动支配作用。所谓调节结构也好,特征结构也好,抑或心理状态也好,它们最终都是通过动力或动力结构对犯罪行为的发生起作用。而任何行为的动力,都是正向目标诱引与负向风险抑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行为人权衡利弊得失的结果。单独地看,目标诱引是动力,风险抑制也是动力;利多是动力,弊少也是动力;追求利益是动力,避免非利益也是动力,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交织在一起的,是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所谓的调节结构、特征结构只是动力或动力结构的基础,而非与动力结构平等的犯罪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关于“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内在心理动力”的观点亦见之于罗大华主编的《犯罪心理学》,有些学者把“犯罪心理”表述为“发动犯罪行为的心理动因”,大同小异。这种观点给人的印象是,似乎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动)还有“非心理的动力”或“非心理的动因”,那么,这种“非心理的动力”或“非心理的动因”是不是“犯罪心理”?如果是,为什么在界定“犯罪心理”时不将其包括在内?如果不是,何以又成了犯罪行为发生的动力(动因)?其实,如同上述,在心理即为行为动力的界定下,行为动力即为行为心理。所谓“心理动力”或“心理动因”的说法,不仅同义反复,更重要的是它割裂了行为动力的整体性。作为对行为发生起推动作用的“心理”,可以由很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而成立,但不可能在这种动力之外还存在着另外的“动力”。导致犯罪行为发生的因素有很多,或者说我们可以在多个领域多个方面来探讨犯罪原因,但最终所有这些原因,无论是心理的还是非心理的,一定体现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去推动犯罪行为的实施,这个整体就是“犯罪心理”。“犯罪心理”本身与“犯罪心理”背后因素的内涵并非一致。
(二)“犯罪心理”的意识性
作为犯罪行为动力的“犯罪心理”与一般行为心理不同,一般行为心理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而“犯罪心理”则一定是有意识的,这是“犯罪心理”第二个本质特征。然而,对于“犯罪心理”的意识性问题,有学者认为,“犯罪心理”可以是无意识的。如罗大华等学者认为,犯罪心理结构中存在着潜意识,“青春期的性躁动,欲望不能满足或受挫后的焦虑等,往往形成一种无名的冲动而产生越轨行为;即使是犯罪动机,有时也可能在意识朦胧状态下发生,如激情状态下的杀人,某些游戏型犯罪动机等”。还有一些学者说得更直白。如吴宁认为,无意识“是指未被清晰意识到的意识活动”,“无意识犯罪动机,是指在犯罪行为进行过程中或进行后一段时间内,犯罪主体未曾或未能清楚地意识到的犯罪动机”。邱国梁认为,“人的行为动机,从意识水平来看,可分为意识到的动机和未被意识到的动机。意识到的动机表明主体对自己行为动机有清楚的认识,这是人的行为动机的主要方面;未被意识到的动机表明主体对自己行为动机往往不能清楚地意识到或者是不能完全意识到,这是人的行为动机的次要方面”。
笔者认为,上述关于“犯罪心理”可以是无意识的观点是错误的。确实,就行为心理而言,虽然大多数都是有意识的,但也存在着无意识的情形。在心理学中,行为泛指有机体外现的活动、动作、运动、反应或行动。这些外在的活动、动作、运动、反应或行动可以是有意识的,如连贯的活动或行动,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如不连贯的动作、反应。所谓意识,一般指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地反映。相应的,在意识作用下的行为是有意识行为,指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经过主观分析判断而做出的行为,也叫意志行为,即有意志自由和选择自由的行为,体现出自主性和独立性。而所谓的无意识,即指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如做梦时发生的心理现象,对感觉不到的、但实际上起作用的刺激所引起的回答反应及自动化的行动等,亦称“潜意识”。相应的,在无意识作用下的行为是无意识行为,指不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没有经过主观分析判断而作出的行为,也叫无意识行为。无意识行为很多是本能行为,不用通过意识就能反应的。比如无条件反射(膝跳反射)导致的行为、因为痉挛而导致的行为、在丧失知觉时或在睡眠状态中做出的行为、在催眠术影响下做出的行为等等。这些行为之所以被称作无意识行为,是因为它们都不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行为心理并未被行为人意识到,是非自愿的行为。但是,就犯罪行为心理而言,则一定是有意识的。甚至可以说,“犯罪心理”本身就是一种意识。本质上,“犯罪心理”是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
首先,从刑法学角度看,任何犯罪行为都是主客观因素的结合,犯罪的成立是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的统一。只有主观上具有恶性,客观上造成了危害,才能认定行为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主观没有恶性,那么即便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结果,该行为也不能认定为犯罪,否则将进入客观归罪的窠臼。普通法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无罪过即无犯罪”。因此,犯罪的要件包括犯罪行为和实施这种犯罪行为的罪过(犯意、犯罪意图、犯罪心理)。犯罪要件排除了非自愿行动(如癫痫、梦游等),同时要求危害后果与犯罪人的行为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人类是能够自由选择其行为的,当其不能自由选择时,就不能认为其有罪,可用错误、意外事件、挑衅、受威逼、精神错乱等为其辩护。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它的意识性。这种意识性是评判主观恶性的基础,进而也是决定责任承担的基础。“责任的本质就是一个主观恶性的问题”。没有或失去这种意识性,则就没有或失去价值判断的余地,以及道德或法律非难的余地,也就无所谓恶性。只有存在意识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存在主观恶性。因此,人的主观恶性是有意识的。因而,体现这种主观恶性并最终对犯罪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犯罪心理”也是有意识的。其次,从心理学角度看,任何有价值评判意义的行为都是基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而产生,以自主意识和独立意志为前提。因此,这种行为都是有意识行为,相应的,支配这种行为的心理都是有意识的。犯罪行为是具有价值评判意义的行为,所以犯罪行为一定是有意识行为,自然,支配它的犯罪心理也是有意识的。犯罪人之所以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是因为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社会危害性是由犯罪人的自由意志行为造成的。人的心理如果不为人的意识所控制,那么自由意志行为就不可能产生。人在精神病态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无意识心理和无意识行为。由于这种无意识使行为人失去了对行为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不能理解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和道德价值,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使其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种行为虽然造成危害后果,但并非犯罪行为,支配这种行为实施的自然也就不是“犯罪心理”。实际上,即便有精神病态,也并不是必然使人产生无意识心理和无意识行为。在一个特定的危害行为中,虽然行为人有某种程度的精神障碍,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思路和心理逻辑清楚、周延,体现出足够的行为能力,则表示行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意识,需要为自己的危害行为承担法律后果。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可以说行为人具有犯罪心理。
在司法实践中,常被用来说明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是无意识的例子是“冲动犯罪”、“激情犯罪”。这些犯罪常常被认为是在所谓的“莫名的冲动”、“脑子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发生的,也就是说犯罪行为是在无意识的“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实施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确实,有许多犯罪是在冲动状态下完成的,但是冲动状态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行为人的无意识,并不意味着行为人对于行为的意义缺乏认识,特别是对于行为无控制能力。“行为的冲动性并不意味着行为的无意识性。”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行为人能否认识到行为的意义,而且还在于这种冲动是否不可抗拒。事实上,这种冲动在没有精神病态的情况下是可以控制的。这里需要澄清的是,控制能力是对危害行为的控制能力,不同于心理学上的道德自制力。“控制能力与心理学上所讲的作为意志品质的自制力不是等同概念。自制力是控制自己的情感、爱好和冲动的能力,但有控制能力的人不一定有自制力。许多人是在有控制能力的情况下因缺乏自制力而实施了犯罪行为。故不可将控制能力与自制能力想混淆”。在冲动状态下,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意识性不仅不会失去,而且也不会有明显的减弱。
需要说明的是,过失犯罪中所体现的所谓的“不意识”并非是无意识。过失犯罪也是主观意识支配下的行为,只是结果不是其所愿。在过失犯罪中,犯罪人的心理态度并不指向于追求某种犯罪结果,不成立故意犯罪心理,但其中所蕴含的过失心理态度是有意识的成分和内容的。于极度过失而言,“行为人有意识地漠视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的不可原谅的危害,他的行为方式严重偏离了一个遵守法律的人的行为方式”;于一般过失而言,“行为人应当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的不可原谅的危害,他的行为方式严重偏离了一个小心谨慎的人的行为方式”。过失是对社会生活中一般要求的结果回避行为即基准行为的懈怠,于是,过失犯由未能实施法律所要求的基准行为的不作为构成,而且,只要符合行为基准,就排除过失的成立。就像不作为可以构成犯罪,没有或缺乏努力避免过失发生的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意识。过失犯罪的可罚性,不仅基于其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后果,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基于这种意识。
(三)“犯罪心理”的犯罪性
与一般的有意识行为心理不同的是,“犯罪心理”还具有犯罪性,这是“犯罪心理”的第三个本质特征。这里所谓的“犯罪性”,广义上泛指“反社会性”或“恶性”,狭义上特指“刑事违法性”。无论是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还是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犯罪都是一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反社会的、恶性的行为,自不待言。那么,作为支配犯罪行为发生的动力的“犯罪心理”是否也是反社会的、恶性的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明确的:“犯罪心理”一定是反社会的、恶性的。从心理学中的心理与行为对应的原则看,行为是恶的,心理也是恶的,恶的行为背后必有恶的心理;从刑法学中的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原则看,犯罪行为是恶的,犯罪心理也是恶的,行为的可罚性与心理的恶性密切相关。
“犯罪心理”在驱动机制上与一般行为心理并无区别,但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其自身特点,即具有危害社会和他人的违法犯罪目的并与满足需要的违法犯罪手段与方式相联系。“犯罪心理”的恶性(反社会性、刑事违法性)体现为行为人内心以恶性的(反社会的、刑事违法的)手段去达成自己需要满足的意图,这种恶性的意图是“犯罪心理”的主要内容。“犯罪心理”作为推动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构成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有意识的直接动力,其所包含的满足行为人需要的行为指向与行为方式,不仅具有道德和价值判断上的负面性,而且具有与刑事法律的对抗性以及应受惩罚性,即具有犯罪性。虽然不同的“犯罪心理”反映出犯罪人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但“犯罪心理”一定是恶性的,不存在所谓中性的“犯罪心理”。没有这样恶性的心理,犯罪行为不可能发生。
有学者认为,“不能将犯罪动机一概视为‘恶性的’、‘反社会的’或‘非法的’,或者一律评价为‘卑劣的’。……根据犯罪动机内容的社会性质,犯罪动机至少也可分为恶性犯罪动机和中性犯罪动机等不同的刑法评价。……一种在忍无可忍条件下发生的‘大义灭亲’,这种犯罪也很难简单地说其犯罪动机就是反社会的。只能说方法不当,其行为手段触犯了刑法”。笔者认为,将犯罪动机作中性化理解,其错误犹如将犯罪等同于一般行为一样显而易见。只要“犯罪心理”或犯罪动机中所包含的达成行为人目的的手段与方式“不当”,“触犯了刑法”,那“犯罪心理”就是恶性的,因为行为人的主观意识中已经有了触犯刑法的故意。除非行为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其所采取的行为手段与方式是非法的,即行为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法盲”。然而,以常态而论,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完全不了解自己行为的法律意义的法盲。因为,任何人只要其神智正常,必知道犯罪的法律后果,也必知道别人的生命是不可以随意剥夺的,别人的钱财是不可以随意“拿取”的。至于所谓的“在忍无可忍条件下发生的‘大义灭亲’”,其主观恶性———故意触犯刑律的心态也是明显的。忍无可忍中的“忍”,就表明了行为人内心的忌讳,即行为人意识到不能随便灭亲,只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铤而走险。当然,这种犯罪与一般的故意杀人在主观恶性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它的主观恶性却是确定无疑的。
犯罪心理学随笔【第四篇】:浅析犯罪心理
心理痕迹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所产生的生理固化物,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在犯罪现场形成的能直接或间接反映犯罪心理活动的一切现象。这种痕迹一方面反映了犯罪分子作案行为轨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完成的,而人的心理又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形成的。所以,一定的行为能反映出人特定的心理状态、个性乃至整个人的面貌。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因此总要造成一定的物质痕迹,而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物质痕迹,是其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及其它心理活动的外化表现。所以,犯罪心理一定隐含在犯罪现场痕迹中并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痕迹。它是犯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是事物发展联系内在逻辑的充分体现,也是现实的一种客观存在。美国新行为主义党派托乐曼认为,三个变量系统即犯罪环境——犯罪心理——犯罪行为之间既有因果联系,又彼此交互作用,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是在外界不良环境的刺激下,个体内在不良心理品德发生变化,导致了犯罪行为的发生。通过案件及犯罪现场物质痕迹进行分析,不但可以推断出犯罪行为人的个性、行为动机、当时的情绪,而且可以推断出犯罪行为人的社会经历、生活环境、遭遇、知识背景、经验、技术、习惯等。
犯罪心理痕迹的特点:
1、个性特征。个性是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一个人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必然会在其需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各方面产生与他人的差异,形成自己所特有的与众不同的特征。而这种内在性的特征恰恰可能通过个体自身的行为表现出来,并会以一定的形式遗留下来,为我们所发现。同理,在他实施犯罪行为时,其个性特征也就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在整个犯罪过程中。
2、无意识特征。所谓无意识即“在完成行动时是不自觉的,在行为的时间和地点方面完全失去定向能力”。这种无意识心理往往使罪犯不自觉的留下痕迹。例如,从对某盗窃案现场初步调查中得知,罪犯是带手套作案的,但后来在放钱的保险柜内侧发现了几枚手印,经分析判断是罪犯见到大量现金时,心情无比激动无意脱下手套而留下的。此手印经过鉴定成为破案的证据。在侦查工作中,了解、掌握心理痕迹的无意识特征以及它与物质痕迹的统一,往往对破案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定势心理特征。定势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定势心理现象也同样存在于犯罪心理痕迹中。罪犯在第一次作案成功后,其行为方式在大脑中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再作案时,成功的体验反馈到大脑,对其犯罪动机和行为起强化作用,使其犯罪心理结构更为巩固并得到发展。在侦查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罪犯特别是惯犯,在作案时由于某种思维方式和与此相联的犯罪行为的多次重复,在其犯罪活动中明显地反映出他的定势心理特征。认识和利用这些特征,不仅有助于突破案件,还可以帮助推测罪犯将会在何时何地侵犯下一个目标,使侦查工作更加积极主动。
4、可知性特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不同的只是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心理痕迹虽然是一种看不到的抽象现象,但它可以被我们感知和认识。因为心理痕迹存在于每一个犯罪过程之中,它与犯罪现场、罪犯及现场的物质痕迹有着密切的因果联系。这种因果联系,正是我们认识心理痕迹的有效途径。侦查技术人员可以借助已知事物的因果联系,推知未知事物的结果,从而达到破案的目的。
犯罪心理学随笔【第五篇】:犯罪心理学
在接触犯罪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慢慢的,从《犯罪心理学》这门课中,我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从罪犯和被害人的角度探讨了犯罪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方面的问题。尤其从罪犯的认知方面,可以深讨罪犯的知觉、推理、信念、决策和态度;此外,还可以分析犯罪行为的原因、分类、预测、预防、干预和治疗。于是,通过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记得初中时学的政治里说,束缚人类行为的分为法律和道德。法律就不用说了,道德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伦理或者说是人品什么的。虽然道德没有法律效力,但是也很有效。更重要的是,这反映人品素质问题并不是罪恶的行为,不至于必须受到法律制裁。不仅中国如此,世界各国都如此,这说明这并不是偶然,不是中国片面。况且,圣经中已经将之归为原罪,那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带有的特性,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一个生理特征,是无法消除的。比如愤怒,贪婪,性欲等,就是中国所说的七情六欲,没它们人就成仙了!
犯罪心理学课程篇八
1:生活所泊型:对于这一类人是由于自己最基本的生活没有办法保障。他们本来没有多么大的目标,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他们犯罪的基本动机。基本心理,这些人对于没有多么大的危害性。对于这类犯罪者应该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帮助。使他们的生活稳定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类犯罪。
2.心理变态型:这种犯罪类型的人是由于自己的心理在成长中受到了打击。其具体原因是多种形式的。比如:由于自己的生理缺陷引起、少年成长时受到了别人的歧视、少年时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少年时受到了迫害从而在心理上造成难以忘记的了阴影等等。这类人由于受到种种不同寻常的遭遇。从引起了心理的变态。如果调整不好,就会造成他们在心理上对社会、对他人的仇视或不满:当这种情心态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造成他们把对社会、对他人的这种心态演变成现实中的行动,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变态心理。这样就会造成犯罪。对于这类犯罪者,应该从心理学上给予一定的治疗。使他们能够重新调整心态。对社会、对他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类犯罪。
所作所为以及犯罪活动。所以我认为对于这种犯罪者,我们应该从心理上给予一定的帮助。使他们能够对于自己的过去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使他们的人格能够重新和二为一。这样就可以降低这种类型的犯罪,但是有一点必须特别注意:就是在处理这种案例的时候要分清那些事情是人处于那种人格下作的。因为在一种人格之下有可能根本不知道处于另外人格下的行为。
4对暴力的崇拜型:有一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有可能接触到过多的暴力,或者长期处于暴力的压迫之下。使他们认为暴力能够解决所有的事情。造成了他们对于暴力的崇拜。于是他们便开始了暴力的模仿。久而久之,在心理上,对于暴力有一定的依靠。当他们每一次实施完暴力之后。在心理上就会有极大的满足感。这种人对于社会有着极大的危害性。对于他们必须从道德的角度去感化。使他们对于处理事情的途径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使他们对暴力能够有一个新的认识。
5宗教信仰或民族矛盾或文化冲突引起的犯罪。比如现在比较多的恐怖主义犯罪。大多数是由于宗教信仰或者民族矛盾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解决和形成统一的认识。使一些思想比较激进的人形成了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取非常的手段——制作恐怖事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受害者往往都是一些无辜者。对于这种案件应该从宗教信仰或民族矛盾或文化冲突的调节。使双方能够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使冲突和矛盾能够得到解决。
犯罪心理学课程篇九
——《七宗罪》与《杀人的回忆》的个人见解
正如老师所说,这是一部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片子,两节课还没看完,就马上回宿舍接着看完了这部影片,但是对于《圣经》不太了解,有些场景生涩难懂,也就只能看情节和画面,看到结局时深深的震惊。参考了很多资料,才略微看懂了剧情和故事本身的内涵,《七宗罪》展示的就是如果丢掉信仰,世界将会怎样。与我们不远的韩国,想离比较近,文化方面有想通之处,相对来说更能让我理解其中的社会背景,一部找不到缺点的电影是可怕的,《杀人的回忆》正是这样优秀作品。2003年在韩国票房冠军的宝座上停留了三个月之久的暴力动作大片。
影片《杀人的日子》开始20分钟,秉承经典韩片风格,节奏缓慢,用悠扬的音乐把人们带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故事背景中。与《七宗罪》中的纽约,灰暗、潮湿、肮脏、混乱,接连不断的命案,简直与人间地狱大相径庭。《七宗罪》中看不到阳光,到处充斥着绝望,而《杀人的回忆》中的金黄麦田,让我们看到希望。
闲适的田间风光,大片金黄的稻田,细腻的不厌其烦的场景描写,甚至包括胖探员的家庭生活细节,来往农田的拖拉机,朴实的小镇人民,时有时无的游行示威,军政时期频繁的防空演习,像极了一部反映八十年代南韩军政统治时期的民众生活画卷,让初看的人很难联想到惊悚的连环杀人案。象征着丰收与希望的金黄色稻田竟然掩藏着惊人的罪恶,甚至惊讶于如此温暖的开场竟然直接过渡到了触目惊心的凶杀现场,突然得令人反胃。
一连串的杀人案,雨夜被害的红衣女子、女子学校的神秘传说、电台播放的悲伤情歌、匿名的点歌人„„,此案的真相似乎已呼之欲出。这时,案情急转直下,高明的导演掌握了观众此时紧张、压抑的情绪,使出一招让情节跌宕起伏,使所有人从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希望中,又重重地跌入到沉寂的绝望之谷里。
十七年后,成功转型为民主社会的韩国,田间宁静祥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昔日的警官已经成为商人,养儿育女,但当他路过当年的稻田时,又经不住走到当年发现第一具尸体的田垦排水管前。
从一个天真的女童口中得知,凶手不久前来过此地。
再继续追问,答案让所有人都为之绝望——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影片以中年朴探员闪着泪光、透着惊愕与茫然的复杂眼神结尾,留给观众的是一个没有答案的结局。
很多人还是会追问谁是凶手,然而导演此片的重点不在于揭露真相,而给予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凶手就在每天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普通人之中,人人都有可能——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而继续行走;而有一些真相注定无法大白于天下,被黑暗吞没。
这部影片的结局是对人性社会的深深讽刺。
如同那个片中经常出现的火车隧道,黑暗冗长,谁也看不到尽头是什么。在这点,与《七宗罪》有异曲同工之妙。
开头是老少两代警官追查杀人凶手,感觉好像一部侦探片。被杀者的惨象和阴森的作案现场在影片开头就让人心理紧张。在案子进行到第三个时,他们突然领悟到凶手是以杀戮的方式进行传道,在以上帝之名惩罚被天主教认为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嫉妒。片子的宗教意义也就从这里开始显现,并在剧情行进中愈加强调,特别是将近影片最后,凶手极力控诉的一段话,他说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来惩罚那些有罪的人。
在西方,启蒙运动发现了理性,自此,理性被逐渐推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充分肯定了人类的理智,开始蔑视上帝。到了近代,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理性摧毁了宗教信仰精神,认为科学技术万能的人类觉得理性可以实现一切。不错,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确推动了西方社会的飞速进步,促其完成了现代化的过程。可是,理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束缚自身的枷锁。
影片中,对现代城市的冷漠现实不断被展示。比如威廉提到遇到强奸犯的女士不要喊救命要喊救火才会有人关注;受到房东欺骗的大卫和崔西住着一栋不断受地铁震颤的房子;房东把被折磨成活鬼的房客当做最好的房客,因为他会定期收到放在邮箱的房租。
老威廉的态度其实就是现代城市人的代表,他对这个世界很是厌恶,在目睹一场街边的抢劫案后钻进出租车,司机问他去哪里,他说:“far far away„i don't know this place any more„„。”
他选择的态度是逃避。逃避这暗无天日,一直下雨,看不到希望的城市,或是这个黑暗的社会,这是部绝望的片子,它向人们展示了世界的罪恶和冷漠,但是没有告诉人们怎样避免这种境况的恶化。是保持人性的善和对上帝的皈依吗?可是片子塑造的拥有美好人性的崔西最后也被凶手残忍杀害。
灰灰的天空,灰灰的色调,似乎是这个毫无希望的世界的缩影,一连串的谋杀案笼罩在一团密云之中,凶手不知去向,暴食、贪婪、懒惰、淫欲、骄傲一项项罪名加在五名死者身上,剩下的两个目标到底是谁?罪恶的城市每天滋生新的罪孽,凶杀、迷幻、偷窃,就在隔壁转角的街口,坐拥整座知识宝库的警卫日以继夜地赌博,人类在追寻刺激的过程中似乎失去了什么。
年轻干探的妻子约快将退休的年老警探希望得到指导,如何在罪恶之城去生活,年老警探回忆从前女友怀上自己的孩子,他坚持要打掉,他到现在仍然自觉没有错,怎么能让自己的孩子在罪恶之中成长,他似乎看透人心,“如果你打算不要孩子,就千万别告诉他;如果你坚持要抚养孩子,就要用心去爱他。”最后年轻勃勃的干探家破人亡,年老的警探似乎深阅世情,名哲保身,导演暗示的是否要我们看破?美好的世界是没有的,但会是我们一直奋斗的方向。
太灰暗的结局,pit peter的演绎近乎完美,最后的绝望与愤怒成就了整个计划,七宗罪呈现在人们面前,正如“传道者”所说,他的所作所为必将令到以后世人苦苦思索。不过苦苦思索的可能只会是像我一样的闲人,太多人融入现代的洪流,迈入都市的脉搏,被纷繁的信息弄至昏溃,“七宗罪”只可能是两个星期的头条,记忆总会衰退,或许有一天总会消失不见,我们的所作所为迟早会成过眼云烟,那么他那么努力地去“传道”,是否到最后仍然是白费。
米兰·昆德拉借助书籍去帮助记忆,为的是有过的罪行要永远被记清,对抗日益衰老的时间,对抗我们习之为常的遗忘,然而谁人会学他那么辛苦要永远记忆那些痛苦的经历,太多人会选择遗忘,有过的愤怒、真情、喜欢、相恋或者憎恨,到最后可能剩下的只是云烟。怎么办?害怕自己努力过的终将变成白费,消磨怠尽吧。可能是过程中的一步,那么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如何流传到明天,再明天,再到明年,明年,明年,甚至死后的每个世纪?一切都扯得太远,而一切我都尚未明白。
片中展示的是世界最为阴暗的一面,对于美好光明温暖的一面完全遮蔽,大卫与崔西的爱情尚且算作这个黑暗底色的一束光线,最后也由于崔西的被杀而消逝。人的出路在哪里?影片最后老警官威廉援引了海明威的一句话: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and worth fighting for。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世界是美好的,并值得我们为此奋斗下去,我只同意后半句。)很喜欢雨果的一句话: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难则是人杰的乳汁。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曾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升级勃勃的绿洲。
就像《七》中,最后老警官被问退休后将去哪里,他说“around,i’ll be around”。我想他不会退休。他会继续呆在这个城市,与恶势力继续斗争,经常看看天,直到看到阳光。
就像《杀》中,最后胖警官从小女孩口中知道,17年前的强奸犯前几天刚来过。面部复杂的表情,我想他会在此布控,等待他的再次落网。就像金黄色的麦田,象征希望。
犯罪心理学课程篇十
昨天空闲时间,在微信读书上看到同学推荐这本书,下来当作小说翻了翻,似乎又回到看csi的情形里了,只不过这是国内的书本版。csi追到后面,我几乎将它当作一部家庭育儿教育片来看,罪犯各有不同,整体看下来,很多的犯罪都是同心理心态的失衡有关,而追溯心理不健康的形成原因,大致都可以回到童年,回到原生家庭去,归结为两种,爱缺失和爱太多。
爱缺失是从小很少受到家人亲人同学朋友的关爱关注,体会不到温暖,人变得麻木而冷漠,对别人做残忍伤害的时候,内心毫无知觉。爱太多是因为家人的过份溺爱,形成唯我独尊的思想,变得自私自利,从不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失去与人合作的能力,无法融入这本需要协作的社会,将情绪归为外因。而家人的过度保护,也会让人失去面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一旦遇见一些难以应付的情况,心态失衡,以致走上变态极端的道路。
所以也时时提醒自己,教育孩子不要太过溺爱,也不要太过严厉。当然这个度的把握,就叫艺术了。这门艺术是需要长期摸索和学习。
极端的犯罪心理离我们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对于自身是需要尽量避免去和这类极端人群接触,就是常说的远离“垃圾人”。遇见极端的人,认怂不争远离,生命安全是第一位,把时间留给值得的人和事才算创造了时间的价值。
某次骑车到路口,稍看了一下红绿灯,迎面逆行而来的壮汉对我吼“看到点嘛!”我看了他一眼,没说话骑车走掉了。先生骑在后面说他“吼啥子吼”!读后感我说,你理他干嘛?他说“他个逆行的还骂你?”我说,是觉得有点气,但想想,和这种垃圾人争浪费时间,还有可能后续花更多时间和他争执。一瞬间是有点气,但把远离垃圾人的原则一拉出来,就为自己节约了时间而庆幸了。
犯罪心理学课程篇十一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犯罪人其犯罪的心理原因或心理背景能够被人理解。但是,也有一少部分人,其犯罪的心理状态与正常犯罪人有所不同,属于某种变态心理的犯罪。《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一书就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变态心理以及其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
所谓变态心理,是指离开正常人健康的人际反应模式表现出来的异常心理与行为,包括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既有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的异常改变,又包括能够反映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和整个特征的个性或人格的异常,即包括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体心理特征以及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一书着重从变态心理的角度探讨研究各类变态心理者的犯罪行为,关于变态心理,目前许多学者描述为:变态心理犯罪,可以理解为由于精神状态不正常而导致的犯罪行为或者行为人由于变态心理的驱使而导致的犯罪行为。
《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着重研究了人格障碍、性行为变态、智力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这五类变态心理患者的犯罪类型、犯罪的变态心理原因以及犯罪行为特点,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介绍心境障碍与犯罪一章中抑郁症患者“扩大杀人”的杀人行为。“扩大自杀”是指患者在极端抑郁而萌发自杀念头的同时,可能出于“怜惜”动机而将自己的子女或配偶先杀死,呈现“利他性杀人”或“慈悲性杀人”。其中就提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案例:2002年3月10日下午,陈良将14岁的儿子铭铭从外婆家引诱至一栋高楼的顶层平台上,从塑料马甲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榔头、菜刀和围兜,趁儿子低头喝水时,先是用榔头猛砸儿子的头顶,后又用菜刀砍向儿子。儿子面对父亲的凶杀行为,一边躲闪一边问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并求爸爸不要杀死他。经过两人的激烈拼斗后,儿子终于倒在血泊中。
真的不敢相信亲生父亲怎么会如此残忍的杀死自己的儿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啊!后经司法鉴定:陈良意识清楚,接触行为被动,合作欠佳,动作言词缓慢,注意力不集中,面部表情愁苦,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有自责消极观念,无自制力,符合抑郁症的诊断。这不禁让我想起广东母亲溺死自己脑瘫儿子的新闻。那个母亲虽然没有抑郁症,但也是算是“慈悲性”杀人。母爱是世界上伟大的爱,但就是因为母爱让一个母亲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
之机,让黄浩佳、黄汝佳服下安眠药。待两个儿子熟睡后,韩群凤将两人按在浴缸里溺水死亡,然后服下农药自杀未遂。
《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一书在最后一章中介绍了变态心理的预防和心理矫治,我认为其内容过于笼统、宽泛。但是其中提到的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值得我们关注。广义的心理卫生主要是指保障和提高人们的精神健康水平,主要包括防止和减少心理疾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人精神愉快,能有效地对付各种精神压力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心理效能,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心理潜力。与精神疾病的社会总负担相比,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还远远难以满足国民的心理卫生需要,这一点促使我们国家要重视精神卫生的工作,因为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犯罪的发生,有利于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一书,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如变态心理的产生原因、变态心理的危害性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等,受益良多。
犯罪心理学课程篇十二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
犯罪心理学课程是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专科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占4学分,课内学时为72个学时。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1.课程内容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依据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既具有和前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人形成犯罪心理和发生犯罪行为的原因过程和规律,为公安司法机关揭露和惩戒犯罪以及预防犯罪矫治犯罪提供心理科学依据和方法。
2.课程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能够对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原因极其规律有所了解,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另一方面,了解犯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为司法人员提供惩治和矫治罪犯等犯罪心理对策的心理学依据和方法,增强在犯罪对策方面的业务能力。
三、课程的学分和学时
《犯罪心理学》课程学分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教学学期为一学期。
四、主要媒体教材
1.文字教材:由罗大华主编、何为民副主编,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犯罪心理学》(第二版)。
2.网上资源:中央电大――电大在线及安徽电大网页――在线平台提供该门课程的课程说明、教学大纲、实施细则、教学辅导、作业要求、复习要求、模拟试题等。
3.直播课堂: 安徽电大提供导学直播课堂,学生可登陆安徽电大影音在线收看。
五、主要教学环节
1、自学
自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根据教学要求,全面系统地阅读教材和教师指定的参考书。
2、利用多媒体学习
收视阅读网上辅导材料是重要的系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远程学习。并利用网上交互答疑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是实现教学目的重要方式之一,辅导教师要全面系统掌握教学要求和文字教材,通过讲解、辅导、答疑、组织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4、平时作业
分校电大将安排平时作业,这是加强教学管理过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考核结果将记入形成性考核总成绩。
5、考试要求
在全面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对象
掌握 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和学习犯罪心理学的意义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对象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
第四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六节 本书的体系构思
第二章 犯罪心理结构
教学目的和要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
第三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
第四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形态变化
第三章 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第一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成因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
第三节 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第四章 犯罪类型理论
重点掌握 多元统一犯罪类型理论
了解各种主要的犯罪类型理论
第一节 犯罪类型概述
第二节 各种主要犯罪类型理论
第三节
多元统一类型理论
第五章 不同动机的犯罪
教学目的要求:
重点掌握
第一节 物欲型动机犯罪
第二节 性欲型动机犯罪
第三节 情绪型动机犯罪 第四节 信仰型动机犯罪
第五节 集合型动机犯罪
第六章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成因,了解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概况。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况
第二节 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的矛盾与犯罪
第三节 犯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
第七章 女性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女性犯罪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掌握女性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女性犯罪概述
第二节
女性犯罪心理特征
第三节
女性经济犯罪心理
第四节
女性性犯罪心理
第八章 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 初犯、偶犯、累犯、惯犯及职业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掌握初犯、偶犯、累犯、惯犯的区别。
第一节 初犯和偶犯的心理
第二节 累犯和惯犯的心理
第三节 职业犯心理
第九章 智能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 智能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掌握智能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少年犯罪心理
第二节 成年男性犯罪心理
第三节 老年犯罪心理
第四节 女性犯罪心理 第十章 群体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 群体犯罪心理特征。掌握团伙犯罪心理,有组织犯罪心理。
第一节 群体犯罪心理概述
第二节 团伙犯罪心理
第三节 集群犯罪心理
第四节 有组织犯罪心理
第十一章 过失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过失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图及其说明,掌握影响过失犯罪的因素,过失犯罪心理与故意犯罪心理异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影响过失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
第三节 过失犯罪心理结构和犯罪行为发生机制
第十二章 变态心理犯罪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 变态心理犯罪的基本特点。掌握人格障碍、性变态与犯罪之间的联系。
第一节 变态心理犯罪概述
第二节 人格障碍与犯罪
第三节 性变态与犯罪
第四节 精神病患者的危害社会行为
第十三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心理及对策
教学目的和要求:
第二节 被告人在审判过程中的心理与对策
第三节 被告人在审判过程中的心理与对策
第四节 刑罚心理
第十四章 犯罪心理预防
教学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一般犯罪心理预防的原则与方法。掌握特殊犯罪心理预防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犯罪心理预测与预防概述
第二节 犯罪心理预测
第三节 犯罪心理预防
第十五章 犯罪心理矫治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怎样对罪犯心理进行矫治,使罪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实现良性转化,减少重新犯罪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对罪犯的心理诊断
第三节 罪犯心理咨询
第四节 犯罪心理治疗
第五节 犯罪心理危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