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教学反思(通用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一
虚拟情境教学主要起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愿望,在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同时也贴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例如:对于《史记选读》学习,我改变了墨守成规的文言知识“填鸭”教法,师生准备共同表演课本剧,在虚拟情景下教学,这样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潜力,还能与随笔化写作相结合,把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必定能成为古文学习教改的突破口。我将举行课本剧表演的消息在课堂内发布,并按照现成的组别,将学生们分成四个课本剧组,就地取材从课本里与同学们商量了四幕表演性强的历史剧目——《荆轲刺秦》、《鸿门宴》、《将相和》、《霸王别姬》。之后,选拔演员、修改台词、道具准备等工作都放手交给各个“导演”去统筹了。在接下来的主要人物性格分析概括环节,同学们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冲上讲台书写自我的观点:项羽的优柔寡断,刘邦的知人善用,蔺相如的申明大义……整块黑板被同学们的各式字体填得满满的。这仅仅是在写文字吗?不,这是他们智慧火花的迸发!相信课后的随笔也同样值得期盼。这完全与“随笔化作文”中随笔的深刻内涵不谋而合:随时随地、随遇随历、随感随记、随读随议。
二、在议论文课堂教学中要化繁为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进行整理,要求所有的例句资料都出自课本。
三、在小说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较浅层次认识向深层次思考
一是把握重点,确立教学目标。
《祝福》是一篇老课文,里面的资料很丰富,思想也很深刻,其中要讲的点能够很多,传统的讲法往往需要几个课时。但如果要一堂课解决这么难的课文,那就要求教师务必得把握重点,去掉那些细枝末节,所以我本堂课定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以及探究造成祥林嫂杯具命运的原因。这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将这两个问题搞明白了,其他的问题,相信学生也就能自我解决了。从上课状况来看,这两个教学目标定的还是比较适宜的。
二是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教学大纲强调要培养学生自我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潜力,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可是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去找寻探究呢,因为兴趣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我觉得要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导语是关键,一个好的导语往往能一下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整堂课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思维活力,还能为文本分析找到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导语的设计,本堂课,我采用邀请学生当一回侦探一齐去破案这一导语,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后面环节的顺利进行做了很好的准备。
三是学生回答,需要教师肯定更需要教师指导。
新课改实施以后,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更多的肯定和称赞,这是可取的一个现象,可是不是学生所有的回答我们都该肯定呢?作为教师,是不是更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抓住学生认识的误区予以纠正,在学生认识还停留在较浅层次的时候引导他们向深层次思考呢?我在教学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就明显感觉到,很多时候学生的思想触摸到了问题的边缘,但往往不能更进一步深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当然做到这点需要教师的教学功力和教学机智。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二
陆游《钗头凤》,师生齐读,教师简介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
“一个叫沈园的地方,一个叫陆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属。然而,这一切,并不随陆母之意,逼迫夫妻离异。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满怀郁闷踽踽独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陆游满怀伤感,词成《钗头凤》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学生进入了悲剧的氛围)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不同的不幸,我们的文章演绎的是怎样的一段爱情呢?让我们随着录音走进课文》 听课文录音(男女配音)(前面情感铺垫的好,所以效果很好,许多女生边听都流泪了)。
对文学常识稍加点拨,课本注释基本都有,强调“玉台新咏”“乐府双璧”补充乐府知识
问学生是否为刚才的故事所感动,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非常感动。既然都感动了我就想请一男一女同学来复述故事,比一比谁复述得更令同学感动(当时没人主动来,于是我就讲了《读者》上的一个短故事说明有时你不经意的一个故事可以影响身边的人一生,于是有人站起来了,当然学生的兴致很高)
就着学生的故事为课文情节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出结构(以便学生整体上把握全篇)
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当韩凭夫妇,焦刘化鸟,梁祝化碟成为一幕幕爱情悲剧时,悲剧就演绎成了经典。尽管我们可能会为弗郎西斯与金斯基、露丝与杰克的爱情感动不已,但我们更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三
高中阶段学生对唐诗的首次接触是在必修三的唐诗单元。因此本单元选取了唐诗发展四个阶段中除了初唐之外的三个阶段的四位代表性作家——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的作品。让我们从不同层面的感受到唐诗令人沉醉的艺术魅力。
本单元所选《蜀道难》是李白诗歌作品中最出色的一篇,其思想内容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为历代文学家及评论家所公认。关于这首诗的政治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去探索,教师给予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蜀道难》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学生可以结合课下注释及一些助学材料,对诗歌的背景、李白的生平、文中的神话传说、语言风格等,做一个系统的了解。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让他们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引导分析。
教师的讲授本课时要有大局观,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蜀道难》是李白的`名篇同时也是诗歌中比较重要的经典篇目。所以,了解作者李白及创作背景极为重要,同时不能忽视本课的艺术成就。通过想象与联想把本文所描绘的场景串联起来至关重要的。在诗歌的语言方面,选择文中典型的诗句进行深度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认为教师在讲授本课时不能“大而全”而应该“小而深”,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这样课堂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认为科学的做法是: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课堂借助多媒体课件,对蜀道的形象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这一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对蜀道的“险”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反过头来再研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反复的诵读,然后作深入的分析。
《蜀道难》这一经典诗歌关于它的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相关的知识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教师可以把历来的研究成果全部传授给学生,也没有一个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对本文有比较成熟、系统的认识。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让他们去主动的探索、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做好引导把握住核心问题,你的课堂会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四
本次中考命题采用新课标标准卷模式,考查了学生的科技文、古诗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鉴赏能力及语言积累运用能力,知识覆盖面宽,题型较为多样灵活,重视综合能力的考查,但对高一学生来说,难易也较适中,阅读文本较平易,问题较易操作。
经分析试卷,发现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尤其是成语和病句的辨析能力较弱。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平时多在这方面积累,平时做作业时要重视思考辨析,积累辨析经验,功到自然成。
2.文言虚词用法辨析能力不强。究其原因,在于缺乏面对难度较大问题的勇气,平时不求甚解,一知半解,考试时更是自信不足,草率应付,难以得分。
3.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十分严重。因为平时接触这种文本太少,阅读经验不足,感悟能力较低,对命题类型了解不够,审题粗疏,答题术语意识欠缺,语言表达不够规范,多凭借感觉解题,得分没把握。
4.语言运用题型中的连贯题好仿写题分值大,易失分,好多学生心态浮躁,缺乏反复推敲的习惯和耐心,对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缺乏深刻的认识,观察例句粗心,只看大概,对“仿点”观察不周,写出的句子不符合题干要求。一部分学生写出的句子格式正确,但缺乏格调,或者句子表达的情境相差甚远,答案不够完美,得分不完整。
映出的普遍问题主要有:命题缺乏鲜活性和艺术性,也不能反映习作的中心观点;议论文事实论据不足,论据缺乏典型性,论证方法单调;对论据缺乏准确的分析,论点与论据间的统帅关系阐释不到位;语言表达技巧意识不强,句式单一,缺乏变化,修辞手法使用少,语言表达缺乏张力;彰显思路的意识较弱,行文随意性强,不能使用设置分论点、铺垫、照应等方式强化习作结构的技巧性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的发挥个体自主创新的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应在如下几方面改进工作。
1.引导学生重视积累。在字音字形、成语、病句辨析、连贯、仿写、压缩语段方面要提早介入,积累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典型试题。
2.阅读教学中进一步重视情感人文价值观的渗透。有意识培养学生对古诗文、文学类这类情感色彩浓厚的文本的认知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该文本的能力。
3.进一步落实新课改精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学生自我表现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自信意识。
定了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而现在高中生学习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一些文学作品,更不会静下心来去品味欣赏文学作品。
另外,社会读书风气也不乐观,现在很多学生思想浮躁,急功近利,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少也是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鉴于此种情况,对于语文的学习,我认为关键要靠课堂教学,而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设计上。当然,语文教学的精华全在课堂上。一节课仅有40分钟,如何调控和把握这个时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以致用,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寻找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不断研究教材,一定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教材当载体,用教材驾驭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教学行为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五
戴望舒的《雨巷》写于1927年,表面上言情,写思慕追求一位有着丁香般美丽的姑娘而不可得,实则是象征在生活的重压下一部分人的精神状态,诗歌意境朦胧,耐人寻味。
在讲《雨巷》时,我搜集了戴望舒以及江南雨巷的有关资料,特意选用了撑着油纸伞,身着紫色旗袍的女郎走在弯弯曲曲的江南小巷作为背景,并配之以歌曲《雨巷》及《神秘园》的音乐烘托气氛。
果然如我所料,学生虽还未读《雨巷》,就已经被朦胧、宁静、凄美的情境所感染,神情严肃而感伤。
此时,我话锋一转,对学生说,让我们走进《雨巷》,去探究诗人戴望舒的真实心灵。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师生双向合作的精神,努力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对话机制。教学师生互动是借助特定的课堂情境实现的,具有临时的生成性特点,课堂情境是引发师生互动的先决条件,对师生互动产生现实的牵引作用。这节课较好地达到我预想中的效果。
我先让学生在配乐中自由读,目的是先对文本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可能是粗糙的、不完整的,但它所唤起的最初的审美体验却是真实的、重要的。在学生朗读、范读的基础上,我展示学案,抓住这首诗的学习重点,让学生共同探究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雨巷》的多义性主题(朦胧诗的特征)是什么?大家可以根据诗人背景、具体诗句尽情发挥;第二个问题:《雨巷》主要意象(包括“我”、“油纸伞”、“雨巷”、“丁香”等)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学生充分讨论、分析后得出不同意见,然后我让事先准备好的各小组的学生上讲台将他们的研究结果进行展示,让学生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这首诗,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很感兴趣,也愿意张口表达自己的想法。
还有在讲课的过程中提到了课后拓展延伸的两首古诗词,可是由于时间关系,并没有对这两首诗词进行分析,而是一带而过,使这两首古诗词没有真正的发挥好在这篇课文中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力图避免上述这些问题,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生动课堂。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六
结果把自己给绕进去了,尤其是在信息看得见?摸得着吗?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解释这个问题,无法判断学生说的是否正确。仔细想一想,这个问题的答案还真不明确。我的第一反映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因为我们就是通过看、听、摸等方式获得信息的。但是,又想到,我们看见的、听见的、摸到的都是信息的载体,而不是信息本身,那么信息是不是有不能看得见摸得着呢?混乱。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求证。
第一个班级教学时这样问的,结果发现自己也搞不清楚,所以第二节就没问这个问题,先回避了。第二节引课的时候,直接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举例说明。效果明显好于第一节课。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基本说出了信息的含义。而且当时感觉学生回答的非常好,为我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大的铺垫。可惜这个反思写的晚了些,现在想不起来学生是怎么回答的了,否在下次上课时可以利用这个内容来上课了。看来及时记下发现的问题或灵感是非常有必要的,下回一定有了感受马上记下来。
我觉得提问的目的应该是:1、引发学生的思考。2、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的引导,引出信息的定义、并初步引出信息的特征:价值性、依附性等。3、活跃课堂气氛。
下次备课的时候应该把问题设计的目的明确了,否则这个提问对后面教学的作用就不大了。
学生还是喜欢“海军陆战队野外生存选三个工具”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既能体现信息的价值性、也能帮助学生对“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力的第三类资源”的理解。
感觉剥夺实验对理解信息对人的重要性,和“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力的第三类资源”也有很大作用。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七
自己从教已经进入第十五个年头了,按理来说,应该是精力经验最好的阶段,但是同样也伴随着一些不良的毛病,具体表现为:
第一, 重经验轻研究。
我总觉得自己对教材的把握较好了,对课堂的掌控也有度了,因而,总想以不变应万变,轻视了对教材,对学生的研究和重新的解读,到底学生整体如何,个体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如何去解读教材,如何最大化的起到举一反三甚至教是为了更好的不教等作用,这些意识我都有点忽视了。我觉得我个人应该再把自己当作小学生,重新学习,相互学习,加强创新意识,更加的服务学生服务学校。
第二, 拖懒推影响工作热情。
人啊,自觉不自觉中总会出现一些拖懒的思想,如果不“照照镜,整整衣,洗洗澡,治治病”,可能会更加严重。我就是这样,由于俗务过多,自己的想法过多,对工作出现了能拖则拖,能躲则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一点摆老资格,耍脾气。
第三, 门前雪影响大局意识
我们学校最大的毛病恐怕是每位老师都各自为战,没能真正地形成教研组的合力,科研思想,“传帮带”的意识不浓,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我也是一样!我只是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至于别人怎样,我基本上都是做和事老或者老好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糊涂至极。因而,我缺乏了大局意识和远见的思想,仿佛自己进入了老龄之年。
第四, 新教改要有新创新
我们这一届是广西第三届进入新课程改革的一届,前面已经有了两届的经验和教训,而我们这一届对我们而言也是新的挑战,既要向先驱者们学习,认真地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又要有所矜持,保留自己的原生态,不要迷失自己更不能失去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总之,新教改就要有新创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懒懒而独好兮,我如浮萍以终生。
以此自勉!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八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叙述了与一位人力车夫的交往。写了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境遇中仍不改善良淳朴的天性。笔者在处理课文时,将“感受老王不幸的命运。把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和关爱之情”作为教学的重点,将“作者对老王内心的复杂感情”作为教学的难点。为此,笔者设计了四个环节:一、说说老王的命运及老王的为人表现:二、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受感动的情节、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并说说感受;三、理解作者内心的不安和愧怍之情:四、和自己对话,关注自己身边的老王。原来准备用一节课来完成这些教学目标,后调整为两课时。本课的教学,有三点值得笔者思考:
教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文本以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细细地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高屋建瓴。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状态——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用儿童的眼光走进成人的精神世界,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抵达文本解读的要义。要强调教师的引领作用,因为这需要教师去选择意义、优化路径。教师深度解读文本的目的。不是代替学生的解读与理解,而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可能性。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与价值判断就成为师生共同的心智体验过程。教学则是师生一起探索文本的意义与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需要强调的是教材文本的意义与价值虽然是开放的。却是有底线的。教师一方面是底线的守护者。另一方面是学生“前行”的促进者——所谓“平等者中的首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品味需要教师点拨深化或纠偏时,需要教师有独到而深刻的文本理解。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展开相应的教学内容。推进课堂的互动,生成更多的课堂现场资源。反之。教学的预设目标有可能出现偏差。教学实施过程中就有可能因没有领悟文本精髓而错失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
学情评估,是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当时准备用一课时研习《老王》。一课时下来,教师想了解课堂中围绕着教学目标所进行的研习效果,于是,向一位基础较好的同学了解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这位同学说,老王给她的印象不是很深,只是觉得老王挺可怜的。人也好,但我还是对杨绛一家的善良有着更深的印象。这一说法,让笔者大吃一惊,学生的理解重点不在感受老王品质的善良淳朴,而在杨绛一家的善良。这一专题的两篇文章《品质》、《老王》是反映社会底层劳动者品质的光芒的,尽管学生可以对文本作多角度的解读,但教师在教学的预设中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另外,尽管学生对课文中作者流露出的善良有了一些体会,但还是没有真正理解作者多年来在善良行为的背后对自己灵魂深深的自责和内心的愧疚。
在生命垂危之际带着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世界上最贵重的礼物来感激自己,而我却为他做了什么呢?作者内心的自责,更烘托出了老王的高大。
于是。笔者把重点放在如何把握作者这份独特的情感上。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细细体会,注重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然后让学生来谈谈理解。
学生一:从这句话中看出杨绛内心对老王的愧疚、自责。杨绛当时没能理解老王这一行为的真实意义。老王朴实行为所散发出来的情是至真的。至纯的。是毫无污秽的,是极其淳朴的善良。然而。杨绛在老王死后几年才渐渐明白,所以杨绛感到对不住老王。
学生二:老王在病危之时,还拿着如此“贵重”的礼物去送给作者,他只是单纯地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想去谢谢这么久以来对他关心的作者一家。而“我”不仅用钱去亵渎了他的好意,而且并没尽“我”的全力去帮助老王,因此感到愧怍。
学生三:现实中,杨绛夫妇并没有给予老王太多的关怀。只是在坐车的时候“说着闲话”,在老王生病期间。并没有去看他,但老王对他们心存感激。在临死的前一天竟然拿着自己平常节省下来的鸡蛋和香油送给杨绛,而杨绛夫妇并没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善待他,所以历经几年,杨绛感至4自己很愧怍。
学生四:作者对老王之死只是表面上的关心,文中“我也不懂。没多问”。就体现了老王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不是很高。正是因为这一点,作者感到十分内疚。老王是真的用心待她,可以将自己宝贵的东西拿出来无私地给作者,而作者自己又为他做了什么呢?仅仅只是觉得有这么一个可怜的人。同情他。却没有付出真心的行动!故作者在内心深处有着恒久的愧疚。
学生五:幸运与不幸总是相对的,也许在我们看来。当时的杨绛夫妇也并不幸运,但相比老王而言。作者又感到自己是如此幸运,所以她感到在老王有生之年。自己并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帮助。与这位淳朴、真诚、善良的老三轮车夫相比,自己是如此惭愧。不免在内心涌现出不安和愧怍。所以作者呼吁那些幸运的人们,在生活中,将自己更多的爱奉献给更多不幸的人。
学生的理解在相互碰撞中渐渐深入了,能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句来谈感悟,从时间的跨度、表现的平淡到精神的呼吁等方面来探究作者内心的不安和愧怍。从学生的谈话中能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理解更加细腻了,课堂也在学生的互动中显现出生成的精彩。根据反馈的学情,评估教学的效果。是教师处理教材水平的体现。笔者觉得教师每教一篇课文。不能硬性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因为课堂是动态的,充满着变数,而且,教师的理想期望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可能存在差距。教师在时间的支配上应有更大的灵活的处理空间。充分发挥教材的文本价值取向,让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后,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在感受人物品质的同时净化和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通过学情评估,能更准确地了解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的定位及达成的效果,帮助教师提高处理教材和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用自己的思维、经验来参与文本的解读,需要用自己的心灵来和文本对话。并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研讨,让学生在自我理解与倾听他人中构建自己的知识。
(一)激发学生的疑问并引发讨论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和文本、作者对话,而不是让教师与作者对话的结论去影响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营造出问题探讨的背景和气氛。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欲望,让学生在研习中闪现思维的火花。主动发问,在探讨中碰撞出更多的智慧。
学生一:这是因为老王的善良。他认定杨绛一家是好人,作者一家对他好。他铭记在心。要知恩图报。在临死前。他提着自己身子也很需要的鸡蛋和香油来看他们。是来表达自己对他们一家的感激之情。
学生二:老王虽然身世可怜。由于残疾导致生活的艰辛,但老王是一个善良、知恩图报的人。他对杨绎一家的恩惠至死前都无法忘记。可能那满满一篮的大鸡蛋和好香油是老王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他自己在病危之际都不忘报恩。可见老王心灵之纯美。
学生经过讨论,明白了文章的重点所在:正是杨绛内心深处的自责和内疚。记忆越深。就越说明老王的品质对她深刻的影响。反衬出底层的、不幸的老王心灵的高贵给作者带来的深深震撼。
(二)引发学生的心灵感受
在充分感受“老王”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由感受老王的人生拓展到对自己内心的感悟,触发学生不同的生活体验。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情感。
学生一:老王。一个身患残疾的贫苦的老百姓,对杨绛一家掏心掏肺的报恩。不觉让人心酸。在老王面前。自己是一个多么渺小的人啊。
学生二:《老王》一文,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也许在那样的社会里。杨绛和钱钟书夫妇是善良的。他们对待别人的关怀是难能可贵的。但相对于老王。那是无法相比的。老王身心都受摧残。却仍抱着一颗善良、感恩图报的心去待他人,总是为他人着想。
学生三:不仅仅是老王那高尚的品质感动了我。作者的情感也使我深受感动。对一个不起眼的底层劳动者。作者不仅没有鄙视他。而且还关怀他,文末还感到对不起他。这种情感是一般人无法达到的。
学生四:老王这一窘迫、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起眼的三轮车夫。以他那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善良诚实的生活作风。知恩图报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更让我明白。情与钱永远不可能画上等号。因为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一份真情。或许物质生活对人来说是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有时候精神的帮助会给人以更大的激励,千万不要忽视了一句话的作用。即使话语简短,也缺乏修饰。但它却能表达对别人的关爱。
学生五:校门口经常坐着一个老奶奶。满头白发。手中拿着一个她自己的饭碗。不时地向同学乞讨,可是我们毕竞是高中生。并没有多少钱。于是只能视而不见。快步离开。我也只能从心底默默承认自己的关爱并不够,表示愧怍。
学生六:我是一个幸运者。比老王幸运几百倍,所以在以后,我更应该尽我所能去帮助那些不幸的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帮助更重要。
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是对人情感的潜移默化、心灵的无声熏陶。而要实现新课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目标,教师必须要有课程意识,课堂要在动态的过程中承担情感启迪和价值观指引的任务。充分引发学生的心灵对话。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多角度感悟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并让学生在分享中完善自己的心智。唯有这样超越文本的心灵交流。才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最好体现。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九
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中的语文需要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给予更多的思考。拟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有效地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因而,我们所要追寻的应该是也只能是在保证学生对语文有足够重视。有一定语文基础与写作基础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传授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大有卑益的教学内容和写作训练方法。
以此为基点,高中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在教师、教材和学生这最基本的教学三环节中进行认真检验的基础上,确定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不同的教学原则,从而有力地促进高中语文的素质教育。
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着许多旧的观念,无法摆脱旧的思想、习惯势力、旧的传统的影响,注重45分钟课堂知识的讲授传播,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
语文科的本质属性,就是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而语文课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读写、听、说、修辞、逻辑等等,每节课就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授,只有集中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实效。
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由于初三的中考使许多初中语文教学在应试的束缚中,热衷于大量的词、句、篇的所谓“基本知识训练”。迫使学生陷入漫无边际的题海中,仅囿于语文课本中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死记硬背,看似“双基”知识训练,而实际效果却降低了学生的语文能力。造成有的学生语法混乱,表达不清,错字、别字成堆,标点符号乱用等,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句子成分都不清楚,这样,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就有明显影响。
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就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实用文及口语交际能力。
要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
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