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大全14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篇一
看到姥姥,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爷爷!
暑假公公带着侄女来玩了些日子,每天都是我来操办一天三顿饭,当忙完吃完饭我洗碗筷的时候就会想起爷爷,因为自己开始顾家了,会懂得换位思考了才知道爷爷的不易!奶奶是地主家的女儿,从小都不干活,家里的一天三顿饭,顿顿都是爷爷做的!因为爷爷家里条件不好,所以也算是招的上门女婿,爷爷从招进奶奶家的那刻,再到有我爸和我叔,然后到我和我弟这辈,这么大一家子的'饭菜都是爷爷一天三顿换着花样的做!而我们还会埋怨他做咸了,做淡了,做多了,做少了!因为我爱吃红烧土豆,所以爷爷顿顿都有红烧土豆!这也会引起我们的埋怨!因为这些埋怨,所以我从小都没有怀着感恩的心去享受爷爷做的美食!现在想起来,感觉只有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爷爷做的一大桌美食的时候,才是最幸福的时候,因为一家人在一起吃饭,那才叫家!所以我一直很怀恋爷爷做的各种好吃的!
自从自己天天想着今天吃啥,明天吃啥,中午吃啥,晚上吃啥,大热天的留着汗,在厨房里蒸着桑拿做出来的一桌子好吃的,别人都没动过,还觉得你做的不好吃的时候,自己有多难受!
所以说,懂得尊重别人有多重要!不停告诫自己一定要教育好女儿,妈妈并不是你的保姆,妈妈在这种大热天里,想破了脑袋给你做的好吃的,为了让你吃得营养长得身体棒棒才做的,你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来享受这些美食!哪怕妈妈做的不是很美味,但妈妈毕竟不是大厨师,可是妈妈也是用心来做的,一定要懂的尊重和感恩!别人都不是欠你的,也不是义务的,你要懂得这些道理!懂得感恩!同时也要懂得尊重和理解别人!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篇二
从小我也是奶奶带大,总觉得奶奶那一辈子的人非常的淳朴,奶奶也说了很多大白话,但是却对我应该很深,奶奶说天亮睡不久,人老命不长。
每每奶奶早上都是很早就会起来,虽然奶奶做的饭一般,但是我却认为是世界上最好香德菜,随着奶奶年龄德增长,慢慢奶奶很多时候老是糊涂,饭菜有时候盐少有时候言多的,但却一样时常都拿出鸡蛋出来,在她认为鸡蛋就是最珍贵的,很多时候自己不舍单吃留给我。小的时候有好吃的奶奶总会留给我,我问她奶奶你也吃,奶奶却说少吃多有味,说他吃饱了。后来长大了才慢慢知道奶奶其实是舍不得吃给我吃罢了。
到了奶奶的影子了一样。最后祝愿我家老小孩能够长寿,而我能够对对回去看看他。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篇三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倪萍的孝心。倪萍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个月工资是21元,拿到工资的第一个月,她就给姥姥寄去了10元钱,几乎占了工资的一半。她在电影《山菊花》中获当年小百花奖的最佳女演员奖,奖金六百块。她给姥姥买了一块日本西铁城的小手表,而她自己带得是一块上海牌大手表,那是她到济南上学时妈妈送给她的。 姥姥从二十年前就跟倪萍来北京了,倪萍领着姥姥吃遍了北京最贵的饭店,给姥姥买过最贵的镯子。她自己还没有钻石的时候,就给姥姥买了,坐火车买软卧还要十三级以上干部的单位介绍信的时候,她就开始带着姥姥坐软卧。
多少年前,倪萍为姥姥买上出口的羽绒被;后来听说纯蚕丝的被子好,倪萍又从杭州丝绸博物馆给姥姥订了一床;再后来人们又说盖棉花被最好,倪萍又从新疆给姥姥买了四斤最好的棉花做了棉花被。
家里最大的卫生间是给姥姥用的,最现代化的卫浴焊上两个最土的扶手,又粗又难看,可是安全啊。
看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一定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时再后悔,那时候一切都晚了。哪怕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一定要抽出时间多陪陪我们的父母,说说话,拉拉家常;或是经常打个电话,哪怕是简单的一句问候,也会让他们的心里温暖很久。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四
倪萍女士的姥姥活了九十九岁,是一个善良、乐观、智慧、鬼精鬼精的姥姥。她勤劳能干,一生过的十分充实,她用九十九年的人生经历总结了一条条"大白话儿"智慧,把一颗心活的真真切切明明白白把所有事想的通透敞亮的姥姥。《姥姥语录》里没有高大上的语言,里面的每一段文字,都没有过多的修饰,都是日常交流的大白话,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足以触动现代人本以麻木已久的心中最柔软的那一个小角落。
《姥姥语录》这本书就像一个朋友,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姥姥一辈子不动大气,平静如水,却冷暖分明,不烫着谁也不冻谁,多吃一口姥姥说饱了,少吃一口姥姥也说饱了,心和身子都是富有余地的,怎么着都行,没什么不可以,这是姥姥给别人宽容,姥姥却说这样做最宽容的路还是留给了自己。多么聪明豁达的老人,姥姥一辈子也受过不少委屈,也吃了相当多的亏,但她以她的人生尺码把自己卡在了自我的身躯中,然后自我分解、自我承受着人生的苦。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太太,学都没上过,却一生都在读着人生这本大书。她读懂了善与恶、读懂了是与非,读懂了美与丑,她是一个用功的女子,在自己的人生历尽磨难、饱经沧桑之后总结出来做人要心如海纳百川。
现代社会太多人为了长寿不惜重金把精力花在养生上,但这种想法是单纯地把身体看做一台机器,忘记了身心为一体,像姥姥这样一辈子平静如水、心宽似海、懂得管理情绪的人有几个?所谓养生其实也就是拥有平和的心态而已。
姥姥有一辈子的日子辩证法,啥死疙瘩到了她那儿都能顺利的解开,找个合适的说法,就让你信以为真,且心里舒舒坦坦。倪萍女士回忆小时候,好奇一山崖下的河水,因为崖下的河水格外凉爽,夏天孩子们晌午都到那洗澡,有几年很蹊跷,洗一个病一个,她好几次故意往深水里走,让裤子衣服都湿透,就是想试试水有多深,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就是一瞬间,她从姨姥姥家带回的那一篮子好吃的不见了,明明放在河边的石头上,明明四周没一个人,真是见鬼了,她哭着跑回了家。一篮子油饼,煮鸡蛋,一大碗西葫芦饺子全没了,在那个人人吃不饱的年代,这意味着"天塌了".姥姥不但没说她,还笑嘻嘻的安慰她"好哇!鬼也馋啊,她吃了饺子就不吃你了,拿一碗饺子换个小外甥女,上算!"活的多么通透的姥姥,知道什么东西都赶不上人贵,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我常常想不明白,可这些个想不明白的问题让姥姥一个鸡毛蒜皮的比喻使我恍然大悟。
我很喜欢姥姥的教育方式,姥姥认为,人的一生一定要使出自己所有的劲儿去登上你自己的山顶,一个农村老人却有如此远见,教孩子努力上进,把自己的子女孙辈个个培育的勤劳优秀。姥姥的怀抱真是与众不同。
姥姥说:"给别人听的话就得先替别人想,人家愿不愿意听,听了难不难受,高不高兴,你看见人家脸上有黑点,你不用直说,人家自己的脸,不比你更清楚吗?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你要真想说,你就先说自己脸上也有个黑点,人家听了心里就好受了。"
是啊,凡事要替别人想想。
姥姥说"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就想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就看惯了。"什么人在姥姥眼里都有长处,坏人身上有好,好人身上有坏,没有坏透了的人,也没有好的一点毛病都没有的人。姥姥的心如春天的阳光般暖人,大字不识一个的姥姥说的话就像天籁之声,我细细的品读着,让姥姥的精神气儿和智慧深深刻进我的心中。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这句话说的就是书中的姥姥。她告诉我一个又一个真理,让我明白了人这一生中,快乐就是福气。
一个大难担过、大福也享过、从从容容地过了九十九年的老人,道出了平常生活中的小道理,让我悟出来人生中应有的心态,学会了微笑面对生活。这是一本内容很美很善良的书。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篇五
看了姥姥语录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其中还有很多我不懂的道理,我很喜欢文章中的姥姥,她勤劳能干,一生过的十分充实,她善良好心,即使自已并不是很富裕也愿意接济他人。她只是一位平凡的姥姥,但因为她无穷的智慧和99年的人生之路,她的形象显得越发越光辉起来。
我也想去书中的水门口看看,看看是怎样的环境让姥姥拥有如此多的智慧。姥姥说,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别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是啊,人世间少不了生死离别,却是无法避免。亲人走的时候,谁不会悲伤谁不会心痛。但是生活还要继续不是吗,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对待自己,不要让他们走的仍有遗憾,珍惜身边爱自己的所有人,不要等到失去了他们的爱,才会珍惜。
姥姥这一辈子都没穿过艳色衣裳好料子衣服,可是她并不觉得委屈。作者问姥姥,身为女人,一辈子没穿过高跟鞋,遗憾吧?姥姥却摇摇头,说那年头,作者不包脚都算怪物了。作者又问,一辈子没穿过裙子,遗憾吧?姥姥说,怎么没穿过裙子?围裙也是裙子。对啊,围裙也是一种裙。姥姥一辈子都带着围裙,一辈子都站在灶前,一辈子都那么勤劳忙碌。
书中的姥姥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什么都不懂,大字不识一个,学都没上过。可是她懂得善恶,懂得是非,懂得丑美。她用99年的人生经历总结了一条又一条智慧,叫我们叹服。姥姥的理儿很直白,很实在,她为什么不悲观不放弃呢?是无奈还是现实?她从没想着以此来教育谁,给予谁,她就是这么想的,这么过的,她认为是个人都该明白的理。
姥姥虽然不在了,可是她的精神和智慧却在我心中扎根。姥姥用一句句平凡的话打动我们,告诉我们一个又一个真理。人这一生中,乐就是福。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六
今天终于把看了倪萍大姐的《姥姥语录》,我感到很温暖,很感动!就像奶奶,妈妈的话儿,很贴心,很实用。看完了。很是让我感动。
作者以“唠家常”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裹着一双小脚,大半辈子围着锅台转的平凡的老太太——姥姥。姥姥却用一生的生活经验,指导着自己的为人处事,并潜移默化地教育着自己的后辈,那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却透着豁达,透着大度,透着善良,透着哲理,透着智慧。
姥姥说:“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儿就看惯了。是呀,生活中很多事需要换个角度,换个位子思量,往往就能得到海阔天空的乐观场面。
姥姥说:”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是呀,再大的事,再难的关,总会过去的。很简单的话,仔细品品,很有些哲学的味道,耐人寻味。
姥姥说:”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这是何等的境界,她告诉我们,表面上我们帮了人家,实际上,是人家接纳了我们。
这是让我在生活中很有用的一本书,这是教我做人的一本书。看了倪萍的《姥姥语录》,我感到很温暖,很感动!就像奶奶,妈妈的话儿,很贴心,很实用。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篇七
今天,我读了倪萍的《姥姥语录》,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语言,书中的姥姥,不是遥不可及的伟人,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她就是我们身边可亲可近的普通老人,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朴素老人,她就像一杆称,让我遇事在上面称一称,便明白了几斤几两,让我心中有数。
有这样的一个老人,好像一张刷不爆的银行卡,告诉了我们无穷的人生道理,让我品尝了姥姥至始到终的善良,也慷慨地给我们一笔又一笔精神财富,让我懂得了无限风光在险峰,让我知道了工作就像是爬山,要想达到顶峰,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我们以积极、自信的心态去面对,更需要我们拥有超常的毅力和忍耐力。
读完这本书,我懂得了人生要多读书,学无止境;让我明白了路漫漫而修远,坚定了勇攀高峰的信念;让我知道了保持自我,知足常乐,享受当下美好生活的重要;聚集身边的小幸福,品味生活的大快乐。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八
高考前一星期,我回家见到姥姥,她老人家拉着我的手,让我送她回家,我答应她,等下星期高考完带她回家。
考完到家,我问,姥姥回家了?我妈立刻就泪崩了,我的眼泪也流个不停,没表情,没意识,木木的听我妈把姥姥去世下葬的经过讲了一遍,老妈满满的自责和懊悔,毕竟姥姥是在我家住着发的急病……怕影响我高考就没告诉我。有时我也庆幸没能送姥姥走最后一程,没能见到她躺下的样子,我的脑海里才留住了姥姥一贯的倔强老太太模样。
随着时光的流逝,老人去了,孩子们大了,大炕拆了…可不变的是对姥姥家的那种情感,那种印在骨子里的幸福感!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篇九
一口气听完了《姥姥语录》,倪萍通过她的嘴转述着姥姥的话。
书里没有姥姥的照片,但我隐约间看得到姥姥的模样——一个活得明白的老太太。倪萍的《日子》我没看过,但我相信,就算她出书为了赚钱,只要是她亲自写的,就一定会受用。扉页上微笑着早年的照片,和蔼、可近,百度倪萍,看到她近期的照片,不再是幸福滋润的临家大姐,而是臃肿的面容上堆积着生活中的经过风霜雨雪吹刮后的印记。倪萍是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为了儿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个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个心里、肩上承载太多的女人,她是一个大女人。她讲她的姥姥,让我想起我的奶奶。
奶奶说的话没有倪萍转述姥姥语录的精彩,但是理儿是一样的。小时候,奶奶分圆面包,用手掰肯定是掰不匀的,奶奶总是把大的一半分给姐姐,我拿着虽然嘴不说但心里不高兴(不然不能现在还记得,这件事在当时的我看可是件大事),奶奶给我那一半的时候会说,“大半小半其实就差一口”。这句话已经烙在我心里,但凡自己吃点亏的时候,就会想起这句话。奶奶通常把人懂事、谦让类似的态度说成“心眼儿好使”,我出来上学、工作,用奶话说“见大世面”,奶都归功于我心眼儿好使,她说“心眼儿好使的人,将来错不了”。
印象中的奶奶总是有还不完的人情,谁对她好一点,她会记一辈子,我现在回去,八十多的奶奶还会念叨着我爸小时侯谁对他好了,说人家是好人,可处的人,可要记住人家,奶奶的世界里似乎都是对她有恩的人。原来,我对生活一直心存感恩的态度源自于奶奶。奶奶没上过一天书,但是现在可以读圣经,她是个有心人,好学的人,崇尚知识。听妈说,我一出生,奶就在我枕头底下放本。我刚听懂话的时候奶奶总是逗我,“明长大了要上大学,奶奶带着暖瓶、脸盘送明到火车站,明跟奶奶说再见……”,每次说到这的时候我就哭,他们就笑。谁知奶奶逗我的一句玩笑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种子,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上大学。……奶奶的故事还有好多。刚给姑姑电话,让她带我给奶奶500块钱,虽然知道她不缺钱,没有花钱的地方,她的钱总是给“对她有恩的人”。
但给了她,变成她的了,她给别人更理直气壮了,给了她,我心里能舒服一些。钱已经不是钱,是一种感情的表达,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趁亲人还健在,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为自己获得未来的一份安宁。《姥姥语录》提醒我,及时爱我的亲人。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十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看董卿的节目《朗读者》,里面本书的作者倪萍分享了书中的一篇文章,觉得话语很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全是生活中的大白话,就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话语。所以后面在网上买了这本书,一直到看完,感触特别深。因为我也是从小跟姥姥一起生活长大的,看这本书里面的字里行间,脑袋里面会不自觉的回忆自己成长的回忆。其实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姥姥的话不是什么大道理,但是它就是从小刻在我们心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为人处世。下面把本书的一些文章和心得拿出一些来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本书的作者是倪萍,先后主持了13届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演员、作家、赵本山的梦中情人这些可能是我们对作者的第一印象,而本书的主人公,姥姥原名刘鸿卿,用作者的话说没有上过一天学,却有一个诗意的名字,一个一辈子围着灶台生活的小脚女人,而也正是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得女人影响甚至改变了倪萍的一生,现在也在默默影响着成千上万个看本书的读者。作者是这样描述的:姥姥年轻时说的那些话,就像萝卜、白菜一样,不值什么钱,却是最顺口、最对胃的好东西。下到锅里,就养命……。姥姥的话,渗进我的骨头,融在我的血液中,影响着我的一生。
姥姥的冬天,这篇文章说的是姥姥老了以后身体不好,一到冬天就会咳嗽,整夜睡不好觉,咳嗽的厉害的时候,我时常都会在想姥姥会不会这个冬天就过不去了,所以每年的冬天都像姥姥的一个坎,姥姥年轻的时候没有享受过什么福,所以到姥姥老了时候我们都拼命的孝敬姥姥,什么好吃给她买什么,什么贵给她买什么,有次我问姥姥,姥姥你这辈子最幸福的年纪是什么时候,姥姥却告诉我是20多岁的时候,我问她,姥姥那时候你多苦啊,要吃的没吃的,要穿的没穿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有什么幸福可言,你看你现在什么都不差,儿女承欢膝下多好。姥姥说“孩子,管多么富裕都没有年轻富裕啊,年轻的时候胳膊是胳膊,腿儿是腿儿,年龄到了,富裕管个啥,眼也花了,牙也酥了,浑身都穷了,要钱有什么用”,多么睿智的姥姥,她用最平淡的话告诉年轻人,你们是现在是你们这辈子最富裕的时候,不要在最富裕的时候败给现实。
眼要是吃不饱,人就像个傻子。印象中姥姥是最爱美的'人,在乡下最穷的时候,也喜欢在院子里养一些月季,养一些牵牛花,婆婆丁,冬天下雪的时候,人都穿不暖的时候,也要给用剪刀剪一些布条给话穿上衣服,还要穿的五颜六色的,就算冬天不开花,远看着也像话点缀的家里的院子。姥姥说:“人的肚子不怕饿,没有稠的就喝点稀的,没有稀的,喝水也死不了。眼睛可不能饿着,眼要是见不着好东西,慢慢心就瞎了,心瞎了,人就没有用了。眼要是吃不饱,人就像个傻子”。姥姥用最质朴的情感、最省钱的方式养育着眼睛,养育着美,养育着我们的心灵,姥姥告诉我们要多看看这个世界的美好的东西,多去见识一下我们的大千世界,见识多了,格局和眼界也就大了。
以上就分享了两个书中姥姥最朴实的几句话,希望可以让有共鸣的同学可以去读一下这本书。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十一
一口气看完了《姥姥语录》,这里面没有太华丽的语言,也没有波澜曲折的故事情境,用姥姥的话说“人人都明白的理儿,家家都遇上过的事儿”,但却深深的吸引着我,也许不仅仅是觉得姥姥的话语吸引我,姥姥和倪萍的那份情感更让我羡慕不已。
看着倪萍和姥姥有趣的对话,让人觉得很亲近而又有哲理,不禁感叹,用白岩松老师的话就是“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一定没文化。
”姥姥那些看似平凡、陈芝麻的小事,但却句句有理,让人信服,为之惊叹。
姥姥说:“麻烦别人自己心里是苦的,帮着别人自己心里是甜的。
给人一座金山是帮,给人一碗水喝也是帮。
你帮了别人,早晚人家也会帮你,不信你试试?这一辈子你试不出来,下一辈子你孩子也能试出来。
”姥姥这乐于助人的思想,已经落实到她的生活中了,她也想把这个好想法分享给我们,让我们看到,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多帮助他人,“好人有好报”,就是这个理。
“这就是太阳的好哇,管谁都赶不上它公平,不偏不向,不歪不斜,对谁都一样,给你多少就给他多少”世上不公平的事很多,但太阳是最公平的,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
我们每天要面对很多的客户,给客户服务是否到位,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我们的服务是否让客户感到满意呢?
姥姥说:“有好事想着别人,别人就老想着你。
你有了好事不想着别人,只顾着自己,最后你就剩一个人了,一个人就没有来往了。
一个人一辈子的好事是有限的,使完了就完了,人多好事就多。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能想着别人,记住别人恩情的人还是有很多的,虽然我还没达到姥姥那个境界,我经常也会想,你认为的好事对别人来说也是好事吗?有时我不确定,我便不行动,但当我确定了,我会尽我的所能去实现。
在我这些年的经历中,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也许我遇到了很多像姥姥这样为人处事的好人,我知道我会记住那些曾经在我困难的`时候想着我的人。
这本书教会了我们如何乐观的面对生活,更是让我们不自觉的被姥姥那颗知足、宽容、感恩的心感动。
书中姥姥那些语重心长的话,那些实实在在的理也不禁让我想到自己的姥姥,同样是小时候经常待在姥姥家的我,在看到倪萍对姥姥那种浓浓的爱时不由得感同身受,姥姥对外甥女的特别疼爱和外甥女对姥姥那种浓浓的依恋与感激之情我都能深切地体会到,不由得让我更加喜欢这本书。
姥姥懂得疼爱,却不溺爱,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总结出做人的道理,教会我们要学会和别人分享快乐,要学会靠自己,要坚持,要学好,不让自己闲下来才能把日子过的更充实。
姥姥的生活常识用在我们为客户服务上同样可用,从姥姥说的话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感触。
质朴无华的语言流露着真挚的情感,贴心而温暖,我相信,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会被书中那些真实而打动,为那些字字在心、句句在理儿的大白话而豁然。
这就是《姥姥语录》,一本朴实地描述了日常生活的书,它没有华丽的语言,却那么让人亲切,它靠平凡去感动世人,用一句句贴心的老理儿去点醒世人,我相信,这位可爱的姥姥将在每一位读者的心中永生,时刻提醒着我们“乐就是福”。
我平时读书不多,没想到第一次认真读的书,竟然出自倪萍之手。
在我的印象里这个曾经光鲜美丽的“央视一姐”,永远端庄贤德的站在舞台一角,用她特有的主持方式,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的人审美和思想,如今她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却一直不曾停下艺术人生的旅程。
这本210页的胶印版图书,我读了整整一个月。
起初它放在我的枕边,我用打发时光的眼光去读它。
书里的姥姥时不时的会跑出来,穿着对襟蓝布大衫,用木质的簪头将稀疏的头发挽成个髻子,盘腿坐在我的床边,我累了就躺在她绑着裹腿的大腿根儿上,任凭她操劳的手抚摸我的额头,细细软软的喊我的小名,原来所有生于那个时代的中国女性,都散发着土布一样温软的气息,那是倪萍的姥姥,也是我的。
姥姥去世已经6年了,从那个时候起,我特别抵触暮春初夏的时节,因为姥姥是伴着丁香花的香味走的,那香味儿和姥姥身上的味道一样,清香恬淡。
她比姥爷大几岁,那个时候都兴这样的“姐弟恋”。
文革的时候,姥爷打成了“右派”,生性刚烈的他一下子得了中风,既而半身不遂,在床上瘫了36个年头,姥姥一个人带大了7个子女,还有我们12个外甥男女,甚至在82岁的时候还在帮忙照看大表姐的小女儿。
她是骨子里爱美的女人,直到去世,都坚持不拄拐棍,于是家属楼前前后后都知道有位颤巍巍的姥姥,摸索着花园台子,扶着墙角,去菜场买菜,然后在颤巍巍的回家,给我们这群小兔崽子烙“炉羔子”。
我是她最惦念的那个孩子,一直都是。
从刚从产房抱出来,她就是我最亲近的那个人,倪萍说在她的眼里,“姥姥就是妈,妈就是姥姥”。
她为了给我热牛奶,挨过姥爷的棍子,也曾为了给高三的我做饭,把电饭锅的内胆放在煤气上烧成了废铝,还曾亲自把我的手交给我的老公,要他一定好好的疼我一辈子。
她一直那样的操着心,一刻也不停。
她最爱和老妈吵架,她总觉得老妈太爱说教我,在她的眼里,我永远是没有缺点的懂事孩子。
姥姥在世的时候,每年的寒暑假都要来我家过,我喜欢抱着她的瘦瘦的胳膊睡觉,喜欢吃她做的菜,就算是最普通的食材,用最普通的方法做出来,味道都是一等一的好吃。
那时的我多么的幸福,我坐在书房温书,姥姥就拿个板凳坐在我的对面,把小米、大豆、高粱有时还有豇豆,铺在地板上,带着花镜找粮食里的米虫。
在2009年一个春天的早晨,我醒来的时候发现姥姥给我做的小棉花被子找不见了,我的心一下子不安,买了当晚的火车票回去,19个小时的之后,看见姥姥坐在床上,用小勺子挖香瓜吃,我的眼泪不自主的流了下来,她在,家才是家。
看见我的电脑包坏了,85岁的她非要给我缝一个新的,包的内衬是她年轻时候自己织的老布,在她眼里几千块的电脑是个十足的“大物件”,她用弹好的新棉花絮在里面,又弄来一块紫花缎子给我做成了包面,她努力的踩在叽叽作响的老式缝纫机上,用疼爱的心拉起牵挂的线,她舍不得老,只要我们还需要她。
然而,时隔一个星期,包上的姥姥味还未消散,她就安静的走了,人生原来有那么多的来不及。
当读到《姥姥语录》,我又看见姥姥颤巍巍的向我走过来,她从淡紫色的丁香花树下走来,在老家鸡棚里摸出来白灿灿的柴鸡蛋,转身进屋,又去柴垛上抱一捆柴,日子的流彩映在姥姥身上,真美。
于是,我把这本书仔细的包上书皮,放在包里,在清晨、傍晚,于车上、课间,带着虔诚的心一字一字的去看,仿佛姥姥还在,仿佛她从未离开。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十二
毫不夸张,这就是我第一次读《姥姥语录》的反应。发自内心的感动。无论是姥姥的只言片语,还是两代人的对话,句句都能戳到自己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看着她的姥姥,我脑海里尽是远在山东的我的姥姥。我想,也正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亲爱的姥姥,都有难忘幸福的童年,才更使得这本书能唤起作者这么多的共鸣。
时间都去哪儿了?似一块鹅卵石,扔到水里,换来记忆的'一片涟漪。那些我们不曾想割舍的过去,也在岁月的流沙中,伴着想念,渐行渐远了。
至于倪萍姥姥的“语录”,也自然地流露出了岁月在一位普通农村妇女身上留下的智慧和伟大。“人的手不能轻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来,救命的事儿!”“吃一辈子小亏,站了一辈子大便宜……一辈子没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个。”“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来靠去你就发现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这些人生哲理、生活经验都是大白话的,但句句让人信,让人服,让人不自觉地摘录下来,作为座右铭常伴左右。
朴实的语言,真情的流露,思想的共鸣,使我越发的喜欢这本书。这个活的明白的小脚老太太,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学习的地方。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十三
读一本好书,就如喝一杯咖啡,喝完后就会体会到其中的美好和醇香,所以读完后就肯定会有一些感受。
《姥姥语录》是著名主持人倪萍写的,写的是她与99岁姥姥共同过的日子的书。
当我读完《姥姥语录》这本书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看着书中的姥姥竟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那前不久已经去世的姥姥。
书中的姥姥是一个很慈祥又很可爱的姥姥。她爱吹牛,她爱骂人,但是骂人的话只有两个词,加上她一把年纪了,更多人都愿意逗她,让姥姥骂他。其实我姥姥和她很像,每次当我犯错或调皮的时候,我姥姥总是骂我‘败家子’,骂完以后就会问我饿不饿渴不渴,想吃什么之类的问题。倪萍的姥姥爱叫人起床。老年人睡得少,所以她一大早就起来,然后开始轮流叫人起床,她会大叫‘起床啦’如果没有反应,她会用大冰手去冻你,如果还不齐,她就会掀开你的被子。
倪萍能在自己的姥姥生前为姥姥做这么多,对姥姥这么孝敬,让我很羡慕,因为我已经没有机会为姥姥做一些孝敬的事情了。以前每当过节的时候,我会和妈妈一起去老家看姥姥,那时候姥姥就会一大早搬着板凳在门口坐着等我们,看到我们时,会很开心的站起身来招呼我们,屋里饭菜都准备好了。每当这时候我都感觉很幸福,真想一直在姥姥身边。吃过饭,我和妈妈想帮姥姥收拾,姥姥总是板着脸说:”我有那么老吗?老到什么都需要你们帮忙的地步吗?“这个时候我们谁也不敢再帮忙,因为姥姥已经生气了。姥姥就是这么可爱。可是姥姥终究是老人,每个老人都会面临着去世,姥姥当然也不例外,就在前不久姥姥永远离开了我们,看着姥姥那像熟睡的脸,我想起姥姥总爱对我说的那句话‘小静啊,什么时候你有时间多陪我几天啊?’姥姥对我那么好,她的这一个小小的愿望我都没有帮他实现,如果在姥姥生前我能为她做一些事该多好啊。姥姥也是这样期望吧,但是直到她老去我都没能为她做任何事,还真是可悲呢。虽然会很,但却弥补不了什么。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倪萍对姥姥的一片孝心,而且也让我及时明白了:如果你想为你的亲人做一些事就要抓紧时间,不要等失去机会了才在原地独自后悔。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篇十四
今天终于把看了倪萍大姐的《姥姥语录》,我感到很温暖,很感动!就像奶奶,妈妈的话儿,很贴心,很实用。看完了。很是让我感动。
作者以“唠家常”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裹着一双小脚,大半辈子围着锅台转的平凡的老太太——姥姥。姥姥却用一生的生活经验,指导着自己的为人处事,并潜移默化地教育着自己的后辈,那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却透着豁达,透着大度,透着善良,透着哲理,透着智慧。
姥姥说:“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儿就看惯了。是呀,生活中很多事需要换个角度,换个位子思量,往往就能得到海阔天空的乐观场面。
姥姥说:”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是呀,再大的事,再难的关,总会过去的。很简单的话,仔细品品,很有些哲学的味道,耐人寻味。
姥姥说:”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这是何等的境界,她告诉我们,表面上我们帮了人家,实际上,是人家接纳了我们。
这是让我在生活中很有用的一本书,这是教我做人的一本书。看了倪萍的《姥姥语录》,我感到很温暖,很感动!就像奶奶,妈妈的话儿,很贴心,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