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为你打开一扇窗歌词 为你打开一扇门(优质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为你打开一扇窗歌词篇一
要求:学生交流,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尽量用原文回答,以便更好地回答下面的问题。
4、 学生讨论:
a、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b、你能体会作者写“往事”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三、小结:
于漪老师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期读书的几件小事,这些“往事”常常激起“我”青春的激情: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对家乡的赞美,无不溢于言表。至今,老师的谆谆教导依然激励着“我”: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四、作业 :
1、 完成相关的基础练习。
2、 熟读课文。
3、 找一些歌咏祖国风物或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准备课上作交流。
为你打开一扇窗歌词篇二
1.以朗读的形式组织课文内容学习,提高学生普通话朗读水平;
2.引导学生理解文学的含义并激发初中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
3.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容,使学生学习并逐步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对文学的理解并产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
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课时
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课程目标:
1.把握生字词(会读会写),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清楚课文脉络。
二、课程引入(预计时间:2分钟)
首先,很荣幸可以陪着大家一起开始你们的初中生活。初中充实而美好的世界已经在你
们的面前出现,希望大家初中生活愉快。世界上有无数的大门,你们初中生活的大门,充满数字奥秘的数学大门,有着美妙旋律的音乐大门……今天,我将与大家一同开启一扇大门,已经预习的同学应该知道,这是一扇文学的大门。
三、教学过程:
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预计时间:5分钟)
(1)请个别学生朗读ppt中的生字词;
(2)采取抢答方式由学生解释生词的含义。
2.朗读并理解课文(预计时间:30分钟)
(1)由学生一段一段地朗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注意句子的正确朗读;
(2)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进行体会、分组讨论自我
感想,欣赏并理解重点语句;
(3)带领学生理解每段内容,归纳段意,使学生清楚课文脉络;
(4)采取小组比赛的方式,小组集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朗读指导;
(5)请学生在自由朗读地基础上,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3.总结课文(预计时间:5分钟)
(1)在朗读并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们说说这扇门里的世界是怎样的;
(2)老师总结课文: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扇神奇的大门,而这扇门里的世
界正如部分同学所说的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你们刚刚跨进初中的大门,老师希望大家能够走进文学这扇门里去,感受一个美丽的世界,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四、本节作业:
1.抄写课文下方的生词以及个人觉得陌生的词语3遍,意思1遍;
2.开出书单,由学生自行选择其中一两部在本学期内进行阅读;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课程目标:
1.深入学习课文,理解文中的重难点,理解文学的内涵;
2.欣赏课文优美语句,并进行模仿训练;
二、课程引入(预计时间:1分钟)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清楚了课文的整体脉络,部分同学谈了自己对课文中一
些优美语句的想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本课,并且继续与同学们一起感悟、欣赏这篇课文。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情况(预计5分钟)
默写课文中的生字词以及部分重要字词的含义,同桌交换批改。
2.课文学习(预计25分钟)
分小组,每一小组负责一段,通过小组讨论,每组出一人讲解此段(包括喜欢的字词句、重点语句的理解、优美句子的欣赏等),每组讲述完后,其他学生补充,老师评析。
3.欣赏优美语句,进行模仿练习(10分钟)
句子1:你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不管是壮阔雄奇的,还是细微精致的,不管是缤纷热烈的,还是深沉肃穆的,你都能有声有色地展现。(比喻以及排比短句的练习)
句子2: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累积,一种智慧的累积,一种感情的累积。(学生选择除文学作品外的另一对象进行仿写)
课上讲解仿写要求以及方法,作为课后作业。
四、本节作业:
1.完成仿写作业;
2.诵读课文,准备下节课的朗诵鉴赏比赛。
第三课时
一、课程目标:
1.诵读课文,体会汉语言之美,激发对文学作品的热情;
2.通过对仿写作业的讲评,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课程引入(预计时间:2分钟)
播放课文朗诵
三、教学过程:
1.诵读课文比赛(预计时间:30分钟):
各大组(4个大组)推选一位同学担当评委进行打分。
第一轮:组内诵读
小组(8个小组)内自由诵读,小组自行选出一名学生参加比赛。
第二轮:自由诵读
8位选出的学生自行挑选段落,进行比赛,四位评委打分,不淘汰。
第三轮:规定诵读
通过抽签方式诵读规定段落,此轮加上轮分数,取前三名进入下一轮。
第四轮:欣赏诵读
四名学生分别选择一段,联系自己阅读的文学作品进行阐述,其他所有学生通过投票,选出前三名,颁发奖品。
老师点评。
2.点评仿写练习(预计时间5分钟)
对学生上交的仿写作业进行点评,通过几个优秀的仿写介绍仿写技巧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
3.总结课文(预计时间:2分钟)
《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你们进入初中的第一篇课文,她以优美的文字带领你们去开启一扇文学的大门。希望大家不要辜负作者的希望,在初中以及以后的生活中,多多阅读文学作品。她可以让你们学会处理心情的阴晴,让你们在轻松中收获心灵的充实。学期中,我也将与大家开展读书会,一同交流这扇门里丰富多彩的世界。
四、本节作业:
1.选择一篇美文,写出500字的读后感;
2.预习下一篇课文。
为你打开一扇窗歌词篇三
作者邮箱: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把握文学,并萌生对文学的兴趣;
2、品位并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
3、投入“我爱文学”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了解文学,学会合作。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了解把握文学,并萌生对文学的兴趣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把握生字词,理解课文;
2、能正确朗读并书写文中字词;
二、教学过程:
(一)学生朗读课文,并对照注释把不认识的字词标注在文中相对位置。(用圈点读书法)
学生自己解决字词教师补充:
阅世:经历世事。
浏览:大略地看。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洞开:(门窗)大开。
诠释: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人文:
憧憬;向往。
大有裨益:
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广袤:
崇山峻岭:
肃穆:严肃安静。
帷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热泪: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泪。
沾襟:浸湿衣襟。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斑斓:
写照:
跌宕:这里只起伏、上下。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追名逐利:追求名利。
(二)分组朗读自己体会课文。
初步体会什么是文学?
(三)作业:
1、抄写生字词,一个三遍。
2、准备材料,办手抄报。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把我了解文学的意义、作用。
2、能够对文学产生兴趣。
3、积累优美好词好句。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能够对文学产生兴趣。
三、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全体朗读
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关于们的故事,女主人每打开一扇门,总会在门里看见许多珍禽异兽、其珍异宝,从今天起老师也将为你们打开一扇门,在这扇门里只要你愿意你会发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会看到一个未曾体验过的世界。。
(二)、请同学朗读1、2段。请同学弄清“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的门”指的有哪些们?题目中的“门”具体指什么门?(学生讨论完成)
文学之门――也就是老师今天要为你们打开的门。
(三)请同学读3-4段;
思考:1、什么是文学?
2、如何理解文学这个概念?
3、文学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4、如何才能打开文学这扇门?
学生讨论完成思考题。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四)全体朗读第4段,并背诵。
(五)作业:造句
徘徊、千姿百态、憧憬、危言耸听、广袤、帷幕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扩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文学的丰富多彩。
2、检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
3、朗读比赛
二、教学重点:
检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扩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文学的丰富多彩。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情况。
全班集体背诵。个别抽查。
(二)文学可以把我们引进辽阔美好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我们懂得人生的真谛。我们已年了6年的书,也已接触了一些文学作品,那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讲讲你了解到的文学作品。
(同学自由发展)
(三)六个小组分组朗读《致文学》
评出最优秀的一组[],教师适当点评。
要求:1、声音洪亮。
2、字正腔圆。
3、抑扬顿挫。
(四)作业:
写一篇介绍你最喜欢的书或文学人物的短文,200字以上。
为你打开一扇窗歌词篇四
一,教学重点:
1,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2,拟人的手法和对话方式。
3,优美的语言。
二、教学难点:
文学的内容,阅读的价值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预习要求:
1,对下列词语注音
诠释憧憬裨益广袤帷幕跌宕真谛徘徊
2,阅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第一课时
疏导:
赵丽宏,男,上海作家。
指导:
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我
第二人称你
第三人称他(她它)
疏导:拟人,对话的手法好处:形象,生动,给人以亲切感。
指导:过渡段分段的时候一般放在第二部分。
课文中还有那一小节作用和这一节作用相似?
明确:第三小节。
疏导:
求知――获得知识。
阅世――获得生活的经验。
获得知识的好处有哪些?
一,导入新课:
1,找学生将课题写在黑板上。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
课题中的“你”在文中指的是谁?
集体讨论明确:
青少年读者;文学
二,讨论文章的结构:
课文中哪几段是围绕“读者”写的?那几段围绕“文学”写的?
明确:1-4和读者对话
5-11和文学对话
讨论5节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交代“致文学”这段文字的来历
以及写作这段文字的目的。
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
齐读第五小节。
三,讨论第一部分:
1,快速阅读第一小节思考文中“门”指的是而什么?
明确:知识
2,作者为什么建议我们打开门并走进去?
明确:
浏览新鲜的景物,……
激动人心……
乐趣无穷的过程
3,这些关着的门能不能打开?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明确:概括第二节
4,下面我们就来打开一扇门:门上写着“文学”
四,总结第一课时:
1,明确要记的词语:注意读音
诠释憧憬裨益广袤帷幕跌宕真谛徘徊
2,第一部分作者写作目的。
引出除文学
五,布置课后作业:
阅读第四节,思考其内容。
疏导:
不想进去的人结果会怎样?
精神上贫困衰弱……沉睡
指导:告诉打开的方法――努力,勤奋学习。
六,教学后记。
为你打开一扇窗歌词篇五
常州市北环中学祝畅红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进行文本阅读时,能通过字典读准、认识生字词;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熟读文本并做好适当的批注,能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和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能欣赏名家的优美诗文,领悟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品位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
3、能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用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4、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在活动过程中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尝试表达,学会合作,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2课时
《繁星》1课时
《冰心诗四首》2课时
《“诺曼底”号遇难记》1课时
《古代寓言二则》2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写作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2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所谓“亲近”,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存在着不可抗拒的魅力而使另一方愿意与之亲密、接近。那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满活力,它的魅力在于它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本单元所选的六篇文章,文质兼美,体裁多样,有序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有诗文《冰心诗三首》、有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则》,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又各有侧重:
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以优美的语言向新初一的学生把文学这一抽象概念人格化,以和文学展开对话的形式,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文学的大门,使学生们在加深对文学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热爱文学。
巴金的《繁星》通过展示作者不同时间、地点观察繁星的真切感受,由实到虚,虚实结合,表现出种种真切而精妙的感受,使学生明白细致的观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文学创作成功的主要因素。
《冰心诗四首》是哲理与形象的结合,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分展示诗歌创作的特点:形式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想象丰富,但也提醒学生丰富的想象是基于现实的艺术加工,艺术从生活中来。
雨果的小说场面描写真切悲壮,感人至深,《“诺曼底”号遇难记》以一位临危不乱、处事不惊、忠于职守的船长形象,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也使学生去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塑造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
第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名家优美诗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先前对文学的认识投入其中,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境,作者投入其中的真实美好的情感,从整体上了解、认识、喜爱,学会阅读,欣赏文学,要逐渐形成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力求在写作中抒发真情实感。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去发现文学作品对自己各方面产生的巨大作用,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亲近文学”,热爱语文,主动学习语文,并对它充满信心。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你熟悉和陌生的老朋友——文学
学习目标:运用调查表、小组交流的形式,能在课堂中了解同学及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情况,了解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本学期阅读计划。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调查表。
与文学握手,做最知心的朋友
班级姓名
你经常逛书店吗?哪些类型的文章或书籍吸引你?你最喜欢哪一类?
答:
你平时一天、一个星期花多少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
答:
你有什么样的读书习惯?
答:
你读的书是自己选择多还是别人推荐多?
答:
你向别人推荐你喜欢的书吗?为什么这么做?
答:
你平时做读书摘抄、写感想吗?为什么?
答:
你从书中学到了哪些东西?请具体说说。
答:
你读了哪些名著?了解了多少作家的生平?记住哪些作品中的人物?你为什么记住了他们?
答:
你知道文学作品有哪四种类型?
答:
你认为我们中学生看哪些书比较合适?
答:
课堂学习:
第一块: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语:明确任务,具实回答问题。听讲
2布置活动:让学生填写调查表,并进行巡视指导。学生按表上各项要求进行填写
3布置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学生小组交流补充完善。
第二块:了解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方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大组交流并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交流
第三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1出示评价内容:
1、你学到了哪些你不知道的关于文学各方面的知识?
2、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什么优势?
3、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
5、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
6、本学期你在阅读文学作品方面有什么计划了吗?自我反馈
2小结自我小结
第2课时《为你打开一扇门》(一)
学习目标:
1、能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生字词,丰富自己的语言。
2、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能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领会有关文学方面的理论阐述,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课前学习: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优美的词语并了解其含义,在文中划出你认为最优美的句子,作出旁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4组织活动、评价思考、交流
6组织活动、评价思考、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交流预习结果(优美的词语)
交流,作适当记录
2小小组汇报预习题二
交流,讨论
课后学习:
1.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的认识?
2.课文中说:“你把生活的帷幔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请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说出几个不同的角色。
第3课时《为你打开一扇门》(二)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小节,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能领悟课文的内涵,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文学的含义。
3.通过交流阅读文学作品的认识,进一步激励学生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能拟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
课前学习:有感情阅读文章6-10小节,体会每小节所包含的内容。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组织学生评价讨论、评价
4组织活动、评价个人思考、交流
第二块:语文活动:好作品,大家读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参与活动学生向其他同学介绍文学作品中的不同的角色。
2评价交流:你准备看什么样的书了?
课后学习:
1.扩展练习
《青春符号》
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青春永远要争第一,不做第二。只有锐意进取,青年才能发出巨大能量,推动历史车轮。
f是一面旗帜,是理想。青春的目标,就是奔跑中的一面风中旗帜。
g是拳头,是力量。青春的力量=朝气+勇气。
……
请你模仿上面内容,在23个字母中任选两个发挥想象。
2、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第4课时《繁星》
学习目标:
1、能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2、通过对《繁星》的学习,学会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能在课堂内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2、查阅有关写星星的诗词加深对繁星的认识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组织交流、评价
3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许多年前,十九岁巴金在去欧洲的轮船上也曾仰望星空,在他年轻的心中激起了许许多多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自由朗读巴金的《繁星》,让我们随他一起去看星星,听听他看星星的感受。
4组织学生交流交流,学生互评
第二块:比较作者与自己看繁星的感受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感受都不一样,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你看繁星的感受与巴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组内交流,讨论
第三块:语文活动:望星空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课后学习:整理修改自己的小文章。
第5课时《冰心诗四首》
学习目标:1、能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
2、能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能用其他的形式表现自己对诗的理解。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成功的花》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
投影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说说你的理由。
投影内容: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朗读,思考
2组织交流交流
3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学习评价: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你从花的历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嫩绿的芽儿》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3组织交流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芽儿、花儿、果儿你随意调换位置吗?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交流
课后学习:
1.根据《成功的花》所表达的意思创作一幅画或一组画,并把这首诗工整地写在画上,然后在班级上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嫩绿的芽儿》,巩固背诵《成功的花》。
第6课时《冰心诗四首》
课堂学习:
《纸船》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2.能理解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能运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对父母的爱。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创设: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2组织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如何停顿、如何选择重音)交流
3教师范读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合作探究:
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第三小节最后一句中的“她”为什么不用“我”?)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第三块:拓展练习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课后学习:
1.自主学习《母亲》,完成探究一。
第7课时《“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1、能在初步了解全文的基础上简单复述故事;
2、能简单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感受分析什么是英雄行为。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进行批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剧,为此人们进行了很多的艺术创作,从面产生了许多凄美动人、慷慨悲壮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请同学简单介绍雨果,教师作适当补充]欣赏,介绍
2以竞赛形式进行:五分钟内通读全文,合上书,回答投影片上问题:
1)“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发航行的?
2)“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
3)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
4)在紧急情况下,船长哈尔威是如何果敢地指挥救人的?
5)这场海难的结局是什么?朗读,批注。
3组织交流思考,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组织学生发言
用四字短语来概括你心中哈尔威船长的形象?发表看法
第三块:拓展探究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欣赏《泰坦尼克号》中船撞上冰山后的片断,然后讨论:
2组织学生发言发表看法
课后学习:
阅读赵忠祥的《岁月随想》中的一段文字,联系本文,请你谈谈对生命的认识。
在我与杨澜主持的节目中,有一次涉及一个关于船长职守的问题,如果一条船遇到险情,只有一条救生艇,船长能否先离船去寻求外援。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各执一端,相持不下。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个场景:一是80年前的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惨案,我看过根据这个海难拍摄的故事片《冰海沉船》,我记得最让我动心的是设计师的戏。当这艘触到冰山的客轮正在下沉,女人、孩子首先被送上救生艇时,这艘船舶的设计师,却正在船舱中沉默独坐。这时一位船员冲进来,请他上甲板,准备逃生。这位设计师平静地说:“请你转告我的家人,我没有贻笑大方。”既没有悲壮的举动,又没有感人的言语。而身外的一切惊呼惨叫、手忙脚乱、勇敢与怯懦、献身与自私、镇定与心慌、大度与猥琐、高贵与卑贱,在死亡面前一一照见了原形、本质和道德修养。这位设计同这艘前无古人的豪华游轮的设计师和所有船员乘客一样,作为首批乘客曾享受过那启航时的新鲜、愉悦和旅程的舒适,如果安全抵达目的地,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了一个永远值得记忆的话题。不幸的是,这个“如果”被巨大的浮冰粉碎了。幸免遇难的人,不幸遇难的人,本人与他们的亲人,都有了更复杂、更深层的回忆,而这位设计师却决心与他的伟大作品同归于尽,因为这是他的成果,也是他的生命。他不为救生艇的不足,而舍己为人,我想即使大家都上了救生艇,他也不愿独生。
第7课时《寓言二则》(一)
郑人买履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理解文章的寓意并对自己有所启示。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组织学生默读默读课文
2让学生质疑、合作释疑交流疑难、释疑
3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按要求读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看注释疏通文意
2检查情况:翻译复述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3评价郑人:你觉得郑人蠢吗?蠢在何处?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学习评价:学习了课文,你有何感触?交流
课后学习:1、熟读背诵课文。
第8课时《寓言二则》(二)
刻舟求剑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体会文中的含义。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复习背诵默写旧课背诵,默写
2组织学生默读新课默读课文
3让学生质疑、合作释疑交流疑难、释疑
4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按要求读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看注释疏通文意
2检查情况:翻译复述一人读一人译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3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拿到剑吗?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5学习评价: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交流
课后学习:
1、熟读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讨论:这些人的思维方法错在哪里?
第9课时诵读欣赏
教学目标:1、能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课前学习:收集诗歌的相关资料,熟悉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熟读成诵。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检查情况:学生上台朗诵诗歌,并进行解释意境。其他同学可质疑。朗诵,解释,质疑
3评优秀组,最佳朗诵思考、讨论
课后练习:熟读背诵诗歌。
第10、11、12课时写作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
本单元教学目标是注重学生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学会表达,注重自己内心感受的流露,注重通过写作与他人交流。作为写作训练的起始单元,让学生觉得作文是自己感情流露的重要方式十分重要。所以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有目的地实践再进行写作,可以进行良好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学写通知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自学自学“附录一”的“通知”
2写作指导完成练习三
3交流,修改交流,修改
课后学习:1、自学“有感而发”
2、可以参观某处地方,可以为家人做自己平时不做而他们常做的事。
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能学习写感悟类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能体会幸福的含义,懂得感恩。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过渡:不少同学谈了对痛苦的认识,那么,这些认识是否对呢?到底应该如何来评判呢?
请同学们读《幸福是朴实的》这篇文章,要求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章的结构特点。
[文章附后]阅读,批注,思考
3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组织学生交流思路及结构特点思考,讨论,交流
4总结此类文章的写法规律思考,讨论
5教师归纳[投影]
写感悟类文章的基本方法是:由叙而议。即观察身边事,通过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进而找到引发思考的点,进行言论,悟出道理。叙是基础,议是升华,叙议要联系紧密。由景生情。即观察周边景,通过叙写景物,生发一种情感;见是表象,思是深层;所见是切入,所思是终点;所见与所思应达到水乳交融。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归纳总结写这类文章的基本模式。
6小组交流,总结,全班交流
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十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课后学习: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读给父母或亲人听。
为你打开一扇窗歌词篇六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示例
朱春梅
教学目标:
1、感受文学的特征、文学的作用和文学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文学的特征、作用、魅力。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丰富内容
其他相关内容:
1、欣赏丰富优美的语言(主要通过朗读)。
2、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的运用。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教学1-4节第一层
课前准备:
教师:1、作者简介
2、文中涉及的一些资料
3、制作课件
4、布置预习题
学生:1、朗读课文,思考文章传达的意思
2、掌握生字词的字形,了解其意义,并在文中落实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学生分工合作,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教师了解学生对文章内容初步理解情况
二、教学1-2节
1、激发学生对文学了解和探索的愿望
[4]
为你打开一扇窗歌词篇七
1, 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2, 拟人的手法和对话方式。
3, 优美的语言。
二、教学难点 :
文学的内容,阅读的价值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预习要求:
1,对下列词语注音
诠释 憧憬 裨益 广袤 帷幕 跌宕 真谛 徘徊
2,阅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第一课时
疏导:
赵丽宏,男,上海作家。
指导:
人称代词:第一人称 我
第二人称 你
第三人称 他(她它)
疏导: 拟人,对话的手法好处:形象,生动,给人以亲切感。
指导:过渡段分段的时候一般放在第二部分。
课文中还有那一小节作用和这一节作用相似?
明确:第三小节。
疏导:
求知——获得知识。
阅世——获得生活的经验。
获得知识的好处有哪些?
一, 导入 新课:
1, 找学生将课题写在黑板上。
2,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
课题中的“你”在文中指的是谁?
集体讨论明确:
青少年读者;文学
二, 讨论文章的结构:
课文中哪几段是围绕“读者”写的?那几段围绕“文学”写的?
明确:1-4 和读者对话
5-11 和文学对话
讨论5节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 交代“致文学”这段文字的来历
以及写作这段文字的目的。
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
齐读第五小节。
三, 讨论第一部分:
1, 快速阅读第一小节思考文中“门”指的是而什么?
明确:知识
2, 作者为什么建议我们打开门并走进去?
明确:
浏览新鲜的景物,……
激动人心……
乐趣无穷的过程
3,这些关着的门能不能打开?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明确:概括第二节
4,下面我们就来打开一扇门:门上写着“文学”
四,总结第一课时:
1, 明确要记的词语:注意读音
诠释 憧憬 裨益 广袤 帷幕 跌宕 真谛 徘徊
2,第一部分作者写作目的。
引出除文学
五,布置课后作业 :
阅读第四节,思考其内容。
疏导:
不想进去的人结果会怎样?
精神上贫困衰弱……沉睡
指导:告诉打开的方法——努力,勤奋学习。
六,教学后记。
为你打开一扇窗歌词篇八
知识与能力:
1、能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生字词,丰富自己的语言;
2、指认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体悟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
2、运用诵读法,体会文章精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一、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诠释( ) 憧憬( )( ) 裨益( ) 潜移默化( ) 广袤( )
2、理解字义: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广袤:土地的长和宽(东西的长度叫“广”,南北的长度叫“袤”)。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2、作者简介: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二、 导入新课
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关于门的故事,女主人每打开一扇门,总会在门里看见许多珍禽异兽、奇珍异宝,(芝麻开门)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将引领我们去打开一扇特殊的门在这扇门里只要你愿意你会发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会看到一个未曾体验过的世界。2、介绍作者:
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三、整体感知
1、激发疑问,解密文题
好的标题既能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又能提挈全篇,阅读文章时我们要学会从文章标题入手,把握文章的大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看到这个标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呢?
“你”又是指谁呢?(青少年读者)
为什么要打开这扇门?
学生朗读文章,思考问题。
明确:(文学之门)作者是想把青少年读者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
好处:将文学比作门,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2、范读课文,或指名朗读课文
思考:围绕刚才的疑问,看看作者在文中告诉了我们哪些答案?
3、理清思路: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那么,作者是如何引出文学之门的?
明确: (1、2)两节由门谈起,引入话题,然后由“无数扇”门谈到“一扇”门指出这扇门就是文学之门,在此基础上论述打开这扇门的重要意义。
人生需要打开一扇扇的门(第一节) —— 怎样打开一扇门?(第二节)
作者将为我们打开一扇怎样的门?(文学) —— 为什么要打开?(第四节)
四、交流互动
1、分析学习1、2两节:
(1)集体朗读
(2)提问,学生讨论回答:“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各是什么意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第一句,世界上有种种未知的领域。 第二句,世界上所有的学问都是
可以探索并了解的。以“门”为喻,生动形象。
(3)“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这些“门”有没有必要去打开?
明确:打开的好处 不打开的弊端
(4)这些“门”有没有可能去打开?需要哪些条件?
明确:只要 只要 一定会
2、在无数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就是文学之门。
什么是文学?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文学”:
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古今中外作家对“文学”的理解: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赵翼
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感受。——(法)罗曼·罗兰
3、作家赵丽宏眼中的文学又是怎样的呢?
(自由读文章第四小节,画出作者对文学内涵阐述的句子。)
明确文学作品的意义:
积累知识 丰富情感(正 反)
中心句: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5、理解主旨
(1) 中心句: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2) 文学的特征:文学内容具有广阔性,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跨时空的超越性,对读者的移情性,文学价值的永恒性。
五、质疑交流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点燃其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2、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说一说自己亲近文学后的收获,
学生结合自己阅读过的书籍,谈谈自己的感悟
为你打开一扇窗歌词篇九
1.正确书写、读准、理解、运用下列词语:
浏览无聊徘徊诠释缩影憧憬裨益
野蛮广袤斑斓瞬间跌宕遮掩真谛
敲门砖
情不自禁危言耸听潜移默化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掌握课文中比喻的手法及比喻句。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文学的想法,体会文学对人的作用。
4.做到有感情地朗读,精彩语段最好能够背诵。
【情境探究】
1.怎样理解“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
作者用通俗、形象、新颖的比喻设其文题,并在前三个自然段中表述其“门”,顺理成章地引入本文的话题――文学之门。作者把开门的过程提炼为“求知和阅世”,应该说这是学习的全过程。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讲的主要是“阅世”。把“阅世”当做一种知识,往往是被人们所忽视的,人们更看重书斋里课本上的求知,阅世的收获往往是课本所学不到的。应该说二者并重,缺一不可,没有书本求知的基础,你的阅世是肤浅的,生活、社会这本大书你是无法看得懂的;如果你仅就书本而求知,你很可能是书呆子,或者如同纸上谈兵的赵括。新课程标准强调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领悟作品的内涵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就是求知和阅世的紧密结合。
回答此题的难度是提炼主要内容,压缩多余的文字水分。严格来说,这部分文字可以称其对文学的想法,是对第四部分的进一步诠释,是用拟人的手法说明文学的表现形式、文学对于人的作用、文学的无穷魅力。而且段与段之间并不是截然的不同。可以根据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摘取最主要的话来回答。概括基本如下:文学可以描绘一切美妙的事物,足不出户尽可游历其中;不同的角色演绎着人生悲、喜剧;将时间凝聚于书页之中;是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声音,书籍是人类的朋友。
3.怎样理解“而对那些把你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的人,你会把门关得很紧。”
这句话是紧承上一句的对比,是用拟人的手法、童话的形式来说明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不纯,将不被“门”所接纳。其实学习成绩的优劣,与品德的高尚卑鄙没有关系,卑鄙者学习好者大有人在,只不过不是可红可黑而已。我们只能这样理解作者的意图:学习要下功夫,心有旁骛是不会学到真本领的,如同《世说新语・德行》所言:“管宁与华歆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日:‘子非吾友也。’”华歆就是那种把学习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