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生物知识点全部归纳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梳理(精选1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一生物知识点全部归纳篇一
1、动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区别:
1)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2)原因分析:动物细胞是高度分化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完全具有全能性的只有未分化的受精卵,和低级分化到一定程度的胚胎细胞.当胚胎细胞继续发育,出现胚层分化,组织,器官形成时,细胞已经丧失了全能性,只保持了部分的分化为较高分化程度的细胞的能力.例如骨髓干细胞,虽然不具备全能性,但保持了分化为骨髓细胞,红细胞等的能力,因此是部分全能性.而动物细胞核包含了物种的全部遗传物质,并且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去分化再分化,发育为完整个体,因此高度分化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动物体细胞克隆就应用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2、动物体细胞克隆
动物克隆是一种通过核移植过程进行无性繁殖的技术.不经过有性生殖过程,而是通过核移植生产遗传结构与细胞核供体相同动物个体的技术,就叫做动物克隆.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1、干细胞的概念: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量具有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2、干细胞的分类:
1)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
2)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
3)专能干细胞:只能向一种或两种密切相关的细胞类型分化.如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各类神经细胞,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等各类血细胞.
高一生物知识点全部归纳篇二
在高考倒计时开始的时候,一般这个时候高中的新课程基本上都已经学习完毕了,但是即使是这样也要认真得听每一门老师的课。这个时候老师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对高考生物中将要考到的内容进行系统的重点复习,认真的听课并且记下每一个老师所说的重点是非常重要的,对自己以后生物复习哪些方面也就有了系统的了解。
2、注重基本知识归纳
就是把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有条理的罗列出来,解释各个术语的含义,列出它包含的的种类或分支的方向,并清晰地标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知识归纳能帮助你准确的理解并牢固的掌握课本的知识。做这个归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些参考书上的归纳,像优化设计上的归纳就很不错,大家可以以之为基本框架,再把更具体的东西,尤其是书上的例子补充进去。
3、要有吃苦的精神
可能有人会说,没有吃苦的精神算什么高考科学的生物复习方法,这里面却的确是科学的生物复习方法之一。学习本来就是一件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一件事情,所有的学习都是吃苦的。在吃苦中勇往直前,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复习方法,
总结
出自己的学习经验,然后再加上百分百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4、多做练习
在了解了高考生物复习大纲,生物复习重点的下一门任务就是要多多的练习,只有在练习这些内容中不断的找到错误,不断地改正,不断的加深印象才能在下次的考试中做到同样类型的题目时可以不再犯错。生物复习的时候也不妨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加强训练,在自己的弱项中拉小与别人的距离。
高一生物知识点全部归纳篇三
在一个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开始时,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水平较低,为“初态”。在反应的任何一瞬间反应物中都有一部分分子具有了比初态更高一些的能量,高出的这一部分能量称为“活化能”。活化能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下一摩尔底物全部进入活化态所需要的自由能,单位是焦/摩尔,单位符号是j/mol。
2.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由酶催化的。酶所催化的反应叫酶促反应。酶促反应中被酶作用的物质叫做底物。经反应生成的物质叫做产物。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有相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同点:
(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不被消耗;
(2)只能催化热力学允许进行的反应;
(3)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时间,但不改变平衡点;
(4)降低活化能,使速率加快。
不同点:
(1)高效性,指催化效率很高,使得反应速率很快;
(2)专一性,任何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或几种相关的化合物,这就是酶对底物的专一性;
(3)多样性,指生物体内具有种类繁多的酶;
(4)易变性,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
(5)反应条件的温和性,酶促反应在常温、常压、生理ph条件下进行;
(6)酶的催化活性受到调节、控制;
(7)有些酶的催化活性与辅因子有关。
3.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酶的催化活性的强弱以单位时间(每分)内底物减少量或产物生成量来表示。研究某一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独改变研究的因素。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常有:酶的浓度、底物浓度、ph值、温度、抑制剂、激活剂等。其变化规律有以下特点。
(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足够,其他条件固定的条件下,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他不利于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近乎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加快,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就达到一个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几乎不再改变。
(3)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会失去活性。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个ph时活力,这个ph称为这种酶的最适ph。
(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酶促反应速率不仅不再加快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温度时活力,这个温度称为这种酶的最适温度。
(5)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激活剂可以提高酶活性,但不是酶活性所必需的。激活剂大致分两类:无机离子和小分子化合物。
(6)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抑制剂使酶活性下降,但不使酶变性。抑制剂作用机制分两种:可逆的抑制作用和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高一生物知识点全部归纳篇四
1、分类整理法。
再如遗传规律部分,可以按照性状类和交配类将众多的概念进行分类,找出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再如染色体、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等,通过分类比较可以切实掌握其内涵。
2、图解归纳法。
然后,再分析结构和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下丘脑分泌的trh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tsh再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再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同学们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遇到过程类的知识,即便教材中没有图解,也可以尝试着将这个过程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出来。同时要对图表累知识要进行整理、归类,如:坐标曲线图、坐标直方图、流程图、模式图、概念图、显微摄影图、饼状图、表格等。
3、联想迁移法。
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看起来是孤立的,但很多知识存在着共性。对于这些知识可以采用联想迁移法进行掌握。如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而摩尔根采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这两种生物之间就存在着一些相同的优点:有明显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产生的子代数量多、易于培养等,可以通过联想迁移将不同章节的内容串联起来,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其实,这种方法在解题中也可以运用,如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细胞内有三条21号染色体,某孕妇经过检查发现胎儿的细胞内某种染色体多出1条或几条,医生应该给出怎样的建议?这个问题就可以用联想迁移法进行解答。
4、比较复习法。
在复习中,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例如病毒与原核细胞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去路的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等。
5、串联复习法。
第二章讲了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等;
第五章谈到蛋白质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生物过程。
高一生物知识点全部归纳篇五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构成一切动植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3、生物生长的根本原因是: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4、遗传使物种保持相对稳定,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凡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都是由遗传物质——核酸决定的。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是由核酸控制的。
5、能够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特征是新陈代谢和生殖。
6、生物科学的发展:a、描述性生物学阶段(成就:细胞学说创立;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b、实验生物学阶段(成就: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重新提出)c、分子生物学阶段(成就:1944年,美国的艾弗里用细菌做实验材料,第一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1953年,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7、当代生物学的主要朝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微观已达到分子水平;宏观是关于生态学的研究。
8、生物工程的成就a、医药:乙肝疫苗、干扰素、人类基因组计划;b、农业:抗植物病毒、两系法杂交水稻、转基因鲤鱼、抗虫棉;c、开发能源和环境保护:石油草和超级菌。
9、世界五大问题:解决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和粮食危机等。
高一生物知识点全部归纳篇六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中的卵细胞的形成
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
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高一生物知识点全部归纳篇七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孟德尔遗传实验运用了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假说-演绎法,其一般过程是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设、归纳综合,得出结论。
2.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1)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豌豆自花授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品种多,差异大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
(2)由单基因到多基因地研究方法。
(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3.相关概念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高一生物知识点全部归纳篇八
首先需要高一学生认真审题,其次需要高一学生根据题目中考查的知识点联想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做出这些题目。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需要了解这些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学生需要学会抓住这些关键词,只有抓住了题目中的关键词,才能够迅速的找到自己,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做题。
如果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有的题目自己不会做。学生应该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记了一些做题的方法。如果不知道考察的是什么内容,学生应该根据这些关键词找出一些方法,排除一些方法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做出这些题目。
有的题目确实需要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如果学生觉得在考试的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学生可以通过排除法,找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可以直观地同想象中排除一些错误的选项,会剩下几个选项,再根据高一学生的分析,找出正确的答案。其实做生物题也需要一些技巧,就是不会,学生也能够通过正确的方法得出答案。
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套题往往会包含30-40道选择题,每道题大约分值在1-2分,但可别小瞧了选择题,正式的高考中一个选择要占6分,相比较而言,大题的一个空也就1-2分所以说,选择好坏对试卷的分数起着很大的决定性。在平时的训练中有些同学往往做到一半就失去了耐心,继续答时准确率就大大下降。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尝试此法:按从前往后的答题顺序,先把考察概念,定义,识图(甚至看一遍题就能给出答案的)的简单题先答上,然后回头攻克涉及分析较繁琐,计算量较大的繁琐题目或难题。
高一生物知识点全部归纳篇九
群落的演替:
1、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类型: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
过程: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群落)
(缺水的环境只能到基本植物阶段)
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发芽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高一生物知识点全部归纳篇十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孟德尔遗传实验运用了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假说-演绎法,其一般过程是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设、归纳综合,得出结论。
2.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1)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豌豆自花授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品种多,差异大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
(2)由单基因到多基因地研究方法。
(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3.相关概念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高一
高一生物知识点全部归纳篇十一
1、成人有八种必需氨基酸。婴儿有九种,多一种组氨酸。
2、蛋白质有空间结构而多肽没有空间结构。
3、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1、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方式千变万化。
2、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4、蛋白质中加入少量nacl可以发生盐析。可以加水稀释复原。蛋白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5、加热改变了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松散,伸展,容易被蛋白质酶分解,因此煮熟的鸡蛋容易被人吸收。这种变性不能恢复。
6、蛋白质的功能:
1、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
2、酶蛋白的催化作用。
3、血红蛋白等的运输作用。
4、信息传递如激素。
5、免疫功能如抗体。
6、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简称hpp,总部设在北京。
第二单元
1、加生理盐水的作用:保证细胞形态。
3、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4、红细胞未成熟时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成熟后没有细胞核寿命120天,为能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
5、细胞膜的作用:
1、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6、植物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细菌细胞壁是肽聚糖。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7、台盼蓝检验死细胞,染成蓝色。
第三单元
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为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为淀粉。
2、1g葡萄糖完全氧化产生16kj能量,1g糖原17kj,1g脂肪39kj,1mol高能磷酸键30.54kj。
3、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
4、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为单糖,麦芽糖(葡萄糖和葡萄糖),蔗糖(果糖和葡萄糖),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为二糖。
5、蔗糖在甘蔗,甜菜。乳糖在人和动物乳汁。麦芽糖在发芽小麦。
6、脂质包括脂肪(储能物质,绝热体保温,缓冲减压),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固醇。所有细胞中都有脂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氯仿,乙醚。
7、磷脂在人和动物的脑细胞,卵细胞,肝脏,大豆种子中含量多。
8、固醇包括胆固醇(构成细胞膜,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ca,p的吸收),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在动物内脏,蛋黄中含量丰富。
9、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相连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10、脂肪不是主要能源物质的原因:生物细胞内脂质氧化速率缓慢,需要的氧气多。
高一生物知识点全部归纳篇十二
1、融会贯通,不断探索。
我们学习生物的目的,是为了研究生物的规律,是为了运用生物知识。这应该说是一种技能。而技能的掌握,光靠背书是不行的,要在实践中反复地、长期地训练才能成功。
2、学会自学,不断
总结
。学生学习生物要改进综合分析,观察,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以及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坚持实践第一,以练习主,简明扼要地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必要的,同时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练习上,在练习中加深理解,在练习中巩固记忆,在练习中学会应用。同时还要学会观察、分析、想象和综合,学会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
3、抓好基础题。无论什么考试,基础的东西都是最重要的。
生物高考也不例外。考生应努力做到保证拿到基础题的分,力争难题的分。基础题不丢分,就保证了考试不会失败。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练习的难度。如果水平不是很高,就一定要以练习基础题为主,不要嫌容易,不要跟别人攀比。要把生物基础知识弄扎实,要做到懂、会、熟、越临近考试越要降低难度。因为此时由于时间有限,再使自己的能力攀上一个新的高峰已不可能,而把易错但比较容易的题弄明白,弄准确则完全可以办得到。可惜有的同学在复习中做的练习太难了,费了很大功夫也收效甚微。他们以为做多难的练习就能达到多高的水平,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也取决于原来的基础。
4、要重视思维能力和其他素质的提高。
生物这门课程,不单单是要求学生运用和理解生物知识,同时也在考查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综合、推理和想象的能力。
高一生物知识点全部归纳篇十三
一、细胞种类: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英国人虎克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荷兰人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施旺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
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微器官,也称为拟器官或亚结构。其中质体与液泡在光镜下即可分辨,其他细胞器一般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方可观察。细胞器(organelle)一般认为是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但对于“细胞器”这一名词的范围,还存在着某些不同意见。细胞中的细胞器主要有:线粒体、内质网、中心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它们组成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使细胞能正常的工作,运转。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一)双层膜
1线粒体
(1)结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内含有少量的dna与rna,可复制
(2)功能:进行的主要场所
2叶绿体
(1)结构:其内也含有少量的dna与rna,可复制;
基质中含有酶,基粒中了有酶还有色素
(2)功能:进行的场所
(3)存在:绿色植物的和幼茎皮层细胞
(二)无膜结构
3中心体
(1)存在:动物和低等中
(2)功能: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4核糖体
分类(1)游离型核糖体:合成胞内蛋白(血红蛋白,与有关的酶)
(2)附着型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消化酶,抗体,一部分激素)
单层膜
5内质网
分为(1):分泌蛋白的加工合成及运输
(2)光面内质网:合成糖类脂质等有机物
6高尔基体
(1)中:进一步对分泌蛋白加工,分类和运输
(2)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7液泡
(1)存在:中
(2)功能:调节细胞内环境;充盈的液泡可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8溶酶体
(1)其内含多种水解酶
(2)功能:消化分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病菌
高一生物知识点全部归纳篇十四
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包括a、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合成物质,贮存能量;b、异化作用(分解代谢):分解物质,释放能量。
2、病毒:属于生物,无细胞结构,它们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生活和繁殖后代,所以是具有生命的生物体,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者可能是rna.
3、应激性:是指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一定反应的特性。需要时间短。(如:蛾、蝶类的趋光性)。
4、反射:是指多细胞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如:狗见主人摇头摆尾),属于应激性。
5、适应性: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
6、遗传性: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相似的特性。
7、细胞学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8、生物工程学: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运用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从而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或生物制品。
9、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语句:
高一生物知识点全部归纳篇十五
我们学习生物的目的,是为了研究生物的规律,是为了运用生物知识。这应该说是一种技能。而技能的掌握,光靠背书是不行的,要在实践中反复地、长期地训练才能成功。
学生学习生物要改进综合分析,观察,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以及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坚持实践第一,以练习主,简明扼要地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必要的,同时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练习上,在练习中加深理解,在练习中巩固记忆,在练习中学会应用。同时还要学会观察、分析、想象和综合,学会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
生物高考也不例外。考生应努力做到保证拿到基础题的分,力争难题的分。基础题不丢分,就保证了考试不会失败。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练习的难度。如果水平不是很高,就一定要以练习基础题为主,不要嫌容易,不要跟别人攀比。要把生物基础知识弄扎实,要做到懂、会、熟、越临近考试越要降低难度。因为此时由于时间有限,再使自己的能力攀上一个新的高峰已不可能,而把易错但比较容易的题弄明白,弄准确则完全可以办得到。可惜有的同学在复习中做的练习太难了,费了很大功夫也收效甚微。他们以为做多难的练习就能达到多高的水平,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也取决于原来的基础。
生物这门课程,不单单是要求学生运用和理解生物知识,同时也在考查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综合、推理和想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