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作文【精选五篇】
今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地载万物,地生万物,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22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作文,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作文1
脚下这片土地,无声无息又毫无保留地养育着世间万物,但也正以各种并不乐见的方式向过度索取的人们敲响警钟。——题记
相依相偎
在那一望无垠的金黄色麦田里,在那肥沃松软的黝黑色的土壤中生活着一群快乐的松土健将——蚯蚓,它们倾尽自己的一生,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呵护着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绿色的植被与蚯蚓经常不期而遇。它们在湿软的泥土中翻滚嬉戏,饿了还有富含营养的有机腐质物享用,蚯蚓们就在这奇妙的土地里一代又一代地生活着……土地也爱极了这些生命,给它们湿度,养分和空间,正如在土层深处也扎下根须的参天大树为鸟儿提供巢穴,为人们制造荫蔽,老人在土层之上、树荫之下敲着棋子;孩子在树下穿梭嬉闹;年轻人看着这样的场景总是露出满足的微笑……土地与万物相依相偎,人们为裸露的土地穿上郁郁葱葱的外衣,土地给人们奉送出香甜的果实;人们为土地装点多样的植被,土地给人们赠送多彩的地貌,人们和土地,你依偎着我,我依偎这你!
相离相弃
不知何时起蚯蚓一家再也不能在土壤中安生地生活下去,这片土地散发着刺鼻的气味,碱渍灼烧着蚯蚓的躯体,污水一遍遍渗透进土壤的深层,摧毁了一棵棵绿色的树木小草,让葱绿远离了这片土地……蚯蚓一家冲破坚硬的地表想出来透透气,但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又一座工厂,烟囱一个比一个耸得高,浓烟一股比一股黑,载满货物喧嚣的车一辆辆绝尘而去……这是哪里?以前郁郁葱葱的麦田呢?以前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呢?还有那慈祥的老人,可爱的孩子呢?这曾经是一片多有生机的耕地啊!可现在却是一片狼藉!
蚯蚓拖着沉重的身体离开了,它们还可以寻找到新的绿洲,新的土地。可土地呢,她不能离去,也不可能离去!她只能忍气吞声地承载这一切,但她再也不能孕育香甜的果实,葱郁的绿意,她只留给人们纷扬的沙尘和寸草不生的贫瘠……
人糟践了土地,土地必将背弃人类!
和谐共处
辗转了好几个春天的蚯蚓一家还是念念不忘家乡的的土地,今年春天,它们终于又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土地,它们发现土地变美了,工厂与浓烟没了踪影,绿色的植被散发着香甜的味道,土壤变得松软湿润,人们还是那么惬意地围坐在郁郁葱葱的大树下谈天说地……原来吃尽苦头的人们终于懂得珍惜,将土地科学规划,节约集约使用,从新改良土地,还土地绿装与清流,让耕地种满丰收的粮食,让人们安居在温馨的生活小区……土地与人们又可以和谐共处,相偎相依。
蚯蚓一家终于又可以在肥沃松软的土地下安居了。
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作文2
上海之根,松江,位于上海市西南部,地处黄浦江上游,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这里文化繁荣,人杰地灵,一方江南的水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松江人,生生不息。土地是承载万物的基石,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我生在松江,长在松江,我在家乡的土地上成长,见证了松江的发展和变化。
我有幸进入了松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征地部门工作,与松江的土地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对土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土地既是一种的具有自然属性的资源,也是具有重要社会属性的资源。土地资源包括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当下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过去的土地结构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下、土地后备资源少等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矛盾已经开始显现。土地的开发与经营影响深远,因此,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十分关键。作为规划资源人,我们在土地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和基础,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保证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作为征地职能部门,在征收土地时,必须严格遵守珍惜耕地,合理利用土地,保护国家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土地,依法征地等原则,不断优化土地征收制度,以此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根本上的改善。
今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修法通过,正式施行。其中第35条明确: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永久基本农田必须落实到地块,纳入数据库严格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一般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80%以上,具体比例由国务院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耕地实际情况确定。新的条文将基本农田提升为永久基本农田,体现了对基本农田严格保护的鲜明态度,也是对全民增强保护耕地意识的呼吁,展现了国家耕地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
近几年,松江区作为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和农村宅基地改革工作试点,在土地制度的发展和创新上持续摸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土地制度的不断完善,既保护了我们的家乡,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松江的日新月异,是这片土地上每一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有我们规划资源人的坚持不懈,也有全区所有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守护家乡土地不是要一成不变,建设也并不意味着一切另起炉灶,推倒重来。我们必须在严格按照现行土地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守护家乡土地,建设美丽家园,我们与你同行。
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作文3
2020年初,一场疫情打破了春节的喧嚣喜庆。既是年关,又是难关。在这场全球性的灾难面前,粮食安全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越南禁止大米出口、哈萨克斯坦禁止小麦、胡萝卜、糖和马铃薯出口;塞尔维亚停止葵花籽油出口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禁会问:疫情会让中国人没饭吃吗?
答案是否定的,由于我国近些年持续稳定的粮食增产成就、充裕的粮食储备以及国内供应链的畅通,中国没有出现抢购潮。但饶是如此,我们对于粮食安全问题仍不能掉以轻心。
经测算,要维护中国农产品总体供需平衡,大概需要38。5亿亩种植面积。而国内种植面积仅有25亿亩,这提供了65%的保障。剩下的35%的耕地缺口要怎么填补呢?这就需要进口。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一大利好就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粮食结构优化。因为地形、地势、土壤、农业技术等原因,我国种植小麦和水稻成本相对低,种植大豆则成本高。因此,我们大量的进口美国廉价大豆,把原先种植大豆的地方用来种植小麦和水稻。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养活14亿中国人的基本盘。
小麦水稻玉米这三大主粮,98%是我们自给自足的,而大豆的进口依赖度接近90%。换言之,我国粮食的高自给率是建立在国际粮食优化配置的基础之上的。但万一其他的国家用大豆来钳制我们呢?粮食问题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大豆是家畜饲料的主要原料。如果大豆进口受到限制,最直接的结果是猪肉价格的上涨,而猪肉价格又事关民生,为了平抑肉价,我们只有腾出更多的耕地来种植大豆。可是我国种植大豆并不具备优势,大豆单产比世界平均水平还要低30%。若要生产出进口的数量,更是把整个东北和华北地区的耕地都用上都不够。如此一来,主粮种植的面积不得不减少,主粮供应就会间接地受到冲击。
若连吃饱饭都成了问题,又何谈发展经济呢?仓廪实乃天下安。对中国这样体量的大国,必须满足自身基本的粮食需求。只有拥有可信的自给能力,进口才是安全的。这个能力就是耕地储备。耕地是粮食孕育的“温床”。呵护耕地资源,全面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和耕地保护制度,推进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就是保护美丽中国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土地,是生命的起点,万物的归宿,更是维护粮食安全、使人类免受饥饿煎熬的无上法宝!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守住土地,就有粮仓!
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作文4
土生万物,地发千祥,自古以来,土地就是人民的命脉,早在伏羲远古时代的八卦中,就把天比作父,地比作母,土地崇拜是最普遍的自然崇拜形式之一,几千年来,人们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遵循着先拜天地,再拜父母的礼节。浩浩荡荡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在传统农业社会里,还是在近代不断发展变革的社会中,人们对作为安身立命之所的土地,始终抱有感恩和热情。
当今中国,不到世界十分之一土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人地矛盾一直十分突出,并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地的负荷变得越来越沉重。然而,当大地母亲疲态尽显时,我们仍不知道珍惜与节约,破坏土地的事例一桩桩,一件件出现在我们眼前,工厂排放废物污染了土地,耕地面临着水土流失、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再放眼城市,高楼林立、街道气势恢宏,绿油油的土地正在在悄无声息的消逝。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节约集约用地成为了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
节约集约用地,正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这不是因迫不得已被资源环境约束而“逼上梁山”的无奈之举,而是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高举着节约集约用地大旗,承载着打造中国经济新升级的时代使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梦想。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丽中国,国土资源是基础载体,节约集约用地首当其冲。要最大限度凝聚起全社会节约集约用地的强大力量,广泛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共同意识,节约集约用地不只是一句口号,一项政策,更应该深深融入我们的行动当中。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陇一亩涉及民生。土地的利用与管理深刻的维系着国之命脉,民之根本,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梦的实现,而中国梦不仅是一代人的梦,更是是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永远昌盛繁荣的梦,“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浪费宝贵的土地,节约集约才能真正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我们携起手来,珍爱我们生活的这片热土,牢牢守住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安邦立国的根基,共建美好家园!
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作文5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增强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采取措施管好用好宝贵稀缺的土地资源。我们要学会惜土如金,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中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土地问题始终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严格土地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
我国耕地资源稀缺,在不到世界10%的耕地上,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垦殖率和复种指数已处于世界较高水平,补充耕地和提高耕地利用程度的潜力十分有限。我们面临的人地矛盾,是世界上最尖锐、最突出的。更为严峻的是,有限的耕地资源还在不断减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粗放利用还在延续。这都是谁的错?是我们大家的.
土地粗放利用并存,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过度扩张,用地结构也不够合理,土地的粗放利用进一步加剧了人与地的矛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人口还将继续增加,经济建设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不可避免,土地供需矛盾将日益尖锐。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土地问题始终是非常重大的,我们必须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
住宅用地土地供应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5.5%,普通商品房土地供应总量同比增长76.3%,经济适用房土地供应总量同比增长166%。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当然还不止这些,工厂的增加,人数的增加……论人数,中国是个大国,论资源,中国则是穷国。
全国耕地保有量从19.5亿亩减少到18.3亿亩。国家"__"规划纲要提出,到20__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还不可避免要占用一部分土地及耕地,今后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就是严格土地管理,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保护和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节地型发展道路。
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
近年来,我国在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调控,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节约集约用地的潜力仍然很大。长期延续的以土地换发展的用地模式,造成了大量的土地浪费。目前我建设用地规模增长过快,结构不够合理,土地利用总体上仍然比较粗放,乱占滥用耕地、严重浪费土地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地方还在搞花园式工厂、宽马路和大广场,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工贸企业囤积土地牟取暴利。
鼓励利用荒地、废地等搞建设,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建设项目,也要节约合理用地。对城市建设,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科学编制城市规划。
发展需要空间,但是我们不能沿用传统的用地方式,不能把发展的空间锁定在无限制的扩大城市规模上,而应该在节地挖潜上多动脑筋,在盘活存量土地上多花力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事实上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都是在人类对土地的不断重复利用基础上实现的。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有用不完的土地。我们要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科学规划、积极引导、优化结构、保障用地,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保护这美好的家园吧!
【2022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作文【精选五篇】】相关推荐文章:
2021年关于耕地保护补贴工作实施方案-耕地保护补贴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2022严守六项纪律心得体会范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