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优质11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创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一
议创新教育
要当一名好教师却是不易的,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几点体会:
一、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观念与创新思想.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同一,这就是新的教育观.
创新教师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包括: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育观,形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新教育观;把课堂氛围的死气沉沉,营造生动活泼的;鼓励创新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尊重学生个性,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能;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分数而忽略孩子的全面发展,这就要老师解放思想。
二、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
(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2)有较高的治理艺术.治理包括两方面:班级的治理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首先在于有无敬业精神,是否喈叹这项职业.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代办根草往”精神,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无怨无悔,关键在于有一种精神.从一个人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境界.我们每个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层次,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弘扬好的风气,鼓励教师为神圣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会使每个人通过自我的修养,约束本我的不正当欲念,达到超我的境界.以上三点体会是我在学习《创新与创新教育》这本书时得来的。我天天都在想,我们的教育是在不断创新中得以发展的,我身为一名老师更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往创新,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进步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育要创新,生活要更新,我要加倍地往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把它们运用到实践中来,让自己的学习风气、敬业精神感染到身边的每一个人。
2013年,给力之年,必须给力!必须创新!
创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二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者们认识到教育需要不断地创新和革新。这也是实验教学成为热门的原因之一。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我们必须不断寻找更好地实验教学方法。本文将探讨一些关于创新实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实验课堂教学的特点
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最好途径。实验课堂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和实验分析三个部分。学生通过多次实验,可以获得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实验教学使学习更加有趣,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也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
第二段:创新实验教学的实现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多为教师单方面授课,学生被动接受,难以激发学生实际操作和思考的能力。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则包括实验前經過教师介绍、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举手发言、实验操作和反思等环节。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学习效果也更好。
第三段: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来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高创意思维能力。
第四段: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创新实验教学最大的作用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实验课堂上需要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当学生意识到他们可以创造新的知识和发现新的问题时,他们的自信和动力也会得到增强。
第五段:创新实验教学的未来
未来的实验教学应该通过利用新技术手段来推进。例如,虚拟实验代替实际实验等。这将大大扩展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总结
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好方法,但需要注重创新。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同时利用新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
创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三
创 新 课 堂 体 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引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打破积习已久的教学习惯,冲破“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陈规,自主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运用“讨论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式,使教学形式由单一转变为多样,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由预设和封闭走向生成和开放,并促使学生由单向思维转化为多向发散性思维,我认为:
教师的微笑有着无穷的魅力,它能调节课堂情绪,增进师生情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自信心。很多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用崭新的.视角去审视课堂,未来天才的培养需要我们用全新的理念去改造课堂。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解疑、答难。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学生的积极参与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善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上,只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课堂气氛,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创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四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个性的时代新人是当前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作为直接的施教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这必然是当今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小学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学科,人教版教材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若能有效运用,对于发展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当前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中课程创新还受制于一些客观因素,没能完全发挥作用。具体原因:一是部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薄弱,直接影响着课程创新的真正落实;二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由于教师性格的原因,导致在教育教学中缺乏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创新教育成为一纸空文;三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导致课堂教学沉闷,让创新无从谈起;四是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保守,没能树立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教学观。在具体教学中一味强调通识性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在教师对学生疑难进行解答,或对某一知识进行讲解,或对某一学生答案进行评价时,有可能遇到学生插话,或学生对教师的某一观点有不同意见而进行反问,这都是教风民主、气氛融洽的真正体现,也是学生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得以培植的沃土,是学生独立个性得到发展的可喜特征。
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当然,这里的怀疑,不是怀疑一切,而且怀疑须有根据。作为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学生,实事求是地对待学生的正确意见;对不够正确的意见也要表扬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而不是训斥、打击、挖苦。诚然,发现问题,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对小学生来讲,是比较难的,但只要我们营造了宽松民主的环境,并加以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就敢于在课堂上大胆质疑了。
创新教育强调失败和错误也对人有益,拨开失败和错误的迷雾,真理就会光芒四射。课堂上,学生不活跃,不敢大胆发言,原因之一就是怕说错,怕失败,既丢面子,又可能招致同学笑话,甚至老师的批评。这样,课堂气氛必定死气沉沉,学生的智慧必被埋没,创造力、创新精神必遭扼杀。因此,要鼓励大胆创新的精神,要使学生认同爱迪生对失败的看法。有人认为他寻找灯丝失败了500多次,而他却认为自己成功地知道了500多种材料不可以作灯丝。高度的心理自由是爱迪生创造潜能极大显现的重要因素。因此,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新的见解,就要允许失败。学生的回答尽管是错的,也要赞扬他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在此基础上再启发诱导,通过读书、思索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进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疑法、情境法、游戏法、导语法、活动法等,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最终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
发挥语文学科思维功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创新能力的开发要求,把创新教育融入教学之中。教材中有些课文的创造性思维因素比较明显,有些课文的创新思维因素较为隐蔽,这就要求师生努力去挖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课程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这项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课程创新的思维方式,鼓励质疑,优化设计,改变旧的思维模式,精心组织教学,并进行科学指导,大胆创新尝试,唯有如此小学语文教学在课程创新上才能迈上新台阶。
创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五
高云创新课堂是一种引入创新教学理念的全新教学模式。本文将通过对参与高云创新课堂教学的体验和观察,结合相关专业知识,总结出五个方面的心得体会,分别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首先,高云创新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较为有限。而在高云创新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实际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而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比如,在一节探究能效的课堂中,学生们团队合作,独立设计和制作了一个能效检测器。通过课堂的实践活动,学生深刻认识到能效对于环境和经济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潜力。
其次,高云创新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由于高云创新课堂强调学生主体地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因此学生们常常需要进行小组合作。比如,在一节有关生态农业的课堂中,学生们分为小组,共同研发出一种可以解决农业资源浪费问题的方案。通过团队的合作,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创造力,一起解决了难题,互相学习和借鉴,培养了合作精神。
第三,高云创新课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传统的课堂模式中,学生们通常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思考和探索能力。而高云创新课堂,更加注重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例如,在一次探究化学物质变化的课堂中,学生们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索出各种化学反应,并通过总结和思考,整理出了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在独立思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此外,高云创新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高云创新课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施展创造力的舞台。例如,在一次设计电子产品的活动中,学生们面对自己喜爱的电影,利用创新电子产品解决影片中的情节难题。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技能,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力。
最后,高云创新课堂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高云创新课堂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提供了各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一节关于项目管理的课堂中,学生们通过分组开展实践项目,从策划、组织、实施到评估,全面发展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高云创新课堂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激发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并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些收获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术上的进步,还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高云创新课堂的实践证明,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全面发展所需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六
学习体会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竟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21世纪也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要实现课程改革的创新,必须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学习贵在创新,那么教育也应重在创造。学习了文件《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感受颇深。我从以下几个方面
总结
学习心得体会。一、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教师教学要有“对象”意识,不能“唱独角戏”,因为离开了“学”,也就无所谓“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交往中的素质要求,是诚信、关爱、协作等品质的形成基础。教师尊重学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没有尊重学生,课改无从进行。古人常说的“师道尊严”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即有尊严的是知识,而不仅仅是早一点掌握知识的人,教师要用平和的心态,平等地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情商,才能真正地接近学生,使每一个增长率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才能根除诸如为片面提高成绩而占用学生休息时间、满堂灌、拖堂、体罚羞辱等课堂教学顽疾,才能使有效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二、关注教学效益
教师教学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
三、
关注教学的可测性教师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应尽可能使目标具有可测性,教学完结时,能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实施测量。当然,不能简单地说“可量化”的教学就是好的、科学的教学。有效教学既反对拒绝量化,也反对过于量化。应该把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综合起来,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成绩。
四、关注教学反思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
五、关注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是准备策略,就是怎样备课,原来的备课主要是从教师的讲而不是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备课,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备课,这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应该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而且不仅需要事先备课,还要学会事后备课,就是进行教学反思,怎样把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相结合,是我们要进行好好研究、积极实践的问题。
二是实施策略。比如说,有很多教师经常用讨论的方法,但怎样讨论,讨论有几种,怎样安排,也都是应该研究的。有的讨论可以放在课堂上进行,有的可以分组进行,有的讨论是激发学生大容量思考。又比如,目前提倡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怎样利用电脑演示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呢?另外,练习设计的策略,还有提问的策略,都应该以有效教学为原点设计安排。
三是评估策略,包括对学生的评估和对课堂教学的评估,对学生的评估可以引进“质的评估”的方法,记录学生的各种进步,反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教程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同时也应该有教师教学效果评估,如学生反馈、评价统计等。
六、关注课堂教学时间管理
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
1.制度化学习时间与自主性学习时间相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是以固定的时间单位组织教学的制度化体系,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变革单一的、“制度化”的教学时间结构,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
2.提高课堂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比率,综合达成各项课堂学习目标
现代教学理论按照递进嵌套的层级关系把课堂教学时间区分为分配时间、教学时间、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等不同类型,后一变量较之前一变量其时间范围逐渐由宽变窄,其与学习结果间的关系也愈加密切。这就是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同时,由于实用时间、学术学习时间与课堂教学模式结构、教学目标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同样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既可用于较低认知水平的“题海战术”,也可用于较高认知水平的学习。因而,还应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分配以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各种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实用和学术学习时间。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培育新人的各项任务。
七、关注优化学生认知结构
教学知识掌握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都认为,教学效果直接取决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认知结构)和如何有效运用这些知识加工所面临的学习材料(学习策略)。因此,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和加强学习策略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1.动态协调教材知识结构、学生认知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的关系
只有当这三种结构形成内在的协调统一,才能使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以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的方式把握教材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整体性;设计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把全班个体学习、成对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统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更适于完成各类不同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
2.加强学习策略教学
学习策略种类繁多,其主要内容包括理解和保持知识的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运用知识解题的问题表征策略、具体求解策略和思维总结阶段的反思策略,以及掌握知识过程中的自我监控等元认知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科实际,通过分解练习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八、关注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
有效教学既是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是充分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如果只讲“动态生成”,而抛弃了应有的“预设”,或者远离教学目标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学生想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那么这种教学实际上就是在开无轨电车,是无效的动态生成。同样,只讲预设,没有动态生成,不能根据教学实际作出灵活的调整和变化,就很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有效教学必定是预设和生成和谐、辩证的统一。为了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实践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精心预设,为各种可能的生成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有效生成要立足文本的重点、难点进行生成。第三,教师为课堂智慧生成的“助产士”、引领者和创造者。
九、关注提高教学有效知识量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学的有效知识量。所谓教学的有效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真正理解并有助于其智慧发展的知识,是能提高学生有效知识的知识。教学有效性的法则就是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如果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为零,则教学效果也为零,此时,教学内容不论如何正确、科学,都属于无效教学。教学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任何知识,就其存在的价值,从发生学意义讲,都是有效的,有价值的,但是,从教学论意义讲,教学知识可分为有效知识和无效知识两大类。科学的教学内容如果传授方法不当,不能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实质的、有机的联系,教学的效果仍然可能很差甚至出现负效。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的有效知识量,而不是教学传授知识的多少和教学时间的长短。
十、关注教学生态和谐平衡
当代教育生态学研究表明,只有当整个教学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和谐和平衡时,教学才能高效优质地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的目标。这方面有效教学区别于无效、低效教学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和学的和谐平衡
有效的教学既有赖于教师的优教,又有赖于学生的优学,两者和谐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其次,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的和谐平衡。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需要教师教的帮助,只有两者和谐平衡,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再次,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发展的和谐平衡。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教会教师“学会教学”的过程;有效教学既有赖于“有效教师”,又有赖于“有效学生”。因此,有效教学不但要求学生学有收获,学有发展,而且也要求教师大胆探索教学互促的教学思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不断提升专业成长水平。事实上,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有效学习也是很难实现的。只有两者和谐,才能教学互促,良性互动。
2.课堂环境的和谐平衡。课堂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是教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环境和谐平衡就是指课堂的物理和心理环境能增进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师生处于一种相互尊重、友好合作、充满人性关怀和具有较高心理安全感、舒适感、归属感的氛围中。实践表明,课堂环境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教学和教师的情感与态度体验,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创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七
高云创新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全新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我在参与高云创新课堂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新知识和新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了创新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以下是我对高云创新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理论研讨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高云创新课堂是一门注重理论研讨和实践结合的课程。在课堂中,老师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还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我记得有一次,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种新型的编程语言,而随后便分组让我们动手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不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门编程语言的原理和应用,还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这种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第二段: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
高云创新课堂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合作完成一系列的实践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我们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项目。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我们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这时候我们需要灵活应对,寻找创新解决方案。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尝试,我们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段: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与独立分析能力
高云创新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并不是简单地向我们传授知识,而是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引导我们进行自主思考和独立分析。我记得在一次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让我们自己进行调研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主动寻找相关资料,进行深入思考,并最终将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我们不仅拓宽了知识面,更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第四段:创新思维,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高云创新课堂通过创设一系列的创新项目和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课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这时候我们需要打破固有思维,寻找创新解决方案。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尝试,我们激发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创新思维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它的应用范围广泛,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带来新的突破和机遇。
第五段:终身学习,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观念与自我发展能力
高云创新课堂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在课堂学习之外,我们也会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和研究活动,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这种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我心中深深扎根,我明白只有不断学习和成长,我们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自我价值。
通过参与高云创新课堂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创新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这种教学模式给了我更多的机会去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兴趣,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观念。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与发展中,这些宝贵的经验将起到重要的指引和推动作用。
创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八
新型课堂教学的本质要求把教育的中心从学生记忆知识转变到培养他的求知欲、独立性和创造才能上来。小组合作探究是按照学生的知识能力及个性特点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探讨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往往出现在创新型课堂之中。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同伴互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同伴间共同探讨问题时的情感体验。
1、帮助学生构建团队意识。
就传统型课堂教学而言,临时组成的小组讨论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效果不大。而创新型课堂中的小组是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和个性特征有意识地组成的合作团体,合作的目的是集思广益下的问题解决和任务完成。所以,老师对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整体观念,帮助学生构建团队意识。
2。发展学生的学习潜力。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具有大量尚未加以利用的潜力。因此,每个学生都有潜能,且都有实现潜能的愿望,只是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创新型课堂内的小组合作探究,为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的舞台,最大可能地给所有学生提供发展自己现有能力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那些处于胚胎或萌芽状态的潜力。而教师恰当得体的评价为学生提供了发展潜能的条件,使发展学生学习潜力成为可能。
3。有利于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勤于钻研的习惯。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学生习惯于连珠炮式的提问,喜欢热闹的气氛,对问题缺少静思熟想。而小组合作,首先是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小组成员间交流、探讨最佳解决途径。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正确评价有利于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勤于钻研的习惯。
1、目的性。
问题或任务必须为教学服务。在创新型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组内成员的讨论实质上是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服务。同样,教师的评价,也必须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服务。
2、层次性。
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不可操之过急。
3、适度性。
应有度,教师的评价,也要把握好两个度。其一为量度,即教师在一堂课中运用评价的次数。即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否则,都将使课堂教学失去其原有的功能和作用。其二为时度,即教师在运用该评价方法时,还须控制好时间的长短,不能针对某一问题,无休止地评价,这样,势必给提高课堂效率带来负面影响。
4、灵活性。
运用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机智,尤其是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随时会发生一些意外,包括学生提出的一些奇思异想,怪读妙论。这就要求教师因势利导,随机调整运用评价的量度和时度,把握最佳时机,使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跳跃。
1、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程提出了对学生发展更有益的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化的教学目标需要全面的课堂评价才能确保该目标的实现。在以往的常规教学中,我们只重视认知目标的评价,把难以量化的能力、过程、方法及情感目标排除在被评价目标之外。
组合作探究活动在目标上的多元性要求老师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而不仅仅是对小组成果的肯定,教师的评价要对学生的知识运用情况、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等状况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对学习的兴趣、与他人合作等情感状况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2、注重评价手段的多样性。
内容不同,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不同,因此,根据知识层次、和学生的个性表现及小组的整体状态,创新型课堂要有变化的评价,而不是一成不变。比如分数评价、语言评价、行为评价、物品评价、用小笑脸、星星等符号代替分数评价学生,让小组整体和个人始终处于变化的激励之中。
3、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评价从评价的主体来分可以分为他人评价和个人评价两种形式。在目前的教学评价中几乎是清一色的他人评价,教师是对学生打分数的权威,学生只有处于被动地被评价者的地位,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教学评价认为,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人开展的自我评价的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4、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评价。
型课堂内的小组合作尽管以整体成果为评判依据,但教师在小组探究过程中的适时评价会很好地促进小组成员间的密切合作,因此,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评价的目标也应该有一定的个体性。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如有的学生天性胆小,因此,培养他的的勇敢性作为他的评价目标;学习能力比较弱和比较强的学生,以他的进步作为他们的评价目标,肯定学生的进步,等等。要重视差异,尊重差异,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5、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延迟性评价。
学生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延迟性评价”,即推迟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去努力,去进步,让他产生兴趣。让过程长一点儿,让兴趣多一点儿,让形式活一点儿,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是启开学生智慧的钥匙,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实践,经常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才能真正起到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作用。
创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九
为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应 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首先,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第二,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
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认识意义上的重演。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部分地重新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探索求得解决的问题,应大胆地放,放得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课改以来,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有的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把“合作”变成了“合坐”。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除了要认真进行分组、组内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职责等工作外,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一是合作交流应建立在学生认知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基础上。二是合作交流应以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并在学生进行了较充分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没有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小组合作交流必然是低效的。三是合作交流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二者没有优劣之分。教师在教学中要使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一定会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发挥个体作用,又发挥群体效应,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创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十
近年来,高云创新教学方法逐渐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高云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高云创新教学方法的独特魅力。以下是我对高云创新课堂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高云创新教学是一种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并采用多维教学方式的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高云创新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个体能力的培养和学科知识的整合。在我实践过程中,首先我发现高云创新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易产生学习的厌倦情绪。而在高云创新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合作创新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
其次,高云创新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而高云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去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创新。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给学生提出一些有关当今社会热门问题的思考,然后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信息搜索和分析。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地,高云创新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各学科往往是独立的,学生接受的知识没有很好地被整合和应用。然而,在高云创新课堂中,学科知识的整合成为了一种常态。我曾经安排过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创新实践课程,其中涵盖了地理、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等多学科内容。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还能够提高学生整体思维和学科综合能力。
另外,高云创新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现代社会中,合作与团队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素质。而在传统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往往是独立的,缺乏交流和合作。而在高云创新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来完成探索和创新的任务。我曾经组织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学生们在小组中相互讨论、交流,并结合互联网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通过这样的合作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还能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高云创新课堂教学也带给我成为一名更加创新教师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能够体验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也结合自身经验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尝试。我尝试将传统教材与互联网资源相结合,通过在线讨论、网络小组作业等方式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与此同时,我也不断学习和研究高云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总结来说,高云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高云创新教学方法的独特魅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整合学科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高云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继续在高云创新教学的指导下,不断积极探索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创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十一
数学课程标准(20xx 版)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可见,数学课堂教学应是学生创新的摇篮。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处处充满创新的欲望,要注重学生对数学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要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发现,在学习实践应用中去探索属自己的见解,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创新的源泉。
研究表明,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能够激发出成倍的能力,创新的潜能也更容易被激活。学生对数学有了浓厚的情感态度,就会愉快地去探索,学习起来精神也特别集中,思维格外敏捷。因此,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充分体验良好的数学情感,从而激活创新的潜能。
1.以情引情,拨动创新情弦。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产生的愉悦氛围能够拨动学生创新的情弦。课堂上教师用信任眼神、和蔼的语言、微笑的表情,真诚地对待所形成的互相尊重平等课堂,以真心实意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情和兴奋的状态,感受到数学课的身心愉悦和思维的自由,就能毫无顾忌天马行空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激发潜能,大胆去想象、猜想、质疑、探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做法,拨动创新的情弦,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始终让思维处于向上的进取状态,激起主动学习的强烈的激情,从而达到创造性地学习。
2.以趣导情,点燃创新火花。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蕴含着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需要他们自己去感知、发现和解决,这样才能学会用数学观点去观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并激起兴趣,产生情感共鸣。教学时,教师要创设学生感兴趣和富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以趣导情,引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激起认识需求和思维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知识过程中,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例如学完二年级数学广角《搭配》后,可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选择几种自己喜欢的食材设计搭配一星期自己富有个性又有营养的早餐。学生用学会的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自己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的亲切,近距离体验数学的价值。
3.以境育情,搭设创新桥梁。
大量事实表明,情感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现状作为切入点,创设出生动有益并富有挑战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一种新的思维境界。
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时,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用围棋棋子让学生按一定的规律(一白两黑、两白三黑等)进行摆放的现象中感悟到数学也有这样的规律,在计算15÷0.125、8.6÷0.16、10÷3 时,从10÷3 中发现数学问题,为什么商会除不尽?为什么商是3.333……?有什么规律?这样的商的小数叫什么?学生带着这种问题去探究,有一种想知道结论的强烈欲望,很快就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4.以美激情,引发创新欲望。
美,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冲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美的魅力所在,才能产生创新的欲望。
例如,学完梯形公式后,进行学过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大部分学生按学过的公式进行计算,其中有一个学生却只用梯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虽然较麻烦,但对于他来说,却不失为一种创新,这就是从数学统一美中而引发出的创新。
学生在课堂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就必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个创新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创新源泉才能得到发挥。
1.把课堂的时空给够学生。
一节课的时间里,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让他们从事数学活动和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掌握方法、实践应用、解决问题,才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维的创新。
(1)在探索氛围中创新: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再发现”。对于书本上现成的知识、规律、结论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索揭示。虽然这些知识,客观上已有现成的,但在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而进行探索,却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法去创造出来的,具有创造精神。
(2)在操作氛围中创新:儿童智慧集中在手指上。通过操作能联系思维,思维不同,操作也会不同,显示不同的创造力。
2.把问题的提出还给学生。
数学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经历一定的数学活动,就必须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学习,自行获取知识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1)把教材还给学生。数学教材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来源,在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时,要把自己学习、思考时产生的'困惑和想法见解记录书上,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加以解疑验证。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问题意识,而且也开发了思维。
(2)把例题还给学生。例题是揭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的例题可以让学生进行第二次创造。
例如,教学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例1:3.7-2.5+4.6 3.6 ×6 ÷0.9 例2:35.6-5×1.73 6.75+2.52÷1.2 这两道例题给学生自学、理解,揭示知识内在的联系。通过反馈学生提出问题归纳如下:书上共有几个概念?例1 例2 各有什么特征?各讲明什么知识?例1 例2 共同点是什么?能得到什么结论?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用自己的知识现状去表述自己的问题,再理解感受内化知识。
3.把问题的解决留给学生。
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不仅是主动参与学习,也是培养创新的源泉。例如,教学小数除法56.2÷0.67,在让学生质疑时有一位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书上的法则是先把除数变成整数,为什么不把被除数变成整数再移动除数的小数点呢?例题用此方法也可以计算的。这位同学的见解具有独创的主张和思维,不迷信教师和书本,具有创新精神。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即引起全班的探究热情,使学生最终明白书上的法则有普遍的意义。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主动参与学习,又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应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1.在实践应用中力求独创。
在解决问题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力求独创。例如,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后,我设计了一堂数学实践应用活动课《火柴盒的奥秘》,课题一提出,学生兴趣十足,火柴盒有什么奥秘?平常怎么没发现呢?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投入到活动中去。随着活动的深入,在计算内盒表面积出现了自己喜欢的算法。特别是计算外盒表面积时除了普遍做法外,有一种解法s=c 底面×h(底面周长×高),具有独创性。这位同学通过操作发现了外盒展开是长方形,它的长正好是外盒的底面周长,宽是高。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这种方法就是一种创新解法。
2.在实践应用中启迪思维。
在实践应用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变通思维,不受定式束缚,不拘于一方面。从不同角度构思和思考,启迪思维,才能得出与众不同有创见的解法。
例如,在一堂“看看谁的方法最妙”的活动课中有这样一道题:“修一条15 千米的水渠,已修8 天,还剩全长的2/5。按照这样效率,还要几天修完?”学生共有十种解法。其中:8÷(1-2/5)×2/5、8÷(1-2/5)-8和1÷[(1-2/5)÷的三种方法最简捷独特,思维价值较高,给其他同学有思维的启迪。
数学课堂教学要通过创设情境,营造创新的氛围,点燃学生创新的欲望,并让学生在体验数学情感和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激活创新潜能,拓展广阔的思维空间。那么,学生创新的欲望就会不断生成,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将真正成为学生创新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