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升个人素质计划书十(优秀8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提升个人素质计划书十篇一
作为一名历史专业师范生,要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历史老师,是我毕业之后将要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四年大学的学习生活是我迈向这一目标的出发点。因此在大学生活中要如何学习,怎样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并朝这一目标前进,成为自己所要解决的难题。在分析个人知识,素质的基础上,我拟定了个人职业素养提升计划。
专业学习计划的内容。明确的专业学习目标,通过专业学习达到预期的结果,在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达到的水平,在专业能力方面和实际应用方面达到的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壮大,现代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大学毕业生应该拥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知识结构的根基。拥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有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专业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大学生要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知识和技术精益求精,对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较深的认识和系统的了解,并善于将其所学的专业和其他相关知识领域紧密联系在一起!
大学生在大学的时候应基本上具备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应注重能力的自我培养。大学生自我培养能力的途径主要有:
(1)积累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勤奋是成功的钥匙。知识的积累要靠勤奋的学习来实现。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掌握已学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能,也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2)勤于实践
善于学习是培养能力的基础,实践是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检验学生是否学到知识的标准。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主动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又要勇于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既要认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又要热心各种公益活动,既要积极参与校内外相结合的科学研究、科技协作、科技服务活动,参加以校内建设或社会生产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劳动,又要热忱参加教育实习活功,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学习班、讲学班,担任家庭教师等。
(3)发展兴趣
兴趣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事物本身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是对能给个体带来愉快或益处的活动结果发生的兴趣,人的意志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应该重点培养对学习的间接兴趣,以提高自身能力为目标鼓励自己学习。
(4)超越自我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注意发展自己的优势能力,但任何优势能力是不够的,大学生必须对已经具备的能力有所拓展,不管其发展程度如何,这是他们今后生存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
(5)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一日千里。只有基础牢,会学习,善于汲取新知识、新经验,不断在各方面完善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6)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就是与人相处的能力。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以及个人能力的限制,单打独斗已经很难完成工作任务,人际间的合作与沟通已必不可少。大学毕业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人际交往,做到诚实守信、以诚待人,同时努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合称为身心素质。身心素质对大学生成才有着重大影响,不断提升身心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没有健康的体魄很难适应。身体有疾病的员工不但会耽误自己的工作,还有可能对单位的其他同事造成影响。如果身体不健康,即使其他方面非常优秀,也会被拒之门外。
(1)健康的心理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它是指自我意识的健全,情绪控制的适度,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心理素质好的人能以旺盛的精力、积极乐观的心态处理好各种关系,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心理素质差的人则经常处于忧愁困苦中,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最终影响了工作甚至带来身体上的疾病。大学毕业生在走出校园以后,会遇到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更为沉重的工作压力,这都需要大学毕业生很好地进行自我调适以适应社会。
(2)正确认识并悦纳自己
良好的自我意识要求做到自知、自爱,其具体内涵是自尊、自信、自强、自制。自信、自强的人对自己的动机、目的行明确的了解,对自己的能力能做出比较客观的估价。
(3)自觉控制和调节情绪
疾病都与情绪有关,长期的思虑忧郁,过度的气愤、苫闷,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大学生希望有健康的身心,就必须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效地驾驭自己的情绪活动,自觉地控制和调节情绪。
(4)提高克服挫折的能力
正视挫折。战胜或适应挫折。遇到挫折。要冷静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件,想办法战胜它。如果主客观差距太大,虽然经过努力,也无法战胜,就接受它,适应它,或者另辟路径,以便再战。要多经受挫折的磨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道德是立身之本,很难想象一个思想道德素质差的人能够在工作中赢得别人充分的信任和良好的合作。毕竟人是社会的人,在企业的工作中更是如此,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会体现在人的一言一行中。
事业心是指干一番事业的决心。有事业心的人目光远大、心胸开阔,能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而成为社会上的佼佼者。责任感就是要求把个人利益同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拥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大学生才能与单位同甘共苦、共患难,才能将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创造出效益。
具体来说,就是热爱本职工作,恪尽职守,讲究职业信誉,刻苦钻研本职业务,对技术和专业精益求精。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奋开拓、求实创新等,都是新时代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道德的要求。缺乏职业道德的大学生不可能在工作中尽心尽力,更谈不上有所作为;相反,大学毕业生如果拥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不断努力,那么在任何职业上都会做出贡献,服务社会的同时体现个人价值。
现在的大学生最大的弱点是怕吃苦,缺乏实干的奋斗精神。大凡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通过艰苦创业而成才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从平时小事做起,努力培养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企业都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用人单位迫切需要大学生运用创新精神和专业知识来帮助他们改造技术,加强企业管理,使产品不断更新和发展,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人才,尤其是信息时代的人才,更需要创新精神。
提升个人素质计划书十篇二
为了进一步全面提升中青年教师能力,根据学校《第二战略发展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以及《关于加强和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合力造就名师队伍的意见》,结合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试点研究,特制定此计划。
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下聘任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教师
通过学校引导与院部落实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跟踪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方式,对中青年教师加强系统培养,使其熟悉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科研创新方法,建设一支适应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具备较强的教书育人、科研创新、工程实践能力的中青年教师。
(一)实施入职培训与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项目
1、旨在加强对中青年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使其熟悉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以及各环节的基本要求,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和素质;对中青年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进行实际训练,培养其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交流、处理、应用教学信息的能力。
2、建立新教师入职培训,完善新教师培养体系,从教育教学理论、师德修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等五个方面,采用专题报告、课堂观摩、教学点评、教案展评、教师沙龙、过关考核等六种形式全面提升教师能力。新教师只有获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并通过学校培训考核,取得《重庆科技学院教师培训合格证》,才能申请《重庆科技学院教师上岗证》。
3、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轮训。依托中央支持地方共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项目,联合教育部西南培训中心,采取分期分批举办培训班的方式,通过集中授课、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等形式进行培训。每学期举办2—3期,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对合校以来参加工作的中青年教师全面实施轮训。
4、培训由组织人事部组织实施,二级学院(部)组织本院中青年教师参加培训。参加培训人员的考核成绩由组织人事部、教务处及教师所在学院(部)备案,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职务聘任的依据之一。考核不合格者需安排再次培训。
(二)实施助教制度项目
1、学校新引进的教学编制青年教师,均须从事助教工作。助教时间为一年。学校教务处负责新进青年教师助教制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协调,各二级学院(部)负责本单位青年教师助教制的具体规划、落实和考核。
2、助教期内,青年教师必须达到"六个一"的要求:跟随指导教师进行一门本科课程的全程听课;协助指导教师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辅助工作;精读一本专业外文教材;参加一项教改项目;撰写或发表一篇教学论文;参与指导一项学生竞赛。
3、助教期结束后,由教务处会同各二级学院(部)组织专家组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能力考核。考核合格的取得《重庆科技学院教师上岗证》。对于考核不合格的青年教师,将延长其助教期限,但延长时间不超过一年。
(三)实施教学比赛项目
1、旨在检验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效果,增进中青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鼓励中青年教师中的教学能手脱颖而出,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广大中青年教师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投入教学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2、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教学比赛,分学院(部)、学校两个层面开展;各学院(部)举行院级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学院(部)中青年教师人数多少,选拔推荐若干名优秀选手参加校级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3、参赛情况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和岗位聘任挂钩。每个聘期内中青年教师至少参加一次校级或者院级教学比赛活动,否则在下一个聘期内不能申报高一级职称。
4、校级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学校组织每位获奖个人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开示范课。
(四)实施学生选课(教师)项目
1、学校推行学生选课(教师)制度。学生选课(教师)制首先在有条件的全校性公共课程、覆盖面大的学科专业课程中展开,鼓励有条件的学院在条件成熟的专业课程中推行学生选课(教师)制。
2、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要加强对课程教学的过程管理和考核,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考核体系和标准,对评价结果好的教师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考核结果较差的教师由学院组织帮扶。
(五)实施团队培养项目
1、中青年教师必须加入一个教学团队,学校将以国家级、省(市)级、校级教学团队为主要载体,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强化团队建设中的"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
2、各教学团队要合理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立项建设的校级及以上教学团队每学期应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开展不少于3次的主题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集中解决相关教学问题,交流教学经验。
(六)实施教学进修与研修项目
1、学校创造条件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进行课程进修、参加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旨在拓展中青年教师专业领域,优化中青年教师知识结构,更新中青年教师知识内容,提升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
2、根据学院中青年教师人数多少,每学年为各学院提供若干名为期半年的中青年教师课程进修或参加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研讨会名额。中青年教师进修、研修结束后,要形成进修、研修书面总结报告,分别报学院、组织人事部备案。
3、由学院申报,组织人事部、教务处审核,报主管校领导审批,学校提供进修费、会议费、差旅费、住宿费,对青年教师在课程进修期间的教学工作量予以减免。
(七)实施工程实践能力锻炼项目
1、新进青年教师和45岁以下工科专业专任教师不具备工程实践经历的均须参加工程实践能力锻炼。支持和鼓励其它专业专任教师参加短期挂职、顶岗实习、调查研究和业务培训等形式多样的工程实践能力锻炼。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认证或者考试。从20xx年起,新进教师必须完成一年的助教工作和工程实践锻炼,考核合格后方能独立承担课程讲授。
2、学校创造条件支持中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与工作、锻炼研修,增强实践经验,建立校企联合。教师参加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在职脱产为主,时间一般为半年至一年,可采取集中或分散时间进行。
3、实践期满,教师个人应认真撰写工程实践报告,并由所在学院和培养单位共同组织考核。工程实践考核结果作为职称评定、岗位聘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对于没有工程实践锻炼经历的教师不能参评高一级职称。
4、经学校批准参加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师,学校给予合理的经费支持与教学工作量减免。并根据实践考核结果以及实践期内完成学院任务情况确定其绩效工资发放比例。
5、由组织人事部会同相关二级学院制订并组织实施年度中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锻炼计划。
(八)实施科研能力提升项目
1、旨在提升中青年教师开展学术交流与工程技术问题探讨的能力、共享公共信息平台与软硬件资源申报科研项目的能力、进行技术研发从事工程设计服务咨询等的能力、形成知识产权、出版专著等成果能力以及成果转化应用推广能力。
2、推进青年教师学术导师制。推进"一导四进",学校为中青年教师配备学术导师,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和教师个人专业方向特长,引导中青年教师进一步明确科学研究方向,制定个人科研成长规划。教师必须根据自身学科方向和业务特长,进学科、进团队、进平台、进现场。
3、开展教师科研能力系列培训。以讲座、培训、科研沙龙、博士俱乐部、短期研修、出国访问、进企业调研等方式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服务行业、社会的能力、服务教学、培养人才能力。
4、建立校内基金项目。修订完善校内基金项目实施办法,加大校内基金的考核力度。通过校内基金的资助,鼓励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建立校内项目协同机制,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主动融入已有团队,培养造就一批学术骨干。
(一)建立校、院(部)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两级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共同做好中青年教师培养的组织实施工作。为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各学院对中青年教师进行三年的跟踪指导,并对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进行强化培养和重点指导。
(二)各教学单位应重视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根据学校的政策制度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规划,合理安排中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的工作任务。
(三)学校鼓励各教学单位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并制定本单位的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实施意见。
提升个人素质计划书十篇三
养和提升的看法和意见。以下就是我的大学生个人素质培养和提升的方案。这个方案主要是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提升。
一、身体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切学习和工作的生理基础,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不能保证一切学习和创造的能量,就不能保证学习和工作所需要的耐力与激情。当今社会,工作量不断增加,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压力如潮水般涌来,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难以负荷这些工作与压力的。因此,大学生首要培养和提升的应当是身体素质。大学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和提升身体素质。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其中就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规律的作息时间。定期理发、洗澡、剪指甲,保证口气清新、保证服装整洁,早睡早起,整理内务。不因留恋于网络和校园外的世界而晚睡晚归,不影响他人,严格约束自己,遵守学校相关宿管规定。大学生应从这些细小处着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大学生要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体育课不仅是体育锻炼的时间,也是学习运动健康和人类生理机能的课堂。只有了解运动与健康,才能更好地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坚持体育锻炼,科学地锻炼。课余时间可在校园里进行一些不受场地和设备等条件制约的体育运动项目,利用好校园内的体育健身器材,增强身体素质。
4、树立安全意识。校内的安全主要是防止运动受伤,防止火灾等意外灾害的侵害。校外活动时注意交通安全,节假日外出时要及时了解地形地貌、天气预报、自然灾害等情况保证人身安全。对于社会的打斗等暴力行为不围观不参与,以免被殃及。
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大学生将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全社会也都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大量投入,并寄予厚望。对于这样一个相对精锐的高素质群体,在成为可用的人才之前,要确保其先成人再成才。有才无德的人只会是社会的危险隐患,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才是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因此,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至关重要。
1、思想政治的教育。通过大学里思想道德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正确地认识党和人民,正确地认识政府和国家性质。拥护党、拥护人民、拥护人民军队、拥护党的政策。
2、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
3、文明公约的学习与遵守。大学生在校园要遵守校园文明公约,在社会上要遵守市民文明公约,走出国门要遵守国际公约。文明的人到哪里都是受人欢迎和尊重的。大学生要讲文明就要在大学期间从小事做起,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吵闹,遵守课堂纪律,遵守交通规则等。大学生不能因学业的承重而忽视这些基本素养的保持和提高,越是细节越是体现一个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人文修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4、具备基本道德素质。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已接受了接近十年的道德素质教育,大学时期要做的是如何将自身的道德认知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严格约束自己。基本的道德素质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全面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对客观事物是非善恶而形成的爱恨憎恶等情感都已经明确。具备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大学生能否具备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1)大学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对于自身道德行为要积极引导,对于自身非道德行为要坚决抵制。大学期间对学生的诱惑和考验相对较小,但大学生还是要谨慎提防。利益面前不要目光短浅,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偷盗、违纪违规,涉足非正当关系。不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成绩荣誉和职位。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责罚是一时的,灵魂的惩罚是伴随一生的。大学生在面对这些考验和诱惑时,要不为利诱,不为益惑,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保证绝对的道德意志。
2)努力践行品德行为。品德行为是衡量大学生品德行为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只有通过品德行为才能彰显大学生的品德素质。大学生可在校园和社会实践中践行品德行为,将理论的空洞的道德在行为中丰满。
5、追求美德。大学生应当在具备基本道德素质的同时努力追求美好的道德品质。古人云,德高惊鬼神,不论什么时代,美德总能以其非凡的魅力征服一切。大学生应该追求真诚、善良、宽容、博爱、仁义、孝悌等美德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将其奉为经典。如,诚善待人,尊敬师长,关爱同学,经常打电话问候父母,节假日居家时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注弱势群体关爱社会。有时间和精力也可参加贫困地区的支教活动。这些都是大学生追求美德可以做的事情。
三、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1、全面学习文化知识。学习文化知识不能偏窄,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使知识网进一步细化密化。理科生可注意宗教、哲学、文学、法律等方面知识的补偿性学习,文科生也当注意地理、计算机、物理、生物、医药等方面基础知识的普及。
2、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是大学生的立足之本,大学生要在专业上下苦功夫,达到精、专、深。专业课堂好好学习知识,课下积极参加专业课老师组织的实践活动,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还可以通过专业书籍、期刊、教学视频音频来学习,而不局限在课堂。课下时间还可以参加相关课题讨论来提升专业素质。
3、必修的文化素质的学习。这里必修的文化素质指的是英语和计算机。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英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大学生在阅读和交际交流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英语,尤其是在国际对话越来越频繁的当下,英语能力日趋重要。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不论教学还是办公都在向自动化智能化迈进,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与软件使用和操作的能力。大学生在学好其他文化基础的同时,尤其要加强英语和计算机的学习。
提升个人素质计划书十篇四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x年3月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推行的,基本内容是以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眼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以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与其他等六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该计划注重课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对自身潜能的自信。国内常见的定义或描述有: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有的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基本就业能力与特殊能力。也有的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它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总的说来,就业能力是一种就业竞争能力、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核心问题是就业能力的不足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短期不平衡问题在就业领域的突出表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性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而从学生自身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就业能力的不足。而着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科学择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环节。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要高度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职业素养能力的提高,在求学期间提高心理素质,陶冶高尚的情操,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综合素质高、发展较全面的人才。
(二)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我国的教育体制虽然不断改革,但是仍未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大学生还无法实现理论上和现实上的全面发展,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可以逐步消除这一弊端。课堂知识的积累、课外活动的锻炼、社会生活的完善,有利于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另外,素质拓展计划可以在大学生的在校期间,利用不同的素质教育新途径,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职业设计导航,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对其毕业后的择业就业有很大帮助。因此,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促进个性全面发展
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至少包括两个方面:―是自主性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主体是学生,高校以大学生的自主设计确定素质拓展的内容和方式。自主性原则不但保证了学生在素质拓展计划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够保证学生的个性特征在素质拓展过程中得到尊重和张扬,学校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从而实现大学生自主性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择业过程主动性的发挥。二是独特性的全面发展。目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独特性素质的人才更受亲睐,但独特性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学生只有在不断的成长和发展中、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在社会实践锻炼中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性。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如演讲比赛、主题设计活动、各种文体活动都可以培养和展示大学生的独特性,尤其是设计活动,能够激励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聪明才智展现个人魅力。当然,学生的独特性因人而异,高校只有充分开展各种不同的活动,才有利于大学生在参加各种活动的实践中逐渐形成自身的独特性,为将来的就业积累资本。
(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多数用^单位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据了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然而,我国高校教学偏重理论教育,轻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企业也不大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造成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求职就业中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在高校教育中,除了鼓励学生自身加强实践能力的锻陈之外,高校就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本质属性就充分突显出它的实践性特点。通过组织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多方面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活动中由于有了大量锻炼表达自己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机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自身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
(三)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仓4业意识的高科技人才。而大学生就业时所需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方面的素质拓展训练进行提升。通过开展科普宣传和“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成立大学生科技小组,开展发明制作竞赛、学术论文竞赛等,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论坛、创业讲坛活动,邀请科技专家、创业精英、成功校友等方面的突出人才为大学生传授科技创新经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通过定期开展创业计划培训及创业计划大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提供就业实战锻炼的舞台。充分利用好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园等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在素质拓展创新创业的活动中配备得力的指导教师,特别是要加强对创业受挫学生的心理引导,帮助其总结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不断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高校通过实施素质拓展计划,鼓励学生在学校范围内组织成立各种不同的社团,如文学社、艺术协会、心理协会等,并跨系跨专业定期开展不同的社团活动。通过成立社团、管理社团或参加不同的社团活动,既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工作、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活动,如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可以尽早了解社会现状、认识现实社会、懂得人与社会的关系,锻炼其社会交往与社会活动能力,为日后能够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五)提高职业素养与能力
许多学子考上大学后,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成功感和优越感,自信心增强的同时也易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自我评价过高,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至于不清楚自己的未来走向,等到临毕业时才匆忙进行职业选择。据调查,大部分大学生不太关注自己的求学生涯规划和中长期职业发展计划,而是过分依赖已有的经验,缺乏与就业指导机构的沟通交流,对就业政策、就业环境、就业形势等缺乏及时而全面的了解。他们多按照培养方案与导师指导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以为只要获得文凭就意味着完成了就业准备,就能顺利就业,结果往往是措手不及,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被动就业。通过素质拓展计划,针对学生个人情况进行职业设计导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与目标,以实现准确定位,做好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决策,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参加本专业和非专业的技能培训,考取各类技能证书,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六)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考察应聘者的挫折承受能力。所谓挫折承受能力,就是指在失意、困难、失败等面前要有很强的抗挫折的耐力。当前的大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具有心理脆弱、遇事敏感、抗挫折能力差等显著特点。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求职过程中,经常会遭受这样或那样的打击,特别是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极易陷入焦虑、迷茫和抑郁等心理状态,不仅逃避现实,甚至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个别人还走上了极端道路。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差,已经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加强承受挫折的训练显得极为重要和必不可少。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素质拓展计划,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心理教育资源,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心理学、自我调节、就业观等方面的培训和引导,使其正确评价自己,了解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克服自卑、浮躁、依赖、恐慌等心理,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在素质拓展的社会实践中,学生必定会经受失败、遭受挫折,但是往往只有在失败中才能更好地成长,学生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提高社会适应力,才能在将来为展示自己的才华踏出第一步。
提升个人素质计划书十篇五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__年3月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推行的,基本内容是以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眼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以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与其他等六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该计划注重课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对自身潜能的自信。国内常见的定义或描述有: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有的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基本就业能力与特殊能力。也有的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它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总的说来,就业能力是一种就业竞争能力、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二、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核心问题是就业能力的不足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短期不平衡问题在就业领域的突出表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性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而从学生自身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就业能力的不足。而着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科学择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环节。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要高度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职业素养能力的提高,在求学期间提高心理素质,陶冶高尚的情操,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综合素质高、发展较全面的人才。
(二)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我国的教育体制虽然不断改革,但是仍未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大学生还无法实现理论上和现实上的全面发展,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可以逐步消除这一弊端。课堂知识的积累、课外活动的锻炼、社会生活的完善,有利于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另外,素质拓展计划可以在大学生的在校期间,利用不同的素质教育新途径,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职业设计导航,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对其毕业后的择业就业有很大帮助。因此,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三、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促进个性全面发展
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至少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自主性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主体是学生,高校以大学生的自主设计确定素质拓展的内容和方式。自主性原则不但保证了学生在素质拓展计划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够保证学生的个性特征在素质拓展过程中得到尊重和张扬,学校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从而实现大学生自主性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择业过程主动性的发挥。
二是独特性的全面发展。目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独特性素质的人才更受亲睐,但独特性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学生只有在不断的成长和发展中、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在社会实践锻炼中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性。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如演讲比赛、主题设计活动、各种文体活动都可以培养和展示大学生的独特性,尤其是设计活动,能够激励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聪明才智展现个人魅力。当然,学生的独特性因人而异,高校只有充分开展各种不同的活动,才有利于大学生在参加各种活动的实践中逐渐形成自身的独特性,为将来的就业积累资本。
(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多数用^单位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据了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然而,我国高校教学偏重理论教育,轻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企业也不大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造成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求职就业中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在高校教育中,除了鼓励学生自身加强实践能力的锻陈之外,高校就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本质属性就充分突显出它的实践性特点。通过组织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多方面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活动中由于有了大量锻炼表达自己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机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自身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
(三)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仓4业意识的高科技人才。而大学生就业时所需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方面的素质拓展训练进行提升。通过开展科普宣传和“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成立大学生科技小组,开展发明制作竞赛、学术论文竞赛等,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论坛、创业讲坛活动,邀请科技专家、创业精英、成功校友等方面的突出人才为大学生传授科技创新经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通过定期开展创业计划培训及创业计划大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提供就业实战锻炼的舞台。充分利用好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园等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在素质拓展创新创业的活动中配备得力的指导教师,特别是要加强对创业受挫学生的心理引导,帮助其总结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不断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高校通过实施素质拓展计划,鼓励学生在学校范围内组织成立各种不同的社团,如文学社、艺术协会、心理协会等,并跨系跨专业定期开展不同的社团活动。通过成立社团、管理社团或参加不同的社团活动,既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工作、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活动,如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可以尽早了解社会现状、认识现实社会、懂得人与社会的关系,锻炼其社会交往与社会活动能力,为日后能够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五)提高职业素养与能力
许多学子考上大学后,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成功感和优越感,自信心增强的同时也易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自我评价过高,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至于不清楚自己的未来走向,等到临毕业时才匆忙进行职业选择。据调查,大部分大学生不太关注自己的求学生涯规划和中长期职业发展计划,而是过分依赖已有的经验,缺乏与就业指导机构的沟通交流,对就业政策、就业环境、就业形势等缺乏及时而全面的了解。他们多按照培养方案与导师指导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以为只要获得文凭就意味着完成了就业准备,就能顺利就业,结果往往是措手不及,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被动就业。通过素质拓展计划,针对学生个人情况进行职业设计导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与目标,以实现准确定位,做好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决策,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参加本专业和非专业的技能培训,考取各类技能证书,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六)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考察应聘者的挫折承受能力。所谓挫折承受能力,就是指在失意、困难、失败等面前要有很强的抗挫折的耐力。当前的大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具有心理脆弱、遇事敏感、抗挫折能力差等显著特点。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求职过程中,经常会遭受这样或那样的打击,特别是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极易陷入焦虑、迷茫和抑郁等心理状态,不仅逃避现实,甚至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个别人还走上了极端道路。
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差,已经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加强承受挫折的训练显得极为重要和必不可少。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素质拓展计划,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心理教育资源,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心理学、自我调节、就业观等方面的培训和引导,使其正确评价自己,了解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克服自卑、浮躁、依赖、恐慌等心理,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在素质拓展的社会实践中,学生必定会经受失败、遭受挫折,但是往往只有在失败中才能更好地成长,学生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提高社会适应力,才能在将来为展示自己的才华踏出第一步。
提升个人素质计划书十篇六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x年3月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推行的,基本内容是以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眼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以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与其他等六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该计划注重课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对自身潜能的自信。国内常见的定义或描述有: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有的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基本就业能力与特殊能力。也有的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它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总的说来,就业能力是一种就业竞争能力、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核心问题是就业能力的不足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短期不平衡问题在就业领域的突出表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性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而从学生自身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就业能力的不足。而着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科学择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环节。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要高度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职业素养能力的提高,在求学期间提高心理素质,陶冶高尚的情操,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综合素质高、发展较全面的人才。
(二)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我国的教育体制虽然不断改革,但是仍未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大学生还无法实现理论上和现实上的全面发展,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可以逐步消除这一弊端。课堂知识的积累、课外活动的锻炼、社会生活的完善,有利于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另外,素质拓展计划可以在大学生的在校期间,利用不同的素质教育新途径,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职业设计导航,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对其毕业后的择业就业有很大帮助。因此,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促进个性全面发展
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至少包括两个方面:―是自主性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主体是学生,高校以大学生的自主设计确定素质拓展的内容和方式。自主性原则不但保证了学生在素质拓展计划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够保证学生的个性特征在素质拓展过程中得到尊重和张扬,学校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从而实现大学生自主性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择业过程主动性的发挥。二是独特性的全面发展。目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独特性素质的人才更受亲睐,但独特性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学生只有在不断的成长和发展中、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在社会实践锻炼中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性。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如演讲比赛、主题设计活动、各种文体活动都可以培养和展示大学生的独特性,尤其是设计活动,能够激励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聪明才智展现个人魅力。当然,学生的独特性因人而异,高校只有充分开展各种不同的活动,才有利于大学生在参加各种活动的实践中逐渐形成自身的独特性,为将来的就业积累资本。
(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多数用^单位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据了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然而,我国高校教学偏重理论教育,轻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企业也不大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造成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求职就业中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在高校教育中,除了鼓励学生自身加强实践能力的锻陈之外,高校就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本质属性就充分突显出它的实践性特点。通过组织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多方面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活动中由于有了大量锻炼表达自己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机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自身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
(三)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仓4业意识的高科技人才。而大学生就业时所需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方面的素质拓展训练进行提升。通过开展科普宣传和“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成立大学生科技小组,开展发明制作竞赛、学术论文竞赛等,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论坛、创业讲坛活动,邀请科技专家、创业精英、成功校友等方面的突出人才为大学生传授科技创新经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通过定期开展创业计划培训及创业计划大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提供就业实战锻炼的舞台。充分利用好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园等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在素质拓展创新创业的活动中配备得力的指导教师,特别是要加强对创业受挫学生的心理引导,帮助其总结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不断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高校通过实施素质拓展计划,鼓励学生在学校范围内组织成立各种不同的社团,如文学社、艺术协会、心理协会等,并跨系跨专业定期开展不同的社团活动。通过成立社团、管理社团或参加不同的社团活动,既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工作、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活动,如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可以尽早了解社会现状、认识现实社会、懂得人与社会的关系,锻炼其社会交往与社会活动能力,为日后能够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五)提高职业素养与能力
许多学子考上大学后,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成功感和优越感,自信心增强的同时也易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自我评价过高,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至于不清楚自己的未来走向,等到临毕业时才匆忙进行职业选择。据调查,大部分大学生不太关注自己的求学生涯规划和中长期职业发展计划,而是过分依赖已有的经验,缺乏与就业指导机构的沟通交流,对就业政策、就业环境、就业形势等缺乏及时而全面的了解。他们多按照培养方案与导师指导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以为只要获得文凭就意味着完成了就业准备,就能顺利就业,结果往往是措手不及,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被动就业。通过素质拓展计划,针对学生个人情况进行职业设计导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与目标,以实现准确定位,做好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决策,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参加本专业和非专业的技能培训,考取各类技能证书,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六)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考察应聘者的挫折承受能力。所谓挫折承受能力,就是指在失意、困难、失败等面前要有很强的抗挫折的耐力。当前的大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具有心理脆弱、遇事敏感、抗挫折能力差等显著特点。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求职过程中,经常会遭受这样或那样的打击,特别是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极易陷入焦虑、迷茫和抑郁等心理状态,不仅逃避现实,甚至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个别人还走上了极端道路。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差,已经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加强承受挫折的训练显得极为重要和必不可少。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素质拓展计划,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心理教育资源,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心理学、自我调节、就业观等方面的培训和引导,使其正确评价自己,了解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克服自卑、浮躁、依赖、恐慌等心理,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在素质拓展的社会实践中,学生必定会经受失败、遭受挫折,但是往往只有在失败中才能更好地成长,学生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提高社会适应力,才能在将来为展示自己的才华踏出第一步。
提升个人素质计划书十篇七
专业技能是指将所掌握的专业理论只是综合地运用于实践的潜力,它是围绕所学专业的具体操作技能,专业技能的高低是大学生求职就业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尽管在就业过程中会出现专业不对口的状况,但专业技能或多或少、或早或晚会派上用场的。
培养专业技能,要对专业知识的概念范畴、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学科历史和现状、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职业领域内最新消息和动态要有所了解和把握,同时对与专业相似、相近的领域的知识也要有所关注和涉及,并且要善于联系,融会贯通。
我所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平时除了有钻研中文的基础知识外,还对哲学、法学、历史学有所涉猎。
学好专业知识,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早在大一时就试着培养自己的兴趣,我依然是无法专注于看厚厚且难懂的文学理论,于是就从我感兴趣的哲学以及外国文学的书籍看起,但是不再注重关注这类书的思想内涵,而主要与文本本身挂钩,运用自己所学的文字知识来分析。这种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从而我也不觉得中文的学习过于枯燥。其实,并不需要被中文的外表所吓倒,只要对此抱有用心的期望,也就是坚信本专业是很搞笑的,就很容易上手。
学好专业知识,考取相关职业的从业资格证书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在求职的时候,面试者讲一堆赞美自己的言语还不如拿出一张证书,证书是证明潜力的强有力的证据。在大学期间,我已经透过了计算机二级考试、普通话等级考试、英语四级考试,在大三、大四期间,因为我修了法学的双学位,所以还要努力学习,透过司法考试、英语六级考试以及驾驶执照考试、教师资格考试以增强自己求职的硬件。
我也遇到盲目考证的同学,我认为,考取的证书就应起到取长补短、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以量取胜。分析自己需要考取何种证书就应从未来的就业出发,拿我自己作为例子,我对前途属于迷茫型的,所以正用心涉及各种不同的方向以发现自己的优势。我未来就业方向就应是公务员、企业的文秘或者法律顾问,保底的工作是教师、记者等与中文专业紧密结合的职业。像教师就要求有教师资格证,为此非师范专业的学生需要修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还需考取教师资格证,而公务员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法律顾问需要透过司法考试。当然,除了证书外,各个职业也会有特殊的职业技能要求。如教师需要讲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懂得写板书、制作课件,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师范礼仪等,政法类职业则需要掌握各种政策法律、规章制度,具备公文写作潜力等。除了公文写作能够在中文系专业课上学到之外,其他各项技能都有待透过互联网、各种书籍获取理论知识,再进行社会实践用理论去指导它,从而使自己这方面的技能得以提高。
除了书本知识要掌握外,实践潜力也是相当重要的,上文提到的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需要考取,但是有了英语六级证书并不等于能够和老外流利交谈,透过了计算机二级考试不等于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办公软件、进行电脑日常维护,所以,光有理论是不够的,亲自动手才是硬道理。此刻我参加的各种社团、进行各种实习、兼职、比赛、社会调研和社区服务,都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实践潜力,在今后的大学两年时间里,我会继续为之奋斗,继续提升自己。
二、通用技能的提升计划
通用技能是相对于专业技能而言,通用技能并不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职业,而是从事任何职业的人要想取得成功都务必具备的潜力,是一种超越具体职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潜力,是人们在教育或工作等不同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技能。
根据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通用技能大体上可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重要资料:职业道德、表达沟通、人际交往、分析决定、解决问题、学习和创新、团队合作、组织管理、应变潜力等。
我认为,职业道德表现为爱岗敬业意识、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精神、进取冒险精神、诚实守信品质,在学生组织中工作就能够很好地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我自己就在朗诵艺术团和校艺术团工作,在那里,我学会了知难而上、坚持不懈,今后,我还将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为两团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表达沟通潜力指将个人思想、观点、意见或推荐顺畅地用语言或文字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促使对方理解自己的潜力。表达潜力包括语言表达潜力和文字表达潜力,能不能发表一次成功的演说、能不能写一封清晰的信函,这都是表达潜力的具体衡量标准。良好的表达潜力表此刻能够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讲述事实、表达观点,能够撰写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公函等文书,这些在大学期间参加社会调查、学生组织的日常工作中都能得到锻炼。沟通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等,能够分为书面、非书面的语言沟通以及如衣着、表情、神态、姿势等非语言沟通。人际交往潜力与表达沟通潜力有必须的相似之处,培养的方法也差不多。
对于一个特定的问题,分析决定包括以下五个环节:问题分析、确定目标、拟定方案、方案评估以及方案选取。这个潜力在学生工作的领导阶层中有有所涉及,就和组织管理潜力以及解决问题潜力、应变潜力一样。所以参加学生组织不可半途而废,从被领导阶层到领导阶层都体会过才能真正全方位锻炼潜力。
学习和创新潜力在当今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我们的知识结构也就应随社会需要而改变,就业时通常都有上岗培训,在培训时,迅速掌握岗位所需技能是相当重要的。创新潜力在理工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文科专业中,集中体现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变化发展。要创新,就要培养创造性思维,打破常规思维定式,多采用逆向思维来思考问题。创新潜力能够再各个工作以及细节中得以体现。
团队合作包括了个人善于与团队其他人沟通协调、能扮演适当主角、勇于承担职责、乐于助人、持续团队的融洽等方面的资料。人具有社会属性,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在团队中工作,所以团队合作潜力是必不可少的。
正是要培养自己以上十种技能,所以我用心参加各种组织社团的工作、班级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当然,除了实践外,书本以及网络资源也是个不错的学习培养潜力的方法的途径,所以,广泛涉猎各种实用书籍以及电子资料是十分有益处的。
三、个人素质的提升计划
在谈到个人素质方面,我比较倾向于讨论狭义的个人素质。狭义的个人素质指的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与品性,如诚信、主动、自觉自律、谦虚执着、勤奋、职责心、时间管理、自信、专注等,这些素质我们从小就开始培养了,作为一个学科的话它叫做“思想品德”,在那里我针对求职,专门培养在求职方面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几种素质。
首先是诚信,诚信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社会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中的基本准则。微软公司在用人时十分强调诚信,公司只雇佣那些最值得信赖的人。当微软列出对员工期望的“核心价值观”时,诚信被列为第一位。
其次是主动。中国学生相当缺乏这一点,在课堂学习中往往要老师点名才起来回答问题,在工作中,也是上司吩咐什么才去做什么。这些做法在这天以及未来的就业中是不太可取的,所以要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培养自己的主动意识——课上主动回答老师提问、主动请教老师问题、主动为自己制定学习工作计划以及目标,我是个属于内向性格的人,所以在大学期间会尽力培养这方面的素质。
再次是自觉自律,大学生是处于一个自由的环境中,失去了约束的学生很容易放纵自己,自觉自律在那里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后工作的上司也不会喜欢一个放纵、没有纪律性的下属的。我个人在这点上是处于优势地位的,大学期间就应持续。
之后是谦虚执着以及勤奋,这是个传统知识分子的优点,这也是个十分值得发扬光大的优点。但是执着并不意味着执拗、勤奋也不代表一味拼命,合理坚持自己的观点,懂得掌握工作与休息的平衡已到达最大的工作效率才是能够得到上司赏识的人才。
然后就讲到我的优势——职责心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负职责、有职责心,才能尽力把事情做好。
第六个是时间管理,在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一课中有专门的篇目讲到这个问题,“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懂得管理时间能够让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地发挥它最大的效益。公司是追求利益的,职工学会管理时间也是老板乐于看到的良好现象。用人单位经常透过组织会议、处理文件、接待来访等方面的考题来考察应聘者的时间管理潜力。所以,在大学期间,如何兼顾学业、生活和工作,如何合理调配三者时间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大学里,务必让自己参与一些工作,这样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如何处理冲突的要做的事情。
最后我想谈谈自信和专注,自信是相当多的大学生很缺乏的一项素质,表现为遇事紧张以及过于谦逊。自信的人能以自己的实际潜力理解来自心理和社会的压力和挑战,并体现为沉着冷静的情绪,多参与各种大型比赛、面试能够让自己不断锻炼这方面的素质。
专注也是公司很看重的一项素质。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录用那些兼任着多项工作的应聘者的,专注于一个公司,你就会把更多的精力和激情投入到工作,就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对于一个职位,也要掌握好平时的做事流程,分清待办事项的主次,不要一次同时做多件事情,各个击破反而能做得更好更快。
以上各项个人素质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工作中得到培养,所以在大学期间要制定好计划,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个人素质也会在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得到提升。
职业素养提升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大学期间一点点积累,循序渐进,相信我的职业素养会在毕业前得到必须程度的提升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提升个人素质计划书十篇八
养和提升的看法和意见。以下就是我的大学生个人素质培养和提升的方案。这个方案主要是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提升。
一、 身体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切学习和工作的生理基础,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不能保证一切学习和创造的能量,就不能保证学习和工作所需要的耐力与激情。当今社会,工作量不断增加,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压力如潮水般涌来,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难以负荷这些工作与压力的。因此,大学生首要培养和提升的应当是身体素质。大学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和提升身体素质。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其中就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规律的作息时间。定期理发、洗澡、剪指甲,保证口气清新、保证服装整洁,早睡早起,整理内务。不因留恋于网络和校园外的世界而晚睡晚归,不影响他人,严格约束自己,遵守学校相关宿管规定。大学生应从这些细小处着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大学生要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体育课不仅是体育锻炼的时间,也是学习运动健康和人类生理机能的课堂。只有了解运动与健康,才能更好地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 坚持体育锻炼,科学地锻炼。课余时间可在校园里进行一些不受场地和设备等条件制约的体育运动项目,利用好校园内的体育健身器材,增强身体素质。
4、树立安全意识。校内的安全主要是防止运动受伤,防止火灾等意外灾害的侵害。校外活动时注意交通安全,节假日外出时要及时了解地形地貌、天气预报、自然灾害等情况保证人身安全。对于社会的打斗等暴力行为不围观不参与,以免被殃及。
二、 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大学生将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全社会也都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大量投入,并寄予厚望。对于这样一个相对精锐的高素质群体,在成为可用的人才之前,要确保其先成人再成才。有才无德的人只会是社会的危险隐患,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才是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因此,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至关重要。
1、思想政治的教育。通过大学里思想道德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正确地认识党和人民,正确地认识政府和国家性质。拥护党、拥护人民、拥护人民军队、拥护党的政策。
2、 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
3、文明公约的学习与遵守。大学生在校园要遵守校园文明公约,在社会上要遵守市民文明公约,走出国门要遵守国际公约。文明的人到哪里都是受人欢迎和尊重的。大学生要讲文明就要在大学期间从小事做起,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吵闹,遵守课堂纪律,遵守交通规则等。大学生不能因学业的承重而忽视这些基本素养的保持和提高,越是细节越是体现一个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人文修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4、具备基本道德素质。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已接受了接近十年的道德素质教育,大学时期要做的是如何将自身的道德认知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严格约束自己。基本的道德素质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全面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对客观事物是非善恶而形成的爱恨憎恶等情感都已经明确。具备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大学生能否具备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1)大学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对于自身道德行为要积极引导,对于自身非道德行为要坚决抵制。大学期间对学生的诱惑和考验相对较小,但大学生还是要谨慎提防。利益面前不要目光短浅,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偷盗、违纪违规,涉足非正当关系。不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成绩荣誉和职位。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责罚是一时的,灵魂的惩罚是伴随一生的。大学生在面对这些考验和诱惑时,要不为利诱,不为益惑,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保证绝对的道德意志。
2)努力践行品德行为。品德行为是衡量大学生品德行为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只有通过品德行为才能彰显大学生的品德素质。大学生可在校园和社会实践中践行品德行为,将理论的空洞的道德在行为中丰满。
5、追求美德。大学生应当在具备基本道德素质的同时努力追求美好的道德品质。古人云,德高惊鬼神,不论什么时代,美德总能以其非凡的魅力征服一切。大学生应该追求真诚、善良、宽容、博爱、仁义、孝悌等美德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将其奉为经典。如,诚善待人,尊敬师长,关爱同学,经常打电话问候父母,节假日居家时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注弱势群体关爱社会。有时间和精力也可参加贫困地区的支教活动。这些都是大学生追求美德可以做的事情。
三、 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1、全面学习文化知识。学习文化知识不能偏窄,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使知识网进一步细化密化。理科生可注意宗教、哲学、文学、法律等方面知识的补偿性学习,文科生也当注意地理、计算机、物理、生物、医药等方面基础知识的普及。
2、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是大学生的立足之本,大学生要在专业上下苦功夫,达到精、专、深。专业课堂好好学习知识,课下积极参加专业课老师组织的实践活动,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还可以通过专业书籍、期刊、教学视频音频来学习,而不局限在课堂。课下时间还可以参加相关课题讨论来提升专业素质。
3、必修的文化素质的学习。这里必修的文化素质指的是英语和计算机。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英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大学生在阅读和交际交流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英语,尤其是在国际对话越来越频繁的当下,英语能力日趋重要。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不论教学还是办公都在向自动化智能化迈进,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与软件使用和操作的能力。大学生在学好其他文化基础的同时,尤其要加强英语和计算机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