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国家 国家学心得体会(大全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比国家篇一
国家学是我们国家独有的一种学问,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使其独具魅力,在当代中国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近年来,我对国家学进行了一些学习和研究,发现国家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国历史文化乃至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深有感触。
第二段:国家学的相关知识
国家学作为一项文化资源,它包含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体系,如国家的本质、国家的目的与义务、国家的理性基础等。其中,国家的本质强调国家需要凝聚和维护人民的共同利益,国家的目的与义务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共同利益,国家的理性基础则是指国家制度应适应人民的生活需要和社会要求。以上种种,都是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凸显人民的地位和价值。
第三段:国家学的意义
国家学的意义在于从传统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规范中,挖掘出对当代现实的启示和指导,供现实社会和政治决策参考。通过研究和运用国家学,我们可以从人本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进而找到共同获益的路径。同时,国家学的学习和使用也有助于塑造国家形象,增加国家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国际上更好地推广和传播中国文化。
第四段:国家学的适用范围
国家学并不是一种专利式的学问,它并不仅仅适用于政治领域。相反,国家学可适用同样于商业管理、文化艺术、教育学等多个领域,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 aspec 相互交流,促进各领域的创新和协作。
第五段:结语
通过对国家学的学习和研究,我深刻认识到了这一学问对于人民共同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国家学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它不再仅仅是一种继承自文化传统的学问,更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加强对国家学的学习和研究,并尝试将其运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为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比国家篇二
本框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的内容。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制度。但是,社会创造出来的财富不能全部由个人支配,为了使政府能够顺利地承担自己的各项职能,政府必须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一般知识,并且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财政在我们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这些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对于顺利引出下一框筹集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渠道-----税收,埋下了伏笔。强化国家财政相关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加强对财政的巨大作用的理解,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税收的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学生更好地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由此可见,学好本框内容极为重要。
本框的逻辑思路是:国家必须履行对内对外的职能,因此国家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进而由国家参与社会财富的必要性,引出了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以及财政的基本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财政的含义和实质;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财政的作用;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理解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能力;初步理解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能力;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培养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监督政府对财政使用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上一节课学生学习了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对于初次分配中的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方式已经有所了解,而对于政府的再分配只是稍有所了解,因而学生对政府如何参与社会分配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是,另外一方面,由于财政是从国家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讲政府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由于高中学生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对社会了解尚不多,因而理解这部分内容难免有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知识,使学生对财政的作用有深刻的理解。此外,在讲解财政预算和决算这些抽象的概念时,教师还可以从各类新闻媒体上搜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政府预算和决算报告的相关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财政的含义、国家预算和决算。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选择多媒体教学,因此教师的职责只是展示材料、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学生自己讨论并归纳总结,再由教师简要点评并归纳总结知识点。关于重难点知识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所以,教师在本课中主要起着创设情境启发、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的作用。
本课的教学策略很好地践行了新课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着重由教师扮演学习材料提供者,问题引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探究思考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财政收入的来源和影响因素;财政支出的用途(教学重点)
财政的作用(难点)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图片:上海徐家汇地铁站
材料: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动脉,以其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优势,成为许多大城市缓解道路拥堵的重要手段。但是地铁建设投入大,成本回收周期长,使得很多城市望而却步,望“铁”兴叹。
(师)仅仅依靠个人能建成地铁吗?为什么?
(师)那么修建地铁应该由谁来办?
学生回答:
不能由个人修建,而应该由政府修建。
因为地铁是公共物品,盈利小,但是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
设计意图
学生讨论问题,并找出答案。
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在我国,国家为了履行对外对内的各项职能,必须占有一定的社会财富。
设计意图:让学生首先弄清楚基本概念,这样有利于后面对财政职能的理解。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xx年,我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税收收入89720元,增长22.6%。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对比以及这两个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状况。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两则材料思考:
思维拓展:政府应当如何增加财政收入?
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结论:
(1)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各种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税收。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材料二说明分配政策会影响税收,进而也会影响财政收入。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
(3)增加财政收入:首先,要努力发展经济。其次,政府还应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
设计意图:事实胜于雄辩。运用视频展示历史资料,具有真实性,是教学内容有利的论据,对学生也更有说服力。
此外,通过顺势利导,提出“政府应该如何增加财政收入?”使学生学以致用,顺利解答这一问题。
师(多媒体展示):
我国在许多贫穷落后的乡村建立了希望小学;近几年,因为钓鱼岛问题中日关系紧张,我国进行了军事防御演习;我国花巨资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义务教育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我国在21世纪建立了四大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工程;我国前不久刚刚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开会的花销;xx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耗资数亿元研究开发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请回答:什么是财政支出?上述材料分别属于我国哪些领域的财政支出?学生阅读课本68页分组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财政支出的用途”这个问题较为简单。本环节直接设计成小测验的形式,可以快速有效的检验学生自学理解的效果。同时,可以使学生处于竞争答题的状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交流思想。
通过辨析,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府要合理安排财政,更好地发挥财政为社会和人民造福的作用。
(多媒体展示)
图片二:展示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三峡工程。
图片三:xx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波及世界各国。我国国务院于xx年11月宣布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在较短的时间内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并讲解关键点。
财政的主要作用: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近几年的历史资料的展示和学生自己举例,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国家财政在社会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税收,税收也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那么到底什么是税收?税收有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哪些特点?咱们下节课专门学习。通过总结提升知识,研究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一、国家财政
1.含义、本质
2.实现:预算和决算
3.财政收入
(1)含义
(2)渠道:税、利、债、其他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a.经济发展水平;b.分配政策
2)财政支出
(1)含义
(2)具体用途
二、财政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课后研究性学习
九、教学反思
本堂课在教学内容上力图让学生知道财政及其运作的程序。财政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收入和支出,财政收入的来源和影响因素,财政支出的含义及用途,以及财政收支的三种对比关系。通过对财政收支的初步感受,让学生根据资料以及自己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感受到财政在社会中的巨大作用。在教学效果方面,本课的教学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并通过合理设疑和引导,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课堂探究知识的热情。特别是本课对财政作用的介绍,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增强学生支持国家财政工作的意识。
财政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通过引用大量的历史资料,使得学生将抽象的财政的作用很好地理解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成为材料的提供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将课堂还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积极性很好地调动了起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课堂气氛很好。教师适时的的点拨与总结很好地升华了知识。在随堂练习中也证明,这节课的效果是好的。
这节课是一节展示课。在后来的评课中,教师们指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资料非常丰富,学生参与非常积极。不足之处是教师在某些方面没有给予学生探究以很好的指导,应当使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引导、点评和讲解很好地结合起来。
合作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但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课堂主导者的作用,提供探究的材料,巧妙地设计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在学生探究问题受主观知识水平制约无力解答时,应该给予帮助和启发。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要给予积极鼓励,同时还要分别给予点评,并且有针对性地补充,对于重难点知识要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深入详细地讲解。
比国家篇三
国家奖是对在各个领域里取得杰出成就的人所颁发的最高荣誉之一。随着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国家奖也相应的增加,涵盖了科学技术、人文社会、教育、医学卫生、农业科技、工程技术等方面。获得国家奖是对获奖人不懈努力的认可和褒奖,也是对整个领域的一种肯定。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获得了众多国家奖项,展现出我国在各个领域的领先实力。
第二段:谈谈获得国家奖的体会
获得国家奖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荣誉。我有幸在医学领域里获得了国家奖项。在得知获奖的那一刻,感觉非常激动与兴奋,同时也感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得到国家奖后,还接受了采访与报道,许多人也通过我获奖的方式更好地认识了这个领域。获奖后,我更深刻的意识到自我提升与贡献社会的重要性,这也为我今后的人生规划提供了更多的动力。
第三段:从获得国家奖的意义谈起
获得国家奖是对我个人所做出的贡献的认可和肯定,同时也是对所在的领域和团队的肯定。这种荣誉既体现了个体的成就,也代表了一个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更进一步地推动了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同时,获得国家奖也可以激发更多人投身到相关领域的发展中,更好地推进这些领域的进步。这些奖项传承了我国对人才和文化的重视和培养,为今后一代人的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总结获得国家奖的价值
获得国家奖是一种锤炼,是思考与尝试的成果。在顶尖领域里逐渐获得改变社会和人类的成果,并通过获奖得到认可,这是一种大家齐心协力实现的伟大荣誉。然而,获得国家奖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今后,更应该发挥奖项的示范效应,培养更多的人才和贡献,创新更多的科技、文化和艺术成果,让国家奖成为诱发更多人奋斗创造的闪耀光芒。
第五段:自我选题
“Fate is in One’s Own Hands”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锤炼自我、勇毅向前才是追求卓越的核心所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和意义,只要我们始终秉持着奋斗的年轻为名,努力追寻自我的理想,相信成功的大门永远会为我们敞开。生命的每一次风景,都是自己设计和写下的,一个人获得国家奖项,恰恰因为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结果。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相信每一位有梦想的年轻人,都能收获自己理想的人生华彩。
比国家篇四
第一段:引言国家,是一个人民共同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国家共同命运的所在。近日,我读了巴尔扎克的作品《国家》后,深受启发。这部作品以法国社会为背景,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现实。通过对这部作品的深入思考和体会,我对国家的认识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第二段:人性的复杂性与社会的残酷龙腾虎跃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驱动,包括欲望、利益和权力等等。《国家》这部作品以法国底层人民的生活为背景,真实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在这个社会中,人们争相攀升社会阶梯,争夺利益和权力,导致道德沦丧,善良的人被逼上绝路,人们用计谋和欺骗来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在这过程中,受伤最深的往往是无辜的人民。
第三段:国家的重要性通过读《国家》,我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对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国家是人民的归宿,是人民共同生活的地方。一个健康稳定的国家能给人民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一个进步落后的国家则会给人民带来痛苦和不幸。国家的存在为人民提供了参与社会生活的舞台,让人们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人民的幸福尽一份力量。
第四段:国家与个人的相互关系在《国家》这部作品中,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尤为舒畅。人民生活在国家之中,享受国家的保障和福利,同时个人的努力也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人民团结一心,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国家才能不断进步。而国家的保障和福利也应该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存在,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第五段: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个人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保障。因此,每个人都要意识到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个人应该尽职尽责,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要关心社会的发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通过努力学习和工作,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只有人人都有这样的意识和行动,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总结:通过读《国家》这部作品,我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人性的复杂性以及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想建设一个繁荣发展、和谐稳定的国家,每个人都要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为国家的幸福和繁荣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美好。
比国家篇五
3.树立我国国家利益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体验我们只有壮大自己的国家力量,才能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4.培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世界整体环境如何?
一.探究发现
采用图片引入:
1.、普京出席xx年俄罗斯“中国年”开幕式
2.和安倍出席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招待会
3.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4.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代表、亚洲国家兽医部门负责人以及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的代表共同讨论禽流感防治。
问:图片体现了国际社会中的哪些关系?并从中概括出国际关系的含义?(板书)
师生结合得出答案,以此得出我们国际社会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本课重点通过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来讲述相关知识,同时取材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
【情景1】:中俄互办“国家年”(影片)
同时思考:
(1)中俄通过互办“国家年”活动,在哪些方面进行交流?
(2)这种交流在国际关系中是怎样的一种形式?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国际关系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板书)
国际关系基本形式:合作、竞争、冲突(板书)
二.合作 交流
1.中俄(苏)关系发展到现在一直都这么友好吗?出现过哪些变化?
2.出现这种错综复杂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阐述,老师引导:
变化及原因:
(1)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时的中国力量比较薄弱,美国对中国是一种敌视的态度,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苏联援助中国)
(2)50-60年代,在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下,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赫鲁晓夫想控制中国,但遭到毛泽东的拒绝。(撤走专家和学者,开始恶化)
(3)80年代,在与美国30年的争霸中,拖垮了苏联的经济,为此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放弃了与美国的争霸,开始发展本国经济。(重新友好)
(4)1991年,苏联在压力下解体。(与俄重新建交)
a.国家利益 决定性因素(板书)
通过材料得出国家利益的内容: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
国家利益共同时:合作
所以
国家利益对立时:分歧、摩擦乃至冲突
b.国家力量(综合国力)重要因素(板书)
一个国家提升国家力量的重要性?
a.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b.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是实现国家目标,影响别国的能力
d.是衡量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三.体验 感悟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美国的行为对我国处理国际关系有什么启示?
【情景2】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1)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2)要壮大我国的国家力量
(3)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4)为创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四.成果 分享
(师生同时进行)
五.。实践 运用
【情景3】石油牵动“你我他”
请用所学知识分析此次事件
结束语: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比国家篇六
作为百姓的一员,我有幸阅读了《国家》这本重要的著作,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发和思考。这本书以其深邃的文笔和独到的观点使我深受触动。下面我将分为五个部分,从“审视国家统一”“探讨一体化发展”“关注国家形象”“打造国家公民”和“弘扬民族精神”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作者在书中深入探讨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统一不仅仅是领土的统一,更是民族、文化和思想的统一。只有国家内部各个方面的统一才能带来巨大的力量,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这一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并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公民,要从自身做起,积极践行国家统一的理念。
其次,在《国家》这本书中,作者着重探讨了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他强调,一个国家要实现富强,必须实现各个领域的一体化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我深以为然,因为只有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国家才能蓬勃发展,人民才能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在《国家》这本书中,作者还关注了国家形象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国家的形象决定了它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能带来经济利益,更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友好。这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让我认识到每一个公民都是国家形象的代表,应当以积极向上的形象出现在国际社会中。
作为公民,我们应当时刻铭记自己的国家公民身份,并以此为荣,还要以这种荣誉为动力,不断提升自我的素质和能力,在各个方面做出贡献。在《国家》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每个公民,特别是青年一代都能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国家的未来才有希望。这让我深感责任重大,要时刻铭记自己是国家的一员,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作为一名读者,我认为《国家》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启迪思想的好书,更是一本为国家的未来指明方向的重要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国家的统一、一体化发展、国家形象、国家公民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我相信,只有每一个公民都能以这些理念为指导,国家才能实现繁荣富强。我们要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做到知行合一,将这些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更强大的国家。
比国家篇七
;0、引言1、背景2、国网的触角3、刘振亚的棋子4、帝国的威力5、艰难的主辅分离6、遥遥无期的输配分离7、令人迷惑的配售分离8、继续推进的特高压?0、引言: 在目前的改革现状和体制框架下,国家电网公司这样的行政性垄断公司的存在与强势扩张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这是中国的结构性问题,对于国网等大型央企来说,垄断和附着在其身体上的公共职能,是历史留给它们的天生禀赋。
围绕央企垄断几乎都是批评的声音。其实,垄断本身并不可怕,在一个相对完善的市场体制下,垄断会时常受到制约,而中国目前缺少这种有效的制约;另外,国网的可怕之处也不仅在于垄断自身,更在于这个庞大的帝国拥有的超乎想象的进取心、能力以及系统性锁定的强大野心,其创造的现时巨额垄断利润和未来无限可能性,足以让肌体欲罢不能.1、背景三座120米高的特高压输电铁塔耸立在黄河岸边,这些学名为三基跨越塔的钢铁巨人有40多层楼高,藐视着脚下的一切。
这里是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的黄河南岸,国家电网公司建造的中国第一条百万伏级特高压输电线路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就从这里跨越黄河,连通对岸的河南省孟州市。电网下是滔滔的黄河水,裹挟着泥沙奔腾不息。
附近的村民们常常惊讶于这个庞然大物的体量,但他们不清楚,那还只是电网帝国的一个小小缩影。
高大威严的形象,是素有“铁腕人物”之称的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的得意之笔,在他的推动下,特高压电网在争议声中强势上马,于2009年1月初建成运行,整个工程耗资58亿元,线路全长640公里,横贯华北、华中两大电网。
同样的,特高压也只是帝国各种庞大规划的一部分。对于国家电网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外界很难窥视到它运转的全貌,即便如此,巨无霸的可怕力量也处处可窥。
33年前,25岁的刘振亚还只是山东省一家叫白杨河电厂的技术员,经过20年的奋斗,到1997年时,他已经是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兼山东鲁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并一手打造了鲁能足球俱乐部。
国家电网公司是2002年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产物,其前身国家电力公司曾经垄断着共和国所有的电力产业。2002年4月,国务院发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5号文件),电改大幕正式拉开,按照厂网分离的改革目标,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为5大发电集团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
刘振亚被调进京担任国家电网公司筹备组副组长,国家电网公司成立后,他开始担任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2004年10月,刘振亚升任国家电网公司的总经理兼党组书记。从这时候开始,刘振亚集党政大权于一身,正式执掌了中国这家行政性垄断企业的大权,并开始打造这个巨型的企业帝国。,国家电网公司的总资产高达16462亿元,足可以购买很多非洲国家,旗下员工153.7万人,同样比很多国家的全国人口还要多。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次入围美国《财富》500强排行榜,排名第46,随后每年国家电网公司在《财富》500强中的排名都大幅提升,到2009年,排名已至第15位。
8年前,当高度垄断的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之时,改革派和监管专家们希望看到中国形成一个充满有序竞争的电力市场,但仅仅8年时间,一个更强壮的“弗兰肯斯坦”式巨人再次出现。弗兰肯斯坦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1818年创作的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里的科学家,他用许多碎尸块拼接成一个怪兽,结果这个怪物不受控于它的造物主,为报复它的主人,怪兽制造了诸多悲剧,最后,它的主人杀死了它,但也心力交瘁而亡。
最近几年,国家电网公司也正在试图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庞然大物,外界为此惊恐和忧虑。2、国网的触角坐在北京市三里河路46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大装备办公室里,气氛很沉闷,办公室负责人胡淑清处长声音很高,情绪激动。
“我都不知道写了多少次报告了,现在也不知道去哪里说理去了。”她说,自从去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宣布收购国内二次电气设备龙头企业许继集团和一次电气设备骨干企业平高集团后,她更深刻认识到国家电网公司身上超乎想像的能量。
胡淑清所说的强大能量不仅仅是指国网公司强大的资金实力,而是在各方的强烈反对下,国网公司依然能顺利推进各项收购工作,有关方面对其明显违背电改 “5号文件”精神的行为也一直没有明确表态。
时间回溯到去年7月17日,发生在这一天的两件事情震动了国内电气装备行业。国家电网公司旗下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与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许继集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电科院通过增资扩股,取代平安信托成为许继集团的控股股东,持股60%,未来还将进一步增持至100%。同一天,国家电网公司另一家子公司国网国际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与河南省平顶山市国资委签订协议,无偿受让后者持有的平高集团100%股权。
据业内专家介绍,许继集团是我国集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和直流输电设备于一身的大型企业,而平高集团是国内电气开关设备三大骨干企业之一。
国网公司挺进上游装备行业的行为在去年4月就开始有了传闻,并引起了代表机械行业利益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强烈反对,他们早已经对国网公司一直以来排斥国产装备和阻挠电气设备国有化的做法不满了。当国网公司把触角伸向装备行业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无法保持沉默。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担心是,国网公司构建“直属设备制造体系”,在今后的电网设备招标中很难做到“一视同仁”和公平竞争。
有专家告诉《商务周刊》,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电气装备行业已处于高度竞争状态,这种竞争状态更不允许手握国内70%以上电网设备应用市场的国网公司打造自己的装备制造产业。
为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制止国家电网公司对高压输变电设备龙头制造企业的不当并购,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去年5月份就通过《中国工业报内参》,向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等机构发出呼吁。这份内参强烈质疑了国网自建第二制造体系的做法。
内参指出,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的国家电网公司,近来积极发展自己的设备制造业,使本已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电力设备制造市场,面临大量重复建设的困扰和因新的行业垄断造成的不公平竞争。文章质疑国网全力推进第二制造体系建设,违背了国家多年来积极倡导的电力体制改革方向和目标。
2009年6月17日,中国电气工业协会也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工信部及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就在行业内已热议半年之久的“国家电网公司自建第二制造体系”进行研讨。
胡淑清告诉《商务周刊》,去年7月初,在向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领导汇报机械工业上半年经济运行形势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再次建议制止国家电网发展直属设备制造体系的做法。
7月17日国网公司收购许继电和平高集团消息正式曝光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向央企出资人国务院国资委递交了一份更为详细的报告。但据称国资委在去年 11月初向国务院递交的一份报告中明确站在国网这一边:一、国网的收购有利于促进输变电行业的发展;二、国网的收购有利于电力体制改革;三、国网的收购有利于企业做强做大。
国务院在接到国资委的报告后,于11月11日向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发改委和电监会转发了国资委报告,征求三方的意见。
根据本刊了解,发改委随后也向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征求了意见,并向国务院表达了反对态度,称国网的并购不但不利于行业竞争,更不利于电力体制改革早就确定的主辅分离原则。电监会虽然在大方向上也反对国网的并购行为,但认为许继和平高的市场份额还不到国内电网设备市场的1%,似乎无伤大雅。
而对于自己这种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并购行为,国网公司一直公开否认涉嫌垄断,并聘请国内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对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增资许继电所涉反垄断问题和平高集团国有产权无偿划转所涉及的有关事宜出具了专项法律意见书。前一份意见书称,中国电科院认缴许继集团新增注册资本,虽然将导致中国电科院获得许继集团60%股权并控制许继集团,但该行为并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后一份也认为,该次划转系平顶山市国资委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国有企业之间依据国资委《企业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的无偿划拨行为,不属于市场经济行为。如国务院国资委最终批准本次划拨,则其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不同于《反垄断法》所规范的市场经济行为,因此本次收购不构成《反垄断法》关于经营者集中的相关规定,未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相关规定。
争议一直在继续,期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多次在不同场合反对国网的并购,但目前国务院仍未最终表态。而显然,收购已经进入最后审批阶段,包括胡淑清在内的很多反对者对结果并没有多少信心,因为他们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超强大的对手。3、刘振亚的棋子如果仅仅认为国网并购电气装备企业只是为获得所谓关联交易好处,通过不公平竞争受益,那这种看法似乎过于简单。如果从国网公司内在的发展逻辑看,这些并购行为显然是国家电网自身战略的需要。
“这与国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有着直接的关系,刘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商务周刊》说,“刘在某次内部场合说过,国网要打造中国的西门子。”一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对国内电气装备企业的能力其实并不信任,此前的多次设备招标中,国网表现出对国产设备的排斥情绪。在关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增资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所涉反垄断问题之专项法律意见书中,国网公司也借律师之口认为,“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虽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国外技术先进的大型跨国公司如abb、三菱电机、西门子等相比,在新产品研究开发能力、产品性能以及资金实力、质量管理上还有差距,综合竞争能力较弱,现有大型电力装备的品种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国网公司眼里,中国还没有一家类似西门子那样具有综合实力的电气设备总承包商。显然,刘振亚希望国网公司能承担起这样的角色,而且他自信国网确实也有这样的能力。所以上述法律意见书断言,(对许继电的)本次增资有利于打破境外寡头在电力装备制造业上的垄断地位。
不论外界形容刘振亚是有野心还是有理想,都难以左右这个强势人物实施自己既定的战略。一旦庞大的帝国想扩土开疆,就很难有人能阻挡它的步伐,这也是国网公司之所以敢于冒行业之强烈质疑和违背电力体制改革精神的原因。
从已经发生的事实来看,国网公司的野心显然并不仅仅在许继集团和平高集团上,二者只是帝国棋局上的两个小棋子。
2009年12月27日,很多大人物出现在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热闹的工程奠基现场,国网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李汝革,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季建业带领国网公司主要部门和南京市政府各大部门负责人到场,庆祝国内首个围绕智能电网自主技术研发、核心装备制造、关键产品检测为主要内容的科研产业基地“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科研产业(南京)基地”奠基。南京是国网公司直属重要科研单位电力科学研究院的大本营,也是国网电科院为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而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南瑞集团的大本营。国网电科院由国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和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重组整合而成立,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交直流高电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测控、通信与信息工程、一次设备及其智能化、电力电子、轨道交通及工业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而南瑞集团扮演的则是产业化和智能一次设备及其他电网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的角色。
把南京打造为南方最重要的电气装备产业基地,是国网公司早布下的一步棋。此前,电科院已在江苏省内悄悄地完成了多单并购,麾下有10多家产业公司。仅在2009年,南瑞集团就把从事电线电缆制造的江苏银龙电力电缆公司、江苏淮胜电缆有限公司以及从事断路器、非晶合金变压器等电力设备制造的江苏帕威尔电气有限公司、安徽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和继远软件公司揽入怀里。
随着国网公司提出建设智能电网,国网电科院也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国网电科院认为这是“二次创业”做大做强的最佳时机。该院院长肖世杰在今年1月 21日职工代表大会上宣布了他们的愿景:借助这次机遇,力争用4年左右的时间,使国网电科院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的研究开发中心、设备制造中心、技术服务中心、检验测试中心,国网电科院要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电力科研机构,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
为助推该计划,去年7月20日,刘振亚亲赴南京,与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等地方大员会谈,敲定在南京建设智能电网科研和产业基地。地方政府当然更加乐意看到这样庞大的项目落户,给予了国网公司极大的热情。
此次江苏之行,刘振亚还重点考察了常州的输变电产业,包括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常州特种变压器有限公司、太平洋电力设备集团、常州高新区电工电气装备产业园、溧阳上上电缆集团等。随后就有传闻称,常州市国资委或将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的股份划转给国网公司,常州东芝是全国首家开发生产500kv 电压等级电力变压器的合资公司,同时,地处江苏溧阳的上上电缆集团也将并入国网公司。
不久,传闻就变成了事实。国家电网公司旗下的国网国际技术装备公司通过无偿划转从常州市政府手中取得了常州东芝33%的股权。国网国际技术装备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是国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平高集团就被划拨在其旗下,也是国网公司为实现自己装备总集成商梦想的更重要的一枚棋子。
有业内人士告诉本刊,常州集中了国内众多输变电企业,国网无疑想把这些企业都收至旗下。
而就在刘振亚此次南京之行前几天,国网公司位于北京的另一大科研集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也正式明确增资许继集团。中国电科院是国网公司装备总集成商 “三驾马车”中的最重要成员,此前已经开始对国网公司下属省网公司三产进行整合,如已经整合了江苏华电铁塔制造有限公司、重庆渝能泰山电线电缆有限公司、重庆顺泰铁塔制造有限公司等,并出资成立了多家与电网系统密切相关的产业公司,目前,除20家研究所外,中国电科院还拥有17家科技公司。
而根据上述《中国工业报内参》,国家电网公司对中国电科院的考核目标是到2012年发展为年产值500亿元的产业规模。为推进目标,中国电科院提出了积极培育大产业以及由提供单一装备到提高系统装备贡献率转变的企业战略。
在做强做大的发展激励下,国网公司及其旗下的科研集团产生并购扩张的冲动自然而生。据电气装备行业的分析,国内其他重要的关键企业比如西电集团、天威保变、思源电气、特变电工等,都曾先后被列入国家电网整合的对象。
采访中,国内多家电气装备企业虽然对国网公司的跨界扩张不满,也担心未来自己的产品在招标中会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惮于国网公司这个最大买家的强势,很少有企业愿意公开站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4、帝国的威力面对众多的批评和质疑,国网公司有内部人士很委屈。他认为,一直以来国网公司受到电气设备厂商的价格讹诈,所以国网收购许继和平高等企业,将使国网对设备的生产成本了如指掌,真正掌握产品的定价权。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国内某电力设备企业的负责人称,“面对国网公司这样强大的垄断买家,我们这些企业几乎没有说话的权力,如果能在招标中拿到单子,简直就是拜国网恩赐,我知道,国内很多厂商都要经常到国网公司去公关,不然你可能几年拿不到订单。”国内某电力开关企业的高管在采访中也认为,设备企业能否中标,完全取决于国网公司的态度,在国网帝国面前,生产企业只有臣服的资格,哪里还敢讨价还价。
“所以,我们肯定担心国网一旦拥有了自己的设备制造体系,体系外的企业很有可能被排除在竞争之外,国网的威力我们不是没有领教过。”这位企业家说, “很明显,我们这些国网外的企业肯定竞争不过国网体系内的企业。”国网公司虽然极力辩解未来不会形成歧视政策,但在本刊获得的那份《中国工业报内参》里,却显示国网旗下的公司在无业绩的情况下可以屡屡中标,甚至不通过公开招标程序,把项目直接交给旗下的单位。在2009年1月三峡工程地下电站送出直流输电工程主设备招标中,国网全资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法国阿海珐公司(areva)作为投标乙方,在没有资质和业绩的情况下参与投标并中标;在最近的一次大型抽水蓄能机组招标中,对于调速装置、励磁装置等关键附属设备,国网公司不通过招标就将其给了另一家全资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而该研究院在此方面也还没有业绩。
采访中,胡淑清告诉本刊,她对三峡工程地下电站送出直流输电工程主设备招标的情况比较熟悉,当时参与竞标的还有国内输配电行业中唯一的央企西电集团,在上述领域,西电已经拥有成熟的技术和完善的制造能力,而中国电科院并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更缺乏制造能力。但最终中国电科院与法国阿海珐公司联合以超乎想象的低报价中标。胡淑清认为,按照他们的报价,肯定是要赔钱的,但因为背后有国网公司的支持和操纵,明显违反市场规则的事情就能发生。
而为了竞标成功,中国电科院与法国阿海珐公司进行接触,希望借助法方的技术实力弥补中国电科院的不足,据称阿海珐下属的输配电公司在直流输电技术领域有着领先的技术和多年的工程经验。中国电科院网站公开的资料显示,2007年4月,中国电科院与法国阿海珐输配电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框架的协议,阿海珐同意把直流换流阀等技术转让给中国电科院,随后双方日益紧密,高层之间互访频繁。2008年,中国电科院还派出一批技术人员到阿海珐(areva)位于英国的输配电技术中心接受培训。
一位业内专家认为,法国阿海珐当然乐于跟这样一家有着强大背景的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借助中国电科院,阿海珐可以打开中国巨大的电网市场。
事实也是如此,这样的合作使得阿海珐最近两年连续获得一些此前难以拿下的项目,去年,由于阿海珐在直流阀技术方面与中国电科院的合资合作,双方在国网公司公开招标的黑河项目中一举中标。
“为了支持双方的合作项目,国网公司还投巨资在位于北京市清河的中国电科院建设了一个庞大的生产基地。”胡淑清说,“对于国内其他设备企业,哪里有这么大的手笔?”对于国网公司的威力,最近感受最深的可能是国内三大变压器生产企业之一的天威保变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记者采访中获悉,这家变压器生产商早已进入国网公司的收编名单,但2007年9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却占得先机,顺利从天威集团手中以无偿划转的方式获得天威保变51.1%的股份。团横刀夺爱本身已经令舍我其谁的国网公司感到不快,而去年国网收编许继和平高的消息一经确定后,据称兵装集团的领导到国资委表达了反对意见,国网公司大为震怒。最近一年多的几次大项目招标中,天威保变没有一次中标。
最近,胡淑清到天威保变调研,天威保变有关负责人很委屈,但也只能有苦难言,“那么厚的标书里,挑拣些毛病是很简单的事情,即使针对一些小瑕疵,国网公司就可以拔枪立毙”。
《中国工业报内参》还披露了一个事实,早在197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设备研究。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国内首条成功投运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中,国内制造企业发挥了关键作用,综合国产化率达到了90%以上。但国内设备制造企业在申请专利时,国网公司却要求与其共享专利权。这意味着,制造企业今后要参与其他国内外公司的项目建设就必须先征得国网的同意。借此,国网的垄断将进一步延伸。
一位曾经亲身经历了特高压国产化工作的机械专家也向《商务周刊》证实,在建设特高压试验示范线项目中,国网公司强迫设备企业必须同时签订知识产权和专利共享的协议,如果不签署协议就不使用该企业的产品,在强大的压力下,很多企业最后都不得不认下了这份不公平的交易。5、艰难的主辅分离2010年初,两度被搁置的电网主辅分离改革再次出现在了有关领导的办公桌上。据悉,这个一直难产的改革将于年内重启,但根据已经公开出来的消息,此次改革的重点在早已经从国网中分离出来的四大辅业集团之间的重组,这四大辅业集团是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和葛洲坝集团,目前均由国资委直接监管。
业内多位人士认为,虽然国网公司收购许继电和平高两大电力设备企业还存在不确定性,但其行为本身对于电力体制改革关于主辅分离既定原则的破坏已经影响深远。
“这种明显违背电改精神的行为却难以得到制止,我很难理解。”胡淑清认为,即使非电力专家,也清楚国网的行为已经超越了既定的边界,有关部门不应该纵容国网在错误的道路上走那么远。
而在电改专家眼里,电改8年来,5号文件所确定下来的原则只有“厂网分离”得到了比较顺利的推进,发电侧有了相对充分的竞争,但接下来的“主辅分离”、“主多分离”以及“输配分离”一直举步维艰,难有实质性进展。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电监会官员认为,目前来看,主辅分离改革似乎绕了一个圈子,从起点又回到了起点。他认为,就目前国网收购两大电气设备企业看,可能在最初的改革设计时就为国网越界埋下了伏笔。
“最初改革设计时,就不应该把中国电科院等科研实体划归国网公司管辖,退一步讲,即使这些实体归于国网旗下,也应该有严格的政策限定其只能是单纯的科研机构,不能赋予其做大做强的产业激励目标。”他说。
这当然是改革不彻底的隐患,但也是国网公司强势使然。
2008年初年初,一场历史上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袭击了华中、华东两个区域电网和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四川、重庆、浙江、安徽、福建、江苏 10个省级电网,国家电网经营区域545个县(区)、2700多万用户受到影响,其中80个县(区)供电几乎全部中断,华中、华东电网几十条500千伏线路倒塔、倒杆、解列和停运,暴雪、覆冰凝雪等造成贵州500千伏电网基本瘫痪,湖南电网一度濒临崩溃。后来根据中国电力行业主管部门的披露,电力系统因此次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亿元。
我国电网有史以来受严重的一次灾害引起了多位专家对国网公司垂直一体化垄断模式和一味强调建设大容量、远距离的大电网行为的批评。但国网公司却在大力宣传抗冰保电成就的同时,游说中央放弃既定的主辅分离改革。
有报道公开称,雪灾过后,国家电网公司即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措辞强烈的报告称,“送变电企业和设计院都不应作为辅业分离出去”。
国网公司强调,从这次抗冰保电可以看出,设备企业对于电网的建设和维护非常重要。考虑到电力应急和安全,设备企业不应作为辅业剥离,而是应当留在主业之内,否则无法高效率地组织抢修队伍,会影响到正常的电力建设和维护。
在改革派眼里,这多少有些威胁政府的意味,但国网公司确实达到了目的。据说,决策层对此文件的批复是,要“进一步论证”。从目前事实看,高层对于国网明显违背主辅分离式的扩张采取了缄默的态度。
天灾人祸似乎总是能够成为国网公司游说的借口。电监会那位内部人士回忆,为厘清电网运行的真实成本,2002年就明确电网“主辅分离”在“厂网分离” 之后应该成为改革的重点。2004年底,国家电力改革领导小组将第一份主辅分离改革方案上报决策层,业内对此充满期待。但正式文件还未出台,“电荒”开始在全国蔓延,并持续了前后两年多时间,“主辅分离”方案最终未被通过,改革时间表被无限延期。
随后几年,电改办牵头制订了多个版本的改革方案,都因阻力较大,部委之间意见未能统一等问题而搁浅。电力改革“主辅分离”的时间表一延再延,国家电网公司却在只争朝夕的越长越大。
国网的发电图谋2010年1月31日,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出现在国网能源研究院主办的“能源经济发展”论坛上。这位国网高层针对业界反映强烈的风电等清洁能源上网难问题作出了解释,他强调了众所周知的说法:“近年来我国风电发展速度大大超出规划,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可调度性低的特点,大规模接入后对电网运行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尽管国网把风电等清洁能源上网难的关节归因于风电发展过速,但这家电网运营商自己却就在参与风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它希望成为中国未来最大的清洁发电生产商。
这多少显得有些滑稽。但这是国网公司染指发电领域的一种迂回战略。
2002年“厂网分离”改革后,国网公司就不被允许再涉足发电领域。电改之所以首先要把发电侧与输电侧分开,是为了在不具备自然垄断端的发电领域进行市场化竞争,打破原有发电输电高度统一的垄断局面。按照电改的预定,厂网分离改革必须在“十一五”期间彻底完成。
虽然2002年厂网实现了初步分离,并形成了5大发电集团竞争的局面,但国网公司显然希望继续染指发电侧,并借道新能源发电打造自己的发电版图。对此,外界也一直有批评声音,认为国网有打造中国“第六大发电集团”的野心。
染指地方地方小水电这种分布式供电模式一直是中国农村水电的一大特色。国际小水电组织也认为,小水电对于消除贫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
一直以来,这些地方小水电归属于地方水利部门管辖。四川省水电产业集团公司专家顾问组组长李其道告诉《商务周刊》,在最高峰时的1990年代末,中国有800多个小水电自发自供自管县,但随着此后开始的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改造,大电网依靠强势垄断地位开始一点点蚕食地方小水电。
最初,国家电网公司的前身国家电力公司就要挟地方,如果不把这些小水电划拨给电网或由电网代管,当地的农网改造就不能进行。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后,国家电网公司仍旧沿袭了前辈思路,继续收编地方小水电,把这些处于自主状态下的分布式电力资产纳入统一的大电网里。
“到2007年底,全国小水电自发自供自管县只剩下200个左右了。”李其道说,在水电资源丰富的四川省,原来有110多个小水电自发自供自管县,目前所剩寥寥无几。而且失去了供区市场的这些县的小水电,还从原来的“三自”(自发自供自用)变为“三限”(限时限量限价上网),受到大电网的极大制约。
对地方小水电的收编造成的一个直接恶果就是抬高了农民用电成本。李其道回忆,在自发自供自用时期,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供电服务模式卖给农村用户的电价每度只有0.2元左右,有些地方甚至更便宜,但一旦并入国网,国网采取了低价购入、高价卖出的方法赚取超额利润,很多地方曾向李其道反映,当地农村用电涨到0.5元。
地方政府在其中也充当了国网公司的合谋者。2007年,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曾有内部人士给李其道发来一封揭发材料,南江县位于四川北缘米仓山南麓,境内河流众多,水电理论蕴藏量丰富,发展了多家小水电企业,投资主体也很多元化,在南江电力格局中,小水电发电量占到了60%。
2007年10月9日,巴中市电力同网同价工作正式启动,在此过程中,国网所属的巴中市电业局逼迫地方小水电企业必须无偿交出供电区,由此造成的人员、债务、股本等问题自行解决,国网概不负责。该县一位领导在会议上也明确称,小水电阻碍了南江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管国网与小水电之间的矛盾如何,不管牛打死马、马打死牛,都必须无条件执行上级规定,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南江县的电力体制问题。在牺牲了地方小水电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南江县配合国网顺利实施了“改革”,事后,南江县还成为农电改制的样本被宣传。
2008年,李其道曾把国网这种强势的垄断行为上报到国家电监会,但电监会有关官员告诉他,电监会管不了这样的事情。
在四川,国网公司很早还盯上了省内5家发供一体的配电网上市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不同途径实现了对其中4家的控股。2006年8月初,四川省电力公司以每股2.45元的价格受让了深圳市业海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四川汉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所持乐山电力股份 ()3600余万股,并以14.56%的持股份额(股改后降至10%)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2008年11月3日,四川省电力公司又与眉山资产经营公司签订股权转让终止协议,以4.77元/股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受让了后者持有的1632.4万股乐山电力解禁股,正式成为乐山电力第一大股东。
此次控股也为日后四川电力高管操纵乐山电力内幕交易埋下了伏笔,2009年8月,中国证监会披露了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裁吕道斌涉嫌违规交易乐山电力股票的丑闻。
而早在2008年,岷江水电()也被四川电力所控制。该公司的2008年报显示,四川省电力公司全资拥有阿坝藏族自治州水利电网资产经营公司,后者持有岷江水电总股本的23.91%,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四川省电力公司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西昌电力()是四川凉山州唯一的发电和供电公司,负责凉山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供电任务,2009年3月18日,西昌电力发布第一大股东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四川省电力公司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获得西昌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180万股西昌电力,交易总金额为人民币 826.20万元。此次交易后,四川省电力公司共持有西昌电力5527.25万股,持股比例达到15.16%,成为西昌电力第一大股东。
2009年11月2日,明星电力()也与四川省电力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向四川省电力公司转让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07%。股权转让完成后,四川省电力公司也成为明星电力的实际控制人。
“目前,只有广安爱众()还没有被国网掌控,但其未来的命运也未可知。”李其道深感忧虑,这些上市公司手中都有不小的发电资产和发电能力,被国网控制后对于长远的电改会产生不利影响。他相信,国网不仅仅在四川省进行了此类扩张。
未来的新能源霸主2009年底,河北省发改委核准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的一个大项目,该项目名为国家风光储输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国家风光储输示范项目是国网公司力推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首批示范项目,一期工程位于张北县,计划建设风电10万千瓦、光伏发电5万千瓦、储能2万千瓦,总投资约33亿元。
根据张家口市发改委主任王世光去年9月张家口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上透露的信息,该项目是去年4月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能源局和国家电网公司研究决定启动的大型新能源项目,项目估算总投资200亿元以上。项目建成后,张北小县不但会成为世界最先进的风电研究和试验中心,还会成为国网公司旗下一个巨大的风电场。业内人士也认为,这个风电场将进一步助推国网公司突破不能发电的政策限制。
业内也注意到,承担这个项目的具体实施公司是国网旗下的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注册资本22亿元,除了经营管理国家电网公司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另一个很关键的功能是大力开发建设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
4年前记者在采访一位电力改革专家时,他就明确指出新源公司的功能设置明显违背了厂网分离的改革目标。但具体政策却为国网留下了闪转腾挪的空间,因为电力体制改革只是明确电网公司不能投资常规火电厂,对于投资新能源发电项目并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国网公司还掌握着2002年电力改革中所预留的用于以后支付改革成本的发电资产,国网内部一直希望能把这些资产保留下去,但迫于电改压力,这些资产最后都被出售剥离,这无疑也刺激了国网借道新能源发电的动力。逐渐剥离火电资产的同时,国家电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抢占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发电高地。在该公司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风电,每年开工10万千瓦、投产10万千瓦的目标。
最早在2007月8日,新源公司控股的第一个风电项目——内蒙古杭锦旗伊和乌素风电场一期4.95万千瓦工程就开工了,这个位于狼山和阴山之间的狭长风电场,也是鄂尔多斯市第一个风电项目。该项目66台风电机组于2007年12月31日建成并网发电,一年后,该风电场二期4.95万千瓦工程也建成,另外66台风机开始并网发电。目前,该风电项目仍在续建之中,国网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在这里建成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特大型风电场,总投资上百亿元。
当然,新源公司永远不会为了风电上网难而发愁,国网自己的风电项目建成即可上网。
到2007年底,新源公司已经在建的风电场除了内蒙古杭锦旗伊和乌素风电场,还有总投资4.4亿元的甘肃安西风电场49.5万千瓦特许权项目工程、按照股权比例投资建设的新疆天风发电公司三期4.95万千瓦风电项目和内蒙古赤峰新胜公司二期4.93万千瓦风电项目。
本刊还了解到,去年底,新源公司建设的甘肃瓜州干河口第三风电场20万千瓦工程已经开始各方面的招标。
而在更早的2005年7月,很少有人注意到,国网注册成立了一家叫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该公司承担着国网公司进军生物质发电领域的重任,在最近几年里,国能生物发电集团公司在全国投资建设了多个生物质发电项目。国网公司也如风电一样重视生物质发电,还专门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公司发展生物质能发电的总体目标、发展思路和保障措施。国网自己预计到2010年,将建成约200万千瓦的生物质能发电能力,届时将占中国生物质发电能力的36%左右。
2006年12月1日,国能山东单县生物发电工程正式投产发电,国网宣称这是我国第一个建成投产的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截至目前,国能公司已取得核准项目40个,遍布山东、河北、河南、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湖北、安徽、陕西等省和自治区,其中已投产项目12个,发电装机容量 32.4万千瓦;在建项目7个,在建装机容量8.4万千瓦。
国网公司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可谓无孔不入。一位光伏领域专家告诉本刊,“十一五”期间,国网公司也进入了太阳能发电开发领域,截止到2008年年中,国网已与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等达成了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合作开发意向,并正处于快速推进之中。
可以想象,在不久的未来,国网公司凭借强大的实力,将会把自己打造为中国新能源发电市场中的庞然大物。届时,国网的新能源发电依托强大的输配垄断母体,还会给市场中的其他竞争者留下多少独立生存的空间呢?这将是未来很长时间一直会困扰着决策层的难题。6、遥遥无期的输配分离输配分离改革在长期搁置后,再次被有关部门提上了重要的议程。从公开信息看,国家电监会今年可能会有大动作。
在2010年1月18日召开的国家电监会工作年会上,电监会主席王旭东表示,将在今年推进落实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工作并促进实施,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电价改革工作,拟订输配电体制改革方案。
这无疑是个积极的信号。外界也注意到,2009年12月15日国家电监会《2009年供电监管报告》发布会上,电监会新闻发言人谭荣尧也透露,电监会将出台《输配电成本监审办法》,明确输配电成本,啃下电改的“硬骨头”。他说:“输配电成本核算是电改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业内都很清楚,谭荣尧所说的电改“硬骨头”,实指输配分离改革,输配电成本核算是启动输配分离的关键一步。
输配分离原则是2002年“5号文件”就已经明确下来的改革方向。所谓输配分离,就是将输电和配电环节从资产、财务和人事上分拆,输电环节由电网管理,而售电环节,将把地方供电局改组为多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再辅之以购电大户与电厂签订直供合同,把配电网的建设运行下放地方。
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后,输配电仍统一由电网管理,这种局面被电改专家认为模糊了电网的真实成本,影响了下一步更为关键的电价改革。只有输配分开,才能打破电网作为单一购买方的现有市场格局,形成购电方和发电方的自由选择,到那时电网才能变成一张纯粹的输送网络,公开、透明的定价机制才能形成。
原电监会副主席邵秉仁曾如此强调输配分离的重大改革意义:“输配分开是全面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纲,纲举才能目张。没有这一步,厂网分开的效果就不会充分显现,也很难建立一个有效的电力市场体系。”改革初期,由于集中在厂网分离和主辅分离上,所以更为复杂的输配分离在很长时间没有被碰触。尤其是,与“厂网分开”相比,“输配分开”的改革被业内专家认为是“更复杂、更艰巨”的改革任务。因为输配分开将涉及电网企业资产、调度体制的大调整,以及电价改革的真正启动。
“这背后显然涉及到更为复杂的利益关系,起码国网公司就始终不愿意把配电网资产和管理权下放给地方。”上述电监会官员对《商务周刊》说。
国网摇头了随着电改的逐步深入,国家希望在“十一五”(2006年—2010年)期间启动并完成输配分离改革。
2005年末,中国电力改革体制领导小组召开了第8次会议,重点讨论“十一五”期间的电力体制改革思路。会议明确“5号文件”的改革方向和总体目标既定不变,“十一五”期间,要以输配分开为突破口,以区域电力市场建设为中心,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全面推进电价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争取在“十一五”末初步形成有效监管下的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
电力体改领导小组会议对于改革的积极态度,特别是明确启动输配分开改革,令当时改革派们精神振奋,他们认为僵持下的沉闷电改将有望打开新的局面。
2006年,国家启动第二次煤电联动,结果造成全国电价普遍上调。随后不久,众人对电力系统企业转嫁成本的质疑接踵而至,而垄断行业高收入的问题又在当年成为众矢之的,改革呼声高涨。
为进一步推进电改,国务院派出一位副总理亲自负责电力体制改革研究办公室来研究电力体制改革问题。而当时电监会和发改委已经在该年年中下达了各地测算输配电价格要求,并准备在华东电网以及广东电网首先实行输配电价格改革。
但此间国网公司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认为以输配分离为突破口推动电价改革是本末倒置,不解决电价改革,无法奢谈输配分开。
国网公司强调,拆分电网公司是一招险棋,后果是成本升高,拆得越多,成本越高,难以扭转电价上涨,更可能导致电网调度和安全上的事故。
部分代表国网公司声音的经济学家称,国电系统首次拆分完成后,当务之急是打破政府部门对电价和电源项目的行政审批。因此,电力体制改革下一步打破垄断的首要任务是打破行政性垄断,而不是进行输配分离。
“国网公司的声音太大了,阻力也很大。所以输配分离改革在2006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2007年记者采访一位积极的改革派专家时,他就表达了这样的无奈。
2007年1月,国务院副秘书长尤权调任电监会,成为电监会第二任主席。此时正是电力体制改革沉闷的僵持期,各方显然希望尤权能够打破僵局。
尤权到任三个月后,电监会发布《电力监管年度报告(2006)》,报告第一次把矛头直指电网垄断,认为当前供电环节的特点是两大电网公司(指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寡头垄断,普遍服务未完全实现,城乡与地区差异依旧存在,两大电网寡头垄断供电环节,配合产业调控的差别电价基本未得到执行。
2007年4月1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希望能进一步推动电改进程,并明确输配分离在“十一五”的前三年进行试点,要求在“十五”末完成输配分离改革。随后,电监会也把输配分开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
但随着2007年前后电荒蔓延,改革步伐大为放缓,而国网公司也找到了应付电荒而推迟改革的很好借口,垄断得以维持。
2008年电监会发布的《2007年电价执行情况监管报告》显示,由于电力体制改革不到位,输配电价仍未独立核定,购销差价与国家公布的输配电价相差较大。其中,跨区域输配电价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包括在交易过程中存在上网价格偏低,电网企业收取费用偏高,交易缺乏公开透明的信息,发电企业对交易电量、电价和收费缺乏知情权等。
强大的学术机器为了厘清电网的真实成本,国际上通行输配分离,在输配分离前,首先要完成的是输配的独立核算,但直到现在,输配的独立核算仍没有进行。
几年前,当《商务周刊》采访著名电力专家陈望祥时,他就指出,国家电网公司从一开始就对输配分离持反对意见,并采取很多措施阻止这一改革进程。陈望祥一直坚决反对国网公司的垄断行为,但这位电力斗士在2009年3月去世了。
显然,垄断迟迟不能打破的背后,仍然是电网为了维护自己的垄断利益,不愿意把配电业务拱手送出。
早在2005年岁末,中国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8次会议召开前,就维持“5号文件”还是修改“5号文件”,已经争论了3年,争议的焦点就在于输配是否分开上。就在电改领导小组重申“5号文件”之际,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将各省电网主要资产上收,宣布大力发展特高压电网为2006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而在《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过程中,国网就强调“改革要稳步推进”,反复对草案修改,最核心的是不同意输配分开。
一位电改专家告诉《商务周刊》,为了阻挡改革步伐,国网公司借助旗下研究机构和国内一些智库机构造势,宣传输配分离的弊端和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
2006年,国内一位知名教授不断公开发表意见,认为电力改革的问题在于方案制订有错误。他称输配分开潜藏着巨大的风险,而且输配分开本身并不能够打破垄断,输电和配电都具有自然垄断属性,并不能因为输配分开而打破。他得出结论,现在主张推行输配分离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按照这种观点发展下去,中国的电力要么出现一次大面积电力安全事故的风险,要么是电价上升的风险。
此观点引起了陈望祥等专家的批评,他称该教授接受了国家电网大笔的研究资助经费,所以代表电网利益发言,“试图把水搅浑”。
随着时间的流逝,到2008年,输配体制改革终于在争议中再次被提上日程,国网公司也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外界压力。电监会上述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记者,2008年前后,国网公司也进一步加大了理论上的研究投入,包括资助国内某大型智库的经济学家和规制专家,连续发表输配电网自然垄断合理性的文章,支持输配一体化。国网公司旗下的智库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与这些学者合作建立了复杂的函数模型,分析输配分离改革造成的纵向经济损失。
他们认为,与其他网络型产业不同,输配电之间具有很强的技术依赖性,这种技术依赖性会产生显著的纵向经济。他们按照110kv—35kv和220kv —110kv界面分离的两种情景,分别测算了输配分离产生的纵向经济损失,最终的结果显示,在两种情境下,如果在2005年之后实行输配分离改革,那么将分别造成1200亿—4900亿元和2200亿—6200亿元的损失。由此这些专家指出,输配分离所带来的巨大改革成本表明,中国还不具备推进输配分离改革的条件,暂时不宜推行,除非预期改革收益远远高于改革成本。
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旗下的另一大智囊机构国网能源研究院也投入人力财力,进行一项电网功能和自然垄断属性的课题研究,试图证明输配分离的不利。该机构承担着国网公司的软科学研究及咨询服务,是国网公司综合性能源研究智库和交流平台。该课题研究的最终报告认为,电网是自然垄断属性的典型代表,这决定了电网应该实行垄断经营。报告重点强调,电网范围经营性决定了输配一体化经营更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在我国现实国情下,实行输配一体化经营和实行大规模联网更有利于充分发挥电网功能。
该课题也通过构建电网管理体制量化分析模型,对我国输配分离进行了量化模拟分析。其结果显示,电网具有非常明显的全局规模经济,输配分离将造成巨大的纵向经济损失,如果我国在2010年实行输配分离,那么输配分离之后的电网企业生产成本将增加4000亿元以上。研究者还对输配分离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进行了量化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输配分离将造成消费者剩余的巨大损失,如果在2005年实行输配分离,将带来3000亿-4000亿元的社会福利损失。
报告同样得出结论:“输配分离将带来巨大的成本增加,很难获得明确的收益,输配分离本身不符合改革的成本效益原则。”7、令人迷惑的配售分开在极力否定输配分离改革的同时,有业内接近国网公司的人士告诉本刊,国网公司却大力鼓吹另一种“配售分开”,也就是说地方配电企业仍旧由国网公司管理,售电部门则可以分拆出去成立独立的公司。最初很多电力专家不理解其中的内涵,随着国网公司在湖北省咸丰市开始试点,业内人士才明白这背后的真实意义。为试点配售分开,国网公司在咸丰市某区把售电分离出去,成立了一家名叫三新农电服务公司的私营售电公司。随后,国网在湖北孝感等地也开展了类似的配售分开改革试点。
国网公司宣称,成立三新农电服务公司是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发展战略的创新实践。但业内很快就注意到,配售分开完全违背了电改的初衷,并在国有资产与私有企业之间架起了一道利益输送的通道,因为售电公司的性质是私营企业,但公司董事长一般由地方电力公司领导出任,管理层也由当地电力公司派出的职工担任,电力公司的很多员工在售电公司中持有股份。
批评者认为,这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开,而是一种左手倒右手的游戏,这样的游戏规则根本不可能建立有序的售电市场,更不可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电力服务。
随着国网内部进行的这种配售分开在更大范围展开,业内也注意到其中的更多乱相。有人跟踪研究一些案例后发现,更多的时候,供电公司将原来综合性的分公司的配电线路及设备的安装检修维护从分公司分离出来,单独成立配网中心和售电中心等,有的还将输变电设备的运行和检修安装工程分开,交由旗下多种经营公司承担。这样做的结果只是强化了专业管理,并不是实质性的配售分离。
不管输配分开还是配售分开,标志都是要建立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只有产权清晰,才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分离。但如果改革由电力部门内部来进行,原来的本质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只能进一步固化垄断。
“这样的配售分开改革不能不让人费解,连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西方都不会这么搞。”那位接近国网公司的人士说。
国网的系统性锁定2009年12月31日的《中国电力报》刊登了蒙定中的一篇长文,题目是《防止电网大停电的中国经验》,引起了包括电监会在内的电力行业的广泛关注。蒙定中为原电力部生产司的教授级高工,也是国际大电网cigre和美国ieee的会员,长期研究电网安全,是当年强烈反对国网公司上马特高压电网的专家之一。
该文发表一个多月前的11月10日晚,巴西发生了一次重大停电事故,顷刻间巴西最大的两个城市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漆黑一片,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也陷入瘫痪。此次因为巴西和巴拉圭边境的伊泰普水电站出现故障而引起的事故,也导致巴拉圭整个国家在10日夜间至少15分钟时间内漆黑一片。
蒙定中告诉记者,这是自1965年以来全球发生的第21次电网重大停电,国际上一般把每次电力负荷损失在800万千瓦以上的停电事故定义为重大停电。这21次重大停电事故6次发生在美国,4次发生在巴西,欧洲和加拿大魁北克也分别发生过4次,日本、印度和中国台湾各发生过1次。
蒙定中在文章中认为,中国大陆之所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重大停电,是因为中国在1970年代末就开始认真研究国外的重大停电事故,很早就建立了应对措施。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建立起了可靠的交直流分层分区的电网结构,分区之间通过直流联网,这就有效保障了中国不会发生全国性的重大停电。
但蒙定中注意到,国家电网公司从2002年成立后,就一直试图打破可靠的交直流分层分区的电网结构,建立一张统一的、大容量、远距离运输的全国性交流同步大电网。在他看来,这显然是极其危险的。
“交流同步电网范围越大,稳定问题复杂而突出,一旦发生局部事故,波及范围就会很大。”蒙定中说,国际上发生的那些大面积停电事故,很多都是由小事故引起交流线路功率转移,连锁反应导致稳定破坏、系统瓦解和大停电。
但国网公司似乎并不担心类似的事故发生在中国,他们认为一张坚强的全国性统一大电网才能确保未来中国的电力安全。有电力监管专家指出,国网的用意很清楚,在固化垄断的基础上,借助未来统一的全国性电网,可以实现对系统的锁定,未来整个电力生态系统都执掌于国网的意志,而这显然是垄断的更高境界。8、继续推进的特高压从2004年开始,国网公司就酝酿建设特高压电网,2006年,国网公司推动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努力达到了顶峰,特高压电网,是指1000千伏的交流或正负800千伏的直流电网。蒙定中称,国网的关注是在1000千伏的交流特高压上。
但特高压电网受到了很多电力专家和监管专家的猛烈批评。“用交流百万伏全国联网完全破坏20多年来实践证明非常可靠的分区原则,将冒全国范围大停电的高风险。”蒙定中称。即使在国网公司的首条特高压试验示范项目建成后,他也在不同场合表达这样的看法。
期间,电监会官员杨名舟连续上书中央,直陈特高压会给中国电力体制改革造成极大的危机。杨名舟当时认为,特高压电网背后是国网公司建设全国一张网的图谋,全国一张网一旦宣告形成,垄断在技术上也就形成了。陈望祥等著名电力专家也纷纷撰写文章,批评建设特高压对电改的危害和不经济,试图阻止特高压项目上马。
但专家们的反对声音显然没有抵过国网公司强大的推动力。2006年10月底,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并在2009年1月初建成运行。
该试验示范工程到现在已经运行了一年时间,运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蒙定中根据公开的数据和文件分析,该示范工程功率录波震荡曲线幅度过大,所以实际运行功效还不到设计的一半。
这样的运行效果并没有让国网公司放弃投入巨资在全国铺开建设特高压电网。2009年初国网公司宣布特高压示范工程试运成功,随后又宣布开始实施建设淮南-上海和锡林郭勒盟-上海两个交流特高压起步工程。这两个工程投资更加惊人,前者总投资229.2亿元,后者总投资781.4亿元。
比国家篇八
初次接触国家,带给我深深的震撼和感动。在我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这个国家的繁荣与活力。大街上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人们忙碌而热情。这里的人民友好而乐观,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生活中,我都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和勤奋。这种初步体验让我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第二段:深入了解,发现国家的魅力与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家。我发现这个国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从古代的传统艺术到现代的科技创新,这个国家一直在不断变革和进步。我相信这是因为国家有着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本,他们注重教育和培养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这个国家的政府非常重视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努力为每个人创造平等的机会和改善生活环境。这样的价值观让我深感钦佩和向往。
第三段:参与社会,体验国家的责任与使命
通过参与社会工作和活动,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国家的责任与使命。这个国家的政府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为民众提供各种服务和保障。他们努力解决人民的需求和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而我们作为国家的一份子,也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参与社会工作,为他人尽一份力量,是我对这个国家的贡献和回馈。通过这样的参与,我深切体会到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以及我们每个人的影响力。
第四段:国际视野,思考国家在世界舞台的地位
随着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和体验的加深,我开始思考这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这个国家作为一个重要的大国,拥有着许多世界级的企业和科技创新。国家的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和传播。在国际事务中,这个国家始终秉持着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原则,努力维护全球的稳定和平衡。我意识到,只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全球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段:自我反思,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对国家的深入了解和体验,我开始思考如何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意识到,只有个人的努力和进步,才能推动国家的发展。我秉持着国家的价值观和理念,努力学习和成长,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贡献。无论是在学术研究、创新创业,还是在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中,我都希望能够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我才能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个国家的一份子的荣耀和自豪感。
总结:
通过与这个国家的接触和体验,我对国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繁荣与活力,发现了国家的价值与使命,思考了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从而激发了我的自我反思和贡献意识。我想告诉每个人,作为一个国家的一份子,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去,从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