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表(大全6篇)
计划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领域。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资源分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表篇一
随着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对历史教研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教研教学要求。历史教研工作对历史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不仅要加强对教学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教育对象的研究。
本学期我们历史教研组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抓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努力搞好本期教育工作。“一个中心”即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立足课堂教学和教学后程管理。
通过本期本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实现历史组同仁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及时总结经验,分工协作,努力创新,不断摸索与实践,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开创我校历史学科教科研新局面。
首先,落实教学常规,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一)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到“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进度、作业)、“六认真”(认真备课、上课、处理作业、考试、命题、辅导)。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如何在新课堂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努力探索适合我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遵循学校教学计划,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应立足各年级的具体学情,认真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及教研计划,并按照学校相关部门的具体要求,认真完成教育教学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三)继续加强对课标、课程的学习,深入研究,及时作好本期课改的总结与反思,转变观念,不断调适,与时俱进。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做好各种信息的资料收集、积累和筛选工作,并切实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常规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进行集中研究,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对教学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去进行研究,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情而异。要求本组各位教师注意搜求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表篇二
本学期我们历史教研组将全面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深入学习领会我校的课改理念,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个目标,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贯彻一个标准(课程标准),提高两种能力(自主能力及教师挖掘教材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注重实效,为我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作出我们的努力。
1、加强备课。强化本组的集备功能,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
2、认真上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分析、评价和总结工作。注意方法的指导,及时将知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考前训练和讲评,研究中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现代教学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灵活灵活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大对学生的检查力度,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每个单元之后要进行单元测试或单元练习;并且及时召开备课组分析会,及时诊断,及时反思,及时研究制定调控方案,并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4、坚持相互听课、相互评课。严格执行组内公开课制度,组内多讨论,多交流。通过听课等形式促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示范性。保持本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新教师不光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请教,更要多钻研。老教师也能从新教师身上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取长补短,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6、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群策群力,汇集全组智慧,推进校本研究,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搞好常规教学工作。组织本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一方面了解最新的教改动态和信息,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和一个引导者,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灵活运用"自主、合作、展示"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习,会学学习!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表篇三
本学期历史组将以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历史课教学改革,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更新观念,努力构建适合学生主动发展、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科学素质、发展能力为最终目标,加大教育教研力度。同时根据教研室的要求,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的步伐,提高本学科的教研信息化水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研活动的新思路。
二、具体计划安排:
1.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进行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探讨
2.学习的方式:自主学习、小组学习交流、和学生交流相结合;利用组内教研活动,加强学习交流;并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心得体会,用理论来指导教学。同时通过历史教学的反馈、以及与学生交流等方式,了解和加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3.学习的内容:中学历史教学新课标;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等相关的教学论文及理论。
4.学习的深化: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教学心得,进行理论的总结,积极参与历史教育论文的评比,努力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5.定期参加业务进修,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6.认真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好课展评以及新教材的展示,及时地总结,并学习先进学校的经验,尤其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7.积极组织、加强集体备课
加强新教材内容的研究和探讨,认真听取教干教师和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性意见,来丰富备课的内容。备课活动中,努力提高备课质量和教学水平。收集相关教学的课件,针对本组教学实际,集体探讨、修改,用于教学实际。
组织本组老师认真听课,及时组织讨论,交流,力求计划圆满完成;组织好校内外公开课,本着共同参与的原则,共同探讨、交流,以集体的智慧来争取本组的荣誉。
总之,每个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知识与应用水平,根据学校工作的要求,尝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表篇四
20xx年新学期,本教研组决心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学年继续开展新课程改革和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做好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我校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为指导,认真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成效,引导历史教师反思课改现状,研究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引导教师增强课程意识,用好实验教材,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历史学科课程改革指导组的作用,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激励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改善工作方式,提高专业水平。
1)、开学初备课组定好教学进度和制定教学计划。
2)、本学期开课老师为校高级教师、骨干教师、教研组长。
3)、听课制度:教龄不足3年教师:每周2节,每月8节;教研组长、班主任:每两周3节,每月6节;其他教师:每周1节,每月4节。
4)、作业和教案检查分为期中和期末两次检查。
5)、考试分期中和期末两次。
3、抓好基础年级历史的教学工作,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积极研究高考试题,充分发挥集体力量探讨高考方向,收集高考信息,力争使高考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认真做好中考、会考复习研讨工作。引导教师从研究考试入手,做好信息交流与研究工作,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4-5月份:1)搞好历史课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力求活泼新颖,多样丰富,启人心智。2)教师业务考试。
5、创建优秀教研组活动。期中考试左右时间教务处对教研组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学期末开展评选活动。
6、完善教研组多媒体教学资料、教具的建设工作,要求全组教师尽快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7、做好学校科研课题工作,鼓励成员多学习多研究,多撰写文章,并争取出成果。
8、做好教研组期末工作。学期末每位老师写一篇经验论文。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表篇五
认真学习和贯彻各种教育教学理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推进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研究,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建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断拓展政史地教学的空间,促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政史地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组织好课题研究,为我校新一轮内涵性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研究、教改课题:
1.“在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实现该学科的课程目标”;每科组织好一个课题研究,特别是历史组的《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研究》资料库的建立,调查报告、与个案分析的撰写要认真做好。
2.“如何提高初三政史学科教学和复习的有效性”。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
本学期以改进教法、学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主旨,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为目标,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想。
(1)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教研组各成员要进一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各科教学的最新动态。认真学习政、史、地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和课改理念,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确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创新,让政史地教学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走进生活。
(2)进一步加深对新教材的学习和理解,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正确把握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以降低工作的盲目性。
(3)组织教师学习学科教学建议,以教学建议为指导,全方位、多层次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二)、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和教研教改工作
(1)认真学习《学科教学常规》,按照学科常规的有关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并做好自查和互检工作。
(2)加强集体备课,抓好备课关。各年级的每一单元都要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手段、情感、过程、重难点等。在备课方面,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将原来的备一节课转变为对一学期教学的系统设计,由只关注部分转变为在研究整体的基础上关注部分。加强团队协作的能力,实施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课堂教学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中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教师积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课堂容量,向大容量、快节奏的现代课堂靠近,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重视交流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学期,继续坚持教研组成员相互间的学习交流,不定期听课,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通过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形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教学风气。
(5)重视教学情况的反馈与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平时对学生要多观察多检查,并多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把两者相结合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可以少走弯路,多出成效。
(6)做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制卷、阅卷、试卷分析、讲评、反馈工作,保证考试的有序有效。
(7)重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调查报告、个案分析、案例分析与论文,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成为全面发展型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反思力争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8)抓好毕业班的工作:加大对中考的研究力度,做好中考试卷分析和研讨工作,寻找中考试卷与课改工作的切合点,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认真总结以往中考经验,加大对中考的研究力度,重视有关考试改革的信息采集及交流,准确把握在考试观念、考试内容及考试办法等方面的改革动向,开展多样的专题教研活动。
(10)作业布置与批改:按照学校要求适当布置作业;全批全改和抽改相结合;每次作业均要有适当评讲,要给学生可参考的正确答案。
(11)根据学校的安排,配合教务处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的检查落实。
(三)、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
(1)根据学校要求做好“一帮一,一对红”工作。鼓励年轻教师多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同时,老教师也应向年轻老师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和信息技术。
(2)年轻教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步骤清晰,要求明确,为培养扎实的基本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自己的教学更科学更有效。
四、具体活动安排:
第一周:组织学习并制定本组教研工作计划,商定本教研组教学常规要求。
第二周:学习本组教研计划;主题讨论:本学科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安排组内公开课具体要求及具体日程。
第三周:听取各年级组汇报“教学案”的实践情况,组内公开课听课评课。
第四周:收看好的课堂实录并评课,组内公开课听课评课。
第五周:组内公开课听课评课,讨论: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质量的模式
第八周:交流各自的新课改经验。
第九周:期中考试。
第十周: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一周:分析本学科学困生的现状并研究转化其具体的对策。
第十二周:第二次月考。
第十三周:教研组成员撰写本学期教研收获、体会或反思。
第十四周:总结本教研组、各备课组本学期工作并初步构思下学期工作思路。
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表篇六
初中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2018(一)一、教研目标:
认真学习和贯彻各种教育教学理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推进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研究,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建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断拓展政史地教学的空间,促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政史地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组织好课题研究,为我校新一轮内涵性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研究、教改课题:
1.“在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实现该学科的课程目标”;每科组织好一个课题研究,特别是历史组的《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研究》资料库的建立,调查报告、与个案分析的撰写要认真做好。
2.“如何提高初三政史学科教学和复习的有效性”。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
本学期以改进教法、学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主旨,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为目标,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想。
(1)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教研组各成员要进一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各科教学的最新动态。认真学习政、史、地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和课改理念,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确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创新,让政史地教学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走进生活。
(2)进一步加深对新教材的学习和理解,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正确把握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以降低工作的盲目性。
(3)组织教师学习学科教学建议,以教学建议为指导,全方位、多层次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二)、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和教研教改工作
(1)认真学习《学科教学常规》,按照学科常规的有关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并做好自查和互检工作。
(2)加强集体备课,抓好备课关。各年级的每一单元都要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手段、情感、过程、重难点等。在备课方面,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将原来的备一节课转变为对一学期教学的系统设计,由只关注部分转变为在研究整体的基础上关注部分。加强团队协作的能力,实施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课堂教学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中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教师积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课堂容量,向大容量、快节奏的现代课堂靠近,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重视交流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学期,继续坚持教研组成员相互间的学习交流,不定期听课,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通过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形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教学风气。
(5)重视教学情况的反馈与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平时对学生要多观察多检查,并多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把两者相结合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可以少走弯路,多出成效。
(6)做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制卷、阅卷、试卷分析、讲评、反馈工作,保证考试的有序有效。
(7)重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调查报告、个案分析、案例分析与论文,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成为全面发展型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反思力争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8)抓好毕业班的工作:加大对中考的研究力度,做好中考试卷分析和研讨工作,寻找中考试卷与课改工作的切合点,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认真总结以往中考经验,加大对中考的研究力度,重视有关考试改革的信息采集及交流,准确把握在考试观念、考试内容及考试办法等方面的改革动向,开展多样的专题教研活动。
(10)作业布置与批改:按照学校要求适当布置作业;全批全改和抽改相结合;每次作业均要有适当评讲,要给学生可参考的正确答案。
(11)根据学校的安排,配合教务处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的检查落实。
(三)、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
(1)根据学校要求做好“一帮一,一对红”工作。鼓励年轻教师多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同时,老教师也应向年轻老师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和信息技术。
(2)年轻教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步骤清晰,要求明确,为培养扎实的基本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自己的教学更科学更有效。
四、具体活动安排:
第一周:组织学习并制定本组教研工作计划,商定本教研组教学常规要求。
第二周:学习本组教研计划;主题讨论:本学科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安排组内公开课具体要求及具体日程。
第三周:听取各年级组汇报“教学案”的实践情况,组内公开课听课评课。
第四周:收看好的课堂实录并评课,组内公开课听课评课。
第五周:组内公开课听课评课,讨论: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质量的模式
第八周:交流各自的新课改经验。
第九周:期中考试。
第十周: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一周:分析本学科学困生的现状并研究转化其具体的对策。
第十二周:第二次月考。
第十三周:教研组成员撰写本学期教研收获、体会或反思。
第十四周:总结本教研组、各备课组本学期工作并初步构思下学期工作思路。
初中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2018(二)
本学期我们历史教研组将全面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深入学习领会我校的课改理念,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个目标,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贯彻一个标准(课程标准),提高两种能力(自主能力及教师挖掘教材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注重实效,为我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作出我们的努力。
一、抓好常规工作:
1、加强备课。强化本组的集备功能,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
2、认真上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分析、评价和总结工作。注意方法的指导,及时将知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考前训练和讲评,研究中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现代教学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灵活灵活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大对学生的检查力度,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每个单元之后要进行单元测试或单元练习;并且及时召开备课组分析会,及时诊断,及时反思,及时研究制定调控方案,并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4、坚持相互听课、相互评课。严格执行组内公开课制度,组内多讨论,多交流。通过听课等形式促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示范性。保持本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新教师不光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请教,更要多钻研。老教师也能从新教师身上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取长补短,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6、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群策群力,汇集全组智慧,推进校本研究,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搞好常规教学工作。组织本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一方面了解最新的教改动态和信息,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和一个引导者,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灵活运用"自主、合作、展示"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习,会学学习!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