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经济读书心得(模板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经济读书心得篇一
一是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排放;
二是大力开发低碳或无碳能源,从而满足能源需求而不增加碳排放量;
三是利用土地和林业的碳汇功能,吸收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根据市教育、人事等相关部门文件精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心为林场每位职工开通了《低碳经济》网上学习培训平台,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原来我们对于低碳经济的理解是那样的平面。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旨在围绕人类经济活动、生产、消费各个环节全面考虑温室气体排放的因素,其本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新行绿色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追求绿色gdp。
同样,在中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现阶段,我们要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首先,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环保经济,低碳环保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环保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是产业技术水平领先就是符合经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环保经济不一定成本很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但是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第四,低碳环保经济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该要从现在做起;第五,发展低碳环保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应对气球变暖,关乎地球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个人。
对个人而言,我们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应该积极地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水,节电,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纸盒,筷子等等。就像陈迎老师说的那样,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是和大自然的一种和谐统一。
只要你我都愿意,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改进自己的生活方式。为低碳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成为自然的朋友,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友好共处。
中国经济读书心得篇二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着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分析问题时,林毅夫也给出了多种解释及争论。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他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本书内容并不局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极好素材。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等,书中都有细致准确的呈现,甚至对于中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它都是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和课外读物。
中国经济读书心得篇三
学习胡延杰老师教授的《管理经济学》,收获颇丰。经济学是一门偏重理论的学科,而管理经济学就是在经济学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在围绕需求、供给、成本、规模、市场等方面,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了一系列的经营理论及决策支持,同时为企业管理者引入了“弹性”、“边际”工具的分析方法。深入的学习以及深刻的理解后,就会发现,枯燥的理论学习也可以是一种心灵的“鸡汤”。
在刚刚拿到讲义时,看到老师的名字,一直以为“延杰”是位男老师,等见到老师本人时,我们才反应过来。胡延杰老师总喜欢笑眯眯地讲课,大大咧咧的性格有着文科生浪漫、发散的思维,同时却更多的是理科生的严谨。生动的课程把我们长久积压在工作中的枯燥和繁琐,在瞬间转化成为前进的动力。
胡老师是经历了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代人,年轻时所接触到的西方经济学以及政治经济学,再到向我们教授的管理经济学,胡老师用不同年代的经济理念做比较,让我们从她的经历中,侧面了解到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历史背景以及现实意义,同时学以致用的将这些经济理论的运用、延伸以及发展到现实管理决策中来。中国的改革开放给西方的宏观经济理论带来了很大的变革,而西方的微观经济理论是否仍然适用于中国的国情呢?答案是肯定的。“市场均衡”、“需求弹性”、“边际收益”、“规模报酬”等等,虽然具有理论的抽象性,但是他们充分揭示现实的经济形态,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又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教会我们去透过现象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
学习不是每周的几堂课就可以解决,学习是一个长途跋涉的过程,是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坚持不懈人生态度。我们非常努力地想把课堂上的知识转化成为生活和工作中一把“钥匙”,胡延杰老师的管理经济学就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让我们受益匪浅。很感谢胡延杰老师将这门课成功引入我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转变思维模式,更为成熟的运用逻辑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将正确理论以及方法运用到工作中来,分析现状,然后做出合理决策。再次感谢胡老师的辛勤工作,让我们铭记终身、受益终身。
中国经济读书心得篇四
这是一本研究并解析“中国之迷”的书籍。其风格、其意图、其目的,明显地在解析“中国经济与发展之迷”。内容如此风格如此、表现的手法和逻辑也如此!
中国为何自明代以来发展停滞了,为何历史上一直持续领先全球,自明代之后停滞了。李约瑟之迷与中国的兴衰的根由。中国为何选择了社会主义革命,为何搞了统制经济。为何出现了东亚奇迹、中国何以没有采取“休克疗法”而取得成功。为何中国优选首先选择农村进行改革,城市改革中又采取了何种措施,解决了何种矛盾与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工业的发展,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金融改革困难在何处,与国有企业改革有何关系。中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增长的真实性,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如何显现,双轨制何以有市场,其利弊为何。用西方的理论来解析中国经济发展的迷与路径,分析国际化权威对中国之迷的解析的正误。等等。
看了这本书的十二个部分及其附录的三篇资料,真让人从文化、治理、人口、交换、社会等视角,明白中国的清代之后的屈辱,以及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能够持续发展。从经济学、社会学、技术和创新的视角,解析了财富原始积累、体制改革、开放性竞争、资源秉赋与作者不主张跨越式发展的种种理由。也对作者评价“华盛顿共识”的异议的非通用性,并对作者的比较优势战略予以认同。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开放程度、金融深化与改革、宏观稳定、就业结构与城市化、收入分配,对于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华盛顿共识是指:强化政府的财政纪律,增加政府在改进收入分配和过去受忽视而有高回报的领域的公共投资,扩大税收的基础,统一汇率,贸易自由化,消除外国直接投资的障碍,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放松对市场准入的管制,保护私有权。
对于作者将意识形态也视为一种资本,作为一种投资,这是我的首次接触这个理念。这真是一大发明。这也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故意识形态的投资及非权力相关的“干股”,其实就是技术入股 ,是知识产权!
对于构建的复杂的关系中抽象简单而实用的逻辑关系,这是社会科学理论本质的任务。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关键的变量从而建立一个简单的逻辑体系,这需要知识分子的丰富社会科学知识作支撑!
真是大家!此老兄真不愧为世界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让人从中看出其写此书的意图。并将意识形态作为投资,作为资本,作为人类进步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读书心得篇五
提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国企的改革。国企为什么要改革,到底该怎么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纷纷做了阐述,观点不一,最近读罢林毅夫先生的《解读中国经济》,受益匪浅,下面分享下我的心得体会。
国企的改革之路,是一条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道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成果举世瞩目。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得中国经济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近年来却饱受腐败、效率低下、巨额亏损等问题的诟病。同时,众多国企依旧采取计划经济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依靠垄断权力攫取高额利润,这与市场经济的公平开放精神格格不入,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体制之间存在摩擦与冲突,解决办法:要么从一个体系彻底过渡到另一种体系;要么完全恢复原来的体系。走回计划经济的老路,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证明行不通,那么国企改革之路只有一往直前,绝不能走回头路。
那么国企改革到底该如何进行?中国从1978至今还没有完全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主要原因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尚未解决。林毅夫先生认为,一直以来,国民经济存在“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活-乱”循环。因此,银行商业化与利率市场化,是化解这一问题的两大关键法宝。通过给予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让银行根据企业经营状况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则可以有效降低呆坏账。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依靠行政来获得低息贷款,效率低下占用大量社会资源。
同时,中小国有企业,其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由于包袱较小,依靠经营其土地资源,就可以获得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机会。但大型国企相对困难,因为历史负担重,委托——代理问题难以解决。传统经济中经营人员的自主权被完全剥夺,因为市场经济不存在竞争,则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只能完全剥夺经理人员的权力。改革后放权让利,试点区有效,但放大到全社会却无效,主要是由于舆论集中问题。因此,我们要有计划地逐步开放市场,让竞争因素注入,这样参考行业平均利润率就可以对国企的经营者进行考核,从而制定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近期,不少地方开展国企混改,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通过混改,既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性,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又可以减轻国家政策性负担,降低补贴,使得市场更加公平有效,增加活力。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稳定,同时又保持活力。因此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休克式疗法”,结果并不是预想的j型复苏曲线,而是l型的长期萧条路径,原因在于,第一,固定资产在不同产业的转换使用存在困难,这段时间会导致gdp的下降;第二,价格自由化未必能导致市场竞争,垄断导致上下游企业经济联系中断和生产萎缩;第三,政策性负担和预算软约束会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由于苏东和中国都存在政策性负担,休克疗法的三个措施无法同时完成。苏东的改革思想是存量改革,中国是渐进式的增量改革。从改革的效果来看,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方式更为有效。
中国经济读书心得篇六
本书作者林毅夫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此前在研究院开设了“中国经济专题”这门课程,后因职位变动未能继续教授此门课,便想到“以文会友”,将内容整理成书,后更名为《解读中国经济》。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为什么在近代突然由盛转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里,我们的父辈当年为什么会使用粮票、布票等一系列极具中国特色的交易工具?为什么会出现合作社?以及知青“上山下乡”形成的机制是什么?那么,这本书将会深层次的解答你心中的所有困惑。作者将会带着你从历史的角度,从世界范围内深度分析中国经济的兴衰与得失,并提出自己对中国经济的独到见解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和城市改革、金融改革等问题提出建议。
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而到了现代社会又成为技术落后的国家没有继续维持原来的领先?(李约瑟之谜)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经济规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经济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但到了现代社会却远远落后于西方。作为认为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是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在前现代社会技术的发明,以农民、工匠的经验为主,中国人口多,农民、工匠多,所以在技术方面上具有优势。而到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发明的方式变为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为主,中国人多的优势消失。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是以数学和可控制实验为主要特征的科学革命的发生和普及,中国由于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激励机制妨碍了中国人对数学和可控制实验这种后天能力的学习,使得科学革命无法在中国产生,因此也就无法自发地从以经验为主的技术变迁方式向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方式进行转变。在西方完成了这个转变以后,中国的科技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的地位也就迅速的从领先变成了落后。
改革开放后中国为什么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史的衰败遭到了世界列强的侵略,被迫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中国早期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救国救亡的探索,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新中国成立,由此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为避免列强的再次侵略,实现工业强国的目标,中国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为了保证短期的资金、外汇、原材料用到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上,就不能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有国家计划性的把所有行业排出一个优先顺序,所有资源和剩余统一由国家来支配,不允许私人开办企业,称之为计划经济,国有企业由此应运而生。
计划经济时的“票据”为何产生?为什么会把城市里的知青下放到农村?
重工业是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对于早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资金缺少,必须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对银行利率、汇率、原材料价格、工资、以及所有生活必需品价格进行干预,由国家统一计划,由此产生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各种票据。而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并不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甚至连城市里的人口都不能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所以不让农民进城,还将很多知青下放农村。
推进农村公社化的原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政府采取统购统销政策,严格控制农产品收购,压低价格购买农产品,但这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农民生活水水平不高,由此,人们利用经济学理论的规模经济来促进农业发展,即农民共同来进行农业生产,不分你我,这就是人民公社出现的原因,但同时也存在偷懒、出工不出力的消极怠工行为。
计划经济的整个过程从1953年推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目的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可以和发达国家竞争的资本比较密集,技术密集的先进产业。从而使中国迅速发展成为强大的国家。虽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最初的目标,但是到了70年代末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可以说,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用意是好的,但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
作者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和技术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决定的,即资本密集还是劳动密集,只有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特性的产业结构才是最优产业结构,读后感.企业才具有自生能力,否则,必需由政府做出干预才能维持一个企业的发展,反观50年代的中国,人口多,资本缺少,而中国却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资本密集型产业,不符合要素禀赋结构,企业自然不具有比较优势,也就没有了自生能力,这是中国经济得不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的到来:
可以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所以在1978年,在以___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召开了十一届三___,采取了双轨渐进的方式,由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分别对农村、城市、国企、银行等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农村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意外收获,采取包干到户的方法,农业实现了飞速增长,但农村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而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农村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必要措施,但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前提下,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所以想要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必须调整国家的发展战略,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涉及到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见上一篇《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
金融改革:
中国目前额金融结构主要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为保护国有企业,国家没有让金融体系市场化,而是让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80%以上的贷款都给了国有企业,而如今的中国,要素禀赋的结构特征是劳动力相对丰富,最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国金融体系想要提高效率,就要将动员起来的资金有效的配置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资金需求规模相对小的中小企业中,而由于中小企业缺少抵押资产,大银行不愿意给它们贷款,所以,中国当前的最优金融结构,也应该是建立以中小银行为核心,同时辅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金融体系。
作者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的态度,并且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经济,在对中国改革进行分析和评价时,作者认为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主要由于国际外部性、周期性的原因造成,并非来自我们的体制、机制或增长模式的内因。当前不利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未来的持续增长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但是,只要充分利用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所天然具有得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以及政府财政状况好,民间储备高,外汇储备多等有利优势,再加上中国做为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后发优势等有利条件,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市场,这一进步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经济读书心得篇七
翻开《西方经济学》,翻到微观经济学这一章,书中详细而全面地从经济行为的角度介绍了微观经济理论,如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要素市场理论等,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些更新的微观经济理论,并应用这些理论分析说明了许多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在描述方面,注重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结合,使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经济现实后面所隐含的经济思想,并且又能学会用理论分析实事的方法,使我们在学习中得益良多。
通过课本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很大。
(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总而言之,但就我所学的信息管理专业来看,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而我们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经济学成了我们学习科目中的一大重点。只有学习好经济学知识,包括今天我所学习的微观经济学,懂得用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管理学学生,因此,微观经济学实际上就是一个基础,一个基石,一个让我走得更远,看得更远的铺垫。
中国经济读书心得篇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一个习惯,读书之前先把作者的身家背景、教育任职经历都看一遍,经了解才知道林毅夫是一个传奇人物,据说当年在台湾服兵役时,抱着篮球穿越台湾海峡来到厦门(不知道是真是假),后来一直在北大,任ccer的教授,期间又去了世界银行任职几年。
言归正传,说说书中的内容。书中涉及到的农村改革、国企改革、城市改革、金融改革都是从纯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浅显易懂,没有太多专业词汇,观点自成一派,读了会觉得很有道理。在产业结构上,林毅夫一直强调“比较优势”,是发展资源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主要看社会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资源禀赋结构是不一样的,与在校书本上介绍的一致,指出计划经济中赶超型策略的不当,这对我们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在国企改革中,林毅夫强调国企需要有“自生能力”,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都是以国企有自生能力为假设条件,这也是导致这些经济学家唱衰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的假设。中国很多国企没有自生能力,这也是导致国企一直发展不下去的原因。我们同样身为一个国企,研究国企改革本身就是对我们自己的发展添砖添瓦。
对于中国gdp的增长,书中还是持乐观态度的,高增长保持20年应该问题不大,当然发展过程中问题也很多,作者毫不避讳指出有些问题相当严重,不解决对未来经济发展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现在唱衰中国经济的经济学家很多,国外有,国内也相当多。一系列数据显示,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我们的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的后发优势还存在,主要看领导人的决策及深化改革的决心。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保持高增长。
目前中国人对国内经济都有一定的恐慌情绪,尤其是中产阶级,高房价、高税收,近些年高增长都是以抽中产阶级的血来维持的。但是放眼其他国家,跟其他国家对比,中国的发展机会还是多的,因为我们有13亿的市场,我们虽然建了很多大楼,建了很多铁路,但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基础建设还很落后,欧美国家的投资回报率已经很低了,东亚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
总的来说,书中分节较多,有点像多个文章的拼凑,不过好在每个章节都是从问题出发,剥茧抽丝的分析,还是相当严谨有趣的。另外,对于很多常规解释的补充论证才是最大的亮点,以前我们学习,都是了解了我们实行这个政策,走那条道路,但是很少去探究为神魔,但是在本书中解释了很多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做出了某种选择。了解了背后的原因,对于政策的了解就更加深入,感觉受益匪浅。
中国经济读书心得篇九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著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分析问题时,林毅夫也给出了多种解释及争论。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他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本书内容并不局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极好素材。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等,书中都有细致准确的呈现,甚至对于中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它都是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和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