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曹操作文字左右8篇(通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曹操字篇一
曹操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大家都听过很多关于曹操的故事吧,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曹操的历史故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钟繇退守潼关,急忙送信给曹操。曹操知道丢失了长安,心中十分焦急,便叫来曹洪、徐晃,说: 你二人先带一万人马,代替钟繇守住潼关。如10日内失掉了潼关,就按军法杀了你们;10日之外,与你二人没有关系。我统帅大军随后便到。 二人领了将令,星夜急行。曹仁提醒曹操说: 曹洪性情暴躁,恐怕会耽误大事。 曹操说: 你给我押送粮草,便随后接应。
曹洪、徐晃到了潼关,代替钟繇坚守关隘,并不出战。马超领兵来到关下,痛骂曹操三代人。曹洪大怒,要领兵下关厮杀。徐晃阻挡说: 这是马超要激怒将军厮杀,切不可出战。等丞相大军到来,必定会有办法。 马超军队日夜轮流来骂。曹洪总是要下关打仗。徐晃苦口婆心地劝他。到了第9日,在关上看时,西凉军都放开战马,稀稀拉拉地在草地上坐着;许多困乏的军士,在地上睡懒觉。看到这种情景,曹洪便叫备马,带领3千兵杀下关来,西凉兵弃马抛戈逃跑了。曹洪奋勇追赶,很是得意。这时,徐晃正在关上查点粮草,听说曹洪下关厮杀,大吃一惊,急忙率军随后赶来,大叫曹洪收兵。忽然背后喊声震天,马岱领兵杀来,曹洪、徐晃急回走时,只听鼓声阵阵,山背后又有两支军队挡住去路,左是马超,右是庞德,混杀了一阵。曹洪抵挡不住,损失一大半军队,才冲出重围,奔到关上。西凉军随后追来,曹洪等弃关逃走。庞德一直追过潼关,碰见曹仁兵马,救了曹洪等。马超接应庞德上了潼关。
曹洪丢失了潼关,奔来拜见曹操。曹操说: 给你十日期限,为什么九日就丢了潼关? 曹洪说: 西凉军士,百般辱骂,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后来又看见西凉军懈怠,便乘机袭击,不想中了奸计。 曹操说: 曹洪年幼,性格暴躁,你徐晃应该劝说他才好。 徐晃说: 我屡次劝说他,他却不愿意听。那天我在关上查点粮草,等我知道时,小将军已领兵下关了。我恐怕他遭到敌军袭击,便连忙赶去,已中了贼兵奸计。 曹操大怒,命令杀曹洪。众官为曹洪求情,才免于一死。
曹操率军直逼潼关。曹仁说: 可先安下寨栅,然后打关也不晚。 曹操命令砍伐树木,立起排栅,分为三寨:左寨曹仁,右寨夏侯渊,曹操居中寨。第二天,曹操带领三寨大小将校,向潼关杀来,正巧遇上西凉兵马。两边都布下阵势。曹操出马立在门旗下,看那西凉兵士,人人勇健,个个英雄。又见马超生得面像附着粉,唇像抹了红;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上首庞德,下首马岱。曹操暗暗称奇,自己拍马上前,对马超说: 你是汉朝名将子孙,为什么要背叛朝廷? 马超咬牙切齿,大骂: 曹贼!你欺负皇上,罪恶深重,杀害我的父亲和弟弟,不共戴天之仇!我要活捉你,吃你的肉! 说完,挺枪直杀过来。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交战,斗了八九回合,于禁败走。张合出迎,战了二十个回合也败走。李通出迎,马超奋勇厮杀,数合当中,一枪把李通刺下马。马超把枪往后一招,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
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 穿红袍的是曹操! 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 长胡子的是曹操! 曹操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马超又叫人大喊: 短胡子的是曹操! 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后人有诗说: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曹操正走之间,背后赶来一员战将,回头一看,正是马超。曹操惊恐万状。左右将校见马超追来,各自逃命,只撇下曹操。马超厉声大叫: 曹操,你跑不了! 曹操吓得马鞭都扔了。看看赶上,马超从背后使枪刺去。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急拔下时,曹操已逃远了。马超催马追去,山坡边过来一员战将,大叫: 不要伤害我的主公!曹洪在此! 抡刀上前,拦住马超。曹操才逃了性命。曹洪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回合,刀法渐渐乱了起来。这时,夏侯渊率数十骑赶到。马超独自一人,恐怕寡不敌众,被他们暗算,便拨马而回。曹操回寨,叹着气说: 我若杀了曹洪,今日必然死在马超手里! 便叫来曹洪,重加奖赏。收拾败军,坚守寨栅,不许出战。
恃才傲物惹怒曹操
孔融4岁时,就知道把大个的梨子让给哥哥,客人笑称他为神童。这就是著名典故“孔融让梨”。
孔融确实有才,但又有些恃才傲物,常常写文章批评时政。实际上,孔融还是个义士。他16岁的时候,为了挽救被宦官迫害的张俭,与哥哥孔褒争相牺牲
生命
。这一事件,使孔融天下闻名。孔融让梨
公元195年,刘备举荐42岁的孔融为青州刺史。次年,袁绍之子袁谭攻打青州,孔融逃出青州。后来,孔融辗转到曹操手下。
曹操这人比较复杂,既爱才又妒才,既君子又小人,是个矛盾综合体。他知道孔融有才,于是让孔融到许昌做了将作大臣(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主管工程、建设)。
孔部长上任以来,干得不错,常常在朝廷的御前会议中,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曹操一直都很重视他。可是,公元197年发生的一件事,让孔融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这一年天下不太平,袁术大言不惭地在寿春称帝,曹操很生气,想灭袁术,一时又灭不了,一腔怒火无处发泄,便迁怒于太尉杨彪——杨彪曾经和袁术联姻。曹操诬陷杨彪,说他企图废黜天子,上奏疏请求将其收捕下狱,判杨彪大逆不道之罪。
孔融的话合情合理,可曹操还是不肯放过杨彪,便让许昌令满宠去审理杨彪的案子。后来,在孔融和满宠的暗中帮助下,杨彪逃出了曹操的魔掌。孔融阻止了曹操加害杨彪,反而有点得意忘形,常常以讽刺、挖苦的方式和曹操唱反调。
譬如,曹操颁布了一条禁酒令,说酒会亡国,必须严禁。其实,曹操的本意是为了节约粮食。要说这也是利国利民之策。可孔融不干了,跳出来高谈阔论,说自古以来,亡国的还有女人,怎么不把女人一起禁了? 曹操无言以对,但从此对孔融记恨在心。
两项罪证计除孔融
公元220xx年,秋7月,曹操要发兵南攻荆州刘备。他知道孔融和刘备的关系一向亲密。这家伙平时就一贯唱反调,关键时难保不会背叛自己。于是,曹操决定干掉孔融。
但孔融是一个名士,不能说杀就杀,最妥当的方式是谋杀。谋杀的要领在于周密、严谨的部署和策划。于是,曹操精细盘算,认为必须给孔融罗织多项罪名。
曹操的谋杀行动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这年8月24日,曹操派山阳人郗虑出任御史大夫。为什么要让郗虑做御史大夫呢?因为曹操清楚此人素与孔融不合。
第二步:郗虑一上任,曹操就马上指使他搜罗孔融的过错。很快,郗虑就搜罗到给孔融定罪的证据——孔融曾经扬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就是繁体的“刘”字。这就是谋反的论调。而且,从前孔融在北海的时候,曾毁谤朝廷。
要说这罪名够大了。可曹操认为,仅此一项罪名还不够猛,便命郗虑继续秘密调查搜罗。于是,郗虑又收集到了孔融两大不孝的言论。
一个是不尊重先哲。孔融曾和东汉另一位名士祢衡互相吹嘘,祢衡赞孔融,说你是“仲尼不死”(仲尼即
孔子
);孔融则回赞祢衡,说你是“颜回复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另一个是不尊
孝道
。闹饥荒的时候,孔融曾对别人说,“如果父亲不好,宁肯把东西让给别人吃,让父亲饿死”;对于母亲
,孔融认为,母亲和儿子没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双方就毫无关系了。七故事网: 孔融如果读读24孝故事就好了。曹操的高明之处
实际上,一条谋反言论就足以干掉孔融了。为什么曹操偏偏要罗织两项罪名呢?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处。
汉朝是主张以孝道治理天下的。曹操的精明和奸诈就在于,以不孝为罪名强加于孔融,不仅杀了心头之患,而且表明自己遵循孝道,维护汉室。可谓一箭双雕。
另外,将“不孝罪”放在“谋反罪”前面,作为“主罪”,也可以显示自己的大度,你孔融通敌刘备,可以不杀你,但你不孝,就必须处死。
曹操以言论治罪杀孔融,也给恃才傲物或者沽名钓誉者们一个警示,属于杀鸡吓猴。因此,曹操在布告上写道:“融违反天道,败伦乱礼,虽肆市朝,犹恨其晚。”就这样,此时已是太中大夫的孔融被处以死刑,其妻儿一道被诛杀。
184年,黄巾军起义,朝廷任命曹操为骑都尉,前往颍川镇压。由于镇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相,任职后罢免了贪污渎职的高官将近八成,并严令禁止当时风行的宗教迷信。因为曹操当政素称法令严明,济南国的违法作乱之徒听说曹操要来了,都纷纷潜逃到别的郡县。又过了很久,曹操被任命为东郡太守,但是曹操没有就任,而是称病回乡了。当时天下已开始大乱。先是发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灵帝的事件。王芬等人曾希望曹操加入他们,但被曹操拒绝(当时曹操对前来劝其加入的好友许攸说:“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后来王芬事败自杀。接着,又有西北金城郡(今兰州)的边章、韩遂杀死刺史和郡守,率兵十余万反叛朝廷。
这时,曹操被起用为典军校尉。不巧的是,正好此时(189年)灵帝驾崩了,年幼的太子刘辩即位登基,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逝世、宦官失侍之机诛灭阉党,但没有取得太后的支持。于是何进便想召时任并州刺史的董卓进京,胁迫太后同意。不想此举打草惊蛇,没等董卓到京城,何进却被宦官先下手谋杀了。189年十二月董卓入京,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后来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于是,京城也陷入混乱。为了稳定局面,董卓想拉拢曹操,上表奏请曹操为骁骑校尉。但曹操没有接受董卓给他的官职,而是更名改姓,潜逃出洛阳。
据传曹操在回乡途中路过成皋时,拜访故友吕伯奢,因疑心吕伯奢的儿子图谋杀害自己,便先下手把对方杀死。完事之后又悲伤地说:“宁可我辜负别人,不能别人辜负我啊!”在《三国演义》中,这个情节被小说作者大肆渲染,并通过让陈宫目击的角度表达对曹操品性的怀疑,已达到贬低曹操的目的。事实上,史书并未记载陈宫与曹操一起同行,而且陈宫并未担任中牟县县令,也没有捉住曹操然后释放。史书中只有杀害吕伯奢儿子的记载。
回到家乡陈留之后,曹操散尽家财征募义勇,率先揭竿起义,讨伐董卓。次年(190年)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河内太守王匡、兖州刺史刘岱、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地方势力,一齐举兵反董。群雄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则行使奋武将军之职。但董卓军势力强盛,袁绍等都不敢先出兵。曹操认为董卓焚烧皇宫,劫持皇帝迁都长安,大失人心,正是与之作战的好时机。于是独自引兵西进,结果于汴水遭董卓部将徐荣击败。曹操身中流箭,坐骑也伤重不起,后得曹洪出让自己的坐骑,才死里逃生。此时曹操自己所带领的兵士不过五千人[3],而其他诸军兵士十余万,却每天只知饮酒作乐,不思进取。曹操为联军出谋划策,但未被采用。曹操只好与夏侯惇一起前往扬州招募兵勇,但也并不顺利。
局面僵持之时,联军内部却发生了变故。先是刘岱杀死桥瑁,让王肱当了东郡太守。接着袁绍和韩馥又考虑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但曹操表示他还是拥戴长安的献帝,“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从此,曹操就更加认为袁绍行事不正,为后来的官渡之战埋下伏笔。而刘虞最后也不敢接受,此事遂不了了之。册立新帝未成,袁绍却趁机胁迫韩馥,夺取了冀州。191年曹操讨伐入侵东郡的黑山军,袁绍上表朝廷推举曹操为东郡太守。192年四月,董卓被司徒王允和吕布所杀。
曹操字篇二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
耳边又响起了林俊杰的《曹操》,又是一种心潮任意冲撞的感觉。
我喜欢《曹操》,也喜欢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胸怀壮志,老当益壮,永思进取。这是一位诗人;“运筹帷幄,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东讨西伐,南征北战。这是一位军事家;“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挟天子而令诸侯。这是一位政治家。
“独自走下长板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罗嗦,一心要那荆州……”壮志而来,败兴而归。长板折戟,火烧赤壁,痛失荆州。纵观一生,这是他败得最惨的一役。面对人生最大的失败,袁术“呕血数斗而死”。袁绍官渡败绩,“自军败后发病”,“郁郁而终”。夷陵之战,刘备“大败还,忿耻发病死”。同为“太祖”,宁远兵败,怒尔哈赤“痈疽病发而死”。而他,兵败不久,还“大宴铜雀台”,还说出“今江北仍为吾踞”之语,常人难及也。
“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淡薄(厮杀声)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终年66岁的他,在那个生命极易丧失的年代应该算高龄了吧。时刻又进行着政治斗争,军事斗争,阴谋阳谋应接不暇。倘若没有强健的体魄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怎么能承担如此负荷?常人难及也。
曹操字篇三
;中国人在“正在说着某人时,某人就出现在面前了”的情况下,常常用俗语“说曹操曹操就到”(另有“说到曹操,曹操就到”、“正说曹操,曹操就到”等说法)①来表达这种巧合。“这话为什么这么说,它是怎么来的?”一般中国人大概谁也不会去追究这个问题。可是你的使用对象要是懂一些汉语的外国人,就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发问,必须得给个“说法”。
“曹操”这个人名,对有一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人来说,应该并不陌生。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的曹操,可能有点历史的“影子”,但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的那一个曹操,很大程度上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那个艺术形象化了的曹操。
提起曹操,人们马上会想到他是一个“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奸雄”;说起他的性格特点,人们则会立刻指出他“狠毒、残暴”的一面。最具代表性的根据就是他说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那句话。说白了,就是为了个人的生存、利益以及政治上的需要,他什么事都敢做,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说到曹操的“狠毒、残暴”,大家会很快联想到“杀吕伯奢”的事。裴松之在给《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之后作了三条注,一是“《魏书》曰: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二是“《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三是“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②。
综观三段文字,不难发现其中实际分为两个观点,第一条所说,吕伯奢家人遭杀主要罪责不在曹操,而在对他行抢的吕伯奢儿子及家中宾客;第二和第三条的内容差不多,都是说由于曹操多疑,才杀了吕伯奢家人,罪责全在于曹操。
元末明初罗贯中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③,寄托了他“明君贤相,仁德治国”的政治理想④,他自然要选用第二和第三条的观点为素材作扩展铺陈,去刻画曹操这个反面艺术形象。因此才有了卷之一第八节(现行本《三国演义》第四回⑤)的内容:曹操谋刺董卓不成,仓皇逃奔家乡,途经中牟县被捉。县令陈宫为其除奸壮举所感动,不仅私自放了他,还决定弃官和他一起去干一番大事业。行至成皋,天色已晚,曹操决定投宿父亲的结拜兄弟吕伯奢。吕伯奢为款待他们,到后面安排好家人杀猪备饭之后,就亲自去西村打酒了。曹操忽听有磨刀之声,又见伯奢迟迟不归,遂疑心大起。待其潜入后堂,听到有人说“缚而杀之,何如”时,就毫不犹豫地决定来了个“先下手为强”,两人“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最后搜到后厨,见地上捆着一头猪,才明白由于多心而误杀了好人。于是急急上马而行。恰巧路上遇吕伯奢买酒回来,曹操为了自己的安全,一不作二不休,又将吕伯奢杀死。
这个故事除主要表现了曹操建立在“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处世原则上的“狠毒、残暴”之外,还揭示了他在性格上的另一特点——“多疑”。其实,曹操性格的这一方面在小说里很多地方都表现得相当充分,杀吕伯奢一家只是个精彩的“序幕”。后来还有:疑忌别人趁他熟睡下手加害而佯装梦中杀近侍(七十二回);“囚杀华佗”是因为怀疑华佗要为关羽报仇而借给他开颅治病之机谋害他(七十八回);“设七十二疑冢”也是因疑心死后会有不少人会掘墓报复他(七十八回);如此等等,都是他“疑心太重”的鲜活表现。
曹操出身于宦官之家,这也成为豪门贵戚们反对他的理由之一,因此有人骂他是“赘阉遗丑”(二十二回引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曹操实力的崛起,后来达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强势,皇帝成了他的掌中玩偶,更有不止一次地滥杀无辜,所以招致很多人的痛恨,谴责他篡权乱政“甚于莽、卓”(三十二回),并伺机谋害。他要在政治上巩固已取得的权力地位,实现一统天下的霸业,就要时时提防来自各方面的明枪暗箭。正因为如此,他对那些非“嫡系”的人,常有疑心,或设局窥视,或秘密打探,不放过任何一个对自己心怀不满或威胁到自己安全的人。他请献帝“许田围猎”,并故意作出种种“僭越之举”,目的就是为了观察满朝文武的“动静”(二十回)。他设下“青梅煮酒论英雄”之局,也完全是为了试探刘备的虚实(二十一回)。董承密受衣带诏,刚出宫门,曹操就带着人一阵风似的赶到了,原来是“早有人报知”(二十回)。汉献帝和伏皇后为除掉曹操,秘密叫宦官穆顺传书给国丈伏完,当穆顺带着伏完的回书返至宫门时,“操先于宫门等候”,撞了个正着(六十回)。在满朝公卿,特别是对曹操心怀芥蒂之人的眼里,曹操的影子简直无所不在,不知何时,也许是刚开始议论他的时候,他就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了。这大概就是深受三国故事影响的中国人为什么要用曹操的名字编成这样一句俗话,来说明“正在说着某人时,某人就出现在面前了”这种巧合现象的缘由了吧。
三国时期的一些故事自魏晋以后就在民间流传。元末明初罗贯中写小说之时不但以正史为本来演义,还从很多野史传说中汲取了不少的精华。后经清初毛宗岗的修改加工评点,定名为“三国演义”,其影响更加深远。从魏晋到清代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民间出现了不少和三国人物故事有关的俗语。晚清王韬在1887年成书的笔记小说《淞滨琐话》里的《梅鹤缘》一篇中首次用上了“说着曹操,曹操便到”⑥。后来曾朴于1928年续写并修改《孽海花》时,又把“说到曹操,曹操就到”用到了书中⑦。这两本书就成了这句俗语最早见之于文字的文学作品。
注释
②见《三国志·魏书一》5页,中华书局,1982
⑤括号内所标有关故事情节回数从现行本《三国演义》,下文亦同
⑥见《淞滨琐话》190页,齐鲁书社,2004
⑦见《孽海花》第二十九回259页,三秦出版社,1996オ
(通讯地址:100875け本┦ψ洞笱ш河镂幕学院)
由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主编,49人参加撰写的《汉字文化大观》修订本于2009年12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第一版于1991年酝酿启动,1995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编,16个版块72个题目,配图多幅,综述汉字与文化的方方面面。修订本的内容结构没有变动,出版前,绝大部分文章都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或补充材料,或陈说新见,或补正缺讹。修订本以“笔谈”的形式刊登何九盈的《汉字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胡双宝的《仓颉作书今说》、张猛的《独立·变易·中庸·和谐——汉字文化问题的几个视点》和顾问曹先擢的《汉字的性质和汉字文化》、特约审稿人王宁的《谈汉字与文化的互证关系》,展示21世纪对汉字文化的认识。修订本共1180千字,以流行的16开本印制,两种装帧,定价分别为238元和180元。(g)
相关热词搜索:;曹操字篇四
在历史上,我最崇敬的人就非曹操莫属了。他很英勇而且抱负远大,非常善于用人,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他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表现出了他的英勇,因此成功的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在建安十三年,他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虽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但他在战争中十分坚强。
曹操非常重视人才,对人才求贤若渴,极力搜罗,加以重用。在他的麾下,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机智深远,虽萧何、陈平没人比得上。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敢没人比得上,虽岑彭武功没人比得上。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徐晃为先锋;正是这些文臣武将的运筹谋划和拼死战斗,才使得曹操的势力逐步扩大,最终削平了群雄、统一了北方。曹操宛城征张绣时,见张绣的使者贾诩才思敏捷,应对如流,甚爱之,欲用为谋士,贾诩以不弃张绣婉言相拒,他亦不为过,反待之甚厚。官渡之战期间,袁绍的谋士许攸来投,曹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以曹操当时贵为丞相的地位,对投诚自己的布衣谋士尚且如此,这种识才、爱才、重才之心,不同一般。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他身上好像长了很多的脸,一会儿出现的是这张,一会儿展示给我们的是另一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曹操恰恰是一个能够容的,一个容量非常大的人,反正什么样矛盾的.东西到他这儿都统一了。
政治上,曹操打了败仗,检讨自己,打了胜仗,感谢别人。曹操的生性是很诈的,但他懂得“得人心者得天下”,要得人心就须有宽宏大量度的气度和既往不咎的政策,于是他就装。他的报复心理很重,动起手来一点都不会手软,而且既爱才又妒才,能容人也会整人,没有什么他不敢杀的人,也没有什么他杀不了的人,其实曹操也未必多想杀人,他原本是个重感情的人。
他精通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他善诗歌,写下《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东汉末年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著作还有《魏武帝集》。
难怪易中天评价说:“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
曹操字篇五
在三国里,有太多的英雄人物,像刘备、赵云、张飞、诸葛亮、关羽……大家都喜欢他们,甚至到了崇拜的境界。可我只喜欢曹操,没错,就是那个施耐庵手中号称“奸绝”的曹孟德。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人说他是汉贼,其实不然。公元前22019年刘邦灭秦建汉,那对于秦国人来说,刘邦是不是就是“秦贼”呢?一个国家盛极必衰,并没有谁对谁错,错的只是他们不该生在乱世!
曹操字篇六
他是一个忠臣!他一生最大的梦想只是当一个卫青霍去病一样的人物守护大汉,征讨蛮夷!但大汉的靡烂让他不得不走上另一条路,他一生从未废帝称皇,只是做为一个外性王,并且在他生前他从未放弃对蛮夷的征调,常年有二十万大军驻守塞外!所以有此可见,他的内心还是有大汉。
曹操其实为真仁义之人是真英雄,观历史上下哪朝哪代不是统一方成盛世,天下唯统一才,使民安定和平,曹操是为天下。
他是奸雄,因为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怎么不是奸雄?其实这本小说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就作为正面人物,曹操就是对立面用来衬托的。所以我们看到,曹操为保自身性命,残忍杀害吕伯奢一家;为报杀父之仇,讨伐陶谦,洗荡徐州。但是,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天吐地之志也”。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他借镇压黄巾军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壮大。官渡一战,曹操利用许攸之谋,大败袁绍,这是曹操打得最漂亮的一仗,也为自己称霸一方打下基础。
曹操还是一个诗人。他虽然行军打仗,但手不释卷,博览群书,擅
诗词
,通古学。《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这些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脍炙人口。“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这是苏轼的评价。“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这是陈寿在《三国志》中的高度评价。
不是明星,而是茫茫夜空中月耀眼的一颗明星。
曹操字篇七
纵观千古奇才当数曹操,
即有定国安邦之谋略,
又有统帅三军之帅才,
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文。
一句“宁我负天下人,莫天下人负我”的狂言,
让你名誉大损。
世人送了一个“奸雄”的称号。
然而正值春风得意之时,
来了个诸葛挡你统一大业。
可惜英雄难过美人关。
为了邹氏你险些丧命,
痛失爱子这成了你的一个永久的伤疤。
你的足志多谋,
引得众英才纷纷投奔而来。
你的多疑你的杀怒,
又让不少英才望而却步。
曹操啊,曹操!
你怎么就杀了华佗呢,你怎么就杀了华佗呢?
他可是千古名医啊!
曹操字篇八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亭语。
出生宦世家,入世谋作为。
星夜刺董卓,兼程屠伯奢。
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
初平定青州,夙夜兴汉室。
青梅煮酒失,终成赤壁患。
爱将失云长,寿亭释北归。
挟帝令诸侯,魂牵长安梦。
可叹少献帝,落为豺狼室。
败北遗赤壁,终不谋江南。
烈士已暮年,壮心仍不已。
而立出西凉,离之而已计。
建安伐张鲁,蜀中惊数十。
怒惩衣带诏,可怜伏皇后。
一代汉皇王,难庇宠美人。
与吴谋荆州,功成吴阿蒙。
铜雀势绝凌,奈无真佳人。
命途仕多舛,艰难渐白鬓。
一生多转战,大统汉室梦。
可笑梦一回,终为司马图。
空负长骂名,终身为汉贼。
可叹曹孟德,生不逢时节。
夫当生盛世,治世之能臣。
卿于哀鸿世,乱世之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