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模板大全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模板篇一
1、会认“江、南”等9个字,认识三点水、草字头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背诵诗歌。
3、结合插图,通过吟诵,体会诗歌的意境美,真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以及人们采莲的欢乐场景。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背诵诗歌。学习吟诵,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
ppt课件,生字卡,小鱼道具
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
理解题目,认识汉字;看图说话,了解诗文。
“江”字的构成,学偏旁“三点水”,说一说“三点水”的汉字,写“水”的甲骨文,理解“象形字”。
“南”的读音,与“蓝”天的“蓝”字区别,学习方位词“东、西、南、北”,理解生活中的方位以及地图上的方位。
看地图,风景图理解“江南”。
看课文插图,说一说图意。
听古诗读诵,了解内容。
第二板块:
认读汉字,理解字义;读诵诗文,读准读熟。
出示带拼音的汉字: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读准音。去掉注音,再次朗读。
学习“鱼”(复习“象形字”),学习“采”(理解“会意字”)
学习“莲”(学习“草字头”;莲花、莲叶、莲蓬、莲子的图片)
看图理解“何田田”
练习读诵诗文(强调“an”韵拖长;采用多种方法读熟练)
第三板块:
欣赏音画,涂色听吟;角色表演,打开诗境。
观看动画介绍“汉乐府”(乐府诗是“唱”出来的)
欣赏音画视频(水墨版《江南采莲图》:荷塘风景优美,采莲的男童天真可爱,小鱼活泼灵动;吟诵声音优美)
给采莲图涂色(同步反复播放《江南》的吟诵)
分角色表演(全体参与,整个教室就是荷塘。主唱在中间,和唱站四方。大部分学生表演莲叶莲花,随风摇曳。选几位同学表演小鱼,自由穿梭。这样吟诵起来就穿越回汉朝热闹的采莲场景里了。)
课后作业:
背诵或吟诵《江南》给家人听
和家长一起学习白居易的《小池》
和小伙伴一起用吟诵的方式排演《江南》(选做)
教后反思
进入古诗去学习,而不是“在诗外”学习。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进入古诗的学习就是与作者与诗中的主人公“共情”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入情入境也“入心”。学生当然喜欢,不仅喜欢读诵,更喜欢全身心投入的表演。用整个身心去学习是学习古诗文的最佳方式。
如何进入古诗,以下两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课堂上播放视频。气韵生动的水墨动画,优美动听的古诗吟诵把大家带到了汉朝劳动人民采莲的欢快场景里。
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思维也非常活跃。每个孩子或是活泼、调皮的小鱼,或是风中摇曳的荷叶、荷花、莲蓬,或是快乐的采莲人。整个教室就是一片荷塘。这样的情境,在每个孩子的心里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最受欢迎的角色是小鱼。课后,孩子们自发制作小鱼道具,轻声吟诵“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乐此不疲。
遗憾的是这节课的内容安排过多,读诵练习不够充分。如果把“象形字”“会意字”的知识,把汉字字形的教学安排到第二课时。这一节的教学重难点会得到更好的突破与落实。另外,分角色表演的环节还应该有更精心的设计与准备。
教学设计方案参考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的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声断气连的歌唱。
教学难点:
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带来的图片,有哪位同学可以看图片给我们讲一个小故事。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通过讲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歌曲的丰满音响,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二、教唱歌曲
1.完整聆听《小船》的范唱,让学生再次感受4/4拍的韵律,进一步熟悉4/4拍的强弱规律。
2.用哼鸣模唱歌曲旋律。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教师带唱。
3.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学生随音乐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掌握歌曲的速度和情绪,进一步学习四四拍的节奏韵律,并能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4.熟悉歌曲旋律。
(1)提问:感受歌曲是什么情绪(从情绪、节拍、速度等方面考虑)?
(2)复习3/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引导学生学习4/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3)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如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手打开;第三拍拍腿;第四拍手打开。
三、歌曲处理
1.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
2.结束音要唱满四拍,讲解全音符,让学生了解全音符的形状和时值。
3.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小主人公感到了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你们觉得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达呢?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的练习、分析和对全音符的理解,让学生从中感受对父母的亲情和对家庭的亲情,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歌曲,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你们觉得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成绩来回报你的爸爸和妈妈呢?
教学设计方案参考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段。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学过《看雪》这篇文章后,你想不想知道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京,去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
2.出示投影:(天安门)图上是北京的什么地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文是怎样描写图上的景物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要求初步读通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请大家注意字的读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4.学生汇报。教师出示下面的词语,请大家读一读。
5.记准字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下面的生字:
1)学生自由识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对大家认为比较难的字或教师认为易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央:最后一笔是捺。
瓦:笔顺是,一共四笔。
碑: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撇、横、竖
6.指导书写:
阔:门要写得宽大一点。
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碑:左窄右宽。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完成课后2题。
2.作业展示。
3.师生评改。
教学设计方案参考4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力目标: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
体会夹竹桃的妙处,感受植物之美。
难点:
懂得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
教法:
读中感悟。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
搜集有关夹竹桃的资料。
流程:
一、组织教学
二、倒入阅读,激发兴趣
直接板书夹竹桃,齐读课题,简介、顺势引入课文。
三、初读课文,读顺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
五、精读课文能,领悟夹竹桃的“妙处”。
1.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夹竹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
2.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夹竹桃是怎样的?
3.读了课文,你也喜欢夹竹桃吗?为什么?
六、领悟写法,学习表达。
1.作者在表现夹竹桃的时候,运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白作者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