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教案【三篇】
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高中政治必修三教案,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高中政治必修三教案1
一、重点难点
1.重点
银行的含义
2.难点
银行的产生过程
二、教学方法
银行是同学们现在和将来都要经常接触的,因而在教学中力求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其学习兴趣,所以就应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联系现实生活,运用实例分析理论问题,提高学生参与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逻辑导入法
分析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的知识,揭示出货币资金与银行的关系,引出本课内容。由于银行不是从来就有的,必须首先了解银行是怎样产生的,从而引出本框的内容。
2.事例导入法
可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的建筑标志,人们在商业银行办理各项业务的情景。指出银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引出本框内容。
3.现身说法导入
让部分学生自己说出自己家的钱都放在哪里,自己是否有亲身去银行办理存取款的经历,从而引出本框内容。
主体内容教学
1.金融、金融机构的含义
这部分内容不是本框的重点,弄清金融、金融机构的含义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银行的含义,拓宽知识面,老师不要多讲,也不要展开。
可以采用“讲解法”,首先弄清金融的含义,其次在了解金融含义的基础上,掌握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含义。最后,还应了解银行是金融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共同构成国家的金融体系。
2.银行的产生
这部分内容专业用语比较多,是本框题的难点,由教师讲解,采用“以讲为主,讲读结合”方法,但不要讲的过细,也不要讲成名词解释。只要求学生理解银行不是从来就有的,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即可。
银行的产生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掌握。第一个阶段是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第二个阶段是兑换商不仅兑换货币,而且增加保管和收付业务。第三阶段是发展到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款等业务。到这时兑换业发展到银行。因此,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材中世界最早的银行和我国最早的银行,这两段小字部分,让学生自己阅读,了解银行的产生的基本知识,特别是我国最早的银行出现过程,可进一步加深对银行产生过程的理解。
3.银行的含义
这部分是本框题的重点、难点;采用“讲解归纳法”或“谈话法”。可由老师讲解,最后由学生概括出银行的含义,在讲解前,可先让学生根据银行的产生过程。思考教材中的“想一想”:这里要让学生知道,当货币兑换业发展到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款等业务时,银行就出现了。由此让学生总结出银行主要是经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进一步让学生归纳出银行起信用中介作用。其次,要进一步分析什么是信用、信贷(结合具体事例)。最后,在教师讲解信用之后引导学生分析银行的含义,用幻灯展现出:
①银行是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②银行是从事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③建立银行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学生消化议论片刻,最后由学生进一步概括归纳出银行的含义,即: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这部分可采用“谈话法”,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最后得出结论)
小结:从银行产生的过程看,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展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应作全面、系统地了解。
高中政治必修三教案2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市场主体、企业、股份公司、股票、企业法人和法人代表的含义;阐释企业必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阐释企业依法竞争、优胜劣汰,出现破产、兼并是必然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结合《公司法》学习企业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企业成为企业法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今后如果申办企业、公司,至少先准备这些条件,也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2、通过结合《证券法》学习股票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分析与股票有关的现实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学会运用基本知识、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3、通过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教学,加强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懂得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今天的经济体制改革,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4、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研究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企业亏损与企业经营者的关系,懂得成功的企业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经营者,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收集、整理的能力,懂得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观察、说明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以及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及其光明前景,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增强改革、效率、竞争、法律意识。
高中政治必修三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
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三、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填好教师事先发下来的调查表,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有关义务知识的认识状况;请学生总结自己升入中学以来履行过哪些道德义务,并写成书面材料,共班级展评;将自己了解的三类行为,即法律鼓励做的行为、法律要求做的行为、法律禁止做的行为,写成书面材料,为参加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四、教学方法
课前调查法;情感激励法;小品表演法;设疑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从活动“小明履行了哪些义务?”导入(帮助学生认识义务来自亲情、道德、法律等各个方面,法定义务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1、请学生仔细阅读图文资料。
2、经过思考,分x组分别讨论其中的一个方面,将相关内容分别填在表格中。
3、几个学生介绍自己填写的内容后,教师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
4、小明的上述活动,分别履行哪方面的义务?哪项是法定义务?哪一项义务是我们必须履行的?
小结:我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其中,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高中政治必修三教案4
古往今来,对“金钱”的认识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过于清高,视钱为“阿堵物”;二是认为钱很重要,又不重要,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三是认为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是什么?钱能做什么?金钱应该怎样获得?钱应该怎样利用?本单元的综合探究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探究意图:
1、本单元的知识点是介绍货币、价格、消费。货币就是金钱,商品价格是用钱来表现的,消费不外乎是怎样花钱,所以金钱观与这三课的内容密不可分。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本单元的知识。
2、正确对待金钱,在高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金钱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此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代高中生有更多的机会与金钱打交道。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可以避免他们陷入拜金主义误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对金钱的看法,众说纷纭,因此探究这一问题容易形成争辩的气氛。通过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关于金钱观的观点,并对它们进行争鸣、分析,既培养了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剖析各种观点的思维辨析能力,并在分析、比较、感悟的基础上,认同正确的金钱观。
活动策划:
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有的负责收集外国名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我国古人有关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我国当代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各种典型事例。各小组各负其责,每个小组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以备课堂交流之用。
2、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在老师指导下,事先编制有关金钱观的调查问卷,将问卷发给周围人填写,将问卷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
高中政治必修三教案5
探究目标(意图):
1、培养收集相关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
2、培养剖析各种观点的思维辨析能力。
3、在分析、比较、感悟的基础上,认同正确的金钱观。
4、展示并分享合作探究成果。
探究手段:
1、搜集相关报刊、杂志。
2、搜索网络资源。
3、问卷调查。
4、其他。
探究过程(活动策划):
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有的负责收集外国名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我国古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我国当代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各种典型事例。各小组各负其责,每个小组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以便课堂交流之用。
2、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在老师的指导下,事先编制有关金钱观的调查问卷,将问卷发给周围人填写,将问卷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
【高中政治必修三教案【三篇】】相关推荐文章:
2022高中政治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最新5篇
2021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_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