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期总结四篇(汇总)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教师学期总结篇一
一、通过学习,对国培有了更深的认识,力求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理念上使我意识到:乐学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会和会学的活动。同时把学习视为终身之事。
二、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教育上的与时俱进,是随时代的脉搏而动,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注重教学过程,注重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我想这就是
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下面谈谈自己的点点收获: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中华语言,同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语文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现实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丰富想象。
这次学习中的案例展示中,大多是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包括知识、技能、创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探究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独立思考及团体合作的意识。
三、这次学习,通过观看
专家讲座,以及教学视屏,利用
网络资源平台,使自己不断认识和驾驭课堂教学所具备的教法学法。同时,我在学习中找到了自己工作的差距,也激发了我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日后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不断更新,充实自已,为教学工作这项工程添砖加瓦。
教师学期总结篇二我参加了延安中学英语的听课活动,首先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的机会,通过听课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而且还让我找到了自己和优秀老师的现实差距,领略到了出类拔萃的英语教师的风采,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深厚的教学功底。这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借鉴的优点,找到差距和自身的缺点。
下面我就来谈一下我对这次听课的一些浅薄的认识: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们教师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情意和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既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又能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课堂上教师用英语ok,very good. wonderful. well done.等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使他们怀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次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英语口语流利,发音标准准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英语教学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让学生学到正确的知识;
2 、善于利用各种形势的多媒体,使学生接触到的英语 知识更立体,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更生动;
3 、教态自然大方,表情丰富生动,在课堂上能轻松营 造愉快、活泼的教学气氛,富有艺术性;
4 、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教学功底作为坚实后盾,使得课堂更加充实丰富。
教师所制作的课件都是用幻灯片制作的,都非常富有创意,既形象又生动。通过各种直观形象得图片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单词句型以及课文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交际的能力作为目的要求.教师都能运用已学英语知识,特别是刚学习的新的语言材料,使新旧语言知识相互整合,并联系学生实际或通过想象创设的情景,完整地进行语篇的思想交流。这样既交流了信息,拓宽了思路,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用英语进行创新的交际的能力。
1.正确的语音语调;
2.英语词语丰富、语言流畅;
3.教态自然,和蔼可亲,表情丰富,仪态整洁。
4.板书设计整洁美观,主题突出,形式多样,设计合理。
这次的听课,让我开阔了眼界,明确了努力方向。在看别人上课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这次听课,我可以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优化自己的课堂。这次听课让我彻底感觉到,我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必须的,教师是一本活的教材,只有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才会提高。这样所教的学生才能学的更好。
教师学期总结篇三
所谓终身学习型教师,就是要坚持思考和学习,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储备知识,摸索教学方法,尤其要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
教师等于工程师。这几乎已经成为了教师的另一个代名词,被喻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在完成怎样的一个设计呢?我们的作品有思想、有灵魂,有独到的品位,他们要求独立和个性,有属于自己的鲜明特点。所以工程师的设计就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不断创新、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设计思路要紧跟时代,不会过时、不能落伍,要使我们的作品经得起考验,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属于他们的优势。-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更是任重道远。记得我的老师曾经这样教导我: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浅显的话语却道出了为人师表的准则——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通过最近的听课学习,前辈们对知识的不断总结,对课堂的灵活掌控,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名教师的文化底蕴、教育追求、教育智慧的高低决定了他是否能担负我们这个时代的教师使命。一名教师要想真正地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成为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此,我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永不停息地学习。
在21世纪网络普及、通讯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难道说合格的教师是终身的吗?不,以前是“不进则退”,现在是“慢进则退”,昨天的合格,并不代表今天一定合格。作为当代教师的我们,要培养的人才,不再是“螺丝钉”,而是具有“生存力、发展力、变革力素质”的人;不再是“等饭碗”的人,而是“造饭碗”的人;不再是“未来的企盼者”,而是“未来的实践者”。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理念。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在《师说》中诠释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含义,要做到这点,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作基础。有道是,“根深才能叶茂”,“水厚方能负大舟”。教师并非人人都博学,但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朝着博学的目标去努力。因此,作为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平常要多读书,常看报,勤上网。总之,要做一只辛勤的蜜蜂,时时处处采摘知识的花粉,酿出合时的蜂蜜。
教师学期总结篇五
早就听说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我仔细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对我们教师很有借鉴作用。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下面就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的体会:
在第二条建议“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中,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要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如果你还要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所从事的这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成为你所具备的知识海洋的沧海之一粟,这样在教学生活中你才能面对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你不会将你的工作当成一种负担。看到这条建议,我回想一下自身,毕业后参加工作到现在,自己真正读过几本书呢?除了教学必备的几本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外,其他的书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他说,观察对学生来说的重要就像空气、阳光、水分对于植物生长一样不可或缺,他说观察是智慧的重要源泉,他还形象的将观察比作是思考知识和识记知识之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发现,个别学生之所以学习跟不上别人,就是缺乏观察或者不会观察的缘故。比如我们的物理,很多的题目就来源于生活实际,如果每个学生都学会留心观察,注意思考,那么很多题目就会显得非常简单,而恰恰在这方面,许多学生过不了关。这里面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恐怕更多地还是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
实际上乐于观察世界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发现我们许多成年人没有看到的细节,他们会为花的无声开放而欣喜,会为雨后躺在地上的一条蚯蚓而担忧。可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却逐渐失去了这种兴趣。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善于观察,注意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
关于兴趣,我们当老师的,有太多的话要说,谁都知道,兴趣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而看看我们现在实际的教学生活,恐怕抱怨最多的就是,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自己教课也提不起兴趣。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现实的根本问题。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主要从上课的角度向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我们要将课上得有趣,何为有趣?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正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种对课的描述很令人向往,说实话,要想使每一节课上得让学生感兴趣,也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样说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还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学生没有兴趣,我想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自问一下,你自己对所讲的知识有兴趣吗,你有没有想过办法去创设情景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这里面我引用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这里,我想到这一条建议更多地是促使我们思考,教师如何保持对知识的兴趣,并且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我们首先做到了,才会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不去做伤害学生心灵的事,才不会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方向或者发展,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你首先要有这个意识,希望老师们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他还指出,你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有你所教的学生,例如一个班,两个班等,还应该有“你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当成自己将来所从事研究的方向,当成一门科学来攻读。对这一类学生,教师要采取要善于动脑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保持他们的兴趣,来促使他们在这门学科上更深入的思考。但不管怎样说,我们总会碰到在教学中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经常会听到老教师讲这样的话: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态度。那么如何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作为教师碰到这样的学生首先就要思考,是什么促使学生变成了这个样子。有什么方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一个观念:要使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感和规律性的心情。
归纳一下大概有三点:
1、必须点滴地积累起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
2、要培养自己有一颗敏感的心灵。
3、要积累起一定的习题集。
这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特别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在这条建议里,他又提出了读书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的意义。他建议大家每个月要买三本书,一种是关于自己学科的,一种是关于人物传记的,还有一种是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这三种书对于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买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读,那么读又是为了什么呢,除了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之处,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自己的智力大厦。读到这里,我有些惭愧,也有些后悔,参加工作以后我买了几本书,又真正读了几本书呢?如果从参加工作以来都像苏霍姆林斯基说得那样去做的话,那么,现在我的书架上也应该有近百本的书了。
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这个问题不论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还是其它教师都是应该掌握的。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首先提出了我们应该像哪些教师学习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在不熟悉、不了解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哪些老教师呢?他给了我们一条非常好的建议,那就是,你先看看学生的练习本。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练习本里的作业都完成的很好,那么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
其次,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要学习人家的思想。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这一条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关键的,但是,作为我们年青教师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在向别的优秀教师学习的时候,全盘照搬人家的做法,也不管理解不理解,也不顾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结果别人的经验没有学到手,自己的特色也形成不了。我们要清楚别人取得那样的成绩,取得那样的效果,绝不单单是靠简单的行为所能达到的。“在教育工作中,没有一种结果是单靠一项基本的措施就能取得的,实际上每一种结果的取得,往往都是由几十种、上百种乍看起来跟所研究、观察、探索的对象相距很远的,甚至没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决定的。”
第三点,提高教学技巧,关键的一点是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学术水平。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了自我认识、自我思考、自我教育,也许这对于我们,才是最重要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写教育日记,因为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他用大量的自己和别人事例来说明记教育日记的好处,它可以使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去全面了解一件事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这是促进自我成长,提高自身素质的十分重要的一种手段。在上次学校要求班主任写德育案例的时候我就觉得无从下笔,当时真后悔在平时没有养成记日记的习惯,通过记日记的方式把平时发生在班级里或某个学生身上的事情记录下来。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自己真的是获益匪浅,它教会我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去阅读,如何去学习,如何提高自身的修养,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争取学生热爱自己的学科……总之,作为一名教师,阅读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