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距离(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文明的距离篇一
看到马路上有垃圾,你会把它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吗?
同学不小心给你弄坏了文具,你会面带微笑地说“没关系”吗?
以上三种情况如果你能做到,就说明你是一个文明少年,文明只差一步作文。文明是一缕阳光,没有了阳光,世界将会被黑暗统领;文明是一支蜡烛,蜡烛熄灭了光明在人们心中也从此消失了;文明是一把xx,没有了钥匙人们也就无法去打开光明之门。“文明是道德之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首先要讲文明,文明是炎黄子孙用来判断一个人优秀品质的标准。
我们要做文明少年,要从保护环境开始。学文化从字母开始,讲文明,从小事做起。是呀!做一个文明少年并非一定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做到这些小事,那你就离文明更近一步。比如,在校园里你看到小同学乱扔纸屑,你可以上前制止,如果没发现人,你可以把它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当你看到学校的自来水没关紧,你要向前把它关紧;你看到有人在乱折树枝,你要进行劝阻,让他懂得要爱护树木……
我们要做文明少年,要从尊老爱幼开始。“融四岁,能让梨”,我们为何不能尊老爱幼呢?看到小孩子跌到了,我们要赶紧上前把他扶起;看到路边有乞讨的老人,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他;公交车上有年老体弱的人,我们要赶紧起身给他们让座……
我们要做文明少年,要以助人为乐文本。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如果我们看见素不相识的人骑车上坡,我们要不假思索的上前助他一臂之力;下雨天,同学没带雨具,我们可以和他同用一个雨具;同学因生病耽误功课,我们可以抽时间帮他补课……这些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却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却是文明的体现。
文明近在咫尺,为何不迈出这一小步呢?谁先迈出这一步,谁就成为文明少年,让我们共同迈出这一步,共做文明少年,共创文明城市吧!
文明的距离篇二
文明离我们有多远?有时候只不过是一伸手的距离。
早上,我去补课。路过一家早餐店时,看到门口满是垃圾:矿泉水瓶、塑料袋、一次性筷子……旁边的一位清洁工正在仔细地打扫着。风一吹,垃圾跑得到处都是,那位清洁工只好重新扫。我不由得想:如果那些人将自己的垃圾顺手扔到垃圾箱里,这位清洁工就不用再费这么大力气打扫了。
我继续往前走,一辆深蓝色的小汽车从我身边驶过。它渐渐地减慢了速度,在一个垃圾桶旁边停了下来。车没有熄火,车里的人还没下来。但是把车停在两边都是树的路边干什么?难道是有事要临时下车?还是要停车等人?或者……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打断了我的思路,推翻了我的猜测,同时也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只见从副驾驶的位置上伸出了一只手,手里还拿着一个空水瓶,接着又伸出了胳膊。难道要把手中的空瓶子扔到垃圾桶里?可是胳膊不够长,只好探出头来,原来是一位大姐姐。这位姐姐伸直了胳膊,可还是够不到垃圾桶,于是她探出了身子,才将瓶子扔了进去。
那位姐姐将身子缩了回去,汽车也慢慢地开走了,最后消失在远方。
刚才在早餐店门前所见的画面又浮现在我眼前。那位姐姐可以停下车子将垃圾扔进垃圾桶里,为什么那些人却不能将自己的垃圾伸手扔到店旁的垃圾桶中呢?
文明离我们有多远?有时候只不过是一伸手的距离。只是有人不愿伸一伸手。于是,就远离了文明。
——请伸一伸你的手吧!因为,我们离文明并不遥远,只不过是一伸手的距离!
由小见大:
文明的善念有多大?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文明的善念又有多小?仅仅在那一伸手的距离中,善意的力量便尽显无遗。既然它的力量如此之大,实现它的途径又是如此之小,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远离了文明”呢?作者为这一悖论痛心,那细致的描述、到位的议论。无不是心声的反映,故而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坚定的说服力。
文明的距离篇三
有时候,文明里我们只不过是10厘米的距离;有时候,也许只是几厘米的宽度;也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那么,文明的距离到底有多少?
大家一定都去过银行,每一个窗口外,都有用护栏围起来的一平方米的地方。它的作用是什么?你想想,在你取钱时,在你输入密码时,身后总有一个人,离你不足10厘米,那会是什么感觉?当然,也有的银行不用护栏,然而我看到的是人们自觉遵守规则。我看到了文明,它长1米。
人行道上总会有一条长长的黄线,我们都知道,他叫“盲道”,顾名思义,盲道当然是盲人行走的地方。不知是否有盲道的地方都有自行车停放,而每辆车的车尾,都占据了10厘米的距离。假如你是一个盲人,走在这么不安全的盲道上,你会安心吗?盲道只有30厘米,难道我们还要占用它吗?盲人的人生已经够坎坷了,我们难道还要让他们的道路更加艰辛吗?噢!文明原来只有10厘米!
有时,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一分体谅。身体前倾30度,一只胳膊伸出,手掌向内,展开。这个动作也许并不少见,在公交车站上一定见的最多。“请。”一个小伙子对一位老人说;“请您先上。”一位少先队员对一位孕妇说。这个手势传递着一分体谅。
有时,多一个举动就多一份温暖。学校外停着各种各样的自行车,大大小小,排列整齐,像长龙一般。这时候,一个顽皮的小孩跑过,第一辆车倒了;紧接着,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长长的一队,立即“全体趴下”。唉,惨不忍睹!不少人看见了,但都没有伸出高贵的手,把他们扶起来。只有一个人,从第一辆车一辆一辆的扶起,这个善意的举动感染了很多人,都来帮忙。不一会儿,长长的一队又精神抖擞地站在那里。原来,文明也通过这样的行为体现。
我相信,其实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会在生活中不经意的流露着。文明只有1米,只有10厘米。文明只是一个手势,一个举动,然而它传递的是一分体谅,一份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