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苏轼模板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写苏轼篇一
他生性喜爱山水。在初秋月圆之夜,苏轼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回顾一生,苏轼心潮难平。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复已经付之东流。
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使人惬意,雅兴萌生;月光皎洁,怡人心神,江水浩渺,令人陶醉。面对这空明澄澈、如诗如画的美景,苏轼陶醉其中,产生“遗世独立”、“羽化升仙”的遐想。于是,喝着酒,他快乐极了,扣舷而歌。
客人“倚歌而和”,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使苏轼喜悦的心情被染上悲戚的色彩,情由乐而生悲,并由此展开对于人生的议论。客人由游赤壁而想起“一世之雄”的曹孟德,这不可一世的英雄在历史的长河中像大浪淘沙一样随水而没,更何况你我在这里驾一叶孤舟,饮酒作乐,每天以鱼虾为伴,却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天人对比,悲情遂生。
与主客对话,一问一答,一难一解。“你看那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一切变化本身就是永恒,就不必感叹于生命的短暂了。再说,权势、名利、地位等等这些事物,我们孜孜以求的东西,何尝不是幻象,此生的烦恼,不都是自己给的吗?把内心的这些统统放下,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没有必要去取得,万物随缘,这样不就解脱了吗?”在劝客的同时,他为自己找到了答案。苏轼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于是他与客人转悲为喜,开杯畅饮。
这篇文章以乐情开始,以喜悦结束,中间加以人生哲理的议论,转着过渡十分自然。苏轼借游赤壁来抒发自己的抑郁情怀和深沉而旷达的人生感慨,不但思想内容具有深度,而且文采也给人以美的享受。由此看出苏轼对官场险恶的厌弃,透露出苏轼我行我素、笑傲人生的超然情怀。
写苏轼篇二
如果他是情人,是最让你舒心的情人;如果他是长辈,是最让你愿意亲近的长辈;如果他是朋友,是最可与畅谈共醉的朋友;而他是文人,是最让人心胸开阔的文人。苏轼给人类似的感觉。
他接二连三的越贬越远,高龄而不能落叶归根,如果是李商隐的凄恻怎么能受得了?可他真男人,真豁达。他高高兴兴的吃荔枝,兴兴头头的到村里看人养蚕农耕,津津有味的看雨,看山,看灰白炉火一拨通红,看潇潇飞雪打在窗棂。
谁说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他也有人生如梦的浩叹,想过要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可是他最终是快乐的,满怀希望的。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伤乎?现在还有这么飘逸的唯物主义者么?超脱到连死亡都不会带来恐惧了。清朝人说,他是李白之后唯一有如许大才华的人。
不假,但让人倾倒的不仅是他的才华。昨天看古文观止,终于知道了他那句名言的来历:他做应试文《行赏忠厚之至论》里有这样的说法:“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古文观止内有注道,这两句主文的考官皆不知出处,入谢叙礼时欧阳公(是指欧阳修嘛?)问其出处,东坡笑曰:“想当然耳!”数公大笑。读之莞尔,体会到他亲切的爽朗。
有人拍他马屁,他哈哈大笑绝倒在地;有朋友浩叹人生如梦,他开解再三斟酒共醉。他泛舟,骑马,淋雨,醉卧溪边,倚杖听潮,他活在诗意的人间烟火里。
伤心的事他也有,他的悼亡词里写的:不思量,自难忘。我可以想象这个明快豁达的男人是如何在一瞬又一瞬的间隙里想到亡妻,霎那间心酸眼亮。
钱钟书说,文人最喜欢有人死,因为有题目可以做文章——是的,当元稹把“唯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做得如此凄恻而不到一年就纳新妾时更可以为之一笑。但我相信苏轼的真诚。
就好像宋人的另一首悼亡词:空床卧听风吹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是追忆,表白都难免虚伪,而追忆大多真痛。张若虚看月亮的时候,生发出的是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美丽哲学思想;而苏轼看月亮的时候,超出自己,超出同辈,超出宋朝,生发出博大的关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自私是人的天性,其实关爱也是;这两句话,一千年来让我们心里的小小关爱有了栖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