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发生的趣事字通用(三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中秋节发生的趣事字篇一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字串9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
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节发生的趣事字篇二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全家举行了一场“中秋大本营”活动。
“中秋大本营”分为这么几个活动:吃月饼、博饼以及画月亮。
我们开始了第一项活动——吃月饼。比赛规则是:每个人的桌面上摆放着3个自己精心挑选的月饼,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吃完,谁就是冠军。听完爸爸的介绍,我心里暗暗窃喜:切,不就是几个月饼吗,我肯定是冠军。比赛正式拉开帷幕,只听见妈妈一声令下,我抓起一个月饼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我一边吃着月饼,还不时往自己的两边瞧。“啪!”,爸爸吃完了。我赶紧把嘴里的月饼咽下去,也拍了一下桌子。最后的成绩是:冠军是爸爸,亚军是我,季军是妈妈。
第二个游戏叫“博饼”,是我最喜欢的呢!规则是:在一个碗里放六个骰子,每个人摇一次,的奖项是“状元摘金花”,分别是4个四点红和2个一点。博饼开始了,爸爸先摇,摇出了四点红和两个六点,“状元!,哈哈,我是状元!”爸爸眉飞色舞,得到了一包瓜子和一包香烟。接下来轮到我摇了,我把抓起骰子,捧在手心里上下摇晃了几下,接着洒在碗里,只见它们乒乒乓乓地在碗里来了个360度大旋转,结果出来了:两个一点,四点红!我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大声叫了起来:“状元摘金花!,我赢了,”
最后一项活动——画月亮。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所以这一次,我们不用任何模具画一个月亮,看谁画得圆,谁就胜出。我一手拿铅笔,一手拿笔擦,不紧不慢地画起月亮,看似简单的任务,在这一刻竟然变得如此繁琐。而妈妈很细心,她每画一点,停笔观察一下,再修改。然后又在月亮旁边画上几朵云彩,一轮害羞的圆月若隐若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顿时眼前一亮,这回的冠军非妈妈莫属。
这一次的'“中秋大本营”活动很难忘,它在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我期待着明年的中秋节还有更精彩的活动。
中秋节发生的趣事字篇三
我左盼右盼,终于盼来了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也是一家人欢聚一堂,吃月饼、赏月光的日子。
今年的中秋节和往年不一样,爸爸妈妈十月一号就带着我和妹妹来到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的姥姥家。
这天,我们吃过早饭,上街买月饼为祭月光用。路过镇上广场的时候,看见很多人围在那里忙得不可开交,我就问妈妈:“这些人在干嘛呀?”妈妈告诉我:“他们正忙着建一个宝塔,是由晚上祭月光用的,我们这里跟姜堰那里祭月光的方式可不一样哦,要不你们爷俩也去帮帮忙体验一下。”我和爸爸很好奇地走过去,看见他们正在用砖块和泥水浆切传说中的宝塔。我和爸爸也挽起袖口,也上去帮忙递砖头,打泥水浆,忙的热火朝天。花了整整半天时间,一个分为五层、高五米的宝塔建成了。
我们洗洗手回家,妈妈和姥姥早就把月饼给买回来了。到了晚上,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月饼来到宝塔前,我看见别的小伙伴都拿着凳子、抱着柴火,还有月饼和香。我不懂,就找了一个小伙伴问问:“这是干什么呀?”他们说:“等到月亮稍稍上升到半空,就把柴火放进宝塔里面点燃,再把月饼放在凳子上,点上香,就可以祭拜月光了。”过了一会儿,妈妈也带着这些东西过来了,我就赶紧学着别的小伙伴地样子做起来,在放柴火的时候,有一个老奶奶说:柴火烧越久越旺,代表以后日子就红红火火。
不一会儿,很多村民手里拿着木棒,木棒上面用布和纸做的龙,听妈妈说,他们这里叫游龙,还有舞狮子,真热闹。我们跟游龙,舞狮子后面,一边看着它们在每家商店门口翻滚、跳舞。一边听妈妈讲解着:说它们会在每家商户门口翻滚、跳舞,然后每位户主会给一些礼品回馈他们。一路走来,感受着每个地方习俗都不一样。不知不觉就回到家中,此刻,看着天空中的月亮,想到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时也想起在远方江苏的爷爷奶奶。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走出去,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