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伴我行(4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文明礼仪伴我行篇一
不,不是的!吸取了这次教训,合肥人开始觉悟了:上至政府,下至平民百姓,大家都积极投入到美化环境当中。
每当我走进校园,校园里干干净净。走上楼梯,楼梯道上亮洁如新,不知哪一位同学不小心掉了一张废纸,后面的同学连忙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来到教室,教室宽敞明亮,课桌排列得井然有序,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在校园里到处都充满了文明用语。瞧!小刚不小心把小军给碰到了,小刚连忙把小军扶起来,并诚恳地向小军说了一声:“对不起!”小军笑了笑说:“没关系。”文明之花在校园里盛开。
每当我走在路上,过马路时,红灯亮了,准备过马路的行人立即停止了脚步,没有人闯红灯;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绿灯亮了,正常行驶,红灯亮了,立即停止。路旁,一旦有落叶从树上落下就有行人去捡起,扔进垃圾桶。文明之花在路上盛开。
每当我走进公共场所,看到的是样样设施都完好无缺,焕然一新。你看:那边有个阿姨拎着鞋子,穿着袜子在鹅卵石小路上踩来踩去,是让鹅卵石按摩她的脚。你可千万别误会,别以为阿姨按摩完了要换袜子洗脚穿鞋,其实,鹅卵石很干净,那样做其实是多此一举。文明之花在公共场所盛开。
今年,合肥再次申请全国卫生文明城市,中央再次派暗访组来暗访。可谁知,这次的成绩更是惊人:112分!!!离满分只差8分,合肥居然排到了全国第一!
所以说,文明是点点滴滴的汇总,文明是每一件小事的具体表现,文明就在我们的身边。
文明礼仪伴我行篇二
文明礼仪是中华美德,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这是我从《文明礼仪》这本书中得到的启示,使我感慨微深。
这本书用强强和小淘作为例子,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语言,精美的图片,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明礼仪的教育,使自己的情操一次次升华,道德修养在一次次提高,使人身临其境,爱不释手。
“文明礼仪从我做起”这是我读着本书最大的收获,也是亿万中小学生应该懂得的道理。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名族的希望。全社会都在关注着我们的健康成长。现在人们慢慢意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人们明白现在当务之急是教育和引导青少年从小竖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这样,才能把祖国建设地更加美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书中的强强现实社会中不乏其人,但是我肯定想小淘这样的学生为数不少。如果我们能让这些像小淘的学生受到文明礼仪的教育,那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文明礼仪》这本书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它能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明礼仪的'教育与熏陶。
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是世界文化古国之一。在这漫长而又光辉的历史中,古人给我吗留下许多美德,也有很多传为佳话的美谈。例如:孔融让梨、缇萦舅父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不正是古代文明的真实写照吗?
讲文明、懂礼貌是亿万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必备素质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只有让青少年们熟知礼仪,体现文明礼仪,使人们受到教育,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文明礼仪伴我行篇三
在我们的生活中,文明礼仪无处不在,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像这种讲文明、有礼貌的小故事,在我们的身边可谓是数不胜数的。
其中有一件关于同学之间友情方面的事情,一直让我记忆犹新。
“下雨了!”别班一位同学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在楼道内的一声大叫,把下雨的消息传到我们三(1)班每一个人的耳中。
此时,下课铃声响起,“好,今天课就上到这里,下课!”老师说完,走出了教室。
同学们收拾书包,准备回家。
“我没带伞,怎么办呢?”有些同学在自言自语。
这时我才意识到我也没带伞,前几天有些感冒,这雨要是一淋,还不知得再去打几天针呢!我这样想着,无奈的走出了教室。
我走到一楼走廊时,呆呆地望着哗啦哗啦的大雨,真是太希望有一把伞了。
“嗨,一起走吧!”这时,我身后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我回头一看,是我班的迪丽达尔同学,她打着伞走到我身边,不由分说搂着我就走到雨中。
我俩边走边聊,很快走出了校门。
妈妈正在校外焦急地等着,当我钻到妈妈的伞下向迪丽达尔告别时,才发现她的大半个身子已经被大雨淋湿了,乌黑的发梢上都滴答着雨水。
原来她为了不让我淋着雨,就把雨伞全偏向了我这边??
这样同学之间互助的文明礼仪事例在我们班数不胜数。
就是通过这样的小事情,我们更加认识到“文明”的含义是从一件一件小事上表现出来的,是心灵美的一种表现,是一个人做人的标准。
我们要时刻记住:把文明放在心上,塑美丽人格风尚!让这个美丽的校园充满了“爱的温馨”!
文明礼仪伴我行篇四
如果小孩子含胸驼背、颈部错位、走路拖沓、臀部下垂,那么你有再好的形象也没有了好气质。形体仪态是最好的装饰品。 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 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如果缺乏教养,不懂文明礼仪,人们采取不欢迎态度,怎么发展事业,立足社会?
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然而,有些父母认识片面,对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显得不够重视。
一些父母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有真本事就行了。但这些父母只要留心一下周围人物,注意一下大众传媒,事业有成的人有几个不懂文明礼仪?现代社会的确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大雅之堂越来越多,父母不会愿意孩子成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人。
一些父母认为,小孩子天真无邪,想怎样就怎样,长大了就懂得文明礼仪了,这也是误解。一方面,孩子从小不培养好习惯,就必然形成坏习惯,坏习惯形成了,再改就很难。想一想,现在有些孩子说话没大没小,家里来客人不懂礼貌,饭桌上挑挑拣拣旁若无人,浑身汗味不洗,指甲老长不剪??这些孩子如果不教育、不矫正,会在某一天早上突然变个样吗?另一方面,在孩子小时候培养文明礼仪习惯,与孩子天真无邪表现并不矛盾,越是懂礼仪的孩子,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是受人们欢迎的人。
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从哪些方面做起?
个人礼仪
个人礼仪包括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几个方面。
·仪容仪表:主要要求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嗽口,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有狐臭要搽药品或及早治疗;
·仪态举止:主要从站、坐、行以及神态、动作提出要求,古人对人体姿态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优美的站立姿态给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觉,身体直立、挺胸收腹、脚尖稍向外呈v字型,忌讳无精打采、控脖、耸肩、塌腰;正式场合不能叉腰或双手交叉;坐姿要求端正挺直而不死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两腿间距与肩同宽,不能叉开,双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体;走路要求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表情神态要求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带自然微笑,忌讳随便剔牙、掏耳、挖鼻、搔痒、抠脚等不良动作习惯;
谈吐方面:要求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用语,简洁得体,不能沉默无言,也不能自己喋喋不休,要认真倾听对方讲话,交谈时忌讳东张西望、翻看其他东西。交谈人多,不可只跟一人谈话而冷落其他的人。
·着装:要求干净、整洁、合体,忌讳皱皱巴巴。
公共场所礼仪
公共场所礼仪包括走路、问路、乘车、购物、在影剧院等方面。
·走路:除了注意体态、姿式之外,要遵守交通规则,遇到熟人要打招呼,
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如见到熟人需要交谈,应靠边儿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行人互相礼让,青年人主动给长者让路,健康人主动给残疾人让路。
·问路: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请再问问别人。”
·乘坐:乘坐公共电、汽车、火车,人多拥挤,要照顾老人、小孩和残疾人;人与人之间互相挤撞,不要恶言恶语,要抱理解、宽容态度;要保持车上卫生环境,不乱扔东西;学生上车不要抢座。
·购物:到商店购物,不可以“上帝”自居,要用礼貌语言,忌讳用“喂”、“咳”等字眼,购物之后也应说“谢谢”。
·看电影:在影剧院里,不能大声喧哗,不能乱扔纸屑、果皮;尽量提前一点儿到场、入座,如果迟到,入座时走姿要低,速度要快;看真人演出,要尊重演员,适时礼貌鼓掌;演员谢幕时,不能提前退场。
待客与作客礼仪
·接待客人:家中来客人,要事先有所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孩子们也要学会以主人身份招待客人。迎接客人进屋,帮助客人放衣物,请客人在合适的位置落座。问客人喝什么饮料,主动送上。要双手呈、接物品。要主动、大方地与客人交谈。客人要走时应礼貌挽留,说“您再坐一会儿”、“再喝杯茶吧”等。要送客人一段距离,说“再见”、“欢迎您再来”。
·外出做客:去亲友家做客要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重要。在亲友家,不能大声大气,要谈吐文明。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如果在主人家
用餐,要注意用餐时的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品;要请长辈先坐下,长辈动筷后再动筷子,双肘不能放在桌子上;饭后,坐好略陪大家一会儿,或者说:“我用好了,请慢慢用。”然后再离座去别的房间休息。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高兴”、“欢迎到我家去”。
最后,父母要提高自己的礼仪意识,如果自身不重视礼仪,就无法教育培养孩子。礼仪就表现在生活之中,只要父母重视,以身作则,随时说明要求,按要求去坚持训练,发现孩子有不讲文明礼仪的行为,及时指出并当时改正,这样就能逐步培养起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