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俄罗斯眼中的强国 俄罗斯人眼中的强国(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俄罗斯眼中的强国 俄罗斯人眼中的强国篇一
《俄罗斯影片赏析》期末论文
名称:我眼中的俄罗斯电影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摘要:俄罗斯电影,尤其是前苏联电影,凭借其独特的文学内涵与拍摄手法赢得了大量的观众,其艺术性能让人忘记冷战,忘记意识形态的不同。在西方世界中,它们极难得到理解与尊重,但其却依然运用高超的电影理念战胜了一切偏见。
关键词:苏联电影 俄罗斯电影 蒙太奇 文学内涵
正文:
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联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与多个国家接壤,从6世纪开始就有人在那里生活。雪原、伏特加、针叶林,构成了人们对俄罗斯的第一印象。悠久的历史促成了俄罗斯人独特的性格与俄罗斯特有的文化,电影作为俄罗斯文化中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俄罗斯历史长河中形形色色的事件,战争、爱国运动、意识形态的转变,这些事情所激起的涟漪都在电影中有所体现。
我们如今接触到的大部分俄罗斯电影还都是东欧剧变前,前苏联所拍摄的,有着其强烈的特点。如果说美国的电影人最关心的是电影的商业性,西欧的电影人最看重的是电影的艺术性,那么,苏联的电影人特别关注的则是电影的宣传作用。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历史时期,苏联电影作为一个重要的传媒,确实发挥了武装人
民、鼓舞人民和教育人民的巨大功能。苏联电影善于从本国文化中汲取营养,借助于丰厚的文学遗产和先进的创作理念,苏联电影形成了独特的品质。在几代电影工作者卓有成效地努力下,苏联电影以其特殊的品质,在世界电影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
纵观苏联电影的历史,俄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有了电影艺术,第一批艺术片出现于1916年。1919年列宁签署电影国有化法令,这是苏联电影事业的开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联电影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青年导演在影片构图、剪辑手法、情节安排、演员技巧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三十年代,有声电影的出现是电影史上的转折点,也是苏联电影的转折点,它使电影艺术同文学和戏剧接近起来,此时,大批的苏联作家开始为电影谱写剧本,作曲家也开始为电影编写配乐,大量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了电影。苏联是一个文学大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厚重的文学传统为苏联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苏联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优秀电影均改编自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根据高尔基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我的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根据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根据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还有一些电影,虽然并非是根据某部文学作品改编的,但是苏联电影工作者大多接受过优秀的文学传统的熏陶,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优秀的文学传统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在苏联,电影剧本的改编是一门专门的学问。电影编剧与文学家一样受人尊重,并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正因为有优秀的文学作品作先导,有厚重的文学传统作依托,苏联电影的文学性很强,人文气息很浓,历史文化积淀也非常丰厚。而那种商业味很浓、娱乐性很强甚至轻飘浮躁的苏联电影是很少见到的。电影的文学性实质上是指电影作品从整体上所体现出来的浓浓的文学精神和韵味,它有别于商业电影和戏剧性电影,苏联的电影大师们着力探索着如何运用电影的影像和视觉表现力来描绘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仅仅几个镜头拼凑起来就能表达出深刻的含义。蒙太奇原指影像与影像之间的关系而言,而在有声影片和彩色影片出现之后,在影像与声音(人声、音响、音乐),声音与声音,彩色与彩色,光影与光影之间,蒙太奇的运用又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1934年瓦西里耶夫兄弟导演了根据富尔曼诺夫小说改编的影片《夏伯阳》。鲍·巴保奇金在影片里成功地塑造了国内战争时期传奇式的英雄夏伯阳的形象。该片是苏联电影史上的杰作,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性格化,片中“精神战”一场,堪称场面蒙太奇的典范。同是文学作品改编的《战争与和平》,和《夏伯阳》相比又是另外一种风格。《战争与和平》场面壮阔,气势磅礴,继承了前苏联在拍摄历史题材影片方面的传统,完美地将托尔斯泰原著精神融汇于其中,再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影片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通过对四大家庭以及安德来、彼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与1956年拍摄的美国版相比,我眼中的俄罗斯电影
前苏联版更加厚重而富有历史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有如史诗般的悲壮。而美国人似乎只是把这部作品当做了一个爱情故事来看待,天性乐观的美国人,大概在理解那种既深沉又敏感、既理性又感性的俄罗斯性格方面是有些障碍的。
再来看一看战争题材的片子。宏大写实的前苏联战争影片与现在的好莱坞战争影片相比风格也是大相径庭。好莱坞的战争电影更加注重的是局部战场以及个体参与者,主角带着自己的某个小队在敌人强烈的火力下激烈的战斗着,其中不乏队友牺牲或主角勇救队友的场景,主角被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形象,但不免有些个人英雄主义。华丽的特效和真实的战斗虽然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但时间长了观众会产生一种审美疲劳,毕竟这类商业片的套路都相差不多。而苏联的战争影片更注重的是大局,前苏联战争电影里战争进程地图出现较多,注重的是大场面,全局观,此时的你并不是仅仅是深处战场的士兵,所有局部战场的描写都被融合在一起,都是为对大局的描写而作贡献,让观众感觉到这才是一场真实的战争,而不仅仅是一场两场的战斗。70年代的《解放》、《围困》,80年代的《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等等,这些影片构成了一幅辽阔壮观、气势磅礴的前苏联卫国战争的全景式史诗的画卷。其中,以尤.奥泽罗夫任总导演的卫国战争三部曲最为有价值,三部曲的剧情从1940德国策划进攻苏联开始,到1945.5.2.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德国口头投降结束,对这个三部曲的定义是全景史诗:既完整的记录了苏德战场的全部过程,细致描述了几个关键的重要战役,并再现了这一时期在苏德战场以外的相
关重大历史事件,如德国入侵波兰、墨索里尼被软禁、希特勒成功营救墨索里尼、美英苏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等,详细地记录了战争有关的一切,是全景式的,并不突出个体的人的感受。
就像之前所说的,俄罗斯电影,或者说苏联电影的另一个特点,也是最大的特点,贴近生活,教育意义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一直指导着苏联的电影创作活动。它的准确内涵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的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在这样的创作原则的指导下,苏联的电影特别贴近生活,也特别具有教育意义。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乡村女教师》、《青年近卫军》这样的作品,在苏联电影中还有很多,它们曾经激励过几代苏联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而那些梦幻色彩很浓的、寓言化的甚至妖魔化的作品,在苏联电影中几乎没有。
总而言之,苏联电影的总体品质是高雅的、优秀的,也是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苏联电影是西方电影的一个特殊构成,其特殊性不仅体现在意识形态的层面上,也存在于电影观念的各个方面。苏联电影所取得的成就,对于丰富西方电影的内涵,提升西方电影的品质,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如今的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电影产业一落千丈,但在近些年的作品上可以看出,真正爱着电影的
俄罗斯人还是存在着的,他们在资金紧缺,好莱坞电影入侵,观众口味改变的情况下依旧努力想把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我们等待着,等待着俄罗斯电影走上类型电影发展道路的那天,等待着他能够重新演绎前苏联电影神话的那天。
俄罗斯眼中的强国 俄罗斯人眼中的强国篇二
俄罗斯眼中的中国军队(1)-(7)
《俄罗斯眼中的中国军队》系列文章,这组文章由俄罗斯有关专家学者撰写,详细地论述了中国军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军事力量的构成和现状
74年前的1927年8月1日,中国的革命者举行了南昌起义,以反对当时中国的“北方政府”。这批革命者当中就
有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的大名鼎鼎的周恩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两万多名武装的士兵通过起义来表达他们反对现存的制度,从而打响了中国人民反抗
国内外敌人的第一枪。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决定把8月1日当作中国工农红军的建军节来庆
祝。后来,这一天又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日期。
“八·一”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国家节日之一。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这个节日已经孕育了很长的
时间。如今它已经成为中国和中国人民当中纪念最隆重、庆祝最广泛的节日之一。
本文是根据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资料和俄罗斯国内外报刊上的资料写成的。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军
队的现状和构成,以及我们这个伟大邻邦今后国防建设的前景。
根据1997年3月中国颁布的《国防法》,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预备役部队、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这三者
一起构成“三位一体”的中国武装力量。
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大量裁减兵员,人数只有280万左右。其构成包括空军、海军以及其它不仅使用常
规武器,而且使用洲际导弹和现代核武器的所有军种和兵种。
中国的战略核力量包括陆地、空中和海上3种核力量,其核武器运载火箭的总数已达到167枚。这支战略核力量 的基础就是拥有75个弹道导弹地面发射装置的战略导弹部队。战略空军拥有80架“轰―6”型飞机(根据俄罗斯
“图―16”型飞机制造)。海军则拥有1艘核动力导弹潜艇,外加12个“巨浪―1”型导弹的发射装置。
陆军拥有220万人。这支陆军由89个野战军的通用作战师构成(其中包括3个师的快速反应部队和11个坦克师)。这89个师的大部分都划归在24个通用作战军的建制内。
空军拥有大约4000架战斗机,其中大部分都是过时型号的飞机,其用途主要是完成防空任务,少量的是用来支
援陆军。空军的飞机大多是歼击机,歼击机的总数约占飞机总数的75%。
海军拥有大约100艘大型军舰,海军航空兵拥有600架战斗机和直升机。为保卫海岸线,中国还拥有大约900艘
只能在近海地区行动的巡逻艇。中国海军暂时还没有航空母舰。为了在水下行动,中国拥有大约50艘柴油动力 的“基洛”级潜艇。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队构成在20世纪90年代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变化,因为当时国家领导人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在
科研综合体和国防工业的改革问题上。与此同时,中国陆、海、空三军的技术装备数量还有某种程度的缩减,为的是把过时型号的装备从武器中撤掉。
据西方研究人员估计,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的人数为120万。不过,中国一旦遭受威胁,其人数可以轻
易地增加,因为每年退伍的军人就有60万人。在预备役部队当中,最训练有素那部分人(即最近5年退伍的那部
分人)的人数大约为300万人。
现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的速度还比较缓慢,并具有选择性。其最大的努力用在战略核力量的现代化上,途径是用比较完善的“东风―41”型和“巨浪―2”型固体燃料导弹替换过时的液体燃料导弹。
近来,在其它方面,亦即在现有部队的基础上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快速反应部队方面,也有进展。这支快速反
应部队的用途是在国境线地区发生局部冲突时采取行动,同时支援武警部队,以确保国内的安全和社会秩序。
这个发展中的兵种人数约为25万(占陆军人数的9%)。预计在最近的将来,这支部队将包括突击空军和一部分海
军。到2010年,这支快速反应部队将占解放军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即将近80万人)。
在研制新型号常规武器(其中包括“90―11”型主战坦克和“歼―10”型歼击机)的同时,中国目前正在采取措
施,以克服在高精确度武器方面落后于军事发达国家的局面。中国的军事领导人认为:近来,高精确度武器一
再证明了自己的效力。北约在入侵巴尔干地区的过程中,尽管也发生过许多“失误”(或者说“有意为之”),其中包括炸毁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结果导致3位中国公民丧生,但广泛使用高精确度的武器本身却证明 了:这种武器具有很高的作战效能。
美国人不能容忍在制造高精确度武器方面还有中国这么一个竞争者。1997年美国国防部关于中国军事战略的一 份报告,就反映出美国人非常担心中国正在制造有可能在2010年以前投入使用的一种巡航导弹。令美国人感到
气愤不已的还有: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将不再是美国的一个潜在的核靶子,因为1996年北京就已经开始研制
自己的反导防御系统了,况且这个计划预定在2005--2010年期间完成。
据中国专家评估,中国国防工业现有的技术装备程度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15年多。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克服这种
差距并解决国防现代化的问题,中国领导人决定恢复同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合作。目前这种合作正在长期协定的
基础上,并且在两国间平等、互信的伙伴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着。现在它已囊括军事科学、军事技术
(包括军地两用技术)、宇航和通讯等领域。中国已经可以购买俄罗斯的军事装备,在俄罗斯培训军事技术专
家,同俄罗斯共同落实研制、改进和修理武器的计划。中国诸如此类的举措,无疑已经促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现代化过程中最迫切任务的解决。
最近几年,中国从俄罗斯购买了大批的军事装备,获得了生产俄罗斯“苏―27”型飞机的许可(但无权向第三
国出口),还签定了在俄罗斯的企业修理中国的柴油动力潜艇的协议。
俄罗斯也对同中国开展军事技术合作感兴趣,因为它可以得到一个机会——利用本国军工综合体的潜力解决本 国的财政问题。
对中国军事学说和近10年来国防建设趋势所作的分析表明:中国有意继续进行军工综合体和武装力量的现代 化,并且把这些措施看作是国内外安全的保障和顺利开展国家经济建设(包括社会领域的建设)的必要条件。
俄罗斯眼中的中国军队(2)
中国国防建设方面的主要趋势
中国国防建设方面的主要趋势是在取代了旧观念(即准备打世界大战)的新军事观影响下形成的。新军事观的要
点是: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将来未必有可能发生,因为现在有可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确保和平的国际 形势。
与此同时,据中国方面估计,冷战时期的思维模式和实力政策也没有退出国际关系的实践,1999年4--6月因美
国和北约的过错而爆发的巴尔干地区人道主义灾难就证明了这一点。世界政治中各国的作用和力量对比没有经
常不变的格局,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有可能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转化。因此,在新旧世纪之交,中国领导人
认为重要的是把中国变成一个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有能力有效地确保国家不受外来威胁的国家。这在很大程
度上是由以往同西方打交道的经验所决定的。过去,中国虽具有高度的文明,但军事上很弱小,曾遭受过西方
列强的倾轧和公开的掠夺,体验过民族屈辱,后来又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附属国。
因此,正如一系列官方声明、其中包括不久前由中国国务院出版的关于国防问题的“白皮书”中所指出的,中
国军事建设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巩固国防,抵制侵略和武装破坏活动,确保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同
时强调:中国不会成为侵略的策源地,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永远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在新旧世纪之交,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趋势是在中国单方面削减兵员的情况下完善国防潜力的质量参数。中国
领导人提出的要求是:科技强军,加强国防研究,建立和完善国防工业符合市场经济条件的机制,逐步更新武 器装备。
武装力量面临的任务是:提高在形势突变、使用现代技术(包括高科学含量的技术)的条件下开展军事行动的能 力。
中国国防建设的重要趋势,还有一个是削减解放军的兵员。作为对1985年宣布的削减100万兵员的补充,中国
于1997年宣布计划在2001年以前从现有300万兵员当中进一步削减50万人,即将兵员总数降低到250万人。削
减主要是削减陆军(占总数的19%),少量的是削减空军和海军(分别占总数的11.6%和11%)。此外,强调下述一 点很重要:与这一削减过程相伴的是采取措施加强武警部队,即预定到2000年将武警部队从100万人扩大到200 万人。
中国承担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义务的核战略,在“有限的回应性核打击”的构想中得到了反映。这一战略构想
是:建设一支遏制性的核力量,这种核力量既能够造成核威慑,又能够给敌人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从而迫使
潜在之敌放弃使用核武器的反华之举。这种观念不强调取得针对发达国家的核均势,因此从节省物质资源和财
政资源的角度来看,它是很合理的。
建设一支通用军事力量的观念,是在分析近10年来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方面观念的进化导致了
“快速反应”和“高科技条件下有限战争”这些概念的确立。这些概念都打算建立一支比较密集紧凑的武装力
量,用现代武器装备武装起来,能够在局部冲突中迅即完成战斗任务。与此相适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快速反 应部队得到了发展,并且特别强调研制各种军用电子系统,其中包括远距离发现和通报系统,通讯系统,军队
和武器控制系统,以及无线电电子对抗手段的控制系统。
俄罗斯眼中的中国军队(3)
中国的国防开支
根据中国的统计资料,中国2000年用于国防的开支大约为100亿美元。这在世界上是最低的国防开支之一。国
防开支的份额在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最多仅占1.5%(1995年统计),并且有下降的趋势:1999年这一指标仅占 据1.1%。
不过,怀疑论者指出:官方的资料只反映出国防部系统的开支,并没有考虑进去其它部门预算中规定的军事需
求的拨款。此外,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有一部分用于各卫戍部队、地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军饷的开支是由各省
而不是中央的预算拨款的。考虑到这些,他们估计,中国实际的军事开支是超过官方公布的数额的。比如说,日本人断定中国1999年实际的国防开支约为300亿美元。
然而,无论如何,显而易见,考虑到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国防综合体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再考虑到众多的
人口(12亿多)、辽阔的疆域和漫长的陆地及海上的国境线,中国的军事开支并没有超过“防卫足够”的水平。
相比之下,2000年日本的军费开支为480亿美元,英国为380亿美元,德国为400亿美元,法国为470亿美元,美国则高达2900亿美元!既然如此,请问:谁更需要关心降低自己的军国主义胃口?!
21世纪中国军队的建设,多半要受到国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这些因素对军费开支的影响将呈控制 趋势。
俄罗斯眼中的中国军队(4)
影响中国军队建设的国内外因素
21世纪中国军队的建设,多半要受到国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这些因素对军费开支的影响将呈控制 趋势。
中国的外部因素可概括为中国同周边国家和世界各大国关系的正常化。在这些关系当中,占有特殊地位的是正
在迅猛发展的俄罗斯与中国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平等的伙伴关系。在这些关系当中,中国同世界经济不断
发展的一体化,作为中国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领导人优先关注的国内因素是确保国内政治的稳定,并且在自然资源短缺及人口和生态问题在某种程度上
紧张的条件下,解决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
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除了带来明显的好处外,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可预见的威
胁,这就是说,在世界上(包括在俄罗斯)造成了一种担心——担心中国背离和平和睦邻友好的原则。结果,由
于对中国军事意图的不正确理解和故意歪曲,便出现了一种“中国威胁论”,西方和俄罗斯的某些媒体都在周
期性地鼓吹这种论调。
对于国外出现的一种舆论——不能正确理解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防建设,中国深表遗憾。那些议论的实质可归
结为下列的指责:1)俄罗斯和美国军队在亚太地区削减人数以后,中国试图占据业已出现的力量真空;2)中国
打算充当军事和经济上的地区超级大国;3)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现代化的武器,从而要为地区的军备竞赛承担责
任;4)中国只等待着一个机会——尽快炫耀自己的武力并打击邻国或美国。
中国专家通过引用俄罗斯和美国在该地区军备(包括核军备)的数量,驳斥了这些指责。他们认为:俄、美两国 的军备超过了中国。中国学者声称:尽管俄罗斯和美国削减了军备,它们两国在亚太地区仍然拥有最强大的军
队,因此这里没有“真空”,因为美国和俄罗斯都没有留下“真空”。
中国领导人和专家学者在驳斥另一种指责时肯定地说:中国就没有打算称霸并充当世界上的政治独裁者;即使
中国将来成为相当强大的国家,它也没有这方面的野心。
至于下面一种指责,中国专家认为:满足现代国防需要的军事现代化,对中国是个大问题,因为中国人民解放
军目前的状况和水平在许多指标上都落后于毗邻的强国。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军费开支甚至少于诸如南韩这样 的国家和台湾这样的经济主体。
不过,那些非议中也有不少的真实成分。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国内的威胁更令中国感到不安,它
们有时比来自国外的威胁更危险。对中国的领导人来说,当时头等重要的大问题来自国内,因为这些问题妨碍
着国家职能的正常发挥,并给国家的存在造成严重威胁。社会、经济、政治和生态方面的问题包藏着造成严重
危机态势的巨大潜力,结果使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变得很脆弱。
在一些人看来,顺理成章,给自己造成额外的外部问题就意味着使自己摆脱了国内问题。但这是违背中国改革 的逻辑的。
上述的一切使我们有理由认为:21世纪之初的中国军队既不会侵犯俄罗斯,也不会侵犯别的国家。同时,中国
人民解放军有朝一日强行“入侵”自己的台湾省,这也是相当令人怀疑的,尽管中国领导人在上个世纪末曾经
发表过声明,说他们并不排除以武力对付台湾,如果台湾领导人进行挑衅、打断中华民族的统一过程的话。
(顺便说说,台湾岛上那次政治选举以后,台湾那个领导人已经离开了政治舞台。)
中国本来就无意武装“入侵”台湾,因为据说后者事实上正在转入大陆中国的怀抱。台湾对大陆的投资每年高
达数百亿美元。台湾各主要企业在中国大陆的生意正以“巡航速度”在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规模。难道有理
由杀掉可以自己卧巢的母鸡,就为了从中索取什么“金蛋”不成?
今天我们是从“防卫足够”的原则出发来评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全部活动的。那些把中国及其军队描绘成“嗜 血成性的恶魔”,并以此恐吓人们、阻挠俄中合作必然巩固的“专家学者”们,我们很想告诉他们一句俄罗斯 很好的谚语:“小偷叫嚷‘捉贼’的嗓门总是比谁都高。”
俄罗斯眼中的中国军队(5)
上述四篇文章为同一作者所著,今日推出另一位俄罗斯学者的论述,有关数据、结论纯属作者个人研究,仅供 参考。
中国军队正在掌握现代军事装备
20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多半还处于半游击状态,但它后来正是以此为基础才发展成为一支正规的 陆军的。50年代初才开始组建空军和海军,在后来的10年中又开始部署战略导弹部队。1974年,战略导弹部队
被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军种。数十年来,中国军队的建设都是基于一种构想,那就是:新的世界大战不
可避免,大规模反华军事行动有可能发生。国家发展初期的军事理论依据是“人民战争”。正是这种“人民战
争”的概念规定了要养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并且维持着军队和经济的高度动员准备状态。这就要求消耗大量 的人力、物资和财政资源,从而给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
由于60年代以前苏中军事技术合作(包括苏联对中国军队和国防建设提供直接的援助)相当密切,中国人民解放
军实际上就成为苏联军事机器的复制品。它不仅是一支战斗队,而且在国内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还是一支生
产队,以及土地改革和工业化的传播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50多年来,其军队总共参加过10次战争、边界冲突和其它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大约损失了50万名指战员。
1986年,中国“改革的设计师”、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着手在军队中进行认真的改革。但在改革初期,很
少摹仿西方的模式。比如军队转入职业化的问题,甚至连讨论都没有讨论过。因为在全国人口过剩的情况下,兵员的贮备总是很多,现行的全民义务兵役法实际上就没有执行过。解放军征兵实际上是有选择的,即从身心
健康和道德品质优秀的那部分青年中挑选,首先当然是挑选那些忠于共产党的青年。
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确认了军队现代化的必要性。这次党代会确定了优先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方
针,目的之一是为国防建设和发展军工综合体建立一个强大的基础。这次会议提出的任务使中国人民解放军更
具现代的面貌,同时又保持了国家现行军事机制的基础。在这种机制中,军队被赋予的角色是党的主要的和强 有力的工具之一。
据军事专家掌握的资料,在兵员数量上,中国军队较为庞大。12亿多人口养活着大约三、四百万的正规军。陆
军有24个通用作战军。空军的装备有将近四千多架作战飞机。海军(包括海军航空兵和海岸防卫部队)拥有200 多艘主要级别的作战舰艇、将近400艘快艇和将近250艘辅助舰船。海军航空兵拥有五百多架战斗机。战略导弹
部队拥有大约20枚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
中国的军队由中央军委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共同管理。中央军委负责确定军队建设的方向、战争的政治目标
和战略目标、军队的预算,解决与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实行全国总动员和局部动员的一整套问题。中央军委主
席是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中央军委的主要机关是总参谋部,对军队的管理要通过总参谋部进行。
至于国防部,在中国国务院的系统中,它只是负责落实国家军政领导人关于军队建设技术保障,军队预算的计
划、分配和消耗等方面的决定,协调生产国防产品的国务院民事各部和部门的活动,进行国际军事交流,以及
对外履行中国军队的代表职能。
中共中央通过总政治部在军队中开展政治工作。
中国领导人认为:军队要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传统,承认党的绝对领导,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为巩固
国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全部的力量。中国议会新的人员组成中有286名代表是军职人员。
俄罗斯眼中的中国军队(6)
中国军队的改革与现代化
不久前,北京出版了一本《白皮书》——关于中国国防政策的官方报告。书中指出:中国领导人的出发点是一
种推测,即在最近的将来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不大。同时也考虑到了因苏联解体、美国和北约阵地的巩
固国际舞台上出现“多源说”的过程,以及国内和国际冲突的危险正在加剧、这种危险注定要酿成局部冲突的 现实情况。
在这种条件下,作为决定对外政治方针的主要任务,《白皮书》提出了所谓“积极国防”的战略。这种战略规
定:要在裁减兵员、同时装备最新式武器的情况下,提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裁减将主要涉及陆军。陆
军的人数起初要缩减到最多不过180万人,尔后的一些年还要裁减30%。与此同时,将在某种程度上扩大空军、海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组建一支用于局部战争的解放军快速反应部队(现有二十多万人)。将来快速反应部队的
构成还将包括突击空军和一部分海军。
依靠裁减陆军,近年来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由80万人扩大到了85万人。这支部队由内卫部队、边防部队和特种部 队(消防部队、森林警察部队和生产建设部队)等3个兵种的一个个的总队、大队和中队组成。武警部队的人员
也遵循全军的条令,享有同其它军种一样的权利和供给标准。
解放军作为正规军的基础,在改革过程中正在完善其标准组织结构,更新技术装备,提高战斗力。在军事改革 的年代里,中央军事机关本身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削减,军队人数的削减不低于30--40%,各级军事机构都进
行了改组。各军区的管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的变化尤其大。军官年轻化,并被授予新的军衔。
出现了数十所新型的军事院校,以取代原来的116所院校。这些新型的军事院校包括:步兵指挥学院、军事教
育学院、军事经济学院和国际关系军事学院等等。
目前,在中国的军队中正在实行义务兵役与自愿兵役相结合的制度,以及民兵和预备役制度。军队各军种的义
务兵役服役期都减少到两年。取消了原来有时延长到8--12年的超期服役,还实行了合同服役,其服役期不低
于3年,不高于30年。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成功地开发了将近一百多种军事装备。据西方估计,中国军方掌握着数量较为可观的
军工企业。必须指出:中俄军事技术伙伴关系正在逐年扩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在谈到世纪之交解放军的前景时指出:在军队领域发生革命性转变的时
代,中国军队的发展应当依靠科学技术的成果,遵循借助于高科技增强军威的战略。
所有这一切都已经证明:在不久的将来,远东将出现一个引人注目的军事强国。
俄罗斯眼中的中国军队(7)
已推出了《中国军事力量的构成和现状》、《中国国防建设方面的主要趋势》、《中国的国防开支》、《影响
中国军队建设的国内外因素》,《中国军队正在掌握现代军事装备》、《中国军队的改革与现代化》6篇文
章,前四篇文章为同一作者所著,第五篇、第六篇为另一位俄罗斯学者的论述,有关数据、结论纯属作者个人 研究,仅供参考。
中国的军事理论
众所周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中国军事理论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人早在1949年以前就形成的“人民 战争”的概念。
但后来,从军事装备上重新武装中国人民解放军,即是说,随着现代类型的坦克、飞机和核武器在中国军队中 的出现,就要求建立一种复杂的军队管理和作战计划机构。而原来那种过时的军事学说显然是无法指导建立这
种新型的机构的。于是,中国的军政领导人便开始制定并采纳了一种新的学说,即所谓“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 争”学说。
在这种新的军事学说即新的军事理论中,既有中国共产党人所熟知的毛泽东思想的成分,又确定了在常规战争
和核战争的条件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和战术。
新的军事理论规定采用毛泽东制定的“积极防御”的思想。就是说,在面临敌人进攻的情况下,中国军队要进
行战略上的防御,同时给予敌人以战术上的打击。在毛泽东看来,这种构想理应能够在前苏联军队“入侵中国 内地之前”就击溃它。
新的军事理论要求建立能够覆盖中国北方和东北各省区的纵深梯次配置的边界防线。
这样一来,“人民战争”(实质上就是游击战)的作用就被缩小了。由于准备开展边界地区的阵地战,就要求建
立新型的军事机构,并使武器装备现代化。这一现代化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理论规定:可以使用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中国的核力量即战略导弹部队,作
为对美国和前苏联可能发动的侵略的一种遏制手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
中国没有宣布过不首先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曾不止一次地强调过:它将在遭到核打击的情况下在其境内 使用这种武器。
中国军事领导人对战术核武器特别感兴趣,并计划在进攻战和防御战这两类战争中都使用这种武器。
俄罗斯眼中的强国 俄罗斯人眼中的强国篇三
我眼中的俄罗斯影片
【摘要】
俄罗斯影片不像美国影片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影片主要是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来表现它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个学期我们欣赏的影片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讲述普通民众的生活,另一类则是反映战争时期战士的生活命运。这篇文章分别用《办公室的故事》和 《无畏上将高尔察克》两部影片来浅析这两种影片。
文章主要是通过介绍影片的主要内容,剖析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以及本人对该影片的感想。最后通过对这两片比较有代表性的影片来总结我眼中的俄罗斯影片。
【关键词】
俄罗斯
电影
普通
生活
小人物
战士
正是因为选了这节俄罗斯电影赏析课,我才开始看俄罗斯的影片,初步了解到了俄罗斯影片的特征。给我的感觉是,它和我们平时看的电影风格有很大的不同,或许和它的拍摄背景与技巧有关,但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写得很真实,给人的感觉特别的真。有感人的,也有搞笑的,但都能够启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告诉人们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每次看完一部电影,都激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感触深厚,收获颇多。
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是《办公室的故事》,每当想起这部电影,都会想起它搞笑的场景,但也会随即想到其深刻的主题,陷入深深地思考中。
《办公室的故事》,俄文名称:служебный роман,由梁赞诺夫导演的爱情,音乐,喜剧三部曲的第二部。影片打破了过去喜剧片的传统,他把音乐片,抒情片,惊险片,侦探片等能为己所用的东西全融合在自己的影片中,看了之后既不叫人哈哈大笑,也不要人哭湿两条手绢,这种“不纯的喜剧”开创了前苏联喜剧的新路子。
这部影片是在整个机关生活的大背景下来写这两个人,人和整个环境相连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交织在一起,真实性更强了。影片中反映了不同阶层人的普遍心理,触及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中年人的孤独问题,表演形式质朴无华。本片让多少国人为之陶醉,甚至疯狂,幽雅的配乐、动人的故事、不打不相识的爱情、官僚主义的背景,所有的元素都融化在这个岁月不会磨灭的历久常新的爱情小品之中。
统计局长卡卢金娜是个性格孤僻,言行和外表都有点男性化的怪女人。职员们背后都叫她冷血动物。统计员诺瓦谢利采夫学生时代是个才华出众的青年,但是现在却变得穷困潦倒,未老先衰,唯唯诺诺。由此看来,在这两个性格“对立”的人之间,是不可能找出一致的地方了,然而这两个地位、性格相差悬殊的人经过几次碰撞之后,居然产生了爱情……而且也都显露出人性的本色和性格的闪光点。
“你说我干巴巴的?”“不,你湿乎乎的。”
“我有两个孩子,一个是男孩,另一个……也是男孩。”
这些对白大概已经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每次想起都会忍俊不禁。《办公室的故事》给我的两大感受就是:原来苏联人也这么幽默;原来喜剧也可以有这样丰富的内涵,让人既开怀大笑又回味无穷。
梁赞诺夫绝对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导演,他让不同的人从一部电影中获得了丰富的体验同感悟,他的内心一定是非常强大的,因为面对无可奈何的生命,他告诉我们如何寻找那一点点的生息之地,他总是给我们以希望,去乐观地面对生命中的那一片荒芜。
电影里的中年爱情非常真实得体,不像大多数类似题材不过是让中年人复制年轻人的状态,而整体喜剧效果又非常显著,轻快的音乐还能恰到好处地衬托气氛。同时,机关生活、官僚主义、计划经济、国营商店等这些中国人曾经非常熟悉的东西,都在电影里适时地出现,令人忍俊不禁,一看难忘。
一个40多岁女人和一个40多岁的男人演绎的爱情故事,3个小时长度,没有俊男美女,没有曲折的情节,然而让你觉得那么好看。大段的街景,照着街头堆积的雪,照着树梢刚冒出的红色小果实,照着街上的车流与人群,照着打雪仗的年轻人,没有主角出现,只有一首歌,或者一段音乐。音乐就跟着镜头那么随意地流淌,唤起人们心底对周遭平凡生活的一种温暖的爱。片中的音乐,一成不变但有点俏皮的节奏,象极了我们生活的忙忙碌碌。然而旋律上偶而出现的变奏,十分的清新。男声和女声都是自然沉稳的嗓音,一律是浅吟低唱。在冷静含蓄之中,透露出成熟的深情。原来真正的大师,真正的好作品,都不是声嘶力竭的,永远都含着一点什么,就象真正的生活那样。爱也好,激情也好,美也好,都藏在平淡与朴素之中。我喜欢故事中的男职员.他的善良,他的善解人意令人心动.我也羡慕他们的爱情,因为她能找到真正懂她和爱她的男子,这样的爱情并不多见.这部片子是一曲对美好人性和温馨情感的赞歌。当被下属们称为“冷血动物”的女局长终于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女人时,她变得那样优雅、动人、和善而风趣;曾经唯唯诺诺、洋相百出的男职员在爱情的驱动下,也充分表现了善良、柔情而勇敢的一面。人就是这么奇妙,有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将自己的本性表露无遗,但也有些人展现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他们广阔而美丽的内心世界需要理解他们的人去发掘。外表冷若冰霜的人,也许有着比别人更柔软的心,他们只是在等待倾诉心声的契机,等待愿意听他们倾诉的人。
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无形的隔阂,要打破这种隔阂,就应该更好的认识自身,影片中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矛盾冲突的揭示,最终达到两者的和谐,是很有内在和哲理的。整个影片非常富有趣味,反映了这个统计局里,这个小小社会里的方方面面,微妙的人物关系,人们的精神世界。办公室虽然是大部分故事情节发生的场所,但却延伸地展现了整个前苏联80年代工人阶层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
《办公室的故事》讲述的是普通人的悲欢,它的主人公就像你我一样,有弱点也有优点,有不如意之处,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这样的影片如同一阵清风,一股清流,让人看到平凡生活的美好,相信平凡中的真情和幸福。
另一部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由安德烈·克拉夫库克andrei kravchuk导演的《无畏上将高尔察克》,其类别是剧情/历史/战争/动作。电影《无畏上将高尔察克》虽然离经典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还是被康斯坦丁·哈宾斯基演绎的高尔察克小小地感动了一下。影片中印象最深刻就是他卓尔不群的冷静,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忠诚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所以他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一名感人的爱国者和一个这个真性情的男人。他对胜利渴望的执着眼神,被俘后不屈的坚韧眼神以及对爱人的无微不至的呵护眼神都让我震撼,深深感动着。
《无畏上将高尔察克》以俄国著名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为主人公,讲述他传奇的军旅生涯和爱情生活。影片是以高尔察克军事生涯的闪光点,一战黑海战役的对德胜利为开始的,与二任妻子安娜缠绵的爱情戏则几乎贯穿电影始终。这部电影真的教会了我很多。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也没有什么柔情细语,高尔察克的一个表情,一个神态却是那么让人震撼,让人景仰。
当看到他们在战争中,因子弹用尽,战士们用刺刀挺身前进,更是有音乐鼓舞士气。声音雄浑,震撼天地,皑皑白雪里,士兵在枪林弹雨中无所畏惧。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牺牲自己。不成功便成仁。那是多么的伟大,不成功便成仁,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那是一种对人生的至上追求,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傲然于不屈之上,奋斗与不屈之中。好一个大丈夫!当他们见敌方打死一妇女时,更是感到愤怒,更加毅然决然地往前冲,冲向敌方的炮火。即使受伤,即使阵亡,也在所不惜。为了国家,为了光荣,为了尊严,当披肩上阵,当勇往直前。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他们为了国家的荣誉尚可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为何不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努力奋斗呢?在实现梦想的旅途中,总是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可是我们的这些问题与他们的困难相比,根本无法可比。我常常会纵观自己的一生,将自己的一生看成一线段。人生有多长,线段就有多长,线段的每一刻都对应着我们人生的一小部分,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我们一生中所要遇到的困难相比,也是无法可比,这困难在线段上可能就是那么的一条刻线,那么的渺小。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其实它根本就不是困难。况且与士兵们那宝贵的生命相比,我们幸福得多了。想想他们,就让我有足够的勇气去解决我面临的困境、所面对的烦恼。一切都是浮云,没有什么做不到。
而后,当他们在埋葬那些军人时,一人说“红军,白军都埋在一起吗?”,另一人答道“是啊,我们都是是上帝的孩子,上帝并没有把我们分成不一样的颜色,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纵然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我们会有所不同。我们有不一样的名声,我们要面对不一样的的事,我们要解决不一样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本性是一样的,我们都那么幸运的拥有宝贵的生命,我们拥有同一颗太阳,同一颗月亮,我们都在同一个地球上生长着,共享着大地的美好。
最最让我感动的是安娜对高尔察克的爱情。在他们的爱情面前,无论我用什么语言来描述,来赞美都显得苍白无力。她们的相识是一次偶然,他们喜欢着彼此,他们相知,他们都深爱着对方,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安娜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去追随高尔察克,她听从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他站在同一块甲板上,看他收获成功的喜悦,她也感到无比的开心。安娜默默地支持着高尔察克,再苦再累也值得。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在乎是否天天呆在一起,重要的是两人的心系在一起,挂念着彼此,那也是无比幸福的。
他们的话语也不是甜言蜜语,当高尔察克问安娜是否愿意做他妻子时,她目光柔和而又深邃,那是经历几番挫折,战胜困难后的欣慰,平静而又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终于又在一起了。这难道还不足够吗?”是啊,他们历经了无数的困境,终又能重聚,那是他们对爱情的忠贞和至死不渝。在他们的心中,爱情是那么的高贵。遇到了对的那个人,当好好珍惜。爱情是如此的珍贵,友情、亲情亦是如此。好好爱我们的父母,好好珍惜我们身边的、异地的朋友,多关心他们。他们给我们的关心该如何去拥有,如何去收藏,该如何去回报。
对安娜的爱,影片中未曾有过轰轰烈烈充满激情的场面,大部分都是分隔两地,通过书信寄托思念。短暂的见面,高尔察克对安娜说“我爱你所以我选择离开你”,就是这句话击中了我,深深的让我佩服这个男人选择放弃的勇气。而就算最后安娜连唯一的愿望就是想和你跳一次舞都没能实现,但我知道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重逢后她那句“这段和你一起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就足够让高尔察克、让所有人欣慰。
对祖国对战友的爱,眼看着屠戮开始,他为了保护祖国的军队抛弃个人荣誉,将代表着个人荣誉的佩剑抛于黑海之中,冷静的化解了即刻发生的暴动。在最后时刻,解散掉部队,就算迎接的是死亡,独自面对,保护那些忠心耿耿的战友,这是他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抛开个人成败,人生五十年,生命有什么可吝惜?只要存在过。我想这也能解释为何当面对临时政府搜捕他的妻儿时,一位他的老部下或是昔日战友愿意舍身相助,即便镜头没有在他身上多停留一秒。
影像中,高尔察克是一位高大俊朗有硬线条的军人形象,这样的男人无疑是很让女人青睐的,而且高尔察克又带着战争英雄,学者的桂冠。电影通过安娜对高尔察克至死不渝的爱,烘拖出了主人公的个人魅力。
高尔察克,让我如此的景仰,佩服得五体投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高尔察克都没有放弃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这种热爱已经超过了自己的生命和爱人。喜欢他浅浅的微笑,那么的迷人,眼光又是那么的柔和,让人感到温暖;佩服他泰然自若的神情,面对危险毫不畏惧,镇定自若,如此的镇定,一点也不慌张,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不管他走到哪,都拥有着那么一种气质,一种领导风范,让人信服,人们都愿意跟随,与他并肩作战。那种气质是少有人具有的。临危不惧,泰然自若,大脑还能继续地思考,好一个无畏上将!
除了这两部电影,我们还看了《静静的顿河》、《雁南飞》、《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小偷》等优秀影片,它们让我对俄罗斯影片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每一部影片都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体现了他们优秀的品质。反映生活,而又从生活中看到了更深刻的问题,让人陷入沉思中,思索着人生,深受启发。
一门俄罗斯电影赏析课,观看了那么多俄罗斯电影巨著,收获颇多,感悟人生。
俄罗斯眼中的强国 俄罗斯人眼中的强国篇四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衔分为3等10级,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根据军官所属的军种和技术特点,在海军空军和专业技术军官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名称。
现行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1.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2.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为上将;
3.大军区正职为上将、中将,大军区副职为中将、少将;
4.正军职为少将、中将,副军职为少将、大校;
5.正师职为大校、少将,副师职为上校、大校;
6.正团职为上校、中校,副团职为中校、少校;
7.正营职为少校、中校,副营职为上尉、少校;
8.正连职为上尉、中尉,副连职为中尉、上尉;
9.排职为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将至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为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校至少尉。
志愿兵役制士兵按军衔等级分为:高级士官(六级土官、五级士官);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义务兵役制士兵为最高军衔。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文职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文职干部是被任命为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办事员级以上职务,不授予军衔的现役军人,是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
文职干部按照工作性质分为专业技术文职干部和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文职干部编制范围:军队中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疗卫生、教学、新闻、出版、图书、档案、文化艺术、体育等单位的部分专业技术干部职务,以及机关、院校、医院等单位部分从事行政事务、服务保障的干部职务。
文职干部的职务等级: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专业技术职务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等级分为1级至14级,1级为最高级;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职务分为正局级、副局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一级科员、二级科员、办事员。文职干部的级别设置为特级、1级至9级,特级为最高级。文职干部的待遇基本与现役军官的待遇相同。
文职干部着制式服装,佩带帽徽、肩章、军种符号、领花。根据工作需要,文职干部可以改任军官,并按照有关规定评定授予军衔。
等级称号:
在旧中国和现在的台湾地区称作“军衔”。军衔在 15世纪一16世纪产生于西欧一些国家,所以习惯上称为西欧式军衔。
军衔的等级,通常由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和士兵构成,有的国家在将官之上还设有元帅,在尉官与士官之间还设有准尉。军衔按获得者的兵役状况和所在部队的专业性质在横向上又区分为不同的类别。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非 经法律判决不得剥夺,不犯错误不得降低,具有一定条件的军人退役后,在规定的场合 有权者佩带军衔符号的军服。实行军衔制度的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荣誉感和 责任心,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部队的指挥与管理,促进正规化建设,对国际联 盟作战和军队间交往也具有重要作用。
军衔等级设置的数量每个国家各不相同,最多的设二十多级,最少的只设十几级。军衔等级设置多少,总体上受本国军队的规模和编制体制的制约。欧洲早期的军队最大编制是团,所
以当时最高军衔只到上校,将军则是代表君主或元首指挥作战的首领。以后,随着军队组织编制的扩大,将军逐步区分为若干等级,以指挥不同规模的军队。目前,各国军官军衔同军队职务之间有一定的对称关系,通常是少尉对应排长,中尉对应副连长,上尉对应连长,少校对应营长,中校对应副团长,上校对应团长,准将对应旅长,少将对应师长,中将对应军长,上将对应方面军司令官。西欧式军衔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清朝政府规定军衔设六等18级;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都规定军衔设六等 16级;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军衔等级最多时设六等 18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曾两度实行军衔制度。1955年——196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设军衔共八等 20级: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大元帅军衔的设置虽然立了法,但没有授予,实际上授了的军衔是八等 19级。1988年,人民解放军重新实行军衔制,起初军衔设为六等18级,后改设为六等19级,现在的等级构成是:将官设有上将、中将、少将三级;校官设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四级;尉官设有上尉、中尉、少尉三级;士官设军士长、专业军士各一至四级;军士设上士、中士、下士三级;兵设为上等兵、列兵两级。
尉官(一杠)
一杠一星:少尉
一杠二星:中尉
一杠三星:上尉
·校官(两杠)
两杠一星是:少校
两杠二星是:中校
两杠三星是:上校
两杠四星是:大校
·将军
没有用杠,而是用金色的松叶,直接加上金星。
一颗金星:少将
二颗金星:中将
三颗金星:上将
一、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
士兵有两级,列兵(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和上等兵(现役第二年的义务兵)。
二、士官分为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三级士官、四级士官、五级士官、六级士官。其中一级、二级士官为初级士官,三级、四级士官为中级士官,五级、六级士官为高级士官。士官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象征符号和折杠。象征符号、折杠的繁简分别表示士官军衔高、中、初三等和级别。三道粗折杠为六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五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为四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三级
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为二级士官军衔;一道细折杠为一级士官军衔。士官军衔肩章分硬肩章和套式软肩章。
三、兵的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折杠,无象征符号。两道折杠为上等兵军衔;一道折杠为列兵军衔。兵的军衔肩章为套式软肩章
现行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
1,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2,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3,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军官军衔依照下列规定区分:
1,军事、政治、后勤军官:
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
2,专业技术军官:
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政治、后勤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上将;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正大军区职包括总参副总长,总政副主任,总后总装主任政委,大军区海军空军二炮司令政委,国防大学校长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政委)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
正军职:少将、中将;
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职: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将至少校;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大校至上尉;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校至少尉。
上将: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编制军衔;正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的辅助军衔
中将:副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正军职的辅助军衔
少将:正军职、副军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正师职的辅助军衔
大校:正师职的主要军衔;副军职、副师职的辅助军衔
上校:副师职、正团职的主要军衔
中校:副团职的主要军衔;正团职、正营职的辅助军衔
少校:正营职的主要军衔;副团职、副营职的辅助军衔
上尉:副营职、正连职的主要军衔;副连职的辅助军衔
中尉:副连职的主要军衔;正连职、排职的辅助军衔
少尉:排职的主要军衔
现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
1,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2,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1,高级士官:六级士官、五级士官;
2,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
3,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4,兵:上等兵、列兵。
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兵:服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授予列兵军衔;服现役第二年的列兵,晋升为上等兵军衔;初级士官:义务兵服现役期满,被批准为第一期士官的,授予一级士官军衔;第一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二期服现役的一级士官,晋升为二级士官军衔;
中级士官:第二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三期服现役的二级士官,晋升为三级士官军衔;第三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四期服现役的三级士官,晋升为四级士官军衔;
高级士官:第四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五期服现役的四级士官,晋升为五级士官军衔;第五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六期服现役的五级士官,晋升为六级士官军衔。
俄罗斯眼中的强国 俄罗斯人眼中的强国篇五
各级军衔的文字说明如下:
·尉官(一杠)
一杠一星:少尉
一杠二星:中尉
一杠三星:上尉
·校官(两杠)
两杠一星是:少校
两杠二星是:中校
两杠三星是:上校
两杠四星是:大校
·将军
没有用杠,而是用金色的松叶,直接加上金星。
一颗金星:少将
二颗金星:中将
三颗金星:上将
一、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
士兵有两级,列兵(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和上等兵(现役第二年的义务兵)。
二、士官分为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三级士官、四级士官、五级士官、六级士官。其中一级、二级士官为初级士官,三级、四级士官为中级士官,五级、六级士官为高级士官。士官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象征符号和折杠。象征符号、折杠的繁简分别表示士官军衔高、中、初三等和级别。三道粗折杠为六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五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为四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三级
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为二级士官军衔;一道细折杠为一级士官军衔。士官军衔肩章分硬肩章和套式软肩章。
三、兵的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折杠,无象征符号。两道折杠为上等兵军衔;一道折杠为列兵军衔。兵的军衔肩章为套式软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