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设计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8篇(精选)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设计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篇一
1、知识技能目标:
a) 能够说说曲、直线及物品带给自己的感受。
b)能够用绘画、剪贴、综合等方法表现曲线、直线的画面。
2、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通过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与自主创新意识。
1、引导通过反复欣赏、观察使认识直、曲线在画面中的作用
2、利用身边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创作一幅图。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曲”或“直”的物品和胶水、剪刀等。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挂图:直线形的蜘蛛网,曲线形的蜘蛛网。学生观察说出两张蜘蛛网的区别,及两者的不同所带给人的不同感觉。
师:“这节课我们谈论‘曲’与‘直’。”(教师板书“曲曲直直”。)
2、师:“在课前老师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线条家族中的曲曲直直”。
(1)、播放课件《线的认识与表现》,了解直线与曲线的类型及它们给人们的感觉。
(2)、绘画中的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线有许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线的美感具有无穷的魅力。线的种类大体有直线和曲线两类。直线有:垂直线、平行线、斜线、折线和交叉线等。曲线有:弧线、波浪线、螺旋线等。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不一样。
(3)、欣赏范图:这是幅山涧流泉的照片,流水形成的优美曲线会给我们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而另一幅岩石图,挺拔的直线会给我们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垂直线给人庄严、挺拔、高洁、希望和正直的感觉;霍克纳作品《更大的水花》使用许多水平线,水平线有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螺旋线则有变化、运动、紧张和不安的感觉。规则的曲线、使人感到明朗、整齐圆滑有序;自由曲线则显得活泼、优美、生动、柔和。
3、师:你们也带来不少曲与直的物品,互相观察、细心触摸、再跟同组的同学介绍,一起感受一下,特别要讨论一下这样的直或曲的物品带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小组讨论,师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交流讨论习惯。
学生分组介绍,讨论。
4、直与曲物品展示。
5、图片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曲线、直线或材料用得好吗?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师:用你们手中的材料,想一想可以组成什么样的作品?
四、小结:作品展示,评出有创意的作品。
五、环境收拾整理
曲直是周围世界常见的两种状态,学生们都能说出大量身边曲直的例子,让学生假设世界上仅存在曲或直一种状态,成为本节课的高潮,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学生会自主发现曲直各有各的美。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设计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篇二
为了培养三年级的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美化环境的意识,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三年级上册美术《刊头设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1.了解刊头的作用和特点,学习刊头设计的方法。
2.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刊头设计作品的欣赏和讨论,促进同学间的.交流,i提高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美化环境的意识。
1.教材编写思路。 刊头设计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非常实用。本课的教学设计从选择学生熟悉的报刊刊头为切入口,通电游戏的形式将刊头设计知识、技能、方法串联起来,进行板报设计、制作、欣赏、评说等综合学习。 本课重点学习板报的刊头设计,教学注重直观性和趣味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案的形式,使学生基本掌握刊头设计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刊头设计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美术字应用能力、排版能力、创造能力和处理综合信息的能力。本课的作业设计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凸显合作学习,使学生们能共同体验设计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刊头设计的知识和方法,绘设计刊头。 难点:设计有创意、有美感的刊头。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铅笔等常用作画工具。 (教师)学案、刊头图片、学生优秀作业。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进行课前谈话,创设闯关大赛的氛围。 (2)教师介绍‚闯关大赛‛的项目和规则。
2.观察讨论,了解刊头。
(1)师生共‚闯‛《刊头设计》第一关:刊头知识我了解。 (2)教师结合课件,讲解刊头设计的相关知识。 (3)小组讨论什么是刊头、刊头设计的要素有哪些、刊歆设计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并共同完成学案第一关问题。 (4)教师宣布第一关闯关成绩。
3.尝试构图,激发创意。
(1)师生共‚闯‛《刊头设计》第二关:刊头排版我知道。 (2)欣赏刊头设计作品。 (3)师生共同分析,图文结合的刊头设计有哪些不同的形式。 (4.)小练习:以‚艺术天地‛为题,用简练的图形和线条画刊头设计稿。教师绘制草图,举例示范。 (5)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设计绱」四种不同的排版方式。 (6)展示学生作品,讨论还有哪些不同的排版方式。 (7)说一说:刊头版式设计时需要注意什么? (8)教师宣布第二关闯关成绩。
4.创作评价,总结成果。
(1)师生共‚闯‛《刊头设计》第三关:刊头设计我能行。 请四人小组成员用手绘的方式为手抄报《大拇指报》设计大刊头和小刊头。设计耍求:围绕主题、图剪并茂、简洁明了、富有创意。 (2)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 (4)教师宣布第三关闯关成绩。学生汇总三关所有成绩,共同枰选出‚刊头设计小能手‛和‘刊头设计小行家‛。
5.课外拓展。
(1)欣赏优秀的学生手抄报设计作品。 (2)教师鼓励学生将刊头设计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设计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篇三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3、工具的使用。
4、用笔、用墨的训练。
课前准备: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教师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新授:
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2、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五、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通过对水墨画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这种创造的过程将会使学生体会成功。每个学生的点滴创造不单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别人,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
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尝试各种美术表现方法,对学生的美术能力的发掘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墨画长期被儿童美术教育所忽略,认为它陈旧、僵化,会束缚孩子。其实,水墨画自有其随机、变通、接近童趣的一面。让学生们在水墨中玩起来,在游戏中了解传统、感悟自然、创造自己的表达方式,就开辟出了一块儿童绘画活动的新天地。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设计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篇四
2课时
9月1日——9月8日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学生: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
活动一:玩一玩
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活动二:
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活动三: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学生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活动四:
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己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作业展示,评价。
札记:有一位学生在画的时候想到了像剪窗花那样把纸折几下,在一个单元格里画出几何图形,再对印到其他格里。我及时肯定了这种办法,孩子们纷纷效仿,不一会就像做游戏一样完成了作业。
活动一:
教师展示用粘贴方法表现的万花筒,引起学生兴趣。
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分组尝试一下。
活动二:
各组向大家介绍、交流自己组找到的简便方法。
(学生很难将对称图案表现得很精确,但这并不重要,重在找到方式方法)
再想一下,除了用彩色纸,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讨论)
交流:用扣子、小粘贴、橡皮、夹子、小花片……
活动三:
试着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活动四:
收拾与整理。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
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札记:现在的万花筒里的花片都是塑料的了,反而不如以前用纸片做的效果好。有一位学生拿来了她妈妈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在班里传来传去,惹得同学们十分羡慕。有了这个五彩缤纷的宝贝,孩子们的思维便被调动起来了,作业的效果还真不错。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设计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篇五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些有关的动画片,电影等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学具:学生将自己过家家用过的各种玩具“娃娃,动物,积木,汽车,厨具……)带来。带齐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提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
2、发展阶段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
3、收拾与整理
4、学生的创作往往要两课时才能完成,在第一课时结束的时候,教师可将作业收起来。
三、课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设计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篇六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
能在
2、 隐性目标: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
学生能将本课的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铅笔、彩色笔
一、 导入活动:
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
二、 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讨论:
1、 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
2、 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三、 尝试练习
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四、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设计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篇七
1、了解井的文化背景、基本结构及主要特征。
2、能选择不同的材料,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设计制作。
3、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怀。
如何通过所有的材料进行造井
2课时
图片、泥、卡纸、木棒等
一、导入
二、新课
1、播放一段当年红军长征的`视频
通过视频再现当年红军的情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展示图片
通过图片,让学生对井有所认识,了解那个时代主要取水方式以及井的基本原理、结构、特征。
3、引导学生创作
学生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开始造井
学生画井
三、交流展示作品
四、课后拓展
同学们你们今天学习造井,你们以后有机会去看看井……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设计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篇八
风铃原本是佛殿、宝塔等古建筑檐下悬挂的铃铛,人们喜爱它悦耳的声音,于是模仿它的形状以及发声原理,利用各种不同材料制成工艺品。本课将表现与制作融为一体,巧妙利用身边的玻璃瓶、易拉罐等多种材料,运用捆、绑、剪、贴等基本方法制作一件风吹作响的工艺作品。
知识目标:了解风铃的结构特征,学会制作和装饰风铃。
技能目标:在运用绳线进行捆、绑、扎等精细活动中,提高学生
的动手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运用捆、绑、扎、剪、贴等方法进行造型设计制作。
把风铃装饰成漂亮的艺术品,以美化居室、美化生活。
一课时
1、情景教学法:我运用实物、游戏、演示、音乐演渲染等手段,创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情景,并把儿童带入这种情景,让其在浓烈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智力活动,开发儿童智力潜能。
2、演示法:根据心理学原理,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因此,我采用演示法,把演示与讲解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更直观、清楚地掌握风铃的制作方法。
同时,我还运用引导发现法、观察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多层面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学法的指导上,我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借助图片、音乐及老师的演示,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性学习活动,产生“记忆”与“联想”,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发展创造思维,陶冶艺术情操。
课改强调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课前我让学生收集生活中能制作风铃的废旧物品,课堂上我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创设情境:小鸟飞来觅食,听到声音就飞走了。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声音吓跑了小鸟?”在欢乐的气氛中引出课题。通过创设一种“声临其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首先展示各种款式的风铃,让学生欣赏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风铃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鼓励学生大胆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然后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卡纸贴出风铃结构图,让学生明确风铃是由主线、铃托、吊线、铃铛等部件组成的。
1、 选取材料。出示动画选材游戏,老师介绍游戏规则,师生互动共同完成。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出示图片小结制作铃铛的材料:一种是本身能发声的铃铛,一种是碰撞能发声的材料。接着让学生次序自己收集的材料(老师引导学生将材料大致分类),学生按同类材料自由组合小组。
2、 设计草图。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形式多们、造型美观的风铃。
3、 制作部件。我用实物演示捆绑、扭转等技法,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制作方法。
4、 组合造型。我先让小组讨论:风铃的铃托有哪些不同的造型?发散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创作出造型别致的铃托。接着出示几种风铃的不同组合结构图,请同学们猜猜风儿吹来,哪几种风铃会发出声音(配音)。最后老师小结:碰撞能发声的材料要考虑铃铛之间的距离,可有序悬挂,如螺旋状、阶梯状均可。
5、 装饰风铃。用演示装饰过程。通过动画演示,突破难点。
1、 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制作的风铃。
2、 运用已学过的装饰手法来美化风铃。
通过小组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美妙和谐的音乐情境中,创作出造型奇特、装饰美观的风铃,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和环保教育,并通过观摩、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先让学生装说说:“风铃给我们的生活还来哪些乐趣?”然后小结:风铃可以美化居室,美化生活(出示图片)。接着再出示图片并介绍:古代佛殿、宝塔等檐下悬挂的铃铛给人们还来吉祥如意。风铃还可以当作送给亲朋好友的节日礼物。(出示: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请把你的祝福送给你最喜欢的人。)
让学生把创作好的风铃分别挂在教室的铁线上,打开电风扇,吹动风铃,风铃在风中发出悦耳的声音,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的设计,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引导学生收集材料,变废为宝。通过美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