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夏邑县农贸小镇通用(五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夏邑县农贸小镇篇一
随着我镇县城建设的规模逐步扩大,绿化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进,建成后的市民休闲广场、河滨公园、城市面山、石漠化治理区域和县城内公共绿地如何保持常绿常新,更好地为市民群众服务,已经成为我镇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我支部针对我镇绿化管理工作,尤其是我镇本级负责的绿地管养维护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现将主要情况与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镇城市绿化管理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党委、政府提出了全力“打造绿色仁德、创建园林县城”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园林绿化工作,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共新增绿地679.46公顷,至2008年底,我镇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到 377.46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336公顷,绿地率达29 %,绿化覆盖率达33.5%,城区人均公共绿地12.3平方米。预计今年再新增绿地150公顷。为今年我镇成功创建优美乡镇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绿化管理工作的权限来看,目前,全县县城区域内kk对绿化管理工作十分重视。镇政府在持续推进城市绿化建设的同时,把城市绿化管理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予以高度重视,成立专职部门,切实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巩固绿化成果,并要求各级各部门全面加强城市绿化管理工作,着重在法制建设、长效管理、监管能力、养护经费、绿色资源保护等方面,创新思路,落实措施,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着力创造优美和谐的生态、人居环境,让广大市民共享绿化成果。通过调研,我们认为,镇政府以及相 1
关部门对城市绿化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视的,相关部门提出的各项要求,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努力加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绿化管养的责任得到细化落实。首先,工作实体实行重心下移、以社区为主、村委的城市管理新体制,改革县镇两级绿化管养体制,实行城市绿化镇、社区(村委)两级管理,强化社区(村委)管理职能,合理界定镇、社区(村委)两级绿化管养范围,强化以社区(村委)为主,属地管理。镇级绿化管理部门直接组织养护管理的重要绿化景观路、重点广场、河滨公园等绿地,其余绿地不论权属均由所辖社区(村委)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养护管理,做到了责任落实到主体、落实到人。增加管养巡查人员,落实了经费,管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同时,继续推广道路绿化保洁一体化改革,累计有30条街道由城管环卫部门统一监管、督促,社区统一清扫保洁。
(二)是规范管理养护,法制建设有了新进展。应加强我镇城市绿化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该规范性文件对城乡绿化规划和绿线制度的执行、绿化补偿机制的建立、城市绿化管理职责的分工等问题都将作具体要求。特别是明确落实保护优先的政策规定,强化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绿化规划的管理和绿色资源的保护责任,进一步完善绿化补偿机制。同时,加快制订完善园林绿化管理配套性的规章制度,年内应出台《建设项目配套绿化管理的相关规定》、《城市行道树规划、建设、养护暂行规定》、《园林绿化工程管养交接的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
(三)是加大财政投入,绿化管养经费逐步提高。今年,政府的城市维护费增加了对绿化的投入,城市维护费各社区(村委)也加大了绿化管养经费的投入。
(四)是推进市场运作,绿化管养的市场化运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在镇管绿化实行招标管养的基础上,四个社区市场化运作的管养绿地达到70%以上,资金节约率达10%左右。同时,加大了管养考核力度,镇绿化站对社区监管绿地管理情况进行日巡查,周小结,月考核,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通报,并向党委每月上报考核结果;镇党委根据上报情况及时安排部署,查缺补漏,使管养工作正规化运作,正常管理,同时也培育一批素质高、管理优、实力强的专业养护队伍。
(五)是加强宣传发动,全社会爱绿护绿的环境进一步优化。积极发动市民认养树木绿地、同时,在公园、社区广泛发起“做文明游客、建文明家园”活动,大力倡导文明行为,市民的文明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二、我镇绿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突出矛盾:
虽然这几年我镇的城市绿化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绿化管理的法制建设滞后,全面覆盖绿化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还未出台,这与绿化事业迅速发展的形势要求不尽适应;另一方面,“绿线管理制度”没有真正建立,对绿色资源保护缺乏刚性措施,绿化补偿政策尚未形成共识。二是一些城市建设项目与实施绿化规划衔接不够,与绿色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造成了对现有绿化特别是道路绿化的损害。三是绿化管养尚未做到全覆盖,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部分老
住宅小区存在管理盲区或死角;县城区内面广量大的农村自然村的绿化管养仍处于原始状态;街道的绿化养护经费尤为不足,主城区外围道路、河道绿化的养护经费筹集机制没有建立。四是公共绿地监管能力仍显不足,绿化监管能力,如人员队伍、监管装备落后,致使占绿损绿毁绿现象和公共绿地设施偷盗、破坏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给绿化管养的长效管理造成较大压力,提升城市绿化管理的整体水平任重而道远。
三、对今后我镇加强和创新城市绿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县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我镇创建优美乡镇工作的推进,人民群众对改善人居环境、塑造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仁德的要求日趋强烈,城市绿化管理必将面临更为艰巨复杂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创新和加强城市绿化管理具有紧迫而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创新思路,把加强城市绿化管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过近两年高强度的投入、高密度的建设,我镇绿化面积迅猛增加,绿化管养的问题和矛盾也随之显现且日趋突出。对此,在继续加快推进绿化建设的同时,要对绿化管养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要加快形成建管并重的工作思路,在绿化管理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和人力,确保绿色资源得到保护、绿色成果不被破坏、绿色环境更加优美。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研究制定加强城市绿化管理的有效方案,从体制、项目、资金、人员等方面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真正实现城市绿化的长效化管理。
(二)要适度标准,注重绿化建设与管理的节约。当前,我镇绿化管理中所暴露出来的高成本维护问题,主要体现在规模大、面积广等因素,导致
了管理成本的居高不下。为此建议,在规划建设新的11个绿地公园过程中,要确立节约化建设、节约型绿化的理念意识,切实根据绿地所处环境、市民需求和社会文明程度,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档次。要按照“适地适树,生态优先”的原则,多注重生态效益,多考虑乡土树种,多采用简单实惠、经久耐用的设施装备。要加强绿地的节能建设,推广各种节水技术,合理采用太阳能、调整改进绿地内的照明系统、灌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引水系统等措施,建设一批节水、节能型绿地。
(三)要加大投入,千方百计扩大财政绿化管养经费的覆盖面。近年来,我镇绿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县城区和新建街道,还应加大外围道路、河道以及自然村的投入,但绿化建设对于社区、村组织来说,不仅要承担建设费用,还要负担管养成本。对此,我们建议,一是合理各级政府和社区(村委)之间的负担,积极推进绿环管养经费的预算化、制度化,逐步提高绿化管养经费的比重和份额,镇财政对社区、村委会要完善以奖代补的政策,调动社区、村委和自然村的绿化管养积极性。二是大力推进绿化管养的市场化运作,减少自管自养,积极扩大市场化运作的管养比例,努力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降低管养成本。三是按照“谁损害、谁恢复,谁影响、谁补偿”的原则,强化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建立和完善绿化补偿机制。
(四)是要强化法制,加快出台综合性的城市绿化管理办法,抓紧划定“城市绿线”,严格实施“绿线管理制度”;加大绿化管理执法力度,公正执法,严肃查处占绿损绿毁绿和偷窃、破坏公共绿地设施的违法违规行为,以维护绿化管理的良好秩序。
(五)是要健全机构,进一步加强绿化管养的队伍建设和装备建设。建议,适应重心下移的分级管理体制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绿化监管能力建设,从队伍、装备、设施诸多方面进行必要提升,以满足全天候、开放式绿化管理的要求。特别是市民休闲广场、河滨公园绿地面广量大的现实状况,研究和制定加强管理组织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良好、有序的环境。同时,要加强园林绿化的基础工作和科技工作,推进城市绿化管理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六)是要加强宣传,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种绿、护绿、爱绿的良好氛围。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植绿护绿爱绿活动,营造“人人爱林、人人种树、人人护绿”的良好氛围,不断扩大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群众基础。积极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投身义务植树活动,完善城市绿地认养机制,鼓励单位和个人种植纪念林,使每个公民都能够为家园贡献一份力,增添一片绿,共同建设绿色家园,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单位负责人;马贤祥
夏邑县农贸小镇篇二
夏邑县小农水重点县调研报告
夏邑县财政局农业股
一、调研目的
为使上级部门全面掌握夏邑县重点县建设情况,了解我县重点县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小农水重点县政策,确保重点县建设目标和效益如期实现。现将我县小农水重点县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二、调研内容
(一)夏邑县农田水利基本现状
1、工程现状
(1)拦蓄水工程。我县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骨干河道14条,全长299.5千米,桥梁161座,其中沱河、王引河、虬龙沟、巴清河、东沙河和毛河等6条骨干河道总长181.9千米,堤防长度306.98千米;现有中型拦河闸8座,小型排涝涵闸65座;年蓄水能力1360万立方米。全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提灌站42处,由于缺乏管理及维修经费,大部分工程已报废,配套沟渠已平复,目前可运行的仅存1处。
(2)排水系统。全县有30~100平方公里的干沟17条,全长201.9千米,建桥176座。10~30平方公里的支沟34条,全长245.9千米,建桥94座,其中达到五年一遇标准的有10条,其余不足三年一遇标准。以上沟河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全县境内,担负着泄洪排涝任务。
此外,全县田间配套斗农毛沟1443条,长1857.5千米,配套桥梁1068座。与建立完整的排水系统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全县原有低洼易涝地38万亩,为解决排水问题,2006年以来全县开展了“两通一排”(沟通、路通、低洼地积水及时排放)工程建设,全县修建涵管桥7000余座,通过各项水利工程的兴建,已初步治理低洼易涝地8.5亩,占总洼地面积的35.5%。
(3)灌溉工程。我县现有有效灌溉面积121.06万亩,建设节水灌溉面积7.9万亩,由于原建设标准低、技术不成熟,且管理不到位,造成大部分节水工程被破坏而报废,现在可用的节水工程只有2.4万亩。全县现有机电井24212眼,配套机井24212眼,其中电配6368眼。达不到50亩一眼井的平原井灌标准,且部分区域的机井规划不合理,分布不匀,急需增打机井。另我县有部分机井淤积、损毁严重,出水量已不能满足灌溉要求。当前要以调整布局增打机井和更新旧井为主,继续整修坏井、清除井淤、维修护井工程为辅,全面完善小型水源井工程。河灌工程方面,我县上世纪70年代共建提灌站42处,装机4023马力,由于标准低,且部分工程管理维修无资金,年久失修,目前仅有1处尚可使用,其余工程已全部报废,配套沟渠全部平复。
(4)农村饮水工程。已建成乡镇供水工程13处,设计供水能力1.21万立方米/日,受益人口10.87万人,共计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10.87万人。
以上水利工程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设施。但是,我县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还比较滞后,灌区渠系配套加固、节水灌溉、提水灌站的更新改造、引调水工程、抗旱水源工程及其它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则大为逊色,大多设施都是六七十年代兴建的,已运行40多年,一些灌区工程本身未完全配套,渠道工程老化渗漏严重,设施都严重老化,设备陈旧破损,标准减低,灌溉面积萎缩,渠系水利用系数很低,削弱了农田旱涝保收,灌溉增产,效益严重衰减。极大地制约着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
2、运行管理现状
(1)管理机构。我县现有8个闸管理所和3个河道管理段,职工人数为89人,职工工资全部由财政拨款;群众自发组建用水协会13个。灌区用水由县水利局统一调度。
(2)用水管理。灌区用水是按亩收费,农民用水不限量,导致田间串灌,漫灌比较普遍,特别是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灌区内实施,因渠系管理没有相应跟上体制改革的形势,导致原有的生产队管水组织解散,形成村以下的支、斗、农、毛渠处于管理失控状态,旱时取水混乱,渠系建筑物被损坏,水量流失极其严重,灌溉效益较低。
(3)经营管理。我县目前水费是按亩收费,其水价是政府指导价。水费征收额仅能维持正常的管理费用和办公费用,缺乏足够的资金对灌区工程进行自我改善、提高,所以水费改革和发展多种经营势在必行。
(二)农田水利规划情况
根据国家五部委《关于印发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省水利厅《关于抓紧做好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准备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县成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2010-2020年)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县发改、水利、财政、农业、国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水利局,具体负责完成该规划的编制工作。
根据规划编制大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对全县农田水利工程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本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规划原则,在有限的投资限额范围内,尽可能做到规划建设项目在全县范围内分布平衡,2010—2020年规划期内的规划建设工程项目共涉及全县24个乡镇。规划中加强了与水资源综合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坚持骨干工程建设为重点,统筹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建设,注重水利建设与农艺、农机的结合,以充分发挥工程整体效益为目的。报告中相关数据和内容参考了《河南省水利统计年鉴》、《商丘市水资源公报》等成果资料,技术标准参照了相应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设计规范等。编制完成了《规划》(初稿),2010年4月7日夏邑县发改委牵头,组织县财政、水利、农业、国土等部门的有关专家对《规划》(初稿)进行了初步评审、修改,河南省发改委于2010年5月31日委托河南省工程咨询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对我县《规划》进行了评估论证,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2010年-2020年)编制工作领导组根据省专家组评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修改完善并呈报县政府,2010年7月6日夏邑县人民政府以夏改政文〔2010〕90号批复。
(三)重点县建设实施情况
1、工程完成情况
2010-2011两年度重点县项目共新打机井666眼,维修旧井202眼,配套742台套,新建井房126间;疏浚排水支沟4条,长28.4km,斗、农沟191条,长184.9km;建支、斗、农桥797座;发展地埋低压管道输水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铺设低压管道79.51km,地埋低压电缆线43.94km。共完成投资5539.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600万元,省财政资金12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360万元,群众筹资投劳资金559.6万元,整合资金1820万元。
(1)2010年第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
项目安排在夏邑县会亭镇的北街、崔楼、大杨庄、丁庄等35个行政村进行实施,项目区建设规模5.9万亩,受益人口4.88万人。工程于2011年1月8日开始实施,于2011年4月8日完工。共完成新打机井264眼,维修旧井96眼,配套327台;疏浚排涝支沟2条,长11.8km,疏浚斗、农沟91条,长92.8km;建支、斗、农沟桥398座,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0.5万亩。铺设低压管道38.56km,地埋低压电缆线20km。
共完成投资2499.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800万元,省财政资金4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群众筹资投劳资金359.6万元,项目区整合涉水涉农资金项目两个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夏邑县2010年田间工程项目、林业生态县建设项目合计投资740万元。(2)2011年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
项目安排在夏邑县歧河乡境内,涉及歧河乡的蔡河、蔡庄、郑楼等26个行政村,项目区建设规模5.6万亩,受益人口4.1万人。工程于2011年3月20日开始实施,于2011年4月14日完工。共新打机井402眼,维修旧井106眼,配套415台套,新建井房63座;疏浚排涝支沟2条,长16.6km,疏浚斗、农沟100条,长92.1km;建支、斗、农沟桥399座;发展低压管道输水节水灌溉工程面积0.5万亩,铺设低压管道40.95km;地埋低压电缆线23.94km。
共完成投资3040万元。其中:国家财政资金800万元、省财政资金8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60万元、群众筹资投劳资金200万元,整合涉水涉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林业生态县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80万元。
2、项目招标情况
项目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招标咨询机构代理招标,严格招投标程序,合理划分标段,进行公开招标,并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和《河南水利网》上发布了招标公告,评标专家在河南省水利厅工程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组成评标委员会,评标委员会成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投标单位的报价、资质、业绩、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设备、技术力量等因素,选择投标报价合理、履约能力强的投标单位为中标单位。夏邑县监察局、财政局、检察院对开标、评标全过程进行了现场监督。
3、财政投资评审的作用及措施
(1)作用:财政投资评审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财政投资评审机构通过对财政投资项目的评审,审减了不合理资金。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投资项目中高估冒算和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等损失浪费现象,有效控制了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浪费现象,同时遏制了擅自变更设计、扩大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等问题。通过评审,节约了财政资金,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加了财政可支配资金和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2)措施:一是搞好财政投资评审质量的措施,确保评审结论公平合理;二是向建设单位搜集项目的立项批复等各种文件,为评审结论确立政策依据;三是对项目的技术性进行认真分析和了解,掌握项目的技术标准。对隐蔽工程留有影像资料,为评审确立技术依据;四是以政策文件和技术数据为依据,咨询当地市场价格,确定合理的评审额度。被委托的评审单位经过上述工作出具项目评审报告,送交财政评审机构进行复核。
4、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目前,国家把三农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水利、农业、开发、财政、国土、农办、扶贫、交通等部门都通过相应渠道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从而形成了多头投资、多龙治水的格局,各相关部门都制定了实施计划,整合资金难度大,项目实施不同步,按《规划》分期有序推进实施仍有一定难度。为此水利部门向县政府提出了建议,县政府出台了资金整合意见,要求涉农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必需报县政府统一审核批准。
5、重点县建设过程中单位工程造价合理,技术标准符合现行规范。
6、资金管理方面
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县财政局给予大力支持配合,项目建设资金全部到位,县级财政配套资金360万元足额落实,其中2010年度200万元,2011年度160万元。中央补助资金、财政资金设立专帐,专帐储存,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公开帐务。项目资金支付采取县级报帐制的办法,根据合同约定,按工程进度,分期付款,目前工程款已全额拨付。群众自筹资金及投劳折资由所在村委通过“一事一议”议程及“四议两公开”办法进行收取管理。工程结束后,及时进行竣工决算和财务审计。
7、加强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为把工程真正建设成为高质量的民心工程,认真完善质量管理办法:
(1)设立工程公示牌。要求各参建单位在醒目位置设立工程公示牌,将工程规模、建设内容、工期参建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公之与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2)多方参与监督。一是专业监理单位全过程参与工程质量监督,从施工料物,施工工序、工艺,工程质量等严格对照设计要求全面审核把关,逐项签字。二是项目法人单位选派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工地,巡回检查工程质量。三是聘请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织威望高的群众代表参与质量监督。四是将工程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印发到乡、村,发动乡、村干部参与监督。
水利局及监理单位督促各参建单位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所有工程建设均实行五级监督责任制,即有村民代表监督签字、村委签字、乡镇主抓领导签字、县督导组签字、县工程领导组验收签字。在工程实施进程中,县水利局认真开展了检查监督制度,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网络,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3)检查与督导
为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我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任务,工程如期发挥效益,项目建设领导组制定了详尽的督导检查工作计划,各阶段均有项目建设领导组领导带队,采取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对项目前期工作、建设管理、建设进度、质量和安全、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及时整改。实施期间水利局作为项目法人也抽调2名班子成员和4名技术骨干组成督导组,分包工程,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实行一天一督导,一天一汇报,一天一汇总,确保工程进度与计划要求相一致。同时要求督导组吃住在工地,工程不结束督导组不撤兵。
8、验收与绩效考评情况
项目完工后,施工单位对照招投标文件和实施方案内容及批复要求进行自查自验,经监理机构复核达到验收标准后,向县水利局、财政局提出验收申请。经水利局初步检查认为项目已具备验收条件的,及时组织由县水利局、财政局、监理人员等有关单位代表成立的工程验收组进行验收。验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对工程进行现场检查;核实建设内容,包括实际完成工程量、工程质量等建档立卡,作出验收评定结论。2010年度5个单位工程、2011年度2个单位工程全部优良,优良率100%。
9、档案管理情况
为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在水利局专门设有档案室并专门为档案工作订购了电脑一台,添置了档案办公用品,有专职档案员保管,为档案的管理、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局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不懈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档案部门的指导下,机关文书材料均按照新的归档要求进行整理。二是推行各科室业务档案资料由兼职档案员预先组卷,综合档案在接收时严格把关,认真逐卷审查,对不完善的待完善后再上交。
(四)重点县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取得的主要成效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促进了农村繁荣,密切了干群关系。共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3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8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改善除涝面积6万亩,粮食增产1269.6万公斤,新增经济作物产值423.9万元,农民人均增收约121元。其中: 2010年项目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36万亩,改造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恢复和改善排涝面积3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31万公斤,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89.8万元,项目区群众年人均增收109元。
2011年项目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5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3万亩,粮食增产638.6万公斤,新增经济作物产值234.1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35元。
项目实施后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4.3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1.8%;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到9.3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提高了5.6%,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比重提高6.8%;纯井灌区的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工程面积占节水灌溉面积比例达到82.6%;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6提高到0.8;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25600万公斤,粮食单产达到506公斤,提高了26.5%。尤其是在自2010年10月份以来,我县遭遇严重秋冬春连旱,在抗旱浇麦、抗旱种秋工作中灌溉工程成效突显,项目区内抗旱浇麦20.1万亩次,抗旱种秋11.5万亩,确保了会亭、歧河两乡镇夏秋作物全部喜获大丰收。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这几年的项目实施中,高压电力设施和低压电缆等电力设施缺口大,农民要求迫切,而重点县建设资金又不让规划设计变压器等电力设施,影响了项目效益的发挥。如节水灌溉区内如不架设专用变压器,解决灌溉用电和农户共用变压器带来的超负荷用电,就无法保证正常灌溉用电的问题。
(2)农田生产道路是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重点县的工程建设不含道路硬化。这就使重点县建设项目在工程的整体面貌、形象档次甚至效益的发挥等与其它涉水项目相比显得较弱。
(3)整合资金项目建设与本重点县建设项目不同步,影响了项目区的整体形象及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如:整合农村电力资金,重点县建设项目已实施完成,农村电力项目还没正式启动。
(五)对完善财政支持重点县建设的建议
1、要继续加大对重点县的扶持力度,在贷款安排、财政补贴、用地保障、管理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重点县建设创造最佳政策环境。
2、扩大财政支持范围。对重点县建设项目适当考虑将项目区道路建设纳入支持范围。
3、积极筹措资金。要广开门路,积极探索,逐步形成项目建设市场化、资金筹措多元化、资源利用商品化的发展模式,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
夏邑县财政局农业股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夏邑县农贸小镇篇三
左权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调研报告
一、前言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且工程形式多样,管护好工程,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是保障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关键。
左权县辖5镇5乡207个行政村,总人口16万,总面积304万亩(20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7万亩,是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立地条件差、水资源短缺、基础设施薄弱是我县农业的基本特征。针对这样的县情,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战略性重大工程紧抓在手,多年来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重点,依靠中央财政资金、省市县配套资金、自筹及投劳折资等筹资模式,大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攻坚战。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管情况
2005年以来,中央财政分别于2007年,2008年两次拨付共计157万元支持我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007年,市级通过市水计字[2007]228号文件和市财农字[2007]115号文件向我县拨付以奖代补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用于拐儿镇和麻田镇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2008年,又拨付57万元,用于拐儿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2007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央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建设拐儿镇秦家庄核桃园的提灌工程。建设内容为:铺设各类管道14400m,新建200m3蓄水池一座,新修核桃园道路750m。维修干渠(断面0.8m×0.6m)3200m;新修支渠(断面0.4m×0.4m)400m。该工程总投资76.6万元,使用中央财政资金
据全县的工程规划和建设情况,制定了农建方案,成立以县委书记和政府县长分别任政委和总指挥的县农建指挥部,统筹协调全县的农建工作。
县领导多次深入工地检查指导,了解工程进度、质量,现场解决工程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乡村干部坚守工地,与群众共同奋战;水利、林业、土地、农业等主要职能部门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常住乡村,精心指导,严格把关,确保工程严格按标准实施;计划、财政、金融等部门,想方设法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组织领导机制的完善,进一步强化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保证了上下一盘棋,干群一股劲,在全县形成了大搞农建、支持农建、服务农建的浓厚氛围和巨大合力,为小型农田水利工作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出台优惠政策,用好激励机制,全民参与农建。农民群众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导力量。为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农建的积极性,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一是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行资金补助。对扎坝、渠道工程补助水泥用量的80%;对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补助材料费用的80%;对种植核桃苗木每株补助5元;二是积极鼓励个人、工商企业等投资兴办农建工程。县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农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若干规定》,对个人、单位、民营企业和其它社会团体投资兴办农田水利工程、农业调产项目、退耕还林工程的,同样给予国家投资补助,并在土地、电力等方面给予优惠。
四、多方筹措资金,合理整合使用,推进工程建设。2005年以来我县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总投资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7万元、县财政投入
万元、社会和乡村自筹
万元)。为保证有限的资金能发挥显著的效
4员,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随时配合质监员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填写检测记录,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如设备、水泥、钢材、试件、试块等能验证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双方共同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才能作为保证资料、必备资料和安全资料汇入施工档案,为综合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5、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由验收组通过听取报告、查询资料、检测实体、细查局部的程序对所建工程验收,并对年内新建工程项目进行评优,对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凭验收证明兑现一定的奖励,同时加强宣传,形成一种狠抓工程建设质量的良好社会风气。对未按建设程序施工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报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罚,并通报批评和备案,特别是不按有关规范施工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严厉打击,决不手软。
6、做好工程运行期的管护工作。
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期管理工作。
7、加强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水利部门应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反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
夏邑县农贸小镇篇四
ee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实际中去。科学发展观对农业的指导意义:一是促进理念的转变,突破传统农业的思维,用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把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现代设备注入到农业生产过程,实现农产品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二是指导实践,在农村经营制度的完善的实践中,要让农民充分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最大限度地获得土地提供给农民的收入;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要让农民依托区域资源,发展最有保障和支撑作用的优势产业;在新型农民构建的实践中,要多渠道、多层次地培训农民,既要培训农业技术,让农民当好农民,又要培训非农业技术,转移输出农民,让农民不当农民。三是规范行动,要以科学发展观来规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优势产业布局、农技推广应用、新型农民培训、科技进村入户、产品加工增值等一切行动的出发点都要贯穿科学发展观。四是创新机制,重点是要创新农业的投入机制,整合农业项目,围绕产业实施项目,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入住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一、ee农业的现状
全镇下辖7个居民委员会,3个村民委员会,113个居民小组,43个村民小组。2008年末,全镇总人口61479人,其中:农业户共计10327户,农业人口43181人;非农户数6664户,非农业人口18298人。农业人口中,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23994个;劳动年龄内人口数3605人;从
1事农林牧渔业人数10722人;从事第二、三产业人数为13272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44%和55%。
全镇国土总面积130.36平方公里,土壤主要为沙石土、红土、壤土等。境内有(高山、中低山、丘陵、河谷和盆地),主要河流有牛栏江、前进河、洗马河等3条;拥有大小水库6座,坝塘7个,年蓄水量530万立方米;区域内年均气温+14.7℃,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13.9℃。年降雨量992毫米, 适合种植水稻、玉米、洋芋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 3.7894亩,人均耕地0.7亩,林地2895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10元。
二、ee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名牌产品少,产品特色不够明显。品种结构不够优化,品牌效应较弱,缺乏能够代表我镇蔬菜的名牌产品,影响了知名度的提高和规模特色作用的发挥。
2、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因宣传、推广、管理力度不足,基地环境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按标准化生产的意识不强,不能严格执行标准,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
3、设施农业规模小,水平低。缺少一批能够带动蔬菜生产发展的高标准示范区。
4、产业化水平偏低,组织化程度不高。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龙头企业少,不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进入产业链;产、供、销三方面监管和联结机制还不够强,组织化程度低,作用发挥的不充分。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及农民增收的建议
ee要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发挥是县城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人才、科技、资金、市场的优势,适应城市居民不同需求,不断拓展农业空间、拓展农业功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集约、节约、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满足经济社会的多种需要;发挥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快速,经济能力强的优势,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方针。横向上大力发展农业新兴产业,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农业产业;纵向上进一步调优农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形成真正的效益型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ee,作为县城所在地,要把发展都市型、效益型农业作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绿色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立足服务城市、富裕农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创新科技服务体制,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长抓不懈。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要明确和落实粮食发展目标,强化扶持政策,抓紧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加快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地方抓粮的积极性。在确保“三增四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生产、保供应、保储备、保稳定)的基础上,扩大粮田,多种弱筋小麦、优质大米,同时种一些花卉、苗木、水果、无公害蔬菜。
(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推进蔬菜、花卉等园艺产品集约化、设施化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
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等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重点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取得新进展。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和管理信息、农村远程数字化、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三月三水库多年来带病运行,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2008年4月启动了三月三除险加固工程,在正常运行后能解决下游灌区的8663亩水田200多万方的灌溉用水。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推广节水灌溉,搞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支持农用工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五)扩大劳务转移输出,提高农村非农化水平。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政策意见,将劳动力转移输出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关键措施来抓,不断壮大全镇“劳务经济”。一是要培训农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技术培训网络,科学制定劳动力
培训计划,鼓励农民经纪人创办或联办就业培训班。二是要组织农民。坚持就地转移和向外输出两手抓,推进农民就业多元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村服务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大力发展民本经济,促进农民稳定、持久增收。
(六)贯彻落实好农村政策,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强化农村政策落实,控减农民负担,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积极探索土地入股、租赁等办法,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
(七)、夯实农业基础,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一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在加快乡镇企业和城镇化步伐,吸引农民就地转移的同时,引导农民布点加工,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引导农村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城镇集聚,促进农民进厂入镇就业,加大信贷扶持力度,搞好资金跟进服务,支持农民自主创业。二是鼓励农民开展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及农村社区服务,拓展增收空间。三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大财政支农份额,促进农业开发园区建设,编报项目上争国资,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与管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洪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稳产高效。加快农业新机具的推广,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加快实施好农村实事工程,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夏邑县农贸小镇篇五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管护
制 度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制度, 管护, 项目 第一条
指导原则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是国家扶持农业的重点项目,对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了将这一项目管护好、使用好,使其长期正常运转和发挥效益,特制定本管护制度,希望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条
制定管护制度 落实管护责任
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后要及时移交,项目乡(镇)村都要制定相应的管护制度和管理标准要求,具备产权置换,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做到责任明确、制度规范、落实到位。成立由农民用水户协会牵头的管护机构,建立专职管护队伍,经常性的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制度落实、责任到位,工程设施完好无损。
第三条 筹集管护经费 严格使用管理
经费是管护工作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各乡(镇)村要根据“谁受益、谁负担”、“以工程养工程”的原则,合理筹集资金,制定管护费用的使用办法。管护费用要用于工程 设施的维修、补植树木及管护人员的报酬及奖励,严禁挪用和浪费。
第四条
认真执行各项工程管护标准
⑴机耕路管护标准:路面平整、路沿石、砖完好平直,无杂草,无杂物,保持畅通,路碑、标志保持完好无损,清洁卫生。
⑵水利工程:水利设施定期检查,确保井、泵、井房、管道、桥、涵、闸、井台、渠道、出水口、配电等设施完好,保证正常运行,渠道要及时除草,疏浚。
⑶农田林网:做到定期修剪,适时浇水,缺额补栽,跌到扶正,当年成活率和三年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
⑷农机具管护标准:农机具要定期保养,及时维修,外观整洁,设备完好,保持正常操作。
第五条
创新管护运行机制
⑴农田机耕路:机耕路及其它公益性设施可采用专业队承包的管理机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⑵水利设施:对节水管道、输变电路采用集体投资安装,集体维修的机制运行管护;机电井的维修管护可采用民办民管、承包经营、拍卖、集体经营或股份经营等多种形式的管护机制。
⑶林业工程:对于常绿树采用统一规划设计,专业队统一栽植、集体管护的形式;对于用材树种的栽植管护,可采 用集体栽植、集体管护,集体栽植、承包管护,承包区域、个人栽植管护等形式的管护机制。
⑷农机具可由产权单位和农机户签订租赁使用协议,由农机户对项目区实行有偿服务,定期对农机具检修。
⑸制定并认真落实奖惩制度。各县要对各村工程运行管护检查,督促各村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护制度,落实管护人员和资金,对损坏工程。项目乡村要及时维修,经检查后仍不整改的,将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罚。
第六条
搞好项目建后管护的宣传工作
各项目乡村要利用广播、电视、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对项目管护的重要性进行宣传,提高项目区农民认识和管护自觉性,做到家喻户晓,形成人人爱工程管工程的良好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设施的利用率。
工程管护
第七条 管护的主要内容
整治沟渠和配套设施的管理:(1)正确的管理好、使用好,使其充分发挥效益;(2)有效地防止人为性的损失和破坏;(3)每年应组织人员于春、秋两季分别进行清淤排障,保持其畅通无阻;(4)对自然和人为性损坏的断面和设施进行及时的修复,并认真分析总结损失的原因,防止再次发生。
第八条 工程管护标准
项目工程竣工之后,坚持“谁所有、谁负责、谁受益、谁管护”原则,对所有的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管护、维护,保证工程正常、永久使用。具体要分五个步骤将工程管护责任制度落实到人。第一步是项目竣工后,进行固定财产登记;第二步是将登记后的工程落实到乡、村;第三步是由乡、村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有关工程管护标准,共同制订工程和管护制度和标准要求;第四步是由乡、村共同负责将水利设施、农田林网、农机具等经营性的工程实施公开拍卖,产权置换,责任到人,具体落实管护制度和标准要求;第五步是由项目办和项目乡、村共同负责对工程和管护实施监督。
一、水利工程和管护标准:水利设施定期检查,确保井、井房、桥、闸、井台、渠道、出水口、配电设施完好,保证正常运行,渠道要及时除草、疏浚。
二、农田林网管护标准:做到定期修剪,适时浇水,缺树补栽,跌倒扶正,当年成活率、三年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
三、机耕路管护标准:路面平直路,沿石、砖完好平直,无杂草,无杂物,保持畅通。
四、农机具管护标准:农机具定期保养,及时维修,外观整洁,设备完好,保持正常操作。
第九条
工程标志设置标准
一、标碑标准:每个项目区要在明显位置建设一处高2-3米、宽4-5米的标碑,正面体现项目标志(统一为绿色),要有项目区简介。项目区的建筑工程上要印制统一的项目标志。
二、标志位置:要根据工程建筑大小,贴上不同规格的项目标志,标志贴在明显的位置,并要有相应的序号。标志、标碑损坏,要及时更换、维修。
第二十四条
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标准要求
一、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实行“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肋、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严格执行“自筹起步、国家达标、先干后补、报帐拔款”的办法。
二、项目资金管理采取集中审批报帐、财政监督的办法。项目办要根据工程设计规格、标准要求,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监督指导,竣工后进行验收,符合标准要求的方能报帐拔款。
三、项目工程竣工并验收合格后,项目资金要留10%的资金作为三年后工程管护完好率、存活率、利用率等管护工作的奖励资金。
四、有偿资金使用要实行借款合同制,由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单位或财政供养人员担保。
五、有偿资金,实行谁投入,谁负责的回收办法,保证有偿资金到期后如数回收,回收率要达到100%。
第十条
工程管护措施及要求
为了用足用活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政策,发挥项目 资金的最大效益,各有关单位必须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规范化运行,制度化管理。具体要严格执行七项制度。
一、严格执行科学规划制度
项目区要本着集中、连片、科学、统一的原则,合理规划布局,借鉴先进市县的先进经验,进行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使项目区成为农业的样板工程、示范工程。
二、严格执行工程质量保证制度
项目区要按照规划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建设,每项工程都不能低于设计标准和质量标准,否则不能验收,也不得报帐。
三、严格执行工程管护制度
工程竣工后,各项目乡、村都要制订相应的管护制度和管理标准,能进行产权置换的工程要及时进行产权拍卖,明确责任人,落实管护措施。所有的竣工项目,都要做到责任明确、制度规范、落实到位,确保工程永久完好,正常使用。对没有制订工程管护制度或管护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将扣取10%的奖励资金;对工程管护制度规范并落实到位的,将按照规定兑现奖励资金。
四、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制度
项目资金严格实行县级报帐制,新项目区工程只有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报帐。老项目区的整改工程资金以项目乡村筹集为主,县财政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兑现。
五、严格档案管理制度
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涉及规划设计、竣工验收、资金帐目等全过程的档案资料都要保存完整,留存归档。档案资料要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各有关单位和项目乡村都要规范整理档案,确定专人,专门管理。
六、严格目标责任管理制度
各项目乡镇都要对项目工程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明确领导责任和工作目标,确保工程进度、质量标准、管护制度的落实。农发办要严格督查指导,确保项目工程的高标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