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红色文化图片(优质三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红色文化图片篇一
摘要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头,是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其代表的拼搏精神,革命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它的出现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坚定的基础。在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又为中华儿女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并且积极准确地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事业。
一、红色文化的本体论探析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倾力铸造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理想,爱国精神,政治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诉求。它是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保护和弘扬红色文化的本质要求,红色文化它代表的先进性理念和信仰,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永远不会过时。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地并极具中国特设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共产主义信念为基石,以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优秀的革命传统为动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道德基础,促进了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这是一场庶民的胜利,一部庶民的优秀文化。
(二)红色文化的内容
红色文化的内容丰富生动,充实深刻。一段红色文化的发展历史就是共产党人励精图治,奋勇拼搏为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平等的奋斗史。红色文化的内容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红色物质文化。红色物质文化指的是革命年代的人、物、事。其中“‘人’是指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着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1】 的一系列红色物质文化。红色非物质文化指的是红色精神。其包涵了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作为一种精神形态与红色资源为主的物化形态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红色文化的成熟发展。
(三)红色文化的特点
“文化同其它社会现象一样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认识特点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规律,把握的红色文化的价值规律,更好地探析红色文化的价值功能,为培育新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柱”。【2】总的说来红色文化大致有以下特点:第一先进性。红色文化是我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领导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产生的真正代表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文化。红色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励人。真正实现了把哲学变为群众手里的武器的伟大壮志;第二 历史传承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每一时期的社会意识及其诸形式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必然的联系。红色文化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融合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沉淀而形成的优秀文化,在改革开发的事业中又得以传承从而诞生了一系列正确社会主义价值观。不难看出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传承性;第三 革命性。红色文化是共产党人领导的的一场无产阶级革命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要想长存下去必定推翻要固有的、守旧的、落后的在当时占主导的保守文化。只有选择革命,红色文化才能发展,才能振兴无产阶级的崛起,才能挽救在当时落后的旧中国;第四 区域性。由于红色文化在革命战争年代并不是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段产生,所以红色文化在形成的时候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最主要体现在以革命根据地的为主的红色文化分布,如藏羌红色文化、红岩文化、井冈山红色文化等。尽管各个地区的红色文化的形成和成熟的地点不同,但其代表的红色文化精神,马克思主义信念是一致的,就像伟大的五十六个中华民族文化所构成的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历史一样,都有其不可分割的价值功能;第五 大众性。人民群众既是红色文化的缔造者又是红色文化的传承人,红色文化自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没有离开人民大众的引导和充实,人们通过传承和宣传等方法使其逐渐成熟。所以红色文化是当之无愧的庶民的文化,是一场庶民文化的胜利。
二、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
(一)对我党的建设及缔造作用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无产阶级政治文化,是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红色文化极大的唤起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渴求。它第一比较全面的向中国人民宣扬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极大的提高了中国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为我党开展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准备。红色文化的先进性使得新民主主义文化统一战线,使得中国共产党快速登上历史舞台。这种文化不仅给国民造成了极大信心,也日益为越来越多先进分子所接受,使共产党的革命队伍迅速壮大,同时使共产党人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保持了其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二)对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作用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新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
正是由于红色文化代表着人民大众最根本的利益和最诚挚的梦想渴望所以才会有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志士为其抛头颅、洒热血,才会众志成城,共产党才会万民归心,才会开辟文明古国的新纪元。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如今不被大多数人所重视,可它却是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而红色文化正是在那个人心**,国衰民弱的年代为人们指出了一条明路,这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三 红色文化的现实价值
(一)红色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赋予时代新的时代动力
建国后红色文化的在两方面增加了内容:第一是物化状态的内容。例如抗美援朝的可爱子弟兵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耳熟能详的雷锋事迹,孔繁森事迹,焦裕禄事迹等等一些列先进事迹。第二是这些物化状态所承载精神状态。包括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一些列的时代精神。正是这些时代精神激励着无数的中华儿女为改革开放事业而奋斗。而这些在和平时期所形成的拼搏奉献文化正是红色文化得以传承的体现。
(二)对政治建设的作用
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一部红色文化史就是一部共产党人的奋斗史,传承红色文化,解读革命历史,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来之不易,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地位。通过学习学习红色文化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以史资治”使党少犯错,少走弯路有利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红色文化经过火热年代的练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价值认同,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延续和扩充的最重要的载体”【4】。因此加强红色文化宣传对于增加民众政治认同感和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正如胡主席所说:“我们要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和全国各民族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的伟大历程,弘扬崇高革命精神和优秀革命传统并以此来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民族人民在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5】
(三)对经济建设的作用
红色文化中的物化部分是极其重要的红色资源,这是一种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变成一种文化优势和经济优势,从而推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调整老区的经济产业结构,有助于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将红色文化打造成自己独特的极富魅力的宣传名片是红色名城持久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如此由红色文化带动的一系列产业,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发扬。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江西省的红色旅游产业,近几年来,江西省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江西省建设成为旅游强省和旅游产业大省,通过一年一届的红博会全面展示江西的旅游精粹,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红色旅游正式成为了推动革命老区
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对文化建设的作用
红色文化是早期共产党人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红色文化是我们开展先进的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根基。红色文化作为早期的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巩固和形成奠定了社会基础。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具有净化思想坚定信念的作用。共产党人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政治本色,并且夜以继日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着。同时红色文化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增加红色文化的发展创新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巩固和发展。因此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推进社会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五)对时代精神建设的作用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红色文化的价值的探析有助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会引起社会思潮。并且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和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6】这时与现象相符合的时代精神就会应运而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大庆精神,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正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红色文化就像源源不断的泉水在社会主义前程中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四、红色文化的点滴思考
(一)红色文化面临的堪忧现状探析
“红色文化的空壳化是人们承若的美好现实未能在真正的社会历史层面上全面实现,这就形成了红色文化的表达危机”。【7】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以共产主义为基石 以崇高的爱国主义优秀革命传统为动力。全心全意为道德基础的先进文化,它所宣扬的是民主平等独立自由。类似共产主义的生活革命年代,革命志士们正是对这种理想的渴求和认同才开辟就中国的新纪元,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都实现了平等但没有富足映入市场经济确实造就了富足。却带来了少部分的不平等这是导致红色文化空壳化的原因之一。“文化的表达危机来自于现实社会危机文化的危机并不能仅仅用文化的方式来解决而要在社会存在。在现实体制的领域内解决”。【8】不仅如此在一定领域内道德和诚信的缺失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一些党员干部信念不坚定,缺乏干事创新的等现象普遍存在在社会上造成一些恶劣的影响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但必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深入社会各个阶层的原因,因此加大先进文化建设力度有利于社会文明现象的改观
(二)红色文化的传承方式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意识纷繁复杂,准确把握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取向统一全社会指导思想对巩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红色文化作为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却不为人们所重视。因此加强红色文化的渗透和宣扬就显得极为重要。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弘扬红色文化,促进红色文化价值在当代的实现。
1、转变纯红色文化为红色文化产业,推进红色文化体制改革。
红色文化既要保持其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同时必须要进行少部分的商业化。转变文化体制,增加商业元素,创建文化产业的新格局,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变红色文化资源为红色文化经济优势也就是旅游优势。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连成片做活红色文化产业,再不丢掉其先进性的同时通过更多的媒介将红色文化宣传出去,真正实现红色文化在每个行业的渗透。
2、将红色文化融入各类教育中
既然红色文化对社会主义的先进价值体系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什么有的国人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不太清楚,这不能不说是教育出了问题,教育出问题就有可能导致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因此在各个行业加强对红色文化知识的考查就尤为必要了,可以各类教育中增设这部分的教育并加以考核。
3、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唱红歌、读红书、看红色电影、办红色专题讲座、节日纪念活动、重要历史人物诞生纪念活动。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并不是一场政治运动而是一场文化的回归运动。红色文化先进性的革命光辉因为十年文化大革命而黯淡无光,文化大革命时期这种行为过了,而现在这种文化却被大众所遗忘,重庆红歌唱的好,却被外界说成是一场政治运动。尽管如此,为了实现红色文化的现实价值,必须加快红色文化的渗透,让人们体会到红色文化中永远不会过时的精神力量,让人们的内心自然回归,继续发挥红色文化的先进性作用,真正发挥出红色文化在共产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水弟,傅小清,杨艳春.《历史与现实: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08.6.【2】林明权.《试析红色文化的几个特点》.黔西南州史志办,2000.3
【2】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新闻,2006.11.【3】钟季利,杨艳春,《罗春红.试析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求实,2007,11.【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新闻,2007.8.【5】《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2011.10
【6】周志强.《红色文化空壳化忧思》.文化纵横,2011.5.【7】周志强.《红色文化空壳化忧思》.文化纵横,2011.5.【8】《2004-201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新华社,2004.12.【9】李卫宁:《增强民族文化产业中的马克思主义渗透力》,理论前沿,2005 年第5期.
红色文化图片篇二
赣南地区红色文化的研究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特点 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主要指的是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与自由,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系列的革命文物、革命文献、文艺作品、革命纪念地、战争遗址、革命领袖人物故居、革命根据地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和革命道德传统。红色文
化经过特定历史时代和特定生活的磨砺,至今仍然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其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为两种文化形态:物态文化形式和精神文化形式。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象征,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壮大的见证者、参与者。红色文化的精髓就是“红色革命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资源,主要包括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精神形态。
2.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
赣南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文化价值高、数量大、精品多、地域性鲜明等 特点,其深厚的革命文化底蕴,在全国实属罕见。1。1数量多、历时长、分布广
早在大革命时期,赣南就建立了中共党组织,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工农运动。单就土地革命时期来讲,从 1928 年赣南各地农民武装暴动开始,到 1937 年抗战 爆发后赣粤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结束,赣南革命运动风雷激荡 10 余年之久,期 间留下的红色文化资源分布也极为广泛。根据赣州市现行区划来看,现有的 18 个县市中,全红县就有 13 个,面积达 32923平方公里,占赣州现有 19 个县市区 数的 68.4%、面积的 84%,有 15 个县市被命名为“老区县”,红色文化资源广 泛分布于赣南的瑞金、于都、会昌、寻乌等十余县(市),在空间上形成了瑞金 市为中心、南部和北部为二翼、以瑞金、宁都、于都、兴国为基地的,东连闽西、南下粤北、西进湘南、北上井冈山的赣南红色文化富集区。据不完全统计,赣南 拥有的红色革命旧址(群)、纪念建筑等就有 337 余处,487 余个点
1.2 品位高,拥有许多国内知名红色文化资源
赣南高品位的红色文化与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尤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史性贡献是分不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培育了赣南红色文化的高品位。到 2009 年 3 月,赣南拥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及教育基地位共计 109 处 153 个点,绝对数居江西省第一,全国前列。
目前,中央国家机关有 40 多个部委办局在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政府部委旧址建立了本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寻找自己的精神之“根”。赣南 凭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名列全国 12 个“重点红色旅游区”、100 个“红色旅 游经典景区”和 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中,属“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这一主题,拥有人民共和国摇篮、五次反“围剿”纪念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地、“苏区好作风”发源地和将帅文化等系列红色经典。这些高品位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加强党的建设,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推进 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类型
赣南辉煌的革命历程积淀了厚重的红色文化,形成了内容广泛,种类众多的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缩影与见证。苏区精神
赣南是人民共和国之根,又是苏区精神之源,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转战赣南、闽西,创建了以瑞 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始了“我们党建立人 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以及后来新 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和组织管理人才”,影响深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卓绝斗争环境中,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 阶级革命家领导苏区军民培育了苏区精神。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阶段性 成果,承前启后,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执政为民,艰苦奉献,廉洁奉公,争创第一”的科学内涵深化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成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先 河和源头。而苏区干部所践行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廉洁奉公; 关心群众,执政为民;模范带头,争创一流”的好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光荣革命 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苏维埃运动孕育的伟大苏区精神和干部好作 风是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精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强大精神 动力。革命遗存、纪念场馆
赣南革命遗存和纪念场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既有见证赣南红色革命发生 的遗址遗迹、旧居旧址旧等,又有为缅怀革命先烈纪念革命事迹。新民主主义革 命前后,修建的烈士陵园、纪念馆、陈列馆、纪念园、纪念亭、纪念塔、纪念碑 等纪念设施等,这些都是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共有遗 址旧居及纪念设施近500 余个点,其中有 4 处 53 余个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有 33 处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 40 余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 200 余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且还有为数众多尚待保护与开发的革命遗存。[1] 3 红色歌谣
红色歌谣(包括民歌、小调、童谣),是根据地军民战斗生活的艺术结晶,是红色革命文化的珍品。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被解放的人民以真挚、火热的情怀投身到伟大的革命洪流中,他们以行动支持革命,他们以歌声宣传革命,赣南客家山歌焕发新的活力。“哎呀嘞——山歌来自兴国城,句句唱来感动人”,在当时中央苏区,兴国山歌是最为著名 的。在革命战争中兴国山歌得到升华,被赋予新的生命和新的内容,兴国山歌从 “苦情歌”发展为红色歌谣。红色歌谣扎根于客家文化土壤之上,又秉承革命主 流意识的强烈愿望,很快就生根发芽,急遽成长壮大。革命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 红色歌谣的发展,特别是在《古田会议决议》提出“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 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谣”,“要把革命故事,歌谣作为材料,开展宣传教育活 动”。1933 年,《红色中华》号召苏区军民“努力地把苏区工农群众的苏维埃生 活的实际,为苏维埃政权英勇斗争的光荣历史事迹,以正确的政治观点与立场在 文艺的形式中写出来”。当时出现了一大批像“苏区干部好作风”、“十送红军”、“分田歌”、“土地革命歌”、“当兵就要当红军”、“十劝我郎当红军”等红色经典,这些红色经典秉承革命主流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融合了革命与地 域文化,以崭新的内容宣传革命支持革命,曾产生了“一首山歌三个师”的惊人 效应。1934 年 1 月 6 日,《青年实话》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苏区歌谣“在格调上 来说,是极其单纯的,然而它是大众所理解,为大众所传诵,它是广大民众所欣 赏的艺术”。红色歌谣就像一部革命史册,记载着苏区军民的英雄业绩,至今仍 引为传唱。
4革命诗词
老一辈革命家在赣南创作的军旅诗词是中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毛 泽东、董必武、叶剑英、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赣南生活战斗六年之 多,书写了为数众多的壮美诗篇。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写的军旅 诗词就有九首,在《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中咏出了“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风景这边独好”的千古佳句。1934 年 10 月开始,陈毅转战赣南,坚持游击战争,经历了革命斗争中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作为诗人,他为我们留 下了像《登大庾岭》、《油山埋伏》、《雪中野营闻警》、《赣南游击词》、《梅岭三章》 等十多首等气壮山河的诗篇,生动地记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表现了共 产党人崇高理想与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这些诗篇既是历史记忆,又是那个时代 写照。
5红色影视作品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赣南党史、军史题材为内容的文学艺术作品、影视剧作 品层出不穷,不胜枚举。《红孩子》、《闪闪的红星》、《党的女儿》、《冬梅》、《翠冈红旗》、《独立大队》、《赣水苍茫》、《梅岭星火》、《宁都兵暴》、《封锁线上的交易》、《邓小平在会昌》、《心动岁月》、《特殊连队》、《长征》、《浴血坚持》、《那时花开》等一大批文学、电影视剧作品不断涌现。这些影视作品从不同的视角,再现了中央苏区时期的峥嵘岁月,讴歌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怕牺牲,勇于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诠释和提升了新时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这些红色影视作品是成长于赣南的现代红色文化。这一处处革命遗存、一首首红色歌谣、一幕幕红色戏曲、一份份红色报刊、一幅幅标语漫画、一部部红色影视不只是赣南苏区革命历史的缩影和见证,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承载了伟大的苏区精神,成为了赣南人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根基之一,是赣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多得的政治资源、经济资 源、文化资源。
三、赣南红色文化的价值
1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
政治价值在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中居于首位,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具体表现为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推动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等作用。
1.1红色文化是中共执政文化的重要基础及内容。执政文化是执政思想的重要精神载体,是关于执政思想、制度和心理的凝聚,它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核心,包括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大众心理等丰富内涵。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此执政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总是一定阶级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而服务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执政文化的核心内容,所体现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与红色精神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它所蕴涵的重要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执政理念、价值取向,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意识形态、民族价值观、思想素养,为构筑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借鉴,同时中共执政文化的形成又是对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2.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一个执政党执政能力与水平的高低不仅与执政队伍和民族的素质密切相关,而且与执政党执政理论也直接相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必须不断发展完善党的执政理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执政党执政理论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文化资源。中共执政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先进的执政方略的形成离不开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否则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就会缺失传统根基。
红色文化的精华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其形成和发展过程看,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是灵活应用、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理论成熟到政治执政成熟的体现;就其内容而言,红色文化是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的精神指向和物质象征是当代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思想道德塑造、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教材和典范,红色文化所包含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敢闯新路的精神、依靠群众的工作作风等思想都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内容。利用红色文化的各种资源加强对各级党组织的教育培训,有利于使各级党组织树立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科学的执政理念,从而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2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
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从本质上看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它直接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和其它素质,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2.1.红色文化建设是进行经济建设的方向指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相结合,以公有制为主体,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这就要求与之相符合的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如经济文化、经济道德、经济思想为其服务,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经济行为。红色文化所包含的集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等为这种意识形态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可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的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沿着正确轨道有序运行。
2.2红色文化建设是进行经济建设的精神动力。红色文化教育以现代意识作用于经济活动的主体,使其树立主体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等,从而使人们以先进意识支配其经济行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直接发挥推动作用。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勇于胜利的精神来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用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胆略提高人们改革的自觉性,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提高劳动者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科技意识,从而提高劳动者钻研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提高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2.3.红色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太完善,市场上还存在欺行霸市、缺斤短两、假冒伪劣等不良现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加强红色文化建设,以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以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逐渐建立先进健康的舆论环境、诚信互利的道德环境和安定祥和的社会心理环境,使人们从片面的、狭隘的、短期发展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不仅能够营造有利于经济快速、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还能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总的方法论指导。
2.4.红色文化建设是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消费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反作用,它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任何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都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近几年,随着人们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红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一个消费热点,这使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红色文化产业也出现了规模化经营和系统化管理,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红色文化的文化价值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离不开文化的支持与推动,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更离不开红色文化的发展。
3.1.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历史前提。红色文化的文化价值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红色文化教育过程就是一定的政治文化、道德文化的传播、继承的过程,这种传承过程不是单向的灌注,也不是既有文化的不断重复,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信息和情感交流过程,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发展既有新的东西的增加,又有对旧文化的改造、对陈旧观念的摒弃,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正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扬弃而逐步形成的。二是具有文化渗透、创造功能。红色文化教育总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渗透到各种文化中去,既有对社会主流文化弘扬,也有对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等亚文化的发展方向的引导,调节社会文化冲突,创造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良好氛围,并自觉吸收各种亚文化中的合理、有益成分,促进主流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服务。
3.2.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辉煌成就,不仅体现为一系列高速增长的经济指标,更体现为当代中国人精神文化层面的巨大变化,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文化产品极大丰富,文化生活多姿多彩。但是,当下的文化建设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之风确实在某些文化领域大行其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红色文化中蕴涵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敢创新路的创新精神,敬业、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无论是对一个人或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它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内容的重要体现。因此,大力宣扬红色经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抵制“三俗”之风净化文化领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
红色文化图片篇三
红安县革命遗址普查报告
(2011-01-09 22:47:08)
辛向阳的博客
http:///haxxy
一、普查工作概况
2010年4月13日,我办接到黄冈市委党史办通知,正副主任前往黄冈市参加了全市的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会议。18日,县党史办向分管领导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汇报了全市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会议精神,并就迅速在县内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上交了汇报和申请。5月20日,红安县成立了革命遗址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亲任组长,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副组长;县委办副主任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县党史办主任周、县档案局局长刘、县烈士陵园管理处副主任戴、县文化局局长李、县民政局副局长詹、县统计局局长翟、县旅游局局长金、县文物局局长夏、县党史办副主任辛和各乡镇(场)宣传委员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党史办公室副主任辛兼任办公室主任。与此同时,县委办公室向全县各乡镇、各机关事业团体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县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通知》。
7月中旬,县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专项资金6万元到位,党史办为普查工作专门配置了一台电脑和数码相机。8月28日,县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专班正式组成,红安县革命遗址普查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红安是中国第一将军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有着丰富的革命遗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红安县的革命遗址普查将是黄冈市乃至湖北省革命遗址普查的重点,因此,仅仅依靠专班的力量在短短的数月内将全县所有的革命遗址逐个查清是不可能的。从这一点出发,专班同县文物局取得联系,将全县第三次文物普查革命文物类的资料全部调来进行清理核实。文物普查和革命遗址普查要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革命遗址普查对历史背景和照片这两个方
面的要求更细更全。因此,在整理文物普查的成果时,我们本着实事求是,宁缺勿滥的原则,对历史背景出现错误的,予以更正,对历史背景介绍不清楚的,予以充实。
9月30日,专班基本完成对县文物局普查资料中革命遗址类的清理,采用并认可了他们普查出来的革命遗址180处。10月7日,专班对全县所有遗址点逐个进行调查核实和拍照。11月8日,普查专班基本完成对全县所有革命遗址的调查、拍照和登记表的填写,全面地转入对普查资料的编辑、背景资料的撰写和校对工作。
12月16日,普查工作基本完成。此次红安县革命遗址普查共查出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199处(其中,国保单位“七里坪革命旧址群”所含的37个点均分别填写了普查登记表,作为37处计算。),共253个,其它遗址2处共4个,合计总数为257个。按保护级别来划分,全县共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39处39个(按文件分,应为3处39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20个(其中,西汪家革命旧址群内含4个,陂安南县革命旧址群含10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90个,未定保护级别的66处108个(其中,李先念纪念园内含4个,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含31个,西汪家革命旧址群内含1个。);按此次普查要求的类别来划分,全县共有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95个,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90个,革命领导人故居2个,烈士墓(含烈士墓群)37个,纪念设施29个,其它遗址4个。其中已损毁遗址10处。红安县共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4个。
二、革命遗址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红安自1923年冬建党到1949年全国解放的26年间,党组织始终存在,武装斗争始终坚持,革命红旗不倒,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足迹,革命遗址可以说是遍布全县的角角落落。而今,新中国成立已逾60年,大批革命遗址的保护均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遭受自然风化和生物破坏十分严重。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未经维修的革命遗址风化腐蚀程度很严重,木结构的遗址大多都遭受到白蚁等生物的破坏,很多遗址还出现地基下沉,墙体开裂,屋顶倒塌等现象,这些损害对于革命遗址来说是致命的,特别是很多重要的革命遗址,如不尽快维修,面临的将是灭顶之灾。
2、地方经济的发展与旧址保护间产生的冲突。红安的革命遗址绝大部分分布在广大的乡村中,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距离也越拉越近,经济的活跃也刺激着农民加快了对居住条件的改善,而我县的很多革命遗址是私人住宅,一方面农民急于改善居住条件,需要对自家的房屋进行翻修和改造,另一方面旧址保护又需要维持旧址的原貌,这一矛盾成为我县当前革命遗址保护的一个难题。从这次普查的情况看,近十年来,我县已有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被户主改造成为楼房。有些革命旧址的户主为了图省事,干脆另辟新址建房,将革命遗址当作堆放杂物或圈牛养猪的地方,任其自生自灭,比如李世焱将军故居,戴克明将军故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尚且如此,一些没有申报保护单位,在历史上又具有相当影响的革命旧址其命运就更不用谈。因此,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保护经费严重不足,保护管理工作举步维艰。多年来,红安历届县委、县政府对革命遗址的保护是十分重视的,既成立了专门的文物事业管理局来管理全县的文物,也投入了相当的保护经费和维修经费,然而,红安是一个党史大县,拥有数目众多的革命遗址,且大部分革命遗址分布零散,加上数十年的风吹雨打、白蚁蛀蚀,使得遗址维修的资金需求量急剧增大,而现有的文物保护经费,对于数目众多而又亟待维修的革命遗址来说,无疑于杯水车薪。由于很多革命遗址地处偏僻,罕有人至,即使想对遗址进行维修,仅材料的运输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即便是经过了维修,日常的维护也是一个难题。
4、遗址申报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的力度不够。我县现存的革命遗址,只有刚超过半数的被定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很多重要的革命遗址未被申报文物保护单位。要想让革命遗址受到应有的保护,申报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是一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保护遗址的工作就做不到有法可依,因此保护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5、部分单位和个人对革命遗址保护的认识不到位。很多人对革命遗址的认识不到位,2005年,红安县委、县政府曾号召县直单位对全县61位红安籍授衔将军的故居进行维修,并且将每一处将军故居的维修以文件的形式落实到了具体的单位。这既是红安县委、县政府重视革命遗址保护的具体措施,也是革命遗址保护的一个新思路。就我们这次普查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县直单位能保质保量圆满地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待的任务,但有的单位为了图省事,不对将军故居作深入的了解,只向将军故居所在的村交几千块钱了事,负责任,有认识的村还能够保证故居维修的实施,不负责的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将军故
居易地挂牌,比如袁克服将军故居。更有单位将原本摇摇欲坠的将军故居拆毁后,拖两车水泥砖给将军的亲属了事,比如詹少联将军故居。
三、革命遗址保护管理的建议
革命遗址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损毁,将不复存在,通过这次对全县革命遗址的普查,使我们深刻认识到,革命遗址的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现结合本县的革命遗址的保护现状,谈几点看法:
1、学历史,树典型,强化干部群众对革命遗址的保护意识。革命遗址保护是一项长远性的工作,它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能,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对保护革命遗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充分认识,保护工作才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我们在普查中,曾在七里坪镇熊家咀村姜家岗发现一处尚存24冢红军烈士墓的墓群,这个形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墓群,之所以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依然保存完好,正得益于该村村民对烈士墓群的维护,特别是该村老支书姜能山,几十年如一日,义务地看护烈士墓群,每年清明还为这些烈士墓除草、培土,而今支书年纪大了,新的支部书记又接下了这个看护的重任。熊家咀村支部这个自发保护红军烈士墓群的行动深深地感动了我们,究其原因,也正是他们熟悉红安的革命历史,得知今天的幸福来自于无数革命先烈的流血与牺牲,有了这个前提,他们才能够自发的、有连续性地对这些红军烈士墓进行保护。因此,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党的历史的氛围,大力宣传象熊家咀村支部这样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不仅在革命遗址保护上会起到不可限量的作用,同时,对促进我县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与党的十七大精神也是相吻合的。
2、着眼于重要革命遗址的抢救性保护,兼顾所有革命遗址的维护。红安县的革命遗址数量众多,分布面积广,经过大半个世纪的风吹雨打和社会变迁,损毁程度十分严重,从而导致维修经费需求大。在目前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要将全县革命遗址的维修保护工作全面铺开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对革命遗址的保护手段上有一个轻重缓急的过程,根据实际情况,首先对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革命遗址进行抢救性维修保护,对其他的革命遗址要确立积极保护的宗旨和意识,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依靠群众的力量来对革命遗址进行保护。文物工作者对革命遗址的使用人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工作,以防止革命遗址被随意拆除和改变现状,待条件成熟后,再予以维修保护。
3、整合革命遗址资源,走旅游开发与遗址保护相结合的道路。
保护革命遗址是手段,保护的目的就要利用这些革命遗址来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它们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红安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既有大批独特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又有大批的红色革命遗址资源。数届红安县委、县政府一直把开发红安旅游业提到新的高度,提出了“以红带绿”的思路。近年来,先后对鄂豫皖革命苏区烈士陵园、七里坪镇长胜街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对红安籍将军的故居进行全面整修,对天台山、九焰山等旅游景点进行规划和修缮。这一系列措施的直接效果就是红安县接连几年的旅游收入超亿元,同时,也推动了政府和群众对革命遗址保护上自觉性。如今的红安已成为30条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和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前来红安接受传统教育的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红安也被广大党员誉为心中的圣地。
“以红带绿”的这种旅游思路,也不仅是红安县所独有,象延安、井岗山、西柏坡等地区在这方面做得更好,更全面。从这些地区亦可以看出,红色旅游发展得好的地方,革命遗址的保护就做得好,没有发展的地方,革命遗址的保护就差。因此,这种模式的出现,也为革命遗址的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那就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走旅游开发与遗址保护相结合的道路,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革命遗址的教育功能,使其真正达到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够推动老区的经济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正确地处理好革命遗址与旅游业的关系,不仅能让革命遗址得到有效的,持久的保护,而且,还会让我们的革命遗址重新焕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