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实践报告格式 地质地貌实验报告(大全5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地质地貌实践报告格式 地质地貌实验报告篇一
实习报告编写的内容根据实习的内容。一般地实习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
这一部分是要对本次实习作一个概括的介绍,主要说明 1.实习的目的任务、要求、方法、过程 2.实习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3.实习地区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自然地理条件、重要的社会经济特征 4.实习地区的地质环境或地质背景 5.地貌的主要类型和特征等。
如有能力,适当地附以实习地区的或自然地理单元或行政区划位置或交通位置的简图,可以起到很直观的作用。第二部分:矿物和岩石。
叙述在野外见到的各种矿物的类型、形态、鉴定特征、成因、数量、风化状况、对岩石和土壤的影响等。
岩石同样要按三大类分别叙述它们的年代、地层、产状、矿物成分、结构与构造、与土壤的关系、地貌特征等内容。如有重要的矿产,也可以放在这一部分进行叙述。第三部分:地层。
地层要按照地质年代从老到新分别叙述。可以代、纪、世、期等来进行划分,若以阶、群、组、段等进行叙述更方便,要注意二者的对照和结合。特别要说明地层的连续和缺失的特点。岩石露头的产状、形态、出露地点、规模、厚度、岩性、与周围岩石的接触关系、生物化石等都要分别介绍。第四部分:地质构造。
首先应当介绍实习地区在大地构造中的地位和特点,使读者了解地质背景的基本构造轮廓和特征,再介绍不同地质构造的类型、数量、分布、相互关系等。然后分别介绍节理、断层、褶皱等主要地质构造。第五部分:区域地质历史。
根据以上矿物和岩石特点、地层的顺序、地层的岩性和产状、地层的接触关系、地质构造的性质和特点、岩浆活动、地貌特点等,恢复和重建本区的地质历史。分别说明地质历史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地质事件。这一部分内容逻辑性、说理性较强,要注意得出的结论要有根据和说服力。
第六部分:外动力地质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由于教材中是将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与它们所形成的地貌放在一起讲述的,所以实习报告中也将二者一起叙述。可以按照实习中所见到的地表流水、地下水、风及黄土等地质作用及其地貌分别叙述。重力地貌也放在此部分。一般地,外动力地质作用可以按照侵蚀、搬运、沉积三种主要方式介分别绍。当然也要根据不同对象有所侧重,第七部分:对本次实习进行概括的总结,还可以谈谈对野外实习的认识、体会、意见和建议等。
实习报告的写作要求
由于实习报告与一般的工作报告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在编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风朴实
如前述,实习报告是是一种科技文章,不要求文章华丽、抒情。在报告中将野外实习所见到的地质现象如实地反映出来,能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这些地质事件的看法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就很好了。所以语言要朴素,有什么说什么。2.实事求是
要忠实地记录实习内容,不能凭空臆造和无端猜想,也不要夸大。当然地质事件不能全都耳闻目睹,可以推理,但要有根据。依据要充分,逻辑性强,才能得出正确结论。3.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基础的地质地貌学内容多,体系庞大,这是造成学生学习该课程困难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在野外看到的各种地质现象的总结,可以有机地将课堂知识结合起来。如描写地貌部分,就涉及到地质学的岩石、地层、构造、地质历史、内外力地质作用等各分支内容。4.图文并茂
在实习报告中适当地插入各种图片,可以起到直观的、画龙点睛的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插图还可以使报告更加形式活泼、丰富多彩。图件的制作,也是综合运用知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的过程。图件要规范,在制作插图时尽量采用现成的规范和图式,尤其是地理图和地质图,国家都有详细的统一标准。即使学生自己画的素描图、剖面图、路线图等,也尽可能美观一些。
5.格式统一
实习报告最好用统一格式书写,应当制订标准的封面,在封面上注明报告题目,作者姓名、专业、年级,写作日期,指导教师。
山东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地质与地貌学》实习
题目:《地质与地貌学》实习报告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年
级
指导教师
日
期
【5月25号之前交,电子版,发到sdaubks@,主题:班级?学号?姓名?】(916071054)20:25:19 实习报告的编写 实习报告的内容
实习报告编写的内容根据实习的内容。一般地实习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
这一部分是要对本次实习作一个概括的介绍,主要说明 1.实习的目的任务、要求、方法、过程 2.实习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3.实习地区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自然地理条件、重要的社会经济特征 4.实习地区的地质环境或地质背景 5.地貌的主要类型和特征等。
如有能力,适当地附以实习地区的或自然地理单元或行政区划位置或交通位置的简图,可以起到很直观的作用。第二部分:矿物和岩石。
叙述在野外见到的各种矿物的类型、形态、鉴定特征、成因、数量、风化状况、对岩石和土壤的影响等。
岩石同样要按三大类分别叙述它们的年代、地层、产状、矿物成分、结构与构造、与土壤的关系、地貌特征等内容。如有重要的矿产,也可以放在这一部分进行叙述。第三部分:地层。
地层要按照地质年代从老到新分别叙述。可以代、纪、世、期等来进行划分,若以阶、群、组、段等进行叙述更方便,要注意二者的对照和结合。特别要说明地层的连续和缺失的特点。岩石露头的产状、形态、出露地点、规模、厚度、岩性、与周围岩石的接触关系、生物化石等都要分别介绍。第四部分:地质构造。
首先应当介绍实习地区在大地构造中的地位和特点,使读者了解地质背景的基本构造轮廓和特征,再介绍不同地质构造的类型、数量、分布、相互关系等。然后分别介绍节理、断层、褶皱等主要地质构造。第五部分:区域地质历史。
根据以上矿物和岩石特点、地层的顺序、地层的岩性和产状、地层的接触关系、地质构造的性质和特点、岩浆活动、地貌特点等,恢复和重建本区的地质历史。分别说明地质历史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地质事件。这一部分内容逻辑性、说理性较强,要注意得出的结论要有根据和说服力。
第六部分:外动力地质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由于教材中是将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与它们所形成的地貌放在一起讲述的,所以实习报告中也将二者一起叙述。可以按照实习中所见到的地表流水、地下水、风及黄土等地质作用及其地貌分别叙述。重力地貌也放在此部分。一般地,外动力地质作用可以按照侵蚀、搬运、沉积三种主要方式介分别绍。当然也要根据不同对象有所侧重,第七部分:对本次实习进行概括的总结,还可以谈谈对野外实习的认识、体会、意见和建议等。
实习报告的写作要求
由于实习报告与一般的工作报告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在编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风朴实
如前述,实习报告是是一种科技文章,不要求文章华丽、抒情。在报告中将野外实习所见到的地质现象如实地反映出来,能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这些地质事件的看法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就很好了。所以语言要朴素,有什么说什么。2.实事求是
要忠实地记录实习内容,不能凭空臆造和无端猜想,也不要夸大。当然地质事件不能全都耳闻目睹,可以推理,但要有根据。依据要充分,逻辑性强,才能得出正确结论。3.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基础的地质地貌学内容多,体系庞大,这是造成学生学习该课程困难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在野外看到的各种地质现象的总结,可以有机地将课堂知识结合起来。如描写地貌部分,就涉及到地质学的岩石、地层、构造、地质历史、内外力地质作用等各分支内容。4.图文并茂
在实习报告中适当地插入各种图片,可以起到直观的、画龙点睛的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插图还可以使报告更加形式活泼、丰富多彩。图件的制作,也是综合运用知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的过程。图件要规范,在制作插图时尽量采用现成的规范和图式,尤其是地理图和地质图,国家都有详细的统一标准。即使学生自己画的素描图、剖面图、路线图等,也尽可能美观一些。
5.格式统一
实习报告最好用统一格式书写,应当制订标准的封面,在封面上注明报告题目,作者姓名、专业、年级,写作日期,指导教师。
山东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地质与地貌学》实习
题目:《地质与地貌学》实习报告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年
级
指导教师
日
期
【5月25号之前交,电子版,发到sdaubks@,主题:班级?学号?姓名?】(916071054)20:25:19 实习报告的编写 实习报告的内容
实习报告编写的内容根据实习的内容。一般地实习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
这一部分是要对本次实习作一个概括的介绍,主要说明 1.实习的目的任务、要求、方法、过程 2.实习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3.实习地区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自然地理条件、重要的社会经济特征 4.实习地区的地质环境或地质背景 5.地貌的主要类型和特征等。
如有能力,适当地附以实习地区的或自然地理单元或行政区划位置或交通位置的简图,可以起到很直观的作用。第二部分:矿物和岩石。
叙述在野外见到的各种矿物的类型、形态、鉴定特征、成因、数量、风化状况、对岩石和土壤的影响等。
岩石同样要按三大类分别叙述它们的年代、地层、产状、矿物成分、结构与构造、与土壤的关系、地貌特征等内容。如有重要的矿产,也可以放在这一部分进行叙述。第三部分:地层。
地层要按照地质年代从老到新分别叙述。可以代、纪、世、期等来进行划分,若以阶、群、组、段等进行叙述更方便,要注意二者的对照和结合。特别要说明地层的连续和缺失的特点。岩石露头的产状、形态、出露地点、规模、厚度、岩性、与周围岩石的接触关系、生物化石等都要分别介绍。第四部分:地质构造。
首先应当介绍实习地区在大地构造中的地位和特点,使读者了解地质背景的基本构造轮廓和特征,再介绍不同地质构造的类型、数量、分布、相互关系等。然后分别介绍节理、断层、褶皱等主要地质构造。第五部分:区域地质历史。
根据以上矿物和岩石特点、地层的顺序、地层的岩性和产状、地层的接触关系、地质构造的性质和特点、岩浆活动、地貌特点等,恢复和重建本区的地质历史。分别说明地质历史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地质事件。这一部分内容逻辑性、说理性较强,要注意得出的结论要有根据和说服力。
第六部分:外动力地质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由于教材中是将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与它们所形成的地貌放在一起讲述的,所以实习报告中也将二者一起叙述。可以按照实习中所见到的地表流水、地下水、风及黄土等地质作用及其地貌分别叙述。重力地貌也放在此部分。一般地,外动力地质作用可以按照侵蚀、搬运、沉积三种主要方式介分别绍。当然也要根据不同对象有所侧重,第七部分:对本次实习进行概括的总结,还可以谈谈对野外实习的认识、体会、意见和建议等。
实习报告的写作要求
由于实习报告与一般的工作报告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在编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风朴实 如前述,实习报告是是一种科技文章,不要求文章华丽、抒情。在报告中将野外实习所见到的地质现象如实地反映出来,能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这些地质事件的看法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就很好了。所以语言要朴素,有什么说什么。2.实事求是
要忠实地记录实习内容,不能凭空臆造和无端猜想,也不要夸大。当然地质事件不能全都耳闻目睹,可以推理,但要有根据。依据要充分,逻辑性强,才能得出正确结论。3.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基础的地质地貌学内容多,体系庞大,这是造成学生学习该课程困难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在野外看到的各种地质现象的总结,可以有机地将课堂知识结合起来。如描写地貌部分,就涉及到地质学的岩石、地层、构造、地质历史、内外力地质作用等各分支内容。4.图文并茂
在实习报告中适当地插入各种图片,可以起到直观的、画龙点睛的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插图还可以使报告更加形式活泼、丰富多彩。图件的制作,也是综合运用知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的过程。图件要规范,在制作插图时尽量采用现成的规范和图式,尤其是地理图和地质图,国家都有详细的统一标准。即使学生自己画的素描图、剖面图、路线图等,也尽可能美观一些。
5.格式统一
实习报告最好用统一格式书写,应当制订标准的封面,在封面上注明报告题目,作者姓名、专业、年级,写作日期,指导教师。
山东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地质与地貌学》实习
题目:《地质与地貌学》实习报告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年
级
指导教师
日
期
【5月25号之前交,电子版,发到sdaubks@,主题:班级?学号?姓名?】基本内容
岩浆岩的一种,属基性浅成岩。
与辉绿岩近似,具典型的辉绿结构,有时也被归入辉绿岩。和辉绿岩的区别是:岩石中有明显的斜长石斑晶。
辉绿玢岩为中性偏基性火成岩,是中性或基性岩浆侵入浅成,温度迅速下降,来不及充分结晶所致。
沉积岩是指成层堆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曾称水成岩。是组成地壳的三大岩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一。沉积物指陆地或水盆地中的松散碎屑物,如砾石、砂、粘土、灰泥和生物残骸等。主要是母岩风化的产物,其次是火山喷发物、有机物和宇宙物质等。沉积岩分布在地壳的表层。在陆地上出露的面积约占75%,火成岩和变质岩只有25%。但是在地壳中沉积岩的体积只占5%左右,其余两类岩石约占95%。沉积岩种类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页岩、砂岩和石灰岩,它们占沉积岩总数的95%。这三种岩石的分配比例随沉积区的地质构造和古地理位置不同而异。总的说,页岩最多,其次是砂岩,石灰岩数量最少。沉积岩地层中蕴藏着绝大部分矿产,如能源、非金属、金属和稀有元素矿产,其次还有化石群。化学成分
随沉积岩中的主要造岩矿物含量差异而不同。例如,泥质岩以粘土矿物为主要造岩矿物,而粘土矿物是铝-硅酸盐类矿物,因此泥质岩中sio2及al2o3的总含量常达70%以上。砂岩中石英、长石是主要的,一般以石英居多,因此sio2及al2o3含量可高达80%以上,其中sio2可达60~95%。石灰岩、白云岩等硫酸盐岩,以方解石和白云石为造岩矿物,cao或cao+mgo含量大,sio2,al2o3等含量一般不足10%。表1是根据岩样的化学分析资料综合的泥质岩、砂岩和石灰岩的化学成分含量范围值。
常见沉积岩:
角砾岩、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及页岩、石灰岩
鲕状灰岩 oölitic lemestone 【组成与结构】主要成分为鲕粒状方解石,含量可占75%以上,其次为白云母,含量变化大,最高达20%,此外还有微量砂屑与生物残片等。鲕粒呈圆形、卵圆形,直径0.1~0.2mm,鲕粒胶结物以亮晶方解石为主。鲕状灰岩多为鲕粒结构,块状构造。
【物化性质】灰色、深灰色、黑灰色,密度为2.5g/cm,并且随鲕粒大小,分布与胶结
3情况其坚韧性将有变化,通常易破碎。鲕状灰岩含cao于45%~50%之间,mgo略高,通常为2.5%,有时超过5%,抗压强度略高在100mpa左右。加酸起泡。
【功能与用途】鲕状灰岩因含mgo没有超过5%,对降低炉渣的熔点与黏度、增大其流动性有利,所以是优质熔剂灰岩,也是良好水泥灰岩原料。此外也用于造纸、塑料、玻璃等工业部门。
【鉴别特征】表面风化面上有明显鲕粒状结构;岩石比较易碎。【产地】北京昌平;河北怀来;辽宁辽阳;广西临桂。
单晶体为短柱状,横切面呈近正八边形,集合体为粒状。绿黑色或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5-6。有平行柱状的两组解理,解理夹角为87°。相对密度3.02-3.45,随着含fe量增高而加大。[1]中文名 辉石 相对密度 3.02-3.45 性 质 绿黑色或黑色
闪长石
闪长石,为花岗石中的一个品种。一般为灰色或绿色,与基性岩过渡的种属,暗色矿物含量大于40%,则颜色较深,可呈深灰、灰黑色,可称为暗色闪长石;暗色矿物含量小于20%,可称浅色闪长石。石英含量达10%-20%时,称石英闪长石。与闪长石相同的还有钾长石、斜长石。他们都是花岗类岩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岩石的特征。
石灰石编辑[shí huī shí]
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石灰和石灰石大量用于建筑材料、工业原料。石灰石直接加工成石料和烧制成生石灰。生石灰吸潮或加水就成为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h)2。熟石灰经调配成石灰浆、石灰膏等,用作涂装材料和砖瓦粘合剂。
中文名 碳酸钙
斜长石:性状编辑 单偏光镜下:薄片无色透明;正低突起;两组斜交完全解理。最高干涉色一级黄;平行消光;延性符号可正可负。二轴晶;正旋旋旋光性。
【鉴别】 1.白色或灰白色。2.硬度大于小刀。3.有聚片双晶。4.两组斜交完全解理。
地质地貌实践报告格式 地质地貌实验报告篇二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配合地质地貌学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并且使同学们对所学地质地貌学知识有更感性的认识,巩固教学成果,2003年7月13日,我们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01级的同学在高老师和刘老师的带领下,到全国首批旅游城市之一的肇庆七星岩地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地质地貌实习。尽管只是三天的时间,我们的地质地貌知识也相当有限,但是在已经掌握了当地详细地质地貌情况的高老师和刘老师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加上不少学者之前做的调查资料,我们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掌握了当地的地质地貌情况,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同时也通过实践,验证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本次实习从7月13日开始,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出发,途经中山,江门等市,中午到达高要市,实习考察正式开始,首先在西江南岸卸煤码头考察滑坡和河流阶地,再经西江大桥抵达肇庆市,下午到北岭考察洪积扇,最后是到东岗村观察并讨论了当地冲积平原与洪积扇之间的过渡地貌。14日考察重点在七星岩风景区的地貌考察,主要地貌有地下溶洞,落水洞,干溶洞,断层带等。第三天上午考察了西江三榕峡东岸的北岭背斜,总结了实习成果,下午离开肇庆返回珠海,结束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
二实习内容
7月13日早上,我们乘车出发,所经过的公路基本上都是沿着珠江三角洲的边缘开辟的。南方多丘陵,沿着三角洲冲积平原的边缘建设公路难度一般都较低。公路两旁可以看到低矮的丘陵,这些丘陵的岩石大多已经风化成砖红壤了,很少有完整的基岩保存下来。而正是由于肇庆的基岩出露状况比较好,所以我们选择它作为地质、地貌实习的基地。
整体上来看,肇庆七星岩地区北部是山地,南部是丘陵,中部是西江冲积平原,肇庆七星岩喀斯特丘陵就是位于这个平原上。下面我们就三天实习所考察的地貌类型来分类来说明肇庆七星岩地区的地质地貌状况。
1.滑坡与侵蚀阶地
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滑坡是山区建设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自然灾害。[1]
7月13日早上我们从珠海出发,首先到达的第一个实习地点是处于西江南岸西江大桥东侧的一个小卸煤码头,也称上南岸,属于半埋藏阶地。
上南岸是一个潜在的滑坡,但是目前没有再次滑坡的趋势和迹象。该地区在20年前发生过一次大滑坡。1983年12月16日晚上约9时至11时该地发生一般性规模的突然滑坡,塌方200多米,沉降深度10米。[2]事发时该处卸煤码头上有四个民工在小屋内睡觉,后来只有一人逃脱。据讲,滑动是首先从下面开始的,后来才看到上部滑动,由此可分析判断此滑坡属牵引式或称拖带式滑坡,广东地区的滑坡多是这种小型滑坡。
此滑坡范围在130m—140m内,滑动后滑坡体伸入西江,由于规模较小,所以没有造成西江淤塞。造成此滑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该地处在西江凹岸,受凹岸侵蚀使土石坊减少,导致不稳定。
(2)滑坡体上部原本有一蓄水池(现已填平),与山体旁的西江距离不远,水的下渗对滑坡体的滑动起了润滑作用。
(3)该地原本的卸煤码头比较大,卸下的煤多,加大了滑坡体的负荷,促进滑坡的产生。
(4)滑坡体由第四纪粘土组成,是松散的堆积物,容易产生滑动。
该滑坡滑动后形成了4-5个滑坡阶地。如今的滑坡体由于采山造石和植树造林等原因已经看不出,只有滑坡壁依然可见。
2.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是洪水不能淹没的原先谷底地形,即常态阶地。这里的洪水不是一般洪水,而是百年一遇的洪水。原先谷底必须有残留冲积物,如果河流谷坡仅有阶梯状的岩石坡面,可称之台地或古剥蚀夷平面,它不一定是河流形成的。[1]
肇庆市西江河谷地貌横剖面图[3]
阶地的类型有常态阶地(或阶地)、半埋藏阶地和埋藏阶地,其中后两种是阶地变形的结果。(1)常态阶地分布在河流上游或源头区。如鉴江信宜、漠阳江春湾、北江韶关,是洪水不能淹没的阶地,故称常态阶地,简称阶地。(2)半埋藏阶地是原先的第一阶级地主要因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均衡构造下沉,而与全新世堆积的高河漫滩类高、至今能被洪水淹没的阶地,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冲积平原,如肇庆市西江与七星岩之间的地貌即为第一级半埋藏阶地。(3)埋藏阶地是半埋藏阶地向三角洲延伸逐渐被全新统覆盖形成,分布在入海三角洲,这是最高和最年轻的埋藏阶地。[3]
上文所说的滑坡历时一个多小时,形成四五个台阶。如今的公路就修在一级阶地,朝上是三级阶地。阶地是河流历史时期的河漫滩下切或抬升造成,由鹅卵石可以判断。
沿西江边一滑坡壁往上走到二级阶地,在第四纪,此处曾是西江河漫滩,后来由于构造运动使河漫滩抬升,形成现在的二级阶地。此现象体现了西江是摆动的,河流是下切的,两岸是抬升的。沿途可见地上鹅卵石的成分多样,体现此处基岩的多样性。
该地的三级阶地高50米,地势平坦,鹅卵石风化程度更深,形成历史更长,但现被水泥盖住了。由于鹅卵石形成的致密隔水层比较坚实,现此处建有一供水站。
通过观察,得出此处阶地鹅卵石的几个特点:(1)磨圆度好,粒径不大,硬度不大,是河流长时间的搬运,所经距离远;(2)具有多种多样的岩性,由于是主干流形成,上流很多物质被带下来沉积,形成当地复杂的岩性;(3)阶地级数越高,形成时间越长,风化作用越强,岩性越脆,越易碎。
因此,要确定各级阶地可根据以上三个特点,通过找砾石,观察岩性,风化程度,磨圆度等方面来确认。
3.洪冲积阶地和洪积扇
肇庆市西江和北岭间有洪积扇地貌。13日下午15:30我们来到了该洪积扇所在的耀辉园艺场,这里和我们所住的党校都是建在北岭的洪积扇上的,地上原积的土都是来自洪积扇的,广茂铁路的肇庆市北端部分也是修在洪积扇上。从来的路上我们也看到不少依山而建的度假别墅,洪积扇是经过很长时间堆积而成的,坡度相对比较平坦,在上面搞建筑是可行的。我们观察到眼前的洪积扇剖面有五六米高,岩层组成是第四纪时代的岩石,北岭的岩石主要是泥盘系的砂岩滚下来再堆积成第四纪岩层的。裸露在外的红色岩石是砂岩,由长石、石英组成,风化后易敲碎,在大气中变质后变黄生成fe2o3。岩石特征自上而下,从扇顶到扇缘,依次是由粗到细的砂岩。
接着,我们来到东岗村一洪积扇和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进行考察。肇庆市北部是北岭山脉,西江从肇庆市的西部流进,在肇庆市的南端向东拐弯从肇庆市的南端流过,所以整个肇庆市自北向南的地貌构成基本上是从山脉到洪积扇,再到冲积平原的过渡。
洪积扇是由于山上下雨的雨水自沟谷出山口后,坡度骤减,沟谷水流所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就形成了以沟口为顶点的冲积锥或洪积扇。[1]
过渡地带的地面有很多白色的泥土,踩上去比较柔软。过渡地带的物质组成基本是粘土物质,既有冲积物又有洪积物,岩性复杂。冲积平原和洪积扇共有的特点是前缘较薄,地下水较浅,物质较细。两者的区别是:(1)冲积平原是远距离搬运所致,而洪积扇是近距离搬运所致。如我们所考察的过渡地带中的冲积物就是从西江中上游远距离搬运来的。(2)结构成分上,冲积平原的砾石成分可以是任何岩石,而洪积扇由砂岩组成。(3)结构上,冲积物的颗粒磨岩度好,而洪积物的颗粒磨岩度差,并呈红色。
4.喀斯特丘陵和洞穴
旅游胜地七星岩因七座奇峰列峙如北斗七星,故得名。七星岩的七个秀丽喀斯特石峰是阆风岩(峰顶高程103.3m)、玉屏岩(99.8m)、石室岩(89.8m)、天柱岩(108.0m)、蟾蜍岩(89.9m)、仙掌岩(61.8m)和阿坡岩(119.6m)。这七座岩是背斜中部被侵蚀挖空后的两翼形成的山岩,称为残峰。这里各级溶洞发育良好。溶洞发育初期是地下水沿着细小的裂隙,如层面、节理面、断层面等流动,并进行溶蚀,当孔隙完全被水充满后,水就有了承压性,溶蚀能力加强。随着空隙的扩大和水流量的增加,地下水具有了机械侵蚀的能力,加上重力作用,溶蚀迅速扩大并合并,形成地下河。
7月14日早上8点多,我们到达七星岩开始新一天的实习。步入七星岩风景区,一路向前走,路的左边是砂质岩形成的侵蚀丘陵,路的右边是石灰岩喀斯特地貌。途经一招财佛石像前,抬头仰望,只见招财佛后面的山岩是一分界处,左边是砂页岩,右边是石灰岩,两边的植被也有所不同。
接着我们来到位于阿坡岩下的双源洞,它是七星岩最长的静水地下河,全长320米,洞中有两条溪水汇合,向东流出洞外,故称“双源洞”,洞内有钟乳石。双源洞是发育在石炭系中上统的壶天群灰岩,之前我们沿路看到的是石炭系下统的,比较老。双源洞洞口上,断层、节理、褶皱均有。
岩溶发育须具备的条件是:(1)岩石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2)岩石的透水性好。岩石的透水性影响着水向地下渗流,关系到地下喀斯特作用的进行。岩石裂隙越发育,岩石的透水性就越好。(3)地下水须具有侵蚀性,例如要具有co2,能形成hco3-。(4)地下水必须是流动的,否则hco3-饱和后不再形成。由以上条件形成溶洞,时间越长,溶洞越大。双源洞具备以上条件,其岩性为石灰岩,位于两节理的交汇处,裂隙发育,洞内有两条水源与外面的湖相连,使地下河水不断循环流动。
我们继续向前走,据老师介绍,此处的喀斯特溶洞在60年代作为军事用地,小的用作防空洞,大的用作军用机场。
转过禾原岩我们来到一题为“奇观”的钟乳石前,钟乳石就像在山的表面长出的一大石柱,它是由二氧化碳溢出而形成。
双源洞还有另一个出口,北岭流过来的河流流进溶洞,形成断头河。溶洞水冬暖夏凉(地下水20米恒温),地表水与此汇集到落水洞。
离开双源洞后,我们登上马栏岗,该处是一个石灰岩侵蚀坍塌后形成的大落水洞。落水洞是开口于地面而通往地下深处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落水洞发育于不可溶的砂页岩和可溶的石灰岩交界处,喀斯特作用特别旺盛。由背斜理论可知,落水洞上面的岩石看上去是山,实则多是谷。落水洞四周长满了植被,阳光很难直射到落水洞底,所以从岗上望下去,一片漆黑,很难判断落水洞有多深。由于很难深入落水洞去考察,所以我们无法得知雨水落入洞后,是沿什么路径流动的。
在玉屏岩西面山脚,我们考察了玉屏岩和七星岩之间的断层面。这是一个右行平锥平移断层,玉屏岩本与观音岩相连,后来观音岩向南东移动,玉屏岩向北西移动,从而形成一左旋断层。中间破碎带易被风化侵蚀,形成的粘土不透水,从而蓄水成湖。观察此断层面走向的方法是:微观上根据擦痕判断:用手摸断层面,若光滑则是沿其走向。综观上根据断层阶步,顺则是其走向。
接着,我们还学习了如何用罗盘定地物方位。基本原理是先打开罗盘盖,让罗盘盖上的镜子中轴线前端对准远方需要定位的地物,线的后端指向观察者的胸前。稍后,指北针转动、静止至微动,其所指的角度就是地物的方位了,而指南针所指的角度就是人相对所指地物的方位。
当天13:15我们来到高108米的天柱岩脚下,喀斯特作用形成的石峰十分笔直、陡峭,很少有石峰连接而成山脉。13:30我们到达山顶的摘星亭。从山顶眺望,北岭山脉自北向南过渡,北面有别墅建在洪积扇上。地形分布是:山前由倾斜平原过渡到冲积平原;向南是西江水到阶地,接着是喀斯特丘陵;冲积平原上是市区;七星湖上是七个喀斯特丘陵,石上的坑洼是由雨点的机械侵蚀和雨点的侵蚀造成的。
5.皱褶和断层
7月15日早上8:30,我们到达正位于西江的峡谷地段——三榕峡。峡谷段处在西江中游,峡谷段河流狭窄,水流速度快,侵蚀能力强。我们所在考察的地点位于背斜的北翼,面前的大山是北岭山脉的延伸,岩性是砂页岩。背斜的轴部往往是比较低洼的地区。该背斜发育于最古老的泥盆系地层,主要是砂页岩,页岩具有岩理,与泥岩都是由粘土矿物组成。整个背斜朝北倾斜。
三榕峡这一段的岩层倾向整体上朝北倾斜,目视倾角大约为30度。我们朝南走,找到一处岩层表面比较平滑的地方,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使用罗盘来测量岩层的倾向、倾角和走向。由于岩层倾角与走向相互垂直,所以一般只需要测量岩层的倾角,然后加上或减去90度就可得出其走向了。
9:40我们继续向另一个考察地进发,9:45到达了一个采石场。此时我们基本到了背斜的轴部,岩层倾角近似水平,有一点往南倾斜,此处岩石易破碎,节理最发育,人工采石时,不需要花太大的人力、物力,当然,这里生产的岩石也有一个缺点——坚硬度不高,一般不适合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物的用材。
从采石场再往南走就是北岭的背斜南翼,岩层往南倾斜。至此,我们基本观察完北岭山脉的背斜。再往南走时,我们发现发育于泥盆系的岩层突然消失,从我们手上的地质地貌剖面图,可以看到北岭山脉上标有一个大断层,该处断掉从泥盆系到第四系6个系的地层形成断层。然后我们就在采石场观察和拣石头标本。我们发现有不少石英砂、粉砂岩,而肇庆著名的端砚就是用很细的石英砂和粉砂岩制作的。
中午时分,我们乘车回到党校。党校的公路也是修在洪积扇上,我们途中下车选择两个点用罗盘测量了倾角,大约为4、5度,越往上角度越大。
三地质地貌发展史
1.地质发展史
下古生代(pzl)大地构造为地槽构造特征,这个时期的褶皱比较强烈。在距今5.7-5.0亿年的寒武纪时期,肇庆地区是个浅海地区,有些地方的海相泥沙堆积达1000-1500m厚,这些堆积来自华夏古陆(即今潮洲一带)。到奥陶纪(o)时期,发生了广东范围的郁南运动使奥陶纪地层不整合于寒武纪地层之上。海相同时发生了变化,海水深度受地壳、气候等的影响而由深变浅。志留纪(s)后,距今4.0亿年,发生了著名的加里东运动,影响整个肇庆地区抬升为陆地,而高要、德庆、罗定等地还残余狭长的海湾。
到了上古生代(pz2),大地构造进入了准地台阶段,七星岩地区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下泥盆世(d1)为陆地相,肇庆地区已形成山地丘陵,没有沉积。中泥盘世(d2)有桂头群石英岩和粉砂岩(d1-2gt),海陆相交互,有浅海相沉积。海水从广西方向涌来,发生海侵现象,肇庆地区由陆地向海洋转移,沉积物自西向东由粗变细,沉积物厚度由厚变薄,形成了老虎坳和桂头群的不整合地层。到了距今3.4—2.8亿年的石炭纪时期(c),整个肇庆地区继续沉积成浅海环境。初期气候温暖,贝壳类生物繁殖很快,由于海水碳酸钙浓度高,含量大,形成沉淀,石磴子灰岩(c1ds)由此形成。后来又发生海退,许多地区都形成了滨海环境,出现滨海和沼泽,形成测水灰岩(c1dc),存在煤系。到了中石炭世时期,气候炎热,海水运动不强烈,流动性差,开阔的浅海台地生物不发育,在化学作用下,生物化学风化、海水蒸发浓缩形成层理不发育的白云石灰岩,即壶天组灰岩(c2+3ht)。从二叠纪到三叠纪,仍呈海陆交互相,为滨海沼泽环境。
至中生代(mz),三叠纪时期(t)大地处于大陆边缘活动带,上三叠纪(t3)到下侏罗纪(j1)发生的印支运动使整个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抬升为陆地。肇庆地区也从此脱离了海洋环境。
中侏罗纪(j2)至白垩纪(k)(距今1.95—0.55亿年),发生了五幕燕山运动。其中第三幕燕山运动(距今1.55—1.35亿年)时期,花岗岩体入侵,熔岩侵入,后来钙质被剥蚀使花岗岩出露地表,形成现在西江南岸的花岗岩群。至此,地质发育情况趋于稳定。
2.地貌发展史
第四纪中更新世(q2)以前,主要包括白垩纪(k)、早第三纪(e)、晚第三纪(n)、早更新纪(q1),即距今1.5亿-70万年之间,由于燕山运动,喜山运动的构造作用以及以后的长期侵蚀、溶蚀作用,在中更新世以前肇庆地区的基本轮廓就已形成了。北面形成侵蚀低山,南面为侵蚀丘陵,中间形成东西向的西江以及宽阔的西江低地、旱峡、羚羊峡。在早更新世末期某一阶段的地壳相对稳定时期,形成了北岭南坡的洪冲积扇,西江两岸则形成河漫滩,在七星岩的水平流动带形成地下河。(根据第四层水平溶洞经过四次构造抬升,抬升到目前的65-75m高度)。
在中更新世(q2)时期的陆相环境,早更新世(q1)末期与中更新纪(q2)初期之间,七星岩地区快速地抬升了20多米(这是根据第三、四层水平溶洞之间的高度差值估算出来的)。由于基面下降,地壳的快速抬升造成了水流下蚀,喀斯特水向下溶蚀加强,使七星岩地区原先的水平流动带抬升为干溶洞,成为垂直上升带。西江河漫滩上升形成河流阶地,原河床上升为河漫滩;北岭南坡形成洪冲积扇,而后洪冲击扇抬升为洪冲积阶地。当地壳处于稳定阶段后,七星岩形成新的地下河,北岭山上河流带来桂头群的角砾石(第二层溶洞堆积物)在地下沉积,西江河谷形成新的河漫滩,北岭山前形成新的洪冲积扇。在中更新世的第二阶段,地壳开始快速抬升了20米(根据第二、三层水平溶洞之间的高度差值或第二、三级河流阶地之间的高度差值估算得出的)。因此,形成了干溶洞、石灰华、钙华地貌,原先的河漫滩又抬升为河流阶地,北岭山前形成新的洪冲击阶地。
在晚更新世(q3)时期,地壳大幅度抬升几十米。由于构造上升,西江水流下切,西江河床的基岩面由此形成,第二级河流阶地也形成,中更新世(q2)的七星岩的地下河抬升形成干的水平溶洞。晚更新世(q3)抬升以后,从此地壳以间歇性缓慢下降为主要运动方向,出现了埋藏阶地。虽有局部的上升,实际冲积层厚度超过了正常冲积层厚度。(正常冲积层厚度为20米,肇庆冲积平原地区最厚冲积层厚度竟达60米,旱峡在全新世淤塞,其冲积层厚度竟达90米)。在晚更新世(q3)时期,在羚羊峡进口和出口附近有来自山地的两条溪流,沿北岭与龙门之间的向斜构造下蚀和溯源侵蚀,切开源头分水岭,形成西江旱峡汊道。
至距今两万年,即晚更新世(q3)末到全新世(q4),海平面下降对河流阶地产生了两个效果:(1)基面下降,河流下蚀,有利于河流阶地发育;(2)海平面下降(距今6000年),海洋水容积减少,荷载减轻,牵引广东大陆构造抬升,冰期过后,广东大陆构造下沉,第一级和河流阶地在洪水期被洪水淹没,形成第一级半埋藏阶地。这一时期地壳表面以风化侵蚀为主,颗粒小,呈红色,剧烈风化。
四结束语
大学的第一次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我们这次的“笃行”尽管只有短短三天,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习中更使我们提高了继续学习的热情。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地貌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地貌学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细节如做笔记应该用铅笔等等,学会基本的考察报告的写法,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家乡和各地的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地貌学严钦尚曾昭璇高等教育出版社;
[2]肇庆市地方志编委会,肇庆市志(上),1999,第二章(15页、192页);
[3]广东河谷地貌刘尚仁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1月第36卷第1期;
[4]晚更新世以来,北江和西江的阶地、地壳运动及其生产利用刘尚仁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4),p135-142。
地质地貌实践报告格式 地质地貌实验报告篇三
一、实习概况
1、实习目的与任务
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使学生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认识,锻炼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合理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2、实习概况
实习地点:xx自然保护区
xx自然保护区位于青岛即墨市城区西侧,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公园内以海拔231米的xx为最高主峰,大山、宝安山、团山及长岭等几个侧峰拱卫在周围。山虽不云高,峰虽不属秀,然而这里丰富而又独特的地质现象,却使其在地质保护、科研、旅游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04级
实习时间:2006-12-
31二、实习内容
1、xx自然保护区概况
xx自然保护区是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岛即墨市城西4公里处,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它集科学地质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于一体,充分体现了xx文化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xx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区内含有柱状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及古脊椎动物化石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被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区内地质遗迹不仅丰富,而且十分独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浅粗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是世界“三大石群”之一,高26米,宽150米,单株独立、巍巍壮观,可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现已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有26处,最大的一株长16米、平均直径0.8米硅化完全、年轮清晰实属罕见;维妙维肖的沉积岩包卷层理和交错层理胜似一幅山水画,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展现了火山爆发的烈焰对地质的改变,给人留下了对大自然的感叹。
2、xx地质地貌概况
xx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晚期的火山运动奠定了xx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xx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别是xx独特的地质遗迹,较全面的揭示了胶东半岛及山东的白垩纪古地理的原貌及其发展过程。
xx地层的形成为早白垩纪早期,其区域地层划分属莱阳群曲格庄组。其岩石类型分别由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其中蕴藏着较丰富的硅化木和独特的安山岩柱状节理,从而形成了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古生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宝库。
xx自然保护区由主峰xx(海拔233.1米)、西峰大山(海拔211.1米)、小峰宝安山(海拔i45米)、团山(海拔i26米)和长岭组成。自南、北两侧遥望,xx、大山二峰并峙状似马鞍,其地貌类型属剥蚀准平原上的残丘地貌,山体圆凸,坡度在20度至25度之间,最高部位在保护区南侧,海拔300米左有,相对高度达200米。山北坡延至埠南一带,山西坡延至信村岭,山前坡延至店子山及西流峰山(又名小龙山),山东坡延至陈家河东岭,均属低洼不平的平原兼低丘地形,残丘周围之冲沟多呈v字型和u字型。保护区范围内无较大河流,只有数条季节河及山北坡截沟堵流形成的几个小型水库,以增加其自身景色。由于xx潜粗面火山岩结构构造特征,使其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再加上断裂构造等因素,在周围沉积岩层逐渐侵蚀夷平的状态下形成孤立残丘地貌,使之具有山虽不高却有拔地突起之感。
保护区内地层单一,出露地层为白垩系莱阳群,主要岩性为紫红、黄绿色中细粒长砂岩、含砾砂岩夹砂砾岩、钙质粉砂岩、偶夹砂岩。特别是经多年采石,开挖揭露出了xx绿色次火山岩柱状节理,形成了若干笔直挺拔柱状节理形态的人工露头景观,俗称“石柱群”。同时xx山体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是丰富的地质资源集中于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3、实习内容
xx硅化木
我们的站就是xx极富盛名的——xx硅化木。
目前在xx四周发现而且保存完好的硅化木有26处,这些远古时代的树木经过硅化反应形成了现在的化石。早在1·3亿年前,xx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有大量树木,其中部分树木死亡后在本地或异地被掩埋起来,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发生硅化反应形成了硅化木化石。在xx西北麓发现的最大的一株被鉴定为南洋杉,树干长13米,平均直径0·8米,树根、疤节、年轮清晰可见,非常罕见。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落是xx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尽管国内有不少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不多见。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本区内也有零星发现。
xx石林
xx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是约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冷凝而成,为优质建筑雕饰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柱状的节理,柱体截面直径约1米左右,高约30余米,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蔚为壮观,故名“xx石林”。
据专家考证,xx石林一亿多年前由火山喷溢的安山岩浆冷凝收缩而成。安山岩呈灰绿色,结构均匀,质地纯净,是一种高级建筑雕饰材料。山之西南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形柱状节理,柱体截面直径一般在1.0-1.5米间,柱体长30米,柱体笔直挺拔,排列整齐,恰似一片密林,景色蔚为壮观。此类柱状石林多发育于玄武岩中,一般呈六棱或五棱柱状,而xx石林可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这在地质学上较为罕见。就其价值而言,xx石林规模比南京六合县石柱规模更大,亦更宏伟壮丽,可与美国著名“魔鬼之塔”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体相媲美。
站在由大片柱状节理石柱群组成的xx石林前面,人们似乎能从中探寻出发生在1·1亿年前的火山活动的场景。在遥远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即墨地区火山活动强烈,以即墨城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晚期形成了许多火山锥,火山喷发出的大量岩浆经冷却收缩形成了现在蔚为壮观的xx石林,这片高26米、宽150米的石柱群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并称为世界“三大石柱群”。
沉积构造
在xx山体上随处可见的沉积构造也是远古时期地壳活动留下的印记。当时湖泊流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一层层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岩石,不同的层理交织在一起,看上去好像一幅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早期形成的沉积岩与火山喷发的岩浆接触后,在高温高压的环境条件下发生变质,又形成了颜色丰富、妖娆多姿的
接触变质岩。xx区域内的沉积岩层属中生代白垩纪莱阳群曲格庄组,为莱阳群的最上层部位。该组为河流相,山麓洪积相粗碎屑堆积,一般以中、粗粒砂岩、砂砾岩为主、兼有漫滩相或局部浅湖相的细碎屑沉积。区域沉积岩之沉积构造特征,属较典型的网状河流相沉积。大型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及斜层理随处可见。在山之北坡各采石场中沿坑壁可观察到极好的垂直剖面,如大型泄水构造、抱卷层理、大型交错层理等。另在xx东坡还可以同时见到向上变细和向上变粗两种沉积层序。测量岩层产状可以断定,xx地区当年有一古水流,方向为自北向南。各种沉积构造宛若一幅幅山水画,遍布于山林之间,给旅游、地质教学提供了一处理想场所。
接触变质带
由于岩浆的入侵及对围岩的烘烤诸因素,在接触带部位沉积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接触变质作用。在xx极顶东麓可见紫色、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发生角化,但尚未形成角岩,以及沉岩体边缘不规则分布的黑色角岩。在火山岩中也可见到砂砾岩捕虏体。长达几百米的接触变质岩,将火山岩与沉积岩截然分开,宛如一条“黑色长龙”,极其壮观,具有非常高的观赏及科研价值。
其他
xx是即墨西部平原地区的一座孤山,且范围较小,故形不成其独立的气候特征,它与城区及中西部地区的气候状况无大的差异。由于xx地区地势较高,水资源相对贫乏,其主要水源为天然降水。
xx因受地貌、岩性之影响,土壤类型及分布也不尽相同,大体分为山体土壤和山周土壤两种类型。
xx的山体植被由于地形及土壤状况,大致可分林木植被、灌木植被、草甸植被、作物植被四种类型。
xx的的自然资源包括地质遗迹在内的矿产资源及植被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的极其珍贵,闻名于全国乃至于全球有的非常丰富,蕴藏于整个xx区域中。
xx山体间的林木主要有黑松、雪松、侧柏、水杉、刺槐、合欢、火炬、拓树及其它林木。就目前统计,它的综合面积可达3000余亩,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尽管这些各类林木尚在幼年时朋,但它不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而且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
三、实习心得
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通过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习操作能力。实习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习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
通过着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习操作能力。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但欣赏了xx秀美的自然景色,调查了解马地质地貌的类型和地质变化,而且学习并掌握了野外地质地貌实习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提高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实习能力。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虽然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实习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愉悦。这次教学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
但同时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xx旅游开发一些不合理现象,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北部的大山,南部的、宝安山、团山,由于长期垦殖,过度放牧及人类经济活动综合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干旱贫瘠,岩石裸露,原生植被破坏殆尽,只有赤松、栎类稀疏分布,河流及山沟两侧有零星枫杨、槐树等等。因此如何充分利用xx天然的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大丰收是开发者应慎重考虑的。
目前xx的旅游开发刚刚拉开了序幕,我们相信开发者会充分合理利用xx的天然自然资源和人类的智慧,让xx自然保护区焕发出新的乐章,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和谐发展,造福人类。
地质地貌实践报告格式 地质地貌实验报告篇四
一、实习概况
1、实习目的与任务
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使学生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认识,锻炼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合理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2、实习概况
(1)实习地点:xx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
xx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位于青岛即墨市城区西侧,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公园内以海拔231米的xx为最高主峰,大山、宝安山、团山及长岭等几个侧峰拱卫在周围。山虽不云高,峰虽不属秀,然而这里丰富而又独特的地质现象,却使其在地质保护、科研、旅游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2)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xx级
(3)实习时间:xx-12-
31二、实习内容
1、xx自然保护区概况
xx自然保护区是1994年xx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岛即墨市城西4公里处,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它集科学地质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于一体,充分体现了xx文化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xx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区内含有柱状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及古脊椎动物化石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被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区内地质遗迹不仅丰富,而且十分独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浅粗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是世界“三大石群”之一,高26米,宽150米,单株独立、巍巍壮观,可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现已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有26处,最大的一株长16米、平均直径0.8米硅化完全、年轮清晰实属罕见;维妙维肖的沉积岩包卷层理和交错层理胜似一幅山水画,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展现了火山爆发的烈焰对地质的改变,给人留下了对大自然的感叹。
2、xx地质地貌概况
xx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晚期的火山运动奠定了xx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xx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别是xx独特的地质遗迹,较全面的揭示了胶东半岛及山东的白垩纪古地理的原貌及其发展过程。
xx地层的形成为早白垩纪早期,其区域地层划分属莱阳群曲格庄组。其岩石类型分别由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其中蕴藏着较丰富的硅化木和独特的安山岩柱状节理,从而形成了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古生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宝库。
xx自然保护区由主峰xx(海拔233.1米)、西峰大山(海拔211.1米)、小峰宝安山(海拔i45米)、团山(海拔i26米)和长岭组成。自南、北两侧遥望,xx、大山二峰并峙状似马鞍,其地貌类型属剥蚀准平原上的残丘地貌,山体圆凸,坡度在20度至25度之间,最高部位在保护区南侧,海拔300米左有,相对高度达200米。山北坡延至埠南一带,山西坡延至信村岭,山前坡延至店子山及西流峰山(又名小龙山),山东坡延至陈家河东岭,均属低洼不平的平原兼低丘地形,残丘周围之冲沟多呈v字型和u字型。保护区范围内无较大河流,只有数条季节河及山北坡截沟堵流形成的几个小型水库,以增加其自身景色。由于xx潜粗面火山岩结构构造特征,使其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再加上断裂构造等因素,在周围沉积岩层逐渐侵蚀夷平的状态下形成孤立残丘地貌,使之具有山虽不高却有拔地突起之感。
地质地貌实践报告格式 地质地貌实验报告篇五
《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
学
院:
农学院
专
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规划与利用)姓
名:
朱中考
学
号:
1109010118
年
级:
2011级
指导老师:
刘元生
年 1 月 10
2013日
目录
引言 „„„„„„„„„„„„„„„„„„„„„„„1页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2页
二、实习地点及时间 „„„„„„„„„„„„„„„„„2页
三、实习安排 „„„„„„„„„„„„„„„„„„„„2页
(一)人员 „„„„„„„„„„„„„„„„„„„„2页
(二)器材 „„„„„„„„„„„„„„„„„„„„2页
(三)路线 „„„„„„„„„„„„„„„„„„„„2页
四、各个实习地区实习的主要内容 „„„„„„„„„„„3页
(一)惠水实习内容 „„„„„„„„„„„„„„„„3页 1.惠水概况 „„„„„„„„„„„„„„„„„„„„3页 2.涟江盆地及盆缘地区 „„„„„„„„„„„„„„3页 3.涟江河的地质作用 „„„„„„„„„„„„„„„„6页 4.断裂构造 „„„„„„„„„„„„„„„„„„„„7页 5.沉积岩层理构造及层面构造 „„„„„„„„„„„„8页
6.惠水琴山逸响与涟漪河岩层地貌概况 „„„„„„„9页
(二)花溪到孟关一线实习内容 „„„„„„„„„„„11页 1.公路边上的白云岩„„„„„„„„„„„„„„„„11页 2.断层的基本类型„„„„„„„„„„„„„„„„„12页 3.砂岩和页岩„„„„„„„„„„„„„„„„„„„13页 4.高坡云顶草原„„„„„„„„„„„„„„„„„„13页 5.花溪孟关一线岩层地貌概况„„„„„„„„„„„„15页
(三)花溪平桥实习容 „„„„„„„„„„„„„„„16页 1.花溪概况 „„„„„„„„„„„„„„„„„„„16页 2.花溪区地貌、河流、气候概况„„„„„„„„„„„16页 3.花溪水库与贵大农院松岭坡„„„„„„„„„„„„17页 4.关于河流的概况„„„„„„„„„„„„„„„„„18页 5.花溪水库岩层概况„„„„„„„„„„„„„„„„19页
五、实习总结„„„„„„„„„„„„„„„„„„„20页
引言
地质地貌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奥秘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的规律,特别是地壳和岩石圈运动规律,并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环境服务的历史。
而地质地貌学发展的结果是,它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矿产勘查、自然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加快了其发展的脚步,有着实际的意义。如:河流地貌与海岸地貌学着重依赖于流体力学与沉积学;块体运动、风化作用、风力作用和土壤的研究要凭借大气科学、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和土壤力学;某些地形类型的研究需要用地球物理学与火山学的原理和方法;人类对地形影响的研究要依靠地理学和人类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地质地貌学不光有用、能用,关键还有趣!就其中微不足道的名词,如“太古”、“元古”、“寒武纪”等等,便很富有沧桑感、神秘感及历史气息。如此,更不用说学好它,对专业技能的提高、完善,并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终极目标大有裨益了。
实现以上种种的前提便是行动,所以,在衔接2013年1月6日至8日的短暂时间里,以花溪为中心的区域里活跃着一群身影,我们的实习在必然加偶然中悄然开场„„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野外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野外考察实习使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认识,锻炼了我们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合理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学科的兴趣。
二、实习地点及时间
花溪到惠水一线(2013年1月6日)花溪到孟关高坡一线(2013年1月7日)花溪水库(2013 年1月8日)
三、实习安排
(一)实习人员:11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全体94人。
(二)工具器材:地质锤、野外记录本、稀盐酸、铅笔等。
(三)路线
1.惠水(2013年1月6日):贵州大学南区—→惠水长田—→“琴山逸响”—→雅洋村—→涟江河。2.花溪到孟关一线(2013年1月7日):花溪清华中学校门口—→棉花关—→电杆厂—→麦乃寨—→麦乃村—→孟关—→高坡云顶草原。
3.花溪平桥(2013年1月8日):花溪水库—→花溪平桥—→贵大农院松林坡。
四、各个实习地区实习的主要内容
(一)惠水实习内容 1.惠水概况
惠水县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北邻贵阳,西及安顺,县域东西宽72公里,南北长68公里,少数民族占58%。惠水自五代起设南宁州,宋代置“八番”地,明代建程番府,定番府,自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世居在这块土地上的汉,布依,苗,毛南,壮,彝,水,回等民族,经世代开发,将惠水建设成为贵州著名的稻粟之地,桔果之乡。惠水属喀斯特盆地地貌,涟江纵贯全境,涟江冲积平原面积90平方公里,土地肥沃,阡陌纵横,平畴绿野,生机盎然。惠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宜人 2.涟江盆地及盆缘地区
这部分地区包含长田——董朗一线涟江沿岸地区,本区在涟江盆地内。涟江河河床平缓,水面宽阔,水流平稳而河曲发育、侵蚀和堆积过程相对进行,形成了宽缓低平的以阶地为主的冲积坝子。各级阶地多为河流冲积的砂砾层,亚砂土和亚粘土层,土壤为高肥力的淡潮沙田、河潮土、黄潮沙泥田、黄潮泥田、大眼黄泥田和大眼泥田,排水不良的地区有表潜大鸭屎泥田、表潜紫泥田。涟江盆地南北两端及涟江两岸的下第三系地层出露地区,由于紫色砂页岩、紫色泥页岩和紫色角砾岩风化发育的残积,坡积物不同形成的土壤质地也不同,其间大部分土壤含有砾石较多,小面积发育成地带性黄壤。而在侵蚀强烈的山地,坡顶的土壤为含有大量半风化母质碎屑的羊肝石土,被开辟为稻田多为紫泥田。涟江盆地两侧及两端的长田、学庄、七里冲等沟谷中多是第四纪冰水堆积物,质地粘重,矿物质养分不高且常含有松散的砾石层。土壤主要表现为地带性土壤耕地含沙重,多为硅质黄壤,涟江盆地两侧的缓坡,自然土以硅铝质黄壤为主。
首先我们是在惠水境内长田公路边的山坡上观察,这里主要是石灰岩,这里是典型的石灰土类,是境内分布最多的土类。由于成土母质影响,呈碱性反应和中性反应,含钙素丰富,土质粘重,多为粘土或重壤土。土壤结构性好,但土层较薄,土被不连续,抗旱性差,宜柏木、乌桕、杜仲、油桐、生漆等生长,垦耕后的大土泥、岩泥适种性广,肥力高,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可获好收成。但岩石裸露,不方便耕作。
其次我们来到了涟江上游米丹寨左侧的“琴山逸响”,这个地方主要是页岩和砾岩的地段,在峡口处的山岩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民国35年惠水县长民权题的“琴山逸响”4个大字,字迹清晰,颇有气势。谷里林涛阵阵、松风徐徐,灌木的群落郁郁葱葱。怪石罗列露出水面,像老翁、像顽童、像少女、像珍禽异兽。一个个情态万千,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仔细的去观察,不过老师在“琴山”间约1公里的幽谷中都有仔细的介绍和讲解,这里的页岩和砾岩是从第三系紫色砂页岩、砾岩发育而成,呈酸性反应或中性反应,质地较轻,通透性好,磷、钾等矿质养分较丰富,自然肥力较高,是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的良好土壤。垦耕后属中上等肥力土壤,宜种性很广。
再次我们来到了三都雅洋村,这里是一个大坝子,四周可以隐约的看见丘陵,河流两边土壤类型属于水稻土类,这种土壤是县内主要耕作土壤,占全县面积的9.35%,分布很广。主要是由各种自然土和旱作土经水耕熟化而成。由于成土母质、地貌耕作熟化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以潮泥田耕作历史为久,熟化程度最高,是水稻、油菜高产田。但靠河床边的主要是潮土和砂土,前者主要由近代河流冲积物开垦而成,全是旱作土,主要特征砂性重,肥效速,发苗快,但结构差,漏水漏肥;后者通透性强,通气良好,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占优势,可以促进有机质分解,有机质矿质化加快。且土壤疏松,易耕作。土壤毛管作用强,水分运行快,有“夜潮”现象。适耕期也长,易立苗;但养分含量低,保肥性能差,作物后期易脱肥早衰,因此在这里被种植了大量的油菜、小麦、烤烟等。
最后我们来到了涟江河,涟江河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惠水县境内。总面积140.9平方千米。以涟江河流域的各水系、森林资源组成原生生态构成的河谷风光和峡谷风光为特色。上游流下污染物影响河水ph,这里河水呈弱碱性;由于河水冲刷作用下游岩石呈小鹅卵石,岩石光滑;上游没有受到河水的冲刷所以呈各种各样形状的大块石,棱角明显。河流两边山林呈喀斯特典型发育,所以河水含mg、fe离子高。若作生活用水,很容易产生水垢。四周的地貌主要是呈s型前进,土壤主要是紫色土类,是从第三系紫色砂页岩、砾岩发育而成,呈酸性反应或中性反应,质地较轻,通透性好,磷、钾等矿质养分较丰富,自然肥力较高,但容易水土流失,不过却是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的良好土壤。垦耕后属中上等肥力土壤,宜种性很广。
3.涟江河的地质作用
河谷:河水所流经的带状延伸的洼地。河谷内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河谷地貌。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为谷底和谷坡两部分。谷底包括河床、河漫滩;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常有河流阶地发育。谷坡与谷底的交界处称谷坡麓,谷坡与原始山坡或地面的交界处,称为谷肩或谷缘。从纵剖面看,上游河谷狭窄多瀑布,中游展宽,发育河漫滩、阶地,下游河床坡度较小,多形成曲流和汊河,河口形成三角洲或三角湾。
一般河谷形态类型有:隘谷、峡谷、宽谷、复式河谷。与岩层产状关系可分为顺向河谷、次成谷、逆向谷、偶向谷。其他还有纵谷、横谷的地质构造分类,幼年谷、壮年谷、老年谷的腐蚀循环分类,以及古河谷、谷中谷等。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腐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进海、进湖和支流进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轻易被再次腐蚀和搬运。
①腐蚀作用:河流的腐蚀作用包括机械腐蚀和化学腐蚀两种。河流腐蚀一方面向下冲洗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腐蚀,而河流化学腐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腐蚀那么普遍。
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活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腐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洗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4.断裂构造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基本类型是节理和断层。
①节理裂隙:
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和劈理。节理常成组出现,如“x”-形的共轭节理。在京娘湖南侧、漳河北岸,可见到不同外形的节理构造。节理是各种裂隙中分布最广泛的裂隙,所有大型水电工程都会碰到。
②断层:
假如断裂两侧的岩石已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则称断层。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层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但仍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这种地质构造形态叫褶皱。褶皱中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数十公里﹐小者可见於手标本或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尖灭”指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的现象。地层的尖灭指的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沿,其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的扩大,上覆岩层的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的现象。
5.沉积岩层理构造及层面构造
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外形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层理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
水平层理:是由平直且与层面平行的一系列细层组成的层理。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带、闭塞海湾、海和湖的深水带),从悬浮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的。
斜层理:是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的层理。细层的层理向同一方向倾斜并大致平行。它与上下层面斜交,上下层面互相平行。它是由单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见于河床或滨海三角洲沉积中。
交错层理:是由多组不同方向的斜层理互相交错重叠而成的,是由水流的运动方向频繁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多见于河流沉积层中。层面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等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雨痕、流痕等。6.惠水琴山逸响与涟漪河岩层地貌概况
(二)花溪到孟关一线实习内容 1.公路边上的白云岩
在清华中学门口右侧、到棉花关和电杆厂的公路边主要分布的是白云岩和少数的石灰岩,土壤呈碱性,ph=7.6,石山上多生长月月青、油茶、野花椒等植被;
白云岩是一种沉积碳酸盐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呈灰白色,性脆,硬度小,用铁器易划出擦痕。遇稀盐酸缓慢起泡或不起泡,外貌与石灰岩很相似。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和后生白云岩;按结构可分为结晶白云岩、残余异化粒子白云岩、碎屑白云岩、微晶白云岩等。白云岩含镁较高,风化后形成白色石粉。较石灰岩坚韧。在冶金工业中可作熔剂和耐火材料,在化学工业中可制造钙镁磷肥、粒状化肥等。此外,也用作陶瓷、玻璃配料和建筑石材。这里长的植物大多数是酸性植物,可知这里土壤呈酸性。这里岩石有节理、横竖,越靠近表面裂缝越多,山体向东倾斜。2.断层的基本类型
花溪到孟关实习区地层:三叠纪的隆头组、改茶组、三桥组、二桥组和侏罗纪的自流井组。穿过区域为一向斜构造,其向斜轴向为近南北方向。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情况,可分为下面三种。正断层:指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正断层一般是由于岩体受到水平张应力及重力作用,使上盘沿断层面向下错动而成。一般规模不大,断层线比较平直,断层面倾角较陡,常大于45°。逆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逆断层一般是由于岩体受到水平方向强烈挤压力的作用,使上盘沿断面向上错动而成。断层线的方向常和岩层走向或褶皱轴的方向近于一致,和压应力作用的方向垂直;按倾角大小可分为冲断层、逆掩断层及辗掩断层。平推断层:由于岩体受水平扭应力作用,使两盘沿断层面发生相对水平位移的断层,其倾角很大,断层面近于直立,断层线比较平直。实际上,由于岩体的受力性质和所处的边界条件十分复杂,使断层构造非常复杂。3.砂岩和页岩
在麦乃寨和孟关的公路附近主要分布的是砂岩,属于典型的侏罗纪地带。其中麦乃寨以黄砂岩为主,土壤显酸性,四周多生长马尾松、铁毛苣等植被,而孟关主要是红砂岩,地貌类似丹霞地貌。而麦乃村则主要分布的是黑色的页岩。
砂岩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是由石粒经过水冲蚀沉淀于河床上,经千百年的堆积变得坚固而成,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后因地球地壳运动,而形成今日的矿山。页岩也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根据其混入物的成分,可分为: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硅质页岩、炭质页岩、黑色页岩、油母页岩等其中铁质页岩可能成为铁矿石,油母页岩可以提炼石油,黑色页岩可以作为石油的指示地层。页岩形成于静水的环境中,泥沙经过长时间的沉积,所以经常存在于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带,在海洋大陆架中也有页岩的形成,页岩中也经常包含有古代动植物的化石。有时也有动物的足迹化石,甚至古代雨滴的痕迹都可能在页岩中保存下来。
4.高坡云顶草原 高坡云顶草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碳酸岩石出露分布广泛,岩溶极为发育,形态类型多样,峰林、峰丛、孤峰、石林、溶洞、溶丘、瀑布、暗流、伏流、洼地、漏斗、奇石和千姿百态的钙质一应俱全,形成贵州喀斯特地貌类型最为齐全的的亚热带岩溶景观博物馆。
高坡云顶草原特征
在草场边缘的山崖上发现许多岩壁上有大量的白色斑点或条带。经老师讲解,得知该地区岩石为沉积岩,层理构造明显,氧气随水分沿岩石岩隙进入岩体,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岩体被氧化,从而形成了红棕色的砂岩,后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石英砂岩,那些白色的斑点和条带为未完全氧化的部分。
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和发育的主要因素
(1)岩石的透水性:水渗入可溶性岩石内部是加速岩石溶解和地质作用的重要因素.(2)地下水的运动: 地下水排水条件好,交替作用强,喀斯特发展速度快;地下水运动缓慢,则情况相反,溶解的碳酸钙不能及时带走,停滞的地下水很快成为饱和溶液而失去再溶蚀能力。(3)水的溶解能力:净水溶解能力是比较低的,当水中合有碳酸时,溶解能力加强。自然界碳酸的来源很多,主要来自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和雨水的化合,以及土壤层中各种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的化合。此外,气候和岩石成分、结构、产状、厚度等,对喀斯特的发育也有很大的影响。
(4)可溶性岩石:可溶性岩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异的喀斯特景观。
(5)岩石透水性: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活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明显。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猎冬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网。5.花溪孟关一线岩层地貌概况
(三)花溪平桥实习内容 1.花溪概况
花溪区位于贵阳市南部城区,辖3镇11乡,土地面积95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34.1%,总人口31.4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3%,城镇化水平36.5%,国民生产总值22亿元,是全省20个经济强县(区)之一。花溪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繁花似锦,有天河潭、十里河滩、青岩古镇、高坡、镇山、苗、布依风情和自然人文景观,是贵州省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区,享有“高原明珠”美誉。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6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过花溪。陈毅元帅赋诗赞道:“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 2.花溪区地貌、河流、气候概况
花溪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主要分水岭在桐木岭近东西向一带。地势东高西低,中部槽谷较低,山脉水系的展布均受地质构造与地貌的控制,形成以低中山丘陵为主的丘原地貌,以分水岭为界,西南至东南部为中山峡谷及台地地势较高。全区土壤为红壤、红棕壤、石灰土、紫色土和冲击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适宜农业种植。植被属黔中山原湿润性灰岩常绿栎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及马尾松林区。全区喀斯特面积达94%,石漠化面积占15.72%,水土流失面积29.76%。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石炭纪、二叠系、三叠系及侏罗系和第四纪地层。
平桥到花溪水库实习区地层:从上到下三叠纪松子坎组、安顺组、大冶组。在花溪水库坝前有一近南北向正断层。3.花溪水库与贵大农院松岭坡(1)花溪水库
石灰岩地区,跌水较多,负氧离子高,空气好,土壤肥力不够,阳光不足,典型的白云岩不光清地区。
石灰石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是这里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石灰岩是一种比较坚硬的岩石,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这种岩石对于机械侵蚀和物理风化的抵抗力较强,但却容易被含有酸性的水所溶解,因为酸性溶液可以和石灰岩发生化学作用,使岩石受到溶蚀。如果我们把盐酸滴到石灰石上,立即会有许多白色泡沫不断冒出,好像沸腾一样。待一会儿。用水冲去泡沫,石灰石上便留下了明显的溶痕。用化学式表示: caco3+co2+h2o=ca(hco3)2,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地下岩溶洞
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的地下洞,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形态千奇百怪,溶洞中有很多奇异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腐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2)松岭坡
这里第四纪冲积物多的山坡,地层上一米左右都是黄壤,一米以下都是红壤,主要原因是移远海抬升为陆,经潮、热作用,也为第四纪红色粘土,土壤强烈风化。4.关于河流的概况
河流是陆地表面的一种自然水体,是流水与地表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大气降水或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表低洼处,在策略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性地沿低洼的地方流动,就形成了河流。河流沿途接纳支流,形成的干支流系统,就是水系。每一条河流或每一个水系的流域。两相邻流域之间地面高程最高点的连线,就是两个水系的分水岭。水流不间断地作用于河谷,而河谷又反过来约束水流。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河流地貌。
心滩
花溪水库下游形成的心滩:花溪水库下游,花溪河逐渐变缓,水流的冲刷力减小,水流向河岸两侧侵蚀,河的中央有着大量泥沙沉积,常年累月,就形成了梭形的心滩,宽几米长十几米。
河漫滩
老师指给我们看了河漫滩。当河流洪水泛滥时,除河床外,谷地部分也被淹没,被淹的河底滩地就是河漫滩,平水期初露。当河流发育到一定阶段,旁蚀(测蚀)作用占主导地位,河谷不断展宽,为河漫滩发育奠定了基础。分布在河床两侧洪水时被淹没的平整地面,叫做河漫滩。
5.花溪水库岩层概况
书写实习报告:
我回到学校,我把做的笔记进行了分类、整理。仔细分析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并分析了把自己找的照片和自己我们的笔记逐一对应,通过上网搜查资料,查各种文献,把实习报告写完。
五、实习总结
“过程是简短的,收获是长远的”这句话再一次印证了一件事的发生、发展到结尾,野外实习经过了短短的两天半,很快就结束了。但我们从中却学到了不少东西,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习中更使我们提高了继续学习的热情。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地貌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地貌学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细节如做笔记应该用铅笔等等,学会基本的考察报告的写法,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家乡和各地的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此次的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但欣赏了贵阳周围秀美的自然景色,调查了解地质地貌的类型和地质变化,而且学习并掌握了野外地质地貌实习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提高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虽然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实习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愉悦.这次教学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但同时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高坡云顶草原旅游开发有一些不合理现象,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由于长期垦殖,过度放牧及人类经济活动综合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干旱贫瘠,岩石裸露,原生植被破坏殆尽,只有进口处有赤松,栎类稀疏分布,山沟两侧几乎没有任何树木.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高坡云顶草原天然的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大丰收是开发者应慎重考虑的.目前花溪旅游开发刚刚拉开了序幕,我们相信开发者会充分合理利用花溪的天然自然资源和人类的智慧,让自然保护区焕发出新的乐章,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和谐发展,造福人类.工具使用不合理,特别是在鉴定岩石时总觉得锤子试剂不知所踪。出外实习前应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细节如做笔记最好用铅笔。以上权当个人小小的建议。
而从我们带队老师身上,我学会了做一名地质工作者所具备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此我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感谢,感谢他们的辛苦工作,感谢他们的谆谆教诲。这次实习真的很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