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学五环节实施细则心得体会实用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学五环节实施细则心得体会篇一
2014年2月9号,正月初十,新年开春之际,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舞了整个城市。我和我的同事们踏着新年的尾声,聆听了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原所长,国内著名教学流派和谐教学法的创立人王敏勤教授的的专题报告。短暂又充实的一天,让我重新领悟了语文教学,收获颇丰,感触极深!
王教授的怎样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怎样进行整体构建、对教材整体贯通把握的必要性等等观点都深深吸引了我。怎么样评价一堂课,如何结构一节课,对我的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方法。高效课堂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而和谐教学的课堂模式为:
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4、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5、达标测试、课堂小结。根据学科的不同、课型的不同、授课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深浅不同,课堂模式可以渗透教师本人的思想。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自主的;也只有学生真正的拥有学习的自主权的时候,学习才可能高效。学生的学习是自主建构的,学生是学习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者。他的观点里体现出了两点:一是每堂课要有既定的目标,师生共同努力达成既定目;二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持续发展。
“知识树”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极有意义。每位授课老师在教学每一单元的教材内容时,根据每个单元的内容不仅画“单元知识树”,还要画每节课的知识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认真钻研每册书、每个单元、每节课的重难点,编者意图,教学目标等,并用知识树把这些内容呈现出来。这样既能使所教的教材内容有条有理,并且能促进所教的知识点不易疏漏。“知识树”是和谐教学法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以树状的形式表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它以其形象直观,脉络清晰,便于教师和学生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线索,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的一种好的方法。“知识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对整合教材提供了直观性的素材。
怎样打造高效课堂,我也一直在苦索。一方面,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在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教材内容中的知识点,而忽略其在课标学段中的要求,忽略其在整体知识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树”的模式来帮助教师建立知识网络,并以此打通知识与知识、能力与能力、情感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高效的课堂真正落脚点还是课堂,如何让师生轻松、快乐的教与学,并让学生在45分钟内掌握知识并转化为能力。每个单元的开始也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树告诉学生,学完一节教材或者一篇课文,还要及时回归上位系统。这样知识在头脑中总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便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这个自学指导实际上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用几分钟),明确内容(学习教材的第几页),明确方法(在自学时用什么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时思考哪些问题),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的学习。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能动性大大的提高了。这样教师在知识树的联系交互中教学相长,教师的这棵知识树才能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和我的孩子们也要尝试着做知识树,让知识之花越来越旺,让知识之树硕果累累。
在此反省一下自己在上课中出现的问题:真正的高效课堂,首先提倡老师们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当堂解决所有学习问题,这也是自己追求的课堂教学,不愿意占用学生课余的时间精力,只不过因为个人能力水平有限,课堂设计不够精细,大多数学习自觉性欠佳的学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其次是鼓励教师深度阅读,主要依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组织教学,而不要过于依赖教参,沿用别人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这与自己教学的习惯相符,随教材配发的教参教案几乎不看,教学设计的依据是学生都有的教材,具体的教学思路都是自己独有的,再则,上课时,也极少带教材,所拿的只是一杯水而已,因为咽炎。第三是课堂的检测环节,课堂检测的成绩是判断课堂效率高低的关键标准,对于部分教师提出的课堂无时间检测反馈,还提出来展示答案,学生互批,发现问题,即刻解答的可行性建议。这是自己的课堂欠缺的,之所以欠缺,倒也不是不认可检测的重要性,而是与自己的学科教学目标有关系。
感动人的不是理论观点,而是王教授的教研精神,可以想象,跟我有同感的听众应该不少,或许听过这场报告后,很多人会忘记王教授的报告内容,可他的永远不脱离课堂的教研精神将久久难以忘记
通过本次报告会,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今后教学活动中,要科学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系统设计课堂教学、精心组织课堂生活、认真改善课堂行为。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大胆尝试,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高效课堂。
教学五环节实施细则心得体会篇二
每堂课老师都不要急于先讲,本着“先学后教”的 王敏勤教授的和谐教学五个环节 王敏勤:我根据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和多年的和谐教学实验,逐步形成了最新的和谐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自学指导,合作探究;3.大组汇报,教师点拨;4.变式练习,拓展提高;5.课堂小结,单元回归。下边简要说明各个环节如何操作。
(一)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新旧教材的主要不同是:旧教材是线形结构,新教材是模块结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模块,一个整体,所以在教学时也要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每个单元老师不要一上来就讲“第几课”,而是呈现单元的知识树,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文科理科教材都有编者的一段话,一般是在标题下单独成页),这一段话很重要,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教师要清楚:随便从报纸和杂志上选一篇文章和讲课本中的一篇文章是不一样的,课本中的文章融进了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整个单元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后然后导入新课,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 原则,先让学生自学,而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老师的自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集中精力高
效自学。
如果本节课所学内容多,可分为自学指导
一、自学指导二„„,每个自学指导都是一个小循环,包括学生的自
学,同学之间的互查互助,教师的检查点拨。为了提高自学与合作的效率,我们在课堂的座位排列由传统的“排排坐”
变为“团团坐”或“对桌坐”,每个小组2人,每个大组4-6
人。学生自学以后首先是二人小组的相互检查和互助,如果有问题大组讨论,没有问题大组不再讨论。我们经过多年的实验证明:二人小组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如果一开始就是6-8个人的讨论,会出现少部分学生占据话语权、大部分学生当观众的现象,这是极不公平的。而两个人的小组首先是相互检查,然后是相互帮助。二人小组能够解决的问题大组就不要讨论了,小组不能解决的大组再讨论。大组讨论的是问题而不是已经会了的东西。我不主张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首先要解决主要问题,解决学生不会的问题,学生已经会了的东西就不要表演。有些表演可以放在课后。那种少部分学生表演大部分学生当观众的做法会浪费大家的时间,大大减少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大组长要检查,老师也要巡查。老师巡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情而不是辅导。学生自学后各组大组长要向全班汇报,一方面要让全班同学知道相互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另一方面对于在自学和讨论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体解决。各组组长在汇报时要说明本组还有谁不会,问题是什么,现在解决没有。对于基本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定要做到步步清、人人清,这是促进课堂教学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对于学生在学习或汇报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启发全班学生讨论解决。学生不会的老师再点拨。老师在点拨时一方面要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
总结
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一类知识最好的方法。这就是我们提出的和谐教学两个建构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传授具体的知识更重要。在这一环节我们主要通过知识树的形式对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每堂课学习新知识后都要通过变式练习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这是课堂常规。在这一环节难的是能否做到堂堂清、人人清。这不仅是课堂效率问题,也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主要体现为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都能到一个学校来上学,这是教育起点的公平。但学生来到一个班不一定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关注学习差的学生,这就是教育过程的不公平。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会直接导致教育结
果的不公平。每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这是课程标准的底线。对于那些没有掌握的学生,老师一定要采取具体措施进行补救。每堂课下课时老师敢不敢拍拍胸膛说:这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是达成了教学目标。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拓展提高,做到保底不封顶。对于拓展的内容不作统一要求,要做到分层教学。
(五)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每堂课在结束前进行单元回归。所谓单元回归就是要把下位概念回归到上位概念。要把本课的知识树回归到单元知识树上,从一开始的单元导入到最后的单元回归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头脑中总是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如果是一个单元的结束,还要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树回归到整册书的知识树上来。
对于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学段和学科可以灵活变通,但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
【王敏勤简介】男,1952年生,山东省桓台人,“和谐教学法”的创立者。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共党员,教育学硕士。天津市教育发展与办学水平评估中心办公室主任,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天津市高中课改专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