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10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篇一
20xx年07月02日
xx幼儿园
幼儿园小朋友
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老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问:老师,我们现在可以玩了吗?
为什么很多幼儿被剥夺了游戏时间,不得不去学习英语、弹琴、绘画等等?
孩子的游戏成了变相的作业或上课。
一位幼儿园老师设计了这么一个游戏情境:老师扮演鸡妈妈,小朋友们戴上头饰当小鸡,鸡妈妈领着小鸡们到小猫家串门,小猫不在家,但在家里的地板上留下一些写着数字的卡片,让小鸡们找出这些卡片,并且根据这些数字在地板上绣花,卡片上写着几,就绣几朵花。
这样的游戏在如今的幼儿园里非常典型,老师是想通过这个游戏检查一下孩子们是否掌握简单的数字概念。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黄进说,但是我们却不禁要问:孩子们在老师设计好的游戏里,在老师的带领下没有一点自己去开发新的游戏情节的想法,这样的游戏其本身有没有存在的意义,是不是成了一种点缀?
有专家认为,不少幼教工作者把游戏当作糖衣,靠糖衣来诱使孩子们吞下知识这个苦片。人们认为在幼儿园里游戏对学习重要,是因为人们希望游戏能赋予孩子们一些经验、技能和知识。黄进说,但却忽视了游戏最重要的一点,即孩子们在游戏中自主的、欢愉的体验。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幼教百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与会专家学者提到了当前学前教育中的游戏缺失现象。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系教授李季湄说,所谓游戏缺失,更多是从游戏被成人控制这个角度而言。不少专家认为,老师成了游戏的设计者,游戏成了老师导演下的一台戏,成了外部强加的活动,成了变相的作业或上课。
游戏应该是孩子自发感受到乐趣的行为,但现在许多幼儿园里游戏是按成人的意愿在玩。经常老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说:老师,我们现在可以玩了吗?孩子们根本不把这认为是游戏,是玩。游戏被当成了工具。
李教授说,当然寓教于乐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不能都是这样的所谓游戏,大部分还应该是孩子自发的游戏。
让孩子们玩自己的游戏。她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她跟班上的孩子们一起吃卤花生,有孩子突然问:这种有很多味道的花生是怎么做出来的?于是,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很快孩子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卤花生是种出来的,另一派认为是煮出来的。曹老师提议孩子们干脆一起来做试验,看看卤花生究竟怎么做出来的。于是一组孩子开始种花生,另一组孩子则开始煮花生。答案当然很快就出来了,但煮花生的孩子却很有兴趣地加入到种花生的行列中。种花生的过程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怎么才能让种出的花生有味呢,有孩子说直接把辣椒和花椒加到土里,但立刻又有孩子说不对,应该把辣椒和花椒泡水浇到土里;随即又出现了新问题:用热水泡、温水泡还是冷水泡?
这些问题,我都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曹伟说,他们完全能够解决,孩子们的能力和创造经常会让你意想不到。
曹伟说她班上的孩子们玩的游戏主题经常是从孩子们讨论的感兴趣的话题中找出来,游戏情节怎么发展进行下去也由孩子们来决定,谁在游戏组织中扮演什么角色,不是由老师来指派,而是由孩子们自主决定,最后游戏做完了,再让孩子们自己来作评价。那你呢?起一个引导作用?记者问她。严格来说,引导这个词不准确,不是引导,我只需要在一旁观察和发现他们,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建议和帮助。曹伟说,我跟他们是平等的,是他们的一个玩伴,跟他们一起玩。
学前教育不但要使幼儿全面发展,而且还要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都应当体现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给幼儿自由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幼儿的创造性游戏应当体现创造性,而不要把成人的期望和想法强加给幼儿。教师不能用组织作业或上课的方法来组织和指导幼儿的游戏。应当改变重教师编制的教学游戏、轻幼儿自发的自由游戏的倾向。
但是幼儿园的老师们也有满肚子的苦水据说,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做游戏多了,认字识数少了,就会有家长找上门来提意见,我让孩子到这里来是受教育的,不是来玩的。
刘焱教授说,提前开始、越早越好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对于婴幼儿教育的普遍信条,望子成龙的家长希望通过这种提前开始的学习,让自己的孩子赢在人生竞争的起跑线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幼儿被剥夺了游戏时间,不得不去学习英语、弹琴、绘画等等。
尽管x年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但刘教授指出,理论上、口头上重视游戏,实践中轻视甚至忽视游戏,已经成为当今学前教育领域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矛盾现象。
幼儿园教室中的游戏在迅速减少,使用笔和作业纸的现象在急速增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焱教授说,幼儿教育也已被纳入到应试教育的轨道。
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篇二
一、问题的提出。
近期,我发现我班近视的人逐渐增多,度数越来越高,占我们班的40%。因此,我想知道近视形成的原因和预防近视的方法。
二、调查方法
1、通过上网调查,寻找一些有关于近视的原因。
2、通过多种途径,了解预防近视的方法。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近视形成的原因:
(1)看电视距离太近;
(2)书写时的坐姿不正确;
(3)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
(4)长时间坐在电脑前;
(5)不合理饮食;
(6)遗传因素或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五、建议与措施
(1)每天坚持做两次以上眼保健操。
(2)读书或写字时做到“一尺”、“一寸”和“一拳”。
(3)不要再坐车或行走时看书,也不能躺着或趴着看书。
(4)尽可能少上网,少看电视。注意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处于疲劳状态。
跟据上面的调查,告诉我们要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篇三
科学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思维活跃,自由结伴、自由选择、自由操作和探索材料,从中获得科学经验。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摆弄和操作,其语言、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频繁发生,有力地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材料不仅是幼儿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条件,更是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重要物质支柱。教师在科学区角中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宜以及对材料的使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以“x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分析”为题开展调查,旨在提升材料的使用价值,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著名婴幼儿潜能开发专家程淮在20xx年就已经指出:微环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他认为,真正能够影响儿童发展的微环境,应当是适宜的、互动的微环境。儿童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微环境的影响,而是具有主动选择环境的能力和倾向。只有适宜的环境刺激,才能打开儿童心灵的窗口,使其接受环境的影响,才能使儿童与环境之间产生互动,进而促进儿童发展。因此,适宜性与互动性,构成了微环境影响儿童发展的基本的心理教育机制。
然而,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它让每个孩子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而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个别化地指导孩子,使因材施教变为可能,也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
笔者在嘉兴一幼北京城幼儿园进行了为期八周的教育实习,在此期间,该幼儿园也重点在做区域活动的工作,为本调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一)幼儿园各年龄班区角的创设情况
1、空间利用:区角数量的适宜性;区角分隔、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区角内容的丰富性。
2、材料投放:材料提供的目的性、层次性、多功能性。
(二)教师的选材水平
1、区角活动指导方案的制订情况。
2、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的材料利用度。
3、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一主题活动的相关性。
(三)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对幼儿规则意识发展的作用。
2、对幼儿参加区角活动的主动性与独立性的作用。
3、对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与合作能力的作用。
调查范围:xx幼儿园。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随机选取x幼儿园中的6个班(小、中、大班各2个)的区角活动。同时,还向x幼儿园的多名教师进行访谈,以收集更多的消息。
观察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六、调查结果分析
(一)xx幼儿园对区域活动的要求正在提升
从与幼儿园领导们与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十分重视的占33.68%;重视的占39.58%;一般的占4.2%;不重视的占22.57%。应该说经过这个阶段的幼儿园年检和省检,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改观。
(二)xx幼儿园的教师对区域活动有不同看法
在访谈过程,出现了两种观点:第一,区域活动是“集体教学的延续”、是“分组活动”;第二,区域活动为“自由游戏活动”、“学习性活动”。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了解到:区域活动(areaactivities),也叫“活动区活动”,是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引进中国教育界的新名词。刘焱教授认为:“活动区意味着选择的可能性,意味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而兴趣、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
因此,可以看出区域活动是一个整体概念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兴趣性,又提出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区域活动不仅仅是幼儿感兴趣的,同时也蕴涵着学习的潜能。
(三)各年龄段投放的材料内容无显著差异,具有随意性,无层次性。区域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及发展,统计表明,小、中、大班材料投放方面无显著差异。87.1%的教师能依据区角的特性投放品种较丰富的材料,以满足幼儿自主选择的需要,材料的投放较有目的性。90.8%的教师能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阶段性地调整材料,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主要问题是所投材料的层次性和多功能性比较欠缺,具体表现在小、中、大班提供的材料基本类似,没有体现年龄班特点,每个班的区角内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太多,幼儿看着眼花缭乱的材料,情绪浮躁,无目的地摆弄很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而且有些材料只适于个别操作,不利于合作行为的产生。
文献资料表明,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在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使材料“细化”,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材料投放具有灵活性,安全性。
活动区投放的材料在种类上要具有灵活性。投放充足材料的同时,还要提供一些供幼儿生成游戏用的多种材料,以便幼儿生成自己喜欢的区角或选择自己所需的材料,x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百宝箱”、“神奇的袋子”,供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如当幼儿发现棋类区缺少棋子时,就从“百宝箱”、“神奇的袋子”中拿出一个瓶盖,以物代物,就会使游戏顺利进行。同时在观察中发现,98%的材料都是安全的,对幼儿无害。
(五)能够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在投放活动区材料时,我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我们打破了以往教师是活动区创设的主角这一现象,而是采取师生共同创设活动区、共同讨论、协商活动区所需的材料,以最大限度
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篇四
班级: 姓名: 学号:
调查目的:了解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
调查时间:年 月 日~ 月 日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全园教师
调查方法:访问法、谈话法
调查人:
游戏是儿童主要的活动,能给幼儿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可以促进儿童身体、认知、社会性、情绪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对儿童健康、和谐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获得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教育家罗素曾经说过:“热爱游戏是幼小动物—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最显著的易于识别的特征。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爱好是与通过装扮而带来的无穷乐趣形影相随的,游戏与装扮在儿童时期乃是生命攸关的需要,若要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
通过对幼儿园老师进行调查,了解到幼儿园游戏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体育游戏、角色游戏、建构游戏、音乐游戏、小型结构游戏。
1、 游戏内容比较单一,不够丰富;
2、 材料投放不够丰富,不注重游戏环境的创设;
3、 游戏时间少,有匆匆收场的感觉;
4、 游戏的安排上过于死板,没有给老师灵活安排的机会;
5、 在游戏活动中重表演轻游戏;
6、 儿童比较多,老师关注不够;
7、 游戏应该是孩子自发感受到乐趣的行为,但现在许多幼儿园游戏是按成人的意愿在玩;
8、 游戏目标的定位上,老师会定位在单纯的模仿练习动作上,而忽略儿童本身的游戏的兴趣点;
9、 游戏活动组织方面,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太自由化,常把游戏活动等同于自由活动,教师指导和观察不到位,使游戏成为一种无目的的活动,而另一种是不能让儿童体会真正的游戏的快乐。
1、 在区域活动中,由于要关注整个班级儿童参与的情况,所以对于在区域活动中要观察、倾听、有效指导等都不能较好的得到落实,以致区域活动中儿童的参与游戏的目的性不强;
2、 如在户外游戏活动时儿童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易分散;
3、 要考虑游戏与主题的匹配,又要考虑所选游戏的年龄阶段的要求,有时就会顾此失彼。
1、 在游戏活动上教师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没有教师不喜欢组织游戏活动;
2、 在游戏价值理解上大部分教师都能认识的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知道游戏是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3、大部分教师在游戏活动前都有计划有安排,不是随心所欲地安排游戏活动;
4、在活动上教师都能给儿童在评价活动中的话语权,认识到儿童有能力评价自己的活动。
1、过家家
幼儿常玩的过家家游戏除了具有帮助幼儿了解、熟悉现实世界、认识不同社会角色的作用之外,还能因幼儿将自己的经历、感情、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或幻想中的人物投射到玩具等物品上,帮助幼儿通过认同某一个角色,从而达到心理状态的平衡。例如玩“在医院里”的游戏,有助于害怕上医院看病的孩子表达出对医生、医疗器械、疾病与死亡的恐惧。在游戏治疗中,我们让幼儿扮演医生,而由教师(或家长、玩偶)代表看病的孩子,表现出孩子的害怕与需求。比如在幼儿扮演医生不停地给洋娃娃打针时,教师可在旁边替洋娃娃说:“哎哟,好痛啊,你把我弄痛了,我不要来这里,我要走!我要回家!”在这个游戏里,孩子被赋予医生的力量,并在成人的协助下把作为患者的弱势角色投射到洋娃娃身上,获得控制感。这类游戏不仅能重现幼儿的经历,而且可以释放他们的恐惧,在一个安全的氛围下实现玩伴间的相互认同、支持。
教师还可利用各种玩偶和房间模型,和幼儿一起玩“家庭剧”的游戏,一方面通过幼儿摆放房间物品的格局,了解幼儿的心理世界,了解他对家庭的认识,一方面在下一步的游戏中引导幼儿(或象征幼儿的那个玩偶)在房间内经历某些事情,实现心理成长。
幼儿通常很早就会在生活中表现出对电话的浓厚兴趣,每当家里的电话铃声响起,他们往往会抢着去接听。接打电话,对孩子来说,意味着能像成人一样做事。幼儿在游戏中使用玩具电话,可以模拟出假想情境下与另一个幻想角色的对话,幼儿既可以作他自己,也可以模拟生活中的某一角色,如妈妈、医生、朋友、已离开(包括去世)的亲友。这时,教师或家长可以配合幼儿的想象,扮演他想像的那个人与之对话。在电话中,幼儿往往会和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人说话,从而表露出自己的情绪体验、生活经历。在使用电话时,幼儿会获得这样的体验:当我不想讲话时,我只要把电话听筒放下就行了——我是可以控制与人交互的活动的。这是一种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非常有意义的控制感。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以其天真浪漫的反传统的不拘一格的表现手法,展示了他们善于思维、乐于创造的一面。
2、幼儿手工
现代绘画大师亨利。马蒂斯曾经说过:“画家毕生都应善于用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因为丧失这种能力对画家来说,意味着丧失一切独创性。”于是一些现代画家纷纷从孩子的绘画或手工中,吸取灵感。由此幼儿美工制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幼儿的认知水平低,知识经验相对缺乏,教师应当帮助幼儿选择一些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为主题。比如玩具,动物、娃娃等。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有可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制作出许多不同形态的动物、娃娃等,有的孩子甚至能将玩具内部的构造通过想象制作出来。孩子在不能流利地说话,不能顺畅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时,需要另一种表现形式,手工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它可使幼儿在宣泄中得到满足感,感受到愉悦情绪的体验,从而产生成就感。幼儿可以通过各种手工制作,表达自己的各种的情绪,以及表现色彩的不同性质和象征的意义。在对幼儿进行手工制作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特别是通过手工的制作,表现他们所喜欢的事物。比如,为了让孩子制作“狗”,我们可以让孩子看狗的图片、照片和录像片。并可吩咐他们的父母亲,带小孩上街时,有意识地多观察狗的外在形象,使他们对制作物有了初步的感知,因此在制作时,就有了更贴近的印象。手工制作欣赏活动,是手工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审美偏重于外表的直观,即制作物的名称与外在形象,而忽略了去探索它的制作方法。因此老师在引导他们欣赏时,要将视线引向制作的方法上,使幼儿对成品中的点、线、形、色有个整体的感受,而这些正是制作的关键和魅力所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废旧物品和看似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是幼儿进行手工制作的材料。比如蛋壳座、毛铁线、毛线、快餐具、卫生纸筒、扁竹片、羽毛、吸管、贝壳、竹筛子、蛋壳、橡皮泥、棉花、蛋糕纸、扇子等等。
幼儿喜爱游戏,这一方面反映了游戏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并获得发展。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身体各个器官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由于游戏不同,则活动量大小和身体活动的部位就不同。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的神经、呼吸、消化、骨骼、心脏等的发育,而且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了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有利于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幼儿做游戏时总是欢乐的,他们的情绪处在积极的状态,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对身心健康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2、游戏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智力和言语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在游戏中,幼儿广泛地运用着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有助于巩固加深幼儿的知识。幼儿在游戏中要使用多种多样的玩具和材料,并进行探索性试验,从而认识和掌握各种物体的性能和用途,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获得初步的自然科技常识。
运用实物和动作的游戏,可发展幼儿的感知觉,这对幼儿有重要的意义。在游戏中,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和语言,如当幼儿确定游戏的名称时,就已经把游戏过程中反映的那些内容和特点,以及自身获得的印象和观念概括在游戏的名称中。在游戏中,幼儿要运用语言来表现游戏的情节和内容,交流思想,商讨各种办法,因而能促进语言的发展。游戏对想象力的发展有特殊的作用。在游戏中,幼儿要想象出游戏的情节,发展和补充游戏的内容,创造性地反映所感兴趣的部分,以游戏材料、甚至以想象来代替真实物品。游戏是在想象的状态中进行的,没有想象就没有游戏的创造性。因此,游戏有力地促进了想象力的发展。在游戏中,还发展了注意力和记忆力。
总之,以学习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为目的专门性游戏活动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加深和丰富幼儿知识的有力手段。
3、游戏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品质的形成
首先,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学习着各种角色的优良行为。幼儿常喜欢扮演的角色有妈妈、老师、医生、警察、售货员等。扮演角色本身就包含着行为的榜样。幼儿要模仿这些角色的劳动态度、言行、相互间的关系,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并要根据角色的行为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性格。游戏大都是集体的、有规则的。在游戏中,幼儿为了达到游戏目的,就要约束自己、克服困难、坚持工作,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锻炼控制自己的能力,促进自我调节与随意性行为的发展。通过游戏,还可以针对幼儿性格的特点,进行个别教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1、创设游戏的环境。环境会影响儿童的游戏和发展,所以必须认真对待幼儿园游戏环境规划。针对现阶段幼儿园游戏环境存在的问题,根据室内外环境不同的特点,尽可能做到安全性、参与性、丰富多样性、儿童化,并注意空间密度适宜;
2、指导和促进游戏的开展。教师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者、观察者、指导者、评价者,在儿童游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要想充分发挥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作用,教师还需要认真探究对儿童游戏的指导策略。
3、观察和评估游戏活动。观察是理解儿童游戏行为的关键,是有效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观察为评价游戏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依据,为预设游戏提供了可参考的资料。
1、角色游戏的指导:
(1)为开展角色游戏做好准备工作;
(2)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是发展角色游戏的基础;
(3)场所、设备、玩具和游戏材料,在发展角色游戏中起重要作用;
(4)在角色游戏中,儿童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支持者和参谋,而不是指挥者;
(5)以间接的指导方法为主,帮助幼儿开展组织游戏。
2、表演游戏的指导:
(1)选择合适的童话故事(要求健康活泼的思想内容,要有表演性、起伏的情节、角色的对话易于用动作表演);
(2)帮助儿童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3)帮助儿童组织游戏;
(4)始终关心和支持儿童的游戏。
3、结构游戏的指导:
(1)逐步投放多样化的、可塑性强的结构游戏材料;
(2)引导儿童逐步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4)重视结构游戏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游戏的成品或结果;
(5)培养儿童正确对待游戏材料,教给儿童收放材料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4、幼儿玩具的投放和指导:
(1)玩具的选择应具有教育性;
(2)玩具选择应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
(3)玩具要符合卫生要求:无毒、色彩鲜艳、不易脱落、不易损坏;
(4)游戏材料应由幼儿自己选择。
在《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做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所以要求教师的指导应更隐蔽、更策略、更具科学性。可以通过隐性和显性两种途径进行; 将目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 ,做到“心中有目标”。 采用师生互动的策略。积极地促进幼儿在游戏中个性的充分展露、智慧能力的充分体现,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自我实现的欢乐。
游戏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也让幼儿从新的角度看问题。例如:游戏“网鱼”,它的规则是,每个幼儿边念儿歌边一个一个从“渔网”下钻过。但是,顽皮的幼儿难以遵守,老师请幼儿讲讲游戏的规则。顽皮的孩子为了能再次参加游戏而只能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的兴趣使幼儿愉快的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 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中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
在游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往,他们逐渐懂得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美好的。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幼儿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克服自我中心,以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性行为。
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篇五
一、调查背景
幼儿园的后勤保育工作是全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照顾好幼儿一日的起居饮食;要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要充实和改善保教设备;要提供人、财、物的要素;要促进幼儿保教活动的顺利开展等都必须有后勤大量的琐碎、复杂的事务人员的支持、配合、努力才能完成。幼儿园的后勤工作有别于一般学校,除了教好孩子,还要让孩子学好、吃好、睡好,环境好、生活好。要管理好幼儿园的后勤保育工作,我觉得提高后勤人员的素质、管理好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和物品以及保证优质的膳食等方面非常重要。
幼儿园是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要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搞好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
调查时间:4月12日至6月4日
调查地点:xx幼儿园
调查目的:
了解幼儿园保育工作内容及流程,初步掌握具体的保育工作方法,发现其中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调查人:
二、调查方法
1、观察法: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2、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是指是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3、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
三、调查结果
根据我们一个多月的调查,体育东路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基本程序如下:
1、入园检查:摸头、摸下颌检查幼儿体温,用手电筒检查幼儿口腔和手指
2、日常检查:
3、特殊时期检查:预防手足口病:每天清晨幼儿入园时用消毒水泡手15秒,再用洗手液洗手;教室内所有窗台、桌子、柜子及水杯柜皆用消毒水消毒夏天防蚊:每天下午等幼儿离园后,关闭教室门窗,用蚊香片熏蚊,第二天清晨在打开门窗通风
四、基本结论
体育东路幼儿园在幼儿保育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详尽且认真,他们有具体的规章制度来确保保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并且在非常时期有特殊措施来弥补上述表格的遗漏之处。
同时根据各个季节的季节特点和多发传染病来调整具体保育措施,同时争取家长的支持。
但在针对个别幼儿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具体措施,通过观察,大部分保育工作只是形式上的,教师和保育老师没有多加留意和用心。
所以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保育工作责任制,让保育工作步步到位,时时加强,同时根据不同幼儿的身体素质进行适当的个别性调整。
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篇六
随着幼儿园和培训班的增多,既方便了年轻父母,又对下一代的启蒙教育和健康成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幼儿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中心城区各幼儿园收费差距巨大,有一学年上万元的,也有一年只需一千多元的。与之相对应,教学条件也是参差不齐。部分幼儿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整齐,但也有不少人在一个社区或单位租一至二套住房,甚至就在自己家中摆一些桌、椅,就变成了“住宅式”幼儿园。
一些“住宅式”幼儿园甚至就是一家人办的,没有一个教师具备幼师资格。教学设施也极为简陋破旧,一些旧桌椅,一块泛白的黑板,再加一些脏乱的玩具。
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让各个层次的幼儿园都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幼儿教育应讲究循序渐进,因人施教。但调查发现,一些小幼儿园只是大体按年龄分成几个班,一律讲授统一的知识,使低龄幼儿很难跟班学习。还有些幼儿园为了培养“神童”,突出成果,给幼儿灌输一些难度大的知识,过早地开发幼儿智力。
在一些教学条件差的幼儿园,由于没有露天活动场所,又顾忌小孩的安全问题,几乎没有户外活动,幼儿一天到晚基本上被关在屋里,一些全托的幼儿则是近一个星期“不见天日”,个别幼儿甚至坐在角落里发呆,不爱说话,极为怕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幼儿,极易形成孤僻的心理。
由于竞争激烈,一些幼儿园为了稳住生源,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便采取了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有家长说,他5岁的小孩过节经常吵着要父母买东西送老师,父母问他为什么,小孩竞说“当官要送礼”,令父母吃惊而又意外。还有的家长反映,小孩说送了东西给老师,就不会挨骂,还会受表扬,得红花。
由于幼儿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幼儿教育机构以民间投资为主,追逐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天性。收费高昂的幼儿园饮食条件可能还能让人放心,但很多幼儿园在饮食方面就令人担忧了。许多幼儿都爱挑食,且少吃多餐。但调查发现,多数幼儿园没有照顾到这些饮食特点,只是千篇一律地熬一个汤,清炒一个叶子菜,再用小菜炒一点荤菜,极少变换口味和菜式。个别幼儿园在晚餐时间只是发几块廉价饼干,有的甚至不安排晚点。不少父母反映每次接小孩回家时,小孩出幼儿园就嚷着肚子饿,在晚上就狼吞虎咽一顿,看着就心疼。幼儿营养不良,将严重影响体质和发育,何谈接受良好的幼儿教育?
据调查,现各单位的中心幼儿园有些是工会管,有些是教育科管,有些是私人承包。但碰到一些具体工作时,谁都说不管,造成互相推诿现象。而被承包出去的幼儿园有如泼出去的水,管不着了,而私人创办的幼儿园更是无法管了。因此,大部分幼儿园处于一种无人管理的混乱状态之中。如果长期这样,幼儿园的办园方向谁人督促,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谁人管理?
安全上缺少保障。留守儿童面临玩耍、劳动、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因其监护人不力或无临时监护人常发生安全事故。
下大力气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使得年轻一代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在不断恶化。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从小事抓起,严肃治理在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人和事;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围绕关爱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主题,一方面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观念新风尚,另一方面用积极的健康的题材武装青少年一代的头脑,引导他们正确辨别是非,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和做人。
结果提示:为了使孩子能主动地学习,我们要改变以往以集体教育为主渠道的教育组织形式,改变以传授式为主的教育教学策略,使幼儿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体验来认识事物;教师要因人施教,要给幼儿创造自由选择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起点、速度和水平学习知识。
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篇七
学前教育是老百姓极其关注的一个民生问题。近几年,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了许多这方面的建议、提案。在前两年对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持续监督的基础上,今年6月份,葛益平主任、徐育斐副主任、王祖焕副主任、厉秀珍副主任等常委会领导分别带队,检查走访了鹿城、龙湾、瓯海、洞头、乐清、瑞安和永嘉等县(市、区),通过实地查看当地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召开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现状。6月22日,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召开会议,专题探讨学前教育发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学前教育第二轮行动计划(**年),开展学前教育先进(达标)乡镇街道创建,巩固无证幼儿园整治,学前教育工作提速提质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近两年,通过新建、改扩建,新增幼儿园达100所,新增幼儿园建设面积13.2万平方米,新增幼儿学位1.9万个,全市3至5周岁幼儿入园率为97.5%。全市现有幼儿园1486所,在园幼儿32.09万人,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面为94.92%,普惠制幼儿园覆盖面为83.2%。全市185个乡镇(街道)有103个建成公办幼儿园。同时,推动住宅区公建配套幼儿园移交落实。近两年,全市已移交住宅区配套幼儿园12所,今年瓯海区将移交配套幼儿园10所,“入园难”问题逐步得以缓解。
(二)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各地普遍建立健全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以奖代补的机制,突出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教师参保补助、教师年工资补助、新园开办补助。20xx—20xx年三年财政性学前教育年投入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连续递增,20xx年、20xx年、20xx年占比分别是2.81%、3.78%、4.04%。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地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积极招录优秀毕业生加入幼儿教师队伍,20xx年、20xx年,全市分别招录幼儿教师189名和230名,各地相应建立了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取和教师学历提升进修奖励制度。目前全市幼儿教师持证率为80%,较两年前提高了31.86个百分点。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为86.5%,较两年前提高了26.5个百分点。
二、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市学前教育水平取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底子薄、历史欠账多,学前教育仍是我市整个基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整体水平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群众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人财物方面三个“严重不足”:
一是公办幼儿园严重不足。目前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之间办学条件差异很大,群众公认的优质幼儿园基本上是有诸多保障的公办幼儿园,而民办幼儿园“低小散”现象较为普遍,全市1486所幼儿园中,公办幼儿园只有144所,仅占总数的9.7%,占比排在全省末位,苍南、乐清公办幼儿园仅占2.56%、3.91%。全市公办幼儿园只能接纳14.68%的幼儿,剩下85.32%的幼儿只能选择民办幼儿园,这种状况使得目前公办园办园压力大,“大班额”和“入公办园难”问题严重。
长期以来,县(市、区)政府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对幼儿园的配套公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前教育规划滞后,幼儿园设置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就市区而言,大多集中在核心城区及新建住宅区,如下吕浦一带公办幼儿园较密集,市郊地带如仰义、丰门至今还没有公办幼儿园。在规划执行中,部分区域规划的配套幼儿园没有与小区住房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成的幼儿园,有的小区也没有按规定及时移交,挪作他用现象也时有发生。鹿城区反映,部分由市级单位负责建设的幼儿园未按期建设或建成后未及时移交。好几个县(市、区)至今还没有一所配套幼儿园移交。至去年底,全市没有公办幼儿园的乡镇(街道)还有82个,如苍南龙港这样一个人口大镇至今还没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平阳县16个乡镇(街道)仅有4个建有公办幼儿园。
二是财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虽然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连续递增,但20xx年我市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比也仅为4.04%,其中苍南、平阳不到2%,永嘉、瑞安、乐清也不到5%,而同期全省平均为5.84%,杭州达10.37%,宁波达8.22%。
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占比为83.2%,但一些地方对普惠性民办园奖补政策模糊、力度不大。由于普惠性幼儿园多数都是非在编教师,平时负担着非编人员的工资、培训和日常支出,而按照普惠制收费标准,民办幼儿园赢利困难,有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了降低成本,低薪聘用教师,压缩管理人员,扩大班额容量,管理不规范。调研中,公办幼儿园反映20xx年由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已不适应幼儿园发展需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反映财政奖补金额少,而且物价部门核定的30%浮动率又限制了收费,收支难以平衡,普惠性幼儿园申报进退两难。
三是教师编制严重不足。从调研情况来看,幼儿教师事业编制占比很低,普遍反应编制不够,特别是新办的公办园大部分都没有核定编制,如鹿城区20xx年至今新举办的公办园均没有核定编制,今年仅招聘10名事业编制幼儿教师,而非在编教师收入待遇很低,缺乏归属感,难以吸引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如温州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留温工作的比例不到20%。教师资格证持有率列全省末位。“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后,非在编教师离职生育现象增加,导致幼儿教师队伍相当不稳定,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严重制约学前教育工作的全面提升。
三、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意见
学前教育是个人终身发展的启蒙阶段,对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奠基性作用,既影响全市千家万户的家庭,又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5月26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并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我市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实施《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人财物方面补好“短板”,推进全市学前教育这一社会公益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一)坚持规划刚性,大力建设公办幼儿园。县(市、区)政府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主体。要根据城镇发展规划和人口流动趋势,充分考虑二胎政策和户籍政策的调整变化,科学规划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布局,健全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政府要制订配套幼儿园移交的流程,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规划、住建、国土部门要严格把关,保证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在工程第一期就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和同步交付使用“四同步”,教育部门要及时做好接收工作;针对已建成的居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或者配套幼儿园达不到规划要求的情形,县(市、区)政府要统筹利用“大拆大整”专项行动拆后的闲置校舍或者其他一些适合场地建设幼儿园,就近满足老百姓需求;82个还没有公办幼儿园的乡镇(街道)在今年要落实规划布局,各级政府要做好迎接省、市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准备。
(二)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学前教育要坚持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针对我市公办幼儿园比例过少并且无法在短期内改变局面的实际,必须解放思想,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学前教育服务的力度,这就要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大扶持力度,让更多的民办幼儿园承担起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任务。公共财政资金要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对“收费大众化、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性幼儿园进行奖补。同时,要加强学前教育的地方政策研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积极支持和鼓励优质民办园进行等级提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学前教育需求。价格主管部门要依据幼儿园办学成本、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和社会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并定期调整收费标准及普惠性幼儿园收费的浮动率。
对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过低的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有增财计划和可操作措施,市、县人大常委会要上下联动,进行跟踪监督,保证资金到位。
(三)提供政策保障,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幼儿教师是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关键。教师编制不足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各级政府特别是编制部门、人力社保部门要增加全日制学前教育毕业生考录编制计划,想方设法、多种渠道留住温大和温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要加快落实幼儿园教师补充计划,下决心扩大规模招录一批热爱幼教工作的全额事业编制幼儿教师,包括招聘一定比例的男性教师,不断提高公办幼儿园中事业编制教师比例,尽快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同时要逐步提高非在编教师的工资和社保待遇,健全和完善非在编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体系,依法保障其进修培训、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确保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稳定。
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篇八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
1.根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测查的题目。
2.分别以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平进行个别测查,同时,对园内教师1998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1.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2.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
3.从1998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2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4.6%和46.6%,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25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8%。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冲突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85.5%。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1.根据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
3、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4、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测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改革,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
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篇九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教学游戏化以幼儿的主动学习和主体性发展为主要特征,体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兴趣与能力并重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活动范式。在调查问卷过程中,发现农村幼儿园在开展游戏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这诸多的阻力,特别是我们乡镇幼儿园。现将各部分内容调查情况汇总如下:
1、游戏形式化。有不少教师在观念上仍有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没有真正把游戏寓于一日的活动之中。有的教师嫌玩游戏麻烦,平时不玩游戏,只在有人参观检查时才让幼儿玩游戏,因而幼儿游戏活动不能得到正常开展。
2、未能很好地处理好游戏与教学的关系。具体表现为:第一,在选择游戏内容时,过多考虑游戏的教学因素,而忽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第二,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过于求全,急于求成,希望每一个孩子玩游戏都能达到某一目标和水平,而幼儿的创造性、自主性被忽略了。
3、游戏自由化。有的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师适当的指导对体现幼儿游戏价值的作用,把游戏等同于自由活动,让幼儿随意玩。没有教师的参与,没有教师的指导,游戏成了一种无目的、无计划的活动。
4、游戏模式化。教师在游戏中“导”得过多,使得幼儿选择游戏的自由度极小,游戏的内容也极为单调。
5、游戏组织方式不恰当,存在两个极端倾向。一种倾向是游戏始终处于教师的高控之下,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都缺乏自我探索、自主建构的经验,难以获得愉悦的游戏体验。另外一种倾向则是放任幼儿的游戏,认为游戏既然是幼儿的自主活动,那就应将游戏完全交给幼儿,教师主动放弃自身的指导和教育职责,成为一个纯粹的旁观者。这样的游戏多数无法深入,幼儿也只能获得一种浅层次的快乐。
1、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家长更重视幼儿的成绩,而忽视了幼儿人格的发展。
2、环境创设不合标准。《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一般大型园为10-12个班,中型园为6-9个班,小型园不超过5个班2,但是,我们周边的幼儿园中几乎每个班都在30人以上,使幼儿的游戏空间密度加大,老师管理难度较大,教室看起来区角摆放很丰富,实际只是教室的摆设。
3、师资队伍的缺乏,乡镇教师不足。
4、游戏材料种类单一,玩具数量较少,材料利用率较低。
教师的具体组织、指导游戏过程中应掌握以下技能:
1、教师应多观察了解
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为教育教学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游戏指导提供依据。
2、教师要适时的帮助指导
教师在细心观察、分析、总结幼儿的游戏活动规律之后,应该明确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幼儿游戏,对哪些幼儿应该给予帮助,给予什么样的帮助。具体做法是:
⑴隐性指导--教师作为游戏伙伴
以幼儿游戏的伙伴,而不是以教师的身份出现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作为游戏伙伴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往往更能够吸引幼儿,使幼儿玩得更有兴致,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角色地位、参与游戏的目的,随机指导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游戏为前提。
⑵显性指导--教师直接点拨
游戏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能预料的偶发事件,会影响幼儿游戏活动的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介入游戏进行有目的的指导。
游戏中幼儿出现过激的行为,有不安全倾向时,教师必须加以指导。
当幼儿在游戏中有所求助时,教师要予以帮助。此时,教师或提供相应材料,或提供方法,或启发引导,使游戏能顺利进行下去。
3、评价要合理、自然。
游戏结束时,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评价要合理、自然。教师切忌以成人的思维定势,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评价幼儿游戏,而应关注每个幼儿自身能力的纵向发展。评价不要面面俱到,更不能变成一种说教,应该集中讨论有价值的问题;也不必每次游戏后都有评价活动。
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篇十
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调研组于20xx年1月9日至14日,分三个小组对伽师县、疏勒县、裕民县、阜康市、伊宁市、天山区等六个样本单位的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期间共召开园长、幼儿教师座谈会12次,调研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近50所,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100余份。获得了大量资料和信息,基本摸清了六个样本单位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现根据调研提纲汇报如下:
近年来,我区各地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办园行为,使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幼儿园保教质量稳步提高。
(一)学前教育发展规模
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通过扩大公办幼儿园办学规模,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大力兴办双语幼儿园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学前教育覆盖率,促进了我区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1.幼儿园建设。据统计,xx年全区共有各类幼儿园1077所,其中教育部门办204所,占18.94%;民办584所,占54.22%;集体办和其他部门办289所,占26.83%。20xx年全区已有各类幼儿园2563所,比xx年增长2.4倍。其中教育部门办1434所,所占比例比xx年提高37.01%;民办852所,所占比例下降20.98%;集体和其他部门办277所,所占比例下降16.02%。
xx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546所,约占总数的50.70%;县镇217所,占20.15%;农村幼儿园314所,占29.15%。20xx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569所,所占比例下降28.50 %;县镇309所,所占比例下降8.09%;农村幼儿园1685所,所占比例提高36.59%。
据调研数据分析:天山区、伊宁、阜康三市(区)共有城镇公办园12所,其他部门办园15所,合计27所,占三市(区)城镇幼儿园总数的23.3%。表明我区城市仍然以民办园为主,民办园承担着城市市区四分之三以上的幼儿教育任务;裕民、伽师、疏勒三县共有农村民办园5所,仅占农村幼儿园总数的3.4%,而我区农村已基本形成公办园为主的办园格局。
2、幼儿入园情况。各地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为重点,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据统计,xx年全区在园(班)幼儿293397人,其中城市118502人,占40.39%,县镇67448人,占22.99%,农村107447人,占36.62%;
20xx年全区在园(班)幼儿达到490610人,增长了1.67倍;其中城市127508占25.99%,所占比例下降14.40%,县镇82980人,占16.91%,所占比例下降9.24%,农村280122占57.10%,所占比例提高20.48%;
xx年幼儿园适龄儿童数约为97.92万人,在园(班)幼儿293397人,毛入园率29.96%;20xx年幼儿园适龄儿童数约为94.51万人,在园(班)幼儿达到490610人,毛入园率51.91%;20xx年比xx年提高了21.95%。
以上数据说明,xx年以来在国家及我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区学前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适龄儿童入园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学前教育管理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在编在岗的幼儿园教师纳入编制管理,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此外,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采用聘用代课教师等方法,补充幼儿数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据统计,xx年我区有幼儿园教职工18623人,其中专任教师10185人,园长1327人。20xx年我区幼儿园教职工21234人,比xx年增长14%,其中专任教师12322人,增长20.98%,园长1607人,增长21.10%。数据表明,无论是我区幼儿园教职工、还是专任教师都远远落后于我区幼儿园入园率和在园幼儿的增长速度。
据调研数据分析:六县(市、区)共有幼儿园教职员工3834名,其中专任教师2144名,占55.9%,保育员543名,占14.2%,生师比为19.5:1。专任教师中有公办教师1040名,占48.5%,民办1125人,占52.5%;其中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有1216人,占56.7%。
2、幼儿园管理情况。各地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对幼儿教育的相关政策,将学前教育和幼儿园工作纳入教育统一考核之中。以制度化管理为重点,通过强化行政管理、加强教学指导,全面落实幼儿教育工作。每年由教育局牵头联合各职能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幼儿园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评估,初步形成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管理,并通过创建示范性幼儿园活动,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办园质量;
坚持依法审批,实行年检(年审)制度,对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卫生、安全、行政管理等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评估其办学资质和能力,不合格者限期整改。并积极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使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学前教育经费情况。各地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经费,按照《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规范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由教育经费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此外,各地还在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努力加大幼儿园建设的投入。除了解决部分新建幼儿园地面硬化、绿化、美化和围墙等附属工程的资金外,还列出专项资金自聘学前教师,以解决学前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如:伊宁市自聘临时代课教师100名,伽师县自聘名87名,疏勒县自聘63名,有地方财政发给工资。
(一)发展方面的问题
1、城市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由于国家和自治区学前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并未惠及城市幼儿园,致使城市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如天山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共计44所,其中公办园8所,其他部门办园13所,民办园23所,民办园占总园数的52%;伊宁市城区内有幼儿园43所,其中公办园仅有3所,民办园40所,民办园比例达到93%。公办园的极度匮乏造成城市弱势群体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园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他们既上不了数量稀缺的公办幼儿园,也上不起收费高昂的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在城区难以得到体现。
据统计,20xx年天山区有适龄幼儿约22300人,实际在园幼儿11625人,毛入园率52.1%。尚有47.9%的适龄儿童不能入园。天山区小神童幼儿园地处大湾地区,是一所民办幼儿园,尽管每月仅收取管理费250元,园中也有许多空的学位,但是周边仍然有很多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入不了园。
2、农村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发展面临巨大困难。农村非"双语"公办幼儿园既不能享受"双语"幼儿园经费补贴,也得不到地方财政经费的支持,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提高和改善,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发展规模和速度受限。为维持正常运转,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只能通过收取各种费用维持运转,客观上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大多数农牧民子女需要送孩子到较远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接受教育,除承担管理费、伙食费、取暖费外,还要承担交通或寄宿费用,使农牧民负担加重。
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多为差额拨款单位,收费标准(管理费)从50-250元不等,所收费用大多用来支付聘用教职工工资及必要的办公经费。伊宁市实验幼儿园20xx年经费预算收入1877.1 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25.09万元,管理费收入1652.01万元,财政拨款仅占全部预算收入的12%。
3、幼儿园办园条件亟待改善。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除已实施自治区双语项目的地区外,大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办园设施陈旧。阜康市、伽师县、疏勒县将一些旧院落、旧教室、旧办公室改做幼儿园,规模太小,又无寄宿条件,急需要修补或改建。一些乡镇、村双语幼儿园未安装暖气,冬季靠火炉采暖,不仅不能满足需求,也带来安全隐患。各地幼儿园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个别幼儿园甚至出现50-60人/班的情况。
20xx年我区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为4.18平方米,与国家标准6.09平方米有较大差距。其中城镇幼儿园建筑面积5,94平方米,与全国标准11.24平方米差距巨大。农村城镇幼儿园建筑面积2.86平方米,也远远低于全国标准。
4、双语幼儿园经费投入缺口较大。自治区双语幼儿园投资计划是以1000元/平方米的单方造价下达的,近年来各类建材价格不断上涨,新动工的项目幼儿园实际单方造价比自治区下达的投资计划单方造价高出许多,加上各地需自筹附属工程经费(每所幼儿园需要附属工程配套经费大约为30万)、发放自聘教师工资,使"双语"幼儿园项目县感到压力巨大,一些幼儿园的附属工程建设滞后。
由于我区各民族大杂居的现状,使得各幼儿园在招生时,选择了混合编班,一个班里既有少数民族幼儿,也有汉族幼儿,少数民族幼儿享受双语补助,汉族幼儿未享受补助,呈现出民、汉幼儿同园不同待遇、"一园两制"的现象。
(二)教师队伍的问题
1、幼儿教师编制短缺,数量严重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非"双语"公办幼儿园编制管理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在编教师 "只出不进"。为弥补教师缺额,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办园聘用大量代课教师,从而造成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聘用教师所占比例逐年加大的现象。"双语"幼儿园虽然通过自治区学前双语教师招聘补充了一些学前教师,但补充速度远远跟不上项目的建设进度。
据统计20xx年六县(市、区)共有专任教师2144名,其中公办教师1040名,占48.5%,聘用教师1125人,达到52.5%。六县(市、区)共有在园幼儿52349名,按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每班幼儿30人、配备两教一保的要求,六县(市、区)应有教师(含保育员)5232人,现有教师(含保育员)2687人,缺2545人,缺额近一半。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幼儿教师尤其是农牧区幼儿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很低,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大量存在,学前双语教师"一缺两低"(汉语水平低、汉语授课能力低)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伽师县304名幼儿园专任教师中,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52人、占17%,具有教师资格证的32人、占11%,汉语水平等级达标的56人、占18%。
3、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六县(市、区)虽然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文件精神,将在编在岗的幼儿园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对待,纳入编制管理。但聘用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养老、医疗、户口、住房、培训、及职称等基本权益缺乏保障。在参与问卷的87名教师中,有职称的仅为19人,占21.84%。待遇低、工作量大,致使目前幼儿园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更为突出。教师问题是制约六县(市、区)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自治区工资补助的临时聘用学前双语教师享受三金,在缴纳三金后的实得工资在600-700之间,而各县自聘教师工作待遇不足800元(伊宁市自聘教师人均工资800元,伽师县自聘教师人均工资600元,疏勒县自聘教师人均工资300-600元),而且不享受三金,在承担完交通、午餐等费用后,工资所剩无几。
(三)管理方面的问题
1、其他部门办园数量下降,管理缺失。近年来,其他部门办园在改制或企业破产时,园舍大都被挪作他用或直接拆建做房地产开发,致使企事业幼儿园数量大幅降低。乌鲁木齐市xx年还有其他部门办园83所,20xx年只有62所,五年间已有21所其他部门办园消失,超过四分之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中心区的教育用地一地难求,如果任由企事业单位随意关停幼儿园而不采取补救措施,不仅会造成国家教育资源浪费、教师流失,而且会使城市幼儿"入园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
2、对民办幼儿园尤其是无证园的管理不到位。六县(市、区)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民办幼儿园准入不严格的现象,城市和农牧区均有相当数量的无证园,这些幼儿园无任何办园手续,师资、园舍条件等都无法达到办园要求。此外,由于对民办园监管还不到位,致使民办幼儿园在收费、教学、园舍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园舍建筑面积、户外活动场地和卫生条件不达标,等。
(四)保教质量方面的问题。
1、幼儿园管理队伍薄弱。各县市"双语"幼儿园园长主要为乡镇小学校长兼任或小学调剂教师担任。管理者缺乏学前教育管理经验,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文件不了解,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是造成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
2、幼儿园保教质量堪忧。幼儿园班额普遍过大,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专业化水平低,教学方式单一、保育员缺乏培训,教育手段落后,保健医生缺乏,幼儿园保教质量堪忧。此外,由于幼儿园经费、人员配备不足,致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疲于应付;同时,由于一班一师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了大量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了办园效益。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面对我区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园所差异等,努力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强化政府责任,将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1、将学前教育纳入自治区""规划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前教育实行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学前教育,其他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将学前教育逐步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2、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一律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归口审批、登记注册制度。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学前教育的职责,并明确职能机构。选配有一定政策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懂业务的专职干部和教研、督导人员充实到区县学前教育管理队伍中,加大对本辖区学前教育的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建立起学前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二)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形成中央、地方各级财政共同承担学前教育经费的新局面,大力发展普惠性的公办幼儿园。
1、城镇在实施旧城改造、新区建设时,要做到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原有小区配套幼儿园(民办),通过政府统筹安排,交当地教育部门办成普惠性的幼儿园,满足小区居民和外来人员子女就近入园的需求。
2、加大对农村幼儿园园舍建设和改、扩建的力度。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将原有学前两年幼儿园的办园体制逐步过渡为学前三年,进一步增加幼儿园容量,改善办园条件,基本满足所辖区域人民群众入园需求。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
3、企事业单位幼儿园,不得随意关、停、并、转,对于部分不具备独立办园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应本着平稳过渡的原则,在政府统筹下,将所办幼儿园交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划,或由社区或具备条件的团体、个人承办。确保"三不一保",即坚持三个不变:办园性质不变,教师待遇不变,教育经费投入不变;"一保",即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4、积极发展普惠性公办园,仅仅依靠预算内的财政投入是有困难的,还需稳定并扶持部门办园。要积极调动企业、事业、个人等社会各方力量,多形式并举,多渠道投资,多元化办园,形成政府办园、企业办园、联合办园、股份制办园、个人独资办园等各类幼儿园竞相发展的新局面。
5、对贫困家庭子女及流动务工人员子女入园,建议采用发放"幼儿教育券"或向民办园购买学位等方式解决入园困难。家长可持券自由选择正规的幼儿园,幼儿园凭券向政府换取公共教育经费,以此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使经济贫困家庭适龄学前儿童能够受到完全或部分的资助,确保他们就近有园可上,上得起园。
(三)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加强规范管理。
1、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办园格局。
2、将民办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师资培训和督导评估纳入教育局统一管理,加大民办幼儿园规范化管理,扶持民办幼儿园扩大规模、完善硬件设施,引进先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形成并发展办园特色,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增加教职工编制,提高教师待遇,完善聘用制度,稳定教师队伍。
目前我区各类幼儿园中教职工比例较低,尤其是教师紧缺,师生比严重超标,教师待遇得不到妥善解决,教师素质偏低,幼儿教师流动性大。
1、增加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保证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缩减。双语幼儿园目前按每班一位教师的标准配备师资,班级未配备保育员,幼儿园未配备保健医,无法保证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也不符合《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劳人编[1987]32号文件规定(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6-1:7),建议增加双语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城市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及时补充幼儿园教职工人数,尤其是幼儿园教师、保育员及保健医。
2、建议对幼儿园原聘用的在岗不在编、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双语教学、学历为中等专业、高中或"五大"生,经本单位、县市教育部门考核合格者,在教师招考时从学历、年龄上予以照顾。
3、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在职幼教人员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幼儿园公办教师的工资及其它待遇要与中小学公办教师一样,列入区政府财政统一发放,并做到按月发放教师工资。对于农牧区等较偏远的地方,根据工作距离,发放交通及误餐补贴。
4、监督完善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待遇问题,实行幼儿教师最低工资福利保障制度,制定幼儿园教师最低月工资标准,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
5、提高幼儿教师职称评聘比例,各地教育部门应将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审纳入当地教师职称评定系列,切实解决幼儿教师尤其是双语及民办幼儿园教师职称问题。
6、健全幼儿教师培训体系,把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继续教育规划,落实培训经费,开展多形式培训,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
(五)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学、保育工作的管理。
1、积极开展自治区及各地示范性幼儿园的评审工作,发挥这些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在社会力量办园中,扶持一批办园思想端正、管理严谨、教育质量高又拥有较好社会信誉的幼儿园作为示范园,在全疆形成以社区为背景的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机构。
2、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及无证民办幼儿园,要坚决取缔,但要建立科学合理和富有人性化的关闭方案,当地教育部门要做好无证幼儿园关闭后的幼儿分流工作,街道乡镇要妥善解决无证幼儿园举办者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对那些基础好、有一定办园经验的非注册幼儿园,应当以管理和引导为主,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进时间表,以促进这类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六)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依照学前教育事业的社会公益性属性,各级政府应确保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学前教育的地位,将学前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的统一规划与管理之中,落实人力、物力、财力。逐步完善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方面强调各级政府部门投入的责任,形成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强约束;另一方面按立法规定,确定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方向、使用细则、效率评估等办法。
2、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单列财政预算。在教育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长。
(2)下拨公用经费。公共财政安排非双语幼儿园的学前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与双语幼儿园等同,并做到逐年增长。
(3)设立专项经费。如: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全区范围内学前教育机构各类奖励和各类幼儿园的改扩建项目专项扶持,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确保专项经费的规范使用;基本建设专项经费,用于保证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部分幼儿园的改扩建等;维修改造专项经费,用于维修和改造幼儿园园舍;教育资助专项经费,向困难家庭幼儿发放适当的营养午餐补贴,确保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子女入园,并统一纳入中小学教育资助专项资金;学前教育研究专项经费,以科学研究保障我区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
3、合理确定幼儿园收费标准,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明确学前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公平性和社会福利性的属性,通过专业研究确定学前教育支出的标准,立足于举办普惠性的学前教育。一方面推行质价统一的幼儿教育收费机制,公办幼儿园实施等级收费,民办幼儿园按半圆成本核算收费;另一方面为了体现对薄弱幼儿园的扶持,采取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生均定额补助政策,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资助制度。
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各地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确保大力发展我区学前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