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怎么排产优质(四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生产计划怎么排产篇一
1、举办一次专题教育,在全处及商城业户中普及消防安全知识,组织开展消防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有条件的话举办模拟演示或演习。
2、坚持每月一次安全生产检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管理处与全体工作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进一部强化网格化管理。
3、夏季到来之前,继续对公共设施、消防通道进行维修、改造。组织对辖区企业消防设备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继续与辖区业户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5、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户部山实际,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1、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服从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坚持“早检查、早发现、早报告、早排除”的工作方针。
2、入汛前,对户部山城排水沟进行一次清理,确保排水管网畅通。
3、建立和建全高效的工作体制和快速反应机制,统一领导,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和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生产计划怎么排产篇二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加强生产管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强化重大风险的监控措施,建立和完善应急救缓和应急保障体系,确保局机关正常运行目标的全面实现,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xx市司法局与各级司法局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事故控制指标
1、杜绝重伤以上伤亡事故;
2、杜绝重大火灾、燃烧爆炸事故;
3、食堂要做好保鲜、保洁、防毒、消毒工作,加强食物入口管理,杜绝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
4、降低一般事故频率,一般人身伤害,轻伤事故频率不超过3人次,本单位管理区内不发生交通事故。
5、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努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安全生产工作要求
1、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安全生产、依法承担安全生产责任。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应和相关管理人员共同自觉学习,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能
力,达到相关规定要求。
3、把安全生产实绩作为本单位与各管理人员工作和重要考核内容,实施安全工作考核并且奖惩分明。
4、在工作中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审议安全生产工作规划并进行安全生产规划的具体实施。
5、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运行情况,及时监督落实重大问题和事故隐患解决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6、做好生产设备、安全装备、消防设施、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的检查维护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与设备维修人员联系进行维修处理,使其经常保持完好和正常运行;督促教育员工合理使用劳保用品、用具,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及更新工作。
7、向市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检查督促、事故隐患整改情况等方面的.汇报,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应进行专题汇报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8、组织所属干部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今后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未获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9、及时进行建设项目的安全方案审查与实施,保证建设项目与安全设施同步进行。
10、进行本单位重大危源应急预案编制,组织预案救灾演练,落实应急救援人员。
11、推广安全生产工作先进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安全生产
工作思路,使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三、安全事故控制
1、必须组织本单位员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和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强化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撤离职守。
3、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报市司法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保护好事故现场,按“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严肃查处事故责任。
4、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支持配合事故抢救,提供便利条件并保持正常生产。
四、安全工作报告与考核
每月市司法局组织的生产分析会,各县(市、区)要把安全工作作为一项汇报内容;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5日前上报本单位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应包括附件中内容);年底12月25日前上报本单位领导签名的安全生产履职报告书。内容为:
1、领导职责履行情况;
2、本单位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3、对事故隐患或事故的处理情况;
4、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采取的措施。
五、经验介绍和建议。
市司法局安全生产领导办公室将根据本单位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状况和安全生产履职报告汇报内容进行实绩考评,做为年终对单位负责人的考核依据。
对于单位负责人失职造成的安全事故,市司法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市司法局生产管理办法采取行政处罚及经济处罚,对于达到刑事诉讼条件的另有关部门处理。
五、附则
本责任书自取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执行期为20xx年1日至20xx年12月31日。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xx市司法局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二0一一年一月九日
9月
附件1
安全工作汇报应包括的内容:
1、安全生产责任签约的情况(只限第一并上报),与安全岗位相关的人员签约数,签约率。
2、会议情况:主要负责人亲自召开会议次数,分管负责人召开会议次数;
3、伤亡事故处理情况:死亡事故多少起,死亡人数,重伤事故多少起,重伤多少人。
4、安全检查情况:安全检查总的情况,检查多少次,查出隐患多少条,整改隐患多少条;
5、安全培训情况:生产法的学习情况。
生产计划怎么排产篇三
1、充分利用例会和车间班前班后会,将公司第二次创业的精神认真传达,使车间员工真正领会到公司的发展要求、前景和目标,筑建员工以厂为家的思想。
2、加强了班组培训学习。车间班组长的责任直接影响车间的工作质量,因此,在04年的班组建设中重点加强了班组长的培训与学习,使他们真正发挥技术骨干和模范带头作用。
1、加强了对班组安全检查力度,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限期整改,使安全隐患大大降低,确保了04年的安全生产。
2、充分利用周二安全例会时间,认真分析一周来的安全生产情况,将车间发生的安全事故认真分析总结,吸取经验,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积极配合质量管理部门对车间质量的检查力度,并强化生产技术的管理力度,使产品质量一次抽检合格率大大提高,水分超标现象减少,产品板结现象得到较好控制。
1、制定了现场管理制度,并在生产过程中认真执行,宣传贯彻“5s”活动,并认真组织实施,使现场管理得到大的改善。
2、将东厂所有积压余料进行消化,避免了原材物料的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改善了现场。
1、分别对一、二、三、六车间的部分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改造,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2、通过公司组织处出学习,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将新的生产工艺配方成功应用于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总之,04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如下方面: 一、安全方面: 安全管理有好多没有到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生产计划怎么排产篇四
1、 成立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和清洁生产审核小组,明确其职权范围,并下红头文件;
2、制定职工清洁生产培训计划,近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清洁生产考试,保存试卷,整理成绩;
3、在公司、车间等场所悬挂清洁生产标语、口号,营造氛围;
4、各车间、班组利用班前会等机会,宣讲清洁生产的意义、要求,建立会议记录;
5、组织全体员工征集清洁生产审核方案,每人至少一条,一经采纳者给予经济奖励;建立清洁生产审核方案台账,确定责任人、措施和完成时间,分工实施;
6、对今年以来已经实施环保、节能、安全、技术等改造项目,建立详细台账,健全档案,整理成方案(内容、投资、效果等),总结实施效果;
7、收集并整理现有环保、节能、安全等管理制度,提出修订和补充意见,以制定发布公司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8、对现有生产工序进行过程分析,明确各工序所用原材料、资源能源消耗、产生废弃物种类和数量,绘制工艺与污染物排放流程图。
9、对近二年的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产品及产量进行统计分析,与国内外同行业比较消耗水平,与国家省市等要求比较实现情况,以找出改进环节;
10、 建立污染物台账、能源资源消耗台账、有毒有害物质台账等记录;
11、 现场巡视设备跑冒滴漏现象,并治理,建立台账、档案,评价治理效果;
12、 建立健全生产设备、计量器具台账、档案,并检查有无国家限制使用、淘汰设备工艺,有无落后设备工艺,有无高耗能、高噪声设备工艺,可提出更新改造计划,作为清洁生产方案;
13、 车间如有废气、废水排放监测及污染物总量计算,是否达标(参照环保部门的数据);统计近1年内环保方面的检测报告。
14、 商定本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和清洁生产目标(节能降耗、减排增效)。
15、 绘制公司平面位置图,地理位置图,车间设备布局图、公司所有工程生产关系示意图、生产工艺流程图及污染源分布图。
16、 组织人员开会,照相或录像开会的现场(首次动员会全员、小组会议、车间培训会、应急演练、考试、小组方案讨论会)。
17、 需要整理的记录
(1) 生产日报表
(2)原料购置、消耗、贮存情况表
(3)理化检验报告单
(4)废物的产生、处理、排放情况表
(5)财务报表
(6)事故记录与报告表
(7)设备、管路、线路的维护与检修记录
(8)公众反映情况记录
(9)能源消耗报告单
18、 统计法规有无过期,下载新版本,增加地方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