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读了三字经的感受实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了三字经的感受篇一
妈妈告诉我说,《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九百年的历史。它是一个万花筒,包罗万象,把“历史、地理、人物、天文、诗书、礼乐、教育、哲学”以三个字为一句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可以称得上“学一书而通万卷!”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它华丽的书页,去品味它独特的风味。
阅读着,收获着,我爱不释手,很快就把它读完了。
合上《三字经》,那一个个富有节奏感的句子依然在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三字经》让我爱不释手,因为它让我懂得了学习的真谛。“玉不琢,不成器,子不学,不知义。”其含义为一块玉石只有经过精心雕琢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绝伦的玉器。其实人也是一样,需要在磨砺中成长,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幼不学,老何为。”其含义为小时候是学习最好的时光。因此,我们要趁年少时勤奋学习,不断地探究书中的奥秘。读书必须知道:“学则智,不学则思,有不满,则进步。”意思是说求知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从每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地点,寻找学问,寻找答案。
厚厚的《三字经》中我最喜爱的一句是“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告诉我:对于学习,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专一。即“一心不能二用”。是啊,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成绩好坏之分呢?仔细想想最根本还是自己的心思问题,是不是花心思学习了,是不是“用心专一”了。当机会从身边溜走的时候,要想想当时为什么不用心一点儿呢?
在这本书中,我还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说: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要尊敬父母,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奋斗力,要有高尚情操。
《三字经》,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它陪伴着我成长,成长……
一本好书,一生经典!
读了三字经的感受篇二
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巅,源远流长。其中以少儿启蒙读物《三字经》为代表的作品最为典型。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三字一句、含义简单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至今为止还未探索出这本书的作者,即使如此,有些人们也把它谱成曲,让优美的旋律净化心灵,升华个人思想,让你在体味韵律的同时,获得并体察到了人生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的内心世界。
人之初,性本善。
这两句放在《三字经》的开头,一语双关,既从人的本性开始写起,结构明确,也阐述了人的本性,即人出生的时候,天性本来是善良的,通过钱文忠教授介绍:最初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是儒家思想创建者孟子。在孟子的言论中,重点以“仁”为主,我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这种观点可以使很多人避免“雾里看花”,从而走上不归之路,人性本善,是人类内心世界真是的写照。
性相近,习相远。
人的本性差距不大,但是由于受到后天外来环境的熏染,差距越来越大。可见在古代,就有人对“后天环境”做出了评价,认为导致人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这句“古训”一直沿用至今。在这个繁华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给人们增添乐趣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的天性,沉溺于其中,从而便有了教育。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如果不去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受到变迁,而学习的根本办法,就是专一”。这是钱文忠教授对这句话的理解,我对这句话,情有独钟,因为人性格的养成是要受到后天教育的影响,对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他们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上网、打游戏、逃学、说脏话,这些现象在中学生中已经是很普遍了,而教育就是挖掘他们本性的善良,让他们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才是社会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