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电视专题片《生命重于泰山》的心得体会最新三篇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关系到每个员工切身利益的,安全生产不仅仅是员工生命健康的保障,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观看电视专题片《生命重于泰山》的心得体会最新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观看电视专题片《生命重于泰山》的心得体会
观看《生命重于泰山》专题片,让我们知道了安全的重要性,生命是宝贵而脆弱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安全隐患都像凶残的野兽般盯着我们麻痹的神经。我们不能因为忽略了那些潜在危险而没有了防范意识,一次次的悲剧发生让我们时刻敲响警钟,安全就是我们生命的支点,如果我们不注意安全,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我们要知道生命重于泰山。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种责任。什么为责任?责任就是做好自己分内应做的事。在工作中,人们往往会因为忽略细节问题而让自己身处于危险环境当中,所以我们在做事情时要加强注意细节,保证自身与他人的平平安安,这就是一种负责;安全是一种经验,每出一个事故,都能总结一二三条的教训,而这些经验的日积月累,就会成了我们的规章。
专题片中播出了在多个场合中提出的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让我一次次地体会到“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的现实力量和时代意义。强调的,仍然是重要的。深入贯彻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需我们的共同努力。
要加强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安全生产,教育为先。现代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科学认识安全管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生产月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还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群众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并做到预防为主,防范措施到位。
要以人为本,激发安全职责。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因为人是最根本的,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人的行为贯穿着生产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再先进的安全设施和机器也要靠人去操作、去控制、去维修,其科技含量愈高,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愈高,在这其中,人的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等方面都占着重要的主导地位。所以,要以人为本,需要重视人,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民主化,通过激励作用转变安全方式,引入多种激励机制,进而全面地激发安全职责。
要社会参与,坚持群众路线。要保障生产安全,必须通过加强社会宣传,强化制度管理,才能在社会上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然后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要让人们群众认识到:生命对于任何人来说只有一次,讲安全就是珍惜生命,珍爱自己,只有人人做到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才能做到不被人伤害和保护他人不被伤害。只有树立了这样的生命安全观,才能以意识指导行为,在行动中强化意识,珍视生命。
要强化责任,健全考评机制。实践证明:安全好不好,关键在领导。要完善和落实“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必须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通过严格的考核,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形成动态考核评价机制,才能扭转一些干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和不务实现象,使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所作的努力取得实际的效果,达到有效地防患于未然。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能为了落实而落实,安全生产一定要杜绝形式主义,我们一定要从方法方式上进行创新引领,“如果一次又一次在同样的问题上付出生命和血的代价,那就不是工作态度和工作问题了”。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深刻铭记于心,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安全没有万无一失,只有一失万无。
篇二:观看电视专题片《生命重于泰山》的心得体会
在第二十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公司组织观看了《生命重于泰山》专题片。“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生命重于泰山,务必牢固树立“防为主、防为上,查隐患、除隐患、保安全”的工作思想。
作为公司负责人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要开展全员安全生产大排查,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重实效”,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稳定。安全工作要从以下方面开展:
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并按照职责实现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缝隙。
二、强化各级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综合行政、安全稳定。提升各级管理干部对安全生产的认知程度。
管理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企业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打铁还得自身硬”,作为公司的各级管理干部必须要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要把员工视同自己的兄弟姐妹,从心底感激他们的付出,为他们创建舒适、放心、安全的工作环境。必须具有大局意识,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效益的关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抓好安全生产事关企业发展和员工幸福安康,真正把安全放在生产经营发展的第一位置。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要善于调查研究,集思广义,学习借鉴,加快安全生产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推广应用。践行“自动化减人、机械化换人”的生产理念,逐步实现岗位无人化操作的安全目标。
三、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树立一切事故皆可防的预防管理思想。
必须整合一切条件、以极大的责任感来做好安全。一个企业最大的危机、最大的威胁是干部责任感的缺失,不愿意承担责任、不履责、不作为。所以,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加强干部作风管理,提升管理干部安全管理能力。其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已经写进安全生产法里了,如何将法律中的条款变成执行和落实,才是我们该努力奋斗的方向。我公司已将所有干部的聘用、晋升和定期安全绩效是否达标作为对所有干部的基本要求列入干部使用管理范畴,对管理干部根据年度业绩实行一年一聘,其中安全目标作为第一目标进行考核,从源头上把好干部安全管理基本能力关,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待安全的站位高度。
四、开展行业安全管理对标工作。通过学习借鉴优秀企业的安全管理经验、管理流程和做法,加强公司本质安全构建、制度体系建设。
篇三:观看电视专题片《生命重于泰山》的心得体会
看完《生命重于泰山》专题片,作为应急管理队伍中的一员,感触颇多,对“隐患胜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理解又更深一层。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标志,是党和政府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要求,我们必须从思想理念上强化为民保平安、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把宗旨意识体现在担当作为中,把正确政绩观贯穿在干事创业中,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切实承担“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始终保持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定力,根据安全生产形势和实际,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安全发展水平。目前来说,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讲政治促发展重民生的高度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在行动上,坚持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保安全,把“生命重于泰山,人民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践行于应急管理干部的初心使命,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要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责任是落实安全生产的关键和保证,近年来,安全生产领域一批法律法规修订完善,一批重量级的制度相继出台,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制度保障。
亲自签发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之规定》,提出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要求,形成了系统的、全方位的安全监管责任担当之网。只要我们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铁面、铁规、铁腕、铁心”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狠抓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就能守牢安全生产底线,防止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发生。三要倒逼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承担的主体责任是最基础的责任,但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安全发展理念树得不牢,“重效益、轻安全”,摆不正安全和发展的关系,依靠企业主动落实主体责任,还有一个艰苦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推进宣传教育培训,推动安全文化深入人心,切实增强安全生产意识,从根本上调动全民保安全的主动性;要求我们加强执法检查力度,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打非治违”等行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加强引用约束、安全承诺、风险报告、举报奖励等制度建设,发挥出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推动企业积极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四要提高应急管理干部综合能力素质。安全生产必须以人为本,没有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安全生产就没有最基本的保障。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应急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当前看,需要提升四方面的素质能力:一是要提升政治素质能力,坚定理想信念。二是提升科学研判能力,能够制定和实施符合实际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三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四是提升执行落实能力,持续提高应急管理干部执法检查、风险防范和事故查处的业务水平,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实落地。
总之,坚决抓好安全生产,有效防控化解重大风险,是我们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真抓实干、奋发有为,确保党中央关于“做好安全生产,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落地生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观看电视专题片《生命重于泰山》的心得体会最新三篇】相关推荐文章:
2021专题片生命重于泰山电视观后感
生命重于泰山电视专题片2021观后感心得
生命重于泰山电视专题片观后感(精选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