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局外人读后感100字 局外人读后感800字(大全三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局外人读后感100字 局外人读后感800字篇一
当里外两扇门伴随着警示灯响起缓缓打开,最先迫不及待动作起来的往往是地铁外的人,他们一脚踏进车厢,视线立刻像探测仪一样开始搜索,目光所及处一发现有空闲的座位,便快步冲上前去,目标精准,下手狠辣,坐下之后长舒一口气,仿佛一场战役告终--这是“保守派”。而我定义的所谓“激进派”的那一帮人,他们的行为更具有攻击性和突破性,不仅率先行动,还会本能地拨开所有挡住自己路和挤着自己的人--管他往哪个方向拨,只要不碍事了爱去哪里去哪里。他们发现目标后的反应极其敏捷,几乎是小跑着地冲向座位,一点也不在意冲过来的一路上踢翻了多少行李袋,踩到了多少脚尖脚后跟,撞倒了多少没站稳的人。他们安稳就坐后,把不在意毫不掩饰地表现在脸上,我喜欢把那种表情叫做:“胜利者式骄傲”。而最有意思的事情莫过于当“保守派”遇见“激进派”,这样的景象时常出现在客流量颇大的站点。他们竟然出乎意料的首先统一了战线,一致怼回下车的人,然后才开始分两派站队。根据我的观察,每一个“保守派”都是成为“激进派”的潜力股,只可怜那些不争不抢跟在队伍末的人了,要么被急切的上车人插队,要么被愤怒的下车人推搡得更远。等再有机会靠近地铁门时,警示灯响起,门在眼前缓缓关闭。
我看加缪的《局外人》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个时候还没有上大学,没有接触社会,只坐在家里的小汽车里,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回家如此两点一线地跑着。再次拿起《局外人》这本书,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句话:“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记得这句话呢,因为它荒谬得让我不敢置信,违背常理,违背我从小被灌输理解的道德观。顺着开篇的这句话接着往下读,我愈发觉得字里行间甚至书缝里都透着荒谬,主人公默尔索的形象冷漠进了骨子里,罔顾道德和情感要求,罔顾社会的眼光,罔顾宗教规则。他之所以会被当作一个怪人对待,就是由他完完全全自我的、封闭的、脱离社会的局外人性格导致,这是这本书显而易见表现出来的信息,所以最后默尔索被众人言语讨伐直至判处死罪的结局,也可以理解为是他咎由自取。但如果仅仅只是这样,我就不会从这本书里读到悲哀。
在母亲的葬礼上不掉一滴眼泪,冷眼旁观前来为母亲吊丧人的悲伤,葬礼第二天就与女人欢愉……这样的默尔索形象理应是得不到任何人的同情的,事实上,让我对表象塑造的默尔索形象发生改观的是一段话:“很久以来,我第一次想起了妈妈。我似乎理解了她为什么要在晚年找一个未婚夫?为什么又玩起了重新开始的游戏。那边,那边也一样,在一个生命凄然去世的养老院的周围,读书笔记.夜晚就像一个令人感伤的间隙。如此接近死亡,妈妈一定感受到了解脱,因而准备再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再哭她。”这似乎是一种平静面对死亡的态度,没有很多悲伤,反而充满了思考和理智。我们今天社会中常常会用“理科男”“理科女”来形容某些理性思维大过感性思维的人,说的时候总包含些对这类人缺乏情感的鄙夷和不认同。我们都说人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而谈及悲伤、痛苦这类情绪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靠眼泪来表达,这也是为什么默尔索在葬礼上不哭的这一行为日后会受到那么多人诟病的原因。但我们难道要因为哭是大多数人在葬礼上的反应,就要把哭定为评价一个人是否真爱逝去的人、是否真正悲伤的唯一标准吗?在中国汉族、土家族、藏族、彝族、壮族、撒拉族等民族,有些一直保留着哭嫁的传统婚姻习俗,从新娘出嫁的前半个月,甚至前三个月哭嫁就已经展开了,这一民俗颇有历史渊源,出嫁时姑娘不哭不仅会被认为不吉利,还会受到舆论的谴责。但放在今天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废除了这一封建习俗,只在少数边远地区依旧存在。在我们一向倡导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和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面对传统文化这一背景下,哭嫁的习俗的消逝是不是可以向我们证明些什么。
局外人读后感100字 局外人读后感800字篇二
当初我们英文课读这本书的时候,同学们都讨论的很激烈,有觉得默尔索的性格不可思议的荒唐,有觉得默尔索很酷,而我想的是——为什么他就能变成那样的性格?不过世界上人那么多,总归有一个默尔索,所以也就没有再钻牛角尖。但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很复杂,而且也一直在变化,好吧,说远了。
我把默尔索的变化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开头至杀人案,基本上可一看到默尔索无疑比起普通人缺乏了一些情感,但他是一种未经过reason的非常自然、无意识的状态。他非常会观察,对外界趋于客观。这是他的nature,还未经过下意识的改变。所以他简简单单杀了个人,因为太阳太讨厌了,这其实说得通不是么?
第二个阶段基本上cover了全文,从中间到那位牧师全算上。默尔索干了件大事——对他来说,他也感觉到不一样了。而对于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这可相当不可思议。所以法官问默尔索你愧疚吗,所以marie一而再再而三地安慰默尔索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默尔索压根不觉得这是个那么大的问题,监狱挺无聊的,但渐渐睡个十六个小时,再消磨过剩下的几个,一天就过去了。唯一困惑,唯一让自己烦躁的就是法官啊,或者marie,他们都和自己想得不一样。法官还有那个养老院的director为什么要说自己那么多坏话,这种恶意让默尔索很难过。监狱适应得不错,可要消除和别人的矛盾(conflict)可挺让人不爽的。而这种不爽在牧师来的时候到了极点,所以默尔索又咆哮又生气地跟牧师喊了一通。
说了之后,他——第三个阶段。他觉得没啥可在乎的了。他的结局只有一个——死亡。不是一时的自暴自弃,默尔索是真正接受了这个事实并无所畏惧。这个世界冷漠就冷漠吧,我有法子对待这样的冷漠。而我死的那天,我可以期望的也就是一些人带着对我深深的仇恨来看我的死刑。我只能期待这个,那就期待。
默尔索某种意义上算是局外人,因为他容不得一点虚伪,一点都不可以,这跟很多人都不一样。但是他也跟大部分人一样,想要活得舒服些,不然他为什么折腾出来一个荒谬主义呢,也不过是不让自己失望。最后死的那一刻,他肯定也是满足的,至少他让他自己变得满足。
局外人读后感100字 局外人读后感800字篇三
妈妈今天死了。也许是昨天,我还真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发来的电报:“母去世。明日葬礼。敬告。”这等于什么也没说,也许就是昨天。
主人公默尔索随即去办理母亲的后事,他请假,长途跋涉来到敬老院。守灵过程中他不想看母亲最后一眼,全程也很冷静沉默的样子。他喝咖啡、抽烟、与人聊天和睡觉休息。
葬礼的第二天他与玛丽相遇,一起去游泳、看喜剧电影、滚床单。
生活回归正常,默尔索与朋友雷蒙去海边玩遇到了朋友的仇家大打出手,稀里糊涂的杀死了一个人,锒铛入狱。
在庭审过程中,法官和律师都把关注点放在默尔索是否是个好人而争辩着,完全把默尔索置身在外,最后根据默尔索“没有在母亲去世时表现的无动于衷,随后和玛丽寻欢作乐,连开五枪杀一个人”而被定义成一个毫无道德人性的杀人犯,最终判下死刑。
故事的最后,是默尔索心中的独白,也是最令人反思的地方。
以上,就是这个故事的大体内容。
根据我的描述,你是否也认定默尔索是一个泯灭人性的人呢?如果认同的话,那你就和书中的法官、群众无异了。
默尔索的种种怪诞行为乍一看难以理解,但事实上,他才是活得最洒脱、最充实、有着深沉本真追求的人。
他并非对母亲没有感情,只是不愿意强迫自己通过做戏而表现出我很伤心。并且,他认为死亡是无法逃离的必然环节,母亲的去世算不上什么坏事。尽管形式上他的表现不符合孝子标准,可还是在灵魂深处敬爱母亲的。
01本质
人类终有一死,却又总怀着对未来的希望。人类的命运本来就是荒谬的、孤独的与痛苦的。人类唯一的自由就是清醒地活在这样的世界当中,拒绝盲从和虚伪。
02态度
默尔索总是和这个世界保持距离,保持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他从一开始就认清世界的荒诞虚伪,所以他保持沉默的态度。他和人们保持距离,他不屑于迎合道德规范。
当玛丽问他爱不爱她的时候,他明明知道女友想要的答案,可他依然毫不隐讳地否定;雷蒙热切地询问他能否和自己结交,他也只是淡淡的回应着;老板对他寄予厚望,要他担当要职,他仍不肯委屈心灵,阿谀迎奉,而是立马拒绝;在法庭上,律师要求他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让他承认为母亲的去世感到悲痛不已,莫尔索却认为没必要撒谎遮掩什么,直言不讳;检察官批判他“没有灵魂,没有丝毫人性,没有任何一条在人类灵魂中占神圣地位的道德”,他也没有声嘶力竭地为自己辩护,反驳这些不公正的指责;最后神父为他做临终的忏悔仪式,他却说“我不相信上帝”,并且坚持称没有对某件事真正悔恨过。在得知不公正的死刑强加于身后,他认为自己一直是幸福的。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的天性,但是默尔索却不以为意,摆脱了死亡对他的困扰。
03选择
大部分人总是表里不一,他们做的往往并非他们内心真正渴望的。他们都有一种群居意识,惧怕被疏离与被排斥,惧怕孤单无依靠。但是默尔索却有意无意地要跳出这个世界的既定模式,保持和芸芸大众的距离,完全遵照内心本性,做一个冷眼旁观、我行我素的局外人。
他不崇拜任何精神偶像。于是不论神父怎样耐心劝导他皈依基督,虔心忏悔,他却不肯服从,并且坚信自己没做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