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爱国事迹简介 季羡林的英雄事迹优秀(六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季羡林爱国事迹简介 季羡林的英雄事迹篇一
有一年一位北大新生看见一个老头在报名处,就对他说:“大爷,你替我看一下行李,我去办手续。”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才回来。次日当他在开学典礼上看到那老头坐在主席台上,一打听,他就是北大副校长著名学者季羡林时真的吃惊不小,对同学说:“就像个邻居大爷,一点也看不出来。”
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后来他在北大听到一个新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季羡林爱国事迹简介 季羡林的英雄事迹篇二
“妈的,这些混蛋教授,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 还整天考, 不是你考, 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看了这几句话,大家会想,这又是哪个不成器的顽皮学生被考试所逼发出的愤怒呼声吧。错了,事实上,这段话来自己故国学大师季羡林。 1934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所写的日记中的一部分。
2003年, 辽宁美术出版社决定把季羡林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写的日记出版,当时,针对这段话,编辑曾向季羡林提出“做适当删减”, 季羡蕴林坚决不同意, 他的意见是:一字不改。“我考虑了一下,决定不删,一仍其旧,一句话也没有删。我七十年前不是圣人, 今天不是圣人, 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我不想到孔庙里去陪着吃冷猪肉。我把自己活脱脱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就因为这样,我们大家才有幸目睹了季羡林在清华园学习时的“原生态”的青春记录。
只要是大学毕业的人,在漫长的十几年求学生涯中,谁又没有过对某一学科老师或者学校类似的抱怨和苦脑呢,我们只能说这是“人之常情”。在季羡林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家后,他也丝毫没有脱离“人味”,去刻意把自己的青春粉饰得多么高大脱俗,多么完美无瑕,而是毫不遮掩地把自己的“低级”本色主动暴露在众人面前,可谓真性情也。
不得不说,季羡林在学术上的造诣,必定和他做人的境界大有关系。也许季羡林的学问我们难以企及,可是季羡林的“真性情”是否会让我们愧对自己呢?
季羡林爱国事迹简介 季羡林的英雄事迹篇三
季羡林《我的治学之道》演讲:1936年,我师从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学习梵文和巴利文。第四个学期念完,我开始慢慢写论文。过了大约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写成了一篇,相当长,费了一番心血,自我感觉良好。
可当教授在研究所内把文章退还给我时,里面没有任何改动;只是在第一行第一个字前面画上了一个前括号,在最后一行最后一个字后面划上了一个后括号。整篇文章就让一个括号括了起来,意思是说全不要了。这真是“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掉了。我仿佛当头挨了一棒。
这时候教授才慢慢地开了口:“你的文章费劲很大,引书不少。但是,根本没有自己的创见。看上去面面俱到,实际上毫无价值。”这是我—生第一次受到剧烈的打击。然而,它使我终生头脑能够比较清醒。没有创见,不要写文章,否则就是浪费纸张。
季羡林坦言自己最初不会写论文,对自己的“笨拙”进行了真实、细致的“解剖”,表现了一位学者磊落的情怀和严谨的态度。
其实,每个人都有缺点,在缺点面前,不绕道而过,不蜻蜒点水,不强词狡辩,大胆地“曝光”,更显示演讲者的诚实、坦荡,从而使演讲的内容更有可信度,更有参考价值。
季羡林爱国事迹简介 季羡林的英雄事迹篇四
这一年,德国的冬天格外的冷。柏林一所大学食堂的厨师们却发现最近出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绝大多数学生每到吃饭的时候都迫不及待地赶到食堂的窗口打饭,以免来晚了吃不到热菜热饭,可是有一个瘦弱的中国男孩却总是最后一个到食堂,然后买最便宜的饭菜,独自坐读、一边咀嚼。
时间一长, 热心的厨师们就和这个名叫季羡林的年轻人成了好朋友。 这时,大家才知道季羡林生活窘迫,所以自尊心极强的他不得不避开用餐的高峰,选择在没人的时候用最便宜的饭菜充饥。说这些话的时候,季羡林的脸上始终带着平淡的笑容,好心的厨师们听完之后,鼻子有些发酸,大家都被这个年轻人的坚韧打动了,纷纷出谋划策,让他在大学外找一些兼职来做,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缓解他的经济压力了。
没想到季羡林苦笑着摇摇头说道:“我兼职打工,的确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过得舒服一些,但是我的祖国现在贫弱异常,她需要的是我们这些学子更快更多地学到能让国家富强的技术和知识。不去打工,只是我自己生活拮据,却能尽快地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从而尽早回国尽力。”
听了季羡林的话,大家都沉默了。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食堂的厨师们总是尽量多地给这个坚强的中国男孩留一些热菜,然后看着他一边吃饭一边埋头苦读。
在德国留学的岁月里,季羡林几乎把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之外的所有时间都用在了钻研学问上,付出和回报永远成正比,季羡林付出的多,学到的东西自然也多。这些良好的知识储备为他后来成为国学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季羡林爱国事迹简介 季羡林的英雄事迹篇五
有一次,还在上大学的李里前去拜访季羡林,请求解答学问上的问题。上了楼,敲门,正是季羡林开的门。季羡林热情地说:“快进屋里坐。“季羡林的房子里到处都是书,满满当当。季羡林挪开书,才腾出一个位置,叫李里坐下。
来见季羡林之前,李里拜访了老作家孙犁,孙犁在李里事先准备好的条幅上题了字。谈话临近束,他也请求季羡林题字,给自己留个纪念。季羡林爽快地答应了。
正在这时,有人来敲门,说:“下午开会!”这时,电话铃也响了,忙中出错,季羡林竟然将题字写在了孙犁题字的背面。季羡林发现后,十分自责:“这样吧,我随后用毛笔写个条幅寄给你,怎么样?”李里连连点头离开。
后来,李里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因为季羡林很忙,说不定时间一长就忘了。可是,他回重庆后,就收到了季羡林从千里之外寄来的条幅,上面写着:“做好学问大有可为!”李里感动万分。
季羡林工作虽然异常繁忙,但是,他答应了李里同学“用毛笔写个条幅寄给你”,后来说到做到,完全兑现。这充分显示了季羡林做人讲究诚信的高贵品质,令人信服和崇敬。值得我们学习!
季羡林爱国事迹简介 季羡林的英雄事迹篇六
爱国主义这样一个题目,不知道有多少人写了文章,做过发言。我自己在过去的一些文章中也曾谈到过这个题目。如果说我对这个题目有什么贡献的话,那就是,我曾指出来,不要一看爱国主义就认为是好东西。爱国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正义的爱国主义,一种是邪恶的爱国主义。日寇侵华时中日两国都高呼爱国,其根本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正义的,一个是邪恶的。如果有人已经做过这样的论断,那就怪我老朽昏庸,孤陋寡闻,务请普天下大方家原谅则个。
我既不是哲学家,也不是思想家,但好胡思乱想。俗话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希望,这一句话能在我身上兑现。简短直说,我想从国籍这个角度上来探讨爱国主义。按现在的国际惯例,每个人都必须有一个国籍。听说有人有双国籍,情况不明,这里不谈。国际法大概允许无国籍。二战期间,我滞留德国。中国南京汪政府派去了大使。我是绝对不能与汉奸沾边的,我同张维到德国警察局去宣布自己无国籍。
爱国的国字,如果孤立起来看,是一个模糊名词。哪里的国?谁的国?都不清楚。但是,一旦同国籍联系在一起,就十分清楚了。国就是这个国籍的国。再讲爱国的话,指的就是爱你这个国籍的国。
如果一个国家热爱和平,决不想侵略、剥削、压迫、屠杀别的国家,愿意同别的国家和平共处。这样的国家是值得爱的,非爱不行的。这样的爱国主义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正义的爱国主义。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特别是它的领导人,专心致志地侵略别的国家,征服别的国家,最终统一全球,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样的国家是绝对不能爱的,爱它就成了统治者的帮凶。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是相通的,是互有联系的。保卫世界和平是两者共同的愿望。
要举具体的`例子嘛,就在眼前。二战期间,西方一个德国,领袖是__。东方一个日本,头子是__
。两国在屠杀别国人民的时候,都狂呼爱国主义。这当然就是我上面所说的邪恶的爱国主义。两个国家,两个头子的下场是众所周知的。这种情况已经是俱往矣。然而到了今天,居然还有一个大国,亦步亦趋地步__、__
的后尘,手舞大棒,飞扬跋扈,驻军遍世界,航空游弋于几大洋。明明知道,别的国家是不可能从外面进攻它的,却偏搞什么导弹防御系统。任何国家屁大的事,它都要过问。不经过它的批准,就是非圣无法。联合国它根本看不起,它就是天下的主人。有这个国家国籍的人们的爱国主义怎样表现?这个国家,特别是它的领导人值不值得爱?这是有这个国家国籍的人们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我一个局外人不敢越俎代庖。